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中医的理法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体会

?用中医的理法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体会

用中医的理法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体会

用中医的理法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体会

近年来,在农村也治疗了好多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运用“双天并补汤”调理了许多患者。疗效可行。

痛苦的根源就是缺乏智慧,我们迫切需要一位可以让我们明心见性,开启智慧之门的慧光之导师!就是带着这份解惑答疑的心,为寻求自立和利他之道,我们毅然一起走进了浩瀚无垠的传统经典之旅,感受到了它无与伦比的魅力,以及中国华夏五千年文明璀璨精神力量!

有位国医说:“'要多尝试把患者挡在手术室外,做该做的手术而不是做想做的手术’,跟随【每日经典】专家群多年来,我觉得自己不仅手法更娴熟,更重要的是,治疗的思路也在变。看到每一位患者,我都会思考能否靠中医的非手术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2021年3月,杨某,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一年多,曾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西医用地高辛,培他乐克,双氢克脲噻,吸氧,建议做支架手术。面对西医的终端治疗,患者选择了回家找中医治疗。

现病史:杨某,男,58岁,自备制氧机吸氧,呼吸困难,不思饮食,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双下肢水肿,血压100/50,脉息68÷22=3.09,少气。予以中医治疗。经过一个月的中药,“双天并补汤”调理,心衰已纠正缓解,脉息73÷18=4.0平脉。

中医诊断:心悸,水饮,水肿,胸痹等范畴。

西医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冠脉综合征,心肌病)

(本病糸兰大二院确诊CT,心脏B超,心电图,生化检查)

心衰病因病机分析: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心衰症状的相关描述, 散见于“心胀”“水病”“心痹”等病门下。如《素问》云:“夫不得卧, 卧则喘者, 是水气之客也。”“水病, 下为胕肿大腹, 上为喘呼, 不得卧者, 标本俱病。”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首次提出“心水”之病名, 称“心水者, 其身重而少气, 不得卧, 烦而躁, 其人阴肿”。目前业内对心衰病因病机及辨治大法的认识已基本趋于一致。心衰的病因无外乎年老体虚, 或久

病迁延 (如胸痹、真心痛、心悸、心痹、肺胀等) , 诱因则为外感、劳累、情志过激、饮食失调等。心衰的病位在心, 涉及肺、脾、肾。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 本虚主要在于气, 但可兼阴阳之不足, 标实以血瘀为主, 每兼水饮及 (或) 痰浊。

现代医学既往对慢性心衰的病理机制的认识主要是因心肌收缩力减弱致心排血量减少, 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 并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 如肺循环、体循环淤血, 临床出现如呼吸困难、疲乏、活动耐量下降、四肢末梢发冷、水肿、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唇舌紫绀等症状。中医学认为气虚常贯穿于心衰病程的始终。气虚表现为气短、乏力、心悸、自汗等症候;阳衰表现畏寒、肢冷;血瘀表现颈静脉怒张、唇舌紫绀;水停则见浮肿、胸水、腹水等。现代研究表明, 心功能不全与中医病机的认识——心气虚无力推动血脉, 心阳虚无以鼓动温煦, 从而导致血瘀水停,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随着现代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 对心衰发病机制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而是强调心肌病理性重构和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所致的系统反应, 切断这两个关键过程是心衰有效预防和治疗的基础。慢性心衰的西医治疗在近20年来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从过去的强心、利尿、扩血管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转变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长期修复性策略。而中医药因其整体调节的优势, 运用辨证施治为主的方法, 在减轻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疗效, 故被广泛地应用。且目前已开始有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循证医学的深入研究。但必须承认的是, 中医药的临床研究水平在总体上还缺乏过硬的评价指标作为支撑, 因而离《指南》的要求尚有较大距离。此外, 由于中药 (特别是复方) 的成分极其复杂, 药理的多靶点网络和系统生物学作用理论刚刚起步。临床研究中个体化的施治与大样本的要求矛盾十分突出, 共识与个人经验在西医与中医系统中所占比重显然不可同日而语。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中医药的临床实际比西医更为重视个人的实践经验, 这也是必须面对的事实。

当然, 回头看古代文献中的记载, 毕竟还停留在经验阶段, 作为现代中医, 我们已经懂得了左心衰出现“卧则喘”的机理, 从此可以去主动

应用这些知识, 搜寻相关症状, 这无疑是科学的进步, 不应有中、西之分。

中医辨证, 当然须要经验积累, 但笔者体会, 要提高效率, 更需要知识结构的扩增予以支撑。笔者以往的经验是重视临床“特征”, 即以症状、体征的急迫性、特异性、客观性、典型性等特点为重点, 由点到面环环切入认证、辨证, 固然屡有所得, 但期望功德圆满, 仍是皓首难穷。

所谓“急迫性”, 就是影响患者生活甚至生存的急迫症状, 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症结所在, 每可由患者主动告知, 一般不难判断。如心衰常以活动后气短、心悸、乏力进行性加重为主诉, 医者较易想到, 至少须要排除心衰。但也可有个别例外, 如西医诊断为: (1) 扩张型心肌病, 慢性心衰; (2) 心脏病恶液质综合征?中医诊断开始只能是“虚劳”, 待西医诊断明确后, 忽悟诊断应为“心衰”, 可见疾病的“主症”有时也会深藏不露, 须要全面检查, 深挖细找, 综合分析。虽然迟来了一步, 但现代中医终究是进步了。

