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离子化学课件

化学离子化学课件

化学离子化学课件

化学离子化学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物质的电离和离

子化过程。本课件将详细介绍离子的定义、类型、形成过程以及离子

间的反应。

一、离子的定义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当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形成带正

电荷或带负电荷的离子。正离子含有净正电荷,负离子含有净负电荷。

二、离子的类型

1. 单原子离子:由单个原子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例如,Na+是钠离子,Cl-是氯离子。

2. 多原子离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带有电荷。例如,

SO42-是硫酸根离子,NH4+是铵离子。

三、离子的形成过程

离子形成过程可以分为离子化和反离子化两个步骤。

1. 离子化:原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化的方式主要

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电离。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过程是通过两种或多

种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共价键形成的离子化过程

是通过非金属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来形成离子。

2. 反离子化:离子通过吸收或释放电子,恢复为原子或分子形态。

四、离子间的反应

离子间的反应是离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常见的离子间反应有络合反应、沉淀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1. 络合反应:离子与配体形成络合物的反应。络合物通常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的配体形成。例如,Cu2+离子与NH3配体形成深蓝色的[Cu(NH3)4]2+络合离子。

2. 沉淀反应:离子间发生的沉淀反应指两种离子在溶液中结合形成沉淀。常见的例子是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反应形成沉淀,如Ca2+ + CO32- → CaCO3↓。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时,酸中的氢离子(H+)和碱中的氢氧离子(OH-)结合形成水。例如,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

结语

化学离子化学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深入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件对离子的定义、类型、形成过程以及离子间的反应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能对你在学习和理解离子化学方面有所帮助。

离子化学有色离子、不共存离子

常见的有色离子: Cu2+浅蓝Fe3+棕黄Fe2+浅绿(极浅)MnO4-紫[Fe(CN)6]3-血红 黄色: AgI、Ag3PO4、P4(黄磷)、溴水(黄--橙)、FeS2、Al2S3、甲基橙在弱酸性、中性或碱性环境中、某些蛋白质加硝酸。 淡黄色: S、Na2O2、TNT、PCl5、AgBr、浓HNO3(混有NO2)、浓HCl(混有Fe3+)、硝基苯(溶有NO2)。 灰黄色:Mg3N2 棕黄色: FeCL3溶液、碘水(深黄--褐) 黑色: CuO、Cu S、Ag2S、Cu2S、PbS、HgS(黑色或红色)、FeS、FeO、Fe3O4、MnO2、CuO、Ag2O、I2(紫黑)、Si(灰黑)、C、Ag、KMnO4(紫黑)、石油 绿色: CuCl2溶液、Cu2(OH)2CO3、FeSO4/7H2O(浅绿)、F2(浅黄绿)、Cl2(黄绿)、氯水(浅黄绿) 红色: Cu、Fe(SCN)2+、甲基橙在酸性环境中、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环境中、酚酞在碱性环境中、品红试液、红磷(暗红)、Br2(深红棕)、Br2在CCl4溶液中(紫红)、苯酚被空气氧化(粉红)

棕色: 固体FeCl3、固体CuCl2、NO2(红棕)、Fe2O3(红棕) 紫色: KMnO4溶液、I2在CCl4溶液中 灰色: As、Sn、Fe3C 褐色: 碘酒、2Fe2O3/3H2O、Fe(OH)3(红褐) 蓝色: CuSO4/5H2O、Cu(OH)2、淀粉遇碘、紫色石蕊试液在碱性环境中,Cu2+的稀溶液 离子共存: 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离子共存的前提条件是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若能发生反应则相应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正确判断离子之间能否大量共存,关键要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 1、离子之间可以发生反应产生难溶物或微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Ag+和Cl-、Br-、I-;Ba2+、Ca2+与CO32-、SO42-;Cu2+与CO32-、OH-、S2-等。 2、离子之间可以发生反应产生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化学离子化学课件

