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巧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含答案)

巧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含答案)

巧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含答案)
巧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含答案)

巧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解题时,往往会遇到要证的问题与相似三角形联系不上或者说图中根本不存在相似三角形的情况,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是这类几何证明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常作的辅助线有以下几种:(1)由比例式作平行线;(2)有中点时,作中位线;(3)根据比例式,构造相似三角形.

巧连线段的中点构造相似三角形1.如图,在△ABC中,E,F是边BC上的两个三等分点,D是AC的中点,BD分别交AE,AF于点P,Q,求BP PQ QD.

过顶点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2.如图,在△ABC 中,AC =BC ,F 为底边AB 上一点,BF AF =32,取CF 的中点D ,连接AD 并延长交BC 于点E ,求BE

EC

的值.

过一边上的点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

3.如图,在△ABC 中,AB >AC ,在边AB 上取一点D ,在AC 上取一点E ,使AD =AE ,直线DE 和BC 的延长线交于点P .求证:BP CP =BD

EC

.

过一点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4.如图,在△ABC 中,点M 为AC 边的中点,点E 为AB 上一点,且AE =1

4AB ,连接

EM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 .求证:BC =2CD .

参考答案

1.解:如图,连接DF ,∵E ,F 是边BC 上的两个三等分点, ∴BE =EF =FC .

∵D 是AC 的中点,∴AD =CD . ∴DF 是△ACE 的中位线. ∴DF ∥AE ,且DF =1

2AE .

∴DF ∥PE . ∴∠BEP =∠BFD . 又∵∠EBP 为公共角, ∴△BEP ∽△BFD .∴BE BF =BP

BD

.

∵BF =2BE ,∴BD =2BP .∴BP =PD .∴DF =2PE . ∵DF ∥AE ,

∴∠APQ =∠FDQ ,∠P AQ =∠DFQ . ∴△APQ ∽△FDQ .∴PQ QD =AP

DF .

设PE =a ,则DF =2a , AP =3a . ∴PQ QD =AP DF =3 2. ∴BP PQ QD =53 2.

(第1题) (第2题)

2.解:如图,过点C 作CG ∥AB 交AE 的延长线于点G . ∵CG ∥AB ,∴∠DAF =∠G . 又∵D 为CF 的中点,∴CD =DF .

在△ADF 和△GDC 中,????

?∠DAF =∠G ,∠ADF =∠CDG ,DF =CD ,

∴△ADF ≌△GDC (AAS ).∴AF =CG . ∵BF AF =32,∴AB AF =5 2.

∵AB ∥CG ,∴∠CGE =∠BAE ,∠BCE =∠ABE . ∴△ABE ∽△GCE . ∴

BE EC =AB CG =AB AF =5

2

.

(第3题)

3.证明:如图,过点C 作CF ∥AB 交DP 于点F , ∴∠PFC =∠PDB ,∠PCF =∠PBD . ∴△PCF ∽△PBD .∴BP CP =BD

CF .

∵AD ∥CF ,∴∠ADE =∠EFC . ∵AD =AE ,∴∠ADE =∠AED .

∵∠AED =∠CEP ,∴∠EFC =∠CEP .∴EC =CF . ∴

BP CP =BD EC

.

(第4题①)

4.证明:(方法一)如图①,过点C 作CF ∥AB ,交DE 于点F , ∴∠FCD =∠B . 又∵∠D 为公共角, ∴△CDF ∽△BDE . ∴

CF BE =CD BD

. ∵点M 为AC 边的中点, ∴AM =CM . ∵CF ∥AB , ∴∠A =∠MCF . 又∵∠AME =∠CMF , ∴△AME ≌△CMF . ∴AE =CF .

∵AE =1

4AB ,BE =AB -AE ,

∴BE =3AE .∴AE BE =1

3.

∵CF BE =CD BD

, ∴

AE BE =CD BD =1

3

,即BD =3CD . 又∵BD =BC +CD , ∴BC =2CD .

(第4题②)

(方法二)如图②,过点C 作CF ∥DE ,交AB 于点F , ∴

AE AF =AM AC

. 又∵点M 为AC 边的中点, ∴AC =2AM .

∴2AE =AF .∴AE =EF . 又∵AE AB =14,∴BF EF =2.

又∵CF ∥DE ,∴BF FE =BC

CD =2.

∴BC =2CD .

(第4题③)

(方法三)如图③,过点E 作EF ∥BC ,交AC 于点F ,∴∠AEF =∠B . 又∵∠A 为公共角, ∴△AEF ∽△ABC . ∴

EF BC =AE AB =AF AC

. 由AE =1

4AB ,知

EF BC =AE AB =AF AC =14, ∴EF =14BC ,AF =1

4

AC .

