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培训评价

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培训评价

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培训评价

以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为主题的培训评价

一、引言

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其预防与治疗对于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静脉炎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本次培训就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进行了深入讲解和学习。下面对本次培训进行评价。

二、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内容涵盖了静脉炎的基本概念、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讲师详细解释了静脉炎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了静脉炎的常见原因,包括静脉穿刺操作不当、长时间静脉留置导管、血管壁受损等。在预防方面,讲师提出了严格执行静脉留置导管操作规范、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等一系列措施。对于治疗,讲师介绍了应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方法。

三、教学方法

本次培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课堂讲解内容清晰明了,重点突出,讲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案例,使得学员易于理解和记忆。案例分析环节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使学员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加深了学习效果。互动讨论环节使学员能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效果

本次培训的教学效果良好。通过培训,学员对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系列实用的操作技能。学员对静脉炎的危害和影响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增强了对患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学员也对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培训反馈

培训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培训反馈调查。根据学员的反馈,绝大部分学员对本次培训表示满意,并认为培训内容实用、讲解生动,能够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学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意见,包括增加案例分析的数量和深度、增加实地操作环节等。这些意见对于今后的培训改进非常有价值。

六、总结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静脉炎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提高了预防与治疗的水平。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方法多样,能够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同时,学员对培训表示满意,对培训效果持肯定态度。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培训质量,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和服务。

2021年6月业务学习静脉炎的分级、预防及处理培训后考核

2021年6月业务学习:静脉炎的分级、预防及处理培训后考核 1. 静脉炎可以分几级: [单选题] * 3 4 5 6(正确答案) 7 2. 静脉炎的症状和体征错误的是: [单选题] * 疼痛/触痛、化脓 红斑、发热 肿胀、硬化、可触及静脉条索 皮疹、水泡(正确答案) 3. 若在使用外周静脉短导管、中等长度导管和PICC时发生静脉炎,应确定()后,再采取相关应理措施。 [单选题] * 留置导管的时间 输注液体的量 输注的液体类型 静脉炎的病因(化学性、机械性、细菌或输液后)(正确答案) 4. 视觉输液静脉炎量表评分为4分时有哪些症状: [单选题] * 出现以下两种症状:静脉输液部位疼痛、红斑、肿胀 所有下列症状均是明显的:沿着套管路径发生疼痛、硬化 出现以下所有症状且范围较大:沿着套管路径出现疼痛、红斑、硬化、可触及静脉条索、发热 出现以下所有症状且范围较大:沿着套管路径出现疼痛、红斑、硬化、可触及静脉条索(正确答案)

5. 机械性静脉炎:固定导管,热敷,肢体抬高,监测24至48小时;若症状和体征持续超过( )小时,考虑拔除导管。 [单选题] * 12 24 48(正确答案) 36 6. 静脉炎第4级表现是: [单选题] * 静脉周围有硬结,可有压痛,但无血管痛 不仅局部不适,而且穿刺点发红,滴速加快时出现血管痛 穿刺局部明显不适,输液速度突然减慢,穿刺点皮肤发红扩展5cm以上(正确答案)除具有4级症状以外,还在拔针时,针尖可见脓汁。 7. 0级静脉炎的处理流程:拔针后按压至不出血,穿刺口用75%酒精棉签消毒两次,告知家属24小时内保持原穿刺口局部干洁,不湿水。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8. 1级静脉炎的处理流程:拔针后按压至不出血,穿刺口用75%酒精棉签消毒两次,①局部用75%酒精棉球持续湿敷1-2小时后移除,②修剪一块面积大于原穿刺口发红区域的水胶体敷料黏贴于原穿刺口,2-3后移除即可,告知家属原穿刺口红肿消退前,保持局部干洁,不湿水。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9. 只是局部不适感,无其他异常,属于几级静脉炎: [单选题] * 0(正确答案) 1 2 3

