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汉语教程教案第二册
- 格式:docx
- 大小:135.89 KB
- 文档页数:41
初级汉语教程第二册教案第二十九课我看得懂,但是听不懂(一)我看得懂,但是听不懂郑怡:你看过京剧吗?丁兰:看过。
郑怡:看得懂吗?丁兰:看得懂,但是听不懂。
看了演出能猜得出大概的意思。
郑怡:我一点儿也听不懂演员唱的是什么,只是觉得很热闹。
丁兰:我觉得京剧的音乐特别好,武打动作也很精彩。
我还喜欢京剧的脸谱,京剧用各种脸谱来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性格,十分有趣。
郑怡:我只是觉得京剧的服装很华丽。
听说不少年轻人不太喜欢看京剧,觉得京剧的节奏太慢,而且又多是古代的故事,离现实生活太远。
你怎么这么喜欢京剧呢?丁兰:我受老师的影响,他是一个京剧迷。
我想,京剧是传统艺术,要把汉语学好,也应该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
郑怡:要是有时间的话,咱们一起去看,好吗?丁兰:好啊。
词语:懂:dǒng了解,明白:懂事。
懵懂。
他懂得这是什么意思。
演出:yǎn chū1.演变而出,演变而来。
2.偷偷地出行。
3.表演。
猜:cāi推测,推想:猜测。
猜断。
猜透。
猜中。
猜想。
猜度。
疑心,嫌疑:猜疑。
猜忌。
猜嫌。
猜拳(饮酒时助兴的游戏。
亦称“划拳”)。
演员:yǎn yuán戏剧、电影、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表演者的通称。
只是:zhī shì1.仅仅是;不过是。
2.就是。
3.一直;一味。
4.表示轻微的转折。
不过;但是。
5.只因为。
武打:wǔdǎ传统戏曲中用武术表演的搏斗。
动作:dònɡzuò1.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的活动:这一节操有四个动作ㄧ动作敏捷。
2.活动;行动起来: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
精彩:jīnɡcǎi1.(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晚会的节目很精彩ㄧ在大会上,很多代表做了精彩的发言。
2.〈书〉神采;精神。
脸谱:京剧和其他戏曲中角色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人物:rén wù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
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也是组成艺术形象的主体。
文艺作品大多通过人物和人物的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
现代汉语常用离合动词碍事2 安心3 罢工2 办公2 办学2 帮忙3 保险2 报仇3 报名3 毕业1 闭幕1 编号3 贬值2 变质3 拔款3 播音2 裁军1 操心3 超产2 吵架3 称心2 成人1 成套1 吃惊2 吃亏3 出差2 出境2 出口2 出面2 出院2 创业2 辞职2 存款3 打架3 打针3 待业2 怠工2 贷款3 担保2 担心2 当心1 导航2导游2倒霉2捣蛋2捣乱2到期1道歉2登记2登陆2点火3订婚3定型1定性2丢人3懂事1动工1动身1对话2对头2发病2发愁2发火3发烧2发誓2发言2发炎2罚款3翻身2放心2放学1分工1分工2服气2付款3负伤2干杯2告状2革命2攻关2鼓掌2拐弯3害羞2合伙2狠心2化妆3怀孕2灰心2回信3汇款3会客2集邮2集资2加班2加速2减产2剪彩2见面3见效1建交1将军2结婚3结业1尽力3经商2敬礼3就业1就职1鞠躬3捐款3决口2开刀3开工1开幕1开学1看病3抗旱2考试3空心2旷工2旷课3劳驾2离婚3理发3聊天3留念1留学2留意1露面2录音3冒险2免费2命名2命题3纳闷2纳税3努力2赔款3拼命3破产2谱曲3起草2起哄3起身1签名3签证2签字3请客3请愿2缺席2让步2如意2入境2入学1撒谎3散步2伤心3上班3上当3上任1上学2摄影2升学2生气3生效1失眠2失事2失效1失学2失业2施肥3施工2示威2售货3睡觉3算数2叹气2探亲2淘气2听话3通航2通商2同学2投标2投产2投机2投资2吸毒3洗澡3下班1下令3献身2享福3像样2消毒2泄气3行贿2行军2酗酒2宣誓2延期2要命1移民2用力2用心2旅行2旅游2有利1有名1有用1遭殃2造句2增产2沾光3招工3照相3争气2执法2执政2值班2值勤2致词3致富2住院2注意1转向2着急3着凉2走私2作案2坐班2做工2做主3--------------------------------------★--------------------------------------。
第五课我来了两个多月了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动作持续时间的表达:时量补语概数的表达离合词二、教具钟表或钟表模型、挂历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会用时段词语表达动作进行的时间量,会说“做了多长时间”。
会用概数。
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节课】(一)组织教学(二)处理生词1.带领全班背说第四课课文。
2.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十来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要求写汉字并加注拼音)3.全班一起认读生词。
4.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6.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例如:生活→我已经习惯了在中国的生活。
/我生活在中国。
差不多→我对中国的生活差不多已经习惯了。
不过→不过,有的地方还不太习惯。
/这件羽绒服很好,不过有点儿贵。
从来→我从来不抽烟/从来不喝酒/中午从来不睡觉。
一般→下午一般没有课。