关于“特异性”, 是指某些“症” (包括体征) 仅见于某种证或病。中医辨证传统比较侧重于“综合性”, 如心衰的“气虚证”除见气短、心悸、乏力外, 还可伴活动易累、自汗、懒言少语或语声低微, 面白少华, 舌质胖嫩、淡白或淡红, 脉虚弱等。凡症的程度重、总体数量越多即越典型、越可靠。但对个别症状, 尤其是主要症状的“特异性”还发掘不够。如气短一症, 以心、肺疾病多见, 而正常人肥胖或缺乏运动的中年人亦常可发生。按中医辨证, 许多人一见“气短” (呼吸困难) 便以为属“虚”证, 其实不然。《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即指出:“平人无寒热, 短气不足以息者, 实也。”诸如肺失升降、肝气郁结等“实”证, 也不乏“气短”之症, 故辨证常须深究“气短”之特点与相关伴随症。如心衰之“气短”病程长, 常伴懒言少语或语声低微、易倦乏力、自汗等, 一般辨属“气虚证”多不难, 但气虚证有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等主脏病位之不同。联系《素问》所谓“夫不得卧, 卧则喘者”, 此类短气似不同一般, 《金匮要略》将此便直接指向了心的病位, 称“心水者, 其身重而少气, 不得卧……”, 与现代医学所说左心心力衰竭可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 在本质上并无不同。故认为, 凡气短表现“卧则喘者”, 端坐可以减轻的, 即可以

认定为“心气虚证”。反之, 也可以说“卧则喘者”, 即是“心气虚证”的一种相对具“特异性”的症状, 这种认识十分可贵, 应重视发掘。

客观证据。因为主观症状有个主观表达的问题, 受年龄、文化程度、思想动机、耐受及敏感程度种种因素的影响, 可能掩盖症状或部分失真, 故寻找支撑主观症状的客观证据十分必要。如“气短”是仅限于主观感觉, 还是伴有呼吸的频率、节律异常, 是否兼有面唇紫绀或张口抬肩等征象。又如“心悸”一症, 往往须补充问诊以深究其特点:发病经久或突然, 何种原因或状态可使加重或减轻, 属持续性或阵发性, 持续时间如何, 自觉心跳是快是慢, 或重, 或歇止, 或乱, 发作加重时是否伴胸闷、胸痛, 或伴头晕、黑曚、晕厥, 或伴出汗, 或伴身重无力……频发加重者尤其要通过仔细切脉, 注意发现脉象在“数” (脉动的频率、节律) 与“势” (每个脉动周期或一定时段内脉力、脉位、脉数的变化态势) 方面有无异常。如心悸特点鲜明, 脉象典型异常(见迟、数、促、结、代、涩或叁伍不调、乍疏乍密等) , 则不但有力地支持“心悸”的客观真实性, 也提示心脏实质性病变的倾向, 并有助于寒、热、虚、实的中医辨证定性。若再强化检查, 尤其是辅之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乃至床边心电图持续监护等, 每能有“判善恶, 决生死”的价值, 如心衰并见严重心律失常者, 多提示预后不良。

辨病融入辨证, 有助于提高精准性, 借鉴西医的诊断思路和方法, 择其善而从之, 帮助中医的辨证。

清·徐灵胎谓:“凡治病者须先识其病名……识病名然后知病之所在……”, 然限于历史条件, 长期以来, 较多的病名概念, 流于症状或体征的感性认识阶段(如喘证、心悸、咳嗽、水肿等) 。而能触及具体病变全过程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矛盾的病名概念 (如肺痨等) 尚不多。中医学者约定俗成, 越来越趋向将“症” (包括体征) “证”“病”的概念加以区分。1997年以来, 由于病名等以《国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的形式正式颁布并逐步普及, 使中医的病名内涵得以统一、规范, 质量与数量均有很大提高。

总而言之,多年来我继承运用“双天并补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西医诊断,中医辩证,注重中医整体观,从心脾肾阳气虚衰证调

理入手,用长桑君脉息术为基准,治疗诸多患者,疗效确切可行,帮助了诸多患者,由于在基层,医疗条件的限制,用中医的理法方药调理慢性心功能不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镇鸳鸯村卫生室王兆宏

