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子反应教案(高一化学)

离子反应教案(高一化学)

1、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

过程 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 的、与 成

概念的分析方法;

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

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电解质的概念 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知 第二节离子反应

Flash 演示:NaCl 的溶解和电离

结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ionization) 构 1、电离(ionization)

与 酸、碱、盐导电的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板 2、、电解质(electrolyte ) :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

书 合物,如酸、碱、盐等。 设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 计

酒精等。

3、电离方程式:

KCl == K + + Cl Na AgNO 3 ==Ag+ + NO 3

BaCl

NaHSO 4 == Na + H +SO 42

HCO 3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手段、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一) 授课班级 课时

教 知识

学技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_ _ _

+

_ _ 2 —

2

SO == 2 Na +SQ

2

== Ba 2+

+ 2Cl

NaHCO 3 == Na +

教学步骤、内容

[引言]按照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纯净物分为 单质和化合物。按照化合物种类的划分,我们又可 以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在化学反应 中我们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 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 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投影]据初中所学判断,下列物质中能导电吗? 为什么?请大家思考。

盐酸、NaOHS?NaCl 固体、石墨、蔗糖溶液、(SO 溶液、酒精溶液、Cu, NaCl 溶液。

[讲]石墨、铜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 电子存在。盐酸、

NaOH 容液、&SO 溶液和NaCl 溶 液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

离子存在。这 些自由的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 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可以?让我们一起进入微观 世界,了解氯化钠溶解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Flash 演示:NaCl 的溶解和电离

[讲]当氯化钠固体还没有进入水溶液的时候,水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加入氯化钠固体之 后,水分子包围固体溶质并分布在固体表面。水分 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 电作用力,使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这个 时候吸收了一定的热量,请大家注意温度计温度的 变化,钠离子和氯离子继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 水合,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 离子。我们把这种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 离。

师生活动

石墨、铜、盐酸、

NaOH 溶液、 &SO

溶液和 NaCl 溶液能导 电。

培养学生的阅 读能力,让学生 通过图片或录 像或电脑动画, 从实体中抽象 出概念。

[板书]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ionization) 1、电离(ionization )

[讲]把氯化钠投入水中,我们观察到的是氯化钠 溶解的现象,这个现象本质上是氯化钠在水分子的 作用下电离出了钠离子和氯离子并结合生成水合离 子。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 就是他们能够导电的本质原因。

[过渡]现在我们不仅知道溶液里面自由移动的离 子是怎么产生的,也知道了溶液导电的原因。一个 问题的解决是另一个问题的产生。 [追问]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 可以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也就是说那些物质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导电呢?

[板书]酸、碱、盐导电的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讲]很好,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 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仅如此,酸、 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 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 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板书]2、、电解质(electrolyte ) :在水溶液里或熔化

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如蔗糖、酒精等。 [点击试题]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NaCl 溶液能导电,所以NaCl 溶液是电解质

B 、固态NaCl 不导电,但NaCl 是电解质

C HCl 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Cl 是电解质

D SO 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 是电解质

E 、Cu 能导电,所以是电

解质

F 、BaSO 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所以BaS 蝠非电解质 [投影小结]注意

事项:

③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是电解质,蔗糖、

B 、

C 、

通过练习引发 学生讨论,加深 对概念的理解, 理

解电解质、非 电

解质概念时 应注意些什 么?请结

合问 题加以讨

论、分 析、归纳

酒精为非电解质。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分类,单质既不

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应是化合物(属

于纯净物)。而Cu 则是单质(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

是电解质,如石墨或金属),&SO与NaCl溶液都是

混合物。

②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

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离子不

是它本身电离出来的,而是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因

此也不是电解质。例如CO能导电是因CO与HO反应生成了H2CO, H2CO能够电离而非CO本身电离。所以CO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如氨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H2CO H2SQNH. H 2。是电解质④BaSO4 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

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

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

⑤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

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

电则是实验依据。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如石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

⑥电解质包括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

物是水溶液还是熔融状态下均可导电,如盐和强碱。

共价化合物是只有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如HCl

[过渡]明确了什么是电解质,我们回头想想,刚

才氯化钠的溶解,其根本的原因是氯化钠在水中发

生电离,由于水分子作用减弱了钠离子与氯离子之

间的静电作用,使NaCl 发生电离并形成能够自由移

动的水合钠离子与水合氯离子,为了方便,仍用离

子符号表示水合离子。

[副板书]NaCl == Na++ Cl ―

[讲]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电离的这个过程,我们可

以电离方程式来表示。义学生板书练习

并改正,

[板书]3、电离方程式

[投影并分析]H2SO = 2H+ + SO42- HCl = H + + Cl - HNO= H + +

NO3-

[讲]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那碱还有盐又应怎么来定义呢?大家能不能一起回答?

