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1:发热反应

预防与处理规范:

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采用无热源技术配制保养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输血器。

2、如果出现发热反应,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减,反应严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

3、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积极处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4、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记录。

5、将输血装置,剩余血液连同贮血袋送输血科。

并发症2:过敏反应

预防与处理规范:

1、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

2、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供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禁食。

3、输血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既往有输血过敏史者应尽量避免输血,若确实因病情需要输血时,应输注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或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4、病人出现局限性皮肤瘙痒,荨麻疹或红斑过敏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道畅通,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

5、过敏反应严重者,注意保持呼吸通畅,立即给高流量吸氧,有呼吸困难或喉头水肿时,应即时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防窒息,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盐酸异丙嗪、地塞米松等;必要时行心肺功能监护。

并发症3:溶血反应

预防与处理规范:

1、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严格核对患者和供血者的各项信息,确保血型和血交叉配血结果相容,强调输血时双人床边核对,防止输错血。

3、采血时要轻拿轻放,运送血液时不要剧烈震荡,严格观察储血冰箱温度,并详细记录,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不可采用变质血液。

4、一旦怀疑发生溶血,应立即停止输血,即时报告医生,保留剩余血和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标本送输血科进行检验,查明溶血原因。

5、维持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给予升压药或其他药物治疗。

6、碱化尿液;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增加血红蛋白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减少沉淀,避免阻塞肾小管。

7、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血管痉挛。

8、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尿少、尿闭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9、若出现休克,根据医嘱进行抗休克治疗。

并发症4:细菌污染反应

预防与处理规范:

1、从采血到输血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凡血袋内血浆混浊,有絮状物或血浆呈瑰红色(溶血)或黄褐色,以及血浆中有较多气泡者,均应认为有细菌污染可能而废弃不用,以策安全。

2、立即停止输血、输液,收集所输血液、药液及其输注等有关用具进行检验。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进行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

并发症5:循环负荷过重

预防与处理规范:

1、严格控制输血速度。

2、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并协助抢救。

3、取半坐位、吸氧和利尿。

4、在四肢轮扎止血带,以减少回心血量。

5、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

6、进行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并发症6:出血倾向

预防与处理规范:

1、短时间内输入大量库血时,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血压、脉搏等变化,注意皮肤、黏膜或手术伤口有无出血。

2、尽可能的输注保存期较短的血液,情况许可每输库存血3~5单位,应补充新鲜血1单位。

3、若发现出血表现,首先排除溶血反应,立即抽血做出血、凝血项

目检查,查明原因,输注新鲜血、血小板悬液、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并发症7:枸橼酸钠中毒

预防与处理规范:

1、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检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检验结果。

2、输入库血1000 ml以上时,须按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并发症8:疾病传播

预防与处理规范:

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非必要时应避免输血。

2、杜绝传染病病人和可疑传染病者献血。

3、对献血者进行血液和血液制品检测,如HBsAg、抗HBc以及抗HIV等检测。

4、在血液制品生产过程中采用加热或其他有效方法灭活病毒。

5、鼓励自体输血。

6、严格对各类器械进行消毒。在采血、贮血和输血操作的各个环节,认真执行无菌操作。

7、对已发现输血传染疾病者,报告医生,因病施治。

并发症9:低体温

预防与处理规范:

1、将大量备用的库存血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自然升至室温后再输入,也可用热水袋嘉文输血的肢体。

2、快速输血时将房间温度控制在24-250C。

3、注意保暖。

4、密切观察并记录病人的体温变化。

密闭式静脉输血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密闭式静脉输血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1)外来或内生性致热源:蛋白质、细菌的代谢产物或死菌等,污染保存液或输血用具,输血后即可引发发热反应。 (2)免疫反应:病人血内有白细胞凝集素、白细胞抗HIA、粒细胞特异性抗体或血小板抗体,输血时对所有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作用,引起发热。主要出现在反复输血和经产妇中。 2、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h,初起发冷或寒颤;继而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39~40℃,并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数小时内缓解,少有超过24小时者;少数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3、预防与处理 (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采用无热源技术配置保养液,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或使用一次性输血器,可去除致热源。 (2)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血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时应过滤血液移除大多数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反应所致的发热。 (3)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所使用过的血液废弃不用。如病情需要可另行配血输注。