/我下午一般在宿舍学习。
散步→晩饭后我常去散步。
不一定→A:晩上你在宿合吗?B:不一定。
感谢→感谢你对我的帮助。
/你帮助了我,我很感谢。
原来→我原来住十楼,现在住十四楼。
/我原来打算只学一年,现在觉得一年时间太短了,想再延长一年。
延长→我准备再延长一年。
失眠→昨天晚上我失眠了。
必须→学习汉语必须坚持上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行。
(三)处理课文1.引入课文。
2.领读两遍。
3.请学生提出质疑,老师答疑。
4.老师就课文提问题,检査学生是不是都懂了。
例如:“我”原来打算在中国学习多长时间?“我”为什么想延长一年?“我”对中国的生活已经习惯了吗? (你呢?)还有什么地方不习惯? (你呢?)晚饭后“我”常常做什么? (你呢?)我”常锻炼身体吗? (你呢?)我”怎么锻炼?王老师每天为什么起得那么早?他练气功练了多长时间了?他每天练多长时间?关经理为什么不练气功?5.老师看着书带领全班齐读课文三遍——把全班分成两组分角色读三遍课文——不看书跟老师说三遍课文——指导学生不看书分角色集体对话(至少两遍)。
汉语教程第二册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1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年龄:13-15岁•学生背景:学过汉语第一册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汉语基础•学习目标:学会更多的日常用语和基本语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1.2 教学目标•语言能力:能够用正确的汉语表达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对话和情景•文化意识: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二、教学内容与安排2.1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家庭成员介绍•第二课时:学校生活•第三课时:购物•第四课时:节日介绍•第五课时:中国美食2.2 教学内容1.家庭成员介绍:学习家庭成员的称呼和基本介绍2.学校生活:学习在学校常用的表达和句型3.购物:学习购物时的常用语和数字表达4.节日介绍: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5.中国美食:介绍中国的一些经典美食和用餐礼仪三、教学策略与活动设计3.1 任务型教学•给学生制定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2 游戏与竞赛•通过各种游戏和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互动和合作3.3 角色扮演•设计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四、教学评估与反馈4.1 评估方式•日常表现评价: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活动评价:评估学生参与游戏、竞赛和角色扮演的情况•考试评价:组织期中期末考试,测试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4.2 反馈与调整•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资料:准备教辅资料和教案2.多媒体工具: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3.道具:准备各种道具和游戏道具4.教学环境: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和互动环境六、教学反思与展望6.1 教学反思•检查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分析教学的有效性6.2 教学展望•继续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多样化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上为汉语教程第二册的教案设计,希望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策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意识。
《汉语教程》第二册(下)教材分析作者:程钰茹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5期摘要:《汉语教程》自从1999年出版以来,被国内外很多教学单位选用。
本文研究的是2006年7月出版的修订版,修订版相对于原版来说,有很大的改进之处,例如:合理地调整了教材难度,淘汰了过时的课文,完善了语法讲解等。
为了使研究更加明了具体,本文选取整套教材的第二册(下)作为分析的对象,在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编写建议。
关键词:汉语教程教材分析教材评估编写建议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116-02一、教材综述(一)系列教材概述《汉语教程》整套教材共有三大册,每册分为上下两本,共76课,是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一年级教材,属于初级汉语阶段的综合课本。
(二)本文研究对象选取缘由《汉语教程》系列教材第一、二册的课文以实用会话为主,而第三册则都是叙述性的短文。
第二册(下)便有着很好的衔接与过渡作用,故本文选其作为具体分析的对象。
(三)教材的类型《汉语教程》是以结构为主、功能为辅的教材。
编者十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在编写教材之前,就组织制订了《语法大纲》和《功能大纲》,从而使得《汉语教程》的编写有了科学的依据。
