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教程教案

汉语教程教案

汉语教程教案
汉语教程教案

汉语教程教案

【篇一:汉语教程二册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我比你更喜欢音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语法:“比”字句

a有/没有b(这么/那么)+adj

“更”和“最”

感叹句

2. 重点词汇:生词讲解与扩展

3. 课程设计:12课时

第1、2课时

一、语法点

课文题目“我比你更喜欢音乐”

比:

先引入上学期学的句子,

a:足球比赛我们队赢了。

b:几比几?

a:三比二。(比是动词)这里的比介词。

1、现在问学生问题:你多大?(板书)21岁。

我35岁。谁大?我大。————我比a同学大。(板书) b同学你多高?c同学呢?谁高?——b比c高。(板书) ppt:a比b +adj

练习:给出不同的三组图片。

2、提问:a同学你喜欢什么音乐吗?每天听多长时间?

我也喜欢音乐,我每天听2个小时,谁听得时间长?——a同学比我喜欢听音乐。

b同学每天学习汉语多长时间?

c同学呢?谁学习时间长?

——b同学比c同学喜欢学习汉语。

看图片练习

3、提问a同学,几点来教室?b同学呢?谁来得早?

——b同学比a同学来得早。=b同学来得比a同学早。

c同学写完20个生词,要多长时间?d同学呢?谁写得快?——c 同学比d同学写得快。=c同学写得比d同学快。

ppt:a比b+v+得+adj=a+v+得+比+b+adj

看图片练习

4、“比”的否定

我比a同学大。——我没有a同学大。(√)

b比c高。——c没有b高。

a比b+ c ——b没有a+ c

练习板书部分变成否定

※不比:a不比b??否定,反驳对方的话用。

a:我看你比麦克高。

b:我不比他高。我们俩差不多高。

二、更、最

一幅图片展示水果的价格

先用比回答。

葡萄比香蕉贵。——葡萄更贵。——葡萄比香蕉更贵。

草莓比葡萄贵。——草莓最贵。

练习:三个同学互相提问你家有几口人,看谁家的人更多。晚上几点睡觉,谁睡觉最晚。

三、比

5、提问走路、骑自行车,哪个快?用“比”怎么说?走路、坐出租车哪个快?用比怎么说?

a比b+adj+一点儿/一些

a比b+adj+得多/多了a比b+更+adj

看图片练习

6、我比a同学大,大家还记得吗?大几岁?

我比a同学大14岁。

b同学比c同学高,高多少?

b同学比c同学高10公分。

a比b+adj+numeral-classifier compound

看图片练习

作业:第11页,第2题,替换练习部分每题写2个句子。第3、4课时

一、复习提问15分钟

你昨天几点起床,今天呢?用“比”回答,下一个同学,变换不同的话题提问。

二、生词讲解ppt

先学习1-27

先领读,然后学生齐读,最后讲解。

三、作业,复习生词,用学过的生词造句。其中包括四个“比”字句。第5—8课时

一、听写生词

二、讲解剩下的生词。

三、语法点

提问:我比他大。否定是什么?

他没有我大。——他没有我这么/那么大。

——a没有b(这么/那么)+adj——陈述句

——a有b(这么/那么)+adj吗?——疑问句或反问

你的本子有他的这么多吗?

他有你这么帅吗?

民歌有流行歌曲这么好听吗?

四、讲解课文。

1.课文一

先自己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比较北京和上海

领读课文,讲解,注意其中的比字句做练习,变否定等。分角色朗

读课文。

复述课文。

五、作业

1.光、也许造句。其他生词复习。

2.第14页,选词填空b部分。

第9-10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做课本14页选词填空a部分

2.讲A、B部分

二、讲解课文第二部分

2、读课文,回答问题(做一简单表格PPT)

王老师喜欢什么音乐?为什么?“比”

【篇二:汉语教程第一册第一课教案1】

汉语国际教育教案

22201338052034 郭文彧

【篇三:初级汉语教程教案】

《初级汉语教程.胡同游》教案设计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学习时间在400个学时左右,掌握的汉语词汇在2000个左右。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及语法,能正确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并初步了解有关中国的胡同及四合院文化,能复述全部或部分文章内容。

3、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能模仿课文进行简单的说明文的写作。(二)重点目标

1、理解并掌握“随(着)”“加以”“简直”等重点词语,理解并掌握“之所以,是因为”“使”“无论,都”等连词的用法。

2、在交际会话中,谈论到有关胡同等住宅文化时,会运用本课的一些重点词汇。

三、教学内容

本课型教学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辅以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中文写作方法。

1、教学重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及新语法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随”“简直”“穿”“加以”“之所以,是因为”等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中国胡同及四合院文化,在此基础上拓展深化有关中国各地有特色的民居文化。

四、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

每一课都要求学生课下预习复习,做好准备,从生词到课文都要如此。上课时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或复习情况。

主要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等方法,对于语法点的操练主要遵循交际性原则,可以设置情境来操练。

(二)、教学媒体

ppt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拓展到中国的民居文化时可以辅之以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四个课时)

本课共需要四个课时,基本上按照生词一个课时、课文两个课时、

练习一个课时来分配。(由于崔老师只要求设计两个课时的教案,

所以在此就只详述生词及课文部分的讲解。)第一课时

(一)导入(15分钟)

让大家分享一下各自对中国胡同的了解情况(事先布置好了让学生

在课下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根据大家说的情况和时间,在课件上

展示一些北京的胡同及四合院的照片。

(二)生词的学习(35分钟)

依据需要,将要学的生词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或者让大家看书中的

生词表。

1、读生词:老师先每个词领读3遍(3分钟)

2、讲解生词(32分钟)

1)、在读词的时候就在幻灯上展示了每个词的意思,要求学生在课

文中将这些生词用笔勾出来。(2分钟)

2)、具体讲解每个生词,涉及到重点语法点的词语重点讲解。(20分钟)

讲解词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根据词义造句、根据词义做出动作、

设计小的练习、采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1.随——经常和“着”一起连用,讲解这个词的时候,可以采用例句,设计一些小练习让学生填空。例如: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我发现

汉语越来越有趣。

2.现代化——可以拓展一下“化”这个构词语素,如“工业化”“城市化”“规范化”

3.大厦——可以放一些高楼大厦的照片

4地上。(至今,今天,到今天)