2022.05.02

?用中医的理法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体会

用中医的理法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体会 用中医的理法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体会 近年来,在农村也治疗了好多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运用“双天并补汤”调理了许多患者。疗效可行。 痛苦的根源就是缺乏智慧,我们迫切需要一位可以让我们明心见性,开启智慧之门的慧光之导师!就是带着这份解惑答疑的心,为寻求自立和利他之道,我们毅然一起走进了浩瀚无垠的传统经典之旅,感受到了它无与伦比的魅力,以及中国华夏五千年文明璀璨精神力量! 有位国医说:“'要多尝试把患者挡在手术室外,做该做的手术而不是做想做的手术’,跟随【每日经典】专家群多年来,我觉得自己不仅手法更娴熟,更重要的是,治疗的思路也在变。看到每一位患者,我都会思考能否靠中医的非手术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2021年3月,杨某,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一年多,曾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西医用地高辛,培他乐克,双氢克脲噻,吸氧,建议做支架手术。面对西医的终端治疗,患者选择了回家找中医治疗。 现病史:杨某,男,58岁,自备制氧机吸氧,呼吸困难,不思饮食,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双下肢水肿,血压100/50,脉息68÷22=3.09,少气。予以中医治疗。经过一个月的中药,“双天并补汤”调理,心衰已纠正缓解,脉息73÷18=4.0平脉。 中医诊断:心悸,水饮,水肿,胸痹等范畴。 西医诊断:慢性心功能不全(冠脉综合征,心肌病) (本病糸兰大二院确诊CT,心脏B超,心电图,生化检查) 心衰病因病机分析: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心衰症状的相关描述, 散见于“心胀”“水病”“心痹”等病门下。如《素问》云:“夫不得卧, 卧则喘者, 是水气之客也。”“水病, 下为胕肿大腹, 上为喘呼, 不得卧者, 标本俱病。”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首次提出“心水”之病名, 称“心水者, 其身重而少气, 不得卧, 烦而躁, 其人阴肿”。目前业内对心衰病因病机及辨治大法的认识已基本趋于一致。心衰的病因无外乎年老体虚, 或久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症,为不同病因引起的 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 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的血流动力和神经激素激活异常的严重疾病。近年来,慢性心力衰 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美国心脏协会统计委员会报道,65岁以上人群CHF的发病率为1%[1]。而在我国,据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显示,慢性心衰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20%,死亡率高达40%[2]。慢性心力衰竭正在成为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心血管病症之一。 作为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在研究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以及预防 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上溯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已经有对心衰病症的描叙。如《灵枢?胀论》中“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 。《素问?水热穴论篇》中“故水病下为跗肿 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心水”病 证名称:“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其症状类似于现代的心衰 临床表现。而“心衰”一词最早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脾脏方?脾脏脉论第一》中的“心衰则伏”。虽然此处的“心衰”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心衰的概念,但也体现出古人对心衰认 知雏形的出现。多年来,我国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使得中医在认识 和治疗慢性心衰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1 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1.1病因病机 对于慢性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认为,其发作不外乎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所致,本病病位在心,涉及到肺、肝、脾、肾。是以阳气虚为本,血瘀水停为 标的本虚标实之证。也有许多医家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提出不同之见解。王振涛教授认为,CHF究其病因有五点,或因外感邪气,伤及肺卫,心肺同源而病及于心;或为脾胃失调,不 能正常运化水湿,阻碍气血运行,心主血脉受遏;或由内伤饮食,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心失所养;或被七情所伤,致机体气机逆乱,气滞则血停、气逆则血乱,心主血脉受损;再 有久病、年老之人,诸脏虚损,而以心脏受累为著,亦可发展至心力衰竭[3]。国医大师郭子 光指出,心衰的病机是气虚阳微,证属本虚标实,以气虚阳微为本、血瘀水停为标[4]。周仲 瑛教授则认为心衰者气(阳)虚而瘀,水饮上犯心肺,脏腑气化功能障碍,水液传布失常,使 体内水湿痰饮潴留,以致本虚与标实互为因果,尤以血瘀为其主要病理因素[5]。而朱明军教 授指出,慢性心衰病位在心,与肺脾肝肾密切相关;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以气虚或阳虚或 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痰饮、水停为标,气虚运血无力,阳虚气化不利,而出现瘀血、痰饮、水停等标实之候[6]。 有些学者从脉络学说上来认识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7]。他们认为“气阳虚乏、络瘀 水停、络息成积”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其中气虚失于推动温煦导致脉络瘀阻,津血互换障碍引发水饮停聚为其关键病理环节,络息成积为其发展加重的结果。《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提出“血不利则为水,名曰水分”的论述,所谓“血不利则为水”,实际上是指瘀 血阻滞脉络,水饮停滞泛滥而致水肿之证。这些描述与慢性心衰所致周身水肿的症状表现极 为相似。此外,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还有学者通过气血津液学说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 发现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气分”、“血分”、“水分”的变化。所谓“气分”实则营卫气机升降出入运动与气化失常,涵盖了神经激素激活、心室重构、心脏扩大、心功能逐渐减退的病理过程;所谓“血分”涵盖了血流动力学的病理改变,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所谓“水分” 本质上即由水液代谢障碍引起的过多水分潴留在体内所致,实际上这三者也是相互影响相互 加重的病理过程。这与西医学近年提出的早期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进 而导致心室重构是心衰发生发展基本机制的新概念相吻合[7]。 1.2 辨证分型论治