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培训评价

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培训评价 以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为主题的培训评价 一、引言 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其预防与治疗对于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静脉炎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本次培训就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进行了深入讲解和学习。下面对本次培训进行评价。 二、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内容涵盖了静脉炎的基本概念、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讲师详细解释了静脉炎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了静脉炎的常见原因,包括静脉穿刺操作不当、长时间静脉留置导管、血管壁受损等。在预防方面,讲师提出了严格执行静脉留置导管操作规范、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等一系列措施。对于治疗,讲师介绍了应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手术治疗等方法。 三、教学方法 本次培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课堂讲解内容清晰明了,重点突出,讲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案例,使得学员易于理解和记忆。案例分析环节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使学员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加深了学习效果。互动讨论环节使学员能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效果 本次培训的教学效果良好。通过培训,学员对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系列实用的操作技能。学员对静脉炎的危害和影响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增强了对患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学员也对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培训反馈 培训结束后,我们进行了培训反馈调查。根据学员的反馈,绝大部分学员对本次培训表示满意,并认为培训内容实用、讲解生动,能够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学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意见,包括增加案例分析的数量和深度、增加实地操作环节等。这些意见对于今后的培训改进非常有价值。 六、总结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静脉炎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提高了预防与治疗的水平。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方法多样,能够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同时,学员对培训表示满意,对培训效果持肯定态度。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培训质量,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和服务。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疾病以脑血管病居多, 临床上常使用20% 甘露醇、ß-七叶皂甙钠、甘油果糖、前列 腺素E1等药物, 这些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 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做好静脉炎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 不仅可避免血管损伤, 消除和减轻患者痛苦, 还可为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现就神经内科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谈谈自己的体会。 1 静脉炎的预防 1.1 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应选择相对粗直, 有弹性, 血流丰富, 无静脉瓣, 避开关节, 易于固定的血管。一般选前臂掌侧静脉, 尽量不选下肢静脉, 因下肢静脉瓣多, 血流缓慢, 易发生静脉炎[1]。 长期输液患者应有计划地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遵循从远端向近端的原则, 避开瘢痕、受伤、 感染的静脉。 1.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首先操作者操作前认真洗净双手,检查静脉留置针及透明敷贴,消毒液 是否在有效期内,穿刺时消毒范围在8cm以上,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尽量一针见血,减少对血管的机械刺激和损伤,穿刺成功后再用活力碘消毒,待周围皮肤干后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 每2d更换1次, 如遇敷贴不粘或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防止细菌性静脉炎的产生。 1.3 合理输入液体和药物首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液体量调节输液速度。当输入刺激性强的 药物或大量补液时应选粗大静脉, 速度不宜太快, 如输脂肪乳、甘露醇时可在穿刺时先将输液 器与氯化钠溶液相连, 待穿刺成功后再接入高浓度或刺激性强的药物, 这样可防止液体外漏对 血管壁造成伤害从而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滴注甘露醇时宜加温至35℃, 使用套管针静脉 滴入, 可减轻对血管壁的损害[2]。在输液顺序上应先输高渗液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后输等渗或 刺激性小的药物, 输入血液制品前后应用氯化钠溶液冲管, 以减少有效成分的附着, 避免损害性药物残留血管内造成损害, 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1.4 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 合理选择封管液有2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氯化钠溶液推注行正压封 管法,具体方法是先用注射器抽吸氯化钠溶液20cm先缓慢推注10cm后再边推液边拔针头,每6h1次。另外一种是用氯化钠溶液250cm加入肝素钠12500U稀释后每12h封管1次。 1.5 做好健康宣教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一定要与患者沟通,要将一些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取得患者配合。在输液过程中护士要及时巡视病房,指导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输液时尽量避 免肢体下垂,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睡眠时不要压迫穿刺血管,如有渗漏立即 拔管,更换穿刺部位。对于使用可能造成静脉炎的药物应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及早进行 心理干预。 2 静脉炎的护理 2.1 早发现医护人员应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 端正服务态度; 以温和的语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方式方法认真向患者宣教并耐心倾听患者感受; 熟悉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在使用药物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 随时巡视患者并及早发现异常。尚未出现静脉炎临床表现者, 应积极和患者近距离沟通, 告知其用药以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适 感觉, 使患者充分体会到医务人员给予的人文关怀。 2.2 早护理若无法避免长期输液而导致了静脉炎, 首先协助患者抬高肢体, 促进静脉回流, 并嘱患者不要按压炎症部位,避免栓子脱落而形成栓塞。 2.2.1 冷敷法冷敷可使血管收缩, 减少药物吸收, 可促进某些药物局部的灭活作用。该法常用 于20%甘露醇等静脉滴注渗漏的早期。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是一种静脉内壁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于长期静脉留置导管或输液治疗 的患者。它不仅会引起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血栓形成和感染。因此,预防和正确处理静脉炎至关重要。 预防静脉炎的措施: 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插管或更换导管时,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的要求,包括洗手、戴手套、使用消毒剂等。确保操作环境和器材的无菌。 2. 选择合适的导管:选择合适的导管对预防静脉炎非常重要。导管的材质、尺 寸和插入部位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避免使用过大或过小的导管,以减少对静脉壁的刺激。 3. 定期更换导管:长期留置的导管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和血栓形成,因此需要定 期更换导管。具体的更换时间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4. 维持导管通畅:定期冲洗导管是预防静脉炎的重要措施之一。冲洗导管时, 应使用适量的生理盐水或其他推荐的冲洗液,以保持导管的通畅。 5. 定期评估导管插入部位:定期检查导管插入部位的情况,包括局部红肿、疼痛、渗液等。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更换导管或进行适当的处理。 处理静脉炎的原则: 1. 及时处理感染:如果患者出现静脉炎的症状,如红肿、疼痛、渗液等,应及 时处理感染。处理包括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局部抗菌药物敷料等。 2. 缓解疼痛和不适:静脉炎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和不适感。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 炎药、局部冷敷或热敷等方法来缓解疼痛和不适。