由EF ∥CD ,易证得△EFM ∽△DCM , ∴

EF CD =MF MC

. 又∵AM =MC ,∴MF =1

2MC ,

∴EF =1

2CD .

∴BC =2CD .

(第4题④)

(方法四)如图④,过点A 作AF ∥BD ,交DE 的延长线于点F , ∴∠F =∠D ,∠F AE =∠B . ∴△AEF ∽△BED . ∴

AE BE =AF BD

. ∵AE =1

4

AB ,

∴AE =13BE .∴AF =1

3

BD .

由AF ∥CD ,易证得△AFM ∽△CDM . 又∵AM =MC ,∴AF =CD . ∴CD =1

3

BD .∴BC =2CD .

点拨:由已知线段的比,求证另外两线段的比,通常添加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来求解.

相似三角形-构造相似辅助线双垂直模型

构造相似辅助线(1)——双垂直模型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2,1),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与线段OA的夹角是45°,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7.在△ABC中,AB=,AC=4,BC=2,以AB为边在C点的异侧作△ABD,使△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线段CD的长.

8.在△ABC中,AC=BC,∠ACB=90°,点M是AC上的一点,点N是BC上的一点,沿着直线MN折叠,使得点C恰好落在边AB上的P点.求证:MC:NC=AP:PB. 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的边OA在x轴上,边OC在y 轴上,点B的坐标为(1,3),将矩形沿对角线AC翻折B点落在D 点的位置,且AD交y轴于点E.那么D点的坐标为() A. B. C. D.

10..已知,如图,直线y=﹣2x+2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以AB为短边在第一象限做一个矩形ABCD,使得矩形的两边之比为1﹕2。求C、D两点的坐标。

6.答案:解: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过点A作AB⊥OA,交待求直线于点B,过点A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x轴于点C,过点B作BD⊥AC则由上可知:=90°由双垂直模型知:△OCA∽△ADB ∴ ∵A(2,1),=45°∴OC=2,AC=1,AO=AB ∴AD=OC=2,BD=AC=1 ∴D点坐标为(2,3)∴B点坐标为(1,3) ∴此时正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3x 第二种情况,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过点A作AB⊥OA,交待求直线于点B,过点A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y轴于点C,过点B作BD⊥AC 则由上可知:=90°由双垂直模型知:△OCA∽△ADB ∴

相似三角形经典大题(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经典大题解析 1.如图,已知一个三角形纸片ABC ,B C 边的长为8,B C 边上的高为6,B ∠和C ∠都为锐角,M 为A B 一动点(点M 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M 作M N B C ∥,交A C 于点N ,在A M N △中,设M N 的长为x ,M N 上的高为h . (1)请你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h . (2)将AMN △沿M N 折叠,使A M N △落在四边形B C N M 所在平面,设点A 落在平面的点为1A ,1A M N △与四边形B C N M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当x 为何值时,y 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答案】解:(1)M N B C ∥ A M N A B C ∴△∽△ 68 h x ∴= 34 x h ∴= (2)1AM N A M N △≌△ 1A M N ∴△的边M N 上的高为h , ①当点1A 落在四边形B C N M 内或B C 边上时, 1A M N y S =△= 2 11332 2 4 8 M N h x x x = = ·· (04x <≤) ②当1A 落在四边形B C N M 外时,如下图(48)x <<, 设1A EF △的边E F 上的高为1h , 则132662h h x =-= - 11EF M N A EF A M N ∴ ∥△∽△ 11A M N ABC A EF ABC ∴ △∽△△∽△

12 16A EF S h S ??= ??? △△ABC 168242 A B C S = ??= △ 2 2 3632241224 62EF x S x x ?? - ?∴==?=-+ ? ??? 1△A 112 223 3912241224828A M N A EF y S S x x x x x ??=-= --+=-+- ??? △△ 所以 2 91224 (48)8 y x x x =- +-<< 综上所述:当04x <≤时,2 38 y x =,取4x =,6y =最大 当48x <<时,2 912248 y x x =-+-, 取163 x = ,8y =最大 86> ∴当163 x = 时,y 最大,8y =最大 M N C B E F A A 1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梳理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大总结 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 (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 (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 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 (1)如果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b a ,的长度分别为n m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n m b a =,或写成n m b a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 比例线段. 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如果说a 是d c b ,,的第四比例项,那么应得比例式为:a d c b =. ②()a c a b c d b d ==在比例式 ::中, a 、d 叫比例外项, b 、 c 叫比例内项, a 、c 叫比例前项,b 、 d 叫比例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即 a b b d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2 b ad =。 (3)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BC AC BC AC >,且使AC 是BC AB 和的比例中项,即2AC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4)其中AB AC 215-=≈0.618AB .即AC BC AB AC == 简记为:1 2 长短==全长 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 的等腰三角形。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数的矩形 知识点3 比例的性质(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 (1) 基本性质: ①bc ad d c b a =?=::;②2 ::a b b c b a c =?=?. 注:由一个比例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例式,如bc ad =,除 了可化为d c b a ::=,还可化为d b c a ::=,b a d c ::=,c a d b ::=,c d a b ::=,b d a c ::=,a b c d ::=,a c b d ::=. (2) 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 ()a b c d a c d c b d b a d b c a ?=?? ?=?=?? ?=??,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 同时交换内外项 (3)反比性质(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a c b d b d a c =?=. (4)合、分比性质:a c a b c d b d b d ±±=?=. 注:实际上,比例的合比性质可扩展为:比例式中等号左右两个比的前项,后项之间

