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脱模机构设计详解
- 格式:pptx
- 大小:4.03 MB
- 文档页数:49
模具的脱模机构胶件脱模是注射成型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脱模质量好坏将最后决定胶件的质量;当模具打开时,胶件须留在具有脱模机构的半模(常在动模)上,利用脱模机构脱出胶件。
脱模设计原则:(1)为使胶件不致因脱模产生变形,推力布置尽量均匀,并尽量靠近胶料收缩包紧的型芯,或者难于脱模的部位,如胶件细长柱位,采用司筒脱模。
(2)推力点应作用在胶件刚性和强度最大的部位,避免作用在薄胶位,作用面也应尽可能大一些,如突缘、(筋)骨位、壳体壁缘等位置,筒形胶件多采用推板脱模。
(3)避免脱模痕迹影响胶件外观,脱模位置应设在胶件隐蔽面(内部)或非外观表明;对透明胶件尤其须注意脱模顶出位置及脱模形式的选择。
(4)避免因真空吸附而使胶件产生顶白、变形,可采用复合脱模或用透气钢排气,如顶杆与推板或顶杆与顶块脱模,顶杆适当加大配合间隙排气,必要时还可设置进气阀。
(5)脱模机构应运作可靠、灵活,且具有足够强度和耐磨性,如摆杆、斜顶脱模,应提高滑碰面强度、耐磨性,滑动面开设润滑槽;也可渗氮处理提高表面硬度及耐磨性。
(6)模具回针长度应在合模后,与前模板接触或低于0.1mm,如图8.1.1所示。
(7)弹簧复位常用于顶针板回位;由于弹簧复位不可靠,不可用作可靠的先复位。
1 顶针、扁顶针脱模胶件脱模常用方式有顶针、司筒、扁顶针、推板脱模;由于司筒、扁顶价格较高(比顶针贵8~9倍),推板脱模多用在筒型薄壳胶件,因此,脱模使用最多的是顶针。
当胶件周围无法布置顶针,如周围多为深骨位,骨深/15mm时,可采用扁顶针脱模。
顶针、扁顶针表面硬度在HRC55以上,表面粗糙度Ra1.6以下。
顶针、扁顶针脱模机构如图8.1.1所示,设置要点如下:(1)顶针直径 d£Ø2.5mm时,选用有托顶针,提高顶针强度。
(2)扁顶针、有托顶针 K/H。
(3)顶位面是斜面,顶针固定端须加定位销;为防止顶出滑动,斜面可加工多个R小槽,如图8.1.2所示。
顺序脱模结构.
又称顺序分型机构。
由于制品与模具结构需要,模具在分型时必须先使定模型腔与定模分开一定距离,再使动、定模分开取出制品。
通常要完成两次以上的分型动作
1弹簧顺序脱模机构
结构特点是在定模一侧两模块之间设置压缩弹簧。
合模时弹簧受压缩,开模时弹簧驱动定模型腔板分开一定距离,限位(定距拉板或定距拉杆)之后,动模与定模型腔板分开,取出制品。
限位装置可以使用定距拉板或定距拉杆。
1)定距拉板式顺序脱模机构注射模。
2)定距拉杆式顺序脱模机构注射模。
开模时,在弹簧顶销3的作用下,模具首先从A-A分开,浇注系统凝料随塑件一起向左移动,当A-A分开的距离达到能去除浇注系统凝料时,限位拉杆(兼导向杆)7的左端与中间板(型腔板)6相碰,使中间板停止移动。
当动模部分继续向左移动时,模具必须从B-B处打开,此时塑件因包紧,在型芯4上与动模部分一起继续向左移动。
当B-B分开到一定距离后,注射机推杆推动脱模板5,并在推杆(兼推出机构导柱)11的作用下,由脱模板5将塑件从型芯4上脱下来。
2拉钩顺序脱模机构
开模时定模型腔板(脱模板)首先被拉开作为第一次分型,至一定距离后拉钩脱开,随即限位。
然后,动模与定模型腔板分开,完成第二次分型,再推出制品。
①拉钩压板式
定模型腔板或脱模板通过一对拉钩与动模连接在一起。
开模时,先从A分型面分型,开模一定距离,拉钩在压板作用下摆动而脱钩,随即限位,于是从B分型面分型,再推出制品。
②拉钩滚轮式
3定距导柱顺序脱模结构
4尼龙拉钩式顺序脱模结构。
摘要塑料是一种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重量轻且坚固,耐化学腐蚀,电绝缘性好,价格便宜,可塑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脑、手机、汽车、电机、电器、家电和通讯产品制造中。
注塑成形是成形塑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指使用注塑机将热塑性塑料熔体在高压下注入到模具内经冷却固化获得产品的方法。
注塑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自动化,能成型形状复杂的零件,特别适合大量生产。
本次课程设计的产品为电源按键,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易清洁等特点,为大批量生产产品。
本次设计在针对产品进行工艺性分析后,确定模具分型面、型腔数目、浇口形式、位置大小;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型芯和型腔的结构,以及它们的定位和紧固方式。
此外还进行了脱模机构的设计,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等。
