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课堂】脑卒中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康复课堂】脑卒中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康复课堂】脑卒中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一、概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等,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偏侧肢体瘫痪,加之伴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侧膝关节疼痛难忍,会影响患者的站立、行走的训练,延缓康复的时间。因此,积极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缓解疼痛,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二、发病机制

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后,由于患肢缺少自主活动,患膝缺少有效性的挤压,软骨营养得不到充足的供应,客观地创造了关节软骨退变的环境。

脑卒中康复后期,由于患肢的异常运动模式,患膝肌力和肌张力的失衡,造成关节不稳定,加之不恰当的或过分、过早的站立或行走训练,应力不平衡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出现站立行走疼痛甚至肿胀积液。

既往的膝关节外伤、炎症及女性绝经后脱钙加速等都易导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

三、康复治疗方法

1、电针

取穴: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针刺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选择连续波或疏密波,设置频率2 Hz,治疗时间为每日一次,每次30 分钟。

2、物理治疗方法

(1)超短波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设置超短波治疗机的治疗参数,输出功率为200 W,频率为40.68 Hz,电流强度为100 mA。将两块电极片(18×12 cm)

对置于膝关节上下,采用温热量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每日一次,每次20 分钟。

(2)中频脉冲电疗

患者取仰卧位,根据所选中频治疗仪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处方,设置的电流大小以患者耐受为度(20~40 mA)。将电极板放置膝内外两侧,治疗时间为每日一次,每次20 分钟。

3、膝关节运动疗法

(1)急性期运动疗法

在病情稳定24-48小时开始运动治疗,此期的运动疗法内容:

①良肢位摆放,每60-120分钟变换一次体位,减轻或预防以后易出现的痉挛模式。

②肢体被动运动,每天活动2次,每次30遍,每10遍休息1-3分钟,防止关节挛缩,增加感觉输入的作用。

③在训练者帮助下进行床上翻身、起坐及桥式运动,使患者尽快从被动活动开始,通过自助的活动,过渡到主动性的康复训练程序上来。

④采用床边型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电动功率车)训练,每天1次,每次20分钟,预防肌肉的萎缩,促进对患侧的识别,给患者大脑正常的感觉、运动输入,诱发主动运动的出现。

(2)亚急性期运动疗法

随着病情的恢复,偏瘫侧肌张力逐渐增高,进入痉挛期,运动治疗内容包括:

①控制肌痉挛,促进选择性运动的恢复,适度行坐位平衡及转移训练。

②采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训练,每天2次,每次20分钟,缓解肢体痉挛,促进主动运动的恢复。

③加强对近端大肌群活动控制能力,适度强化膝关节的控制,根据病人膝痛情况,适当减少站立及单腿负重训练,以免加重损伤。

(3)恢复期运动治疗

结合病人情况,将多种康复治疗技术综合应用,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并加强实用性动作的训练,完成较复杂的生活活动。

此期的运动治疗内容有:

①移动能力训练。

②使用减重下步行训练系统。

③利用辅助器具进行步行训练。

④关节松动训练。以Maitland手法为主,对股胫关节采用长轴牵引、前后滑动、后前滑动和侧方滑动;对髌股关节,采用分离牵引、侧方滑动和上下滑动。根据患者疼痛和身体状况选用1-4级手法,每个动作持续20分钟,重复5-8次。关节运动训练主要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练,以主动屈膝训练腘绳肌为主,辅以主动伸膝和直腿抬高训练股四头肌,酌情进行抗阻力训练,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

⑤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逐项进行指导与训练,从简到繁,从易到难。

四、康复教育

要注意保护膝关节,防止继续损伤。要解除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或加重的诱因,如减肥、戒烟、防寒保暖等,同时注意运动训练的适量,减少站立负重、行走、过分伸膝等训练,以免继续加重损伤,可使用护膝以保护膝关节,减少负重。起立时双手撑扶支持物站起,行走时用拐杖协助行走,使用膝踝足固定支具,改善踝关节的内翻,平衡关节面的负荷,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