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摘要]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治疗慢性心衰,整体审查、辨证施治,拥有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功能、逆转心衰进程、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延长寿命以及减少西药的副作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西医治疗现状中医药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各种病因导致心脏结构 或功能异常,使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以呼吸困难、水肿、乏力为主要表现 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危重和终末阶段[1]。全世界有心力衰竭患者约2600万[2],我国约450万,心衰患病率与年龄相关,超过65岁的老年群体是主 要的发病人群[3],<60岁人群患病率<2%,≥70岁以上将高达10%[4]。有研究表明,未来20年内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将增加25%[5],死亡率占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率 的40%-50%,已成为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 各种心脏病、遗传性缺陷和全身性疾病都可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因经济发 展水平和地域差异,引起心衰的主要病因也不尽相同,但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压 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6]。一项多中心、前 瞻性心力衰竭调查研究结果[7]显示,心力衰竭患者中高血压占54.6%、冠心病 占49.4%,位于发病因素的前2位,并认为感染(45.9%)、劳累或应激反应(26.0%)和心肌缺血(23.1%)是引起心力衰竭加重的主要诱因。 在CHF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对其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也不断发生着 改变,但心肌重塑是最基本机制。导致心衰进展的两个关键过程,一是心肌死亡(坏死、凋亡、自噬等)的发生,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失衡,其中肾素一血管 紧张素一醛固酮(RAAS)系统激活,加强血管收缩,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加重心 功能恶化,最终导致心衰[8],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全身外周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多,导致心肌肥厚,使心衰加重[9]。体液、 细胞因子改变:当心衰发生时,储存在右心房的BNP,ANP,AVP等体液因子被释放,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心病科 慢性心力衰竭多见于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 慢性心衰的发病率将持续走高。中医药对于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和延长寿命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中药治疗心衰在临床和实验两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笔者对近几年中医药 治疗慢性心衰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综述如下: 1、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抑制心室重构 血管紧张素-肾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是慢性心衰发生的最重要环节,而血管紧 张素II(AngII)、醛固酮(ALD)是RAAS被激活的主要效应物质,能够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血浆心钠素(ANP)是由心房分泌的一种扩血管活性物质,脑钠肽(BNP)和N末端脑钠肽 前体(NT-pro BNP)主要是当心室负荷增加时由心室肌细胞分泌,BNP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扩血管、抗心肌纤维化作用,三者均能有效抑制RAAS。吴伦等[1]研究发现黑龙江中医 药大学一附属刘莉教授研制的参芪利心方可抑制心衰大鼠血中 ANP、ALD、AngII过度分泌, 从而改善心功能。李成浩等[2]发现冯辉名老中医自创的强心液能缩短心衰大鼠的左室舒张末 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逆转心肌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衰大 鼠血浆ALD和AngII水平有关。而加用益气活血中药针剂能在较短疗程内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改善心功能及 NT- pro BNP 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AAS激活有关[3]。张苏洁等[4]观察到参附强心汤能有效降低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也有研究证实益气利水 方也能降低心衰患者的BNP水平[5]。 2、抗心肌纤维化 心肌纤维化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病理基础,影响其发生发展的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 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炎症因子、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氧 自由基等,干预这些因子不同信号通路介导的心肌纤维化发生、进展,可以延缓心肌重构, 改善心功能。其中TGF-β的作用是促进纤维细胞增殖,使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导致心室重构。崔爽等[6]研究发现益气化瘀汤能降低血清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等促纤维化生长因子水平,减轻了心肌纤维化,改善心衰症状。刘晓帅等[7]证实桂枝茯苓丸具有一定的减轻慢性心 衰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其心肌保护机制可能与TGF-β、AngⅡ的降低有关。温阳活血方通过 影响信号通路中TGF-β1基因的表达而改善心衰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8]。 3、抗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损害 心肌细胞凋亡伴随心衰的整个过程。Caspase途径是心肌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其中Caspase-3是凋亡发生的标志酶,Caspase-9可促进Caspase-3的表达,进而执行心肌细胞凋亡 过程。Caspase-8 基因可激活其家族内其他基因,诱发级联反应,加快心肌细胞凋亡。而白血 病-2(Bcl-2)基因作为细胞凋亡的抑制因子,能够有效调节细胞凋亡,增强细胞抵抗凋亡诱 导因素的功能,延长其寿命。复心汤可有效增加心肌细胞内Bcl-2基因表达量、降低Caspase- 8基因表达量,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心肌功能,具有抗心衰价值[9]。参附注射液可降低氧化 应激水平,抑制蛋白凋亡,从而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下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有关[10]。而陈恒文等[11]证实宣痹安痛方可降低心肌梗死后心室 重构大鼠心肌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 4、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心功能的最直接反映。其中LVSP(左室收缩压)与+dp/dtmax(左室内压 最大上升速率)可综合判定心肌收缩性能,LVEDP(左室舒张末压)与-dp/dtmax(左室内 压最大下降速率)可共同判定舒张性能。郝志强等[12]发现与心衰组比较,人参煎剂组患者LVSP、LVEDP、+ dp/dtmax、-dp/dtmax、LVEDD、左室射血分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人

