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2013高一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3
平顶山许昌新乡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阅读题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原文第二自然段中“成为‘法’的适用基础”的是“约定俗成”的“俗”。
)2.B(错在“外乡人都会通过文化认同完全融入当地社会”,原文第四自然段中是“也有可能”。
)3.C(错在“应该摒弃具有个体特质的‘俗’文化”,原文第六自然段中是“和而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状:情状,情况。
)5.A(②不能表现有才华,④⑤讲颜之推险被定罪。
)6.B(侯景攻陷郢州时,曾经多次想杀掉颜之推,依靠行台郎中王则说情才将其赦免。
)7.⑴(颜之推)嗜好喝酒,过分任性放纵,不修边幅,当时的舆论因此轻视他。
(“任纵” “以”“少”各1分,句意2分,共5分)⑵天保末年,(颜之推)随从至天池,(显祖)准备任命(颜之推)为中书舍人,派中书郎段孝信带敕书给颜之推看。
(“从”“以为”“出示”各1分,省略句式1分,句意1分,共5分)【参考译文】颜之推,字介,是琅邪临沂人。
父亲名勰,是梁湘东王萧绎的镇西府谘议参军。
颜之推很早继承家传的学业,十二岁时,适逢萧绎亲自讲说《庄子》《老子》,他就参与到门生行列。
他对清谈并不爱好,退学回家,自学《周礼》《左传》。
他广泛地阅读各种书,无所不晓,文词典雅明丽,很受镇西府的人称赞。
萧绎任他为湘东王国的左常侍,加授镇西府的墨曹参军。
他嗜好喝酒,过分任性放纵,不修边幅,当时的舆论因此轻视他。
萧绎派世子方诸出镇郢州,叫颜之推任管记。
正赶上侯景攻陷郢州,多次想要杀死他,依靠他的行台郎中王则说情才得以豁免,被囚禁押送到建业。
侯景被平定后,(颜之推)回到江陵。
此时萧绎已经自立为王,任命颜之推为散骑侍郎,掌管舍人之事。
后来萧绎被周军所击败,周大将军李显庆看重之推,推荐他去弘农,让之推在他的兄长阳平公李远处掌管书翰。
正好黄河水暴涨,颜之推就备办船只带妻子儿女逃奔北齐,中间经历险要的砥柱山,当时人称赞他勇敢有决断。
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9分)1.C(“直接导致各种疾病”不对,原文说“所有杂质都会聚集到身体某处,机体功能下降,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2.A(原文说“不过当时人们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
”)3.C(“戒烟戒酒,血液就会清洁流畅”错。
)二、(36分)(一)(19分)4.D(忧:丧。
)5.C(①和③不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
)6.B(当时他还没有接受给事中的任命。
)7.(1)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
皇上衣袖被撕落,皇上说:“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
”(引,拉、拖;毕,让……完毕;被动句式每译对一处给1分,语意完整给2分)(2)恰逢童贯统领军队路过寿春府,想要拜访陈禾不能进门,送礼给陈禾也不接受。
童贯恼怒了,回到朝廷后就说坏话诬陷陈禾。
(道,路过;谒,拜访;谮,诬陷,诋毁;每译对一处给1分,语意完整给2分)(二)(11分)8.①首句写蓼花盛开,清风徐徐,橘柚散发扑鼻芳香,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令人喜悦的深秋画面。
(2分)②点明离别的时节、地点;以乐景衬哀情,第一句通过描写喜景(江边的美景给人带来享受),衬托出浓浓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这样美好的景色中却要送客)。
(3分)9.“孤”(2分)词人写帆影之孤,凸显离人行旅之孤,寄托了词人对朋友的眷恋(难舍)之情和别后寂寞孤独之感。
(4分)(答其他字眼,若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三)(6分)10.(1)丰年留客足鸡豚柳暗花明又一村(2)则芥为之舟水浅而舟大也。
(3)齐楚之精英剽掠其人(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三、(25分)11. (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
(A.这叫“艺术留白”,是为了让读者“参与创作”,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并得到不一样的作品内涵或启发。
B.结合下文可知,老铁匠面无表情说明他胸有成竹,早就想好了反抗到底的策略。
E.文中没有心理描写。
)(2)①铁是本文的线索。