[投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讲]非常好,现在大家动手练一下:写出以下物

质的电离方程式

[投影试题]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

NaSQ AgN③ BaCL、NaHSO NaHCO

KCl == K + + Cl Na 2SO == 2 Na

+ +SQ2

AgNO3 ==Ag+ + NO3 BaCl 2 == Ba2++

2Cl

_ _ + + _ _ 2一_ 一+

NaHSQ == Na + H +SQ NaHCO 3 == Na +

HCQ

[讲]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投影小结]注意:

1、HCO、OH SO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2、HSO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自我评价]

以下12种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① Cu

② NaCl ③ NaHSO4 ④ SO3 ⑤ H2SO4 ⑥ C2H5OH ⑦ CaCO3 ⑧ BaSO4 ⑨ Cu(OH) 2 ⑩ Fe(OH) 3 @ NaOH@NH3 • H2O 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

(1) 属于电解质的是 _________

(2)能电离出H+的是,属于酸的

是___________

(3)属于碱的是________ ,其中难溶性碱是 _________

(4)难溶的盐的__________

教学回顾:

教案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二 ) 授课班级 课时

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

发生的条件;

2、在学生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基础上,能

够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1、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

应发生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

2、

学会运用观察、 实验、 查阅资料等多种手

段获取信息,

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

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对学生进

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 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 能力

难 点

引导学生设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方案

知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识 1.离子反应 ( ionic reaction )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结 2.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间反应的过程。 构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拆、删、查”四个步骤。

与 4.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①揭示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

课题:第二章

教 知识

学 技能

过程

与 方

书应。

设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

计或挥发性物质(气体)。因此,复分解反应均为离子反应。

6、注意事项:

7、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

三、离子共存问题---复分解反应

(1)在溶液中某此离子间能互相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时,这些离子就不能

大量共存。

(2)离子间能结合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3)离子间能结合生成挥发性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请同学回忆什么是离子反应?

[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是否任意两种或多种电解质溶液混合都能够发生离子反应呢?

(不是)

[过]在什么的情况下,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就能够发生离子反应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的问题

------探究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板书]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1.离子反应(ionic reaction )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演示实验2-1 ]

1、CuSO容液中滴加NaCl溶液

2、CuSO§液中滴加BaCl2溶液

[设问]实验1无明显现象,原因是什么呢?

[回答]只是CuSO容液电离出的CiT和SOT与NaCl 溶液电离出的Na+ Cl —的简单混合

[问]实验2中反应说明了什么?

[结论]实验2说明了CuSO容液电离出的SO2一和BaCl2溶液电离出的Ba2+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

BaSO白色沉淀。而CuSO§液电离出的Ci f+与BaCl2教学方法、手段、

师生活动

由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填写教材实验报告

先通过投影,启

电离出的C 「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在溶液中仍以

Cu 2+

和 Cl ―

的离子形式存在。

[总结] 由实验 2 可以看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所

电离出的离子并没有全部发生了化学反应,而只有 部分离子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 [分析] 上述实验“ 2 ”的反应本质:

②BaCl 2溶液与CuSO §液混合反应本质:Ba 2+

+ SO 4=====Ba

SOJ

[小结] 上述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 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板书] 2.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 离子间反应的过程。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拆、删、查”四个步骤。

[讲解]以BaCl 2溶液与CuSO §液为例来研究一 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一一根据客观事实,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例:

BaCb+ CuS ©====BaSCX + CuCb

②“拆”一一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强电解 质)拆成离子形式,把难于水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 质以及气体、单质、氧化物仍用分子形式表示。

Ba 2+

+ 2Cl + Cu 2+

+ SO 4=====BaS41 + CiT + 2Cl

③“删”一一对方程式两边都有的相同离子,把其 中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应按数消掉。

Ba 2+ + SO 2-

4

=====BaS3

④“查”一一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 电荷数是否守恒,离子方程式两边的系数是否为最 简比。

[小结] 四步中, “写” 是基础, “拆” 是关键, “删” 是途径, “查”是保证。既然拆是关键,拆时应注意 作出准确判断,易溶、易电离物质应拆,难溶、难 电离物质仍保留化学式。

