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光学》专题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243.50 KB
- 文档页数:8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光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它的发展离不开实验和观察。
下面是九年级物理《光学》知识点的复习。
一、光的特性1.光是一种电磁波,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光的波长决定了它的颜色,波长越长,颜色越暖;波长越短,颜色越冷。
2.光的传播是以直线传播的,即光在真空中传播时,其光线是直线。
3.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它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光速,约为3.0×10^8m/s。
4.光的可见光谱由波长最长的红光到波长最短的紫光组成,分为红、橙、黄、绿、青、蓝和紫七个颜色。
5.光的强度可以用光的亮度来表示,亮度与光的强度成正比。
二、折射与反射1.折射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的现象。
2.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而且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3.理想平面镜是一种能够反射光线的平面,无法通过光线。
4.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而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5.法线是垂直于反射介质表面的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
三、光的成像理论1.光的传播是以直线传播的,所以我们看到的物体是由光线沿直线传播到我们眼睛中的。
2.凸透镜成像特点: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会汇聚成一点,该点被称为焦点。
3.凹透镜成像特点:平行光线经过凹透镜会发散开,看起来像是从一个点发出来的。
4.火盆成像:当物体在焦距内,凸透镜成像是实像,大小、正立与原物体相似;当物体在焦距外时,凸透镜成像是虚像,大小、倒立与原物体相似。
5.牛顿环实验:当一块平面玻璃板和一块有一定曲率的玻璃板接触在一起时,会产生一些环形的彩色光斑。
四、光的干涉与衍射1.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互叠加所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2.干涉分为构造干涉和破坏干涉。
构造干涉是指两束光线在空间中叠加时形成的干涉条纹;破坏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互抵消,使得一些区域的亮度降低。
初中物理总复习《光学专题》光学是物理学中研究光的传播、发射、辐射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进行总复。
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速度为常数,即光速。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光在各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 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和速度。
- 反射:光在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即改变传播方向。
2.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经过某些介质或物体时,不同波长的光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使得光分离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常见的光的色散现象包括彩虹和棱镜分光。
3. 光与镜子镜子是由光滑的金属或玻璃表面构成的,光在镜面上发生反射。
根据镜面形状的不同,镜子可以分为平面镜和曲面镜。
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平面镜:镜面呈平面,反射图像与物体大小、位置相等。
- 曲面镜:镜面呈曲面,根据镜的形状可分为凸镜和凹镜,反射图像有变大、变小以及正立、倒立的特点。
4. 光的折射与透镜透明物体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折射。
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常见的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
光在透镜上的折射遵循折射定律。
- 凸透镜:使光线向透镜中心聚焦,成像特点有实像和虚像。
- 凹透镜:使光线分散,成像特点有虚像。
5. 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更多光波相互叠加形成干涉图案的现象。
常见的光的干涉现象有干涉条纹和薄膜干涉。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小孔或细缝后,在背后形成干涉现象的现象。
常见的光的衍射现象有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
6. 光的照明与景深光的照明是指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在我们眼睛中形成图像的过程。
根据光线照射的特点,我们可以了解景深的概念。
景深是指从摄像机或眼睛前景到背景中景物能够保持清晰的范围。
景深受光圈大小、焦距和物距影响。
总结本文对初中物理光学专题进行了总复,涵盖了光的传播、色散、与镜子、折射与透镜、干涉与衍射以及照明与景深等内容。
希望这份文档对于您的物理复有所帮助。
【图片素材来源:Unsplash】。
初三物理总复习第七讲:光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条件考点2 光的反射规律现象考点3 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的探究平面镜作图考点4 光的折射规律现象考点5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考点 6 凸透镜成像成像条件成像条件的应用考点7视力矫正练习一、有关透镜的规律1.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__作用。
2.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会在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______,这一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凸透镜的_________。
3.凹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会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______,这一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凸透镜的_________。
4.作出有关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5.如何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1)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_____________上,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上。
(2)实验时可由大于2倍焦距之外开始,逐渐向凸透镜靠拢,逐一完成各项实验步骤。
6.凸透镜成像规律(1)图像法(如图)(2)列表法(3)___________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___________处是成缩不像和放大像的分界点。
(4)成实像时,像与物上、下和左右都__________,物体到透镜的距离越近,像越_________,像到透镜的距离越__________;成虚像时,像与物上、下和左、右都__________,物体到透镜的距离越近,像越_________。
12练习二:光学综合练习1.一条光线经互成角度的两个平面镜两次反射以后,传播方向改变了60°,则两平面镜的夹角可能是( ) A .60º B .90º C .120º D .150º2.如图1所示,a 、b 、c 三条光线会聚于P 点,若在P 点之前任意放一平面镜,则( )A .三条反射光线可能相交于一点,也可能不相交于一点B .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相交于一点C .三条反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D .三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镜后一点3.游泳池边竖直墙上有一只挂钟,某同学看到了水面下挂钟的像如图2所示,挂钟指示的真实时间是 点 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光学》专题复习卷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1.晴天,在茂密的树林下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会在地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的原理。