膝关节术后康复操作手册--供一级医院使用

第一部分康复方案基本原则 一、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分级康复目标: ·恢复患者功能:关节活动度、力量、步态、无痛、无慢性炎症 ·预防及减少并发症: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步态异常 二、适用技术 ·炎症控制:冷敷,非甾体类消炎药物,理疗(激光), ·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度:被动活动(患者自己进行,治疗师进行,关节松动,牵引,支具),主动活动(患者自主、辅助主动活动) ·肌肉力量训练:等长训练,等张训练,等速训练 ·功能训练:步态训练,有氧训练 ·疼痛控制技术:中频电疗、激光照射、超声波 ·创伤性关节炎的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功能训练 三、以上技术可能导致的风险 (一)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骨折区域再次骨折,原因 ·超过骨折区域屈服点的应力:杠杆作用造成的较大的力矩;相对于骨干长轴的剪切力、扭转力、张力;下肢骨折过早负重 (二)内固定覆盖区域与未覆盖区域交接区的骨折 ·骨质疏松:应力遮挡导致内固定覆盖区域废用性骨质疏松;缺乏肌肉的主动收缩导致废用性骨质疏松;其他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内固定的切割作用:张力带钢丝 ·不恰当的康复训练:与骨骼长轴呈切线位的作用力、较大的杠杆力矩 (三)急性期炎症加重或转为慢性炎症: ·处于炎症急性期(术后两周)时,粗暴的被动活动 ·处于亚急性炎症期时,过度的被动活动、超过组织符合强度的主动活动(四)骨化性肌炎:粗暴的康复训练 四、风险预防机制 ·患者教育—包括生物力学知识、训练方案介绍、潜在风险、疼痛自我管理、健康知识宣教 ·预警机制:告知何种情况下需要联系手术医生(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严重肿胀) ·必要时由手术医生决定下肢开始负重时间 ·综合骨骼内固定复合体的强度与软组织愈合情况,确定各类康复技术开始使用的时间、带有一定风险的技术在社区及家庭康复中推迟开始使用时间或不应用五、康复技术的分级 以上技术中对患者存在一定风险的,包括:关节松动术、牵引、等张训练、腰椎稳定性训练、步态训练(开始负重)。为控制康复中的风险,制定分级康复 方案,要点如下 ·三级技术:适用于三级医院,包括以上所有技术 ·二级技术:适用于二级医院,上述技术中的大部分技术,但以下技术需要慎用: 牵引技术、关节松动技术。以下技术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步态训练技术、腰部核心力量训练技术 ·一级技术:适用于社区医疗中心,包括上述技术中的部分,但不包括:关节松动术、牵引技术。以下技术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步态训练技术、腰部核心力量训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是以膝关节软骨 出现退变,或是骨质出现增生而引发的一种关节性疾病,其的出现会对患者的生 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出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后,患者的关节部位会出现疼痛感,活动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畸形,从而加重 病情,造成患者残疾。因此,给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的治疗措施较为重要。 本文就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措施展开研究,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骨性关性炎是慢性进行性疾病的一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畸形率,患者会 在发病后,关节的基质会出现崩解,软骨的细胞会出现明显的减少,而且会在病 程的延长下导致病情持续地发展[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常见的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患者的关节会出现疼痛感、僵硬、肿胀等表现,已严重影响到了生活质量、 经济情况等。有研究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而且女性属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高发群体[2]。目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采 用手术、保守治疗等方式,同时通过影像学技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从而 为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来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本文就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 康复治疗方案进行探究,现做如下报告。 1.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方案属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用方式,常用的药物有非类 固醇类与止痛药等,其中非类固醇类的抗炎药物属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 用药物,其可以缓解静息痛,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实践表明,如长时间应用此药物,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3]。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如要应用非类固醇类的抗 炎药物,可以采用外用的方式。临床常用地缓解疼痛类药物为双醋固醇,其与非 甾体的抗炎药物的效果相似,但其可能会在用药中出现腹泻,故对于年龄较大的 患者而言,不建议应用此药物。双膦酸盐属于骨细胞抑制类药物,其可以发挥抗 炎的作用,对骨与软骨具有一定的作用机制,且不会影响关节炎。近年来,在医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脑卒中康复治疗方案 一早期康复: 此期患者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没有随意的肌肉收缩,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相当于Brunnstrom恢复阶段1-2期。 (一)基本目的: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 (二)早期康复方法: 1、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 2、翻身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分别向两侧转动,双足撑床。 3床上自我辅助练习:双手交叉前平举,上举过头,侧举,指鼻,双腿屈曲撑床抬臀,双脚交叉侧移等。 4、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 5、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 6、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 7、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 8、排痰 9、床头抬高坐位训练:床头渐抬高,每个位置患者能维持30分钟,则渐加10度再训练,直至能床边坐起,无靠`位平衡练习。 10、面,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顶上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 11、呼吸控制练习:要求患者深吸气—缓慢呼气,放松。 12、坐训练:在床头抬高未达90度前,首先训练患者侧后单手支撑抬头抬肩的动作,直至能支撑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确坐姿,床边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强平衡训练,包括双手交叉前平瘵,侧瘵,双手交叉指鼻,双手交叉向前指物;健侧下肢肌力训练等,可教会家属及护理人员,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练习。 15、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 16、坐站练习:如有条件可早期给予患者床站立,帮助患者重获垂直感,重获对抗重力肌的控制,重获血压的自身调节,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压。一般情况下脑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选治疗组3-4天后达到床边坐位,二周内可训练站立,辅助力量视病情而定;脑出血患者应尽量在二周内达到床边坐位,四周内达到站立。 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 18、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TENS等。 19、应用肌电反馈技术。 20、应用推拿针灸治疗。 21、应用脑循环治疗促进脑血液循环。 22、言语治疗。 23、心理治疗。 (三)康复安排:

膝骨关节炎的针刀治疗思路(2011年康复年会)