发学生用 “四步 曲” ,完成 Cu

SO 4 和 BaCl 2 反

应的离子方 程式, 然后适当 地引导学生进 行合

作交流,

悟离子反应方 程式的意义和 书写规律,

感悟

形成分解反应 中离子反应条 件, 从而达到培 养学生严谨求 实、 勇于探索的 科学态度,

进而

培养学生的综 合分析能力和 学好化学的情 感意志。

[点击试题]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HCl+ NaOH ② HCl+KOH ③ NaOH+ HSO ④ HSO+KOH

[投影小结]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NaOH +HCl ==NaCl +HO Hl +

+ OH KOH +HCl ==KCl +HO ==HO 2NaOH + HSO ==Na z SO

Hl +

+ OH +2H 2O

==HO 2KOH+ H 2SO ==K 2SO +2H 2O Hl +

+ OH

==HO 印

+ OH ==HO

[问]通过这些离子方程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分析]反应物不同,却都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 示。

[小结]可见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不一 样,化学方程式仅代表某一个反应的情况,而离子 方程式不仅可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一个反应,而且 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反应。

[板书]4.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①揭示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 类型的反应。 [设问]是否所有的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表 示为:H++OH=====HO

[讲述]上述三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Cu

(OH)2+2H =====(h 2 +2H 2O (Cu(OH)——难

溶碱)

① Cu(OH)+ HCl + H 2SC 4

②CHCOOH KOH ③

Ba(OH>

让学生根据已 掌

握的相关反 应,

提出设想, 讨论

交流得出 若干的

实验方 法

[点击试题]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CHCOO HOH=====CHCOO+ H 2O (CHCOC ——难

电离物)

Ba 2+ + 2OH + 2H +

+ SO 2 =====BaSO J + 2HO

[引导]通过上述比较可知,H+OH =====HO 这一 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什么样的中和反应 ? [小结]H+OH =====HO 表示强酸十强碱生成可溶 性盐+水的这一类反应的本质

[学生实9实验2-3

1、向盛有2 mLNaSO 溶液 的试管里加入 2 mL BaCl 2 溶液

2、向盛有2 mL NaOH 稀溶 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酚醐 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 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 变色为止

3、向盛有2 mLNaCO 溶液 的试

管里加入2 mL 盐酸

+CO

[提问]上述离子反应发生后,溶液中各离子的数 目有何变化?(总有离子的减少)

[归纳]离子反应的实质就是通过反应使某些离子 的数目明显减少的过程。

[讨论]哪些因素可以使离子数目明显减少?

[板书]5.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难溶物、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或挥发性物质 (气体)。因此,复分解反应均为离子反应。

[投影总结]

(1)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酸:除硅酸外一般均可溶;

碱:除 NaOH KOH Ba (OH 2、NHHO 溶,Ca (OH

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有白色沉淀

SG 2 + Bc i +

==BaSO J

溶液变红,又逐渐褪 去

耳 + OH ==H 2O

有气泡产生

CO 2

+ 2H+ ==HO 充分利用和开 发教材资源,让 学生释放思想, 大胆猜想;放开 手脚,大胆动手 实验,发现问题 并在组内或小 组间讨论解决, 增强同学间的 科学合作意识, 挖掘全体学生 的聪明才智。

2微溶,其余均难溶;

盐:钾、钠、铵、硝酸盐均可溶,氯化物中AgCl,HgCl2不溶。硫酸盐中BaSQ PbSQ CaSQ AgSO

( 2)常见的弱酸、弱碱

弱酸:HF、CH3COO、HHClO、H2S、H2SO3、H3PO4、

H2SiO3

弱碱:NH3 H2。难溶碱

[过]在现阶段,我们就研究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

[板书]6、注意事项:

[投影总结]

(1) 注意哪些物质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哪些物质是

易溶于水的,哪些物质是微溶于水的。在写离子方

程式时难溶于水的物质必须用分子式写,如

BaSO4,AgCl,CaCO3 等。

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以上三种情况:

①当反应物中有微溶物并且处于澄清状态时,应将

微溶物写成离子形式。如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

CO ,其离子方程式为:Cf+2O尸+CO2 ==CaCO ; +H2O ②当反应物中有微溶物,且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

应将微溶物写成分子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O3浓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Ca(OH) 2 +COT ==CaCO

;+2OH

③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应用分子式表示。

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硫酸,其离子方程式为:Ca2 + + 20H + 2rf+ SO2 = = CaSOj +2H2O

(2)2) 注意反应是否在溶液中进行。离子方程式只能

用来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不是在溶液

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例如,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之间经加热生成氨