新乡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04年12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II卷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欺蒙.méng 狙.击jǖ量.角器liáng 三年五载.zǎiB.翘.首qiáo 粗糙.cāo 和.稀泥huò五脏.六腑zàngC.渐.染jiān 佣.金yòng 折.本儿zhé切.中要害qièD.狡黠.xiá筵.席yán 捋.虎须luō供.不应求gō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痉挛百页窗浑水摸鱼覆巢之下无完卵B.风采家具店按兵不动身在福中不知福C.嬉闹金钢钻名门望族口惠而实不至D.寒暄录像机彪炳千古毕其工于一役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一再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注意安全。
②她就是小说中女主角的____________。
③觉新知道他们虽说来同他商量事情,其实他们还是________,不肯听从劝告。
④此事已_________,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A.交代原型团执己见间不容发B.交待原型一意孤行急不可待C.交待原形固执己见急不可待D.交代原形一意孤行间不容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对这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必须采取掺沙子...的办法,从外单位再调一两个人进高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去,充实、调整、提高,使之进一步健全。
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帛画唐卡在藏区流行着一种画在布上的宗教画,这种卷轴画藏语称之为唐卡。
对藏传佛教僧人来说,唐卡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物品。
在佛殿里,众多唐卡夹杂在经幡、宝盖和彩带之间,从梁枋漫垂而下,对殿堂起着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
在我国,画在丝织品或布面上的画被称为“绢本”。
佛教兴起后,帛画遂被大量注入佛教题材,如佛、菩萨、天王、力士像以及说法画、经变画等。
藏传佛教的帛画在唐宋时已有,到了明代,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据考证,现今最早的唐卡保存在西藏的萨迦南寺,约诞生于10世纪的五代时期,早期的唐卡几乎全是正方形,以后则是长方形的了。
到了明清两代。
藏区的唐卡数量明显增多。
唐卡的长度通常在二至三尺之间。
由于画幅的局限,不便反映宏大的场景,故而绘制佛、度母、本尊和护法神的供像就成为唐卡的侧重点,这类唐卡约占总数的80%。
按惯例,唐卡中间有一尊大佛像。
或是表情温和地坐在莲花座上,或面目狰狞被烈火包围,四角有树木、花卉和云彩。
不过,也有以连环画的形式把多幅画面连起来的叙述佛和高僧们的生平的唐卡,如最常见的《佛本生记》就是用100块唐卡连成的。
在藏区有许多绘制唐卡的僧俗艺匠。
而且,一些著名高僧也常是丹青好手。
由于唐卡是膜拜的对象,艺匠们把唐卡创作视为一种公德,因此,每幅唐卡都是潜心之作,绝少粗制滥造。
唐卡的构图繁复,在神佛之外还要画一些莲座、祥云、花蔓以及其他的装饰纹样,画师必须按照规定去做,不能随心所欲。
唐卡的制作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加工画布。
先把白布在石灰水中浸泡。
软化布质,然后铺在木板上,用石块反复磨压,再涂刷一层掺有滑石粉的胶。
经过处理的画布柔软平滑,不露布孔。
第二步是勾画构图。
画师先用炭笔落帛起稿,然后用颜料着色,再用纯金碾磨的汁勾线,完成画面。
第三步是整理装裱。
在画布周边镶以锦缎边饰,在画布上下贯穿木轴,在画布表面罩上一层半透明的丝绸幔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
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013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细则[1]2013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细则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B2、D3、C二、古诗文阅读(36分)4、A5、B6、D(一)文言文阅读(19)7(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答: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补充意见:A:“班列”指“朝廷”“朝廷官员”不包括地方官员。
因此答为“朝廷官员”“朝中官员”“朝堂之上的官员”“朝廷中大臣”、“大臣们”均可,如果答成“群臣”“众臣”“官员”“官吏”“百官”、“文武百官”等不得分;B :推心:“诚心诚意”“全心”“一心”“推心置腹”“真心真意”均可。
如答成“放心”“变心”“安心”“衷心”不得分;(说明:答出“诚”、“真”的意思,未答出者不得分。