化学离子化学课件 化学离子化学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物质的电离和离 子化过程。本课件将详细介绍离子的定义、类型、形成过程以及离子 间的反应。 一、离子的定义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当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形成带正 电荷或带负电荷的离子。正离子含有净正电荷,负离子含有净负电荷。 二、离子的类型 1. 单原子离子:由单个原子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例如,Na+是钠离子,Cl-是氯离子。 2. 多原子离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带有电荷。例如, SO42-是硫酸根离子,NH4+是铵离子。 三、离子的形成过程 离子形成过程可以分为离子化和反离子化两个步骤。 1. 离子化:原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化的方式主要 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电离。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过程是通过两种或多 种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共价键形成的离子化过程 是通过非金属原子之间的共享电子来形成离子。 2. 反离子化:离子通过吸收或释放电子,恢复为原子或分子形态。

四、离子间的反应 离子间的反应是离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常见的离子间反应有络合反应、沉淀反应和酸碱中和反应。 1. 络合反应:离子与配体形成络合物的反应。络合物通常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的配体形成。例如,Cu2+离子与NH3配体形成深蓝色的[Cu(NH3)4]2+络合离子。 2. 沉淀反应:离子间发生的沉淀反应指两种离子在溶液中结合形成沉淀。常见的例子是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反应形成沉淀,如Ca2+ + CO32- → CaCO3↓。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时,酸中的氢离子(H+)和碱中的氢氧离子(OH-)结合形成水。例如,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 结语 化学离子化学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深入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件对离子的定义、类型、形成过程以及离子间的反应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能对你在学习和理解离子化学方面有所帮助。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课件 离子反应(练习)(原卷版)(人教版2019必修一)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思维课堂系列(测试题) 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离子反应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Na2SO4和CuCl2B.Ba(NO3)2和Na2CO3 C.CO2和KOH D.CaCO3和HCl 2.下列有关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Na2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B.氢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 C.锌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 D.二氧化碳与生石灰作用生成碳酸钙的反应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CO3溶液和烧碱溶液:HCO3-+OH-=CO2↑+H2O B.稀盐酸和碳酸银:Ag2CO3+2H+=2Ag++CO2↑+H2O C.Fe2O3溶于稀硫酸:Fe2O3+6H+=2Fe3++3H2O D.Cu和FeCl3溶液:Fe3++Cu=Fe2++Cu2+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4H++ SO42-=Cu2++SO2↑+2H2O B.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a2++HCO3-+OH-=CaCO3↓+H2O C.铁和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OH-+H+= H2O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CaCO3与稀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C.NaH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H++OH-=H2O D.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6.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的是( ) A.氢氧化钡和硫酸B.氢氧化铁和盐酸 C.醋酸和氢氧化钠D.硝酸和氢氧化钠 7.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H++OH-===H2O B.CO2-3+2H+===H2O+CO2↑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离子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离子 离子是物质中具有电荷的粒子,可以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或带 负电荷的阴离子。在九年级化学中,离子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九年级化学中关于离子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离子的定义 离子是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原子失去或获得电荷而产生的带电粒子。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原子获得电子后形 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二、离子的命名 离子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正离子的名称通常是由元素名称 加上“离子”二字构成,例如氢离子(H+),钠离子(Na+)。负 离子的名称以元素名称去掉末尾的原子后缀然后添加“化物”构成,例如氯化物(Cl-),氧化物(O2-)。 三、常见的单原子离子 1. 金属离子:金属元素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 常见的金属离子有钠离子(Na+),铁离子(Fe2+,Fe3+),铜 离子(Cu+,Cu2+)等。

2. 非金属离子:非金属元素通常会获得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离子。常见的非金属离子有氧离子(O2-),氯离子(Cl-),硫离子(S2-)等。 四、离子化合物的组成 离子化合物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电荷平衡组成。化合物的配平实际上是离子之间电荷的互补。例如,氯化钠(NaCl)是由Na+和Cl-离子组成的。 五、离子的化学反应 离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离子之间发生反应时,称为离子反应。离子反应通常涉及离子的交换与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物质。例如,酸碱反应中,氢离子(H+)与氧化物离子(OH-)结合生成水分子。 六、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 离子在溶液中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当盐溶解在水中时,阳离子和阴离子被水分子包围,形成水合离子。水合离子的形成使得溶液具有导电性。