气的反应,尽管是复分解反应,但不是以自由移动

的离子形式参与反应的,就不能用离子反应表示,

只能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2NH4Cl +Ca(OH) 2 ==CaCl2 +2NHJ +2H2O

(3)多元强酸酸式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中拆开写;多元弱酸酸式酸根离子则不拆开写。

例如NaHSO与NaOH勺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 + 。口== H2O

NaHCOf NaOH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CJ + OH ==H2(Or CO2

(4)单质、氧化物、沉淀、气体在离子方程式一律

写成化学式

[板书]7、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方法

[投影并讲结]

(1)看该反应是否能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2)看像==T (及必要的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齐全。

(3)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该用离子表

示的是否拆成了离子,该用分子表示的是否写成了

分子式。

(4)必须满足守恒原则(元素守恒、电荷守恒)

(5)不可以局部约分。注意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阴

离子和阳离子配数比是否正确。某些离子方程式离

子数不能任意约减,例如,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当是Ba2 +2OH +2H+ + SO42 = = BaSO4 J + 2H2O 而不能写成Ba2+ + OH = = BaSO4 J + H2O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

式,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本节最后一个问题,有关溶

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板书]三、离子共存问题

[讲述]离子反应是向着离子减弱的方向进行。离子

共存是指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反之如离子

间能发生反应,则离子间不能共存。

造成离子不能共存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板书]1复分解反应

(1)在溶液中某此离子间能互相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时,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

如SO42与Ba2+、Pb2+、Ag+;

OH 与Cu2+、Fe3+、Mg2、Al3+、Zn2+;

Ag+与Cl、Br、I、CO32、SO32、S2 ;

Mg+、Ca2+、Ba2+与CO2、SO2、PO3 ; S2 与Cu2\ Pb2+等(2)离子间能结合生成难电离的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H+ 与OH、ClO、CH3COO、HPO42、H2PO4 、F、S2

OH 与HCO3、HS、HSO3、H2PO4、HPO42、

H+等不能大量共存。

(3)离子间能结合生成挥发性物质时,则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0\SO32-.S2-.HCO-,HSO-,HS-

OH 与Nd 等不能大量共存。

[小结]强酸与弱酸的阴离子和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强碱与弱碱的阳离子和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讲]注意题目是否给出附加条件,例如酸碱性,在酸性溶液中除题给离子外,还应有大量在碱性溶液中除题给离子外,还应有大量OH ;是否

给定溶液无色,若给定无色时则应排除:CiJ+(蓝色)、Fe3+ (黄棕色)、Fe2+ (浅绿色)、MnO (紫色)

[总结]本节学习了离子反应及其表示形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意义,还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共存问题,其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一难点,又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能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将为化学学习带来众多方便。希望同学们多练。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课文及练习,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投入,体验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设问: 1.BaCl2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而NaCl溶液却不能,试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和Cu2+,能否用实验证明请简单设计。 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Ba2++SO2-4==BaSO4↓ CuCl2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 反应本质:Ag++Cl-==AgCl↓ AgNO3与NaCl反应动画。请点击画面 2、离子反应方程式: --上述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写”,写化学方程式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氧化物等。 ③“删”,删去两边没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请点击观看 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 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a、强酸:HCl、H2SO4、HNO3等;b、强碱:KOH、NaOH、Ba(OH)2.Ca(OH)2是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存在于溶液中,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一般是沉淀,写沉化学式。 c、可溶性盐:请学生课后复习溶解性表。 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的物质:Cu(OH)2、BaSO4、AgCl等 b、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c、气体:H2S、CO2、SO2等 d、单质:H2、Na、I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②向氨水中通入氯化氢 ③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 ④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

高中化学新课标-离子反应-优质精品教案 (85)

第二节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离子反应教案(高一化学)

1、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 目 力 过程 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 的、与 成 概念的分析方法; 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 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电解质的概念 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知 第二节离子反应 识 Flash 演示:NaCl 的溶解和电离 结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ionization) 构 1、电离(ionization) 与 酸、碱、盐导电的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板 2、、电解质(electrolyte ) :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 书 合物,如酸、碱、盐等。 设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 计 酒精等。 3、电离方程式: KCl == K + + Cl Na AgNO 3 ==Ag+ + NO 3 BaCl NaHSO 4 == Na + H +SO 42 HCO 3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手段、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一) 授课班级 课时 教 知识 与 学技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_ _ _ + _ _ 2 — 2 SO == 2 Na +SQ 2 == Ba 2+ + 2Cl NaHCO 3 == Na + 教学步骤、内容

