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图集钢筋构造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0.35 KB
- 文档页数:4
钢筋结构图的解读一、箍筋表示方法的解读: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直径φ10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直径φ10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直径φ8一级钢,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综合解读:斜杠前面是加密区箍筋间距,斜杠后面是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后面刮号里的数字表示箍筋肢数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4Φ25.⑷3Φ25;5Φ25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除集中标注以外,标在梁上部支座处的钢筋)⑴2Φ20 表示两根直径Φ20的二级钢筋,是否是通长布置要结合看集中标注,用于双肢箍.⑵2Φ22+(4Φ12)表示两根直径Φ22二级钢,是否是通长布置要结合看集中标注,4φ12是中间架立筋,是否是六肢箍要看集中标注的钢筋信息,也有可能是四肢箍.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第一排为四根直径Φ25二级钢,上部第二排为两根直径Φ25二级钢。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直径22在角部通长布置, 两根直径22在中部仅在支座处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图集学习:11G101-11、L A10-100/200 表示螺旋箍筋。
2、芯柱XZ3、环境类别一类为室内环境,二类、三类、四类,依次变恶劣。
梁:1、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的区别:构造钢筋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15d;抗扭钢筋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e(抗震),锚固长度lae或la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2、井字梁用单粗虚线表示,梁比板面高用单粗实线,作为支座的井字梁用双细虚线表示,高于板面用双细实线。
3、井字梁跨数的支座按框架梁定,井字梁之间没有支座。
4、框架梁第一排非通长筋支座延伸长度a0=柱(梁)边起延伸至Ln/3的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长度伸至Ln/4。
Ln取相邻两跨较大跨长度。
5、悬挑梁上部第一排纵筋伸至梁端下弯,第二排伸出至3/4*l位置,l为悬挑净长;6、当梁(不包括框支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截断点距支座边的距离,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为*本跨梁的净跨值。
7、非框架梁、井字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在端部支座的锚固要求:当设计按照交接时,平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弯折长度15d;当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直段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弯折,且平直段长度≥,弯折15d;(设计注明用哪种方式)11g才有8、非抗震,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边支座和中间支座的锚固长度la,11g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考虑【03g:为表中的非抗震锚固长度La。
抗震非抗震框架梁端支座弯锚都为15d,伸入、,中间支座直锚抗震或非抗震值La或Lae,+5d。
上部都是到端部扣保护层,弯锚15d。
】;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时,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对于带肋的钢筋为12d,光面钢筋为15d;(此设计需要注明)9、非框架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和端支座的锚固长度:螺纹钢筋为12d,圆钢为15d。
【03g:下部纵筋直锚长度不足的时候也可以伸入到对边再弯锚15d。
上部都是到端部扣保护层或者伸入,弯锚15d。
二级钢C25(d≤25)C30(d≤25)C35(d≤25)25%40d35d32d
50%46d41d38d
100%53d46d43d
三级钢C25(d≤25)C30(d≤25)C35(d≤25)
50%59d52d48d
箍筋弯钩1350,平直部分10d,75中较大值
梁上部纵筋两排间距≥25,≥d,排距≥30,1.5d;下部两层钢筋上下间距≥25,≥d,排距≥25d,≥d;拉筋一头为900,一头1350弯钩,平直部分5d。
KZ纵向钢筋连接:
嵌固部位:
llE,
500(焊接)
KZ、Hn/6,
0.6labE;
度为
柱顶弯头均为12d,应伸入柱顶≥0.5labE,柱封头≥laE无需弯折,伸至柱顶≥0.6labE 时柱外层筋弯折为15d,内侧弯折为12d。
所有起步筋均为50间距起步,梁根加密为1.5梁高,≥500(抗震等级Ⅱ-Ⅳ级)。
端部无暗柱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应钩柱角筋,弯折为10d;端部有暗柱L型时水平分部筋紧贴角筋内侧弯折10d,转角墙有暗柱连接区域在暗柱外,连接长度为
1.2laE,两连接区域之间间距应≥500,内侧平平筋应伸至暗柱外边竖向筋内侧,弯
折
接,焊接
为三排为≥
,可以
150
两边
域Ln/4内,竖向钢筋连接外墙在净高中间H/3,内侧竖向贯通筋在净高H/4内。
框架梁端支座钢筋伸入柱内≥LaE,≥0.5hc+5d可直锚,中间节点梁下部钢筋在加密区1.5hc梁高外搭接,且搭接长度≥LLE.。