中医调理心衰、保养心脏的特色和小妙招

中医调理心衰、保养心脏的特色和小妙 招 近年来,心衰疾病患者发病率呈现出显著增加,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 尤为显著。近年来,针对心衰疾病在治疗期间,中医调理方法呈现出明显优势。 对心衰患者在治疗干预期间,中医疗法有效运用,对于患者症状可以进行有效改善,可将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可将患者住院率显著减少。 1、心衰疾病分析 对于心衰而言,作为综合征一种,其主要指在患者静脉回流表现正常情形下,因为呈现出原发性心脏损害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心排血量呈现出一定程度减少,从而无法对组织代谢加以满足。其临床特征体现为体循环或者肺循环瘀血以及呈 现出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方面,也被称之为充血性心衰疾病。对于充血性心衰疾病 以及心功能不全疾病而言,其具有较为一致的概念。但心功能不全具有更为广泛 的含义。对其典型体征以及症状加以分析,主要包括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 等方面。冠状动脉硬化、心瓣膜疾病、内分泌疾患、高血压、急性肺梗塞、细菌 毒素、肺气肿疾病以及相关慢性肺疾患等,均会导致患者呈现出心脏病的情况, 从而会表现出系列心力衰竭表现。此外劳累、妊娠、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也会 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从而表现出心力衰竭的情况。 对此类患者的疾病症状加以观察,主要包括腹胀、咳嗽、恶心、食 欲不振、少尿、肝区疼痛以及呼吸困难等。通常在5年后会呈现出死亡结局。对 其典型症状加以观察,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症状,在活动期间,会呈现出 加重情况,更为严重会表现出咳嗽合并大量白色绒粉红色泡沫痰、端坐呼吸、双 下肢浮肿以及食欲降低等。此外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疾病 以及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在炎夏季节到来期间,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对于心脏需 要做好定期检查工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 临床观察 1. 引言 1.1 疾病背景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脏疾病,在 现代社会中发病率逐渐增加。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 致心肌供血不足或缺血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则是指心脏功能减退所导 致的一系列症状。心肾阳虚型是中医药学术中的一种体质类型,主要 表现为心肾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气血不足等,是冠心病慢性心力衰 竭的常见类型之一。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心前区疼痛、气短乏力、心悸、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针 对这种类型的心脏疾病,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 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但由于其疗效不佳并且易出现药物耐受性和并发 症等问题,因此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 的临床观察,旨在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 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 的临床效果及优势,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科学的诊疗方案。通过观察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和结局,分析中医药、西医药及中西医 结合治疗的疗效差异,探讨各种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 方面的具体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 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优势,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希望通过 本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 生活质量,为促进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综合治疗研究提 供参考。 1.3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关 键步骤之一,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了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 旨在减少干预和评估过程中的偏倚,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 度。 2.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符合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诊 断标准的患者,经过严格筛选后纳入研究,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 代表性。

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的理论与实践

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的理论基础 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不仅给个体带来身体上的困扰,还给 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负担。与西医针对疾病局部的治疗方式不同,中医药长期以来通过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方法在慢性疾病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气血理论。 1.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在慢性疾病治疗中,阴阳平衡被视为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原则。当人体出现患者其他异常之时,往往是阴阳失调导致气血流通受阻或某些脏器功能受损引起。 2.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医药理论中关于宇宙运动规律和生命活动变化规律的重要部分。 根据五行学说,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生化,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在治疗慢性疾病中,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运用五行学说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3. 气血理论 中医药强调了气的流通和血液的营养作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气血理论认为,当气血流畅时,身体各系统功能正常;反之,当气血不畅时就易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因此,在治疗慢性疾病时,医生会通过调整气和血液循环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二、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的实践方法

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下面将介绍中医药在慢性疾病管理实践中的一些常用方法。 1. 中草药治疗 中草药是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草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以及改善脏器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具针对性的方剂,并在患者就诊期间随时进行调整。 2. 针灸疗法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在慢性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 在特定穴位刺激,针灸可以调节和平衡人体气血运行,促进机体自身康复能力。对于一些慢性疼痛、神经系统和心理健康问题,针灸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3.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利用手法在特定部位施加力量和按摩来刺激人体经络、穴位以及特 定组织器官,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的目的。慢性疾病患者常常由于长期药物治疗而出现气血郁滞,推拿按摩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 4. 营养调理 中医药理论注重饮食保健和营养调理对慢性疾病的影响。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 慢性疾病的特点,中医师会给予适当的饮食建议,包括饮食禁忌、膳食配方以及经络食品等。通过合理的营养摄入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三、中医药与西医结合的优势 在治疗慢性疾病时,许多患者倾向于将中医药与西医结合使用,以期获得更好 的效果。事实上,中医药与西医结合有以下几个优势:

浅谈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浅谈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2.1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2.2 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疾病中的应用慢性疾病是指持续时间较长且进展缓慢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传统中医学对慢性疾病的治疗秉持“治未病”的理念,注重 调整全身机能,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中医中药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治疗慢性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一、中医中药的理论基础 中医中药的治疗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包括阴阳学说、五 行学说、经络学说等。中医中药通过平衡阴阳、调理五行、顺畅经络,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激活自身的自愈系统,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二、中医中药的治疗原则 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疾病中遵循“辩证施治”的原则。辩证是中医治 疗中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对病情的辨证分析,找出病因的根源,并 根据病情的不同表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组合,以实现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效果。 三、中医中药在慢性疾病中的应用 1. 高血压病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山楂等,通过调整血 液循环、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糖尿病治疗:中药法治疗糖尿病多以调整脾胃为主,常用的中药 有黄芪、苦瓜等,帮助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

3. 冠心病治疗:中医中药在改善心血管系统方面有独特优势,常用 的中药有丹参、红藤等,通过活血化瘀、抗氧化等作用,改善心血管 微循环。 四、中医中药与西医药的结合应用 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疾病中可以与西医药相结合,发挥相互补充的 作用。中医中药能够调理人体整体的功能,而西医药注重在局部进行 治疗。结合两种治疗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 五、中医中药在慢性疾病中的风险与注意事项 在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疾病时,应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一些草 药有潜在的毒性和副作用,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并遵循剂量 和疗程的要求。同时,对于长期使用中药的患者,注意监测药物的安 全性和疗效。 总结: 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疾病中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独特 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原则为患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中医中药的治疗效 果离不开医生的丰富经验和良好的辨证施治能力。在未来,随着科技 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中医中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 的治疗效果。