膝骨关节炎的针刀治疗思路 施问民娄强刘晓强 (上海市曲阳医院疼痛科上海200092) 针刀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根本原因在于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积累性损伤,导致膝关节动态平衡失调,使附着于胫股关节和髌骨关节的韧带、肌肉、肌腱及局部脂肪垫、筋膜之间产生粘连、瘢痕和挛缩,从而破坏了膝关节内部的力学平衡,使正常负重力线发生变化,关节软骨面有效负重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内的骨小梁压力增高,引起骨质增生和微小骨折,进而引起骨质塌陷。当这种平衡失调超过人体自我修复时,即可引发临床表现。 二、针刀治疗思路 1、治疗目的: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2、如有积液,先抽取积液,如有浑浊积液,行关节腔冲洗,直至冲洗液变清。冲洗的目的是将变性的关节液、脱落的软骨碎屑、小的游离体及纤维素等冲洗干净,使正常的滑液分泌得以恢复,中断恶性循环,达到疼痛缓解或消失。 3、针刀治疗 (1)急性期针刀治疗 【表浅部位】膝前针刀松解方法:患者仰卧位,屈曲膝关节90°,一般在髌上囊,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髌内外侧支持带,髌下滑液囊等表浅部位。 【十字交叉韧带松解】患者仰卧位,屈曲膝关节90°,在内外膝眼处定点,选取直径0.6mm 减肥针刀,针刀与人体矢状位呈45°角,沿内、外膝眼进针刀避开内、外侧半月板,直达前后交叉韧带轻切2—3刀即可。由内膝眼进针刀松解的是后十字交叉韧带的移行处,由外膝眼进针刀松解的是前十字交叉韧带的移行处,针刀在此处松解,病人往往感觉到强烈的酸胀感,此处只需轻切1—2刀即可。术后敷医用敷贴。 【膝关节后缘松解方法】患者俯卧位,使膝关节后缘暴露。在腘窝中点及腘横纹两侧缘、腘肌、腘斜韧带的阳性反应点或肌紧张处定点。常规皮肤消毒后,选用直径0.4mm美容针刀,使针刀垂直于皮肤,缓慢进针刀达关节囊或软组织病变处。调转刀锋90°,刀口线与关节面平行,切开关节囊,以松为度。出针刀压迫2-3分钟,以防止出血。出针刀,敷医用敷贴。 对膝关节其它部位的治疗,按操作常规避开神经和血管将针刀刺入,达到骨面后稍提针刀,滑动刀刃寻找关节间隙,沿关节间隙刺入,摆动刀口充分剥离粘连组织。 (2)中晚期针刀治疗 分别在沿髌骨左右两侧缘中点垂直进针刀,穿过皮肤后,进行切开剥离。然后倾斜针体,将筋膜和侧副韧带剥离。在髌骨上缘正中选一点,垂直进针刀,达骨面后将针体倾斜,和股骨干成50°进行切开剥离,将髌骨上缘下面的粘连处全部松开,然后将针刀向相反方向倾斜,和髌骨面成40°,刺人髌上囊下面,进行广泛的通透剥离。针刀垂直刺入达髌韧带下面,倾斜针体,和髌韧带平面约成15°,将髌韧带和髌下脂肪垫疏剥开来。将针体向相反方向倾斜,将另一侧髌韧带和脂肪垫疏剥开来。最后在髌骨下三分之一处的两侧边缘各取一点,垂直进针刀达骨面,将针体向髌骨外倾斜,将翼状皱襞松解。 4、其他辅助治疗 (1)关节腔注射 (2)药物治疗(口服、外用等等) (3)针灸、拨针(松筋针)、火针 (4)中药、熏蒸 (5)手法 (6) 牵引、理疗

【康复课堂】脑卒中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康复课堂】脑卒中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一、概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等,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偏侧肢体瘫痪,加之伴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侧膝关节疼痛难忍,会影响患者的站立、行走的训练,延缓康复的时间。因此,积极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缓解疼痛,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二、发病机制 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后,由于患肢缺少自主活动,患膝缺少有效性的挤压,软骨营养得不到充足的供应,客观地创造了关节软骨退变的环境。 脑卒中康复后期,由于患肢的异常运动模式,患膝肌力和肌张力的失衡,造成关节不稳定,加之不恰当的或过分、过早的站立或行走训练,应力不平衡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出现站立行走疼痛甚至肿胀积液。 既往的膝关节外伤、炎症及女性绝经后脱钙加速等都易导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 三、康复治疗方法 1、电针 取穴: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针刺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选择连续波或疏密波,设置频率2 Hz,治疗时间为每日一次,每次30 分钟。 2、物理治疗方法 (1)超短波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设置超短波治疗机的治疗参数,输出功率为200 W,频率为40.68 Hz,电流强度为100 mA。将两块电极片(18×12 cm)

对置于膝关节上下,采用温热量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每日一次,每次20 分钟。 (2)中频脉冲电疗 患者取仰卧位,根据所选中频治疗仪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处方,设置的电流大小以患者耐受为度(20~40 mA)。将电极板放置膝内外两侧,治疗时间为每日一次,每次20 分钟。 3、膝关节运动疗法 (1)急性期运动疗法 在病情稳定24-48小时开始运动治疗,此期的运动疗法内容: ①良肢位摆放,每60-120分钟变换一次体位,减轻或预防以后易出现的痉挛模式。 ②肢体被动运动,每天活动2次,每次30遍,每10遍休息1-3分钟,防止关节挛缩,增加感觉输入的作用。 ③在训练者帮助下进行床上翻身、起坐及桥式运动,使患者尽快从被动活动开始,通过自助的活动,过渡到主动性的康复训练程序上来。 ④采用床边型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电动功率车)训练,每天1次,每次20分钟,预防肌肉的萎缩,促进对患侧的识别,给患者大脑正常的感觉、运动输入,诱发主动运动的出现。 (2)亚急性期运动疗法 随着病情的恢复,偏瘫侧肌张力逐渐增高,进入痉挛期,运动治疗内容包括: ①控制肌痉挛,促进选择性运动的恢复,适度行坐位平衡及转移训练。 ②采用四肢联动康复训练器训练,每天2次,每次20分钟,缓解肢体痉挛,促进主动运动的恢复。 ③加强对近端大肌群活动控制能力,适度强化膝关节的控制,根据病人膝痛情况,适当减少站立及单腿负重训练,以免加重损伤。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及康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及康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因为膝关节过度磨损所导致的关节软骨损伤,在中老年人和运动员 中较常见。经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要特别注意预防伤口、肺部和尿路的感染,防止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做好术后护理工作。同时,对于不同恢复阶段,要制定完善的康复计划。关键词: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康复指导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 原因可以是膝关节的过度磨损所至的关节软骨损伤,也可以是常年缺乏锻炼,导致关节软骨 营养不良,最终导致软骨容易退变和受损。年龄比较轻的运动员,因长期大运动量和高强度 训练,加上膝关节的其他损伤,也可以出现类似中老年人骨性关节炎一样的病变。 1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膝关节疼痛、肿胀或打软,疼痛和打软以蹲起和上卜楼梯时比较明显。肿胀多与活动多少有关,活动多肿胀会加重,休息后,肿胀会减轻甚至消失。很多患者会述说,他们上、下楼时 有明显的膝关节打软无力,但走平路时感觉良好。严重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会发生变形,类似“0”形腿或“X”形腿,而且随着病情加重,这种变形 2术前护理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国内应用还不普及,术前患者一般有较多的顾虑。因此,术前的护理除 常规护理外,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的护理,消除其紧张焦虑感,使手术能顺利进行骨性关节炎 的手术前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卫生宣教,心理护理,特殊器具的使用护理。 2.1 一般护理要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既往史和过敏史,以及目前用药和患肢皮肤情况,督 促其完善各项检查,做好备皮和皮试,嘱患者进行洗澡、更衣,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协 助做好各项基础生活护理。 2.2 饮食指导由于患者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对饮食要有一定的限制;吸烟者要劝导其戒烟;同时,避免高胆固醇的饮食。 2.3 卫生宣教针对各类疾病要做好知识宣教,如高血压病,应告诉患者要按时吃降压药,定 时测量血压,避免情绪过于激动等。同时术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预后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认识到手术的必要性,但同时也有风险,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取得患者与家属的信任与配合。 2.4 心理护理手术治疗的病人大多患病时间长,病人思想顾虑多。对于关节置换,中国人传 统思想中不愿意在自己的身体内安装“假”的东西,同时,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费用也比较昂贵,许多家庭承担起来有一定困难,患者对“换关节”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偏差,存有恐惧心理,加 上膝关节置换的技术复杂,使得此项技术直到现在在国内的应用还不是很普及。因此,在病 人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地向其讲解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术后的康复程序、注意事项,同 时介绍成功的病例,使其消除紧张焦虑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4.1 关节置换手术是膝关节手术中一种中等大小的手术,它与膝关节严重的联合损伤、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同时重建手术、膝关节骨软骨和半月板联合移植手术相比,算是比较小的手术。 2.4.2 有的患者误认为关节置换中要把自己的关节全部切除换上人工关节。实际上手术时只是将患者关节表面被破坏的部分切除,将同样厚度的人工关节装在病变切除处的表面即可。严 格来说只是一个被破坏关节的表面置换,而不是切除整个关节。 3康复指导

