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辅导员与“90后”学生的关系探析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辅导员与学⽣之间的关系⾼校辅导员与学⽣的关系是⾼校师⽣关系中最亲密的⼀种,辅导员与学⽣接触最多、交流最多、⼯作最直接,对学⽣的成长起着举⾜轻重的作⽤。
同时辅导员是学校与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及时有效地沟通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作、不断提⾼学⽣综合素质等⽅⾯发挥着重要作⽤。
因此,辅导员在与学⽣相处时应注重处理好以下⼏种关系⼀、距离关系 辅导员与学⽣之间的认知关系应该遵循美学观点上所强调的“距离产⽣美”。
究其含义,笔者认为辅导员给学⽣的总体印象应该朦胧含蓄⼀些,要让学⽣对⾃⼰有⼀种仰慕和崇拜的⼼理。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应该是教学⼯作中的佼佼者,⽽且在思想、修养、⼈格、社交等诸多⽅⾯都出类拔萃。
⽐如要注意穿着打扮⼤⽅、得体,语⾔⽂雅,举⼿投⾜间给学⽣带来⼀种优雅的书卷⽓和⽂明⽓息。
⼆、尊重关系 现在正处在教育改⾰的时代,正处于⼀个使学⽣成为学习主⼈的时代,教师从原来的主导者变为服务者,地位悬殊很⼤,但这和商业中的服务者⼜有区别。
教师的服务对象不是商品,⽽是⼈,因此在讲究效益和质量的同时,还要讲究服务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辅导员要转变观念,改变居⾼临下的⼯作作风。
要致⼒于建⽴⼀种师⽣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氛围,把保护和尊重学⽣的⼈格与⾃尊⼼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
三、朋友关系 当前,⼤多数辅导员刚刚⾛上⼯作岗位,在没有经受社会锻炼的条件下担任起辅导员⼯作,由被管理者⼀下转变为管理⼈的⾓⾊。
他们往往激情满怀,决⼼⼲出⼀番成绩,这种精神状态是好的,但需讲究科学的⽅式⽅法。
青年辅导员⾯对学⽣,⼀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能⼒、经验、⽔平诸⽅⾯的现状,要勤于思考、虚⼼学习,以兄弟情关⼼爱护每⼀位学⽣,做他们的知⼼朋友,努⼒创建⼀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有战⽃⼒的班集体。
四、平等关系 每个学⽣都要求被平等对待,都希望辅导员办事公平、透明、公正。
因此,辅导员应不徇私情,真诚平等地对待班上每⼀个⼈。
摘要当代大学校园中,“80后”辅导员已逐渐成为高校辅导员的新生力量,“90后”大学生已经逐渐成为了大学生的主要群体。
“90后”大学生有着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大学生的特征,而“80后”的辅导员在应对“90后”大学生时有着自身的优势但也同时存在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分析“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80后”辅导员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对高校80后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进一步探析。
关键词“80后”辅导员“90后”大学生工作探析After "Post -80s"Counselors Encountered "Post -90s"College Students:An Inquiry into the Work of "Post-80s"College Counselors //DongLinAbstract Thecollegestudentsbornin1990s,withtheirdistin-guishedfeatures,arealreadythemaingroupincollege.Togeta-longwiththem,thestudents'affairscounselorbornin1980s,possessingtheirownadvantagesaswellasfacingtheseverechallengeshasgraduallybecomeanewlyemergingforce.Basedontheanalysisofthe"post-90s"students'featuresaswellasthechallengesfacedbythe"post-80s"counselors,thisessayaimstoexploretheworkingpracticeofthe"post-80s"counselorsincol-lege.Key words "post-80s"counselors;"post-90s"collegestudents;explorationoftheworkingpracticeAuthor 's address UniversityofShanghaiforScience&Tech-nology,200093,Shanghai,China“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辅导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
“80后”辅导员与“90后”学生的关系探析
文章阐述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分析了辅导员工作职能下的几种关系及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提出了“80后”辅导员正确处理与“90后”学生之间关系的方法与措施。
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学生的行为典范;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助学生规划人生目标;深入学生内部,细心观察学生动态,掌握学生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善于利用朋友的身份用心聆听,热心帮助学生;诚心诚意为学生服好务。
标签:“80后”辅导员;“90后”学生;关系;处理方法
自2008级大学新生开始,我国高校出现以“90后”为主的学生群体,“80后”为其辅导员的“风水岭”式的变化。
[1]因此,作为一名高校“80后”辅导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竭尽所能的发挥自己的才干,将自己与每一位学生融为一体就显得十分关键。
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2]
立足于教育部关于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要求,将辅导员的职责归结为五种角色。
1、学生人生的导师
辅导员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积极引导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引导学生养成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冷静处理事情、能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的能力,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及人生规划。
2、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管理者