5.居住——造句

6.崭新——解释词义,与“陈旧”比较

7.人力——放出一些人力工作的图片

8.三轮车——图片展示

9.穿——做出动作,可以从学生中间穿过

10.睁——做睁眼睛这个动作

11.好奇——做出好奇的表情

12.门搂——图片

13.迎——举出以固定的词语“迎宾”“迎来”“欢迎”

14.项目——term,工程项目,项目文件

15.谩步——悠闲地散步

16.交谈——聊天

17.欣赏——深深喜欢,赏识

18.品尝——带有一种愉快的情绪慢慢地吃。

19.风味——食物的味道特点,常有烧烤风味、孜然风味、天津风味、徽州风味

20.小吃——通常指路边小摊上卖的不能算作主食的食物

21.游戏——game

22.感受——看了这部电影,你有什么感受?读了《胡同游》这篇

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3.审美——如何看待“美”

24.角度——看事物的考虑问题是的立足点

25.加以——加以修改,就是一篇很完美的文章了。加以着色,这

幅画就大功告成了。(动作的连续叠加)

26.祥和——环境或人的面部表情安静平和

27.登——脚的动作

28.部分——相对整体而言

29.吸引力——地球的吸引力,景观的吸引力,吸引+力

30.展示——动作(刚刚给大家看得图片和幻灯都是这个动作,把

要说的东西给大家看)

31.风情——热带风情,傣族风情

32.谜——猜谜,看不透的东西。可以说一个世界未解之谜,比如

关于金缕玉衣的

33.岁月——书面(时间),岁月不等人,她的头发都白了。

34.风雨——喻指磨难坎坷

35.动人——楚楚动人,美丽动人

36.简直——有种夸张的意味。他简直疯了,大所有的东西都扔了。(解释这些先简单的解释这些词义,再让学生造句,按顺序运用到2

到3个词。出现错误时,老师要做必要的解释。对“加以”“简直”等

重点词汇会在学生造完句后拎出来重点讲解。在课堂教学用语中尽

量多用这些词。)

3)、读词(5分钟)

老师领读一遍,在让三到四个学生站起来按着词语的顺序领读一遍,最后再抽取5到6个学生随机指出一些词读。

3、读课文(5分钟)

由教师先读一遍,再带领学生读一遍(看时间,再决定这个环节是

否可以省略)第二课时

(三)课文的学习

1、读课文,让学生集体读一遍(5分钟)

2、课文内容讲解

1)、教师用幻灯放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阅读一遍课文(5

分钟)

a.现在有多少北京人居住在胡同里?

b.“胡同游”是谁组织的?它包括哪些旅游项目?

c.参观胡同的外国人都有什么感受?

d.为什么“胡同游”能吸引人?(这些是课后练习)

2)、带着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可以让学生举手回答或者点名让人回答。(10分钟)

3)、分段讲解课文,根据段落长短,在讲之前喊学生读一遍。主要讲解一些新的语法点和新的词语,以前的一些知识点也要巩固练习。(25分钟)

(四)布置作业(5分钟)

1、熟读课文,做课后练习第三、四题。

2、准备讨论一个问题“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学生可以就自己身边或者自己国家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流失来讨论这个问题。)鼓励

学生到市场或者周边的一些地方亲身体验,亲身发现这些在生活中

正在流失的传统文化。

附录:课文

说,胡同、四合院那种安静祥和的气氛和老百姓之间的亲密感情真

让我羡慕。

一位导游小姐说:“外国人到北京都知道登长城、看故宫,但那只是

北京历史的一部分。

而北京更大一部分历史是在胡同中,因为普通老百姓就生活在千百

条胡同里。”

“胡同游”之所以能对外国旅游者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就是因为胡同

展示了北京的历史和风情,也展示了普通北京人的生活。那像谜一

样的胡同,在历史的岁月里经历了多少风风雨丙,演出了多少动人

的故事啊?

胡同简直就是北京历史的博物馆。

1.随

2.现代化 3.大厦

4.至今

5.居住

6.崭新

7.人力

8.三轮车 9.穿

10.睁

11.好奇 12.门搂 13.迎

14.项目 15.谩步 16.交谈 17.欣货 18.品尝 19.风味 20.小吃 21.游残 22.感受 23.审美 24.角度 25.加以 26.祥和 27.登

28.部分 29.吸引力 30.展示 31.风情 32.谜

33.岁月 34.风雨 35.动人 36.简直

对外汉语精读课示范教案

一、教学对象 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该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个半学期汉语。 二、教学内容 本课型教学内容以语法点学习为主。本课共用两课时。 1、掌握词语 2、掌握语法 3、了解并学会汉语的打电话用语。 三、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语法,并能准确、熟练地应用。 2、掌握汉语的打电话用语,并能顺利地进行基本的交际。 四、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点。抓住课文中的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 的例句,讲解语法点。语法点的讲解按照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原则 来进行。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讲是为了让学生准确 理解教学内容;练是为了检查学生对输入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 反馈知晓学生是否理解,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或如何继续练习,明确下一步的学 习目标。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时间。 (二)教学工具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或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理 解。特别是语法点的练习,可以提供可视化场景,有助于学生中文思维方式的培 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提问导入新课: 你们经常打电话吗? 你们打电话是用汉语还是母语? 学了今天的这篇课文以后,希望大家都会用汉语打电话。 (二)生词 (1)学生轮流试读本课的生词,教师可以适当纠正发音。 (2)教师带读生词,然后讲解生词。讲解的同时进行板书展示,尤其是重点词语。 板书展示要注意汉字的笔画顺序及版面的安排,比如本课的反义词需要成对 展示。 (三)课文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适当地纠正发音。 (2)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语气、语调。 (3)讲解一般语法点。 1、你给我打电话了吧?语气助词“吧”在这里表示疑问的语气。 例:田芳回家了吧?你去商店了吧? 她走了吧?你买字典了吧? 2、你不是要上托福班吗? “不是……吗?”是个反问句。强调肯定,不要求回答。 例:你不是要去图书馆吗?我们一起去吧。