3. 血栓预防:静脉炎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对于高风险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抗凝剂或其他预防措施来预防血栓。 4. 导管拔除:如果患者的静脉炎无法控制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血栓栓塞等,可能需要拔除导管。拔除导管后,应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和伤口护理。 5. 评估原因:处理静脉炎后,需要评估导致静脉炎的原因,以避免再次发生。 可能的原因包括导管插入技术不当、感染、导管选择不当等。 总结: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都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导管,并定 期更换导管。保持导管通畅,定期评估导管插入部位,及时处理感染和缓解疼痛。对于高风险患者,需要进行血栓预防。如果静脉炎无法控制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拔除导管。处理静脉炎后,需要评估原因,以避免再次发生。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关注和合理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化学问题:药物PH值超过正常酸度或碱度;过高渗或过低渗。造成反应。 机械因素:在输液过程中,短期间多次反复在同一区域进行穿刺;穿刺位置处于关节处;输入药剂里的微粒(例如:玻璃屑、橡皮屑等)。细菌因素:无菌使用未达标引起;导管内有血液遗留。 病患原因:病患自身免疫系统下降,免疫力降低,合并多种疾病、气管插管等穿刺部位的细菌定植。 诱发的危险因素 可干预:药液的PH 值、渗透压、穿刺所选用的器材、穿刺的位置、药剂输入量和速度。 不可干预:病人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 临床表现及分型 沿静脉的整体部位产生疼痛、压痛。

药剂滴速下降,穿刺位置出现血管红、肿、热、痛的现场,静脉触摸有硬感,呈条索状、没有弹性;严重情况下,部分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同时产生身体发热等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分别有: 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 硬结型:沿注射的静脉位置出现了疼痛、触痛,触摸时有硬块感,如条索状。 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 闭锁型:静脉堵住导致机化。严重情况下,产生身体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 1、选择较为粗直,血液供应多,无静脉瓣的穿刺血管,避开关节,容易进行固定。

因为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慢,因此在输液前我们优先选择前臂掌侧静脉。长期输液病患要有计划的保护和合理使脉,根据远端到近端的原则进行使用静脉,尽量不使用受伤、感染的静脉。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穿刺操作前清洗双手,确保手部卫生,其次检查留置针、透明敷料贴,消毒液生产日期。穿刺的过程中,消毒适用范围要200px以上。 穿刺完成,需用无菌透明贴进行固定,透明贴72小时更换1次,纱布48小时更换1次,如果发生敷贴不粘或被污染,需要即刻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至96小时。 3、合理输入液体和药物。 针对药剂的性质和药剂量选择合适的输液速度。 针对刺激性强的药物或大量补液的输入,应选择粗大静脉,输入速度需降低。 4、掌握正确的封管技术。 护理措施 1.及时发现。

静脉炎预防和处理

静脉炎预防和处理 静脉炎是非常普遍的血管类疾病,由于其发生部位不同故可分为深静脉炎和 浅静脉炎,其病因复杂多样,尤与长期久坐、站立等相关,外科手术也可能引发 该种疾病。此外,患者下肢也会经常感到疼痛肿胀,主要是血管堵塞引起末端缺 血坏死。静脉炎的治疗难度较大,往往需要配合科学调护,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提早康复。 一、静脉炎症状 静脉输液最易引起静脉炎这一并发症,静脉炎不只使患者情绪失落,还会使 接下来的静脉穿刺治疗更加困难,不利于疾病的康复。那么,静脉炎的症状有哪些? 四肢血栓性静脉炎:患病部位泛红肿痛,明显可见索状硬条或以串珠形式呈现,触摸后疼痛。一旦向深处静脉延伸,继而转变为凹陷性肿胀,患病部位的皮 肤为暗红色,伴有静脉曲张样表现和范围广泛的毛细血管扩张,该症状若发生在 下肢则痛感越发强烈,卧床休息能缓解疼痛。后期会伴有色素沉着、浅表溃疡等 症状。 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患病部位呈游走状态且不固定,发作有间歇性或在全 身各处移动交替性发作,该类患者通常伴有胰腺肿瘤,症状多见于女性生殖器官。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该种血栓性静脉炎主要出现在胸腹壁区域,患病部 位存在明显的病理性炎症,大多分布在上腹壁和胸壁,少量则出现在乳房和两肋 边侧。 二、静脉炎的病因 静脉炎更青睐于有伤口、患有心脏病和恶性肿瘤,及长时间服用避孕药物和 久站的人群,特别是下肢静脉炎更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关。那么,静脉炎的 具体原因是什么?