脑卒中康复规范

脑卒中康复规范 (一)功能评价: 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评价项目如下: 1、躯体功能评价 肌力评价、关节活动度评价、感觉评价、肢体形态评价、协调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辅助器具使用评价,上肢神经损伤者需进行上肢功能评价、手功能评价,下肢神经损伤者需进行平衡功能评价、行步态分析等。 2、精神心理评价: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人格评价、情绪评价。 3、语言、吞咽功能评价: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凝存在失语症和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必要时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 (二)康复治疗规范 1.物理治疗: (1)运动治疗: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的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血管舒缩性训练等。 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牵伸训练、呼吸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功、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等。 (2)物理因子治疗: 选用超短波疗法、气压治疗、电磁波疗法、直流电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等。 (3)水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进行水中运动治疗等。 2.作业治疗: (1)认知训练:对有认知障碍者根据认知评价结果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计算等训练,严重病人早期可进行多种感觉刺激以提高认知能力,有条件的音位可进行电脑辅助认知训练等。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变得越 来越高,众多临床证实,运动康复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 后明显改善血流速度、提高肌力等,从而缓解临床症状。现就近年来对膝关节骨 性关节炎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运动康复 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定义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KOA) 是常见的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主要变化是关 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骨质增生,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主要病理特征有关节 间隙变窄、软骨下骨坏死、骨质致密、骨小梁不连续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1]。发病率随年龄 增长而增加,让中老年人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2]。 2.膝关节的相关生理解剖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关节面、胫骨上端关节面、髌骨关节面构成,辅助结构有半月板、主 要韧带、滑膜囊及皱襞。股骨内外侧髁关节面呈凸椭圆形,胫骨平台关节面为平面状与股骨 髁关节面曲度不相对应,所以在股骨、胫骨髁关节面中间有半月板,让其吻合。半月板:位 于胫骨内外侧髁上、都是纤维软骨、包括内、外两侧半月板。半月板下面平坦、上面凹陷、 外缘肥厚(与关节囊愈合)、内缘薄而锐利。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呈“盘”状。外 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外侧,起于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头;前交叉韧带:位于关节囊内, 起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止于胫骨髁间前区,作用是限制胫骨上端向前移动;后交叉韧带: 起于股骨内侧髁外侧面,止于胫骨髁间后区,作用是限制胫骨上端向后移动;腘斜韧带:位 于关节囊的后方,它的作用是从后面加固膝关。节滑膜皱襞:位于髌骨下方和髌韧带两侧, 作用是填充关节内间隙,滑膜囊:位于膝关节周围,作用是减少关节周围的摩擦。 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运动康复 运动疗法是以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以改善生理、躯体、精神和心 理的功能障碍为主要目标,通过力的作用引起人体内部宏观和微观变化的一种疗法[3]。 3.1运动治疗KOA的方法 3.1.1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通过适宜的关节运动和应力来促进关节内滑液的分泌与吸收的动态平衡,减轻滑膜炎症,增强关节的活动能力,预防关节僵硬[4]主要训练方法有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关 节功能牵引和持续被动运动[5]。 3.1.2肌力训练一些研究表明:肌力的改变在KOA病程中有重要意义[6]。KOA会造成膝关节屈肌、伸肌力的下降[7]造成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关节疼痛、不适,活动度的受限,常用的肌力训练方法有等长训练、等张训练和等速肌力训练。 3.1.3本体感觉训练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方法:①平衡功能反馈训练。在0°~ 20°膝屈曲位,,在平衡板上训练;先双腿再单腿平衡板练习;先睁眼再闭眼平衡板练习。每天训练2次,每次20min。②固定自行车练习,患者双腿交替用力,治疗师逐渐增加阻力、速度。每天练习2次,每次 30min。③半蹲训练。先双腿半蹲后逐步过渡到单腿 半蹲(膝关节屈曲0°~ 30°),并用手抛篮球、接篮球。每天训练2次,每次20 min。④步行灵活性训练。向前进步、退步、侧向活动的练习。每次15,每天训练2次。 3.1.4牵拉的练习与宣教 ①阔筋膜张肌:患者平躺于垫上,右腿伸直左腿屈曲,左脚放在右膝外侧,治疗师跪在 患者左侧,右手固定骨盆,左手放在左膝上并向右下方压,左侧臀部紧贴于垫 上。②股四头肌:患者站立或侧卧位,左手握住左踝拉小腿靠近大腿,左腿垂直于 地面保持骨盆不动。③股二头肌、半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方案设计及实施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方案设计及实施 1创编说明 1.1创编背景 现如今脑卒中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倾向于年轻化。其发病原因更多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习惯方面,如吸烟、饮酒、熬夜、挑食、过多的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等①。据统计,中国每年脑卒中病人高达200万,导致生活功能障碍的占75%,给家庭带来不幸,给社会带来压力②。所以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越早制定康复方案进行康复治疗,使其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就会越好③。 