最后绘制完整的模具装配总图和主要的模具零件图及编制成型零部件的制造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合理、可靠,并能保证产品质量,对此类注塑产品的模具设计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塑料 , 注塑成形 , 模具设计AbstractPlastic is a synthetic polymer material ,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ity, light weight, sturdiness,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which is resistance to chemical corrosion and cheap. It is widely used in computers, mobile phones, cars, motors, electrical, home appliances and communication products manufacturing. Injection molding is one of the main methods of forming plastic parts, it refers to the use of plastic injection machine to inject the thermoplastic melts into the mold under high pressure , after cooled to obtain the products .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fast production speed ,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 and automated operations , it can form the shape of complex part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The production of graduation project is power button , which has a light weight , high strength ,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easy cleaning features for mass production . After analysis the process of the product , the mold parting line , cavity number , gate form , gate location can be determined ,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identify core and cavity structures , as well as their positioning and fastening methods. In addition, it also carries out the design of stripping agencies , mold-oriented organizations and the cooling system .At last, draw a complete mold assembly drawing , major parts diagram , and draw up cards of parts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process . It is proved that the mold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 reliable and can guarantee product quality , and is valuable for the injection mold design of such products .Key Words:Plastic , Injection molding , Mold design1.1 引言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和通用塑料与工程塑料在强度和精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建筑器材、汽车工业、日用五金等众多领域,塑料制品所占的比例正迅速增加,由于在工业产品中,一个设计合理的塑料件往往能代替多个传统金属结构件,加上利用工程塑料特有的性质,可以一次成型非常复杂的形状,并且还能设计成卡装结构,成倍地减少整个产品中的各种紧固件,大大地降低了金属材料消耗量和加工及装配件工时,因此,近年来工业产品塑料化的趋势不断上升。
【课题编号】5—工程五【课题名称】脱模机构的设计与加工【教学目标与要求】一、学问目标1.了解脱模机构的作用,及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
2.了解顶出机构、推板脱模机构的构造和设计原则。
3.了解保鲜盒盒体模具脱模的动作原理。
4.了解推杆固定板推杆孔和推板与推杆固定板固定螺纹孔的加工工艺。
5.了解拉杆导柱、拉杆、圆形拉模扣、复位杆、拉料杆的作用及构造。
6.了解脱模机构——侧向抽芯机构及复位机构的作用、构造和设计。
7.生疏攻制内螺纹的钻孔和攻制工艺。
二、力量目标1.能够分析保鲜盒盒体模具脱模的动作原理。
2.能够分清拉杆导柱、拉杆、复位杆、拉料杆和拉模的区分。
3.能依据图样要求攻制内螺纹。
三、素养目标1.了解脱模机构在模具生产中的作用,能够依据设计选用原则分析保鲜盒脱模方式的动作过程。
2.了解各种不同杆在脱模机构中的作用,侧向抽芯机构与各种复位机构的作用和构造特点。
3.生疏螺纹孔的钻孔和攻螺纹的过程。
四、教学要求1.了解推杆固定板推杆孔与推板和推杆固定板固定螺纹孔的加工工艺。
2.了解脱模机构的作用、构造及设计原则。
3.能够分析保鲜盒盒体模具脱模方式的动作过程及其优点。
4.了解圆形拉模和安装孔的加工工艺。
5.了解各种杆件在脱模中的作用和构造。