外伤:外伤容易损害静脉壁,这样的损伤会强烈刺激静脉内膜,一定程度改 变了血流速度,从而形成静脉血栓、静脉炎。 久蹲久站:长期保持相同的姿势,如久蹲、久站将造成身体局部缺血、缺氧,进一步损伤血管及内膜,随之升高的静脉压力形成静脉炎。 长时间静脉输液:长时间静脉输液会对静脉血管造成较大的刺激;而大管径 的导管也会刺激血管壁;若在靠近关节部位进行穿刺,则在活动过程中会加重血 管与针管间摩擦;这些都是静脉炎的形成因素。 静脉曲张:静脉曲张无法及时治疗会形成静脉炎;治疗过程中穿刺不当也为 血栓性静脉炎法发生埋下隐患。 寒冷潮湿的环境:人体在寒冷的环境内血管会发生收缩痉挛,相应也减慢了 血流量,进而产生静脉血栓,引起静脉炎。 三、静脉炎的治疗方法 一部分静脉炎的高危群体,若工作中无法避免要久站、久坐,那么生活中最 好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甚至可以选择医用弹力袜,如此能有效改善下肢静脉 曲张。静脉炎多见于女性患者,相关数据说明在全部静脉炎患者中,女性静脉炎 患者的数量相当于两倍的男性患者。静脉炎好发部位是下肢,通常在发病初期先 形成静脉损伤,继而发生血栓和炎症,不断扩大病变的区域。那么,静脉炎应如 何治疗? 一般治疗:首先要确定引起静脉炎的形成原因。若为细菌感染应给予抗感染 治疗;若为下肢静脉炎急性发作期,则患者要尽量少活动,并改变久站、久坐的 习惯,建议穿着医用专业弹力袜,还可以采取热敷物理治疗加速血液循环,提高 炎症的吸收率,减轻患者的疼痛。 药物治疗:在患病部位涂抹外用膏药,或口服活血化瘀类药物加快静脉回流。当在大腿根部或膝关节周围出现病变时,要给予抗凝治疗;若患者并发细菌感染,要根据细菌的类型给予抗生素治疗。

静脉炎预防方法及护理

静脉炎预防方法及护理静脉炎是指发生于皮下浅表静脉的静脉壁因不同原因引起的炎性反应,进而血栓形成及管腔粘连闭塞,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虽然这是一个良性、自限性疾病,但能复发并持续存在; 一、静脉炎的症状 静脉炎症状主要是有:1、浅层静脉炎,多发于四肢或胸部的浅表静脉,沿浅静脉出现硬条索状肿痛,短2―5公分,长的如柳条,压痛明显,沿静脉周围有的伴发红肿灼热炎症反应,约2―4周后,急性症状逐渐减退,可与皮肤呈条状粘连,或条状灰褐色素沉着;一般患肢无水肿,全身无症状; 一静脉炎的观察与处理: 可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所进食物应含高蛋白,高维生素;贫血者,轻者可进食含铁量高的食品,重者应间断输血;若口服硫酸锌,可为伤口提供所需的微量锌,促进伤口愈合;给予钙剂也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 1.发生静脉炎,如属一般留置针应拔除,更换穿刺部位,发炎部位可给予热敷,症状应在3天内改善,若无改善迹象应通知医师评估是否细菌感染; 2.若PICC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央导管发生静脉炎,可先热敷,若属于机械或化学性静脉炎,症状应可缓解,若症状持续,并无改善迹象,才需拔除; 3.若进行湿热敷、可利用湿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次20分钟,一天4次; 4.若疑是细菌性静脉炎,需通知医生进行导管针与血液培养,抽血培养需从其它静脉及导管内各抽取一支进行血液培养,以作为诊断的依据; 5.若有脓液,应培养脓性液体,需利用无菌棉棒进行;取样前,避免消毒皮肤以免影响细菌的培养;