《初级汉语口语》教案

- 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课你叫什么名字 生词课文 练习情景对话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式 讲解法练习法 讨论法分析法 实践法举例法 启发式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具: 教材教案讲稿参考资料 目的及要求: 一、领读并讲解生词,详细讲解重点生词,要求学生会用重点词语造句, 并灵活运用。 二、通过领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法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课文 大意,并能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详细讲解词语例释中的词语用法,让学生明白这些用法所用于的语境、语意,自由表达。 四、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会自由对话和口头报告。 重点、难点: 一.重点;生词(打扰、往、可、聊、尽管、提) 二.难点;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教学备注 一、课前准备(2分钟) 1、师生互致问候 2、班长告诉老师学生的考勤情况 二、复习旧课(10分钟) (1)询问学生假期学习、生活情况 (2)学生自由进行对话,做自我介绍 导入新课 三、生词(33分钟) 1、打扰动词 请你不要打扰我。 我们不应该打扰别人的休息。 2、往介词 从这一直往前走就到图书馆了。 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3、可副词 今天我可是累坏了。 乌鲁木齐可是个好地方。 4、聊动词 我们一起聊一聊好吗? 我们一起聊一聊好吗?

教学过程:教学备注他们经常坐在树下聊天。 5、尽管副词 . 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 尽管他努力了,还是没成功。 6、提动词 这是个好提议。 这个问题是他提出的。 四、课文部分(45分钟) (一)重点句型 (1)请问……贵姓? 请问你贵姓? 请你姐姐贵姓? (2)看来。 看来我是问对人了。 看来我是来对了。 (3)一……就……

《汉语教程》第一册下教案

结合实物、图片、语境、对比等方式进行生词教学,方法得当且有 层次性。对课文和语法点的教学设计也比较合理。练习的设计内容适当 而且形式灵活。总体感觉框架完整、灵活生动。 教学重点的安排还有欠缺,如语法点“太……”,第二课时有关“太……”两种意思对比的练习可以适当增加分量。本课两个课时有些 紧。其他修改意见请见文中批注。 成绩:92分 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下 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课题:《可以试试吗》 课时:2学时(80分钟)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理解和规范写出并运用本课出现的17个生词。 2.让学生了解汉语钱币的说法,掌握“太+adj.+了”的用法,并重点掌握本课三个语法的用法。 3.要求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流利的复述课文内容。 4.本课的场景是买衣服,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中国买衣服的基本流程,并进行相应的交际性操练。 教学内容及重点: 教学内容: 1.生词17个; 2.语法:(1)动词重叠;(2)又···又···;(3)一点儿、有(一)点儿;(4)太+adj.+了

3.课文(一)、(二)。 教学重点:以下内容有无难点? 1.下列生词的例解和扩展:深、浅、合适、种、打折; 2. “太+adj.+了”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动词重叠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又……又……”的用法,“一点儿”和“有(一)点儿”各自的用法和区别; 3.根据课文内容,练习买东西的正确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设定一定的场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语法规则。 2.运用直观的手段: (1)实物:苹果、橘子等几种不同的水果,解释“种”的含义,并以苹果为例解释“又···又···”的用法。 (2)图片:羽绒服、长、短、深、浅、肥、胖、瘦、打折,并用图片对比展示“合适”。 3.以旧带新:好看(漂亮)可以(行好)便宜(贵) 4.交际活动训练:练习怎么买衣服。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1分钟) 1.稳定情绪,师生互致问候。 2.检查出勤情况。

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

对外汉语精读课教案 《让沉默不再是金》教学教案 一、教学对象:二年级下学期(中级二册教材) 二、教学内容: 1.生词,注重结构,词义,用法上具有汉语特点的词汇。 2.课文,通过大声朗读以及问题提问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 3.语言点,重点是语言点的用法及语义的掌握和应用。 4.练习,重点放在语言点的相关练习上。 5.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俗语背后深意。 三、教学目标: 1. 掌握所学生词,特别是重点生词的用法。 2. 掌握并熟练应用语言点的语义用法。 3. 理解课文出现的俗语,并领会作者的心理。 四、教学方法: 1. 对于生词和语言点的讲解,重点放在词义、语义以及用法上。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语境对重点生词和语法进行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达到会应用的目的。 2. 在课文教学中,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领读和大声朗读使学生感知文章,对难理解处进行简单的讲解,力求掌握文章大意。 3. 围绕课文相关内容进行简单地提问并小范围讨论,加深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 五、教学过程:

同学们,早上好!在上课前,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句中国的俗语,(板书:沉默是金)来,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生齐读)“沉默”就是不说话,保持安静。大家觉得沉默好吗,重要吗?(小范围讨论)(找个别同学)你觉得回答老师问题时,沉默好吗?开party时,沉默好吗?(生答)恩,那这些时候,沉默还是金吗?对,今天呢,我们就“让沉默不再是金”(板书:让沉默不再是金) 讲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词。有谁愿意为大家读一下,恩,在他读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帮他听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生读)他读得真不错!(适当纠错,然后,老师领读一遍。再找平时发音好的同学领读一遍。) 好,我们先看第一个生词: 1、复杂(形)复杂是指事物多而且乱,主要用在以下三种情况: (1)如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关系复杂——简单、单纯 (2)这道数学题很复杂。——问题复杂——简单、容易 (3)她的想法真的很复杂,总是想太多。——思想、想法复杂——简单、单纯 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它们的反义词也有一点点的不同。但都可以用“简单”。这一点大家注意一下就可以了。我们来看第二个词: 2、耿直(形)跟老师读。这个耿直呀,是说一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我们常说:性格~ 例如:他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人。 这个词还有两种其他的写法,鲠直、梗直。 其实,接下来的这个词和“耿直”的意思一样,它的意思表现得很明显。第三个生词是什么呀?(生答)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20 祝你生日快乐

