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物质分类和离子反应

高一化学物质分类和离子反应

高一化学物质分类和离子反应

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

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

①符合事实

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

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

③络合反应(Fe3+、Fe2+与SCN-)

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离子反应(高一化学)

1、钠单质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 + OH- + H2↑ 2、过氧根离子与水反应:2O22- + 2H2O = 4OH- + O2↑ 3、过氧根离子与二氧化碳反应:2O22- + 2CO2 = 2CO32- + O2 4、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5、铝与强碱性溶液反应: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6、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2+ + 2OH- 7、氧化铁与酸反应:Fe2O3 + 6H+ = 2Fe3+ + 3H2O 8、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 + 6H+ = 2Al3+ + 3H2O 9、氧化铝与强碱性溶液反应:Al2O3 + 2OH- = 2AlO2- + H2O 10、三价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Fe3+ + 3OH- = Fe(OH)3↓ 11、二价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Fe2+ + 2OH- = Fe(OH)2↓ 12、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13、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g)↑ 14、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2Al3+ + 6NH3•H2O = 2Al(OH)3↓ + 6NH4+ 15、氢氧化铝与酸反应:Al(OH)3 + 3H+ = Al3+ + 3H2O 16、氢氧化铝与强碱性溶液反应:Al(OH)3 + OH- = AlO2- + 2H2O 17、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 18、三价铁离子与铁单质反应:2Fe3+ + Fe = 3Fe2+ 19、二价铁离子与氯气反应:2Fe2+ + Cl2 = 2Fe3+ + 2Cl- 20、氯气与铁单质反应:2Fe + 3Cl2 点燃2Fe3+ + 6Cl- 21、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Cu2+ + 2Cl- 22、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2Na+ + 2Cl- 23、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 + Cl- + HClO↑ 24、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2H+ + Cl- + O2 25、氯气与氢氧根离子反应:Cl2 + 2OH- = Cl- + ClO- + H2O 26、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Cl- + Ag+ = AgCl↓ 27、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28、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 + 2NO3- + NO 29、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2H+ + SO42- 30、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NH4 + OH- △NH3↑ + H2O 31、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的反应:SO2 + Ca2+ + 2OH- = CaSO3↓ + H2O 32、二氧化硫与氯气的反应SO2 + Cl2 + 2H2O = 2H+ + 2Cl- + H2+ + SO42- 33、亚硫酸与硫化氢的反应:H2SO3 + 4H+ + 2S2- = 3S + 2H2O 3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OH- = 2NO2- + H2O 补充初中的: 35、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2+ + SO42- = BaSO4↓ 36、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2+ + CO32- = CaCO3↓ 37、碳酸钠与酸反应: CO32- + 2H+ = H2O + CO2↑ 38、铁单质与二价铜离子反应: Fe + Cu2+ = Fe2+ + Cu 39、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Ca2+ + CO32- = CaCO3↓ 一些学习方法:

高一化学物质分类和离子反应

高一化学物质分类和离子反应 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 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 ①符合事实

2.1-物质的分类及离子反应

物质的分类 一.知识梳理: 化学物质的树状分类法 1.分散系的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___________。如.1溶液,浊液,__________都是分散系. 2.分散质:被分散的_________(可以是:气态、固态、液态) 3.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_______(可以是:气态、固态、液态) 4.分散系的分类.比较溶液、胶体、浊液完成下表 5.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对比如下:

6. 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 用烧杯取25mL蒸馏水,加热至_______ ;然后向__________水中_________ 加入5~6滴FeCl3 _______ 溶液。继续_____________ 至溶液呈____________ 色,停止加热,所得液体就是Fe(OH)3 胶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胶体的提纯方法:渗析法。 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半透膜只能使溶液中分子或离子透过而不能使胶粒透过,因而可以用半透膜将_________与溶液的分子、离子分开。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______. 8.胶体的性质 (1).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用光束照射胶体时,在与光束_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观察,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 ,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_________对光线__________ (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________ 与________ 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2).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在胶体中,胶粒作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 (3).胶体粒子的电泳: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在的作用下,在分散剂里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 带正电荷的粒子向____极移动,带负电荷的粒子向_____极移动.Fe(OH)3胶粒向_____极移动,说明Fe(OH)3胶粒带______电荷. 胶粒带电规律.a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胶粒带正电荷 b.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土嚷胶粒带负电荷. (4).胶体的聚沉:当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主要是盐)溶液时,其中的能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从而使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这个过程称为胶体的聚沉。 胶体的聚沉的的常用的方法 加入电解质。例如:②豆浆里加盐卤(MgCl2·6H2O)或石膏(CaSO4·2H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④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的沙洲。 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例如:①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②不同种类的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 加热。 类型一:化学物质的分类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只有一种分类方法,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B.碱只有两种分类方法,可分为强碱和弱碱、一元碱和二元碱 C.氧化物不可进一步分类D.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都是常用分类方法 【变式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 【变式2】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酸:CH3COOH、H2SO3、NaHCO3、HF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一)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的概念 在反应中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仅限于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可以说离子反应是指在水溶液中有电解质参加的一类反应。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的反应,其实质是该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2、离子反应的特点 离子反应的反应速率快,相应离子间的反应不受其它离子的干扰。 3、离子反应的类型 (1)离子互换反应 在溶液中酸、碱、盐之间互相交换离子的反应,一般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互换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生成难溶的物质。如生成BaSO 4、AgCl 、CaCO 3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生成CH 3COOH 、H 2O 、NH 3·H 2O 、HClO 等。 ③生成挥发性物质。如生成CO 2、SO 2、H 2S 等。 只要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一个,离子互换反应即可发生。这是由于溶液中离子间相互作用生成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时,都可使溶液中某几种、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减小的缘故。若不能使某几种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减小时,则该离子反应不能发生。如KNO 3 溶液与NaCl 溶液混合后,因无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生成,Na +、Cl - 、K +、NO 3- 浓度都不减少,四种离子共存于溶液中,故不能发生离子反应。 (3)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置换反应的离子反应:金属单质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如Fe 与CuSO 4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Fe 与Cu 2+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单质与非金属阴离子之间的置换反应, 如Cl 2与NaBr 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Cl 2与Br - 之间的置换反应。 ②其它一些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如MnO 2与浓HCl 反应制取Cl 2;Cu 与FeCl 3溶液反应生成FeCl 2、CuCl 2;Cl 2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Cl 、NaClO 和水等。 这些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比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反应,生成氧化性较弱的氧化产物和还原性较弱的还原产物。因此掌握一些常见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强弱,是判断这一类离子反应能否发生的重要依据。 (二)离子方程式 1、离子方程式的概念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2、离子方程式的特点 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还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 Ba SO BaSO 2424+-+=↓,不仅表示BaCl 2溶液与Na 2SO 4溶液之间的反应,还表示所有可溶性钡盐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的反应。 3、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四个步骤 (1)写——根据客观事实,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写成分子式。把难溶于水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单质、氧化物仍用分子式表示。对于难溶于水但易溶于酸的物质,如CaCO 3、FeS 、Cu(OH)2、Mg(OH)2等仍

高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归纳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高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化学离子方程式知识 一、离子反应常见类型: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例:Ag++Cl-=AgCl 2H++CO32-=CO2↑+H2O 2、置换反应型:例:Zn+2H+=Zn2++H2↑Cl2+2I-=2Cl-+I2 3、盐类水解型:例:NH4++H2O==NH3·H2O+H+CH3COO-+H2O==CH3COOH+0H- 4、复杂的氧化还原型:例:MnO4-+5Fe2++8H+=5Fe3++Mn2++4H2O 另外还有生成物中有络合物时的离子反应等。 二、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1、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a2++CO2↑+H2O因此熟记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不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如铜与浓H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固体物质取HCI、HF、HNO3的反应,以及Ca(OH)2与NH4Cl制取NH3的反应。 3、碱性氧化物虽然是强电解质,但它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写在离子方程式中。如CuO与盐酸的反应:CuO+2H+=Cu2++H2O 4、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对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拆成H+和酸根阴离子(HSO4-除外)。如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不能写成:H++OH-=H2O 5、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首先写好参加反应的离子,