(四)教材的格局《汉语教程》属于单课制,直线型教材。
第二册(下)由十课组成,每一课都是相互独立的,每课安排一至两个语法点,一个个依次解决。
二、教材具体分析(一)教材体例《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的基本体例为:一,课文;二,生词;三,注释;四,语法;五,练习。
(二)课文题材第二册(下)共包含十课,每一课的课文又由 2-3 篇短文组成,短文的形式以对话为主,也有小部分课文以短文的形式出现。
课文题材的分布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汉语教程》的课文涉及多种题材,题材较为多样,其中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占题材的绝大部分,比较适合初级阶段的学习者的日常交际需要。
(三)课文体裁《汉语教程》第二册(下)的课文体裁只涉及会话和记叙文两种体裁,其中会话体裁所占的比例高达90%,记叙文只占10%。
第八课冬天快要到了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语气助词“了”的第二个用法:表示变化动作即将发生的表达:要……了,就要……了,快要……了,快……了。
状语与结构助词“地”汉语的无主句二、教具钟表、挂历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学会用语气助词“了”表达变化(不……了,该……了)。
3.掌握如何表达动作即将开始和情况即将发生(要……了,就要……了,快要……了,快……了。
)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节课】(一)组织教学(二)处理生词1. 听写生词(原则上每课生词应该有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以保证更多的学生能到黑板前做听写练习。
听写生词,既要注意听写汉字,也要重视听写拼音)。
3.全班一起认读生词。
4.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6.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
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
例如:爱一我爱滑冰。
/滑雪。
你爱什么运动? /他爱听音乐。
/我爱睡觉。
有名→我们学校很有名。
/这是一个有名的演员。
/这是一幅有名的画。
旅游→去上海旅游。
不能说: x旅游上海。
避暑→去海边避暑。
不能说: x避暑海边。
尤其→我们同学学习都很努力,尤其是玛丽更努力。
靠→我们家靠爸爸工作生活。
/他们靠经营饭店生活。
发财→他们靠经营饭店发了财。
着急→别着急,慢慢说。
着呢→别着急,时间还早着呢。
哎呀→哎呀,我的表停了!/哎呀,快上课了!/哎呀,我忘带照相机了!该→12点了,该下课了。
/该吃饭了。
/该睡觉了。
迟到→快走,再不快点儿就迟到了。
地→他高兴地对我说,他妈妈快来北京了。
结婚→我姐姐下个月就要结婚了。
不说: X我姐姐下个月快要结婚了。
第三课我吃了早饭就来了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副词“就”和“才”的用法要是……就……虽然……但是……二、教具有关房间的图片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掌握副词“就”和“才”的语义及用法。
3. 了解怎么表示假设关系(要是……就……)和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节课】(一)组织教学(二)处理生词1.带领全班背说第一~二课课文。
2.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3.全班一起认读生词。
4.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6.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
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
例如:租→租房子/租车套→一套房子(有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满意→很满意/不太满意房租→一个月房租是多少?要是……就……→要是决定了就给我来电话。
/要是太贵了我就不买了。
就←→才→昨天晚上他九点多就睡了。
要问学生一下:他睡得早不早?今天早上我七点才起床。
要问学生一下:我起得晚不晚?虽然……但是……→学习汉语虽然比较难,但是很有意思。
交通→交通方便不方便?/你住的地方交通方便不方便?附近→学校附近有书店/部局/医院/体育馆吗?周围→我们学校周围的环境怎么样?环境很好,西边有山,山下是一条小河,河边是一个很大的公园。
还是→我还是希望一个人住一个房间。
(三)处理课文1.引入课文。
教师可以就班上的学生说出这样的句子:今天姜美玉七点四十九来教室了。
麦克八点十分才来。
然后问:谁来得早?坐飞机去上海,两个小时就到了,坐火车去上海,要十几个小时才到,老师:坐飞机快还是坐火车快?老师:麦克,要是你,你愿意坐飞机去还是愿意坐火车去?总之,可以通过这种方式. 一步步引出课文中主要的语法点,然后进行课文讲练2.领说课文两遍。
汉语教程第二册教案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为汉语教程第二册,适用于已经掌握基础汉语的学生。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增强汉语交际能力,了解中国文化。
二、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掌握更多的汉字、词汇和语法结构,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流。
2. 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
