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保余讲语文:学生如何更好地防止阅读丢分第2页-中考.doc
- 格式:doc
- 大小:74.02 KB
- 文档页数:3
2、答题结构和思路存在问题
我们拿一道极简单的题来说明问题,看看文章答题结构和思路对阅读分数的影响:
例题1:本文第14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
用(1分)
例题2:本文第14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
用(2分)
例题3:本文第14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
用(3分)
说明:同学们没有看错,上面三道题,确实除了后面的分值不一样外,其他都一样,既然问题一样,那么,是不是答案也就一样了?
来看下面的答案比较表:
我们来看看正确参考答案:
点评:在中高考语文阅读中,分值的不同,代表着不同的答题结构和答题要点的变化。
有的同学一看第14段是过渡段,忽略了分值直接答“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便只能得一分!为什么?因为我们忽略了或是不懂文章的答题结构。
当分值为2分以上时,答题结构是什么?首先,要先点出它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仅此不够,其次还要点出它承接了上文的什么内容,再引出了下文的什么内
容。
因此,很多时候的“失误丢分”,其实表明我们在“答题结构”方面存在问题,我们本章将结合阅读判定分析题,来对相关的答题结构进行梳理,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将会发现,这些“答题结构”并不繁杂。
黄保余谈中年级学生如何提高语文成绩主持人:说完低年级咱们中年级,中年级这些孩子们应该怎样去提高语文成绩?黄保余:中年级就是2升3,刚才说过2升3的孩子特别有意思,如果说他第一次写作文他对作文很好奇,他会一直觉得很好奇,语文这个学科就树立信心了。
如果第一次写作文你就不好奇,甚至觉得说我上小学一二年级语文还可以,上三年级觉得作文不能写,老师也不给鼓励,就会觉得我语文是不是有问题,2升3是一个很关键的时候。
一定要让孩子对这个作文没有排斥的心理,不会犯怵不会害怕写,其实2升3的暑期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特别的任务,首先家长要督促孩子学会分段,这个别看起来很小,他对孩子作文思路的理清非常的有作用。
注意分段,第二个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他们把孩子最初的一些给孩子正一正,让孩子觉得整个语言表达是比较规律的比较顺畅的,还有一个就是说2升3的时候。
孩子可以把自己的一些见闻写下来,比如说听见的故事看见的事情写下来,这个阶段我们觉得暑期是特别重要的,当然2升3的秋季还有一个问题,各个学校都会给孩子出一些作文。
记得小时候我们常常写的作文叫什么,有一次难忘的事,学校趣闻等等等等,这些作文如果会写,当然觉得很简单,不会写的孩子会蒙了。
我们3年级的秋季安排有大量的常见作文的学习,就让孩子觉得这些作文跟他学校学的时候我都学会了,这个时候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孩子确实比别的孩子写得好,第二个树立起他的学习的信心,这个信心特别的重要。
所以就这样安排,如果说孩子对语言学习要保持一个活力,就是2升3是特别重要的,包括他的暑期还是秋季,3升4的时候我们孩子已经学会写作文了,而且好多孩子已经接触过作文培训了,很多家长孩子会放松了,我们会明显觉得这一年,即使孩子不写作文也不会明显觉得掉下去的,不会觉得。
但是有一个问题也许很多家长都不知道的,其实一个孩子作文进步最快的阶段是4年级,4年级进步快的原因是在于他已经有3年级作文学习作基础了,你4年级再给他讲一些作文的技巧方法,你会想我以前是那样写的,老师讲得真好,这就很快的能够掌握。
[提要]明白孩子在哪部分丢的分数,比考了多少分更重要,因为你要决定我要用多长时间或者是要不要用时间解决那个问题,有的时候你需要了解孩子的学校考试试卷情况。
因此,在得到孩子的考试成绩后,最重要的不是看总成绩,而是要看在哪部分丢的分
多。
二、对语文丢分问题做到心里有数
1、不同学校在初中时的考核思路的不同
基础知识在中考和高考时虽然不易影响分数,却可能对孩子的语文成绩造成明显的影
响。
我们按初一考试时出题思路的不同,将学校
分为两类。
第一类:按中考的题型出题,基础知识考核偏少,阅读题量偏大。
这一类学校希望学生更早对中考有所认知,从一开始就建立这样的一个思考和答题的适应性,很顺畅的往下走。
第二类:平时重视基础性内容和知识的考核,阅读所占比例偏少。
他们认为初一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123456。