[引言]按照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纯净物分为 单质和化合物。按照化合物种类的划分,我们又可 以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在化学反应 中我们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 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 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投影]据初中所学判断,下列物质中能导电吗? 为什么?请大家思考。 盐酸、NaOHS?NaCl 固体、石墨、蔗糖溶液、(SO 溶液、酒精溶液、Cu, NaCl 溶液。 [讲]石墨、铜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 电子存在。盐酸、 NaOH 容液、&SO 溶液和NaCl 溶 液能导电,是因为其中有自由移动的 离子存在。这 些自由的离子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什么氯化钠固体 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可以?让我们一起进入微观 世界,了解氯化钠溶解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Flash 演示:NaCl 的溶解和电离 [讲]当氯化钠固体还没有进入水溶液的时候,水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加入氯化钠固体之 后,水分子包围固体溶质并分布在固体表面。水分 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 电作用力,使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这个 时候吸收了一定的热量,请大家注意温度计温度的 变化,钠离子和氯离子继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 水合,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 离子。我们把这种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 离。 师生活动 石墨、铜、盐酸、 NaOH 溶液、 &SO 溶液和 NaCl 溶液能导 电。 培养学生的阅 读能力,让学生 通过图片或录 像或电脑动画, 从实体中抽象 出概念。

新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案)

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2.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体验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 【重点难点】电解质、电离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 1.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 2.每组学生分配一套溶液导电装置,一组试剂和药品。 【教材分析】本节课着重介绍教材上“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刻的理解电解质的电离,是本节的关键。 【设计意图】高一新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化学基础差别较大,而本节的概念又比较抽象,所以本节教学设计中的起点比较低,适当增加了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要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亲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这也是本节教学设计的目的。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及分享等。 【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1.教学中多次采用分类的方法,既复习了上节课内容,又不断向学生灌输学习化学的方法。 2.电解质概念虽然抽象,但以实验为基础,从实验得结论就显得很自然,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教师不是告诉学生概念,而是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负责使其准确而科学。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根据课标,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穿旧鞋走老路,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不必现在向学生讲。 4.学生对电离方程式书写掌握很好,课后调查结果表明:初中化学教师未执行新课标要求,仍然按旧教材讲授,已经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作了介绍。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考点要求: 1.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今后命题的发展趋势是: (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c(H+)=1×10-4mol·L-1 的溶液中……”。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书写也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 (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有量的限止的离子方程的书写或正误判断也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这部分的难点。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15%; (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如Na 与H20的反应、Fe与盐酸或稀H2S04的反应自1992年以来分别考过多次。 (4)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考题还会保留。 重点、难点: 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有量限止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正误是本节的难点 基本概念: 1、离子反应、电解质、非电解质、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类型: n 离子互换的非氧化还原反应:当有难溶物(如CaCO3 难电离物(如H20、弱酸、弱碱)以及挥发性物质(如HCl)生成时离子反应可以发生。 n 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剂和还原剂越强,离子反应越完全 n 注意点:离子反应不一定都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n 如实验室制氨气(NH4)2SO4 +Ca(OH)2 稢aSO4+2NH3↑+2H2O H2S气体的.检验Pb(AC)2+H2S=PbS↓+2HAc (注:Pb(AC)2可溶于水的盐的弱电解质) (2)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 l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l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l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l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l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注意点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有关,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例如:难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是强电解质。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故归为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一定浓度的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能比较稀的强酸溶液强。 ③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如HCl、HN03、H2S04)、强碱(如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如NaCl、MgCl2、K2S04、NH4C1)及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如CH3COOH)、弱碱(如NH3·H20)、中强酸 (如H3PO4 ),注意:水也是弱电解质。 ④共价化合物在水中才能电离,熔融状态下不电离 举例:KHSO4在水中的电离式和熔融状态下电离式是不同的。

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常见离子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根据反应原理,离子反应可分为复分解、盐类水解、氧 化还原、络合4个类型,下面是带来的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 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 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 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 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 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 一课时讲电解质。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 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 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2、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促学法:

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离子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离子反应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2、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 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 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 4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通过观察与思考,我们可以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推进新课〗 老师提问:“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 学生思考、讨论。〖小结〗 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金属导电是因为自由移动的电子,而电解质溶液导电则是因为自由移动的离子。 而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 〖板书〗 1、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例题剖析〗 【例题一】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 ①NaCl ②NaOH ③H2SO4 ④H2O ⑤盐酸溶液⑥小苏 2 / 4