重症肺炎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的诊疗体会

重症肺炎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的诊疗体会 重症肺炎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在临床 工作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患有这种疾病的老年患者,通过诊疗过程,我有了一些体会和 经验,现在我想分享给大家。 这位患者是一位83岁的老年人,患有慢性心功能不全并合并重症肺炎。由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加之合并两种严重疾病,他的情况非常危急,医生和护士需要全力以赴进 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了以下几点诊疗体会: 重视全面的评估。患者的年龄较大,合并疾病较多,要全面评估患者的临床状况,包 括心脏功能、肺部状况、炎症指标、电解质水平等。只有全面评估,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特别是呼吸和心脏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的变化,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 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是不同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治疗方案。对于重症肺炎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合并疾病等因素,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重视团队合作。治疗这类疾病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心脏科、呼吸科、感染科、重 症医学科等多个学科的医生和护士。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积极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 效果。 通过诊疗这位老年患者,我认识到了重症肺炎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过程是复杂 且艰难的,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全面评估,密切监测,个体化治疗,并重视团队合作, 就能为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 家有所启发,也希望能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

中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是指由于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脏病,使心排血量减少所致的心功能不全的复杂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而运用中医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本文综合2010至2020年相关文献,对中西医治疗慢性心衰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关键词: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综述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tre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bstract: chronic heart failur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hronic heart failure) refers to the complex clinical syndrome of cardiac insufficiency caused by various organic or functional heart diseases, which reduce cardiac output. Clinical onset age is getting younger and younger, and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from 2010 to 2020, this study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with a view to better guide the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heart failur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review 慢性心衰出现在各种心脏疾病的后期阶段,且复发率高,是当今最严重且普遍的心血管病之一。根据流行病学分析,我国心衰患病率为0.9%, 男性为0.7%, 女性为1.0%,慢性心衰的原因分别是冠心病、高血压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偏远省份地区还需要重视慢性肺心病和高原性心脏病[1]。故本文拟从西医、中医角度对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进展论文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进展论文 慢性心力衰竭(CHF)通常指临床所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CHF是一种心室泵血能力下降,心排 血量降低,不能满足肌体代谢需要的疾病[1]。其发病率、死亡率、病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现已明确心室重构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发病 机制,目前中西医药物治疗CHF研究的热点是心室重构。如何逆转、延缓心室 重构是目前CHF治疗的主要目标,但仅处于初始阶段。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的迅猛进展,大量生物信息的不断涌现,确定心血管疾 病的生物标志物已经成为一种迫切需求,目前正在不断地从定义到方法学上进 行规范化。[2]寻求相应的疗效佳、副作用少的防治药物,指导心衰治疗,一直是新药研究的方向。 1 中医古代文献整理 古老的`中医文献对心衰的描述早有记载。《素问·逆调论》云若心气虚衰,可见喘息持续不已,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指出了阳气虚衰, 水气射肺的征象。《素问·脉要精微论》云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指出脉诊提 示心衰以气虚、瘀血为病因。汉代张仲景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 出了与心衰有关的支饮与心水两个疾病的概念,如《金匮要略·痰饮篇》云膈 间之饮,其人喘闷、心下痞坚,面色黎黑,《金匮要略·水气篇》云心水者, 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悸,其人阴肿,指出阳虚水泛之征,并在伤寒论 中创造性的提出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至今仍是治疗心衰的主要方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云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指出心衰病因 是气虚痰饮。《伤寒明理论》指出心悸之由,一者气虚,二者痰饮。宋代赵佶《圣济总录·心脏门》中首提心衰病名,心衰则健忘,心热则多汗,不足则胸 腹协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体强,《医参》中记载主脉,爪甲 不华,则心衰矣以及《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 则喘,指出了心衰的临床表现甚至病情猝然加重的可能。据中医理论心主血脉、诸气皆属于肺、脾主运化、肾者水脏,主津液,中医认为心衰的发生主要在于 脏腑的虚损,病位在心,并与肺、脾、肾的功能紊乱有关,与气、血、水关系 密切,[3]归属于心悸、咳喘、水肿、积聚等范畴。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心阳(气)虚为本,水停血瘀为标。病机认为是气虚血瘀、阳虚水泛、阴虚生热、聚 湿成痰,从而出现心悸、短气、喘息动则尤甚、不能平卧、少寐、尿少浮肿、 腹胀纳少、舌质淡或暗,苔薄白或黄腻。尽管近年来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基 本趋于一致,但仍各有侧重。[4]。 2 临床应用概况 辨证论治始终是中医诊疗特色,尽管目前辨证各有千秋。辨证分型[5,6] 主要有:①心肺气虚——益气养心——养心汤,生脉散,归脾汤加减。代表医 家史载祥,许心如,成启予等。②气阴两虚——益气养阴——生脉散合炙甘草 汤加减。代表医家:顾景琰等。③阳虚水泛——温阳利水——真武汤,苓桂术 甘汤,五苓散加减。代表医家:陈鼎祺,邓铁涛,韩子江,廖家桢,马连珍, 刑月朋,赵锡武,秦伯末等。④血瘀水阻——活血利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机制探讨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机制探讨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冠心病、高血压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在出现收缩功能障碍前即可出现舒张功能障碍。此时,心肌收缩功能尚可保持较好,心脏射血分数(LVEF)正常,故又称为LVEF正常(代偿)的心力衰竭,这一类型的心功能不全日渐受到重视。 冠心病、高血压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早期基本证型多为气阴两虚,“瘀血”贯穿于慢性心力衰竭病理过程始终[1],为发病之标。益气养阴活血是治疗早期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本文从现代研究角度简述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早期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机制,以期对该病的中医诊治有所帮助。 1 慢性心力衰竭早期之病机 心为人一身之大主,各种原发病直接或间接损伤心体(阴),进而影响心用(气)即心主血的功能,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初始阶段多为阴虚、气虚,进而气阴两虚。此期患者出现气短、疲倦乏力、胸闷(痛)、心悸、烦躁不安、自汗、盗汗、口干等症状。气虚则气短不足以息、疲倦乏力;气虚不能推动血行则胸闷、胸痛;气虚不能固摄则自汗。气虚心失所养,阴虚则热,热扰心神,故心悸;阴虚则盗汗、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弱皆为气阴两虚之象。 2 慢性心力衰竭早期之治法 法随证出,方随法立,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早期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兼有血瘀,确立其基本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法。 3 益气养阴活血常用药物药理机制 3.1 人参人参皂甙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及冠脉流量,在心力衰竭时,这一作用更为明显。人参抑制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使细胞内Na+增加,从而促进Na+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该病患-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该病患-中医内科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该病患病率高,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且其患病率在近期内仍将继续增长,是21 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之一。心力衰竭也日益得到中医界的重视,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 首次在心系疾病中增加了心衰病,与西医的急慢性心力衰竭相对应。目前中医学术界也已基本统一用心衰作为西医心力衰竭相对应的中医病名。中医古籍中有诸多关于心力衰竭类似病证的记载,但无心力衰竭这一病名,仅有其简称心衰二字的相关记载。古籍中心衰出现的最早年代及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尚存在较多争论,因此,本文拟梳理相关历史脉络,严格核对原始文献,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1 心衰出现的最早年代 心衰二字出现的最早年代主要存在三种说法: 沈会、吴伟等认为,心衰二字最早见于《脉经》,孟繁蕴、张艳、王庆海等认为,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心脏门》,任继学、李南夷等认为,最早见于《圣济总录心脏门》。 经检索从先秦到宋代传世的中医古籍和出土的简帛类中医古籍,发现最早记录心衰二字的是西晋王叔和所着的《脉经》,共出现 1 次,见于《脉经脾胃部第三》,曰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 经仔细核对,心衰二字在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心脏门》中并无记录,而是出现在《备急千金要方脾脏方》中,原文谓: 脾者土也,敦而福。敦者,厚也,万物众色不同,故名曰得。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与《脉经》的记录完全一致,可见《备急千金要方脾脏方》此段文字引自《脉经》,因此心衰最早