3. 文化知识: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4.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汉语交流活动。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12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课文、词汇、语法、练习和阅读等部分。
1. 课文:选取贴近生活的场景和话题,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2. 词汇:学习新词汇,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用法。
3. 语法:讲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4. 练习:设计各类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技能水平。
5. 阅读:提供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课文、词汇、语法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练习口语表达。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对话练习。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5. 作业与反馈:布置作业,及时批改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评估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习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级汉语教程第二册教案1-20课2023版介绍本教案涵盖了《初级汉语教程第二册》的1-20课,并适用于2023年的版本。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研究和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和对话练等。
教学目标- 研究掌握每课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熟悉每课的语法规则和句型结构- 练听、说、读、写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兴趣和研究动力教学计划课程概述本教案共包含20个课时,每课时约45分钟。
教学内容安排1. 第1课:自我介绍2. 第2课:问候与介绍3. 第3课:时间和日期4. 第4课:家庭和家务5. 第5课:购物6. 第6课:在饭馆点餐7. 第7课:约会8. 第8课:交通和旅行9. 第9课:住宿10. 第10课:学校和研究11. 第11课:工作和职业12. 第12课:身体和健康13. 第13课:娱乐和爱好14. 第14课:节日和庆祝活动15. 第15课:环境与自然16. 第16课:文化与艺术17. 第17课:社会问题18. 第18课:科技和信息19. 第19课:未来展望20. 第20课:复和测试教学方法-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 组织练:通过口语和书面练,巩固学生的语言能力。
- 个性化辅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教学评估-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 测验与考试:定期进行小测验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
- 书面作业:布置书面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参考资料- 《初级汉语教程第二册》2023版教材及配套练册- 相关研究资料和参考书籍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初级汉语教程第二册》的内容,并提高他们的汉语综合能力。
希望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评估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汉语的热爱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初级汉语(一)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上、下,第二册上)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第一课你好一、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练,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声母和韵母,能够进行拼合,会唱四声,懂得三声+三声时,第一个三声要读作第二声的变调规则,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你好”,并能用于交际。
会写并能记住汉字表中的汉字。
二、教学重点1、韵母:a o e i u ü ai ei ao ou 和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及其拼合。
2、汉语的四个声调。
3、三声连读时第一个三声要变成第二声。
4、课文三、使用教具汉语拼音表、汉语普通话发音部位图四、教学学时:2学时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认识新学生(二)展示教学内容(三)单音教学示范(每个音至少示范3遍)——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老师纠正发音。