2018年中考专题相似三角形

2018中考数学专题相似形 (共40题) 1.如图,△ABC和△ADE是有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点P为射线BD,CE的交点. (1)求证:BD=CE; (2)若AB=2,AD=1,把△ADE绕点A旋转,当∠EAC=90°时,求PB的长; 2.如图,直角△ABC中,∠BAC=90°,D在BC上,连接AD,作BF⊥AD分别交AD于E,AC于F. (1)如图1,若BD=BA,求证:△ABE≌△DBE; (2)如图2,若BD=4DC,取AB的中点G,连接CG交AD于M,求证:①GM=2MC;②AG2=AF?AC. 3.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边AC,AB上,AG⊥BC于点G,AF⊥DE于点F,∠EAF=∠GAC. (1)求证:△ADE∽△ABC; (2)若AD=3,AB=5,求的值. 4.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结DE,过顶点B作BF⊥DE,垂足为F,BF分别交AC于H,交CD于G. (1)求证:BG=DE; (2)若点G为CD的中点,求的值.

5.(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AE⊥BF于点M,求证:AE=BF;(2)如图2,将(1)中的正方形ABCD改为矩形ABCD,AB=2,BC=3,AE⊥BF于点M,探究AE与B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6.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C=AD,AC平分∠BAD,点P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PD⊥AD.(1)证明:∠BDC=∠PDC; (2)若AC与BD相交于点E,AB=1,CE:CP=2:3,求AE的长. 7.△ABC和△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EDF=90°,△DEF的顶点E与△ABC 的斜边BC的中点重合,将△DEF绕点E旋转,旋转过程中,线段DE与线段AB相交于点P,线段EF与射线CA相交于点Q. (1)如图①,当点Q在线段AC上,且AP=AQ时,求证:△BPE≌△CQE; (2)如图②,当点Q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求证:△BPE∽△CEQ;并求当BP=2,CQ=9时BC的长.

相似三角形压轴经典大题(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压轴经典大题解析 1.如图,已知一个三角形纸片ABC ,BC 边的长为8,BC 边上的高为6,B ∠和C ∠都为锐角,M 为AB 一动点(点M 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M 作MN BC ∥,交AC 于点N ,在AMN △中,设MN 的长为x ,MN 上的高为h . (1)请你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h . (2)将AMN △沿MN 折叠,使AMN △落在四边形BCNM 所在平面,设点A 落在平面的点为1A , 1A MN △与四边形BCNM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当x 为何值时,y 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答案】解:(1) MN BC ∥ AMN ABC ∴△∽△ 68 h x ∴= 34 x h ∴= (2)1AMN A MN △≌△ 1A MN ∴△的边MN 上的高为h , ①当点1A 落在四边形BCNM 内或BC 边上时, 1A MN y S =△=211332248MN h x x x ==··(04x <≤) ②当1A 落在四边形BCNM 外时,如下图(48)x <<, 设1A EF △的边EF 上的高为1h , 则13 2662 h h x =-= - 11EF MN A EF A MN ∴∥△∽△ 11A MN ABC A EF ABC ∴△∽△△∽△

12 16A EF S h S ??= ??? △△ABC 1 68242 ABC S =??=△ 2 2 363224122 462EF x S x x ??- ?∴==?=-+ ? ? ?? 1△A 1122233912241224828A MN A EF y S S x x x x x ?? =-= --+=-+- ??? △△ 所以 2 91224(48)8 y x x x =- +-<< 综上所述:当04x <≤时,2 38 y x =,取4x =,6y =最大 当48x <<时,2 912248 y x x =-+-, 取16 3x = ,8y =最大 86> ∴当16 3 x =时,y 最大,8y =最大 2.如图,抛物线经过(40)(10)(02)A B C -,,,,,三点. (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 作PM x ⊥轴,垂足为M ,是否存在P 点,使得以A ,P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M N C B E F A A 1