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体会

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体会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 的理论体系。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中医药疗法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下面是我个人对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体会。 首先,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中医药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强调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的通畅。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中医药不仅 注重疾病的局部表现,更关注疾病的根源和全身的调节。通过针灸、中药、推拿等疗法,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提高机体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 治愈疾病的目的。 其次,中医药重视辨证施治。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不同患者 因为身体状况、疾病原因等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病症表现。中医药通过 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比如,对于血 压偏高的患者,中医药可以根据其是由于阴虚火旺还是气血不足导致,采 用相应的中药治疗,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再次,中医药注重长期调理。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一般都是长期 的调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一次性治疗。中医药强调的是通过长期的调理,改善身体的整体状况,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 效果。这与西医药一般的短期治疗有很大的不同。中医药的长期调理一方 面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复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医药有很多特殊的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比如, 中药的配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增加中药的疗效; 中医推拿美容穴位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改善血液循环和调节神

经系统,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针灸疗法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许多症状等等。 总的来说,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作为一种综合疗法,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对于一些急性病症和危重患者来说,西医药仍然是首选。但是,对于一些慢性或轻度疾病,中医药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因此,我们应该继续探究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发挥中西医药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以案说医】罗陆一:养心补肾活血化痰通络法治慢性心衰案

【以案说医】罗陆一:养心补肾活血化痰通络法治慢性心衰案 罗陆一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林某某,女性,92岁,2008年2月初诊。 发病过程:患者于2008年2月开始活动后出现气喘,休息后可缓解,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胸闷,呈胸前区憋闷感,每次发作持续约3-5分钟不等,无大汗、濒死感,无左侧手指放射痛,体力活动后加重,休息可逐渐缓解,周身乏力,遂来我院门诊就诊。2012年3月14日晚8时患者活动后出现气喘,安静状态下无缓解,胸闷,头晕,