防止差错提升得分中考语文失误谈□杨浦区教师深造学院高级教师陈庭茂每年中考,总有相当多的考生重复前几届考生屡犯的失误,最后酿成不用要的失分,为使考生防止差错,提升得分,本文从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及作文等三部分,就最近几年来中考答题中的典型失误,作一浅读。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失误主要表此刻“默写”、“释词”、“解说句子意思”和“内容理解”等方面。
“默写”方面的失误主假如出现错字、别字。
如2003 年中考,有的考生将“竹喧归浣女”中的“喧”,错写成“暄”。
究其原由,一是不认识字义,二是不辨字形。
“释词”的失误主要在于没有从详细的语境出发,即没有联合句子来解说。
如昨年中考试题,要求解说“躬耘于南阳”中的“躬”,“壮哉我中国少年,无国无疆”中的“疆”,有些考生将“躬”解说为“哈腰”、“鞠躬”,把“疆”解说为“边境”,若联系句子意思来释词,便不会犯错。
“解说句子意思”的失误主假如没有落实句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如昨年中考,要求考生写出课外文言短文《楚人学舟》中“遂从为尽操舟之术”和“椎鼓径进”两个句子的意思,答案分别是“于是就以为已经完整掌握了驾船方法”,“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而有些考生将“操”误释为“操作”,将“径”错释为“已经”,这样,句子的意思便“走样”了,致使失分,势在必定。
“内容理解”一类的试题,主要考察考生认识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文章告诉了读者什么道理等。
这种试题在答题中的失误主假如不到位,或表述空泛,或表达罗嗦,或表述疏忽。
如昨年中考试题,要求考生读了《爱莲说》一文,写出作者将莲与牡丹作对照,表达作者对什么品德的追求,对什么世风的憎恶,答案是“洁身自爱”品德、“追名逐利”世风,有的考生答题空泛,写成“崇高”品德,也有的考生表述罗嗦,答成对“贪慕富贵、追求名利、冷淡炎凉”世风的憎恶。
现代文阅读考生在现代文阅读答题中最大、最重要的失误是,缺乏对文章整体理解和整体感知的能力,在答题中的详细表现为不周到,不严实。
为简便起见,以下阅读能力,均指应试阅读做题的能力。
一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一般说阅读的核心能力是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但实际上理解能力严格来说不是一种单独的能力,只要你概括能力好,表述能力强,理解能力自然就好。
所以我个人近似认为: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述能力二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从何而来:源头是写作能力【黄老师药方】黄老师提到,2006春节,对郭姓同学(面临中考,阅读扣分特别多),黄老师要求孩子春节期间,每天拿一篇千字左右的叙事或抒情散文,只做划分层次和概括大意的练习,其他复杂的事都先不用做。
提高了概括能力。
后续表述能力有时间提高。
【我是怎么训练学生的一通过写作训练来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P9页原文,如果一个学生概括能力,表述能力偏弱,那么他首先学到的课程会是写作,前文也讲到过,要提高孩子的阅读概括和表述能力,最快的办法不是通过做阅读题本身,而是进行写作训练。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是,这一训练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于此同时对学生的概括和表述能力进行快速提升。
【作文写的好,政治历史两科成绩也都会十分不错】P13页:细心的人会发现,在中学时代,作文写的好,语言表述能力强的学生,他的政治、历史两科成绩也都会十分不错;在工作单位,同事或领导中对某件事有深刻理解和认识的人,总有两种能力与他(她)如影随形,那就是概括总结分析以及表述能力。
【写作决定论】P5 我们有些语文学的特别好的家长也许会有体会,上高中时如果你的写作水平足够好,那么即使是平时阅读题做得并不多,你仍然能得到非常好的成绩。
为什么?那是因为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帮了你。
因此,这两个基本功如果还很薄弱的话,不管多早学阅读,效果都不会很理想。
三以读促写对多数人只是美好的幻想P3 我们身边有那么多人读了三四十年文学作品,但他们中间又有多少人会写文章,答案是少之有少。
既然读了三四十年文学作品的成年人都做不到,为什么我们要相信读几年课外文学书后,我们的孩子就能以读促写,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了呢?我在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时,曾公布过一个数据,在小学阶段,只有5%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便能非常明显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语文提分到180分,黄保余讲解应对策略(1)提示:本次虽然是中、高考调分,但因为是最晚2016年开始执行,因此受影响最大的,分别是现在上小学4——6年级和初三、高一年级的学生所受影响最大。