)C:莫:“没有人”“没有谁”如答成“没有”“不能”不得分;说明:必须将否定代词翻译出来。
D大意分:句意完整2分,句意对但不完整,内容有缺项者得一分,句意与原文无关者不得分;E句意翻译与关键词不重复扣分。
7(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
说道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补充意见:A未尝:“不曾”“未曾”,如答成“没有……过”“从来没有”“从未”“从不”“就不”均可。
如答成“不再”“不常”“不想”不得分;B时事:“当时政事”“政治上的大事”“当时的大事”“当时的要事”“时局”“时政”“当时的政治”均可。
如答成当时的事情不得分;C辄:“就”如答成“总是”“往往”“常常”“都是”都均可,如答成“只是”“也是”不得分;D大意分:句意完整2分,句意对但不完整,内容有缺项者得一分,句意与原文无关者不得分;E句意翻译与关键词不重复扣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答出最后两句意思2分,情感3分,意对即可。
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12.07)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饯.别/客栈.晦.涩/草莓.解.开/解.数B.游泳./踊.跃蒸馏./溜.冰间.或/间.架C.允.许/损.失蔚.蓝/欣慰.数.落/频数.D.呼喊./感.激卫戍./戌.时主角./角.色【A.jiàn/zhàn,huì/méi,jiě/xiè;B.yǒng,liú/liū,jiàn/jiān;C.yǔn/sǔn,wèi,shǔ/shuò;D.hǎn/gǎn,shù/xū,jué】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2年1月5日下午,惠州花边岭广场发生了一起车祸。
面对突如其来的车祸,小轿车司机三魂掉了七魄,惊慌失措,被压在车底下的女子已奄奄一息。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迅速赶过来的7名摩的司机齐心协力把小轿车抬起来搬开,拯救了一条生命,这真是三人成虎啊!医生说:“多亏了现场的即时救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摩的司机江鹤松在接受采访时说:“遇到这种事情,谁都会想去帮忙,不可能袖手旁观。
”A.突如其来 B.三魂掉了七魄 *C.三人成虎 D.不堪设想【三人成虎: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
比喻谣言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安理会投票结果对外公诸于众后,“自由叙利亚军”司令6日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除了军事手段之外,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推翻巴沙尔了。
新课标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调研试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看觑.(qù)肺痨.(ráo)汗涔涔..(cén)撒手人寰.(huán)B.蟠.(pán)桃连累.(lěi)刽.(guì)子手前合后偃.(yǎn)C.埋.(mán)怨莼.(cún)菜芙蓉褥.(rù)畏葸.(xǐ)不前D.症.(zhēng)候鲛.(jiāo)人佛.(bì)狸祠封狼居胥.(x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战栗纶巾泼脏水茫无涯际B.迄今红鸾烂摊子走头无路C.寒蜩放涎撑场面自鸣得意D.半晌杜撰摆架子通情达礼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鲁侍萍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下层妇女的悲剧。
(2)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
(3)在学习《苏轼词两首》时,老师说:“你们一定要,可不要开小差,否则难以体会到苏轼的情怀。
”A.原型一齐倾耳细听 B.原形一齐洗耳恭听C.原型一起洗耳恭听 D.原形一起倾耳细听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魁北克老城区内有凹凸不平的石街,风光旖旎....的墙壁,漆黑无语的炮台、细碎从容的马蹄声,连空气里都有一种奇异的味道。
B.一个人一生如果工作40年,时间可算很长啦,但若放在一个企业的成长史中,甚至是人类的成长史中看,那也只是白驹过隙....。
C.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时间”环保活动,旨在通过“熄灯一小时,让世界陷入黑暗”的方式,让环保意识在全球薪尽火传....。