(四)声调教学示范(唱四声)——领读——学生齐读——学生单读——纠正声调错误。
(五)处理生词要边读边写或边写边读。
(六)处理课文领说——演示——组织学生操练——学生朗读或背说、表演。
(七)三声变调板书:(八)做课后练习(九)布置作业读拼音表,唱四声,写汉字,练会话。
第二课汉语不太难一、教学目的通过课堂讲练,要求学生掌握所学韵母的发音,会拼合,会发轻声并能正确读出生词表中的轻声词,会说课文。
二、教学重点1、韵母:an en ang eng ong。
2、带轻声的词: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
3、半三声。
4、课文与生词三、使用教具:拼音卡片四、教学学时:2学时五、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跟学生打招呼:你们好!要求学生说:老师好!(二)复习用20—30分钟的时间分别请4个学生到黑板前来听写,一个学生做一项即可。
1、听写第一课所学的声母。
2、听写第一课所学的韵母。
3、听写音节(要求标声调)4、听写汉字:一、五、八、不、口、白、马、大、女、好、你。
5、听写以后学生认读一遍。
(三)进行新课1、发音示范(每个音老师发2—3遍,学生听)。
***********************************************************第3课《买辣椒的女孩儿》教案教学任务一、难点复合趋向补语、经验、赶紧、想不通、发生、所有(的)二、重点词汇市场、经验、新鲜、相信、顾客、赶紧、怕、难过、想不通、味道、发生三、语法点1.复合趋向补语2.一+量词(+N)+都/也+不/没……3.既……也/又……4.把+O+V+趋向补语四、 读:能够熟读生词和课文,达到声调、语调尽量准确五、说与写:能够使用学过的句式和词语动作的趋向。
时间安排一、本课共需二次课,4课时二、课时安排第一次课:通过检查作业复习第二课、学习本课词语及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学习语言点1、2、3。
第二次课: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做课堂活动,学习语言点4,总结语言点,综合练习。
***********************************************************教学实施第一次课(90分钟)一、复习第二课:《儿子要回家》(15分钟)1. 认读学过的重点词语(用生词卡片)毕业、关系、从来、害怕、摆、堆、脏、旧、乱七八糟、垃圾、不过、小心、保护2. 用学过的语法进行问答练习:(1)你喝过中国的白酒吗?(从来)(2)你喜欢热天还是喜欢冷天?(不……不……)(3)墙上挂着什么?(V+着)(4)你的桌子上摆着什么?(V+着)4.汉字听写并订正(1)找同学到黑板上听写上节课的重点词语(一个学生读,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写)。
(2)集体订正汉字,找同学读汉字并组词。
二、学习第三课生词(20分钟)1.检查预习本课生词情况:请学生读生词,纠正发音问题。
2. 听写重点词语:市场、经验、新鲜、相信、顾客、赶紧、怕、难过、想不通、味道、发生3.引导学生进行搭配、扩展练习:PPT(2)展示:(1)名词市场:超级市场(超市)、自由市场、蔬菜市场经验:经验丰富、工作经验、介绍经验顾客:接待顾客、老顾客味道:味道好、没味道、味道可口(2)动词:PPT(3)相信:相信他、不相信自己、请相信我的话***********************************************************怕:怕冷、怕黑、不怕困难发生:放生事故、发生洪水、发生矛盾(3)副词:PPT(4)赶紧:赶紧吃饭吧、赶紧写作业、赶紧走吧三、导入新课(5分钟)提问:1.你做过买卖吗?(经验)2.你觉得做买卖容易吗?3.你喜欢吃辣椒吗?4.你觉得中国菜的味道和你们国家菜的味道有什么不同?5.了解顾客的口味和做买卖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买辣椒的女孩,她的经验会告诉我们,了解顾客的口味和做买卖很有关系。
初级对外汉语第三版汉语教程第二册上说课稿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你好。
非常荣幸能在此处进行说课,此次说课内容将围绕第三版《汉语教程》第二册上这本教材设计初级对外汉语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实施过程及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首先是教材分析部分,教材是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从《汉语教程》基本情况而言,其是北京语言大学编写的对外汉语系列教材的一年级部分,适用对象为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
该套教材共分三册,每册分上、下两册,共计76课。
以语音、词汇、汉字等语言要素为教学基础,通过课堂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巧,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该教材的体例是:课文、生词、注释、语音、语法、练习。
而教材《汉语教程》第二册上共有十二课,每课有2-3篇课文,每课平均有32个生词,每课有2-4个语法点。
课文的形式以对话为主,也有短片记叙文,课文题材以日常生活为主,注重交际文化,题材丰富,符合初级阶段学生特点和大纲要求。
学习者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一方面可全面掌握并强化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为进入下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其次是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鲁班工坊的高职留学生,学习者均来自中亚国家。