高一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里或能够导电的。 常见类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铵盐只在水溶液中)如:NaCl、KNO3、NaOH等。 注意事项:①化合物——电解质讨论的对象必须是化合物。 思考:铝、NaCl溶液是电解质吗? ②“或”的理解,二者居其一即可,若两者都具备也行。 ③纯净的或固态的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HCl气体、食盐晶体等。 液态HCl不导电,共价化合物只在水溶液中导电。 NaCl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但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导电。 ④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如:NaOH、NaCl、NaNO3等。 而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如:HCl、HNO3、H2SO4等。 ⑤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NH3、SO2、CO2等。 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而非本身能电离,故它们本身都 不是电解质。 2.非电解质——无论是在里或下都不导电的。 如:蔗糖、酒精、NH3、非金属氧化物NO2、NO、CO、SO2、CO2等。 注意事项:①“都” ②“化合物” ③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哪些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 ⑴铁丝⑵H2SO4⑶NaCl溶液⑷CaO ⑸SO3⑹KNO3固体⑺醋酸 ⑻NH3·H2O ⑼氨水⑽液氨⑾碳酸钙⑿氧化铜 思考: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呢? 结论: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当溶液的体积、浓度以及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 我们可以从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在水中溶解时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NaCl、NaOH、HCl 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全部电离成为能够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而CH3COOH、NH3·H2O溶于水时只有一部分电离,仍有一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知识点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叫分散质,分散物质的物质叫分散剂。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析,分散系有9种组合方式。雾是液-气分散系;烟是是固-气分散系。分散系按分散质直径大小可分为:溶液、胶体、浊液。胶体区别于溶液和浊液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是否有丁达尔现象稳定性举例 浊液大于100nm—不稳定泥水 溶液小于1nm—稳定NaCl溶液 胶体1~100nm有介稳性Fe(OH)3胶体 2.饱和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观察到液体颜色为红褐色,这是形成了Fe(OH)3胶体的缘故(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室方法)。当一束光通过该胶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效应,这条“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利用这个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就是丁达尔现象。当把制得的胶体进行过滤时,滤纸上没有留下任何物质。这个事实说明,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即胶体粒子的直径比滤纸的空径小。 第二节离子反应 1.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无机化合物中的强酸(如:______)、强碱(如:______)、绝大多数盐(如:______)都是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可以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氨跟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大全

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大全 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 一、重点聚集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2.离子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4.分散系胶体 二、知识网络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 (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2)离子反应 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一章离子反应知识点

高一化学第一册第一章离子反应知识点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常见离子反应多在水溶液中进行。以下是第一章离子反应知识点,请大家掌握。 1、学习离子反应之前要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常见的电 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一般包含: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CO2、SO2等)、某些非金属氢化物(如 NH3)、绝大多数有机物。 2、电解质又分强、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包括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部分碱性氧化物等。弱电解质是指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的电解质。包括弱酸(如HAc、H2S)、弱碱(如NH3H2O) 、Al(OH) 3、H2O等。因此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不相同。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知道常见的离子反应的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共存的条件。 4、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通过书写离子方程式,我们知道多个具体的反应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一样的。这说明: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

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表示了反应的实质,代表了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知识点总结 (一).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 离子反应生成微溶物或难溶物。 2. 离子反应生成气体。 3. 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 4. 离子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可分为两类,一是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二是氧化性离子与还原性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还应注意: 1.微溶物向难溶物转化,如用煮沸法软化暂时硬水 MgHCO3==MgCO3+CO2+H2O MgCO3虽然难溶,但在溶液中溶解的哪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当Mg2+遇到水溶液里的OH-时会结合生成比MgCO3溶解度更小的Mg(OH)2而沉淀析出 MgCO3+H2O==Mg(OH)2 + CO2 2.生成络离子的反应: FeCl3溶液与KSCN 溶液的反应:Fe3+ + SCN- ==Fe(SCN)2+ 生成物既不是沉淀物也不是气体,为什么反应能发生呢?主要是生成了难电离的Fe(SCN)2+络离子。 3.优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具有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强还原性的离子相遇时首先发生氧