D.华丽大气的舞美,穿云裂石....的声腔,重构历史的创新,让古老的高甲戏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令观众心随剧走,如痴如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据韩国媒体昨日的报道,中国正在考虑向朝鲜派遣外交特使团以劝阻朝鲜不要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不过该消息并未得到中国官方的证实。
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这个事例从正面说明认真读书比掌握信息本身更为重要”理解有误,这个事例从正面说明智慧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2.D(“两组内涵完全不相容”以偏概全,原文只说“信息、知识与智慧,三者处于不同的层次”。
)3.D(对语意重点的理解、分析有误。
根据原文中第⑤段中的信息,博学成为智慧,其关键在于使知识、学问由死变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第:仅,只。
)5.(3分)A (⑤是表现庞籍有外交手段。
⑥是表现庞籍勤勉为政、忠心为主的。
)6.(3分)A (“任开封府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有误,应为“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时。
)7.(10分)⑴(5分)多次弹劾范讽的犯罪之事,范讽与李迪要好,都扣留没有上报朝廷。
(译出大意,给2分,“数”“善”“寝”译对一处给1分。
)⑵(5分)太尉三公,不是陪臣所能称呼的(官职),假使旺荣成为太尉,那元昊就不能做臣子了。
(译出大意,给2分,“称”“当”“臣”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
及进士第,知州夏竦认为庞籍有宰相的才能。
朝廷准备编修《天圣编敕》,庞籍升为群牧判官,于是上言说‚过去的制度规定臣下不能使用国家所养之马,这是一种重视武装装备的表现。
如今皇上决断不同于过去,臣下私下觉得很迷惑。
如果这样,那么清廉的官吏就会感到丧气。
‛很久后,庞籍离开京师任秀州知州,奉召任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颁布遗诏:章惠太后参议军国大事。
庞籍请求交付阁门,取来垂帘礼仪制度全部烧掉。
又上奏说:‚陛下亲自处理国家事务,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
提拔近亲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使它取决于执政大臣。
‛孔道辅对人说:‚言事官大多看宰相的眼色,揣摩宰相的意图,唯有庞醇之,是天子的御史。
‛任开封府判官时,尚美人派遣内侍声称教旨(上对下的告谕)免除工人市租。
河南省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请将选出的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卷所附的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余各题按照题号答在答题卷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
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血液清洁”是近年日本流行的健身健美全新理念,也是防病保健的基础,医学界喻称“血液革命”。
有关专家认为,经常检測血液是否清洁,保持血液清洁流畅,及时清除血液污垢,改善血液循环,有益于预防常见疾病,延缓血管硬化,维持血管弹性,让人活力充盈,煥发生机,推迟衰老。
自从1628年英国医师、生理学家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的科学新概念以来,人们对防病保健有了新的认识。
心脏节律性的搏动,推动血液在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循环往复地流动,这就是血液循环。
不过当时人们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
1661年意大利医师、生物学家马尔皮基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从而完全证实了哈维的正确推断。
血液循环一旦停止,机体各器官組织将因失去正常的物质运转而发生新陈代谢的障碍&同时体内一些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将受到损害,尤其是对缺氧敏感的大脑皮层。
只要大脑中血液循环停止3分钟,人就会丧失意识;血液循环停止4一5分钟,半数以上的人发生永久性的脑损害;停止10分钟,会毁坏人绝大部分甚至全部智力。
血液受到污染,失去应有的清洁度,会变得粘稠,流动不畅。
所有杂质都会聚集到身体某处,机体功能下降,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如胆固醇中和了中性脂肪,积聚在血管内侧沉淀下来,血管变狭窄,失去柔韧弹性,处于脆弱易裂状态,从而导致动脉硬化,易诱发脑中风和冠心病。
在血管分界处的毛细血管一旦被堵,会引起脑血栓和心肌梗死。