J图集钢筋构造解析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16J101-1图集钢筋构造解析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C25(d≤25) C30(d≤25) C35(d≤25)二级钢:33d 29d 27d三级钢:40d 35d 32d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C25(d≤25) C30(d≤25) C35(d≤25)二级钢(抗震三级)35d 35d 28d三级钢(抗震三级)42d 37d 34d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二级钢C25(d≤25) C30(d≤25) C35(d≤25)25% 40d 35d 32d50% 46d 41d 38d100% 53d 46d 43d三级钢C25(d≤25) C30(d≤25) C35(d≤25)25% 48d 42d 38d50% 56d 49d 45d100% 64d 56d 51d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E二级钢(抗震三级)C25(d≤25) C30(d≤25) C35(d≤25)25% 42d 36d 34d50% 49d 42d 39d三级钢(抗震三级)C25(d≤25) C30(d≤25) C35(d≤25)25% 50d 44d 41d50% 59d 52d 48d箍筋弯钩1350,平直部分10d,75中较大值梁上部纵筋两排间距≥25,≥d,排距≥30,;下部两层钢筋上下间距≥25,≥d,排距≥25d,≥d;拉筋一头为900,一头1350弯钩,平直部分5d。
KZ纵向钢筋连接:嵌固部位:绑扎搭接:底部为Hn/3非连接区,上部Hn/6,hc≥500为非连接区,中间连接区域为llE,两个搭接区域之间的间距为≥。
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底部为Hn/3非连接区,上部Hn/6为非连接区,中间连接区域为35d,≥500(焊接),相邻接头相互错开,柱插筋长度为。
KZ、QZ、LZ箍筋加密区:柱子嵌固部位Hn/3,≥Hn/6,hc,≥500至上层Hn/6,hc,500位置全部加密,梁上柱(lz)插筋底下弯折长度为15d,伸至梁底≥20d,≥;墙上柱(QZ)柱根构造:插筋自墙顶面,弯头为150;柱筋封头弯至梁,从梁底算起+20d(柱外侧配筋率>%可截断),梁上部钢筋伸入柱边弯折长度为15d,梁上部钢筋伸入梁底长度应为+20d(同上);柱内侧纵筋同中柱柱顶弯头均为12d,应伸入柱顶≥,柱封头≥laE无需弯折,伸至柱顶≥时柱外层筋弯折为15d,内侧弯折为12d。
平法图集16G101—3深度解读16G101-3在11G101-3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增加和变化了部分内容。
本文对比新旧图集,对新增加和变化的内容做了深度解读,为建筑行业技术人员重新学习新图集提供了方便,有助于更加深刻理解和运用16G101-3图集,指导现场施工与验收。
标签:平法图集;16G101-3;变化0 引言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有利于规范和统一全国制图规则,提高图纸的标准化和规范法,减少设计人员的绘图工作量,同时为施工、监理、造价计算的使用提供方便。
1 修订的背景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新的建筑理念和建筑型式广泛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GB 50010-201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相继实施。
同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已于2016年8月1日起实行。
新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自2016年6月1日起实行,该标准中取消不设防区,且适当调整提高部分城镇的地震基本烈度。
为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更好地与新规范衔接,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使用要求,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对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系列图集进行了全面修编,16G101系列图集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批准,已于2016年9月1日起实行。
新的平法图集是对国家现行标准内容的落地、细化、延伸与补充。
2011年9月,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替代了原来的04G101-3、08G101-5和06G101-6,变化较大。
2016年9月,16G101-3替代11G101-3,增加了新的内容,局部有些变化,本文对16G101-3中新增或变化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学习和理解图集。
2 变化或新增的内容基础构件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础。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作者:-----------------------日期:云天汽车配件ISO/TS16949:2002 质量管理体系部审核记录汇编目录1年度审计划(JL-P27-01)2审核日程表(JL-P27-02)3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采用的过程分析模式图(JL-P27-00)4审检查表(JL-P27-03)5不符合項报告(JL-P27-04)6审报告(JL-P27-05)7不符合項分布表(JL-P27-06)8会议签到表(JL-P04-05)编辑:审核:批准:王秋雅日期:2007-07-252007 年度审计划 JL-P27-01 N.06011审核目的全面检查本公司所建立的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是否保持正常运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审核围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过程和班次。