相似三角形试卷及答案

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 如图,在△ABC 中,DE ∥BC ,若 1 3 AD AB =,DE =4,则BC =( ) A .9 B .10 C . 11 D .12 2.鄂尔多斯市成陵旅游区到响沙湾旅游区之间的距离为105公里,在一张比例尺为1:2000000的交通旅游图上,它们之间的距离大约相当于( ) A .一根火柴的长度 B .一支钢笔的长度 C .一支铅笔的长度 D .一根筷子的长度 4. 如图,用放大镜将图形放大,应该属于( ) A.相似变换 B.平移变换 C.对称变换 D.旋转变换 6. 如图,已知21∠=∠,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 判定ABC △∽ADE △的是( ) A .AE AC AD AB = B .DE BC AD AB = C . D B ∠=∠ D .AED C ∠=∠ 7. 如图,已知 ABCD Y 中,45 DBC =o ∠,DE BC ⊥于E ,BF CD ⊥于F , DE BF ,相交于H ,BF AD ,的延长线相交于G ,下面结论: ①2DB BE = ②A BHE =∠∠③AB BH =④BHD BDG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8. 如图,在斜坡的顶部有一铁塔AB ,B 是CD 的中点,CD 是水平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塔影DE 留在坡面上.已知铁塔底座宽CD =12 m ,塔影长DE =18 m ,小明和小华的身高都是1.6m ,同一时刻,小明站在点E 处,影子在坡面上,小华站在平地上,影子也在平 地上,两人的影长分别为2m 和1m ,那么塔高AB 为( ) A .24m B .22m C .20 m D .18 m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11.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如果要使ABC DCA △∽△,那么还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 (只要求写出一个条件即可). 12. 如图,已知DE BC ∥,5AD =,3DB =,9.9BC =,则ADE ABC S S =△△ . 14.如图,E 为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BC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AE ,交边CD 于点F . 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写出图中一对相似三角形: . 15. 如图是一盏圆锥形灯罩AOB ,两母线的夹角90AOB ∠=?, 若灯炮O 离地面的高OO 1是2米时,则光束照射到地面的面积是 米2. C B A E 1 2 D M C A N A B C D E F H G A D C B A B C D E A B O O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及相似三角形证明的变式

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及相似三角形证明的变式 【知识疏理】 一, 相似三角形边长比,和周长比以及面积比的关系! 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的平分线之比是1∶2,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高线之比是---------,对应中线之比是------------,周长之比是---------,面积之比是-------------,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1∶2,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的角平分线之比是----------,对应边上的高线之比是-------- 对应边上的中线之比是----------,周长之比是--------------。 二, 相似三角形证明的变式 1,相似三角形当中常以乘积的形式出现,如: 例1、 已知:如图1,BE 、DC 交于点A ,∠E=∠C 。求证:DA ·AC=BA ·AE 图2 题目比较简单,学生独立完成,启发学生总结:①本题找对应角的特殊方法是对顶角相等;②要想证明乘积式或比例式,应先证明三角形相似。 2,对特殊图形的认识 例2、已知:如图3,Rt △ABC 中,∠ABC=90o,BD ⊥AC 于点D 。 图3 (1) 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它们相似吗?为什么? (2) 用语言叙述第(1)题的结论。 (3) 写出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表达式。 总结: (1) 有一对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 本题找对应角的方法是公共角及同角的余角相等; A B C A'B'C'图(4)图1 B A C

双垂直图形中的BD 2=AD ·CD ,AB 2=AD ·AC ,BC 2=CD ·CA ,BC ·AB=AC ·BD 等结论很重要,它们在计算、证明中应用很普遍,但需先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得到结论,再加以应用。在此基础上,将双垂直图形转化 为“公边共角”,讨论、探究, A B C 得到结论:由公边共角的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公边是两个三角形中落在一条直线上的两边的比例中项,即若△ABD ∽△ACB ,则AB 2=AD ·AC 。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5,5,6,与它相似的三角形最长边为10,则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3100 B 、20 C 、54 D 、25 108 2、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如果S △ODC :S △BDC =1:3,那么S △ODC :S △ABC 的值是( ) A 、 51 B 、61 C 、71 D 、9 1 D C A D O P A B B C (第2题图) (第4题图) 3、已知一个梯形被一条对角线分成两个相似三角形,如果两腰的比是1:4,则两底的比是( ) A 、1:2 B 、1:4 C 、1:8 D 、1:16 4、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ABC=900,对角线AC ⊥BD ,垂足为P ,已知AD :BC=3:4,则BD :AC 的值是 ( ) A、3:2 B、2:3 C、3:3 D、3:4 5、如图,已知:∠BAO=∠CAE=∠DCB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E BC AD A B = B 、AD B C AE AC = C 、AE BC DE AB = D 、AD AB AE AC =

