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2-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引领非常明确,教学重难点清晰。为了实现目标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和同学们一起复习回顾了共价键的知识,这为配位键的提出作好了铺垫,然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提、点、引、领和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即时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目标的达成度,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展讲检查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的养成。配位键的概念、本质、与共价键的异同点、表示方法、形成条件,再到配位化合物,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目标达成后,设置了一些有梯度、针对性很强的例题、习题通过学生黑板展示、讲解,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及时的补充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尤其是借助课件的直观性,学生思路的获得就水到渠成了。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教学案 高二化学教学案

第3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课标要求] 1.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 2.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3.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1.离子键: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静电作用包括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和电子之间以及原子核之间的斥力。 2.离子键形成规律:一般来说,电负性差值大于1.7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易形成离子键。 3.配位键:成键的两原子一方(A)提供孤对电子,一方(B)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化学键。用符号A→B 表示。 4.金属键:金属中“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的相互作用。 5.金属的通性(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均与金属键有关。 离子键 1.概念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2.形成过程 3.实质 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它包括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和电子与电子及原子核与 原子核之间的斥力两个方面。用公式F =k q +·q - r 2 表示。 4.特征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5.形成条件 一般认为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原子间才有可能形成离子键。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 (2)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3)离子键与共价键都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 (4)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5)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 答案:(1)×(2)√(3)×(4)×(5)× 2.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原子和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B.在氯化钠中,除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可能同时存在于一种物质中 解析:选C 活泼金属原子和活泼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离子化合物,阳离子和阴离子均达到稳定结构,这样体系能量降低,其结构稳定性增强,故A、B正确;离子键的形成只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并不一定发生电子的得、失,如Na+与OH-结合成NaOH,C项错误;在CH3COONa中同时存在Na+与CH3COO-间的离子键、C—C间的非极性键、C—H及C—O 间的极性键,D项正确。 配位键 1.配位键 (1)概念:成键的两个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化学键。如 (2)表示方法:常用符号A→B表示。A提供孤对电子,B提供空轨道。 如[Ag(NH3)2]OH中配位键可表示为[H3N→Ag←NH3]+,[Cu(NH3)4]SO4中的配位键可表 示为 [特别提醒] (1)配位键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在配位键中成键原子一方能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具有能够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 (2)同共价键一样,配位键可以存在于分子之中[如Ni(CO)4],也可以存在于离子之中(如NH+4)。 (3)两种原子间所形成的配位键和普通共价键的性质(键长、键能、键角)完全相同。例如,NH+4中的N→H配位键和3个N—H共价键性质相同,即NH+4中4个价键的性质完全相同。 2.配合物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教案3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教案 课前预习区 1.什么是孤对电子? 2.配位键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3.哪些原子、离子、分子之间容易形成配位键? 4.什么叫配合物? 课堂互动区 1. 配位键 【问题组】 1.什么叫孤对电子?氨分子、水分子、氟化氢分子中各有几对孤对电子? 2.配位键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形成?以NH4+的形成为例。如何表示? 3.你还知道哪些物质中含有配位键? 4.哪些微粒可以形成配位键?有什么条件? 5.配位键和共价键有何异同? 【小结】 1.概念: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提供给另一原子共用所形成的共价键叫配位键。 2.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键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键微粒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见含有配位键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例1. 在[Co(NH3)6]3+中,与中心离子形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 A.N原子B.H原子C.Co原子 D.N、H两种原子同时 例2.在NH4+离子中存在4个N-H共价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共价键的键长完全相同 B.四个共价键的键长完全不同 C.原来的三个N-H的键长完全相同,但与由配位键形成的N-H键不同。 D.四个N-H键键长相同,但键能不同 2.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键的比较