打⑦Fe ⑧Ca(OH)2 〖学生回答〗略 〖教师精讲〗 电解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判断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定义来分析,作出正确的结论。 首先,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所以⑦错误;电解质也不是混合物,所以⑤也是错 误的,小苏打是俗名,是纯净物,小苏打(NaHCO3)是电解质,因此,最后的正确答案为:①②③④⑥⑧。 〖小结〗我们接触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电解质? 〖结论〗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 〖板书〗 2、类型:酸、碱、盐和水 〖推进新课〗 我们还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板书〗 3、电离方程式 〖老师提问〗 3 / 4

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

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

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3.能从电离理论的角度去认识酸、碱、盐 【能力目标】通过酸、碱、盐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体验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解质、电离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 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参加反应的物质主要是酸、碱、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酸、碱、盐在水溶液里的反应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 [实验与探究] 如果提供下列物品:直流电源、导线、烧杯、电灯泡、开关,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下表中物质的导电性吗?将实验结果填

写在下表中: 物 质铜 片石 墨氯固 化 钠体氯溶 化 钠液无酒 水精蔗固 糖体蔗溶 糖液氢钾 氧固 化体氢钾 氧溶 化液硫溶 酸液 类别 能导 否电 [思考与交流] 1.上述哪些物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在什么情况下导电?为什么能导电? [归纳与整理]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2.酸、碱、盐是电解质 [思考与交流] 铜片、石墨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SO3的水溶液能导电,SO3是电解质吗? [归纳与整理]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即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④酸、碱、盐和部分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 ⑤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思考与交流] 以NaCl溶液为例说明为什么有些电解质溶液能导电? [归纳与整理] 3、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及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及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及练习题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及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及练习题1 【提问】 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并对应举例说明。 【评价】 给予肯定。 【指导实验】 全班分为三大组,分别做下面的三组实验,并观察记录: 一、硝酸银溶液分别跟盐酸、氯化钠、氯化钾的反应;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这类反应必须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三者之一才能发生。 例:(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物质。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BaSO4↑+2HCl (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H2S、Cl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3)在反应里生成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 NaOH+HCl=NaCl+H2O 分组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一、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实验结果引起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续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二、盐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三、硝酸跟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的反应。

【追问】分别讨论三组实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为什么每一组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在笔记本上完成其化学方程式。 【讲解】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的作用下能电离(强调离子表示方法)。这些电解质在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反应。 【练习】书写如下电离方程式:HCl、AgNO3、NaCl、KCl、HNO3、Na2CO3、K2CO3。 【板书】一、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如:复分解反应和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等。 【过渡】用什么式子来表示离子反应呢?前面已经通过实验证明AgNO3与NaCl、HCl、KCl均能发生反应,并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同学分别写出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二、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三、均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思考并讨论、猜想。 回答:复分解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溶质在溶液中大多数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虽然反应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的离子。比如盐酸、氯化钠、氯化钾在溶液中均电离出氯离子,跟AgNO3电离出的Ag+结合,所以均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 【讲解】先把溶液中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的形式,把难溶的物质仍写成化学式。反应前溶液中大量存在着四种离子(Ag+、NO3-、H+、Cl-)。由于Ag+和Cl-结合成难溶于水的AgCl沉淀,溶液里的Ag+和Cl-迅速减少,反应向右进行。把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H+和NO3-即实际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删去就写成了“离子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 AgNO3+HCl=AgCl↓+HNO3 Ag++Cl-=AgCl↓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 子方程式。

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WTT收集整理的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属于高一课本第三章第五节,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第二课时讲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初中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第三册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达标100%。 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知识方面:1、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学会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 思想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之所以这样确定教学目的,一方面是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想在学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方面 本课依教材特点,采用螺旋式发展,循序渐进,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 1、“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法: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由于上节课已学习了离子反应以及发生条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 2、正确理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改”是教学中的难点。可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离子反应教案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案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电解质。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2、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离的概念及其电解质的判断. 2初步掌握电解质的含义,学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现象观察,养成分析推理、综合概括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体验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2.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实验促学法:这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离子反应》。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以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习或实验方法为目标的新理念,而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起着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既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重要内容的复习,又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1、实验促学法:这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离子反应》。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离子反应。 三、说学生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案经典