(4)遵医嘱给予抑制发热反应的药物;伴有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对症治疗;严重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症处理:寒战病人给予保暖,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 二、过敏反应 1、原因 (1)病人是过敏体质,输入血中的异体蛋白同过敏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 (2)多次输血的病人,可产生过敏性抗体,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过敏反应。 2、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将结束时。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轻度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可危及生命。 3、预防与处理 (1)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 (2)献血员在采血前4 h内不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宜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3)发生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应给予抗休克治疗。根据医嘱给予O.1%肾上腺素0.5~1.0 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

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 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主要由于输液过程中输入致热物质引起的发热。 2.症状 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而体温可达40~41℃,伴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3.预防 1)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与有效期。 2)检查输液器外包装有无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处理规范 1)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 4)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供应室、护理部。 5)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供应室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二、急性肺水肿 1.原因 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症状 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3.预防 1)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 2)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需要特别慎重并密切观察。 4.处理规范 1)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至最低。 2)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3)病情允许可将患者安置为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4)给予高流量吸氧,一般氧流量为6~8升/分,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1:发热反应 预防与处理规范: 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采用无热源技术配制保养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输血器。 2、如果出现发热反应,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自行缓减,反应严重者须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 3、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热水袋,加盖厚被等积极处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和抗过敏药物。 4、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记录。 5、将输血装置,剩余血液连同贮血袋送输血科。 并发症2:过敏反应 预防与处理规范: 1、正确管理血液和血制品。 2、选用无过敏史的供血者,供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禁食。 3、输血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既往有输血过敏史者应尽量避免输血,若确实因病情需要输血时,应输注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或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4、病人出现局限性皮肤瘙痒,荨麻疹或红斑过敏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道畅通,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

5、过敏反应严重者,注意保持呼吸通畅,立即给高流量吸氧,有呼吸困难或喉头水肿时,应即时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防窒息,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盐酸异丙嗪、地塞米松等;必要时行心肺功能监护。 并发症3:溶血反应 预防与处理规范: 1、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2、严格核对患者和供血者的各项信息,确保血型和血交叉配血结果相容,强调输血时双人床边核对,防止输错血。 3、采血时要轻拿轻放,运送血液时不要剧烈震荡,严格观察储血冰箱温度,并详细记录,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不可采用变质血液。 4、一旦怀疑发生溶血,应立即停止输血,即时报告医生,保留剩余血和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标本送输血科进行检验,查明溶血原因。 5、维持静脉输液通路,遵医嘱给予升压药或其他药物治疗。 6、碱化尿液;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增加血红蛋白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减少沉淀,避免阻塞肾小管。 7、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血管痉挛。 8、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尿少、尿闭者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9、若出现休克,根据医嘱进行抗休克治疗。 并发症4:细菌污染反应 预防与处理规范: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发热反应 (一)预防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规范。 2.严格检查药液质量及有效期。 3.认真检查输液器外包装有无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二)处理 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更换输液器及液体。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注意体温变化,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4.及时上报院感科、药剂科、供应室、护理部。 5.保留输液器和余液必要时送检。 二、肺水肿 (一)预防 1.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尤其是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告知患者及家属输液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强

调不要私自调节滴速。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处理 1.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2.使患者端坐,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必要时轮流结扎四肢。 3.35%酒精湿化加压给氧,严重者必要时呼吸机机械通气。 4.遵医嘱使用镇静、脱水、强心和扩血管等药物,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5.安慰患者,解除紧张情绪。 6.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渗漏 (一)预防 1.评估外渗的风险因素,如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输液史、输入药物的性质等。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穿刺成功率,尽量避免使用头皮钢针。 3.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建议使用静脉留置导管或行深静脉插管,避免选用下肢或瘫痪肢体静脉穿刺。 4.输注易致渗漏损伤的药物时,应选弹性好且较粗的