高一化学知识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高一化学知识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和其它学科一样,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内容,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这四到各有其特点。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化学学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知识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 、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质的直径<1nm(粒子 直径小于10-9 m) 1nm-100nm (粒子直径在10- 9 ~ 10-7m) >100nm(粒子直 径大于10-7m) 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 离子 许多小分子集合体 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 体 实例溶液酒精、氯 化钠等 淀粉胶体、氢氧化 铁胶体等 石灰乳、油水等 性质 外观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 能否透过 滤纸 能能不能 能否透过 半透膜 能不能不能 鉴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四、离子反应 1、电离 ( ionization )

高一化学 《离子反应》知识详解

知识详解知识点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重点) Ⅰ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如Ba(OH)2、NaOH、Ca(OH) 2、HCl、CaCl2、NH3·H2O、BaSO4等. Ⅱ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如SO2、 CO2、酒精、蔗糖等.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化合物,单质类物质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之间显著的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既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够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能导电的单质就不属于电解质,但它们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指的必须是化合物. ④我们常见的酸、碱、盐均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为非电解质. 思维拓展 1.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故BaSO4是非电解质.这种说法对吗? 点拨不对.判断某物质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只要是在水溶液里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Ba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了Ba2+和SO2-4,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能够导电,故BaSO4是电解质,上述判断错误. 2.将SO3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SO3是否为电解质? 点拨化合物SO3为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符合电离的条件下是否能电离.能电离的,电离后导电,是电解质;不能电离的,不导电,是非电解质.SO3无论是在熔融状态下还是在水溶液里,均不能电离,所以SO3是非电解质.SO3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肋,与H2O反应生成了H2SO4, H2SO4是电解质,使溶液导电,并非SO3在水溶液里导电.像SO3这样的化合物还有CO2、SO2、P2O5等. 例如: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 ①H2SO4;②NaOH;③NaCl;④蔗糖;⑤铜;⑥CO2;⑦CH3COOH A.①②③⑦ B.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⑦ D.只有①⑦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①②③⑥⑦.其水溶液均能导电,但CO2的水溶液能导电的实质是CO2溶于H2O后,生成的H2CO3电离的结果:H2O+CO2=H2CO3,H2CO3=H++HCO-3,所以不能说CO2是电解质。⑤铜能导电,但其为单质,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 答案:A 【注意】①可能误选C,忽略了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而铜为单质. ②可能有误选D,D选项并未覆盖本题的全部答案. Ⅲ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的探究 实验1-2: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实验用品:奉实验的主要实验用品如图1-10所示.

高一化学物质及变化知识点整理

高一化学物质及变化知识点整理

高一化学物质及变化知识点整理 高一化学是高中生学好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化学直接影响着高中三年理综的成绩。下面是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汇总的高一化学物质及变化知识点整理。 化学物质及变化-1-物质的分类 1 元素分类: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2 化合物分类:有机物(含C)和无机物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iO2、SO2、CO2、SO3、N2O5、(多数为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2O3、CuO 、 MgO (多数为金属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2O3、ZnO 不成盐氧化物 NO2、NO、CO、 (盐中的N的化合价无+2、+3、C无+2) 分散系溶液(很稳定) 分散质粒子小于1nm,透明、稳定、均一 胶体(介稳定状态) 分散质粒子1nm-100nm,较透明、稳定、均一 浊液(分悬、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不透明、不稳定、不均一 化学反应的分类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2SO2+ O2 2SO3 分解:2NaHCO3 Na2CO3 +CO2+ H2O