高一化学集体备课内容 本节内容是本章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教材涉及:①初中化学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②高一化学③高二化学。④高三化学第一章化学平衡原理知识同时它又是学习电离度知识、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的表现、离子共存、水的离子积、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关键。因此,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教材主要包括四部分:①通过对初中已有的酸、碱、盐电离知识,导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②实验感性认识: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同浓度、同体积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并据此导出不同的电解质在溶液里电离程度不相同、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③利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知识,分析电解质的电离情况,加深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的理解 第二节离子反应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电离、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板书] 第二节离子反应 [设问]①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 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 ③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 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一、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教案

仅供参考学习个人收集整理第二节离子反应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常见地强、弱电解质,并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2、知道离子反应地实质和离子反应发生地条件 3、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地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能够导电地__________. 非电解质: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不能够导电地__________. 电解质地导电原理:地定向移动. 电解质溶液地导电能力:离子,离子地越多,导电能力越强. 讨论: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能导电地物质? Cl 碘水 NaCl溶液熔融地KCl 液氨氨水稀硫酸 Cu 2 说明: a: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b: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地前提. c:能导电地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d:有些化合物地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融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SO、NH、CO等,它们地水溶液都能导2233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e: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地,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2)导电性强弱测定实验: 按图装置把仪器连接好,然而把相同条件下地HCl、CHCOOH、NaOH、NaCl、NH·HO五233溶液分别倒在烧杯中,接通电源,观察灯泡发光地明亮程度. 现象:HCl、NaOH、NaCl灯泡亮度相1 / 9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同, CHCOOH、NH·HO 灯泡亮度相同;233且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化学教案 第二章 第二节离子反应

高一化学教案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目的2: 1. 巩固学习离子反应及离子共存等相关知识,强化训练。 2. 重点学习离子共存。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 2 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B) ⑴.电离、电离方程式 ① 电离:酸、碱、盐等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② 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化学方程式。 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 ⑶.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 2.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B)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多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同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等。 ① 离子反应: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自由移动的离子之间的反应。 ②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Ca2+与OH-、Mg2+与CO32-、OH-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OH-、CO32-、HCO3-、S2-、HS-、HSO3-、SO32-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CO32-、S2-、SO32-、F-等生成弱酸;OH-与NH4+、Cu2+、Fe3+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水也是种弱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 ①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 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拆:将化学方程式中易溶解于水且能完全电离的物质拆写成阴、阳离子符号;而难溶于水的物质、气态物质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 删:删去方程式等号两边重复的离子; 查:检查是否满足元素原子守恒、反应前后电荷守恒等。 ②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要正确,其规律是:一般易溶于水的强酸(H2SO4、HNO3、HCl、HBr、HI)、强碱(NaOH、KOH、Ba(OH)2、Ca(OH)2)、大多数可溶性盐均写成离子符号(拆);而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极难溶于水的物质均写成化学式(不拆)。微溶物有时拆,有时不拆。 例: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 H++ OH- === H2O (错误) Ba2++ SO42-=== BaSO4↓ (错误) H++ OH-+ Ba2++ SO42-=== BaSO4↓+H2O (错误,不符合反应实际) Ba2+ + 2OH-+ 2H+ + SO42-= BaSO4↓+ 2 H2O(正确) 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注意两守恒: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电子数必须守恒。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须遵守得失电子守恒。 例:铁与FeCl3溶液反应 Fe + Fe3+ === 2 Fe2+(错误,电荷未平) Fe + 2Fe3+ === 3 Fe2+(正确) Ⅰ、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进行的反应,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亦即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例: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 OH—+ 2NH4+ H2O + NH3↑ (错误,反应物是固体,虽是强电解质不能拆) Ca(OH)2+ 2NH4Cl CaCl2+ 2H2O+2NH3↑ (正确) Ⅱ、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弱酸(HF、H2S、HClO、H2SO3等)、弱碱(如NH3·H2O)等难电离的物质必须写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O3、BaSO4、FeS、PbS、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篇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篇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篇1 氯气 教学重点 1.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2.氯离子的性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气的化学性质(与水、碱的反应)。 第二课时: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氯离子的检验)。 教学用具 第一课时:投影仪、氯气制取装置一套、集气瓶、大烧杯、蓝色石蕊试纸、水、有色布条、氢氧化钠溶液。 第二课时:投影仪、集满氯气的集气瓶、酒精灯、火柴、坩埚钳、尖嘴弯管、制氯气的装置一套、铜丝、镁条、锌粒、稀硫酸、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氯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的有关知识,知道碱金属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本章,我们来学习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们包括氟、氯、溴、碘、砹五种元素。 [板书]第四章卤素 [讲解]在卤素形成的单质中,最主要的是18世纪70年代的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并制得的氯气。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它的一些化学性质。 [板书]第一节氯气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投影]已知氯气是一种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它能溶于水,可使湿