过多的尿酸若聚集在脚趾上,还会诱发痛风。
河南省2013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平顶山、许昌、新乡)网页版_高三试卷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新乡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做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Ⅱ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堂堂书阵百重关王充闾①现代文学观念认为,文学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使读者拉开心理距离,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契合其文化心态的情境或者思想。
假如有一天,你拿起先前酷爱的一部作品重读,却发现它已经了无新意,也就是再也拉不开那段心理距离,这说明在你的心目中它的生命力已经开始枯萎,它已不能给出新的审美期待。
②其实,读书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发现,是在唤醒自己本已存在但还处于沉睡状态的思想意识。
一切能够使心灵发生震撼的、产生重大影响的,都应是一种心理的共鸣和内在的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善于思索都是至关重要的。
鲁迅说过,没有悲哀和思索的地方,就没有文学。
有人提倡作家学者化,实际上,更应倡导作家成为思想者,因为学者未必就是思想者。
思想的自觉,是学者最高的自觉。
有些书的作者很聪明,有才气,文章也流光溢彩,可就是思想含量不足,精神内涵空虚,读过之后获益无多。
同样,作为读者也应该善于思索。
读书应该善于提问题,找话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处于一种鲜明的研究状态。
我曾写过一首七绝,描绘读书犯险历难的情态:“缒幽探险苦般般,夜半劳思入睡艰。
设问存疑挥战帜,堂堂书阵百重关。
”③长时期以来,人们将读书、学习的基点定在掌握知识上,“知识就是力量”成为公认的真理。
知识当然重要,但更值得珍视的,是人生智慧、哲学感悟。
信息、知识与智慧,三者处于不同的层次。
信息好比是矿砂,是所有容易获得或不易获得的事物、事实、认识的总和,可供人们据以分析与参考;知识是人们把大量的事实与认识的矿粉投入熔炉之后,提炼与组合而成的可供使用的材料。
试卷类型:B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一语文(含答案)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臵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臵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蹙.缩/撮.合悭.吝/铿.锵脖颈./长颈.鹿B.纶.巾/冠.军蚊蚋./口讷.更.深/不更.事C.驯.熟/殉.节银镯./蜀.国新正./正.经人D.险峻./郡.守凝噎./懿.旨间.或/不间.断2.下列句子中的括号应依次填上一些词语,正确..的一项是这个单元的议论文作者,他们或思索日常生活( )的丰富含义,或追问心灵( )的原因,或( )国家发展的方略,或( )美的存在。
A.蕴藏迷惘探究找寻B.隐藏迷茫探究找寻C.蕴藏迷茫找寻探究D.隐藏迷惘探究发现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红楼梦》是一座富丽堂皇、精工细巧的艺术大厦,我们看到了缔造者的匠心。
《红楼梦》是一条天造地设的江流,我们看到了它的波澜。
虽然,它没有金鼓大作的场面、兵血交飞的情景,但是,它不是平淡无奇的。
它和传奇式的作品分道扬镳,以独特的形式安排情节,而又注重在日常生活的描写中,体现生活的波涛发展。
新乡市2013高二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3分)B(此项未涉语言。
)2.(3分)C(C项曲解文意,断章取义,消解的不是生活的残酷性,而是“残酷生活带来的阴沉、死亡的气息。
)3.(3分)D.(D项将“或然”误解为“必然”,文中有“希望”二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3分) B(A.名声和节义,C.慰劳,D.成功)5.(3分) B(①表明尧君素是炀帝的老臣;③是通过越王侗的反应来进行间接描写。
)6.(3分) B(奏章中的内容并非“请求增援”,而是对情势的分析;越王侗并未“派军增援”,而是“派遣使者前行慰劳。
”)7.(10分)⑴(5分)大业末年,跟随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在河东抗拒义军。
(译出大意,给2分,“从”“据”“于”译对一处给1分。
)⑵(5分)你即使在远方能对主上不感到惭愧,但你骑的马,就是代王赐给你的,你有什么颜面骑它呢?(译出大意,给2分,“纵”“惭”“即……也”译对一处给1分。
) 【参考译文】尧君素,是魏郡汤阴人。
隋炀帝做晋王的时候,尧君素是在他身边侍候的人。
隋炀帝继位,逐步升迁到鹰扬郎将。
大业末年,跟随骁卫大将军屈突通在河东抗拒义军。