第27章.相似——专训2:巧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第27章.相似——专训2:巧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名师点金:解题时,往往会遇到要证的问题与相似三角形联系不上或者说图中根本不存在相似三角形的情况,做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是这类几何证明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常作的平行线有以下几种:(1)由比例式作平行线;(2)有中点时,作中位线;(3)根据比例式,构造相似三角形. 巧连线段的中点构造相似三角形 1.如图,在△ABC 中,E ,F 是边BC 上的两个三等分点,D 是AC 的中点,BD 分别交AE ,AF 于点P ,Q ,求BP :PQ : QD. (第1题 ) 过顶点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2.如图,在△ABC 中,AC =BC ,F 为底边AB 上一点,BF :AF =3:2,取CF 的中点D ,连接AD 并延长交BC 于点E ,求BE EC 的值. (第2题) 3.如图,已知△ABC 中,AD 为BC 边上中线,过C 任作一条直线交AD 于E ,交AB 于F ,求证:AE :ED=2AF :FB . (第3题 ) 过一边上的点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4.如图,在△ABC 中,AB >AC ,在边AB 上取一点D ,在AC 上取一点E ,使AD =AE ,直线DE 和BC 的延长线交于点P.求证:BP CP =BD EC . (第4题 ) 过一点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5.如图,在△ABC 中,点M 为AC 边的中点,点E 为AB 上一点,且AE =1 4 AB ,连接EM 并延 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求证:BC =2CD. 作辅助线的方法一: (第5题①) 作辅助线的方法二: (第5题②) 作辅助线的方法三: (第5题③) 作辅助线的方法四: (第5题④)

初中数学经典相似三角形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经典练习题相似三角形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如图,在△ABC中,DE∥BC,EF∥AB,求证:△ADE∽△EFC. 2.如图,梯形ABCD中,AB∥CD,点F在BC上,连DF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G. (1)求证:△CDF∽△BGF; (2)当点F是BC的中点时,过F作EF∥CD交AD于点E,若AB=6cm,EF=4cm,求CD的长. $ 3.如图,点D,E在BC上,且FD∥AB,FE∥AC. 求证:△ABC∽△FDE.

4.如图,已知E是矩形ABCD的边CD上一点,BF⊥AE于F,试说明:△ABF∽△EAD. ; 5.已知:如图①所示,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且点B,A,D在一条直线上,连接BE,CD,M,N分别为BE,CD的中点. (1)求证:①BE=CD;②△AMN是等腰三角形; (2)在图①的基础上,将△AD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得到图②所示的图形.请直接写出(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在(2)的条件下,请你在图②中延长ED交线段BC于点P.求证:△PBD∽△AMN.

6.如图,E是?ABCD的边BA延长线上一点,连接EC,交AD于点F.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请你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任选一对相似三角形给予证明. | 7.如图,在4×3的正方形方格中,△ABC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填空:∠ABC=_________°,BC=_________; (2)判断△ABC与△DEC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 8.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3cm,BC=6cm.某一时刻,动点M从A点出发沿AB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B点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从D点出发沿DA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A点匀速运动,问: ' (1)经过多少时间,△AMN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面积的 (2)是否存在时刻t,使以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相似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相似三角形之常用辅助线

相似三角形之常用辅助线 在与相似有关的几何证明、计算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相似三角形,研究两条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或者转移线段或角。而有些时候,这样的相似三角形在问题中,并不是十分明显。因此,我们需要 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进而证明所需的结论。 专题一、添加平行线构造“ A ”“X ”型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定理的基本图形: 例1、平行四边形ABCD中, E为AB中点,AF: FA 1 : 2,求AG GC

变式练习: 如图,直线交厶ABC的BC,AB两边于D,E,与CA延长线交于F,若—;;=2,求BE:EA的比 值. 例3、BE^ AD,求证:EF- BO AC- DF 变式练习: 已知在△ ABC中,AD是/ BAC的平分线.求证: AB BD AC CD BD 例2、如图,直线交△ ABC的BC,AB两边于D,E,与CA延长线交于F,若 - DC FC =2,求BE:EA的比值. FA (本题有多种解法,多想想)

变式1、如图,△ ABC中,AB

说明:此题充分展示了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形的方法和技巧?在解题中方法要灵活,思路要开阔. 总结:(1)遇燕尾,作平行,构造.字一般行。 (2)引平行线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点:一般选已知(或求证)中线段的比的前项或后项,在冋一直线的线段的端点作为引平行 线的点。 2)引平行线时尽量使较多已知线段、求证线段成比例。 专题二、作垂线构造相似直角三角形 基本图形 例1、如图, ABC 中,AB AC, BD AC,那么BC22CA CD吗?试说明理由?(用多种

相似三角形中考试题选编(含答案)