与H+不共存(弱酸根) OH-、CO32-、SO32-、SiO32-、AlO2-、S2-、F- 等 与OH-不共存(弱碱金属阳离子) H+、Fe3+、Fe2+、Fe3+、Cu2+、Al3+、Mg2+、NH4+ 等 与H+和OH-都不共存 HCO3-、HSO3-、HS-、等 常见生成沉淀 Ba2+、Ca2+与SO42-、CO32- Ag+与Cl- 胶体胶体的性质(介稳定) 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聚沉 判断胶体最简单的方法丁达尔现象 胶体提纯渗析(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Fe(OH)3胶体制备的方法取烧杯盛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1mL~2mL。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观察所得红褐色液体Fe(OH)3胶体。 Fe(OH)3胶体制备方程式 FeCl3+3H2O Fe(OH)3(胶体) +3HCl 胶体凝聚的条件加热、加电解质、加相反电性的胶体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3-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不一定有氧的得失) 升失氧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升价)、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成氧化产物 降得还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 (降价)、被还原、发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有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等。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化学必修一,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必修一(一)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胶体 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的直径 <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 1nm-100nm(粒子直径在10-9 ~ 10-7m) >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实例 溶液酒精、氯化钠等 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 石灰乳、油水等 性 质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高一必修一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高一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1、铁与稀盐酸的反应: Fe + 2HCl == FeCl 2 + H 2↑ Fe + 2H + ==Fe 2+ + H 2↑ 2、NH 4+的检验:NH 4Cl+NaOH NaCl+H 2O+NH 3↑ NH 4++OH - NH 3↑+H 2O 3、Cl -离子的检验:NH 4Cl+AgNO 3 == AgCl ↓+NH 4NO 3 Ag + +Cl - ==AgCl ↓ 4、SO 42-离子的检验:(NH 4)2SO 4+BaCl 2==BaSO 4↓+2NH 4Cl Ba 2++SO 42- ==BaSO 4↓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1、工业制氯气:2NaCl+2H 2O 2NaOH+H 2↑+Cl 2↑2Na ++2H 2O 2OH -+H 2↑+Cl 2↑ 2、实验室制氯气:MnO 2+4HCl (浓)MnCl 2+Cl 2↑+2H 2O 3、铁与氯气的反应:2Fe + 3Cl 2 2FeCl 3 现象:棕黄色烟 铜与氯气的反应:Cu + Cl 2 CuCl 2 现象:棕黄色的烟 钠与氯气的反应:2Na + Cl 2 2NaCl 现象:白烟 4、氢气与氯气的反应:H 2 + Cl 2 2HCl 或 H 2 + Cl 2 2HCl 5、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 2+2NaOH==NaCl+NaClO+H 2O Cl 2 + 2OH - == Cl - + ClO - +H 2O 6、漂白粉的生产原理:2Ca(OH)2 + 2Cl 2 == Ca(ClO)2 + CaCl 2 + 2H 2O 7、漂白粉消毒原理:Ca(ClO)2 +CO 2 +H 2O == CaCO 3 + 2HClO 8、氯气溶于水:Cl 2 +H 2O HCl +HClO Cl 2 + H 2O H + + Cl - + HClO 9、次氯酸见光分解:2HClO 2HCl + O 2↑ 10、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Cl 2 + 2KBr == Br 2 + 2KCl Cl 2 + 2Br - == Br 2 + 2Cl – Cl 2 + 2KI == I 2 + 2KCl Cl 2 + 2I - == I 2 + 2Cl – Br 2 + 2KI == I 2 + 2KBr Br 2 + 2I - == I 2 + 2Br – 11、氯、溴、碘离子的检验:NaBr+AgNO 3==AgBr ↓(淡黄)+NaNO 3 Ag + +Br - == AgBr ↓ (硝酸银和稀硝酸) NaI + AgNO 3 == AgI ↓(黄)+ NaNO 3 Ag + + I - == AgI ↓ 12、钠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常温):4Na + O 2 == 2Na 2O (氧化钠,白色固体) 13、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Na 2O 2 (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14、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2Na + 2H 2O == 2Na + + 2OH - +H 2↑ 15、钠与四氯化钛的反应:TiCl 4 + 4Na Ti + 4NaCl 16、钠的工业制法:2NaCl(熔融) 2Na + Cl 2↑ 17、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O 2 18、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19、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通电 通电 点燃 点燃 光 点燃 点燃 光 点燃 700~800℃ 通电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离子反应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3.能运用书写规则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应是化合物。金属属于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却是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能导电,但因其为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但其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电解质,如BaSO4难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属于电解质。 要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