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评课稿

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评课稿 一、引言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是鲁科版高二化学选修3课 程的一部分,本文将对该节课进行评课。 二、教材内容概述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这一节课主要介绍了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这三种化学键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1 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间的电荷吸引力所形成的一种 化学结合力。本节课详细介绍了离子键的形成条件、性质和应用。 2.2 配位键 配位键是指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之间的化学结合力。本节 课详细介绍了配位键的特点、配位键合物的表示方法以及配位数的概念。 2.3 金属键 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化学键。本节课介绍了 金属键的形成原理、特点以及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3.1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该能够: •理解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概念;

•掌握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 •了解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理解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原理,从而能够解释相关化学反应和现象; •能够分析和解答与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相关的问题;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过程和方法: 4.1 导入活动 导入部分采用问答形式,通过提问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 兴趣,并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思考。 4.2 理论讲解 通过讲解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基本概念、形成原理 和特点,让学生对这三种化学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3 实验演示 通过实验演示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实际应用,让学 生亲身体验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 4.4 练习与讨论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和解答,同时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理解。

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鲁科版选修三教案

3、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鲁科版选修三教案 1. 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电荷转移所形成的化学键。在离子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吸引相互结合在一起。 1.1 离子键的形成 离子键的形成遵循两个基本规则: 1.原子趋向于达到八个电子的最稳定状态(又称为八个电子规则)。 2.金属元素倾向于失去电子,而非金属元素倾向于获得电子。 因此,当一个原子拥有足够的电子时,它会更稳定,它的电子结构也就更接近于八个电子的状态。当一个元素失去电子时,它具有一个正电荷,当一个元素获得电子时,它具有一个负电荷。金属元素失去的电子成为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非金属元素获得电子成为离子化合物中的阴离子。 1.2 离子键的性质 离子键具有以下性质: 1.在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是离子化合物非常强的特性,因此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的熔点和沸点。 2.离子化合物在水中通常是固态,因为水分子能够在离子化合物中轻易地溶解离子。在可溶解的离子化合物中,水分子将包围每个离子,使其溶解于水中,而离子则通过水的电导性传递电荷。 3.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通常是电解质,因为溶液中的离子可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导电。 2. 配位键 配位键是由配位化合物中的中央离子与其周围配体之间的键所形成的化学键。在配位化合物中,中央离子周围的配体通过坐标共价键与中央离子相连。

2.1 配位键的形成 配位键的形成遵循以下原则: 1.配体通常是双原子离子或诸如N、O和S等的带有孤对电子的原子。 2.在形成配位化合物时,配体通常会提供一对电子以形成与中央离子的共价键。 3.配位键有许多共同属性,这是由配体和中央离子的性质所决定的。 2.2 配位键的性质 配位键具有以下性质: 1.配位化合物的颜色通常是由于金属中心原子的d电子所产生的吸收光谱所 导致的。这些光谱是真实生活中看到金属的颜色原因。 2.金属配合物的一些物理性质(如熔点和沸点,电导率等)可以由其所包含的离子特性预测,在一些理论应用中,可以利用这些性质来分离和纯化金属。 3.配位键的化学反应可以朝着配体替代或者加入而发展,在医学和其他领域中,这常常会用到。 3. 金属键 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之间的电子“池”所形成的非向性化学键。在金属结构中, 空穴周围的电子可以自由流动并形成金属键。 3.1 金属键的形成 金属键的形成遵循以下原则: 1.在金属结构中,金属离子被包含在一个电子“池”中,这个电子“池”包含的电 子不被任何金属离子所具有,同时,它们在整个金属结构中都可以自由移动。 2.金属离子与电子“池”中的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一种弱的、非向性的金 属键。 3.2 金属键的性质 金属键具有以下性质:

教学反思 化学键

教学反思化学键 教学反思:化学键 一、引言 化学键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化学键的概念、类型和特性,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本文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 针对化学键的教学,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区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掌握化学键的命名规则和表示方法。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根据元素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特性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化学反应的发生和解释化学反应速率的差异。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键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化学键的定义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方式。 2. 离子键:介绍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特点和命名规则,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离子键的表示方法。 3. 共价键:解释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特点和命名规则,通过分子模型和分子轨道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本质。