第二十课祝你生日快乐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汉语年月日的表达:名词谓语句 怎么问:用疑问语气提问 二、教具 挂历 三、教学要求 通过课文讲练掌握年月日等时间词语,并能用来表达“哪年哪月哪天做什么”。 四、教学提示 1通过课文讲练,希望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至于多大年龄,要视班上学生的情况,一般外国女孩子不愿意说自己的年龄。不过年龄小的学生,好像也并不忌讳说出自己的年龄。知道了学生的生日,老师要记下来,以后每到一个学生过生日的时候,老师要有所表示,如果可能,最好和全班同学一起为他/她准备一个生日晚会,通过这种生日聚会的方式融洽师生关系,把全班同学团结起来,使一个班像一家人一样。初级班的老师只教学生一年,如果我们记着学生的生日并为学生准备生日晚会,将是对学生极大的鼓励,教学活动就会在一种非常好的气氛中展开,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老师的施教会更加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前边我们说过,要使对外汉语教学多一点儿人文关怀,培养学生怎么关爱别人,我们老师就更应该在这方面做出榜样,关爱自己的学生,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这种行为最终会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化为学生对老师对学校甚至对中国的美好记忆。这种记忆或许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当然主要是教学生学会汉语,但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为了表达思想和感情。所以,我们的课堂一定要传达一种美好的思想,美好的感情,而且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美好,人与人关系的美好,人情的美好,老师品格的美好, 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美好,从而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一个汉语教师如果有了这个责任,有了这种自觉,汉语教学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2.汉语名词谓语句的交际功能是简洁地表达时间(包括年、月、日、星期、时刻等)、商品价格、事物数量、人的籍贯、年龄和天气等。名词谓语句在结构上是没有判断动词“是”

对外汉语初级班教案

对外汉语教案 第三课 一、教材:汉语强化课本句型课本 二、教学对象:学习汉语一周左右。 三、教学重点:1.声母z、c、s 2.声调的联系。 3.三声连读、变调。 4.声韵拼合规律。 5.语法:主语、谓语、宾语和语序。 四、教学难点:1.三声变调。 2.汉语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及语序 五、教学目标:1.掌握声母z、c、s的发音 2.认读本课生词 3.能在句子中正确应用“三声”的变调 4.掌握本课语法 六、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1分钟) 向同学问好,从而复习前一节课对话内容。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早上好! 生:老师早上好! (二)检查复习:(15分钟) 1.巩固已经学过的声母,韵母及声韵拼合。 方法:教室拿出闪卡让学生认读并纠音。 2.检查前一节课学习的生词。 方法:把卡片发给大家,老师说字词,同学们举起手中的卡片并朗读。 3.进行简单会话,巩固前一课句型: A:你们是学生吗?A:你们是老师吗? B:我们是学生。B:我们不是老师。 A:这是你朋友吗? B:这不是我朋友。 (三)学习新课:(70分钟) 1.语音:声母Z、C、S (15分钟) 1)由zh、ch、sh引出,通过手势说明舍位变化、发音部位。 2)教室板书并领读,学生跟读。 3)个别朗读,教室纠音。 4)声韵拼读,在语流中进行练习,展示声韵拼合表,领学生朗读。 2.声调练习:(15分钟) 1)三声连读:找同学进行对话: A:你好吗?A:你好! B:我很好B:你好! Níhǎo hěnhǎo shǒubiǎo 两个“三声”连读前一个三声要读成“二声”。

例:měihǎo bǎoguǎn shǒubiǎo Zhǐhǎo yǒngyuǎn liǎjiě 2)三声变调: 教师读出一些词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A.mǎshāguǎngbō kǎchē mǔqīn B.yǚyán jǐngchá Měiguó Fǎguó C.kǎoshì nǔlì tǐyǜ lǐwù D.běnzi jiějie jiǎozi yǐzi 小结:三声在三声前变读成二声 三声在一、二、四、轻声前读三声的一半读降调。 3.生词:(20分钟) 1)先进行分类,在按词类进行教学(教师领读,个别朗读,教师纠正发音) 副词:很形容词:忙疑问代词:什么 动词:做名词:作业身体 写汉字生词 看电视 听音乐 念课文 你忙吗? 我很忙! 你做什么? 我学习生词! 引申:你----忙吗? 他很忙! 他做什么? 他--------. 2)结合生词引出对话、句型。 做什么?我做作业。 我看电视。 我写作业。 我听音乐。 我上课。(写汉字。) 3)用“你好”引出“你好吗?” 你好吗?(你身体好吗?)你爸爸(身体)好吗? 我很好,谢谢。我爸爸(身体)很好。 你妈妈(身体)好吗? 你爷爷(身体)好吗? 玛莎(身体)好吗? 做22页句型练习2 4.语法: 1)主语、谓语(8分钟) 主语:subject 谓语:predict 通过句子讲解: A.他听音乐。 B.我们学习汉语。 说明:A句中“他”听音乐,B句中“我们”学习汉语。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二册 上》教案7 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

第七课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跟……一样/不一样 复句:不但……而且…… 二、教具 两种相同或不相同的东西若干四季的图片 三、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会用“A跟B一样/不一样”表达比较结果相同或不同的意思。 四、教学步骤 【第一、二节课】 (一)组织教学 (二)处理生词 1.带领全班背说第六课课文。 2.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3.全班一起认读生词。 4.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6.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例如: 国家→你是哪个国家的? /你们国家的时间跟北京一样吗? 时差→作们国家跟北京的时差是几个小时? 季节→你们国家一年有几个季节? 一样→你们的冬天/春天/夏天/冬天跟北京一样冷/暖和/热/凉快吗? 气候→你习惯北京的气候吗? 不但…而且…→他不但会说英语,而且还会说汉语。/不但我会说汉语,而且我妹妹也会说