6.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进行修复; 7.若疑似化学反应,需记录;应依据静脉输液协会制订的记录方式进行记录,以达到护理人员判断标准的一致性; 8.避免再度穿刺已发炎的血管,发炎血管须等到症状完全复原,恢复弹性方可使用; 二、静脉炎的预防 患者不宜在同一血管、同一部位多次穿刺;穿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准确、熟练,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将针头及输液导管固定牢固;对长期卧床者应鼓励其在床上进行下肢活动,并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必要时由护士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以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清洁 每天用温水和中性、刺激性较小的肥皂洗脚,用毛巾彻底擦干,尤其对趾缝间;擦拭动作要轻柔,以免擦伤皮肤,造成溃疡; 二皮肤滋润 为尽量避免足部潮湿,应穿吸湿性好的棉织袜和透气性较好的鞋,并每日更换,忌穿容易使足部出汗的帆布鞋或胶鞋;防止皮肤干燥,勿在阳光下曝晒,脚太干燥时,可涂一薄层羊毛脂或含水分的润滑剂,轻轻擦拭皮肤,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料的润肤液; 三安全 应尽量避免外伤和末梢组织受压;要坚持在无障碍物的平地上练习行走;勿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穿宽松舒适的鞋,不穿高跟鞋,穿鞋以不挤压脚趾为度;穿鞋前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主要指静脉内壁的炎症反应。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扩散、血栓形成和败血症。因此,预防和及时处理静脉炎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措施和处理原则。 一、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静脉插管、输液、注射等操作中,医护人员应采取无菌操作,包括洗手、戴手套、使用无菌敷料等,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2. 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对于需要长期输液或需要高浓度药物的患者,可以选择中心静脉通路,以减少外周静脉插管的次数和机会。 3. 定期更换静脉导管:对于需要长期留置的静脉导管,应定期更换,以减少导管内壁的细菌附着和感染的风险。一般建议每7-10天更换一次。 4. 注意导管插入部位的清洁:在插管前,应将插管部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以减少皮肤上的细菌污染。 5. 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导管脱落:患者在插管后应避免过度活动,特别是不要过度活动导致导管脱落,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6. 加强患者教育:对于留置静脉导管的患者,应加强教育,告知他们如何正确护理导管,包括保持导管通畅、注意导管周围的清洁等。 二、静脉炎的处理原则 1. 及时发现和诊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局部红肿、疼痛、温度升高等,及时发现静脉炎的征兆,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诊断。

2. 及时拔除导管:一旦发现静脉炎,应立即拔除导管,以防止感染的进一步扩散。拔除导管后,应及时采取其他途径进行输液或药物治疗。 3. 局部处理:对于局部红肿、疼痛的部位,可以采取冷敷或热敷的方式进行处理,以缓解炎症反应。 4. 抗生素治疗:对于严重的静脉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选择抗生素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并遵循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5. 炎症控制:静脉炎的处理还包括炎症的控制。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或局部激素等药物来缓解炎症反应。 6. 预防并发症:静脉炎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感染扩散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处理静脉炎的同时,应注意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7. 定期随访:对于已经治疗的静脉炎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以及检查相关指标,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并发症的情况。 总结: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是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选择适当的静脉通路、定期更换静脉导管、注意导管插入部位的清洁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静脉炎,应及时拔除导管、进行局部处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控制炎症反应等。同时,还需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定期随访患者,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或并发症的情况。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 一、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 1. 置管因素:穿刺及送管过程中对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①置管过程中导丝、穿刺鞘及导管对血管的刺激;②反复穿刺;③送入导管速度不均匀。 2.机械因素: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留置静脉导管时操作粗鲁;输入各种输液微粒(如玻璃屑、橡皮屑、各种结晶物质)。 3.细菌因素:无菌操作不严格;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导管内血液残留;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 4.心理因素:巨大心理压力使血管收缩,导管与静脉壁接触增加。 可干预:溶液的PH 值、渗透压、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入量及速度。 不可干预:病人的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 二、静脉炎的评判标准 0级:没有症状。 1级:穿刺部位出现红斑,伴随或不伴随疼痛。 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大于62.5px(1英寸),有脓液流出。 患者,女,43岁,患有肺恶性肿瘤,化疗后患有静脉炎,静脉输液成了问题,经过中药口服和外用方法治疗后,患者上肢情况改善明显。因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患有静脉炎是临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那么,患有静脉炎应如何处理? 当场处理