辅导员是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它不仅仅是学校规章制度的传达者,更是执行者。
学生上课考勤、请销假、评先评优、奖助学贷、宿舍卫生安全等工作都由辅导员完成。
学校有相关政策需辅导员向学生传达,学生有困难需辅导员进行反馈,而辅导员必须帮助学生实现其自我管理,同时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3、学生的心理咨询师
当代“90后”大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或来源于社会,或来源于家庭,或来源于学生个人。
辅导员必须及时洞察学生因这些因素引发的思想困惑、情绪消极等负能量并进行疏导,帮助其走出困境。
4、学生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是学生在学校关系最密切的人,也是联系最多的人。
“90后”是情感奔放热情,富有激情且善于表达自己的一代人,他们人际交往广泛,特别关注朋友。
[3]辅导员要善于利用朋友的身份经常与学生推心置腹的谈心谈话,用心聆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5、学生的家人
一般的学生都是初次离开早已习惯了的家乡,初次离开照顾自己的父母,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但又必须去适应。
辅导员是他们心里唯一的依靠,因此,辅导员必须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以家人般的温暖去关心他们,以家人般的信任去理解他们。
二、辅导员工作职能下的几种关系及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辅导员岗位不仅要求高学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1、利用实力与崇拜进行高素质人才的指引
高校辅导员不仅是以教育者的身份进行循循善诱启迪学生的心灵,更要靠自身素质和形象感染和引导学生。
所以,辅导员必须提升自己做人、做事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还需不断增强个人专业素养,做一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行为典范。
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利用心理咨询及时掌握学生近期思想动态
心理咨询是当代高校学生管理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求。
通过学生的表现、反应与诉求来了解与掌握学生最近的思想政治动态并加以及时的疏导与指导,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3、利用知心朋友关系获取学生的信任与坦诚
“90后”是注重朋友且有强烈集体荣誉感的一代。
因此,辅导员应该善于利用这些特点,与学生推心置腹成为真正的朋友,不仅仅可以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的影响到学生,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4、像学生家人一样给予学生以安全感
在学校,宿舍就是家,班级就是家。
辅导员就是一名家长,必须心中想着学生,行动上爱护学生。
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尽全力去帮助,当学生失落的时候第一时间去陪伴,当学生难过的时候用最合适的方法去安慰,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悉心的去指导,从而使学生觉得辅导员可以依靠和相信。
三、“80后”辅导员如何正确处理与“90后”学生之间的关系
“80后”辅导员与“90后”学生年龄相差不大,同时成长的社会背景也相似。
那么,“80后”辅导员到底应该怎样利用自己的身份正确处理与“90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1、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时俱进,做学生的行为典范
作为一名辅导员,在工作之余必须加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随时关注国内外的时事热点和新闻,关注生活在多媒体时代各类潮流,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与实践。
对于“80后”辅导员和“90后”学生来说,年龄的微小差距可以促使彼此培养更多共同的关注热点,洞察彼此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
2、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助学生规划人生目标
“80后”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情节的设置、制造会场氛围以及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更能理解“90后”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管“80后”还是“90后”,生活的社会大环境是相同的,所以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在职业规划以及人生目标方面对其进行协助和引导。
3、深入学生内部,细心观察学生动态,掌握学生性格特征,因材施教
辅导员应该做到“三勤”—勤走动,勤询问,勤观察。
“80后”辅导员与“90后”学生之间相似的成长轨迹使得彼此之间有更近的距离。
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深入学生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近期的思想政治状况;深入学生群体当中,了解学生近期的困惑所在。
只有真正和学生走在一起,才会表现真正的自我。
4、善于利用朋友的身份用心聆听,注意方式方法的热心帮助学生
善于利用朋友的身份融入学生,辅导员此时必须淡化教师身份的权威,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去倾听,哪怕是最近的抱怨与不顺都可以分享。
与学生之间学会换位思考,彼此理解相互坦诚。
这是“80后”辅导员与“90后”学生相互理解的重要渠道,也是彼此信任的重要前提。
5、以“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诚心诚意为学生服好务
“90后”学生有独立的个性,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因此“80后”辅导员应该采用“参与式”的管理方式,学生工作的大部分采用民主的方式使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作为班级一份子的责任和使命,让他们感受到作为主人翁的神圣,讓他们感受到被尊重的自豪。
学生感受到这一切的时候必然会报之以尊重、真诚和热情。
总之,“80后”辅导员与“90后”学生之间几种关系的处理以及和谐关系的构建对于高校的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很重要。
但是在新形势下的“80后”辅导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必须改变、必须创新以寻求更多的方法来适应不断变化的“90后”大学生和外面的环境。
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完成学校以及社会的职能和任务。
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