血管,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再滴入药液。 5.输液过程中,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若出现局部疼痛,不能根据回血排除渗漏。 6.嘱患者避免过度活动输液侧肢体,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必要时适当约束肢体。 (二)处理 1.发生渗漏时,停止在原部位静脉滴注,抬高患肢。 2.渗出溶液刺激性不强时予以局部湿热敷;渗出溶液刺激性强或渗出量多时,遵医嘱局部用药或湿热敷。 3.如果导管必须拔除,在拔管之前,应抽吸输入的药液,轻轻按压穿刺部位,防止组织进一步损伤。 4.观察与评估外渗部位,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关节活动和肢端血运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四、空气栓塞 (一)预防 1.严格执行操作规范,输液时必须将空气排尽,输液器各连接处要拧紧勿脱开,加压输液输血时要 有专人留守。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更换液体,防止液体输空,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二)处理 1.发现空气栓塞症状,立即关闭输液管,防止气体继

密闭式静脉输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密闭式静脉输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1、原因 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而引起。 (1)输入的药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 (2)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 (3)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4)静脉穿刺不成功未更换针头,也可直接把针头滞留的微粒引入静脉。 2、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h,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0C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0C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症状,重者高热、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3、预防与处理 (1)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 (2)改进安瓿的割据与消毒。安瓿锯痕后用消毒棉签消毒一次后折断,能达到无菌的目的。 (3)加强加药注射器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 (4)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

(5)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观察生命体征。 (6)对症处理,寒战病人给予保暖,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 (7)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8)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液体中应严格控制加药种类。液体现用现配可避免毒性反应及溶液污染。 二、急性肺水肿 1、原因 (1)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如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3)老年人代谢缓慢,机体调节功能差。 (4)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输液过快,也容易使钠盐及水发生潴留导致肺水肿。 2.临床袁现 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出现大量湿啰音。 3、预防与处理 (1)根据病人病情及年龄特点控制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肺疾患病人以及老年人、婴幼儿尤为慎重。 (2)经常巡视输液病人,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或减慢滴速。

打印版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012年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十三、造口护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19) 目录 第一章中医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 一、针刺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2) 二、中药熏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4) 第二章西医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4) 一、测体温(口表)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4) 二、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4) 三、保护用具使用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5) 四、清洁灌肠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5) 五、导尿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5) 六、肌肉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6) 七、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7) 八、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7) 九、浅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8) 十、PICC置管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9) 十一、静脉输血法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0) 十二、鼻饲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1) 十三、吸痰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1) 十四、鼻导管吸氧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2) 十五、呼吸机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2) 十六、三腔管压迫止血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4) 十七、胸腔引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5) 十八、心肺复苏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6) 十九、电除颤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6) 二十、输液泵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6) 二十一、微量泵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7) 二十二、胰岛素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8)

第一章中医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针刺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晕针 预防: 1.对初次接受针刺、体弱及精神过度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体位,选穴宜少,手法宜轻。 2.对饥饿、大出汗后、疲劳者应先进食、饮水、休息后再行针刺。 3.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针刺和留针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神色,及时发现晕针先兆并处理。 处理: 1.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刺全部起出,让患者平卧,注意保暖。 2.轻者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静卧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指掐或针刺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苏醒后休息片刻即可恢复。 3.若仍不省人事,配合医生进行其他治疗及抢救措施。 2.滞针 预防: 1.精神紧张者,针刺前做好解释,消除顾虑。 2.操作时捻针幅度不要过大,行针时避免单向连续捻转。 3.整理针具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去。 处理: 1.解除患者紧张情绪,使肌肉放松,或在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弹击针柄, 或在附近再刺1-2针,以宣散气血,待肌肉松弛后再起针。 2.因行针不当,单向捻针造成的,可反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 绕的肌纤维回解,即可消除滞针。 3.弯针 预防:1.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轻巧,刺激不宜突然加强,避免进针过猛、过速。 2.体位要舒适,不要随意变换体位,注意保护针柄不受外力碰撞。 3.及时处理滞针。 处理: 1.针身轻微弯曲,将针缓缓拔出;弯曲角度较大,应顺着弯曲的方向顺势将 针退出。若针身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渐分段慢慢拔出。 2.体位改变引起者,应协助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 退针,切忌强行拔针。 4.折针:即断针 预防: 1.认真检查针具,不合要求者剔除不用。 2.针刺手法熟练、轻巧,不可强力猛刺,使用电针切忌突然增强电流量。 3.留针时嘱患者不要随意变换体位。 4.针刺时勿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1/4以上在皮肤之外。 5.及时处理滞针、弯针。 处理: 1.发现断针时要镇静,嘱患者不要移出体位,防止断针陷入深层。 2.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外露部分拔出 3.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皮内,可用姆、食二指垂直轻压针孔两旁,使 断层显露后,用镊子将断针取出。 4.断针完全陷入肌肉深层时,应配合医生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5.血肿 预防: 1.仔细检查针具,锈针、带钩的针具拒绝使用。 2.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 3.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1-2分钟。 处理:

医院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中心静脉导管(CVC)术后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中心静脉置管(CVC)是经皮穿刺将导管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用较长的导管经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TPN)、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及中心静脉压(CVP)的准确监测等。 【并发症】导管脱出及移位 【发生原因】 1.无菌敷料面积过小,粘性不够,特别在敷料潮湿后容易脱落,从而使导管脱出。 2.在如厕或穿脱衣服时常不慎导致导管脱出。 3.患者入睡后,在翻身或移动时无意识拉出导管。 【临床表现】 回抽血及输液不畅,局部水肿,液体外漏。 【预防及处理】 1.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的导管应呈“S”形或弧形固定,以利于导管受外力牵拉时有一定的余地。 2.更换敷料时应注意沿导管向心端揭开敷料。

3.做好记录,注意观察导管的刻度,判断导管有无滑脱。 4.加强巡视。 【并发症】导管堵塞或折管 【发生原因】 1.静脉导管扭曲或受压。 2.静脉导管内血液凝固。 3.药物沉淀或大分子溶质(如脂质)沉积。 4.疾病因素:血液呈高凝状态,高血压,肿瘤压迫等。 5.长时间留置导管的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静脉推注时阻力大或无法推注,回抽无回血,导管堵塞还可出现穿刺部位渗液,置管肢体局部潮红、肿胀,远端可出现血循环障碍。若堵塞导管的血凝块脱落发生栓塞,可使受累部位组织或器官缺血、功能减退,甚至组织坏死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预防及处理】 1.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 2.堵管时不能强行冲注,以防栓子脱落。 3.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导管折叠、扭曲、受压。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

十五、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一)目的 1.补充血容量。 2.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 3.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 4.输入新鲜血液,增加机体抵抗力。 5.补充白蛋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液渗出与水肿。 (二)操作流程 1.患者评估并解释: (1)评估 1)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自理能力、心理反应。 2)有无输血史与不良反应,患者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输血种类与输血量,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 3)对本次输血治疗目的了解程度。 4)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 (2)解释 1)输血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与配合要点。 2)询问患者有无排尿等特殊需要。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3.环境准备:治疗室清洁、明亮;病室整洁、安静。 4.用物准备:医嘱执行单、输液卡、治疗车、治疗盘、皮肤消毒液、棉签、止血带、胶布(或输液贴)、垫巾、手消液、污物碗、锐器桶、生活与医用垃圾桶、血液制品、抗过敏药、血液记录单、一次性输血器、一次性注射器、生理盐水100ml、手表等。 5.操作步骤:

(三)注意事项 1.输血前需双人严格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2.血液制品取回后勿震荡、加温,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不良反应;血袋中禁止随意加入其它药物。 3.血液制品从血库取出后应30分钟内输注,不得自行贮存,尽快应用。一个治疗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小时内输完。 4.输血开始时需缓慢滴入,观察患者无反应后根据情况加快输注速度,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出现输血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停止输血,保留剩余血以备查明原因。 5.输入两个或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两份血液之间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 6.输血完毕后,储血袋需低温保留24小时方可按医疗垃圾处理。 (四)密闭式静脉输血操作相关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预防与处理 (1)认真检查所用血制品的采血日期、有效期、质量、包装是否完好。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3)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减慢、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保留静脉通路,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4)对高热患者给与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5)保留剩余血液和输血器,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 (6)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 2.溶血性输血反应预防与处理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深静脉置管术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一、血肿 (一)发生原因 1.多由于定位及穿刺方法不正确,致使操作者短时间内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 2.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穿破血管,导致血液外漏,造成血肿,尤其是老年人脆性、大弹性差的血管。 3.过度消瘦或年老患者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和血管壁薄弱,导致管周血液漏出,而导管皮肤入口处又被封闭,致血液潴留皮下。 4.对凝血功能障碍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拔管时未延长按压时间,血液未完全凝固,渗入皮下形成血肿。 5.误穿动脉而未确切止血。 (二)临床表现 一般血肿不会很大,也不容易引起大出血,只是穿刺局部隆起,如血肿较表浅则皮肤可呈青紫色。