年 级: 九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主题: 第 次课 学生姓名: 授课科目: 数学 教学内容 《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性质》 第1题. 某同学的身高为1.6米,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1.2米,与他相邻的一棵树的影长为3.6米, 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 A.5.3米 B.4.8米 C.4.0米 D.2.7米 答案:B 第2题. 如图,电灯P 在横杆AB 的正上方,AB 在灯光下的影子为 CD AB CD ,∥,2m AB =,5m CD =,点P 到CD 的距离是3m ,则 点P 到AB 的距离是( ) A. 5 6 m B.6m 7 C.6m 5 D. 10m 3 答案:C 第3题. 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 ABC △与AED △相似,你添加的条件是 . 答案:AED B =∠∠或ADE C =∠∠或 AD AE AC AB = 第4题. 如图,已知ABC DBE △∽△,68AB DB ==,, 则 :ABC DBE S S =△△ . 答案:9:16 第5题.如图,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BA 延长线上的一点,CE 交AD 于点 F ,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 B P C D A B D C E

A .AE EF AB CF = B . CD CF BE EC = C .AE AF AB DF = D .A E A F AB BC = 答案:D 第6题. 如图,90C E ∠=∠=o ,3AC =,4BC =,2AE =,则AD = . 答案: 103 第7题.如图,A B C D E G H M N ,,,,,,,,都是方格纸中的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要使DEF △与ABC △相似,则点F 应是G H M N ,,,四点中的( ) A .H 或N B .G 或H C .M 或N D .G 或M 答案:C 第8题. 图中_______x =. 答案:2 第9题 已知111ABC A B C △∽△,11:2:3AB A B =,则ABC S △与111A B C S △之比为 . 答案:4:9 第10.题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BC 边上一点,且:2:1BE EC =,AE 与BD 交于点F ,则AFD △与四边形DFEC 的面积之比是_________. 答案:9:11 第11题 由三角形三条中位线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 . 答案:1 4 D E C N M G H 30o 45o 30o 105o 1 2 4 x A D F B E C

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类相似

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类相似 中考要求 重难点 1.相似定义,性质,判定,应用和位似 2.相似的判定和证明 3.相似比的转化 课前预习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相似三角形的由来,那你是否知道其他跟金子塔有关的不可思议的事实呢? 不仅建造金字搭的技术中,表现了古埃及人的非凡的数学天才;而且,它本身的许多数据,也说明了古埃及人的数学才华,巧夺天工,比如,胡夫金字塔底面周长365米,恰好是一年的天娄;周长乘以2,正是赤道的时分度;搭高乘以10九次方,正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周长除以塔塔高的2倍,正是圆周率3.1415926……;塔的自重乘以10的15次方,正好是地球的重量;塔里放置的棺材內部尺寸,正好是几千年后希腊数学家华连哥拉斯发现华连哥拉斯数——345 ∶∶. 数学的趣味是无法言语的,同学们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题精讲 模块一 平行线类相似问题 平行线类相似的基本模型有 ?模型一、二类综合题 【例1】 如图,在ABC △中,M 是AC 的中点,E 是AB 上一点,且1 4 AE AB = ,连接EM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D ,则 BC CD =____ ___. M E C B A 【难度】3星 【解析】先介绍常规的解法: B C F E D M A B C F E D M A 如图,过点C 作DE 或AB 的平行线均可,不妨以左图为例来说明. 过点C 作//CF DE ,交AB 于点F . ∵AM MC =,//CF DE ∴AE EF = ∵14AE AB = ∴2BF EF = ∵//CF DE ∴ 2BC BF CD EF == 当然,过点M 、点E 作适当的平行线,均可作出此题,这里不再给出.

相似三角形中考试题选编(含答案)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年 级: 九年级 授课时间: 授课主题: 第 次课 学生姓名: 授课科目: 数学 教学内容 《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性质》 第1题. 某同学的身高为1.6米,某一时刻他在阳光下的影长为1.2米,与他相邻的一棵树的影长为3.6米, 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 A.5.3米 B.4.8米 C.4.0米 D.2.7米 答案:B 第2题. 如图,电灯P 在横杆AB 的正上方,AB 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 AB CD ,∥,2m AB =,5m CD =, 点P 到CD 的距离是3m ,则点P 到AB 的距离是( ) A. 5 6 m B.6m 7 C.6m 5 D.10m 3 答案:C 第3题. 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 ABC △与AED △相似,你添加的条件是 . 答案:AED B =∠∠或ADE C =∠∠或AD AE AC AB = 第4题. 如图,已知ABC DBE △∽△,68AB DB ==,, 则:ABC DBE S S =△△ . 答案:9:16 第5题.如图,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BA 延长线上的一点,CE 交AD 于点 F ,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 .AE EF A B CF = B .CD CF BE E C = C .AE AF AB DF = D .A E A F AB BC = 答案:D 第6题. 如图,90C E ∠=∠=,3AC =,4BC =,2AE =,则AD = . 答案: 103 第7题.如图,A B C D E G H M N ,,,,,,,,都是方格纸中的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要使DEF △与ABC △相似,则点F 应是G H M N ,,,四点中的( ) A .H 或N B .G 或H C .M 或N D .G 或M 答案:C 第8题. 图中_______x =. 答案:2