汉语。 产生→我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武术产生了兴趣。 研究→我想研究中国历史。 只是→我只是对北京的历史有兴趣,不想研究历史。 一切→我对改革开放的一切都感兴趣。 开放→中国是一个对世界开放的国家。 (三)处理课文 1.引入课文。 2.领读课文两遍。 3.请学生就课文提出质疑,老师答疑。 4.老师就课文提问题,检査学生是不是都懂了。例如 罗兰她们国家跟北京的时间一样吗? 季节跟北京一样吗? 她们那儿夏天有北京热吗? 冬天常下雪吗? 玛丽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 麦克哪门功课跟玛丽考得一样?哪门考得不一样?玛丽怎么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 玛丽想研究中国历史吗? 麦克对什么感兴趣? (三)处理课文 1.领说课文:老师说一句,学生跟说一句,既要齐说也要让学生单独说,还要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待学生基本能把课文的句子说出来以后再打开书。 2 领读两遍 3.请学生提问题,看有哪个句子不懂,一定要学生弄懂课文的意思,不然不能进行有效的操练。 4.老师就课文提问题,检査学生是不是都懂了。 5.带领全班齐读课文三遍——把全班分成两组分角色读三遍课文——不看书跟老师说三遍课文——指导学生不看书分角色集体对活(至少两遍)。直到能不看书把课文背说下来为止。 6.组织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两遍(目的是认读课文),教师巡回检査学生的发音声调,发现问题,随时纠正。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教案示例】 一. 教学对象/班级 二. 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 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 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 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 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 八. 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100分钟 九. 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 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 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 (3)重点词语讲练: (4)语法点讲练:释义、形式、练习 3. 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 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 课后记/思考/评估:成功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等。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 ——《今天冷还是昨天冷?》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140小时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精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综合课。“汉语精读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本课共用三课时。 1.教学重点:比较句“A比B+形容词”以及三种变式;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否定式。 2.副词“刚”的用法。 3.温度的读法。 4.陈述感冒的感觉:头疼,嗓子疼,浑身没劲儿,很不舒服,觉得很渴,不想吃饭,很想喝水,还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 5.北京的天气特点:空气很干燥,春天常常刮大风,夏天经常下大雨,温差很大,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有时候早、晚的温度比中午的低10℃,早上比中午凉多了。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句法特点,能根据具体条件用这一句型表达比较。 2.能根据自己的感冒体会,陈述感冒的感觉。 3.了解北京的天气特点,并能用所学词语介绍自己国家的天气特点。 四、教学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点。抓住课文中的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的例句,讲解语法点。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时间。 与其他同类教案相比,本教案的特点在于精选与留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句,是他们熟悉的场景、真实的环境。另外,同一语法项目根据讲解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16 你常去图书馆吗

第十六课你常去图书馆吗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时间词语作状语 二、教具 图片:图书馆、借书、看电视、看电影、写信、在公园玩儿等画面 三、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说。能说出白己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例如,常做什么,不常做什么,晩上常做什么,星期六和星期日常做什么等。 2.了解和掌握“还是”和“或者”这两个词的不同用法。 四、教学提示 1.汉语的时间词语(主要是时点词)常常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它可以放在主语之后,也可以放在主语之前。例如,我们可以说;你今天晚上做什么?也可以说:今天晩上你做什么?如果不加句子重音的话,这两个句子的语义是一样的。但是,交际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两个句子在使用时很可能在语义上有一定的不同。你今天晚上做什么?强调的是今天晩上。但是开始阶段不必给学生讲这些。 2.“还是”与“或者” “还是”出现选择疑问句中,要求对方选择一项。而“或者”出现在陈述句中。因为这两个词在英语中都可以翻译成“or”,所以学生很容易错用。应该特别提醒一下。 3.“咱们”和“我们” “咱们”和“我们”在谈话中都包括听话人。不同的是,“我们”既可以包括听话人,也可以不包括听话人。而“咱们”则必包括听话人。例如:你们是外国人,我们是中国人,咱们是朋友。星期天咱们去哪儿?也可以说:星期天我们去哪儿? 4.“好吗?”的用法 “好吗?”用在陈述句后边,表示请求、征询别人意见。例如星期天我们去公园,好吗?回答时可以说:好吧。/好。/行。表示同意、答应。 5.“吧”在句子中表示请求或建议,也表示同意和答应。例如: 今天中午我们吃饺子吧。回答可以说:好吧。/行吧。 6.“很少”与“很多”

初级汉语教案大全

初级汉语(一) 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下,第二册上)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第一课你好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作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会写并能记住汉字表中的汉字。 二、教学重点 1、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和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及其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第二声。 4、课文 三、使用教具 汉语拼音表、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 四、教学学时:2学时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认识新学生 (二)展示教学内容 (三)单音教学 示范(每个音至少示范3遍)——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老师纠正发音。 (四)声调教学 示范(唱四声)——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纠正声调错误。 (五)处理生词 要边读边写或边写边读。

(六)处理课文 领说——演示——组织学生操练——学生朗读或背说、表演。 (七)三声变调 板书: (八)做课后练习 (九)布置作业 读拼音表,唱四声,写汉字,练会话。 第二课汉语不太难 一、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讲练,要求学生掌握所学韵母的发音,会拼合,会发轻声并能正确读出生词表中的轻声词,会说课文。 二、教学重点 1、韵母:an en ang eng ong。 2、带轻声的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 3、半三声。 4、课文与生词 三、使用教具:拼音卡片 四、教学学时:2学时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跟学生打招呼:你们好! 要求学生说:老师好! (二)复习 用20—30分钟的时间分别请4个学生到黑板前来听写,一个学生做一项即可。 1、听写第一课所学的声母。 2、听写第一课所学的韵母。 3、听写音节(要求标声调) 4、听写汉字:一、五、八、不、口、白、马、大、女、好、你。 5、听写以后学生认读一遍。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 ——《今天冷还是昨天冷?》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140小时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 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精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综合课。 “汉语精读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本课共用三课时。 1.教学重点:比较句“A比B+形容词”以及三种变式;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否定式。 2.副词“刚”的用法。 3.温度的读法。 4.陈述感冒的感觉:头疼.嗓子疼,浑身没劲儿,很不舒服,觉得很渴,不想吃饭,很想喝水,还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 5.北京的天气特点:空气很干燥,春天常常刮大风,夏天经常下大雨,温差很大,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有时候早、晚的温度比中午的低l0。C,早上 比中午凉多了。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句法特点,能根据具体条件用这一句型表达比较。 2.能根据自己的感冒体会,陈述感冒的感觉。 3.了解北京的天气特点,并能用所学词语介绍自己国家的天气特点。四、教学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点。抓住课文中的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的例句,讲解语法点。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和准备时间。 与其他同类教案相比,本教案的特点在于精选与留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句,是他们熟悉的场景、真实的环境。另外,同一语法项目根据讲解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五、教学过程(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词语表、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北京天气特点、陈述感冒的感觉。 1.通过提问导入新课: 今天冷吗? 大家习惯了北京的天气吗? 北京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你在北京感冒过吗? 边提问边板书本课关键词语: 天气干燥刮风下雨疼嗓子舒服感冒早晨夜晚2.学生轮流试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3.教师带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4.辨析容易读错的字音。如: 刮风下雨舒服流好好儿 5.辨析容易写错的汉字。如: 喝渴感冒请假油腻 6.教师范读两遍课文,学生边看课文边听教师朗读,聆听后回答问题。 (参见本课?练习?第一题?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7.教师带读课文,介绍朗读中语音停顿的基础知识。 8.学生轮流朗读课文。 9.由课文中的“北京的天气”引出“词语替换练习”。 (参见本课?练习’’第二题?词语替换练习?) 10.由课文中的“我让同屋替我请假”引出“句型替换练习”。 (参见本课?练习?第三题?句型替换练习?) 11.口语练习:用本课学过的词语说说自己感冒的感觉。 12.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朗读课文; (3)“练习”中的第十、十一、十二题。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初级).pdf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希望同学们能理解并掌握课文生词 2.掌握并正确运用新的语法点 3. 理解课文内容并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 词汇: 尤其、爱、有名 2.语法: 理解并正确把握语气词“了”在句末的用法 (文中“刮风了”“几点了”) 3. 课文与功能: 结合课文讨论喜欢的季节 三.课时安排:100分钟 四.教具准备: 1、PPT课件 2、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两分钟):师生问候,教师点名,目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向学生传递上课信息。 (二)复习及引入(10分钟): 1、检查作业,听写上节课生词 2、请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语法造句,老师简单点评,师生快速问答上节课内容,以巩固所学知识。 3、提醒同学天气转冷,及时加衣,照顾好自己。 (三)学习新课(80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图片一--冬天的雪景,老师先表达下自己对冬天的感受:畏惧—怕冷。再请同学们谈论下自己是否喜欢冬天,为什么。