1. 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肢,避免患肢受压。禁止在同侧手臂输液。如冰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可促进某些药物局部的灭活作用,局限损伤部位。 2. 喜疗妥乳膏外敷。 3. 局部予赛肤润液体敷料1~2 滴外涂,食指指腹按摩1~2 分钟,待干,一天2 次。告知患者抬高肢体。 4. 水胶体透明贴外用。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1.头皮钢针 2.留置针 3.PICC 4.CVC 5.PORT 如何有效预防静脉炎 1.保护血管,防止发生静脉炎:减少机械性损伤,选择合适的管路,最好选用22~24G静脉留置针,维持时间较长者,及时更换注射部位,必要时行深静脉置管,胺碘酮静脉泵入后,先用生理水20ml进行冲洗导管,再用肝素盐水5ml 封管,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2.酒精湿敷:将75%酒精浸湿的纱布敷于穿刺部位前端,用于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 3.局部热敷:具多年的实践观察,热敷后减轻药液刺激引起的疼痛,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 药物渗出风险评分高(>8 分)的患者,可提早预防性使用喜辽妥或者透明贴保护,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输液。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炎症,临床表现为疼痛、触痛、红斑、红肿、硬化、化脓或静脉条索状形成。依据静脉炎发生机制可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感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输注后静脉炎五种类型。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输液治疗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5%-4.5%。 静脉炎发生的相关知识: 渗透压:正常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根据渗透压高低将其分为:1、高度危险,渗透压>600mmol/L,2、中度危险,渗透压400-600mmol/L,3、低度危险,渗透压<400mmol/L。渗透压>600mmol/L的药物,通过外周静脉输入后,可在24小时内发生化学性静脉炎。 酸碱度(PH):正常血液PH值7.35-7.45, PH<5强酸性,PH>9强碱性。PH在6-8的药液对静脉影响小,PH超过此范围的药液均可损伤静脉内膜上皮细胞,引起化学性静脉炎。 一、发生原因:诱发静脉炎的主要有患者因素(包括患者自身疾病及血管条件差等)、输液工具的型号和材质、医护人员的穿刺技术、穿刺部位的选择及固定方式、输注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刺激性、输注的频率及输注量等因素。 二、静脉炎分类: (一)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是由于静脉穿刺或导管摩擦血管内膜所致,多发生于外周静脉,主要是由于穿刺损伤血管内膜,如PVC、MC、PICC导管对血管内膜的摩擦所致。 (二)化学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是由于输注的液体或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

激,损伤血管内膜的上皮细胞所致,常见于外周静脉输注,主要是高浓度、刺激性及腐蚀性药物的输入,速度过快、时间过长,超过了静脉血管的应急能力,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破坏所致。 (三)感染性静脉炎:感染性静脉炎称细菌性静脉炎,是细菌感染导管留置部位的静脉内膜,细菌由穿刺点沿着导管进入血液或局部细菌感染所致。 (四)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指静脉管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和深静脉,常发生于PICC、MC、CVC,是导管插入后形成静脉血栓刺激血管壁,启动的炎性反应而致。 (五)输注后静脉炎:输注后静脉炎指移除静脉血管通道工具后48小时内发生的静脉炎,主要发生于外周静脉导管。 表1:各类静脉炎发生原因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常见于静脉留置针或输液导管的使用过程中。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并进行相应的护理。 一、预防措施 1.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在进行静脉通道置入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静脉情况、病情、预计使用时间等。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避免选择狭窄、扭曲或血栓形成的静脉。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进行静脉通道置入前,护士需要进行充分的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和口罩。同时,需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避免引入细菌。 3. 规范插管操作:在插管过程中,需要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包括使用适当大小的导管、正确定位导管、固定导管等。避免插管过程中的不必要的操作,减少对静脉壁的创伤。 4. 定期更换导管:静脉通道的留置时间过长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需要更换。一般情况下,成人每72小时更换一次,儿童每48小时更换一次。 5. 注意导管的保养:在导管留置期间,需要注意导管的保养。保持导管通畅,定期冲洗导管,避免导管内血液凝结。同时,定期更换导管周围的敷料,保持导管周围的清洁干燥。 二、护理措施

1. 观察导管周围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导管周围的情况。包括导管周围 是否有红肿、渗液、疼痛等症状。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保持导管通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冲洗导管,保持导管通畅。冲洗时需要注 意使用无菌的冲洗液,并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进行冲洗。同时,注意观察冲洗后是否有血液凝块排出。 3. 定期更换敷料:定期更换导管周围的敷料,保持导管周围的清洁干燥。更换 敷料时需要注意使用无菌敷料,并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 4. 注意患者的症状变化: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体温、 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需要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5. 提供舒适的环境: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提供舒适的环境给患者。保持室温适宜,避免患者受到寒冷或过热的刺激。同时,保持患者的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总结起来,预防静脉炎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规范插管操作、定期更换导管以及注意导管的保养。在护理过程中,需要观察导管周围情况、保持导管通畅、定期更换敷料、注意患者的症状变化,并提供舒适的环境给患者。通过这些措施和护理,可以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并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操作中局部消毒不严密或针头被污染。 加强基本功训练,静脉穿刺力争一次成功,穿刺后针头要固定牢固,以防针头动引起静脉损伤而诱发静脉炎,对长期静注者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注意保护静脉。 2、一般情况下,禁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输液最好选用上肢静脉,因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而易产生血栓和炎症,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尽量选用粗血管。 3、输人非生理pH药液时,适当加入缓冲剂,使pH尽量接近7.4为宜,输注氨基酸类或其他高渗药液时,应与其他液体混合输入,而且输入速度宜慢,使其有充分稀释过程。 4、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和输液速度。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浓度要适宜,且输注的速度要均匀而缓慢,因药物浓度过高或输液速度过快都易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 5、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每瓶药液联合用药,以不超过2~3种为宜。 6、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置留置针,如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刺激。另外,如果是手术时留置在下肢静脉的留置针,24h后应更换至上肢。 7、成年人使用留置针,要定期更换穿刺部位,每天检查穿刺情况,出现局部静脉炎表现时,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查找原因避免相关因素的影响。 8、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期间,可采用热敷穿刺肢体。