《-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4分,共32分) 1. 下列各组图形有可能不相似的是( ). (A)各有一个角是5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各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各有一个角是50°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2. 如图,D 是⊿ABC 的边AB 上一点,在条件(1)△ACD =∠B ,(2)AC 2=AD·AB,(3) AB 边上与点C 距离相等的点D 有两个,(4)∠B =△ACB 中,一定使⊿ABC ∽⊿ACD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3.如图,∠ABD =∠ACD ,图中相似三角形的对数是( ) (A )2 (B )3 (C )4 (D )5 4.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是AD 上任意一点,则有( ) (A )△ABE 的周长+△CDE 的周长=△BCE 的周长 (B )△ABE 的面积+△CDE 的面积=△BCE 的面积 (C )△ABE ∽△DEC (D )△ABE ∽△EBC 5.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为9:4,那么这两个相似多边 形的相似比为( ) A.9:4 B.2:3 C.3:2 D.81:16 6. 下列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的是( )。 A. 两个等边三角形 B. 两个全等三角形 C. 两个直角三角形 D.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7. 若⊿ABC ∽⊿C B A '',∠A=40°, ∠B=110°,则∠C '=( ) A. 40° B110° C70° D30° 8.如图,在ΔABC 中,AB=30,BC=24,CA=27, AE=EF=FB , EG ∥FD ∥BC ,FM ∥EN ∥AC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三个三角形的周 长之和为( ) A 、70 B 、75 C 、81 D 、80 二、细心填一填 (每小题3分,共24分) 9.如图,在△ABC 中,△BAC =90°,D 是BC 中点,AE ∥AD 交CB 延长线于点E ,则⊿BAE 相似于______.

相似三角形详细讲义

知识梳理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注意: ①对应性:即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写比较容易 找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②顺序性: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有顺序的. ③两个三角形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定一样. ④全等三角形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二者的区别在于全等要求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 应边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 三角形相似. 定理的基本图形: 用数学语言表述是:

BC DE // , ADE ∽ABC . 相似三角形的等价关系 (1)反身性:对于任一ABC 有ABC ∽ABC . (2)对称性:若ABC ∽'''C B A ,则'''C B A ∽ABC . (3)传递性:若ABC ∽C B A '',且C B A ''∽C B A ,则ABC ∽C B A .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 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 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 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5、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 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在遇到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都知道的情况优先考虑,把边长分别从小到大排列,然后分别计算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来判断是否相似) 6、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1)以上各种判定均适用.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公式 如图,Rt △ABC 中,∠BAC=90°,AD 是斜边BC 上的高,则有射影定理如下: (1)(AD )2=BD ·DC , (2)(AB )2=BD ·BC , (3)(AC )2=CD ·BC 。 证明:在 △BAD 与△ACD 中,∠B+∠C=90°,∠DAC+∠C=90°,∴∠B=∠DAC ,又∵∠ BDA=∠ADC=90°,∴△BAD ∽△ACD 相似,∴ AD/BD =CD/AD ,即 (AD )2=BD ·DC 。其余类似可证。 注:由上述射影定理还可以证明勾股定理。由公式(2)+(3)得: (AB )2+(AC )2=BD ·BC+CD ·BC =(BD+CD)·BC=(BC )2, 即 (AB )2+(AC )2=(BC )2。 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结论。 判断相似三角形的几条思路: 1 条件中若有平行线,可采用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 2 条件中如果有一对等角,可再找一对等角(用判定1)或再找夹边成比例。(用判定2)3条件中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找夹角相等(直角可以直接得出相似)4条件中若有一对直角,可考虑在找一对等角或证明斜边,直角边对应成比例。5条件中若