1.2项目介绍 康复治疗可谓是脑卒中病人巨大的福利,恢复率、致残率、病死率都有明显提高④,减轻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压力,对于脑卒中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是非常有利的。项目主要是在中医院实习过程中针对个别脑卒中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适合患者本人的康复治疗方案及实施治疗,观察实际治疗效果和分析总结经验。 1.3适用人群 主要适用于脑出血和脑血栓导致的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功能障碍、智力和精神障碍等症状的病人。 1.4创编目的 综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制定脑卒中的治疗方案,在毕业实习的时候,将该方案在具体的并列身上实施并观察康复效果,最后对康复方案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1.5创编意义 可以为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提供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可以把自身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达到一个学以致用的效果;可以尽可能的降低致残率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理成本。 2创编基础与条件 2.1理论基础 学校开设了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运动治疗技术、病理学、解剖学、推拿针灸学等相关课程,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查阅相关书籍、针对性的了解脑卒中的病理基础,查阅相关论文期刊,充分掌握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最新知识。 2.2实践基础 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可以给我提供很好的帮助和主持,实习基地永川中医院有相应的科室和实际病例,有专业医生可以给我提供权威的技术支持。 2.3自身条件 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老师也重点讲诉过此类病例,对于脑卒中的病因病理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在中医院实习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带教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分管几个病人,自行进行操作治疗。 第 1 页共12 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与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与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英文简称KOA)属于终身性疾病,表现为活动障碍、晨僵、关节频繁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甚至还会引起膝关节畸形,严重危及病人的生 活质量与工作。为此,本文给各位讲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与预防,以帮助 各位避开或者改善该关节炎的侵害。 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 (1)减肥:肥胖是诱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要想 积极预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需将体重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尤其是肥胖患者,以 减轻膝关节的磨损。此外,减肥还能缓解关节退行性病变,也能有效预防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2)合理运动:长期重复某些机械性运动时会增加关节负荷,或者让关节的 负荷位于临界状态,久而久之,就会诱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所以,日常生活中 要适度运动,避免高负荷、高强度的运动,保持适量运动,以预防KOA,或者缓 解KOA病情。对于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有氧运动,并合理选择运动方式,例如太极拳,非常适合无膝关节疼痛的中老年人,长期坚持锻炼,能有效降低KOA发病风险。而对于出现膝关节疼痛的人群,则不宜进行太极拳锻炼,该锻炼 方式会加重病情,此类患者需尽量减少膝关节负重与弯曲动作,可选择散步、游 泳等锻炼方式。对于年轻人,学习与工作之余,可进行对抗性运动,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也能很好的预防KOA。但注意,运动时要做好防护,以免增加KOA发 病风险。同样年轻人出现膝关节疼痛时,也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3)饮食:对于已经患上KOA疾病的人群,需尽量少食或者不食甜食,例如 甜饼、巧克力、糖果等,以免加重病情。除此之外,据报道,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维生素C的人群患上KOA的风险比这些营养物质缺乏的人群低。所以,未患 上KOA的人群,需保持营养均衡摄入食物,多食用水果、豆制品、牛奶、蔬菜等,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4)居住环境:尽量不在寒冷、潮湿的环境内居住,以免降低局部血液运行,或者引起血液运行障碍,提升关节易损性,增加KOA发病风险。 (5)功能锻炼:因KOA发病过程中骨四头肌损伤起着主要作用,若骨四头肌 出现萎缩,肌力也出现减弱,会危及步态平稳与关节稳定性,进而引起步态异常,增加KOA发病风险。为此,生活中需加强对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锻炼,例如健 步走、抗阻伸膝练习、空中单车、靠墙静蹲等,以提升骨四头肌功能,进而降低KOA发病风险。但注意,不可进行高负荷运动,以免损伤膝关节功能。 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1)保守治疗:①物理疗法:包括针灸、超短波、热敷、电针、水疗、膝关 节等长收缩练习等方式,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强局部组织的营养供给与供氧,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与消散,进而起到较好的镇痛、消肿、消炎等效果。但物理 疗法虽然能缓解炎症反应与关节疼痛,却无法有效减缓关节破坏速度。②药物治疗:A.暂时缓解炎症的药物:使用最广泛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适合存 在炎性表现的KOA,例如局部发热、肿胀、长时间僵硬等,能暂时缓解临床症状,但无法控制病情发展。B.延缓病程的药物:此类药物起效时间比较慢,需服用一 段时间才能起效,但毒副作用较轻,可长时间安全使用。该类药物能有效对关节 软骨退行性改变、组织损伤、疼痛等产生抑制,同时对软骨细胞起到营养作用, 提升软骨细胞代谢,保证软骨下骨与软骨结构,促进软骨组织新生。C.其他:包 括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外敷中药、内服药等,能起到一定的疗效。③康复锻炼: 该疗法能改善病人关节周围肌肉与活动度,并有利于关节稳定性、本体感觉的康复。利用辅助装置进行康复锻炼,能提升关节活动范围,且矫形器具还能降低患 肢重量,进而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控制病情发展。