2.【学习生词】(20分钟): (1)老师先顺读课文一遍,同学们按照课文生词表找出生词所在 刮风真滑冰/滑雪 爱有名一年四季 旅游尤其经营 (2)生词和重点词语 生词:以PPT集体展示生词,老师带读一边,学生齐读一边,学生接龙式读 一遍,每人读两个(老师指导发音难点并给学生随时正音,学生齐读时,老师只纠正有普遍 意义的发音错误,学生个别读时,老师有错必纠) 重点词语:(重点讲解大约三四个生词) 例如:尤其、爱、有名。 具体讲解过程如下: A.尤其:这是个副词。表示更加,一般用在句子的后一部分。 (一)尤其+形 词语扩展:尤其漂亮、尤其便宜 师生互动: 1.老师说大家的衣服都很好看,你认为玛丽的衣服最好看,你可以说 ---------玛丽的衣服尤其漂亮。 2. 校园外有很多超市,东西都便宜,其中一家特别便宜,我们可以说 ----------这家超市尤其便宜。 (讲解例句:第一个例句,用到了尤其,在这里主要是说玛丽的衣服在全体衣服当中最好看。第二个句子表示与别的超市相比,这家更便宜) (二)尤其+是 例句:大家学习都很认真,尤其是玛丽。 师生互动:你喜欢吃中国菜吗尤其是什么菜 你喜欢体育运动吗尤其是() B.爱:这是个动词。表达的意思是喜爱。 作为动词,可以分作几个意思: ------1..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可带名词宾语。 例句:我爱祖国/我爱妈妈/我爱你,父母爱儿女/老师爱学生

《汉语教程》_第7课教案

课程作业:《你吃什么》教案课程名称:汉语语言要素技能教学授课教师:梁云 学生姓名:朱萌 学号:107622012210658 年级:2013级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第7课你吃什么? 一、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该教材(《汉语教程》上)的十五课,以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讲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培养他们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学完该本教材,学生应能熟练掌握语音部分,掌握2900左右的生词,能够日常交际。(二)分析教材:《汉语教材》共分为三册,每册又分为上下两册,而该本《汉语教程》上是第一册的上册,共十五课,针对对象是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教材建议每课应2学时完成,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偏低和班级人数多,应每课分4学时完成,让学生在初级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本课目标 1、掌握“一”的变调,熟练运用基本交际语“你吃什么?我吃……”“你喝什么?我喝……” 2、能够听辨生词正确发音;能够应用本科生词及句型点餐;流利朗读课文对话;能够书写本课重点生字。 3、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一点了解。 4、学会将对话内容转变成段落表达。 二、教学对象 1.学生学习汉语时间短,年龄在18-28岁之间。学生汉语程度较低, 自控力不强,应注意说话语速,变换教学方法,避免一成不变;

2.学生大部分来自中亚,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均与汉族有一定差异, 在理解课文时应关注这方面信息 3.学生大部分有俄语背景,生词释义及语法讲解时应多注意进行俄 汉对比分析,一定会对教学有帮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语音 1、“一”的变调 2、特指疑问句语调 (二)词汇 1、动词:吃、喝、要 2、名词:馒头、鸡蛋汤、饺子、包子、面条儿 3、量词:碗、些 (三)语法 1、句型“你吃什么?我吃馒头。” (四)汉字 1、独体字:午、头 2、合体字:要、些、喝、酒 (五)课文 1、中国人的主食有哪些; 2、大学食堂不供应啤酒,课文中出现只为扩展生词量; 四、教学方法 1、听说法:语音部分 2、图片展示法、举例法:生词部分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24 我想学太极拳

第二十四课我想学太极拳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能愿动词:想、会、要、能可以 二、教具 图片:打太极拳 三、教学要求 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if课文并能背说。要求学生会用能愿动词表达自已的意愿(我想学打太极拳)、能力(我会说英语)和要求(你能不能再说一遍)等。 四、教学提示 1.本课的能愿动词“要”和“想”前边已经出现过。在处理生词时可以从“会”引入课文(一)。 老师:玛丽,你会说英语吗? 学生:我会说英语。 老师:山本,你会说日语吗? 学生:我会说日语。 老师:姜美玉,你会说韩国语吗? 学生:我会说韩国语。 老师:你们会打太极拳吗? 学生:不会。 老师:你们想学太极拳吗? 学生:想学。 老师:姜美玉,你想学京剧吗? 学生:我不想学京剧。 老师:玛丽想学京剧吗? 姜美玉:玛丽想学京剧。 老师:田中,你想学什么? 田中:我想学书法和中国画。 老师:麦克,你想学什么? 麦克:我想学电脑。 要提醒学生的是: 用能愿动词+动词+実语的句子, 用正反问句提问时,要用能愿动词的肯定与否定,而不是动词的肯定和否定: A:你会不会说英语? 不说: x你会说不说英语? B:我会说英语。 A:你想不想学太极拳? 不说: X你想学不学太极拳? B:我想学太极拳。