无天旋地转,无恶心呕吐,周身乏力,站立不能,2012年3月22日由急诊以“喘证,慢性心功能不全一心功能IV级”收入我科。 【首诊证候】 主诉:活动后气喘4年,加重1周。 刻诊:精神疲倦,活动后气喘,安静状态下无缓解,伴胸闷,呈胸前区憋闷感,每次发作持续约5-10分钟不等,无大汗、濒死感,无左侧手指放射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慢缓解伴心悸,头晕,无头痛,无天旋地转,无恶心呕吐,周身乏力,偶咳,无痰,纳一般,眠欠佳,大便失禁,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查心电图提示:ST-T改变,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功能不全,肺动脉、主动脉瓣、三尖瓣轻-中度返流;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考虑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一心功能Ⅲ级”。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喘证(心肾阳虚,痰瘀内阻)。 西医诊断:1、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肺部感染;4、左下肢静脉血栓; 5、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6、肾功能不全。 治法:以养心补肾,活血化痰通络为法。 处方:通脉消斑汤加减: 党参20克、白术30克、黄芪30克、茯苓30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仙茅15克、淫羊藿10克、全蝎10克、蜈蚣5条、盐杜仲30克、制远志20克、石菖蒲30克、猪苓30克、酸枣仁20克、合欢皮15克。 【随诊过程】 二诊:2012年5月 胸闷痛、头晕诸症减,纳眠可,二便调,舌淡暗,苔少,脉沉细。上方更服30剂,胸闷痛诸症明显减轻。随访病情稳定,胸闷痛、心悸诸症发作较前明显减少。 【按语】 罗主任认为本病的病因总属本虚标实之病症,本虚指心、肝、脾、

中医对心衰的临床研究认识

中医对心衰的临床研究认识 心衰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最终的归宿与死亡因素,心力衰竭是各种因素致使心脏负荷过重、心肌受到严重损害以及收缩力减弱等表现出的心功能不全综合征,这是心脏病发展到最后的严重阶段,目前心衰的发病率非常高,已经成为全世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问题。中医对心衰有着很深的认识,而且在治疗上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下中医对心衰的临床研究认识。 1.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水肿”、“心悸”以及“心水”等范畴。《内经》中有记载,心胀的病人,总是心烦气短,睡不安稳;心痹的病人,心脉不通畅,而又受到外邪侵扰,就会困扰于心,更会增加心脉不通,则会出现喘气不安等。中医理论中的心胀与心痹都属心力衰竭的表现。张仲景在《内经》中提出了“心水”的病名,而《金匮要略》中也记载了心水的表现症状,病人内脏积聚太多水,气就会少,难以安稳平卧休息,心烦躁,这正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该症状第一次表述为心衰是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心衰的病人容易健忘,也常会感到胸腹以及腰背疼痛,还时常会出现恍惚与惊悸等。这里所说的心衰尽管与心力衰竭典型症状有差异,但却与其有密切联系。 1. 中医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讲,心主血脉,若因各种因素致使心脏生血功能遭受破坏,就会引起心力衰竭。发生心衰主要有两类病因,其一是心脏自身出现了问题,其二是其他脏腑疾病影响,致使人体气血虚阴阳虚,或者淫邪犯心,损伤了心脏的健康。 1.

主要的发病基础是心气虚衰:心脏重点作用是可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来滋养 身体,而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也就是说是心气推动了血液在周身顺利 运行。若心气充足,才可使人体的心力、心率与心律等正常,保证心血的通畅博出,维持正常的血脉运行。《仁斋直指方》中有记载,人体的一切都是以气为主的,无论是一息运行不畅,还是一毫无法连续,都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因此,如 果心气虚衰,难以有足够的气力推动血液运行,所以身体总会出现润养不足的地方,加重心功能的下降。《内经》中有记载,人的饮食也很重要,若常年喜好咸食,也会伤筋血,骨正则筋柔,气血才会通畅,短肌心气也会受阻。学者郑铁涛讲,人体五脏都会影响心脏健康,都会造成心衰,心脏不是独立的个体。若脾、肾、肝、肺功能失调也会累及心,而出现心衰。尽管心衰的病位是在心,但却与肺、脾、肾等是息息相关的。 2. 心衰发病的标本在于淤血正虚:心力衰竭发病的最初多是因心气虚弱、气血 难以正常运行、心阴亏损严重而致,主要表现就是气血运行不畅,气阴双虚,造 成气虚阳衰,或者阴损严重而累及阳损,引发阴阳两虚和心脉瘀滞,为心力衰竭 的发生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心阳亏虚,心脏的活动能力减弱,难以维持正常的营运,这也是心衰的主要病因。心气不足会贯穿整个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这正是 心力衰竭不断恶化加重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学者在《医林改错》中说到:“当人 体元气虚弱时,气就很难运输到血管,而血管中缺少推进血液运行的气,就会产 生血瘀”。当心血出现瘀阻时人会表现出心悸、脸色发暗、胸闷胸痛、指甲嘴唇 青紫以及舌也会出现瘀点或瘀斑等。 3. 心力衰竭发展的最后结果水气泛滥:《素问.逆调论篇》中有记载,肺长时 间不得宣降,就会影响津液的输布,聚津会生痰饮,久而久之,水气过多,痰饮 停肺,造成喘促。因此讲,心力衰竭不仅与血瘀不畅有关,与水气内聚于肺也有 密切关系。心气虚弱会引起血瘀,而血瘀又会影响水气运化,所以就会出现咳嗽、心悸以及水肿等表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