电解质的强弱是以电离的程度来区分的,与物质的溶解度、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①BaSO4、CaCO3等虽然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溶液的导电性很差,但是由于都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 ②浓氨水的导电性比极稀NaOH溶液强,但NH3·H2O属于弱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要求左边书写电解质的化学式,右边写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的化学式,不同离子间用加号相连。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 如:H2SO4==2H++SO42-;NaHSO4==Na++H++SO42—;Ca(HCO3)2==Ca2++2HCO3— CH3COOHCH3COO- + H+;NH3·H2ONH4+ +OH- ;H2OH++ OH- (2)电离过程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不变。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它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 (3)检查电离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时,不仅要检查质量是否守恒(即电离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和个数是否相等),而且要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即电离后的阴、阳离子所带负、正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碳酸电离方程式: H2CO3H++HCO3―;HCO3―H++CO32― (5)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出,如氢氧化铁电离方程式:Fe(OH)3Fe3++3OH― 3.酸、碱、盐的定义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HCl = H+ + Cl- H2SO4 = 2H+ + SO42- HNO3 = H+ + NO3-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的化合物叫做碱。 NaOH = Na+ + OH- Ba(OH)2 = Ba2+ + 2OH- KOH = K+ + OH- (3)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NH4NO3 = NH4+ + NO3- MgCl2 = Mg2+ + 2Cl- Fe2(SO4)3 = 2Fe3+ + 3SO42- 要点三、离子反应 1.定义: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像这样,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 2.本质:反应物中的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3.发生条件: ①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如Al(OH)3、BaSO4、Ag2SO4、CaSO4、Ca(OH)2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③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如CO2、SO2、NH3等。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Zn与硫酸铜溶液:Zn+Cu2+=Zn2+ +Cu 要点四、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四个步骤(以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为例): “一写”:首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二改”(或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最关键的一步): CaCO3+2H++2Cl―==Ca2++2Cl―+CO2↑+H2O 注意: (1)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易溶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必须写成阴、阳离子的形式。难溶的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单质则必须保留化学式。 (2)对于微溶性的强电解质:①在反应物中视情况而定。如澄清石灰水中Ca(OH)2以Ca2+、OH―存在,可以拆成离子的形式;石灰乳中主要以不溶的Ca(OH)2固体形式存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②在生成物中,一般不能拆,以化学式形式表示。 (3)可溶性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酸式根一律保留酸式根形式。如在水溶液中HCO3―写成H++CO32―是不对的。 “三删”:删去方程式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

必修1-第二章----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目标导航] 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3.熟悉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 基础知识导学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1)含义:根据________的分类标准,对______________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即对事物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举例: ①Na 2CO 3⎩⎪⎨⎪ ⎧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 按其溶解性来分类,属于 盐 ②将不同的物质与它所属的类别进行连线。 2.树状分类法 (1)含义:对________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__________的分类方法。即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举例: 物质⎩⎪⎪⎪⎨⎪⎪⎪⎧ ⎩ ⎪⎪⎨⎪⎪⎧ 单质⎩ ⎪⎨⎪ ⎧ 金属单质 单质 ⎩⎪⎨⎪⎧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 混合物 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1.对于下列转化关系 Ca ――→① CaO ――→② Ca (OH )2――→③ CaCO 3 C ――→④ CO 2――→⑤ H 2CO 3――→⑥ CaCO 3 写出有关序号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的分类 (1) (2) 练一练 1.关于纯净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B .纯净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 .矿泉水是纯净物 D .纯净物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2.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 2、SO 2归为一类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CaCO 3 B .P 2O 5 C .CuO D .KMnO 4 3.下列化合物中依次属于氧化物、碱、盐的一组是( ) A .Na 2CO 3、KOH 、CaO B .CO 、NaOH 、KCl C .H 2O 、H 2SO 4、NaCl D .CuO 、Cu 2(OH)2CO 3、CaCO 3 4.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是( ) A. S +O 2=====点燃 SO 2 B .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C .NH 4HCO 3=====△ NH 3↑+CO 2↑+H 2O D .CO 2+C=====△ 2CO 一、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