4. 金属键:介绍金属键的特点和命名规则,通过金属晶体结构的示意图让学生理解金属键的形成和性质。 5. 化学键的命名和表示:教导学生根据化学键的特性和命名规则命名和表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化学键的概念、特点和命名规则,引导学生建立起对化学键的基本认识。 2. 实验法:通过化学键相关的实验,如电解水、电离和共价键形成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 3.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自主探究化学键的特点和命名规则,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像、动画和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化学键的概念、特点和命名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对化学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作业,如练习题、实验报告和思考题,评价学生对化学键的应用和分析能力。 3. 测验评价:设计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化学键的概念、特点和命名规则的掌握情况。 4. 课后反馈评价:与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交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022-2023学年鲁科版选择性必修二 2-3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教案

第二章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第3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教学目标】 1.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以及离子键在方向性和饱和性上的特征。 2.掌握简单配位键的形成实质;了解配合物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3.能用金属键模型解释金属的某些特征性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离子键、配位键、金属键的形成过程和实质。 难点:离子键、配位键、金属键的形成过程和实质。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并理解离子键的实质和特征。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掌握离子键的表示方法;知道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某些性质。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了解配合物的成键情况,能够实验探究配合物的制备,并了解配合物的应用。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学生有关共价键的知识,完成学案。 【联想质疑】通过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你对化学键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对化学键尤其是共价键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离子键有哪些特征?除了共价键和离子键,原子之间还有其他的结合方式吗? 【交流研讨】离子键是一类重要的化学键。请尝试判断下列哪些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总结】根据必修的学习我们知道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板书】一、离子键 1.离子键的形成 【讲述】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电负性较小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价电子形成阳离子。当这两种原子相互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发生电子得、失而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离子键可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例如氯化钠的形成。 【投影】

【思考】请从氯原子和钠原子的原子结构分析氯化钠中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投影】 【总结】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思考】(1)在氯化钠形成时,Na+和Cl-间存在哪些力? (2)阴阳离子相互结合时,彼此电荷是否会中和?阴阳离子会不会无限的接近呢? 【总结】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即包括异性电荷之间的引力,也包括同性电荷之间的斥力。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越大,原子之间越容易发生电子得失,形成离子键。【质疑】我们知道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那么离子键是否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呢? 【板书】2.离子键的特征 【讲述】由于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而且离子的电荷分布通常被看成是球形对称的,因此一种离子可以对不同方向的带异性电荷的离子产生吸引作用。故相对于共价键而言,离子键没有方向性(相对的)。 【投影】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键离子键》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键离子键》教案 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本质; •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 •理解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能力目标 •能够用离子键的概念解释一些日常现象和实验现象; •能够区分化学键的不同种类; •能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验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 •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 •离子键的形成机制; •化学键中的化学能和键能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提出下列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氯离子和钠离子分别是什么离子? •氯化钠是什么物质? •氯化钠有什么特点和性质? 引导学生简单复习化学键的相关知识,并加深学生对离子 化合物的了解。 2. 观察实验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他们自己思考问题,体会离子键 的形成,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验内容:将钠丝和氯气相混合,并点燃钠丝。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固体,有白烟冒出,发光和放热。 3. 讲解 根据实验现象引出离子键的概念,讲解离子键的具体形成 过程、特点和物理化学性质。同时,讲解化学能和键能的关系,为后面的练习和拓展打下基础。 4. 练习 通过实例和题目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具体可以采用以 下三种方法: (1)通过老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形式,让学生回答离子键 的相关问题。 (2)通过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以便加深和巩固知识。如:

A. 写出以下化合物的化学式: 氢氧化钠 __________ 双氧水 __________ 氯化锌 __________ 硝酸铜(Ⅱ) __________ B. 将以下化合物按照离子键的类型分类: NaCl,AlCl3,MgCl2,FeCl2,NH4Cl (3)通过小组合作和研讨,让学生运用刚才学习到的化学 知识,提出并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5. 总结 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及其应用进行简要 梳理。同时,让学生发展批判意识,提高对本节课的反思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效果总体还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对化学键的概念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重点关注; •许多学生存在对离子键的形成机制的疑惑,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讲解; •课堂时间相对紧张,有时难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解决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多讲解、多实践、多模拟,加深学生对化学键的概念和离子键的产生机制的理解;

高中化学_化学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提出问题→实验(钠和氯气的反应)→进行表征性抽象→再进行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离子键的定义)→离子键的实质→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实例→反思与评价程序进行教学。 具体如下 1、新课引入: 引入问题,请同学思考: 【设问1】:(1)我们目前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而物质的种类为什么远远地多于元素的种类呢?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呢?请举例说明 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2、新课教学:演示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设问2】:金属钠与Cl2能够发生剧烈反应生成NaCl,它们为什么可以发生反应呢?我们现在从微观角度来分析该反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首先: (1)请同学们写出Na和Cl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分组讨论: a.两种原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它们分别容易发生什么变化? b.当它们变化后又会有什么相互影响呢? 接着引导学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解释 NaCl 的形成,并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分析其成键本质,相互作用等。从原子结构入手,从宏观到微观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分析综合能力。由于离子键的概念比较抽象,用电脑演示离子键形成的过程并设计成动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及概念。 3、组织讨论从产物 NaCl 和其他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中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构成离子键的物质。之后,由小组派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由我来评价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互相沟通、增进友谊、交流观点、合作性学习,而且其归纳总结能力也将得以锻炼。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化学_离子键 配位键 金属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离子键》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共价键知识之后学习。易于接受,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必修也接触过。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形成;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对离子键和共价键进行对比。更有益得出离子键的实质和特征。 二、教学内容分析 离子键是重要的化学概念,因其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应运用生动的直观形象,使学生感知离子键的有关信息。 (一)温故知新,承前启后 通过学生熟悉的钠与氯气反应的本质的分析,认识钠与氯结合成氯化钠的过程是先形成离子的过程。从而感受到离子键形成的条件及作用,为学习离子化合物及离子晶体结构奠定基础。从不同离子化合物熔点不同等资料所得信息,了解离子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本节内容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教学依据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根据知识体系的需要,有选择、有目的地适当拓展,使学生加深对离子键概念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氯化钠的晶体结构模型,让学生感知微观粒子的运动,体会离子键的形成原理,领悟离子键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学会用分析化学键的实质. 2.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区别与联系. 3.会比较离子键的强弱 过程与方法: 1.用对比的方法,在学习了共价键的基础上学习离子键,使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概念.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教案鲁科版选修3(00001)

第3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目标与素养:1。知道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及特征,知道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某些性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了解配合物的成键情况,能够实验探究配合物的制备,并了解配合物的应用。(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一、离子键 1.概念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2.形成条件 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越大,原子间越容易发生电子得失,形成离子键。一般认为,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原子间才有可能形成离子键。 3.形成过程 4.实质: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它包括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和两原子核及它们的电子之间的斥力两个方面。其中,静电引力用公式F=k错误!(k为比例系数)表示. 5.特征: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二、配位键 1.配位键 概念成键的两个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化学键 形成条件及表示方法一方(如A)是能够提供孤对电子的原子,另一方(如B)是具有能够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的原子.用符号A→B表示 (1)概念:组成中含有配位键的物质。(2)组成