离子的化学概念

离子的化学概念 离子是指在溶液中或晶体中,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化学实体。根据带电性质,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的形成是通过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来实现电荷的变化。 离子化学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涉及到许多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下面将详细讨论离子的形成、命名、性质以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离子的形成主要包括离子化反应和共价键形成。当一个原子失去或获得相应数量的电子时,它将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并形成一个离子。这是因为电子具有负电荷,当原子失去电子时,它将带有正电荷,并形成阳离子;反之,如果原子获得电子,则将带有负电荷,并形成阴离子。 离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可以根据它们的电荷和原子量来命名。阴离子一般以元素的名称加上“-ide”结尾来命名,例如氯离子(Cl-)、氧离子(O2-)等。阳离子的命名较为复杂,一般以元素的名称加上“ion”来命名,例如钠离子(Na+)、铁离子(Fe2+)等。 离子具有独特的性质,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电荷所决定的。首先,离子在溶液中或晶体中能够导电。这是因为带电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能够移动,并形成电流。其次,离子具有晶体的熔点和沸点,这与晶体中离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有关。此外,离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合反应,即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例如,氯离子

在溶液中会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氯水合离子(Cl(H2O)4-)。 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离子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反应与其他离子发生反应。这是因为带电的离子之间具有电荷的相互吸引力或排斥力。例如,钙离子(Ca2+)和碳酸根离子(CO32-)可以发生反应形成钙碳酸盐沉淀。其次,离子作为电解质能够促进电解反应的进行。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电解过程中迁移,从而形成氧化和还原反应。此外,离子在溶液中还可以作为催化剂,并参与到催化反应中。 离子在生物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神经系统中,钠离子和钾离子的不同浓度梯度通过离子通道的开闭来维持神经冲动的传递。此外,离子还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参与到许多生物反应中。 综上所述,离子化学概念对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具有重要意义。离子形成的过程和命名规则有一定的规律,离子具有独特的性质,并在化学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离子化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化学现象及其与生命过程的关系。

化学教案:离子化合物的生成与性质

化学教案:离子化合物的生成与性质 一、离子化合物的生成与性质 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生成与性质是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将从离子化合物的生成和离子化合物的性质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二、离子化合物的生成 1. 离子的形成过程 当两种具有不同电性的原子相遇时,较容易失去电子的金属原子会转移其电子给较容易获得电子的非金属原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带正电荷的离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离子。这种电子的转移称为离子键,也就是离子化合物的生成过程。 2.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是指离子化合物中离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离子反应包括溶液中的离子交换反应和晶格中的离子交换反应。 溶液中的离子交换反应是指在溶液中,两个离子互相替换位置,形成新的离子化合物。例如,亚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和氨水: NH4NO2 + NaOH → NaN02 + NH3 + H2O 晶格中的离子交换反应是指晶格中的离子发生位置重排,形成结构相似的离子化合物。例如,岩盐和石膏的晶格结构非常相似,当岩盐溶于水中时,可以通过晶格中的离子交换反应生成石膏: NaCl + H2O → Na+ + Cl- + H2O → Na+ + SO4²- + H2O → CaSO4·2H2O 三、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由于离子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离子之间的吸引力较强,因此离子化合物一般 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然而,当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其他溶剂时,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破坏了离子间的结构,使离子分散在溶液中。溶解性是离子化合物的重要性质之一。 2. 导电性 由于离子化合物中存在离子,当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时,离子能够自由移动,形成可导电的溶液或熔融物。这是因为离子在带电的离子之间传递电荷,从而形成电流。导电性是离子化合物的又一个重要性质。 3. 比热容和热安定性 离子化合物的比热容往往较小,这意味着在单位温度变化下,离子化合物的温 度变化较大。此外,离子化合物晶体的热稳定性较高,能够抵抗高温热分解。 4. 光学性质 离子化合物中的离子吸收和散射光线,因此具有特定的光学性质。例如,某些 离子化合物可以对特定波长的光线表现出吸收和发射的现象,这在化学分析和荧光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 四、离子化合物的应用 离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化学合成、药物制备、材料科学等 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离子化合物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分离、提纯和催化反应的重要工具。 1. 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能够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的高分子材料。离子交 换树脂可以用于水处理、污水处理以及工业离子交换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初三年级下册化学课件《离子》