一、相关影响1、语文一科独大,成为第一学科对现在的五、六年级和初三、高一的孩子来说,当他们中考、高考时,所面临的情况就语文成绩提高30分,和英语学科的分数相差最高达80分,直接的差异就是,如果我们说化学是80分,英语是100分,语文一科的总分,要抵得上英语和化学加起来总分,中考、高考的得失成败,往往偏向于语文一科定天下。
2、考生分值差距前所未有的加大,一科分数相差50——70分比皆是在这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中,最为直接的影响是,语文即将成为中小学所有学科中的第一学科,所有学生都会将更多精力放在语文上,高考时成绩最好的同学,有望可达到170分左右的成绩,而在语文上一般偏弱的学生,有可能仍然只能答100分,一科中,成绩相差70分的比皆是。
由于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假设150分分值时,中间学生能考100分,高分学生能考130当提高到180分时,中间学生提高将极为有限,仍会是在105分左右,但以前能考130分的学生,却能考到165分以上,相差可在60分左右。
因此,语文学科改革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弱者愈弱,强者愈强,分数差距前所未有的加大。
3、盲目应对造成大量精力浪费,导致学习成绩趋不稳定状态当所有的人都知道语文学科成为第一大学科时,必然会最为重视语文。
但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外延过大,仿佛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考,往往到头来容易导致学的不考,考的没学,学深了,却考的十分浅显,学浅了,却考的深。
盲目的学习,浪费过多精力,考试时发现不只是语文成绩没提上去,同时重影响了其他学习的学习精力。
因此,每个家长都需要了解的,是我们该学哪些,学到什么程度,占多少比重。
这是我们后面重点要讲的。
4、小升初择校政策和重心的转变一所学校是不是名校,受不受家长重视,其实最现实的是看这个学校学生在中考和高考时的成绩表现。
[提要]将“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梳理表“中所有的”踩分词“熟记于心,并且能够分清他们之件的关系,比如文章的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哪些考点等。
掌握和理清《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上所有的知识点,是我们所有学生最基本的基本功。
1、最基本要做到哪些?(1)、将“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梳理表“中所有的”踩分词“熟记于心,并且能够分清他们之件的关系,比如文章的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哪些考点等。
(2)、家长、老师或自己可以每隔半月到一月时间,检测一下对表中内容的识记情况,了解哪些方面还有遗漏。
(3)、多做中考或高考题,在做题后验证一下知识地图所列内容考试中是怎样体现的,达到对知识地图中内容的深化记忆,并且会更有信心更好地运用“知识地图“,在运用过程中,因各地出题人的参考答案并不一定规范,因此会出现个别试卷或试题与知识地图考点不吻合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
简要来说,就是先理清和掌握考试的“知识点“,让它不要有盲区,并且试着将它运用得更熟练些。
如果是我们《语文知识地图第一册》的学生,按老师每节课来讲的来进行学习,课后再完整识记知识地图,平时多做一些中考和高考题来验证就可以了。
《语文知识地图第一册》最重要的一点,是将知识地图上所有的踩分词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讲解,15讲下来就是刚好把整个知识地图一张纸上的所有内容系统地讲完。
如果是没有学《知识地图第一册》的学生,可以在网上的相关视频和指导资料。
掌握和理清《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上所有的知识点,是我们所有学生最基本的基本功。
我们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凡是我教过的孩子,到最后中考、高考前,很多家长都会联系我,联系完约个时间会给孩子专门做知识地图的最后梳理讲解,今年中考一模考前时,就在隔壁教室,我就拿着这张图纸(知识地图表)给她讲解,挨个梳理。
后来家长打电话,跟我说孩子考了115。
巧的是,我们今年就跟115分干上了,我能统计到的跟我联系的孩子有12个孩子,有4个孩子考了115,没有超过也没有少,就是115,巧得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但事实如此。
4、我们该怎么看待中学的语文基础知识丢
分问题?