“要”的否定是“不想”或“不愿意”,而不是“不要”。 A:你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B:我不想去医院。 汉语的“不要”表示劝阻和劝止。例如:请不要在教室里吸烟。 口语常用“别+动词”,例如:上课了,请大家别说话了。 课文(二)重点是“能-的两种用法, 一个是表示有能力有条件做某事, 一个表示环境、条件或情理上允许。 “能”的第一个用法与“会”相当。例如:他会/能说法语。 但是, “能”的第二个用法是“会”没有的,因此,学生常常说出这样的错句: 她病了,不会上课。 要特別提醒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用“不能”: 她病了,不能来上课。 课后有一幅画, 恰当地表达了这两个词的区别。 他会开车,现在他不能开。(因为他喝酒了。) 2.另外一个语言点是用“怎么”询问原因的用法,怎么=为什么: 玛丽怎么没有来? =玛丽为什么没有来? 因为“为什么”一词在第二十五课:;i出现,所以这里要给学生翻译一下。 “可以”的否定是“不能”,不是“不可以-,学生常常用“不可以”来表示“不能”的意思是不对的。“不可以”表示劝止或禁止的意思时与“不能”意思相当,但是语气较生硬。 例如:对不起,这儿不能/不可以抽畑,请到外边儿去抽吧。 A:这儿可以停车吗? B:不可以。 五、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1.带领全班同学背说第二十~二十三课课文 2.听写句子(请几个学生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写一个句子,其他人写在本子上):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二册 上》教案6 我比你更喜欢音乐

第六课我比你更喜欢音乐 一、教学重点 1.课文 2.语法比较句:①A比B……②A没有B(这么/那么)…… ③A不如B 数量补语 感叹句:太/真+形容词好/多+形容词 二、教具 图片:飞机、火车、自行车、西瓜、苹果、葡萄 上海市和北京市的地图 CD唱片:在那遥远的地方 三、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掌握汉字比字句的意义和用法,会用比字句表达比较。 四、教学步骤 【第一、二节课】 (一)组织教学 (二)处理生词 1.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2.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3.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4.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例如: 比→西瓜比苹果大。/飞机比火车快。/学生A比B高。/上海的人口比北京多。 变化→北京的变化很大。/这些年北京有很大的变化。 最→最好/最高/飞机、火车、汽车中,飞机最快。

变→他变了。/他变得爱学习了。/爱说话了。 增加→来中国以后我体重增加了三公斤。 暖和→我的房间很暖和。 天气→天气预报/你听今天的天气预报了吗? 气温→今天的气温很低。 迷→音乐迷/足球迷/电影迷 光→光激光唱片我就有好几百盘呢。 古典→古典音乐/喜欢古典音乐 现代→现代音乐/喜欢现代音乐 曲→世界名曲/这是一首世界名曲。 流行→流行歌曲/这个破最近很流行。/这种颜色很流行。 年轻→年轻人都喜欢流行歌曲。/你们很年轻。 不如→我不如姐姐努力。 遥远一→我的国家离中国很遥远。 (三)处理课文 1.领说课文:老师说一句,学生跟说一句,既要齐说也要让学生单独说,还要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待学生基本能把课文的句子说出来以后再打开书。 2 领读两遍 3.请学生提问题,看有哪个句子不懂,一定要学生弄懂课文的意思,不然不能进行有效的操练。 4.老师就课文提问题,检査学生是不是都懂了。例如: 田芳暑假去哪儿了?她的家是在上海吗? 冬天上海比北京冷吗?为什么田芳说上海的冬天没有北京暖和? 王老师喜欢什么音乐? 王老师喜欢不喜欢流行歌曲?为什么? 林老师喜欢音乐吗?林老师喜欢流行歌曲吗? 5.带领全班齐读课文三遍——把全班分成两组分角色读三遍课文——不看书跟老师说三遍课

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读写(Ⅰ)第7课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读写 I》编著李泉王淑红么书君*********************************************************** 教案 第 7 课从ft东到ft西 教学任务1.学习实用语块 2.学习汉字书写 3.实用阅读 4.读写训练 时间安排1.本课所需课时:2 课时 2.课时分配 本教材每一课都有书写汉字和模仿写话的任务,老师可在课堂上教会汉字书写方式,写至熟练程度以及模仿写话,可在课下完成。 教学实施★特别说明 1、本册教材按教学环节、教学步骤设计,课堂教学按书中顺序进行即可。 2、本教材“实用练习”、“实用阅读”部分和《初级综合》(Ⅰ)紧密结合,本课的语法、词汇与《初级综合》(Ⅰ)的第 12、13 课基本对应。 一、背诵并朗读 (1)这部分语块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词汇和语句。请老师带领学生熟读实用语块,最好达到烂熟于心,张口即出的熟练程度。 (2)熟读课文时请纠正发音。 (3)如果有时间,教师可带领学生就本练习提供的结构复制出更多的语句,并多加练习。 二、汉字书写练习 (1)注意笔画的先后顺序。 (2)注意每个字的基本结构。 三、实用阅读 实用阅读中的词语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词语,希望通过这部分阅读练习,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最好能够认读,抑或再见到这个字(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四、实用练习 1、看图选择词语或句子 根据图片的内容,选择正确答案。【通过练习,巩固和深化学生认汉