脑卒中的康复 临床康复治疗计划

《临床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康复 组长:符卓华 组员:黄倩兰、李巧琴、董建芬、廖金凤、谭惠玲 一、概述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它是指起病迅速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将其分为两大类: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及蛛网膜下隙出血。 二、病情分析 男性患者,62岁,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天”为主诉入院。目前患者病情稳定,体征:BP130/80mmHg,神志清,构音障碍,左侧鼻唇沟稍浅,伸舌偏右,咽反射减弱,心肺检查无异常,左上肢肌张力稍低,左侧肩关节和肘关节屈伸肌群肌力2级,左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3级,左侧肌体生理反射存在,左巴氏征(+)。脑CT示:右侧内囊区脑梗死。 三、康复评定与治疗 (一)运动治疗 1、初期康复评定 (1)评定量表的选择关节活动度评定(ROM) 徒手法肌力检查(MMT)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 Fugl-Meyer平衡量表 改良Ashworth 分级法评定标准 伯格氏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Test) 关节活动度评定(ROM)

(2)评定结果:左侧上肢关节活动主动运动无法完成全关节运动,左侧颈部及躯干无法主动完成关节活动,左侧下肢能正常活动关节,被动情况下左侧肢体都能完成全关节活动,右侧肢体正常。 (3)评定结果分析:由于左侧肢体无力,患者无法自主完成全关节运动。需要被动完成关节运动。

徒手法肌力检查(MMT) (2)评定结果:左侧肩关节和肘关节肌力2级,左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肌力3级。 (3)评定结果分析:根据患者的脑CT显示,由于右侧内囊区脑梗死,导致左侧肢体无力,无法正常运动。 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 理论: 一期:迟缓性瘫痪 二期:联合反应明显,出现协同运动,肌张力开始增高,出现肌腱反射 三期:以协同运动为主,联合反应减弱,肌张力增高达高峰,肌腱反射增高 四期:随意协同愚弄减弱,出现部分分离运动,肌张力开始降低。 五期:随意,分离运动明显,课做一般技巧运动,随意协同运动成分部分消失,肌张力继续降低,近正常。 六期:正常随意运动,可做精细技巧运动,肌张力正常或近似正常。 评价: 分级肩臂手下肢 1级弛缓,无随意运动弛缓,无随意运动弛缓,无随意运动 2级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 其成份,不一定引起 关节运动 无主动手指屈曲 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开始出 现共同运动或其成份。 3级痉挛加剧,可随意引 起共同运动,并有一 定的关节运动。 能全指屈曲,勾状抓握,但 不能伸展,有时可由反向引 起伸展。 1.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成 份。 2.坐位和立位时,髋、膝、踝 可屈曲。 4级痉挛开始减弱,出现 一些脱离共同运动模 式的运动; 1.手能置于腰后部。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松 开,手指能伴随着的、小范 围的伸展。 开始脱离共同运动的运动。 1.坐位,足跟触地,踝能背屈。 2.坐位,足可向后滑动,使屈 膝大于90°。

通过运动康复治疗方式消除关节炎疼痛

通过运动康复治疗方式消除关节炎疼痛 关节炎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的免疫性疾病,常见的类型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当患 者发病关节炎时,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关节肿胀、关节畸形、疼痛感明显和功能异常等, 特别是关节疼痛,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前临床上针对关节 炎的治疗方式较多,如药物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但均无法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关节炎造成的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部分患者认为治疗期间需进行静养,不敢运动。但 临床相关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运动可取得非常好的康复效果,有效缓解关节疼痛。 1. 关节炎与疼痛 关节炎属于退行性疾病,具有不可逆的特点,按照类型可分为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和 滑膜炎等,存在一定差异,但患者均出现疼痛、关节畸形等症状,特别是疼痛症状,往往在 活动时加重,例如坐起、行走、爬楼梯等。疼痛症状可在休息后有所缓解,在夜间疼痛症状 轻于日间。当前临床上治疗关节炎产生的疼痛症状主要以口服镇痛消炎药物为主,同时避免 关节的过度运动,配合适当的康复运动可缓解疾病产生的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需 要注意是,常规关节炎的疼痛与化脓性关节炎存在较大差异。化脓性关节炎的疼痛在夜间会 加重,患者疼痛症状加重,并伴有其他全身性症状,如发热、CRP水平提升和血沉等。因此 临床上需重视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积极进行治疗干预。 2.运动康复治疗 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康复医学逐渐应用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其中运动康复就是典型的康复 治疗方式。运动康复对人体疾病康复发挥的作用在治疗后期,通过合理的运动康复可显著提 升疾病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对运动康复治疗存在疑虑,担忧运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因此除了计划的康复方案外,还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消除患者对运动康复治疗的误解, 增加正确认知。 3.运动与关节炎 关节炎造成的疼痛感使患者恐惧运动,认为疾病需要静养。现代康复研究表明,关节炎患者 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可提升康复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运动能够提升关节炎患者的心 血管机能,提升肌肉力量和有氧能力,提升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状态,从而缓解关节炎导致 的关节僵硬、肿胀等症状。运动锻炼可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新陈代谢,减少关节炎 不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运动康复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节炎患者在进行运动康复时需遵照医嘱,并且做好充分的准备。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疾病情 况进行全面评估,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和爱好等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注意 对患者的关节炎运动进行详细评估,包含肌耐力试验、心血管系统、基础肌力、柔韧性测试、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测试等。患者的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强度,避免运动造成疼痛 症状的加重,确保关节炎不会再次发作。尽量选择大肌肉群训练的运动方式,以动态运动为主,减少弹性伸展类的运动。运动需避开清晨阶段,避免这个时间内关节僵硬,造成危险。 选择轻松、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不得进行负重训练,避免加重关节损伤。 5.关节炎患者消除疼痛的运动康复方式 5.1急性发作期休养 当患者的疾病处于疾病发作期时,关节部位出现的疼痛、肿胀和僵硬等症状较为明显,此时 避免开展运动康复,主要以功能位休息为主。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休养,如:选择软硬度适宜的床垫,枕头的高度选择一拳高度为宜;选择仰卧前臂旋后的体位进行