(三)预防及处理 1.充分熟悉所穿刺深静脉的解剖特点及其与之相伴行的动脉间的解剖关系,根据解剖特点进行操作;对于新操作者应加强训练,穿刺方法一定要准确,防止盲目乱穿刺出现血肿。 2.穿刺针进入血管后,需确认所进入的血管为静脉,方可插入扩张器。否则,如误入动脉,又使用扩张器,则更易引起出血。 3.严格掌握穿刺的适应症,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禁作次项操作。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拔管时局部加压按压,时间3~5分钟。 4.如一侧穿刺不成功,可改为对侧穿刺,禁在原穿刺点反复穿刺,以避免出现血肿;局部隆起疑有血肿立即停止穿刺、拔针,局部加压止血。 5.操作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转向对侧,肩背部垫枕抬高,以便于定位及操作。 6.穿刺成功后如导引钢丝放置不顺利,可慢慢旋转穿刺针,使针的斜面朝向心脏方向,针稍稍退出再置入导丝或稍前进

再置入,切勿硬性插入,防止血管损伤、形成血肿。 7.已形成血肿者,根据血肿范围大小采取相应的措施。小的血肿无需特殊处理;大的血肿早期可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再用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二、导管感染 (一)发生原因 1.置管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穿刺包消毒不彻底或使用了过期的穿刺包。 3.穿刺处的敷料、输液接头及输液管未及时更换。 4.患者抵抗力下降,使不致病菌成为致病菌,皮肤寄生菌沿导管的软组织隧道生长,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引起感染。 5.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未及时拔管。 6.穿刺部位被汗液、尿液或粪便污染。 (二)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穿刺部位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全身表现:寒战、高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脉速、呼吸急促、头痛、烦躁不安等。化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核左移,血细菌培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3)