9、一旦发生静脉炎,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根据情况局部使用水胶体敷料,如合并全身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 10、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消炎能力。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原则 静脉炎是指静脉内壁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 特殊是在静脉导管插管和输液过程中容易发生。预防和及时处理静脉炎对于保护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原则,并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一、静脉炎的预防原则 1. 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进行任何与静脉插管相关的操作前,必须 进行充分的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消毒洗手液。这可以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降低感染的风险。 2.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在选择静脉通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 择合适的通路。如果可能,应避免使用股静脉,因为它与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相关。 3. 采用无菌操作:在插管和更换导管时,必须采用无菌操作。医务人员应佩戴 干净的手套,并使用无菌巾和适当的消毒剂清洁插管部位,以减少细菌污染的风险。 4. 定期更换导管:长期留置的静脉导管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因此,应根据需要定期更换导管,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使用适当的输液技术: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使用适当的输液技术。例如, 使用低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以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静脉炎的风险。 6. 监测静脉插管部位:在插管后,应定期检查插管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渗 液等异常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更换导管、局部处理等。 二、静脉炎的处理原则 1. 及时拔除导管:一旦发现静脉炎的症状,如红肿、疼痛、渗液等,应即将拔 除导管。这可以阻挠感染的进一步扩散,并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2. 局部处理:在拔除导管后,应对插管部位进行适当的局部处理。可以使用适 当的消毒剂清洁皮肤,并覆盖干净的敷料,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预防感染。 3. 赋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如果静脉炎症状较重或者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应考 虑赋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 4. 疼痛管理:静脉炎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可以赋予适当的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镇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来确定。 5. 患者教育:在处理静脉炎的过程中,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患者 应了解静脉炎的预防措施,并学会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以减少再次发生静脉炎的风险。 三、相关数据支持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和并 发症的发生。例如,一项研究发现,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可以将静脉炎的发生率降低50%以上。另一项研究表明,定期更换导管可以减少细菌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此外,使用适当的输液技术和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也可以降低静脉炎的风险。 总结: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是保护患者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采用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导管、使用适当的输液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一旦发生静脉炎,及时拔除导管、进行局部处理、赋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和疼痛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教育也是预防静脉炎的重要环节,患者应了解预防措施并学会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通过综合应用以上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处理静脉炎,保护患者的健康。

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导管性静脉炎的效果评价

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导管性静脉炎的效果评价目的:了解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导管性静脉炎的作用。方法:将PICC 置管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用常规方法和水胶体敷料预防、治疗导管性静脉炎。结果:用水胶体敷料预防、治疗导管性静脉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及治疗PICC导管性静脉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水胶体敷料;导管性静脉炎;预防及治疗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大多是经肘部贵要、正中或头静脉置入上腔静脉的导管,在胸部X线上其导管末端显示位于第二、三肋间,具有穿刺危险性小、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易于护理的特点。对患者损伤小,能保护其余外周血管,基本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易被患者接受,且上腔静脉管腔大,血流快,药物能被快速输送到全身,完全避免了浅静脉穿刺输注化疗药物或刺激性药物所引起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在本科已广泛使用。但由于患者个体、导管本身以及操作的刺激会造成导管性静脉炎的产生[1]。以往临床上予常规热敷预防静脉炎,出现静脉炎后用硫酸镁湿敷联合微波照射有一定效果,但湿敷有局限性,给患者造成很多不便,特别是冬天,湿敷的冷刺激会导致患者受凉,增加患者的不适。微波照射如有不慎则会引起烫伤,更增加患者痛苦。本科对使用水胶体透明贴预防及治疗导管性静脉炎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08年3月~2009年6月化疗及静脉营养患者行PICC置管术者120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20~83岁,置管保留19~307 d。将患者按穿刺顺序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正规PICC穿刺置管。置管后实验组除常规固定后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贴上水胶体透明贴,紧贴皮肤避免气泡。对照组予常规固定,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向局部热敷,qd,3 d。将患者PICC穿刺点上方沿静脉走行出现红、肿、热、痛,即可判断为导管性静脉炎[2]。实验组予贴水胶体透明敷料,根据静脉炎范围裁剪不同大小的敷料,保证敷料范围超过病变四周2 cm以上[3],尽量保持敷料干燥,患肢可以自由活动。对照组予常规硫酸镁湿敷加微波照射。 2 结果 实验组仅有2例出现导管性静脉炎,发生率为3%,而对照组18例出现导管