2023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

2023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 方法 关节炎的治疗方法_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预防方法 预防及锻炼 因为人的膝关节软骨退变,在30岁以后就逐渐开始了,所以对膝关节的日常保护应及早进行,尽早干预。 1、注意膝关节保暖,尽量穿着长裤(对老年人也可以带护膝,一方面保暖,一方面防止膝部受伤),不要把膝关节直接暴露在冷空气中。 2、热敷: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膝部不适,缓解膝部疼痛和肌肉痉挛,减轻肿胀。热敷以湿敷为好,如热气浴、温泉浴。也可用热毛巾湿敷,但注意如果关节有红肿时应停热疗。高血压、心脏病者慎用,夏天气温高时更需注意(急性期停止热敷)。 3、劳逸结合:避免关节过度负重,长时间处于某一体位,特别是小于90°,不要久坐、久站。应适当活动关节,如多游泳,坚持多骑自行车,少走路,尤其是少上下台阶及走不平路。 4、减轻体重:对肥胖人应节制饮食,减少体重,减少关节的承重,多摄取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食物。 5、对有不良姿势的应尽量予以纠正,使用手杖,拐杖,减轻关节负重。 6、合理使用支具:夹板,护膝带,弹性粘带、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7、加强膝部力量锻炼:

(1)直腿抬高练习。 仰卧,患膝伸直抬高30~40厘米,尽量保持这个姿势,坚持不住时可放下休息片刻,以上算1次。然后重复练习,每组10~15次,每天2次。如果能坚持1分钟以上,可进行负重直腿抬高练习。 (2)负重直腿抬高练习: 动作同上,在足背上担负一定重量,可从1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5公斤,如果可以坚持1分钟以上,再进行下一步练习。 (3)负重短弧练习: 患者坐在床边,患膝下面垫一个枕头,屈膝30度,患足负重从5 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10公斤,坐抬腿伸直练习,若能坚持1分钟以上,可进行下一步练习。 (4)负重长弧练习: 坐在床边,屈膝90度,小腿下垂,患足负重从10公斤开始,逐渐增加到20公斤。 8、加强膝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1)坐位垂膝摆动屈伸练习: 坐于床边,患肢小腿下垂,以健肢帮助按压患肢,增加屈曲。 (2)跪位屈膝练习: 患者跪坐在床上,自行向后跪压,以增加屈膝角度。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目前,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运动治疗、肌力训练、疼痛管理、体重控制等方面,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一、运动治疗 运动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关节软骨的营养供应,促进关节液的产生和流通,从而减轻疼痛和肿胀,增加关节活动度。常见的运动治疗包括: 1.伸展和屈曲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和柔韧性。 2.平衡训练:有助于预防跌倒等潜在的伤害。 3.有氧运动:例如散步、骑车等可帮助控制体重,同时增加心 肺功能和关节灵活性。 4.强度训练:通过肌肉力量的增加,可以减轻关节的负担,缓 解疼痛。 二、肌力训练 肌肉的力量和功能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非常重要,肌肉的减弱和萎缩会导致关节负荷过重,加重疼痛和疾病的恶化。因此,肌力训练成为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必要部分。

常见的肌力训练包括: 1.平衡球训练:可以锻炼核心肌肉及臀肌,增强平衡能力。 2.体重深蹲训练:通过保持身体重心在脚后跟,起身时使用大腿肌肉来协助起身,加强臀肌和大腿肌肉群的力量。 3.腿弯举训练:通过腿部的弯曲和屈伸来锻炼小腿肌肉。 三、疼痛管理 除了运动和肌力训练外,疼痛管理也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常见的疼痛管理包括: 1.使用冰袋或热敷:冰袋或热敷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2.物理疗法:例如超声波、电刺激等可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3.药物治疗:例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可以减轻疼痛。 4.关节注射治疗:例如玻尿酸注射可以增加关节液的黏稠度,减轻关节负荷。 四、体重控制 体重控制是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所劝告的重要措施之一,减轻体重可以减少关节的负荷,从而减轻疼痛和炎症,加速康复。