初三年级下册化学课件《离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离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第四单元课题三。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为学生后面学习酸碱盐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从而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能力。 (2)学习方法与过程:学习“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能在特定情景下,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唤起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初步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 (2)教学难点:离子的表示。

(3)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模拟微观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离子的形成 过程和学会离子的符号表示。这样,不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促 进了学生微观想象能力的发展。 二、教法与学法: 1、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课堂上他们 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 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所以本节课我设置了许多活动:比如,“我会答、“我会写”、“讨论与交流”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始 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在探索中学会学习。 2、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及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我对本节 课的教学采取了如下方法:利用课件优势,充分展示NaCl的形成过程, 从而了解离子的形成,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学法指导 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本课题介绍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由于本课题的知识形成较抽象,所以在教学中,一是成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学;二是通过“创设情景、探究新知”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形 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4、教学手段

化学物质的离子性与共价性

化学物质的离子性与共价性化学物质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元素通过形成化学键相互连接在一起。根据元素之间电子的转移或共享,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性和共价性是描述化学物质中键的性质的术语。 一、离子性 离子性是指化学键中电子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形成带电离子的过程。在离子化过程中,一个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成为正离子,而另一个原子获得这些电子,成为负离子。 离子性通常发生在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中。金属的原子往往具有较低的电负性,容易失去外层电子,生成正离子。非金属的原子则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容易获得电子,生成负离子。离子键是由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 离子态化合物的特点是具有高熔点和沸点,因为离子之间的静电力很强,需要较高的能量才能打破这种结合。此外,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可以导电,因为离子在溶剂中能够自由移动。 二、共价性 共价性是指化学键中电子通过共享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过程。在共价键中,两个原子共享一个或多个电子对。 共价键通常发生在非金属元素之间或非金属和氢之间的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往往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它们通过共享电子对来满

足外层电子的稳定。共享的电子对靠近原子核,形成具有云状分布的 电子云。 共价键的强度通常比离子键的强度要弱,因为共享的电子对对原子 核的吸引力较低。共价性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此外, 共价性化合物通常在溶液中不导电,因为电子对不会自由移动。 在共价化合物中,共价键可以是单一、双重或三重的。单一共价键 是共享一个电子对,双重共价键是共享两个电子对,三重共价键是共 享三个电子对。多重共价键的存在增加了化合物的稳定性。 三、离子性与共价性的比较 离子性和共价性是化学键性质的不同方面。离子性化合物倾向于形 成晶体的结构,而共价性化合物倾向于形成分子的结构。离子性化合 物在溶剂中能够导电,而共价性化合物通常在溶剂中不导电。此外, 离子性化合物往往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而共价性化合物通常具有 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在某些情况下,元素之间的键既可以具有离子性也可以具有共价性。这种情况下,称为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是由电子对在原子核周围 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导致一个原子部分带正电荷,而另一个原子部 分带负电荷。极性共价键的存在使得化合物具有部分离子性特征。 总结: 化学物质的离子性与共价性是描述化学键的性质的术语。离子性化 合物通常发生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而共价性化合物通常发生在非金

高中化学中的有色物质和有色离子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高中化学中的有色物质和有色离子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色离子(Colored ion) 在水溶液中,有些离子是有色的。 常见的有色离子有: 有色离子的颜色 Cu2+ 铜离子-----------蓝色 Fe2+ 亚铁离子-----------浅绿色 Fe3+ 铁离子 -----------几近无色的淡紫色(黄色是在一般溶液中的颜色。) Mn2+ 锰离子-----------浅粉色 Co2+ 钴离子-----------粉色 Ni2+镍离子---------绿色 Cr2+亚铬离子 -----------蓝绿色 Cr3+铬离子 -----------绿色 Cd2+ 镉离子 -----------蓝绿色 Au3+ 金离子--------金黄色 MnO4- 高锰酸根离子 ----------紫红色 MnO42- 锰酸根离子 ---------墨绿色 CrO42-铬酸根离子 ---------黄色 Cr2O72-重铬酸根离子 --------橙色 [Fe(SCN)]2+ 硫氰合铁络离子------血红色 [CuCl4]2- 四氯合铜络离子--------黄色 血红色:Fe3+遇到SCN-时的颜色 有色物质 HYPERLINK "https://www.doczj.com/doc/9819146721.html,/javascript:;" 编辑 1.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Br2(气)红棕色