3审核依据⑴ ISO/TS16949:2002 标准要求;⑵相关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及其他要求;⑶ISO/TS16949:200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关文件;⑷顾客的特殊要求及与顾客签订的合同等。
4审核日程安排;;编制:审核:批准:日期:2007-03-15 日期:2007-03-15 日期:2007-03-15审核日程表JL-P27-02 No.0601-1审核日程表JL-P27-02 No.0601-2编制:审核批准日期: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采用的过程分析模式图JL-P27-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由若干相关的过程构成的。
一个过程可能要由若干按一定顺序运行并相互关联的子过程构成。
所以,一个过程可能由若干部门共同完成;一个部门也可能涉及若干过程的运行。
审核中应以过程方法为纲,根据上面过程乌龟图的模式,编制《审检查表》,将每一具体过程加以展开。
审核时应根据《审检查表》检查:1每一过程的输入是否充分?2国成输出是否适宜和有效?3过程的责任是否清楚和明确,岗位人员人员是否胜任?4过程地资源是否充分和良好?5过程的运行程序/方法是否正确并得到实施?6过程是否达到了策划的预期目标?7过程的各项活动是否充分予以展开?(具体格式见审检查表JL-P27-03 No.00)在《身检查表》中应记录各部门在过程运行时的实施结果,据此判断过程是否达到策划的预期结果,并提出不合格项。
16J101-1图集钢筋构造解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16J101-1图集钢筋构造解析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C25(d≤25) C30(d≤25) C35(d≤25)二级钢:33d 29d 27d三级钢:40d 35d 32d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C25(d≤25) C30(d≤25) C35(d≤25)二级钢(抗震三级)35d 35d 28d三级钢(抗震三级)42d 37d 34d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二级钢C25(d≤25) C30(d≤25) C35(d≤25) 25% 40d 35d 32d50% 46d 41d 38d100% 53d 46d 43d三级钢C25(d≤25) C30(d≤25) C35(d≤25) 25% 48d 42d 38d50% 56d 49d 45d100% 64d 56d 51d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E二级钢(抗震三级)C25(d≤25) C30(d≤25) C35(d≤25)25% 42d 36d 34d50% 49d 42d 39d三级钢(抗震三级)C25(d≤25) C30(d≤25) C35(d≤25)25% 50d 44d 41d50% 59d 52d 48d箍筋弯钩1350,平直部分10d,75中较大值梁上部纵筋两排间距≥25,≥d,排距≥30,;下部两层钢筋上下间距≥25,≥d,排距≥25d,≥d;拉筋一头为900,一头1350弯钩,平直部分5d。
KZ纵向钢筋连接:嵌固部位:绑扎搭接:底部为Hn/3非连接区,上部Hn/6,hc≥500为非连接区,中间连接区域为llE,两个搭接区域之间的间距为≥。
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底部为Hn/3非连接区,上部Hn/6为非连接区,中间连接区域为35d,≥500(焊接),相邻接头相互错开,柱插筋长度为。
KZ、QZ、LZ箍筋加密区:柱子嵌固部位Hn/3,≥Hn/6,hc,≥500至上层Hn/6,hc,500位置全部加密,梁上柱(lz)插筋底下弯折长度为15d,伸至梁底≥20d,≥;墙上柱(QZ)柱根构造:插筋自墙顶面,弯头为150;柱筋封头弯至梁,从梁底算起+20d(柱外侧配筋率>%可截断),梁上部钢筋伸入柱边弯折长度为15d,梁上部钢筋伸入梁底长度应为+20d(同上);柱内侧纵筋同中柱柱顶弯头均为12d,应伸入柱顶≥,柱封头≥laE无需弯折,伸至柱顶≥时柱外层筋弯折为15d,内侧弯折为12d。
图集和规范上一些钢筋、结构术语的解释,一些图集疑问的解答Author:建筑质检员2011-12-18 16:31 Sunday 224 0发表评论1、何谓架立筋?答: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
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
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
平法制图规则规定:架立筋注写在括号内,以示与受力筋的区别。
2、平法图集的最后一页“标准构造详图变更表”何用?最后一页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无规范作用。
这是给设计院用的。
平法的宗旨是不限制注册结构师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对G101中不适合具体工程的规定与构造,结构师都可以进行变更。
需要明确的是经变更后的内容,其知识产权归变更者,因此变更者应当负起全部责任(包括其风险)。
3、何谓通长筋?答: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
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
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起连接作用。
通长筋是“抗震”设防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4、如何正确理解《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第4.0.3条所说“Ⅰ级接头可不受限制”的规定?答:《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中将接头分为Ⅰ、Ⅱ、Ⅲ级,并对接头的应用做了规定: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对Ⅰ、Ⅱ、Ⅲ级接头,接头面积百分率分别为不受限制、不大于50%、不大于25%。