不久,屈突通带领军队向南逃跑,委任尧君素兼任河东通守。
义军派遣大将吕绍宗、韦义节等攻城,但未能攻克。
等到屈突通的军队被击败,屈突通逃到城下大声喊叫尧君素。
尧君素见到屈突通,哽咽流泪,悲伤得不能自控,身边的人也都跟着哽咽起来。
屈突通也流下泪沾湿了衣襟,于是劝说尧君素早早投降来求取富贵。
尧君素用名声和节义责问他说:“你即使在远方能对主上不感到惭愧,但你骑的马,就是代王赐给你的,你有什么颜面骑它呢?”屈突通说:“唉!尧君素!我是力量竭尽才逃来的。
”尧君素说:“如今你的力量还没有竭尽,何必多说!”屈突通羞愧地退下了。
当时,城池被围攻得非常紧急,使者断绝。
尧君素于是造了一只木鹅,把奏章放在木鹅的脖颈中,在奏章中他详细地分析了情势,他把木鹅漂浮在黄河上,让它顺流而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9分,每小题3分。
〕1.A (A项本身没有错,但与问题“民俗摄影的取舍〞内容无关。
)2.B 〔B项属于范围扩大。
原文是“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
〕3。
D 〔D项属于“充分条件变充要条件〞.原文是“只有……才〞,而选项里变成了“只要……就〞。
〕二、〔36分〕〔一〕〔19分〕4.B〔3分〕5。
C〔3分〕〔“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6。
C〔3分〕〔“莅职未期年〞中的“期年〞是一年,该句是“任职还不到一年〞之意.〕7.〔1〕不久封为平阳县子,食邑九百户。
任职期间为人清白纯洁坦率,不附和当时风气,降职为同和郡守。
〔得分点:寻,不久;亮,高洁坦率;左迁,贬官,1点1分,句子大意2分。
〕〔5分〕〔2〕前后郡守大多经营产业来获取钱财,只有刘璠不占取丝毫财物,妻子儿女都随从羌人风俗,吃麦子穿皮衣,始终不改。
〔得分点:致,获取;赀,通“资〞,钱财;妻子,妻子儿女,1点1分,句子大意2分.〕〔5分〕〔二〕〔11分〕8。
①描绘了江边凄清的秋色:衰败的“芦叶〞落满沙洲,沙滩“浅流〞寂寞凄寒〔2分〕。
②渲染萧瑟、寥落的悲秋气氛,营造凄怆、伤感的悲凉意境,为词人重游南楼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3分〕。
9.①作者在这首词中含蓄地表达了年华逝去的感伤、故人零落的孤独、忧国伤时的愤慨等情感.〔1种情感1分,3分〕②上片“二十年、重过南楼〞表现对年华逝去的感伤.下片“故人今在否〞则抒发故人零落后的孤独,“旧江山、浑是新愁〞新旧对比,凸显了词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1处1分,3分〕〔三〕〔6分,每空1分〕10.⑴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三、〔25分〕11.〔1〕C D〔答C得3分,答D得2分,答B得1分。
B项对我去医院看望父亲的目的理解有偏颇;A项“父亲看来,年轻人抽烟并不是什么大毛病〞错误;E项我给学生放电影的目的是让他们感受父爱的深沉与博大,期望他们快速成长。
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⑵(5分) 太尉三公,不是陪臣所能称呼的(官职),假使旺荣成为太尉,那元昊就不能做臣子了。
(译出大意,给2分,“称”“当”“臣”译对一处给1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5分)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生动传神地展示出一派萧疏的水乡深秋景象。
(2分)秋季,水落根出,一“落”一“出”上下相应,生动形象,“落涨痕”与“出霜根”前后对比鲜明,“疏林”一词凸显秋意浓厚,(3分) (若答其他,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 9. (6分) 这两首诗发挥想象,虚实结合,表现了画景以外的景和趣。
(2分)这样写的好处是:化静为动,水落根出,龙蛇挂猿,使静态的画面充满动感,丰富了画面的意趣;(2分)化实为虚、虚实相映,将眼前的溪水、扁舟、树木龙蛇般蜿蜒屈曲的枝干同臆想中江南的黄叶村、有猿猴在其林间栖息的险山急滩融为一体,拓展了画面,赋予画面以悠然无尽的情味,在景物中融进人情,引发读者情思。
(2分) (若答其他,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6分) (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2)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现象,则该空不给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25分) ⑷(8分)观点一:主人公是哨长。
(2分)①从情节安排看,小说以写这位刚来哨卡不久的军官缅怀军校生活的混沌思想开篇,以写他“灵魂涅”结束,主体人物是哨长。
(2分)②从人物塑造上看,围绕对小狐狸是杀还是放这件事,刻画了哨长因受到感化而升华的心路历程。
(2分)③从小说的主题来看,作品表现的是偏远哨卡普通士兵生活与情感世界,而其中最具有现实性和说服力的,是哨长的灵魂洗涤、情感升华过程。
(2分) 观点二:主人公是四川新兵。