本班共20名学生,分别来自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平均年龄为21。
学习者均为处于初级汉语水平的一年级外国留学生,学习本教材前以掌握3-400词汇量左右,接触汉语的时间并不长,仍应注重于语言的基础学习及交流学习当中。
从学生背景而言,鲁班工坊致力于培养合作国家熟悉中国技术、了解中国工艺、认知中国产品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大创新。
这些学生是鲁班工坊项目下的职高留学生。
汉语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帮助其掌握学校的学习内容及日常生活的交流,并帮助将来的工作所需。
大部分学生处于典型的工具型动机。
现代交际·2018年5期《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教材分析郭鹂(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汉语教程》是由杨寄洲教授主编的语言技能类一年级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材之一,自出版以来就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该套教材共分三册,每册又各分上下两册,共计76课。
本文将对《汉语教程》第二册(上)从课文、生词、注释、语法、练习、封面与排版这七个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汉语教程》第二册(上)课文分析生词分析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5-0206-02一、课文分析本书将课文编写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汉语教程第二册(上)共编写了20篇课文,课文体裁有日常对话和记叙文两种样式,其中,有19篇课文是日常对话,仅有第九课课文《钥匙忘拔下来了》是记叙文。
此教材的课文题材以日常生活为主,体裁选择以日常对话和记叙文为主。
体裁和题材的选择符合初级阶段的学生特点和大纲要求。
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坚持着结构、文化、功能相结合的理念,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教学与输出。
编写课文时在里面渗透了中国地理、历史、中医、中餐、京剧、古典音乐、中国婚礼等文化元素。
这极大地提高了课文的趣味性,也符合大纲的要求。
本教材对于人名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
其中,有山本、罗兰、麦克、玛丽、爱德华、丹尼丝为代表的外国说话人,也有田芳、林老师、王老师、张东、关经理、夏雨、小白、小黄、服务员为代表的中国说话人。
中国说话人中,“田芳”“张东”“夏雨”是中国式传统称呼方式,即“姓+名”;“小白”“小黄”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人之间的一种称呼方式,称呼年轻人,即“小+姓”;“关经理”“林老师”“王老师”是一种为表尊敬不能直呼名讳而采用的一种称呼方式,即“姓+职业”;“服务员”这一说话人没有具体名字,用职业来代指说话人,这一现象在中国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
既有中国说话人又有外国说话人体现了《汉语教程》是一本对外汉语教材,体现了教外国人说汉语这一基本诉求。
第12课《是“枕头”,不是“针头”》教案教学任务一、难点把+A+V成+B、反问句1(无疑问词的反问句)、明明二、重点词汇闹笑话、误会、样子、硬、软、明明、实在、可笑、理发、理发师、想不到、自信、吓一跳、掉三、语法点1.对……来说2.把+A+V成+B3.反问句1(无疑问词的反问句)四、 读:能够熟读生词和课文,达到声调、语调尽量准确五、说与写:能够使用对……来说,表示从某种角度提出问题。
时间安排一、本课共需两次课,4课时。
二、课时安排第一次课:通过检查作业复习第十一课的词汇及语言点,学习本课词语及课文,学习语言点1、2、3,做课堂练习。
第二次课:学习课文,总结语言点,做综合练习。
教学实施第一次课(90分钟)一、复习第十一课:《书本里的蚂蚁》(15分钟)1. 让学生讲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
2.做P121之习题七。
二、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问答导入新课1、你在和中国人交流的过程中有过什么可笑的事吗?2、这些笑话是因为你听错了,还是因为你说错了?教师:其实,学外语时说错听错,因此而闹出笑话的事太多了,有时候,这些笑话真挺有意思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枕头”,不是“针头”》,就是非常有意思的误会。
板书:第十二课是“枕头”,不是“针头”三、学习第十课生词(20分钟)1.检查预习本课生词情况:请学生读生词表,纠正发音问题。
2.就第十二课重点词语做联想训练 PPT(2)准——标准——正确闹笑话——可笑样子——表情——动作实在——真的理发——理发师——剪头——美发——美发师想不到——没想到自信——相信——不自信吓一跳——怕——害怕——吃惊3.搭配扩展训练 PPT(3)误会:发生误会、误会了他的意思、你误会了掉:剪掉(树枝)、摘掉(笔帽)、擦掉(黑板上的字)、洗掉(衣服上的***********************************************************泥)四、处理课文(30分钟)综合处理课文第一部分1.老师领读课文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被子在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