土建中的各种钢筋分类及用法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对受弯、压、拉等基本构件配置的主要用来承受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钢筋,其作用是使构件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
通长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立钢筋。
构造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如:混凝土结构中梁的架立筋、纵向构造钢筋(其配置在梁侧中部,俗称腰筋)。
架立筋:在混凝土构件中起架立作用(固定箍筋位置)形成钢筋笼骨架的构造钢筋,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受压筋(称单筋截面梁),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理论上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钢筋布置在上面的两角,计算上不考虑其受力,但实际上受压,同时起到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或者温度应力,这就是架立筋。
如梁根据承载力计算的需要既配置受拉纵筋也配受压钢筋(称双筋截面梁),则不需另外配置架立钢筋。
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立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
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
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立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分布筋: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平行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负筋: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其为受力筋。
弯起筋:支座处位于梁的上部(无说明时一般取1/3L),承受负弯矩;中间位于梁下部,承受梁的正弯矩。
16J101-1图集钢筋构造解析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
C25(d≤25) C30(d≤25) C35(d≤25)
二级钢:33d 29d 27d
三级钢:40d 35d 32d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
C25(d≤25) C30(d≤25) C35(d≤25)
二级钢(抗震三级)35d 35d 28d
三级钢(抗震三级)42d 37d 34d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
二级钢C25(d≤25) C30(d≤25) C35(d≤25)
25% 40d 35d 32d
50% 46d 41d 38d
100% 53d 46d 43d
三级钢C25(d≤25) C30(d≤25) C35(d≤25)
25% 48d 42d 38d
50% 56d 49d 45d
100% 64d 56d 51d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E
二级钢(抗震三级)C25(d≤25) C30(d≤25) C35(d≤25)
25% 42d 36d 34d
50% 49d 42d 39d
三级钢(抗震三级)C25(d≤25) C30(d≤25) C35(d≤25)
25% 50d 44d 41d
50% 59d 52d 48d
箍筋弯钩1350,平直部分10d,75中较大值
梁上部纵筋两排间距≥25,≥d,排距≥30,;下部两层钢筋上下间距≥25,≥d,排距≥25d,≥d;拉筋一头为900,一头1350弯钩,平直部分5d。
KZ纵向钢筋连接:
嵌固部位:
绑扎搭接:
底部为Hn/3非连接区,上部Hn/6,hc≥500为非连接区,中间连接区域为llE,两个搭接区域之间的间距为≥。
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
底部为Hn/3非连接区,上部Hn/6为非连接区,中间连接区域为35d,≥500
(焊接),相邻接头相互错开,柱插筋长度为。
KZ、QZ、LZ箍筋加密区:柱子嵌固部位Hn/3,≥Hn/6,hc,≥500至上层Hn/6,hc,500位置全部加密,梁上柱(lz)插筋底下弯折长度为15d,伸至梁底≥20d,≥;墙上柱(QZ)柱根构造:插筋自墙顶面,弯头为150;柱筋封头弯至梁,从梁底算起+20d(柱外侧配筋率>%可截断),梁上部钢筋伸入柱边弯折长度为15d,梁上部钢筋伸入梁底长度应为+20d(同上);柱内侧纵筋同中柱柱顶弯头均为12d,应伸入柱顶≥,柱封头≥laE无需弯折,伸至柱顶≥时柱外层筋弯折为15d,内侧弯折为12d。
所有起步筋均为50间距起步,梁根加密为梁高,≥500(抗震等级Ⅱ-Ⅳ级)。
端部无暗柱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应钩柱角筋,弯折为10d;端部有暗柱 L 型时水平分部筋紧贴角筋内侧弯折10d,转角墙有暗柱连接区域在暗柱外,连接长度为,两连接区域之间间距应≥500,内侧平平筋应伸至暗柱外边竖向筋内侧,弯折15d;端柱转角墙及端柱翼墙水平分部筋伸入柱内弯折均为15d,伸至角筋内侧;剪力墙坚向分布筋搭接自楼板顶面可在同一部位搭接≥,边缘构造纵向钢筋连接,绑扎搭接自楼板顶面≥LLE,榙接长度为LLE,两连接区域之间间距≥,焊接自楼板顶面≥500,接头之间间距为35d,500,机械连接≥35d,墙厚≥400且≤700为三排配筋,剪力墙变截面应伸入下面墙体内;屋面封头除外侧弯折≥15d,其他均为≥12d。
连梁(LL)钢筋伸至墙外侧弯折为15d,中间部位伸至墙内为LaE且≥600,可以直锚。
KL:梁上部贯通筋不同直径搭接长度为LLE,架立筋与非贯通筋的搭接长
度为150,上下筋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弯折15d,上部中间部位贯通筋伸入柱两边Ln/3,二排筋为Ln/4,下部中间部位应伸入柱内LaE且≥+5d。
地下室外墙水平钢筋外侧贯通筋连接区域在中间Ln/3,内侧水平贯通筋连接区域Ln/4内,竖向钢筋连接外墙在净高中间H/3,内侧竖向贯通筋在净高H/4内。
框架梁端支座钢筋伸入柱内≥LaE,≥+5d可直锚,中间节点梁下部钢筋在加密区梁高外搭接,且搭接长度≥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