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价电子层的部 分d轨道和s、p轨道是空轨道)含有孤对电子的分子(如CO、NH3、H2O)或离子(如Cl-、CN-、NO错误!)错误!配合物 三、金属键 1.含义 概念金属中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的相互作用 实质金属键本质是一种电性作用 特征(1)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2)金属键中的电子在整个三维空间里运动,属于整块固态金属 金属不透明,具有金属光泽及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这些性质都与金属键密切相关。 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有什么区别? [提示]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属于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并在阴、阳极放电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离子键与共价键都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3)配位键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4)金属键仅含在金属单质中。(×) 2.下列有关金属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吸引作用 C.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 D.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 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静电作用,而不仅指静电吸引作用,还有金属阳离子间的和“自由电子”间的排斥作用。] 3.向AgNO3溶液中滴入氨水,现象:生成白色沉淀,随氨水的增加,沉淀逐渐溶解。

高中化学第2章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第3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教案选择性高中选择性化学教案

第3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1.结合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的实例,认识离子键的本 质。 2.知道配位键的特点,认识简单的配位化合物的成 键特征,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存在与应用。 3.知道金属键的特点与金属某些性质的关系。 1.离子键的形成 (1)形成过程 (2)实质: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它包括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和两原子核及它们的电子之间的斥力两个方面。 微点拨:并不是只有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NH+4与阴离子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2.离子键的特征 (1)离子键没有方向性 阴离子或阳离子可以对不同方向的带异性电荷的离子产生吸引作用,因此离子键没有方向性。 (2)离子键没有饱和性 在离子化合物中,每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带异性电荷的离子数目的多少,取决于阴阳离子的相对大小。只要空间条件允许,阳离子将吸引尽可能多的阴离子排列在其周围,阴离子也将吸引尽可能多的阳离子排列在其周围。 (3)离子极化 在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的离子中电子分布发生偏移的现象称为离子极化。离子极化可能导致阴、阳离子的外层轨道发生重叠,使得许多离子键不同程度的显示共价性,甚至出现键型变异。如AgF→AgCl→AgBr→AgI共价性依次增强,且AgI以共价键为主。 二、配位键 1.配位键的形成 (1)配位键

概念成键的两个原子一方提供孤电子对,一方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化学键形成条件 及表示方 法一方(如A)是能够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另一方(如B)是具有能够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的原子。用符号A→B表示 (2)配位化合物(配合物) ①概念:组成中含有配位键的物质。 ②组成 2.配合物的制备与应用 (1)制备[Cu(NH3)4](OH)2 Cu2++2NH3·H2O===Cu(OH)2↓+2NH+4 Cu(OH)2+4NH3===[Cu(NH3)4]2++2OH- (2)制备银氨溶液 Ag++NH3·H2O===AgOH+NH+4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3)有些配合物显现出特征颜色,从而可用于物质的检验。 (4)利用金属离子和与其配位的物质的性质不同,进行溶解、沉淀或萃取操作来达到分离提纯,分析检测等目的。 三、金属键 1.金属键及其实质 概念金属中“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的相互作用 实质金属键本质是一种电性作用 特征 (1)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2)金属键中的电子在整个三维空间里运动,属于整块固态金属 2.金属键与金属性质 金属不透明,具有金属光泽及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这些性质都与金属键密切相关。 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有什么区别? 提示:金属导电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属于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并在阴、阳极放电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品学案:2.3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第3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离子键的形成、概念、实质及特征。2.知道配位键、配合物的概念,学会配位键的判断方法,会分析配合物的组成与应用。3.知道金属键的概念及其实质,能够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特性。 一、离子键 1.概念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2.形成过程 3.实质 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当静电作用中同时存在的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达到平衡时,体