如果是在发生日偏食的短暂时间里,则地上的光斑是圆形的光斑(填“仍然”或“不再”)2.夏日清晨,阳光明媚,小明和妈妈一同来到了湖边散步,岸上拉着母子俩长长的影子,湖中柳影摇曳。
小明指着自己的影子对妈妈说这是光的形成的,又指着湖中柳树的倒影说这是光的形成的。
3.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
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4.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实验成功。
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
当高楼内有烟雾,可用(选填“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发现火源,可用(选填“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精确测量火源距离。
5.早晨一束阳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某液体中,在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折射角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折射角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张家界因山而著名,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扔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
7.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利用手机拍照,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大”或“减小”)8.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______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______、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播。
10.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方(选项“前”或“后”),需要佩戴加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初中物理光学重知识点及题型归类(人教版)一、光学基础综合一、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其颜色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显色原理:同色光透过→人眼,异色光吸收——同色透过,异色吸收注意:无色透明物体可以透过所有色光。
2.不透明物体(其颜色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显色原理:同色光反射→人眼,异色光吸收——同色反射,异色吸收注意:白色物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色光。
二、光的直线传播应用1.影子1.画图(光线:实线+箭头)2.人经过一盏路灯,影子先变短后变长靠近路灯,影子变短;远离路灯,影子变长。
应用2.小孔成像实验考点梳理1.画图(全部实线)嗯2.成像特点:倒立、实像。
上下、左右都相反3.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4.若孔太大:不成像,光屏上会出现一片光亮。
5.左右移动问题(如何让像变大):物体靠近小孔,或光屏远离小孔。
技巧:物近像远像变大6.上下移动问题:物体向上移动,在像向下移动。
技巧:物像跷跷板,高低都相反。
7.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树叶间的缝隙到地面的距离不同。
三、光的反射应用1.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应用2.水中倒影应用3.平面镜成像1.原理图2.特点:①等大:像与物的大小相等②等距: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③垂直: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相反:像与物体左右相反⑤虚像:平面镜所成像为虚像技巧:等大、等距、垂直、相反、虚像3.实验考点梳理①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会使成像更清晰;②使用玻璃板不使用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③使用棕色玻璃板的原因是:使成像更清晰;④用完全相同的两根蜡烛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⑤玻璃板未与纸面垂直的影响: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⑥玻璃板太厚的影响: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会成像,两个像不重合难以确定像的位置;⑦在玻璃板后放光屏的目的是:确定平面镜所成像为虚像;⑧眼睛在点燃的蜡烛一侧观察像;⑨未点燃的蜡烛无法与像重合的原因:a.玻璃与桌面不垂直(优先答);b.玻璃板太厚;c.点然的蜡烛已经烧短一部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光学》专题复习卷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1.晴天,在茂密的树林下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会在地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的原理。
如果是在发生日偏食的短暂时间里,则地上的光斑是圆形的光斑(填“仍然”或“不再”)2.夏日清晨,阳光明媚,小明和妈妈一同来到了湖边散步,岸上拉着母子俩长长的影子,湖中柳影摇曳。
小明指着自己的影子对妈妈说这是光的形成的,又指着湖中柳树的倒影说这是光的形成的。
3.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
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4.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实验成功。
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
当高楼内有烟雾,可用(选填“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发现火源,可用(选填“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精确测量火源距离。
5.早晨一束阳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某液体中,在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折射角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折射角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张家界因山而著名,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扔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因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
7.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利用手机拍照,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8.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______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______、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9.呼和浩特市广播电台某调频立体声的频率是100MHz,它的波长是 m,它在空气中通过传播。
10.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方(选项“前”或“后”),需要佩戴加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二、选择题(共8题;第11—16题是单选题,每题3分,第17、18为多选题,每题4分,答对得4分,答案不全得1分,答错不给分,共26分)11.市面上有一种化妆镜,当对着它照镜子时,能看到自己面部更细微处。