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并能与NaOH溶液反应。 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请根据以上信息利用下列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 仪器:烧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橡皮管、玻璃片、集气瓶、烧杯、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 [上述仪器若能用绘图表示,效果更好] 试剂:浓盐酸、二氧化锰(固体)、氢氧化钠溶液、蓝色石蕊试纸、水。 [讲解]一套完整的制气装置应包括: 1.气体发生, 2.气体净化, 3.气体收集, 4.尾气吸收四个部分,请大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 [学生讨论、分析,老师总结并板书]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尾气吸收:NaOH溶液 [讲解]根据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原理。制得的氯气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有关氯气的净化,我们留待后续课中讨论解决,下面我们按我们的设计方案来制取两瓶氯气。 [教师连接好制取氯气的装置,请学生上台收集两瓶氯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氯气的颜色] [过渡]我们刚刚制得的氯气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4—4,Cl2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设问]干布条不褪色,湿布条褪色,说明了什么? [结论]说明Cl2和水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作用的新物质。 [板书]1.氯气与水的反应 [讲解]氯气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高中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

高中高一化学教案:离子反应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熟悉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 •理解离子反应的过程和作用; •掌握离子反应的常见类型以及相关实验操作。 1.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离子反应方程式,确定离子类型并预测反应结果;•能够进行实验观察,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离子的变化。1.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离子反应方程的构成和解题方法。 2.2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地识别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离子类型; •能够理解离子反应的化学本质,并能够进行相关探究。3. 教学内容及步骤 3.1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离子的概念和分类; •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构成和解题方法; •离子反应类型的分类和实例。 3.2 教学步骤 步骤1:引入 本节课开场,教师将向学生介绍化学反应的基础概念,即原子与离子的结构、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等,为后面的离子反应做铺垫。 步骤2:离子的概念和分类 教师将向学生介绍离子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并在白板上绘制相关例子,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离子的本质和区别于原子的重要特征。此外,也要让学生掌握离子的分类方法,包括单原子离子、多原子离子、正离子和负离子等。 步骤3: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在学生掌握了离子的基础知识后,教师将向学生介绍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并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基本特点,包括反应物分子中的离子相互作用、离子的迁移和离子的组合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感知离子反应的作用和影响。 步骤4: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构成和解题方法 在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后,教师将向学生介绍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构成和解题方法。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讲解反应物离子的种类和数量、方程式中的离子平衡等基础知识,让学生能够掌握构建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技能。 步骤5:离子反应类型的分类和实例 最后,教师将向学生介绍离子反应类型的分类和实例。这里涉及的反应类型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例等方式,让学生更易于掌握和理解离子反应的类型。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一必修一2.2离子反应《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分四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情景引入,引发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探究结论,引发兴趣、培养能力。第二环节:分析归纳、得出本质。先让学生探究几种盐的酸碱性,接着从学生探究出的三类盐呈酸、碱性、中性的原因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及多媒体演示得出盐类水解的定义、实质和条件。第三环节是讨论归纳,得出规律。引导学生从盐的组成和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对应关系,讨论归纳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第四环节:实践练习,强化重点。此外,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在实验中掌握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理念,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的探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⑵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⑶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溶液导电的实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⑵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⑶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 电解质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五、教学方法 演示探究、归纳法、类比法、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准备 NaCl固体、盐酸、酒精溶液、蔗糖溶液、KOH固体、NaCl溶液、KOH溶液 试验物质导电性的装置、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七、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说课稿:《离子反应》(通用7篇)

高中化学说课稿:《离子反应》(通用7篇)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篇1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说课稿:《离子反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1、认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知识框架 高中化学说课稿:《离子反应》说课稿模板 (二)新教材特点:新教材较旧教材相比,一其知识的衍变关系更具逻辑性,简洁明了;二是新引入了离子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分析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过程安排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 2、学习特征 3、预测困难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在离子反应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对策:学生的分组实验、分层次练习与小游戏相结合。 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对策:应用实验探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类突破。 三、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 环节一:呈现科学史话,创设情境,提出问题。(3分钟) 科学史话“哑泉致哑”、“安乐泉解毒”话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带领蜀军平定南方之时,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之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 [实验探究] 步骤 现象 原因 加入H2SO4溶液 加入Ba(OH)2溶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