高中化学公开课优质课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一、教材分析 化学概念的学习是学生理解化学原理,认识化学反应规律的前提和基础,离子反应作为中学化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离子反应是是电解质溶液理论中的核心知识,是学习盐类水解和电化学平衡等知识的基础;在综合应用方面,离子反应是物质制备、混合物分离、离子鉴别等问题的基础;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诸如海水资源开发,废水处理、胃酸过多、泡沫式灭火器等方面都用到离子反应的知识。同时,对离子反应概念的深刻理解,也是学生深化微粒观的重要载体。 教材将离子反应内容编排于高中化学教材第七章第二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平衡、强弱电解质等概念后,进一步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本质——离子反应。本节内容主要涉及离子反应概念的理解、离子反应条件的掌握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反应基本应用。由于学生已经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有所了解,所以此处学生对离子反应的理解可以在初中复分解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和加深。教材的这种编排有利于学生整体构建电解质溶液理论体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理解了酸、碱、盐之间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及反应条件;理解了离子的概念;知道了电离、电离方程式的概念;初步知晓了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并能理解和书写课本出现的几个离子方程式;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已理解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有关内容。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物质分类观并能据此研究常见酸、碱、盐的水溶液中离子的行为。 三、设计思路 依据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为使学生自主建构概念,教师通过情景创设,以实验与多媒体技术为重要载体,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通过学生自己对具体实验事实的观察、推理、建构,达成从表象入手与思维联系,即帮助学生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进一步理解离子反应,最终在分析、综合、归纳中得出离子反应的概念、本质和离子反应的条件等,最终让学生从肉眼观察到的现象,建构起我们眼睛看不见的溶液中具体离子发生的变化,建立起一种全新认识化学反应本质的视角;也为学生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做好铺垫,使学生迎刃而解掌握方法。 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借助熟悉的反应,以定性、半定量实验的呈现,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理解离子互换反应的实质,并结合高中所学,将离子互换发生的条件进行拓展加深。整节课以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扩展为主线展开设计教学环节。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印象深刻,本节课所选择的离子反应都具

初三化学离子知识点

初三化学离子知识点 初三化学要点之离子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吗 不是,绝大部分都是,但如氧化铝就不是离子化合物。金属氧化物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金属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如氧化铁(Fe₂O₃)、氧化钠(Na₂O)等。氧化物包括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活泼金属(如钠、钾、钙、镁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氟、氯、氧、硫等)相互化合时,活泼金属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K+、Ca2+、Mg2+等),活泼非金属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F-、Cl-、O2-、S2-等),阳离子和阴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 例如,氯化钠即是由带正电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里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整个化合物呈电中性。 初三化学要点之检验铁离子 1、加苯酚显紫红色(络合物)。 2、加SCN-(离子)显血红色(络合物)。 3、加氢氧化钠有红褐色沉淀,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常温下):2.7~3.7。

1 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1.三价铁离子溶液呈棕黄色 2.加苯酚显紫红色(络合物) Fe3++6C6H5OH=[Fe(C6H5O)6]3-+6H+。 3.加SCN-(离子)显血红色(络合物) Fe3++3SCN-==Fe(SCN)3(络合反应,是可逆的,两种离子结合的比例不唯一,是检验三价铁的特征反应,二价铁无此特性) 4.加氢氧化钠有红褐色沉淀 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常温下):2.3.7 5.NH4SCN试法: Fe3+与SCN-生成血红色具有不同组成的络离子.碱能分解络合物,生成Fe(OH)3沉淀,故反应需要在酸性溶液中进行.HNO3有氧化性,可使SCN-受到破坏,故应用稀HCL溶液酸化试液.其他离子在一般含量时无严重干扰。 6.K4Fe(CN)6试法: Fe3+在酸性溶液中与K4Fe(CN)6生成蓝色沉淀(以前为普鲁土蓝),但实际上它与前述滕氏蓝系同一物质.其他阳离子在一般含量时不干扰鉴定.Co2+、Ni2+等与试剂生成淡蓝色至绿色沉淀,不要误认为是Fe3+。 初三化学要点之氟离子 氟是一种非金属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F,原子序数为9。氟是卤族元素之一,属周期系ⅦA族,在元素周期表中位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离子讲义