相似三角形练习题及答案

相似三角形练习题 1、如图,当四边形的周长最小时, . 2、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 ABC 的边AB 长为2 ,DE 是它的中位线,则下面四个结论: (1)DE=1,(2)CDE ?~CAB ?,(3) CDE ?的面积与CAB ?面积之比为1:4,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如图(3),等腰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D ,BCD ∠的平分线交BD 于E ,设k = ,则 A 、2 K a B 、3 K a C 、2a k D 、 3 k 4、已知: ABC ?与DFE ?相似且面积比为4:25,则ABC ?与DFE ?的相似比为 。 5、(2009年滨州)如图所示,给出下列条件:①B ACD ∠=∠;②ADC ACB ∠=∠;③AC AB CD BC = ;④2 AC AD AB =g 其中单独能够判定ABC ACD △∽△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5题图) (6题图) 6、2009年上海市)如图,已知AB CD EF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AD BC DF CE = B . BC DF CE AD = C . CD BC EF BE = D . CD AD EF AF = 7、(2009成都)已知△ABC∽△DEF,且AB :DE=1:2,则△ABC 的面积与△DEF 的面积之比为 (A)1:2 (B)1:4 (C)2:1 (D)4:1 8、(2009重庆綦江)若△ABC ∽△DEF, △ABC 与△DEF 的相似比为1∶2,则△ABC 与△DEF 的周长比为( ) A .1∶4 B .1∶2 C .2∶1 D 9、(2009年杭州市)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和4及x ,那么x 的值( ) A .只有1个 B .可以有2个 C .有2个以上但有限 D .有无数个 10、(2009年宁波市)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M 、N 分别是边AB 、AD 的中点,连接OM 、ON 、MN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OM 和△AON 都是等边三角形 B .四边形MBON 和四边形MODN 都是菱形 C .四边形AMON 与四边形ABC D 是位似图形 D .四边形MBCO 和四边形NDCO 都是等腰梯形 11、(2009年江苏省)如图,在55?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三角形甲平移到图②中所示的位置,与三角形乙拼成一个矩形,那么,下面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1格 B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格 C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2格 D .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 D B C A N M O x (1题图)

相似三角形相似比和面积比之间的关系

1.在△ABC 中,AB =12,AC =10,BC =9,AD 是BC 边上的高.将△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DEF 的周长为( ) A .9.5 B .10.5 C .11 D .15.5 2.如图,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是BC ,AC ,AB 上的点,DE AC ⊥,EF AB ⊥,FD BC ⊥,则DEF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等于( ) A .1∶3 B .2∶3 C .3∶2 D .3∶3 3.如图,点M 是△ABC 内一点,过点M 分别作直线平行于△ABC 的各边,所形成的三个小三角形△1、△2、△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是4,9和49.则△ABC 的面积是 ▲ . 4 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AB 边的中点,DE 交AC 于点F ,AC ,DE 把平行四边形A BCD 分成的四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4.下面结论:①只有一对相似三角形;②E F :ED=1:2;③S 1:S 2:S 3:S 4=1:2:4:5.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③ B .③ C .① D .①② 5.如图,Rt ABC △中,90ACB ∠=°, 直线EF BD ∥,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G ,交AD 于点F ,若13AEG EBCG S S =△四边形,则CF AD = .[来源:学§科§网]

6.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C ,BD 交于点O ,S △AOD :S △COB =1:9,则S △DOC :S △BOC = _________ . 7.如图,在△ABD 中,∠ADB=90°,C 是BD 上一点,若E 、F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DEF 的面积为3.5,则△ABC 的面积为 _________ . 8.在矩形ABCD 中,E 、F 分别是边AD 、BC 的中点,点G 、H 在DC 边上,且GH=DC .若AB=10,BC=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_________ . 9.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被一平行于BC 的矩形所截,AB 被截成三等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 。 10.如图,E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的点,BE 交AC 于点O ,已知△COE 与△BOC 的面积分别为2 和8,则四边形AOED 的面积为( ) A 、16 B 、32 C 、38 D 、40 A E F D G C B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全)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 (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 (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 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 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比例的性质 (1)定义: 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如果说a 是d c b ,,的第四比例项,那么应得比例式为:a d c b =. ②()()()a b c d a c d c b d b a d b c a ?=???=?=???=?? ,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同时交换内外项 核心内容:bc ad = (2)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BC AC BC AC >,且使AC 是BC AB 和的比例中项,即2AC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B AC 215-= ≈0.618AB .即512AC BC AB AC -== 简记为:512-长短==全长 注:①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的等腰三角形 ②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数的矩形 (3)合、分比性质: a c a b c d b d b d ±±=?=.

注:实际上,比例的合比性质可扩展为:比例式中等号左右两个比的前项,后项之间 发生同样和差变化比例仍成立.如:???????+-=+-- =-?=d c d c b a b a c c d a a b d c b a 等等. (4)等比性质:如果)0(≠++++====n f d b n m f e d c b a ΛΛ, 那么b a n f d b m e c a =++++++++ΛΛ. 知识点3 比例线段的有关定理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已知AD ∥BE ∥CF, 可得AB DE AB DE BC EF BC EF AB BC BC EF AC DF AB DE AC DF DE EF =====或或或或等. 特别在三角形中: 由DE ∥BC 可得:AC AE AB AD EA EC AD BD EC AE DB AD ===或或 知识点4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注:①对应性:即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②顺序性: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有顺序的. ③两个三角形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定一样. ④全等三角形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 F E D C B A E A B C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