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分析 【摘要】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但静脉炎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了不良影响。优质护理在预防静脉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优质护理的重要性、静脉输液相关静脉炎的危害以及优 质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证明了优质护理可以 有效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未来研究应继续探讨更完善的优质护 理策略,以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优质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需进一步得到重视和推广,以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效果和减少并发症 发生率。优质护理对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具有显著效果,值得进 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静脉输液、静脉炎、预防、效果分析、临床应用、实 施方法、患者安全、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静脉输液所致的静脉炎 是一种常见并且可预防的并发症。静脉炎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引起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 生活质量。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至关重要。

优质护理在预防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 过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包括正确插管、定期更换输液管等措施,可 以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深入研 究优质护理对预防静脉炎的效果,对于提升静脉输液治疗的质量和效 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探讨优质护理在预防静脉炎中的作用与效果,将有助于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促进临床护理工作的 规范化和精细化,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对优 质护理在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具有重 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探讨优质护理在预防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 并分析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通过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加深 对优质护理对静脉炎预防的重要性的认识,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更 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降低静脉输液相关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 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通过对优质护理的具体实施方法和临床应 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 动优质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普及和应用,实现对患者的更好保护和护理。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静脉输液相关静脉炎的预防策略 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 2. 正文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体会张永渠

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体会张永渠 摘要】目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预 防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穿刺针头,护士具备熟练的穿 刺技术,掌握药物的输注速度、浓度及渗透压,避免输注肢体受压,要有严谨的 工作态度,正确冲管和封管;治疗时采取冷敷法、微波治疗法、湿热敷法、局部 封闭加硫酸镁湿敷法、水胶体粘贴+硫酸镁湿热敷联合治疗静脉炎法。结果:经 过以上方法的预防,静脉炎发生率大大降低。经过以上方法治疗,54例静脉炎得 到了有效的治疗。结论:静脉炎是在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实行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 患者满意度,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关键词】静脉炎;预防;护理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或静脉局部呈条索状改变, 严重者感觉迟钝,麻木,出现硬结及血管坏死的炎性改变。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 疗中的常见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静脉输液治疗效果,也增加了患者的 痛苦,增加了护理人员对静脉穿刺的难度,降低了住院患者满意度,因此总结静 脉炎的预防和护理经验很有必要。从2014年1月起,我科对静脉炎的预防和护 理进行临床经验总结,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我科对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住院患者出现了静脉炎54例,其中化疗药物引起静脉炎17例,高渗性液体引起的静脉炎21例,血管活性药物 引起的静脉炎1例,止血药引起的静脉炎1例,抗菌素引起的静脉炎4例,中成 药引起的静脉炎10例,在临床治疗护理上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护理方法: 2.1静脉炎的预防措施: 2.1.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静脉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药时避免反 复穿刺,尽量使用侧孔针以减少橡胶微粒,临床配药时要充分溶解,减少大分子 物质结晶微粒,在静脉输液中同时使用精密输液器,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2.1.2正确选择静脉输液部位:选择血管弹性比较好、血管比较粗、静脉回流 通畅便于穿刺和观察易固定的血管,对长期输液的病人应有计划地合理使用静脉,原则上从远端到近端,左右交替进行穿刺,避开手指、腕部等关节部位、静脉瓣 以及肌腱神经走行的部位,防止在下肢胫前及内踝上方血管进行静脉输液,静脉 输液避免选择患肢血管,因患肢静脉回流差,输液时加大了静脉炎发生的可能性。 2.1.3正确选择针头:对一些剂量大,毒性大,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如抗肿瘤药、氨基酸、中成药等,原则上针头选用小号留置针进行穿刺,因针头愈细,减少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和损伤,有利于保护血管,并减少活动时发生药液渗漏,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也可给予PICC置管静脉输液。 2.1.4静脉输液护士应具备熟练而良好的静脉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要求 一针见血,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静脉输液护士要加强巡查病人,若发现渗漏及 时处理,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1.5掌握药物的输注速度、浓度、渗透压:静脉输注高浓度、高渗透压类药物、部分抗生素时开始时速度宜慢,并两次用药间隔时间要大于6小时,以减少静 脉炎的发生。输注脂肪乳、氨基酸渗透压高的液体,输液速度宜慢,可在输注中 间和输完后输生理盐水,目的是稀释高浓度药液,减少药物粘附于血管壁,以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