《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读写 I》编著李泉王淑红么书君*********************************************************** 字、认词语的能力,增强学生在具体场景中运用汉语的能力】 参考答案:①火车②电梯 ③在这儿吸烟④我天天喝咖啡 2、填写词语或句子 根据图片的内容,写出能表达图片内容的词语或句子。【通过练习,消化、深化和扩展综合课学习过的内容。】 参考答案: ①跑步 ②我每天骑自行车去学校。 ③我对太极拳很感兴趣。 ④ A:你昨天怎么没来上课? ⑤ A:明天你走路去还是骑车去? 五、阅读理解 1、根据图片的内容选择句子 根据图片及对话中的语句提供的语境,完成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消化、扩展和灵活运用综合课学习过的内容。】 参考答案: (1)D (2)F (3)A (4)E (5)B 2、为左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回应句 这部分练习是综合课学习内容的深化和灵活运用。【通过练习,可进一步消化、扩展和灵活运用综合课学习过的内容。】 参考答案: (2)E (3)F (4)B (5)C (6)D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把上面的词语填到句子中,使句子完整、正确。【通过练习,进一步消化、扩展和灵活运用综合课学习过的内容。】 参考答案: 有汉语课星期四感兴趣有时候一起 4、抄写句子并模仿写出自己的句子 (1)带领学生读本练习的例句; (2)引导学生模仿例句,说出自己的句子; (3)指导学生把说出的句子记录下来,完成这项作业。 备课心得 要让学生真正觉得,写短文真的不难,比如这一课,通过“朗读并背诵”,可能学生掌握最好的就是“从……到……”结构,好,那就开始写短文吧:我是×国人,我家在×××,我的学校叫×××。从我家到 学校不远,走路 10 分钟。我家旁边有超市,有银行,有……。现在我在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上》教案1 你好

第一课你好 一、教学重点 1.韵母:ɑ o e i u ü ɑi ei ɑo ou 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声韵母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二声 4.课文 二、教具 汉语拼音表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 三、教学要求 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做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会写并能记住生字表中的汉字。 四、教学提示 1.单韵母 利用挂图让学生了解发音时的舌位和口型,掌握发音要领,同时老师要作示范。让学生听清楚老师的正确发音,获得每个音的语音形象。 ɑ ɑ的发音难点在于,多数学生的开口度不够,教的时候可以适当夸张。要求学生把嘴张开,大声地发出ɑ来。 o 要求学生圆唇。 e e的发音难度是学生不能扁唇,有的学生受英语语音的影响,容易发出卷舌音来,要不断演示从ɑ到o再到e的发音,让学生看清楚这几个音的唇形变化,舌位基本不变。避免学

生把e发成卷舌音。 i i的发音难点是舌位。要让学生把舌头放在下齿背,口形扁平,发音才能正确。 u u的发音难点在口型,很多学生(特别是日本学生)不会圆唇,或者虽然把嘴唇拢圆了但是不能努出来,结果舌头也跟着出来了,所以仍然发不出正确的u来。在学生把嘴唇拢圆后,要教他们把舌头收回去,这样才能发出汉语的u来。 ü ü的发音难点是容易与u相混。要运用带音法,老师先从学过的i开始,进行示范,拉长i的音程,逐渐把嘴唇收拢,ü就带出来了。 2.复韵母 避免学生把ɑi、ei、ɑo、ou发成明显的两个音,要带领他们发出浑然一体的复韵母来。老师在示范发音时,不要过分夸张,以免学生误解而发音错误。 3.声母 本课声母发音难点是送气音与非送气音。P、t、k为送气音,b、m、d、g为不送气音。教师可准备一张小纸条,示范发音时将纸条放在嘴边。发不送气音时纸条不会飘动,而发送气音,纸条就会随着口中吐出的气流飘动。 f是唇齿音,而h是舌根音,发音部位不同。发f时一定要将尚持接触下嘴唇,让气流从中间摩擦发出,而h的音要从舌根和软腭中间摩擦发出才对。 4.声调 一般在教第一个单韵母ɑ时就开始教四个声调,给学生“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的概念。在以后的教学中可将ɑ的四个声调作为定调音。(唱四声) 5.三声变调 结合课文句子“你好”进行教学。 在黑板上明确标出:三声+三声→二声+三声。 6.会话 重点演示“你好”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 老师可以走到一个学生面前向他问好,看他会不会用“你好”回答,或者跟一个学生握手、点头示意等。

(马燕华)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

初级汉语精读课教案马燕华撰写 《今天冷还是昨天冷?》 一教学对象 学习此课时,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140小时左右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精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综合课。“汉语精读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 本课《今天冷还是昨天冷?》的教学内容是: 1比较句:A比B+形容词 A比B+形容词+一点儿/多了/数量补语 A没有B+形容词 2副词“刚”的用法 3温度的读法 4陈述感冒的感觉:头疼、嗓子疼、浑身没劲儿,很不舒服,觉得很渴, 不想吃饭,很想喝水,还不断地打喷嚏,流鼻涕。 5北京的天气特点:空气很干燥,春天常常刮大风,夏天经常下大雨,温 差很大,早晨和夜晚比中午凉。有时候早、晚的温度 比中午的低10°C,早上比中午凉多了。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掌握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句法特点,能根据具体条件用这一句型表达比较; 能根据自己的感冒体会,陈述感冒的感觉; 了解北京的天气特点,并能用所学词语介绍自己国家的天气特点 教学重点:比较句“A比B+形容词”以及三种变式; 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否定式 四教学方法 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语法点范句并精选学习对象容易理解的例句讲解语法点。每一个语言点讲解结束后,立即进行语言点练习。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准备时间。 五教学过程 本课共用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词语表、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北京天气特点、 陈述感冒的感觉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1通过提问导入新课。 今天冷吗? 大家习惯了北京的天气吗? 北京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你在北京感冒过吗? 边提问边板书本课关键词语: 天气干燥刮风下雨疼嗓子舒服感冒早晨夜晚 2学生轮流试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3教师带读本课词语表中的新词语 4辨析容易读错的字音。如, 刮风下雨舒服流好好儿 5辨析容易写错的汉字。如, 喝渴感冒.请假.油腻. 6 教师范读两遍课文,学生边看课文边听教师朗读,聆听后回答问题。 (参见本课“练习”第一题“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7 教师带读课文,介绍朗读的语音停顿基础知识。 8 学生轮流朗读课文。 9 由课文中的“北京的天气”引出“词语替换练习”。 (参见本课“练习”第二题“词语替换练习”) 10由课文中的“我让同屋替我请假。”引出“句型替换练习”。 (参见本课“练习”第三题“句型替换练习”) 11 口语练习:用本课学习的词语说说自己感冒的感觉。 12 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朗读课文 ○3“练习”中的第十、十一、十二题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比较句基本句型:A比B+形容词 比较句的变式:A比B+形容词+点儿/多了/数量补语 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否定式: A没有B+形容词 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 A+形容词+还是B+形容词? 副词“刚”的用法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1通过提问“北京的天气特点是什么?”引出课文中的比较句基本句型:早晨比中午凉。(板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