系的能量最低,形成稳定的离子化合物。 (1)静电引力是指阴、阳离子之间的异性电荷吸引力。 (2)静电斥力包括阴、阳离子的原子核、核外电子之间的斥力。 (3)影响静电作用的因素 根据库仑定律,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F )与阳离子所带电荷(q + )和阴离子所带电荷(q - )的乘积成正比,与阴、阳离子的核间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 F =k q +q - r 2(k 为比例系数) 4.形成条件 一般认为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原子间才有可能形成离子键。 5.特征 (1)没有方向性: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离子的电荷分布通常被看成是球形对称的,因此一种离子对带异性电荷离子的吸引作用与其所处的方向无关。 (2)没有饱和性:在离子化合物中,每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带异性电荷离子数目的多少,取决于阴、阳离子的相对大小。只要空间条件允许,阳离子将吸引尽可能多的阴离子排列在其周围,阴离子也将吸引尽可能多的阳离子排列在其周围,以达到降低体系能量的目的。 (1)离子键的存在 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大多数盐、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如Na 2O 2、氢化物如NaH )和NH 4H 等。 (2)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这种静电作用不仅是静电引力,而是指阴、阳离子之间静电吸引力与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3)离子电荷、离子半径是影响离子键强弱的重要因素。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核间距越小),静电作用越强,离子键越强。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 第三节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教案 鲁科版选修3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节 银光闪闪的精美银器会令居室内熠熤生辉,玲珑晶莹的银制饰物也会让你变的光彩照人。你当然应清楚:之所以有这么多不同的银制品来装点人类的生活,原因是金属银是可以被改变形状的,可以被压成薄片,也可以被拉成细丝。 构成金属银的微粒能发生相对滑动但又不容易被分开而断使银断裂。说明微粒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力,这就是金属键。金属键是化学键的一种。这一节我们主要来学习几种重要的化学键。 高手支招之一:细品教材 一、离子键: 1、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 2、离子键的形成条件: 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越大,原子间越容易发生电子得失。一般认为,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原子间才有可能形成离子键。 如:电负性较小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价电子形成阳离子,电负性较大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当这两种原子相互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发生电子得失而形成阴、阳离子。镁与氧气在通电情况下生成氧化镁,同时发出强光。在这一反应过程中,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成为Mg2+,氧分子中的每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成为O2-,带正电的Mg2+和带负电的O2-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的离子化合物——氧化镁。 以NaCl为例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例1、现有七种元素的原子,其结构特点见下表: 原子 a b c d e f g 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 元素的原子可以形成离子键的是( )

A.a 和b B.a 和f C.d 和g D.b 和g 解析:较活泼的金属因素的原子与较活泼的非金属因素的原子可以形成离子键。 答案:BD 3、离子键的实质 (1)实质:离子键的实质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2)静电引力:根据库仑定律,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F )与阳离子所带电荷(q + )和阴 离子所 带 电 荷(q -)的 乘 积 成 正 比,与阴、阳离子的核间距离(r )的平方成反比。 F= (k 为比例系数) (3)静电斥力:阴、阳离子中都有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原子核,除了异性电荷间的吸引力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同性电荷所产生的排斥力。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解析:化学键必须是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A 错。离子键中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包括引力和斥力,B 错。非金属原子间也可以形成离子键,如NH 4Cl 。故C 错。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D 正确。 答案:D 4、离子键的特征 (1)特征: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合性: (2)没有方向性的原因: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离子的电荷分布通常被看成是球形对称的,因此一种离了对带异性电荷离子的吸引作用与其所处的方向无关。 例如,在氯化钠晶体Na +可从不同方向吸引六个Cl -;同样,Cl -也可从不同方向吸引六个带正电荷的Na + 。因此,相对于共价键而言,离子键是没有方向性的。 (3)没有饱合性铁原因:在离子化合物中,每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带异性电荷离子数目的多少,取决于阴阳离子的相对大小。只要空间条件允许, 阳离子将吸引尽可能多的阴离子排列在其周围,阴离子也将吸引尽可能多的阳离子排列在其周围,以达到降低体系能量的目的。所以离子键是没有饱和性的。 例3、下列关于离子键的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离子对带异性电荷离子的吸引作用也其所处的方向无关,故离子键无方向性 B.因为离子键无方向性,故阴,阳离子的排列是没有规律的,随意的 C.因为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故每个Na +周围吸引一个Cl _ kq +q - r 2 高手笔记:电负性小的金属元素和电负性大的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 一般来说,活泼的金属元素(ⅠA 、ⅡA )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ⅥA 、ⅦA )易形成离子键。 高手笔记:静电作用力,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包括静电引力(阴阳离子之间的异性电荷吸引)和静电斥力(阴阳离子的原子核、核外电子之间的斥 力)。当静电作用中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形成稳定的离子化合物。 高手笔记: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可吸引六个带异性电荷的离子,而在氯化铯晶体中,每个离子周围可吸引八个带异性电荷的离子。所以离子键不具有饱和性只是相对的。