这种化妆镜应该是一种()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面镜 D.凸透镜12.下列哪个情景中的“影”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树影婆娑13.如图所示,平面镜M1和M2的夹角为60°,物点S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14.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A.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B.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C.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D.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15.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A.将延后 B.将提前 C.不变 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16.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17.如图是探究凸诱镜成像规律的装置,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B.此凸透镜的焦距小于l0cmC.若将蜡烛移动到20cm处,光屏移动到70cm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D.若在蜡烛和凸诱镜之间放一个远视眼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18.下列现象应用紫外线的是()A.用来识别钞票或商标的验钞机B. 家庭用的烤箱烤食品C.在医院的手术室或病房里常用的灭菌灯D.适当的阳光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三、简答与作图(共4题;第19题4分,第20题5分,第21题6分,第22题7分,共22分)19.为什么汽车前灯的玻璃灯罩要用有一些横竖条纹的玻璃(如下图所示)制成。
20.如图10所示,ABC为直角三棱镜,一束光线沿着与AB平行的方向射到AC面上后,在AC和BC面上经过两次折射后从BC面射出,请作出这束光线的光路图(不画反射光线)。
21.有的轿车的观后镜是用平面镜做成的,而有的又是用凸面镜做成的,请说明其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22.(1)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乙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3)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AO,经过凸透镜沿OB方向水平射出,请在图丙中大致作出该凸透镜和焦点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4)图A给出物体AB及像A′B′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F的大致位置.(5)完成下图凹透镜的部分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23.小文同学通过以下的实验过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设计与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作光屏)竖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2)当一束光贴着左侧纸板沿AO方向射到O点时,在右侧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在纸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了反射.(3)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想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性.由(2)、(3)能发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4)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5)再如图乙所示,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则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提到新的问题】(4)、(5)中反射光线存在吗?若存在,射向哪个方向呢?是否还是与入射光线共面呢?【继续实验】在图乙中过O点垂直于镜面立一根铅笔OM,仍以(5)中那条入射光线为入射光线,将纸板再竖立起来旋转纸板,使入射光线与OM共面,再移开铅笔,此时在纸板同一平面上呈现出反射光线.【分析与论证】(1)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过入射点作与镜面垂直的一条直线(用虚线)很有必要,我们物理学中把这根线叫做法线.(2)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评估与交流】探究出上述光的反射规律以后,小文同学在如图甲所示中作出了法线,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法线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都是40°,于是继续补充光的反射规律,得出结论: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现请你对他这样得出的结论及正确性作出评价:①;②.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1) 小明将 LED 灯、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中心在。
接着小明调节 LED 灯、凸透镜至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 把焦距 10cm 的凸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你采取的具体办是。
(3)小明选择 LED 灯替代平时常用的蜡烛做实验,优点是(写出一条即可)。
25.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是_________的.②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2)学习小组对像的清晰度与亮度问题作进一步探究.①在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 ,又在a 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 、c ,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 、c 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移动光屏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 、c 两小孔处三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________.A B C D ②他们设想在b 、c 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所成的像都与b 、c 两孔处三棱镜所成的像重合,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 、c 两孔处三棱镜的要________(选填“大”或“小”). ③若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替代上述所有棱镜后,恰能在图丙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此像是_______的倒立实像;若只用a 孔替代凸透镜,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与该透镜所成的像相比,像的亮度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26.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
∇∇∇∆∆∇∆∆(1)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2)图乙是小强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选填“①”或“②”)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光学》专题复习卷(原卷)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光沿直线传播;不再2.直线传播;反射3.60°;镜面反射4.红外线;激光5.30°;变小6. 凸透镜;会聚7.增大;增大8.色散(折射);绿9.3;电磁波 10.前凹透镜二、选择题11.C 12.B 13.C 14.A 15.A 16.C 17.AC 18.ACD三、简答与计算题19.解答:汽车前灯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罩相当于一些小棱镜:灯泡发出的光经反射镜反射后形成近似平行光向前射去.通过灯罩上的这些小棱镜折射后分散到需要的各个方向上,使光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路边的景物及路标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