6.了解侧向抽芯机构和复位机构的组成、动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7.把握攻内螺纹的工艺过程。
【教学重点】1.保鲜盒盒体模具脱模过程分析。
2.推杆固定板推杆孔、推板和推杆固定板固定螺纹孔、圆形拉模扣安装孔的加工工艺。
【难点分析】1.脱模机构中的各种机构、构件的设计。
2.侧向抽芯机构和复位机构的作用与设计。
3.攻内螺纹前底孔直径确实定。
【分析学生】要了解脱模机构的构造与设计要求,首先要生疏塑料制作的生产过程,了解脱模机构的作用及动作过程,才能理解脱模机构的构造,设计出合理有用的脱模机构。
侧向抽芯机构的构造比较特别,假设对模具的制作和制件的生产过程不生疏,是比较不简洁理解的。
学生需要具备肯定的根底学问和实践学问后,才能比较简洁理解侧向机构的构造特点。
第五节推出机构的设计在注射成型的每—循环中,都必须使制品从模具型腔和型芯上脱出,这种脱出制品的机构称为推出机构或脱模机构。
一、推出机构的设计要求(1)尽量使塑料制品留在动模上这是因为要利用注射机顶出装置来推出制品,必须在开模过程中保证制品留在动模上,这样模具结构较为简单。
(2)保证制品不变形不损坏为此必须正确分析制品与型腔各部位的附着力的大小,选择合理的推出方式和推出部位,使脱模力合理分布。
由于制品收缩时包紧型芯,因此脱模力作用位置应尽量靠近型芯,同时亦应布置在制品刚度、强度最大的部位(如凸缘、加强肋等处),作用面积也应尽可能大些,以免损坏制品。
脱模力的确定与抽芯力的计算相同,但要精准汁算复杂形状制品的脱模力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制品与型腔的附着力,尤其对型芯的包紧力,与制品的材料性质、制品形状、成型工艺参数、脱模斜度、型芯间距、型腔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制品收缩率大,壁蜂、型芯尺寸人们复杂,脱模斜度小以及型腔表面粗糙度大约,脱模阻力就大,反之则小。
实际生产中常用类比法进行估算。
在确定脱模零件结构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以保证制品顺利脱模。
(3)保证制品外观良好也就是说,推出制品的位置应尽量选在制品的内部或对制品外观影响不大的部位。
(4)结构可靠即推出机构应工作可靠,运动灵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二、推出机构的分类1,按动力来源分类(1)手动推出机构常用于注射机不带顶出装置的定模一方,开模后,由人工操作推出机构推出定模中的制品。
(2)机动推出机构它利用注射机开模动作,通过推出机构推出制品。
(3)液压推出机构它是靠注射机上设置专用的液压推出装置进行脱模。
(4)气动推出机构它是利用压缩空气将制品吹出。
2,按模具结构分类(1)简单推出机构;(2)双推出机构;(3)二级推出机构;(4)带螺纹制品的推出机构。
三、简单推出机构简单推出机构又可分多种结构形式,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下面几种。
1、推杆推出机构用推杆推出制品,尤其是圆推杆推出制品是推出机构中最简单、最常用的—种。
脱模(推出) 第九章 脱模(推出)机构设计推出机构——把塑件及浇注系统从从型腔中或型芯上脱出来的 推出机构——把塑件及浇注系统从从型腔中或型芯上脱出来的 —— 机构。
机构。
第一节推出机构的组成及分类一、推出机构的组成推出机构组成:推出部件(推杆、拉料杆、推杆固定板、 推出机构组成:推出部件(推杆、拉料杆、推杆固定板、推杆 垫板、限位钉)、导向部件(推杆导柱、推杆导套)、 )、导向部件 )、复位部 垫板、限位钉)、导向部件(推杆导柱、推杆导套)、复位部 复位杆)。
件(复位杆)。
二、推出机构分类按驱动方式分: 机动推出机构 液压推出机构 手动推出机构 按推出元件的类别分: 推杆推出机构 推管推出机构 推件板推出机构按模具结构分: 简单推出机构 二次推出机构 带螺纹的推出机构 浇注系统自动切断推出机构 多元联合脱模机构复杂推出机构三、推出机构设计原则1.尽量使塑件留于动模一侧塑件留于动模推出机构简单,否则要设计定模推出机构。
塑件留于动模推出机构简单,否则要设计定模推出机构。
设计定模推出机构2.保证塑件推出时不变形不损坏脱模力应作用于塑件刚度及强度最大的部位 作用力面积尽可能大3.推出位置尽量选在塑件内侧,保证塑件外观良好 4.合模时应使推出机构正确复位 5 .推出机构应动作可靠 推出和复位过程中,结构应简单,动作可靠、灵活, 推出和复位过程中,结构应简单,动作可靠、灵活, 无卡死与干涉现象。
机构本身应有足够的刚度、 无卡死与干涉现象。
机构本身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 和耐磨性。
和耐磨性。
第二节1.定义脱模力的计算脱模力——指将塑件从型芯上脱出时所需克服的阻力。
成型收缩的包紧力 大气压力 机构运动的摩擦力 塑件对模具的粘附力2.影响脱模力的因素型芯成型部分的表面积及其形状 收缩率及摩擦系数 塑件壁厚和包紧型芯的数量 型芯表面粗糙度 成型工艺:P注、t冷3.脱模力计算 受力分析: ∑Fx=0 F摩cosα-F脱-F正sinα=0 F脱= F摩cosα-F正sinα F摩=f·F正 F正=pA f—摩擦系数(0.15~1.0) p—因塑件收缩对型芯产生的单位正压力(12~20MPa) A—塑件包紧型芯的侧面积(mm2) F脱= pA(f·cosα-sinα) 总脱模力等于 总 脱 大气 大气压力影响:引气、不引气) 大气(大气压力影响 总脱模力等于F总=F脱+F大气 大气压力影响:引气、不引气) 等于 以上对脱模力的计算是一种比较粗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