(2分)①从情节安排看,虽以写哨长的心路历程为主体,但小说以双线结构展开,促使哨长产生转变的主要原因却是四川新兵的对小生命发自内心的怜惜。
河南新乡高一语文试卷答案(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是《红楼梦》的作者?()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3. 以下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4. 以下哪个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诸葛亮5. 以下哪个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A. 宋江B. 武松C. 鲁智深D. 林冲二、判断题1.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新乡市2013高一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A项“慢生活”并不是生活速度的绝对慢;C亚健康并不全是由“快生活”导致的,所以“慢生活”也难以让人们彻底摆脱亚健康状态;D项“慢生活”是要提高生活效率)2. B(B项文不对题,这是“慢生活”在法国的流行情况,并非“慢生活”在国人中流行的原因)
3. C(A项“慢生活”方式是意大利人首先提出的,并不一定是首先实践的;B‘‘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并不是全由快节奏的生活造成的;D放慢生活节奏只是身体健康、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前者并不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A(按:考察。
)
5.D(③⑥均是间接表明杜暹的“清”;④是表明杜暹的“勤”)
6.C(应为“杜暹担任安西副大都护期间”)
7.(1)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
译出大意给2分;“俄”(不久)、“以”(因、因为)、“见知”(被人所知、闻名等)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
译出大意给2分;“坐”(因犯……罪)、“何以”(用什么、靠什么)、“劝”(勉励)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参考译文】杜暹,濮阳人。
自杜暹的高祖到杜暹,一家五代同居,杜暹特别恭敬谨慎,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
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补任婺州参军,任满将还乡,州吏赠送他一万多张纸,杜暹只接受了一百张,其余全部还给。
当时来告别的州府官员,看到这种情景感叹道:“从前清廉的官吏接受一枚大钱,杜暹之举又有什么不同!”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
不久杨孚升任大理正,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
开元四年,杜暹升任监察御史,于是前往漠西检查屯田驻军。
适逢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和,互相上奏指责,诏令杜暹查明事实。
当时杜暹已返回凉州,接到诏令又前往漠西,于是进入突骑施营帐,以查究他们与郭虔瓘等人冲突的情况。
番人以黄金相赠,杜暹坚决推辞不受,左右的人说:“您远道出使这边远的地方,不可辜负了番人的情意。
”杜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了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番境以后,他才传书让番人去收取。
番人大惊,越过沙漠追赶他,追赶不上,方才作罢。
杜暹多次升迁,任给事中,因继母去世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开元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调任太原尹,有人推荐杜暹前往代替他,番人佩服他的清廉谨慎,十分思念仰慕他,于是杜暹丧期未满起任安西副大都护。
第二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番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了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了他的党羽五十多人,重新选任了君长,于阗才安定下来。
杜暹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很得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拥戴。
开元二十年,杜暹任户部尚书。
皇上将要巡幸东都,诏令杜暹为京城留守。
杜暹因此
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他亲自巡查,从不懈怠。