原子、分子、离子 知识点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高速运动的电子是按能量由低到高,离核由近至远的顺序分层排布的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况: 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电子能量:逐渐升高 离核距离:逐渐增大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元素周期表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及化学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元素性质金属元素一般<4 易失活泼 非金属元素一般≥4 易得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8或2(He)稳定稳定 ①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知识点2:离子的形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原子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2、分类: (1)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原子失电子) (2)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原子得电子) 3、离子的表示方法: (1)离子符号:(离子符号歪戴帽,先写数字后写号)Na+、Cl-、O2-、2Mg2+ 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 2Mg2+:小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大2表示两个镁离子 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 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特点:最外层稳定结构)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高中化学离子鉴定

离子定性分析 1.碳酸根离子:用稀盐酸(当碳酸根离子遇到稀盐酸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碳酸根离子了) 2.氯离子:用硝酸银和稀硝酸(银离子会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银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硝酸,当没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氯离子了) 3.硫酸根离子:1)用硝酸钡和稀硝酸(钡离子会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钡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硝酸,当没有气体生成时,所检验物质中就含硫酸根离子了) 2)用稀盐酸和氯化钡(钡离子会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生成沉淀,但由于碳酸钡也不溶于水,所以要用稀盐酸,同时氯化银也不溶于水,因此要先加稀盐酸,这样,银离子会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此时溶液中就没有银离子,再加氯化钡,生成沉淀的就只有硫酸钡了) 4.银离子:用氯化钠(银离子会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生成沉淀) 5.氢离子:1)活泼金属(有氢气生成,现象会产生气泡) 2)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剂(石蕊变红) 3)金属氧化物:如带锈的铁钉(铁锈会退去) 6.氢氧根离子:酸碱指示剂:无色酚酞(酚酞变红) 7.铁离子:1)溶液中呈淡黄色 2)用氢氧化钠(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铁,生成红褐色沉淀) 8.亚铁离子:溶液中呈浅绿色 9.铜离子:1)溶液中呈蓝色 2)用氢氧化钠(铜离子会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铜,生成蓝色沉淀) 10.铵根离子:用碱和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铵根离子和碱反应生成呈碱性的氨气,使石蕊试纸变蓝) 11.钡离子:用稀硫酸(钡离子会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生成沉淀) 化学】高中化学所有离子的鉴别 采用试剂:石蕊、酚酞和甲基橙 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含 OH-的试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酚酞变红色;甲基橙变黄;pH 试纸的变色范围中紫色加深 Cl-的检验 采用试剂:AgNO3 溶液、HNO3 溶液 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滴加 AgNO3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 HNO3 沉淀不溶,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Ag++Cl- AgCl↓ Br-的检验 采用试剂:AgNO3、HNO3 溶液,Cl2 水 操作步骤和反应现象: 滴加 AgNO3 溶液生成浅黄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 HNO3;滴加 Cl2 水振荡后加几滴汽油,油层红棕色 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Ag++Br- AgBr↓ Cl2+2Br- 2Cl-+Br2 I-的检验 采用试剂:AgNO3、HNO3 溶液,Cl2 水

初中化学之离子

初二化学个性化辅导教案 辅导科目:化学 授课教师: 年级:初二 学生姓名: 本次课时: 2 小时 已上课时: 剩余课时: 课 题 离子 授课时间: 月 日 时 备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课前检测 1.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2.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 3.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 g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N M 12 B. M N 12 C. N M 12 D. M N 12 4.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6.(经典回放)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7.“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8.(2014连云港)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C . 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D .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 第二部分 授课内容

初中化学离子

初中化学离子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教学资源分析 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在本单元中介绍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使学生所学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完整化。

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核外电子的排布”(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它的教学作了一个铺垫。 ★ 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和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展开讨论,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 教学重、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念。 ★ 教学准备 1.自制的有关投影片、离子形成的动画片、复印的课文插图; 2.网上下载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课时建议 1课时 ★ 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