脑卒中康复指导

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2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和康复治疗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2.1 运动功能障碍 2.1.1 康复治疗开始时间 脑卒中早期康复一直是康复领域专家推崇的理念,但是过去对治疗开始的时机选择存在争议,这将关系到急性脑卒中患者能否获得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 尽管多数研究者认为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不适合做任何恢复性训练,但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的活动可以防止深静脉血栓、皮肤病变、关节挛缩、便秘和肺炎等并发症。早期康复治疗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床上良肢位摆放和体位改变等,早期康复还应当包括鼓励患者重新开始肢体活动和参与社会活动。文献中关于脑卒中早期开始时间的研究较少,界定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对脑卒中最佳康复时机的选择存在争议。以往根据WHO提出的标准,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以后开始介入康复治疗。 在一项对969例患者进行观察的队列研究中,Maulden等发现,脑卒中发病后开始康复得越早,功能恢复越好。这种现象在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中表现非常显著,而中度功能障碍的患者次之。中度障碍的患者开始康复越早,在康复中心的住院时间越短[14]。另一项在意大利进行的大型队列研究中,Musicco等发现,脑卒中后7天内开始康复的患者,其远期预后比15天后开始康复者好[15]。Bernhardt等也证明了早期康复的有效性[16]。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提示,在脑卒中后2周内开始康复,可以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4]。 关于康复治疗开始最佳时间的界定尚无统一认识,目前已经完成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脑卒中康复的规范化方案研究”将对这一问题具体分析。 推荐意见 脑卒中患者尽早接受全面的康复治疗,在病情稳定后即可介入康复评价和康复护理措施,以期获得最佳的功能水平,减少并发症(Ⅰ级推荐)。 2.1.2 康复治疗强度 适当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预后,这是现代康复实践带给我们的理念,特别是对损伤程度较轻的患者。有关脑卒中后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研究很多,但是由于众多研究的异质性,以及康复干预的内容或康复治疗强度界定标准并不统一,所以康复干预的强度同功能预后之间是否存在强度反应关系的证据不足。同时,由于缺乏对强度下限(在此之下干预是无效的)和上限(在此之上的轻微改善是微不足道的)的界定,所以无法给予明确的推荐。 两项Meta分析认为较大的强度对良好的预后影响不大。Lanhorne等认为,接受较大强度的物理治疗可以使死亡或病情恶化的发生率减少,同时还能增加痊愈率[11]。Karges等关于训练时间、频率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多接受训练治疗或许是有益的,尤其是在提高ADL方面更明显[17]。Kwakkel等将101例伴有上肢和下肢损害的大脑中动脉卒中患者随机分配成3组(上肢重点训练组,下肢重点训练组,上、下肢共同训练组),每次治疗30分钟,每天1次,每周5天,共20周。到第20周,下肢重点训练组在ADL、行走和敏捷度方面改善明显,然而上肢重点训练组只是敏捷度改善较好。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与全程康复的疗效分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与全程康复的疗效分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身上,其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关节镜下清理术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关节镜下清理术与全程康复的疗效。 关节镜下清理术是指通过关节镜将一小型植入物引入患者的髌下腔,从而消除髌骨面的刺激,减轻炎症,尤其适用于有髌骨炎变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研究表明,关节镜下清理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和运动功能,同时还可减少非手术治疗的需要。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关节镜下清理术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锻炼,以恢复和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范围,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全程康复是指将康复阶段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康复方式。全程康复包括手术前、手术后直至恢复期的综合性管理,包括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相关评估、康复计划制定、康复操作和跟踪管理等。研究表明,采用全程康复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恢复的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除了为患者设计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外,全程康复还包括删除不必要的行车转移资料和选择最佳的康复监察和治疗方法等。 结合以上两种治疗方式,我们可以设计一份详细的康复计划,并适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关节镜下清理术与全程康复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同时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和康复时间。建议患者在康复期间坚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锻炼和日常生活饮食的调整,以便达到最佳的

康复效果。 总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需要全面性的综合治疗,而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和全程康复将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之一。关节镜下清理术可以消除疼痛和炎症,全程康复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调整生活习惯和缩短康复时间,这两种治疗方式相辅相成,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

等速肌力训练在膝关节康复治疗的应用-第1篇

等速肌力训练在膝关节康复治疗的应用 邢炎琨 【Summary】等速肌力训练属于目前国内外先进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在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膝关节损伤的疾病的康复训练上,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等速肌力训练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基于等速肌力训练的与原理以及应用方式,简要阐述了其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以供参考。【Key】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康复治疗 等速运动的概念最早在1967年由Hislop与Perrine所提出,指利用特殊的器械给以外加阻力干预,确保肢体在运动时可按照设定速度进行匀速运动。采用该方案进行训练,无论在运动的过程中肌肉如何用力,关节的活动速度均会维持在恒定的水平,仅可改变肌肉的张力以及输出力矩。等速肌力运动从上个世纪80年被引入我国,目前在国内与运动系统相关的医学领域中已经有了较多的

应用,尤其在康复医学中应用最为广泛。而本次研究则探讨了等速肌力训练在膝关节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综述如下。 一、等速肌力训练特点分析 (一)等速肌力训练原理 等速肌力训练能够利用神经以及生化调节,起到改善肌力的作用。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利用人体的神经调节机制,可加快神经的活动,并促进运动单位的募集,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运动单位的同步性,促进肌力的增加。而生化调节机制则指的是利用提高肌细胞糖原以及线粒体酶,提高肌细胞的功能。而以此为基础,在采用等速肌力训练后,肌肉的横断面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也不会出现肌肉肥大的问题,只会增加II型肌纤维的构成比。该训练方案相较于传统等长肌力训练与等张肌力训练,可促使关节运动过程中任何一点肌肉做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对提高训练效率有显著作用。 (二)等速肌力训练的方法 在进行等速训练的过程中,主要可采用离心与向心两种模式,其中向心等速肌力训练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对因膝关节损伤或多种疾病所导致的肌力下降患者有着较好的作用,对提高其膝关节伸屈肌肉有显著作用,且目前临床普遍认为向心等速训练有利于改善膝关节损伤,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而离心等速训练则多应用肌力在3级以下的患者,有着低能耗、高力量的特点,对运动能力不理想患者肌力的提升有较好的效果。尤其在离心收缩过程中,非收缩成分的接入,能够较好的预防韧带、关节囊及关节附近组织的粘连问题,也可促进肌腱功能的恢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