对于学习成绩明显各方面偏弱的学生,我们虽然清楚什么问题都应当重视应当解决,但首先最近解决的依次是作文、阅读、文学常识和文言文。
让自己变成一个整体成绩偏上
或比较好的学生。
对于一个学习成绩偏上或者是比较好的同学,我们先要抓最大块的内容,比如阅读、写作、文学常识和文言文,仍是优先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基础知识。
但对于成绩十分优秀的同学来说,拼的少丢分数,是要全面的抓分数,在基础知识少丢一分排名就差出好多,不可忽视基础部分,但仍然是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多加注意,不必专门去提高基础知识。
总之一句话:什么时候都不要专门出补语文基础知识,顺带着进行就可以了。
黄保余老师预测2013年中考语文必考题语文阅读丢分从表面现象上来看,源于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经常说的“答题没答到点上”,也就是所说的“失误”丢分;二是经常说的“没想起来该答这方面”或“不知道是这个道案”。
其实出现第一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是我们答题方向和思路的偏移,这种情况需要调整相应的答题结构和答题方向来解决。
出现第二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是我们同学在知识点的学习和运用上,还存在知识点上的认知盲点,需要对整个中学语文的知识考点进行系统梳理之后,加以解决。
在整个语文阅读考试中,判定分析能力考核在阅读四大能力考核中,有着考点最多、知识盲点最多、题型最多的“三多”之称。
尽管听上去让人有怕怕的感觉,但今天你会发现,我们将用几个简单的图表,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1题:判定描写方法及作用考试变形1.第(x)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什么?(2分)?2.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考核知识点导航:在《黄保余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我们将描写方法分为三方面,分别为写人、记叙和细节描写,其中,跟写人有关的描写方法总共有六项,分别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与记叙有关的描写有三项,分别为场面描写、环境描写和景物描写。
另外,我们将文章中对人和事物进行一边串的细致描写的方法,统称为细节描写,细节描写通常是融入到前面两方面的描写之中的。
具体答题结构及思路分析1、第(x)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例:老栓走到家,店面早经收拾干净,一排一排的茶桌,滑溜溜的发光。
但是没有客人;只有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帖住了脊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
老栓见这样子,不免皱一皱展开的眉心。
他的女人,从灶下急急走出,睁着眼睛,嘴唇有些发抖。
参考答案:答,文章运用了人物的外貌描写,写出了华小栓身体的虚弱。
中考语文天才型讲师黄保余教你如何应考
黄保余简介:黄保余老师,国内知名阅读写作教育专家,中国少年作家班作文培训中心主任、中华母语学习与文化发展总课组秘书长,他中学时便出版长篇小说,99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少年作家”,对语文阅读写作有着独……
黄保余简介:黄保余老师,国内知名阅读写作教育专家,中国少年作家班作文培训中心主任、中华母语学习与文化发展总课组秘书长,他中学时便出版长篇小说,99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少年作家”,对语文阅读写作有着独特的感知能力......详细
2014年中考语文黄保余老师应考策略
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学习问题与考试思路
一、基础知识在中考时对语文成绩的影响微乎其微..................
查看详情
二、对语文丢分问题做到心里有数.................................
查看详情。
2.如何抢占高分
我们说,掌握“语文知识地图“上所有的知识点,是基础,如果要想考更高的分数,阅读的四种能力是无法跳过去的。
每年中考、高考有综合应用题,出题花样繁多,不一而足。
但只要你稍一观察你就会发现,它所有的考核,都无法逃脱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赏析能题的范畴。
如果明白这些,这些题无论是平时应对还是复习备考,都会变得十分简单。
如果说《中学语文知识地图第一册》所学的所有知识点体系是子弹的话,那么,这四种能力,便是枪身、是瞄准用的准星,是让子弹更加准确射向目标的保证。
因此,《中学语文知识地图第二册》是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考试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如果学生短期内自学提高上述能力,可以在网上或各地新华书店购买《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黄保余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或即将出版的《中学语文知识地图
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