《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最新4篇)

《化学键》教案参考内容(最新4篇) 化学教案《化学键》篇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1.教学内容: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典型化合物形成的分析,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进而认识化学键的含义 (2)、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3)、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重组 (4)、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简单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教案鲁科版选修3(000)

学习资料

第3节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离子键的形成、概念、实质及特征。2.知道配位键、配合物的概念,学会配位键的判断方法,会分析配合物的组成与应用。3。知道金属键的概念及其实质,能够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特性. 一、离子键 1.概念 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2.形成过程 3.实质 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当静电作用中同时存在的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达到平衡时,体系的能量最低,形成稳定的离子化合物。 (1)静电引力是指阴、阳离子之间的异性电荷吸引力。 (2)静电斥力包括阴、阳离子的原子核、核外电子之间的斥力。 (3)影响静电作用的因素 根据库仑定律,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F)与阳离子所带电荷(q+)和阴离子所带电荷(q -)的乘积成正比,与阴、阳离子的核间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 F=k错误!(k为比例系数) 4.形成条件 一般认为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原子间才有可能形成离子键. 5.特征 (1)没有方向性: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离子的电荷分布通常被看成是球形对称的,因此一种离子对带异性电荷离子的吸引作用与其所处的方向无关。 (2)没有饱和性:在离子化合物中,每个离子周围最邻近的带异性电荷离子数目的多少,取决于阴、阳离子的相对大小.只要空间条件允许,阳离子将吸引尽可能多的阴离子排列在其周围,阴离子也将吸引尽可能多的阳离子排列在其周围,以达到降低体系能量的目的。 (1)离子键的存在

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大多数盐、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如Na2O2、氢化物如NaH)和NH4H等。 (2)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这种静电作用不仅是静电引力,而是指阴、阳离子之间静电吸引力与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3)离子电荷、离子半径是影响离子键强弱的重要因素。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核间距越小),静电作用越强,离子键越强。 例1具有下列电子排布的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键的是() A.1s22s22p2B.1s22s22p5 C.1s22s22p63s2D.1s22s22p63s1 答案 A 解析形成离子键的元素为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A为C元素,B为F元素,C为Mg元素,D为Na元素,则只有A项碳元素既难失电子,又难得电子,不易形成离子键. 例2下列物质中的离子键最强的是( ) A.KCl B.CaCl2 C.MgO D.Na2O 答案 C 解析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本身所带电荷数的多少及半径有关,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在所给阳离子中,Mg2+带两个正电荷,且半径最小,在阴离子中,O2-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且半径比Cl-小。故MgO中的离子键最强。 例3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以含离子键 C.形成离子键时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斥力 D.因为离子键无饱和性,故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吸引任意多个带异性电荷的离子 答案 D 解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间易形成离子键,但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含离子键,如铵盐,B项正确;离子键无饱和性,体现在一种离子周围可以尽可能多地吸引带异性电荷的离子,但也不是任意的,因为这个数目还要受两种离子的半径比(即空间条件是否允许)和个数比的影响,D项错误。 易错警示 (1)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学键有可能是共价键,如AlCl3. (2)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有可能含离子键,如NH4Cl、NH4H,一定有共价键。(3)离子键不具有饱和性是相对的,每种离子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是一定的,而不是任意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