皇上听说后称赞他说:“卿一向清廉正直,而且又勤劳能干。
自从担任留守,事事都能尽职,治政使官吏整肃,恩惠能施及百姓。
朕心中十分欣慰。
”开元二十八年,病逝,谥号为“贞孝”。
杜暹在家孝顺友爱,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
杜暹常以公正清廉勤劳节俭为己任,年轻时立誓不接受亲友馈赠,一生如此。
他去世后,皇上感到十分惋惜,派宦官到他家中探望丧事的办理,宫内拿出三百匹绢赐与他家。
尚书省及过去与他共事的官吏赠给的丧葬财物,他的儿子杜孝友遵守父亲一向的约束,一概拒绝不曾接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5分) 喧染出凄冷、孤寂、伤感的氛围(三个关键词,答对一个得2分,最高可得5分,同义词、近义词均可)
9. (6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2分,答衬托、拟人也可)。
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每答对一个1分,最高可得3分),表达了词人孤寂、忧愁、苦闷的思想感情。
(3分,意合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6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3)望帝春心托杜鹃蓝田日暖玉生烟
(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现象,则该空不给分。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25分)
(1) (5分)C E(答对一项给3分,两项全对给5分;答其他项不给分。
A“立人”重要,须放在首位,并不代表“物质”“武事”就不重要,所以“坚持摒弃”表述不当,“希望自己成精神界之战士”也不合文意;B “而后”不妥,其小说照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D “不善与人交往,乐于孤军奋战”错,原文是“只得孤军奋战”,迫不得已,鲁迅是敢爱敢恨的人,并非不善与人交往,“处处树敌”也不妥)
(2)(6分)1.忧国忧民;2.思想深刻,具有极强的洞察力;3.敢爱敢恨,不怕树敌;
4.敢于反抗黑暗,革除时弊;
5.棱角分明,个性奇崛,语言尖刻泼辣。
(每答对一项得2分,最高可得6分)
(3)(6分)作用:1.比喻形象,收到生动传神的效果;2.更能突出鲁迅敢爱敢恨,棱角分明的性格特点;3.出自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入题显得自然。
(每点2分)(4)(8分)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纪念鲁迅,因为鲁迅毕生所批判的时弊尚在,中国需要鲁迅这样的“精神界之战士”。
(3分)看法略(5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3分) A(A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在说“不赞一词”也指一言不发。
句中用的是本义。
B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却像是远在天边一样,形容难以相见或隔膜很深。
句中望文生义,以为是“相隔很远的人通过3G 手机联系就像近在身边似的”。
C置之度外: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句中应改为“屡屡对社会大众的生命漠不关心”。
D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句中应改为“齐心协力”,或直接删去“上下其手”)
13.(3分) C(A句式杂糅,将“具有意义”与“起到作用”保留一个即可。
B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虽然”应该放在“这个”之前。
D搭配不当,应改为打造……旅游带)
14.(3分) C(语段的话题是“艺术修养与艺术知识的关系”,因此,由⑤首先提出语段话题。
③用“但是”与上句的“当然”呼应,转入语段的论述重点“不在艺术知识中”。
下面则是对“不在艺术知识中”的论述。
①用“艺术知识”与上句末的“艺术知识”形成首尾相接;⑥②则用打比方来加以论述;④再补充说明“艺术知识”与“艺术修养”的关系,回应话题。
)
15.(5分) 语文教育不仅应该是一种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能动性,使学生具有起码的语文能力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种让学生学会语文、学好语文,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育。
16.(6分) 示例:
生活是一首诗,朦胧而清朗:读生活的诗,是一种情趣,或沉吟,或激昂。
生活是一幅花,淡雅而绚丽:赏生活的画,是一种品味,或愉悦,或舒畅。
五、写作(60分)
17.(60分)评分标准请参照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