一、测体温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二、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三、冰帽降温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四、热水袋使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五、约束带使用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六、心肺复苏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七、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八、肌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九、静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一、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二、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三,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四、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十五、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十六、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七、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八、吸痰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九、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一、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与处理。二十二、呼吸机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三、电除颤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四、胸腔闭式引流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五、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六、洗胃法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七、引流管护理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二十八、造口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测体温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体温表破损预防: 1、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 、患者神志清楚者,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处理: 、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要有人看管。 1 、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粘膜完好程度。 2、立即报告护士长。 3、嘱患者漱口、吐出水银。 4、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一)皮肤冻伤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ection)是将大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静脉输液利用液体静压和大气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静脉内。 静脉输液的目的:①补充水和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常用于各种引起的脱水、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如腹泻、剧烈呕吐、大手术后的患者。②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灌注量。常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患者。③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的患者。④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如输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输入解毒药物达到解毒作用;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等。 输液法分类:按照输入的液体是否与大气相通分为密闭式输液法、开放式输液法。按照进入血管通道器材所到达的位置,又可分为周围静脉输液法、中心静脉输液法。 (一)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目的】 同静脉输液的目的。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2.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并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 3.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穿刺(抢救时可例外) 4.输液前要排进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药液滴进前要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 5.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刺激性或特殊药物,应在确认针头已穿刺入静脉内时再输入。 6.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对有心、肺、肾疾病的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以及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药液的患者,要适当减慢输液速度;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7.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下列情况: ①滴入是否通畅,针头或输液管有无漏液,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 ②有无溶液外溢,注射局部有无肿胀或疼痛。有些药物如甘露醇、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溢后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③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如患者出现心悸、畏寒、持续性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每次观察巡视后,应做好记录(记录在输液巡视卡或护理记录单上) 若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法,要严格掌握留置时间。一般静脉留置针可以保留3—5天,最好不要超过7天。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执行。 【健康教育】 1.向患者说明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嘱患者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第一篇: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输血中最常见的反应。 1、原因 可由致热源引起,如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源污染;受血者在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和血小板抗体所致的免疫反应;违反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2、症状 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2h内发生,有畏寒或寒战、发热,体温可达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1~2h后缓解。 3、护理 (1)预防: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处理:反应轻者,减慢滴数即可使症状减轻,严重者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并通知医生。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二、过敏反应 1、原因 病人是过敏体质,输入血中的异体蛋白同过敏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献血员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使输入血液中含致敏物质。 2、症状 大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将结束时。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轻度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3、护理 (1)预防:①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②献血员在采血前4h 内不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宜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2)处理:①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②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严重喉头水肿者行气管切开,循环衰竭者应给予抗休克治疗;③根据医嘱给予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 三、溶血反应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可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1、血管内溶血反应 (1)原因:①输入异型血,多由于ABO血型不相容引起,献血者和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②输入变质血,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如血液储存过久、血温过高,输血前将血加热或震荡过剧,血液受细菌污染均可造成溶血;③血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能影响血液PH变化的药物,致使红细胞大量破坏所致。 (2)症状:第一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等症状。第二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可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等症状。第三阶段,由于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中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质变成结晶体,致使肾小管阻塞;又因为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使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也可导致肾小管阻塞。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3)护理1)预防: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仔细查对,杜绝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不可使用变质血液。 2)处理:①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保留余血,采集病人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②维持静脉输液通道,供给升压药和其他药物;③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ection)是将大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静脉输液利用液体静压和大气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液体输入静脉内。 静脉输液的目的:①补充水和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常用于各种引起的脱水、酸碱平衡失调患者,如腹泻、剧烈呕吐、大手术后的患者。②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灌注量。常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患者。③供给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重,维持正氮平衡。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经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的患者。④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如输入抗生素控制感染;输入解毒药物达到解毒作用;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等。 输液法分类:按照输入的液体是否与大气相通分为密闭式输液法、开放式输液法。按照进入血管通道器材所到达的位置,又可分为周围静脉输液法、中心静脉输液法。 (一)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目的】 同静脉输液的目的。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2.根据病情需要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并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 3.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穿刺(抢救时可例外) 4.输液前要排进输液管及针头内的空气,药液滴进前要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拔针,严防造成空气栓塞。 5.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刺激性或特殊药物,应在确认针头已穿刺入静脉内时再输入。 6.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对有心、肺、肾疾病的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以及输注高渗、含钾或升压药液的患者,要适当减慢输液速度;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 7.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下列情况: ①滴入是否通畅,针头或输液管有无漏液,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输液管有无扭曲、受压。 ②有无溶液外溢,注射局部有无肿胀或疼痛。有些药物如甘露醇、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溢后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③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液反应,如患者出现心悸、畏寒、持续性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每次观察巡视后,应做好记录(记录在输液巡视卡或护理记录单上) 若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法,要严格掌握留置时间。一般静脉留置针可以保留3—5天,最好不要超过7天。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执行。 【健康教育】 1.向患者说明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嘱患者不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规范

一、测体温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三、冰帽降温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四、热水袋使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五、约束带使用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六、心肺复苏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七、皮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八、肌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九、静脉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一、静脉输血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二、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三,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四、口腔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十五、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十六、氧气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七、雾化吸入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八、吸痰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十九、导尿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一、膀胱冲洗操作常见并发症与处理。 二十二、呼吸机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三、电除颤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四、胸腔闭式引流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五、胰岛素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六、洗胃法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二十七、引流管护理常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二十八、造口护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测体温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体温表破损 预防: 1、护士测体温前,检查体温表的质量。 2、患者神志清楚者,嘱患者不要说话、勿咬破。 3、患者神志不清者,测腋温或肛温,要有人看管。 处理: 1、检查患者是否吞入水银及口腔粘膜完好程度。 2、立即报告护士长。 3、嘱患者漱口、吐出水银。 4、如有吞入,立即给患者吞服蛋清、牛奶等,食粗纤维蔬菜 二、冰袋冷敷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一)皮肤冻伤 预防: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2约束带致伤及肢体淤血........................................

十一、静脉输血法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3胃管脱出…………………………………………………………………… 1气道粘膜损伤............................. 十五、呼吸机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5 6血胸........................................................7纵隔摆动....................................................1胃膨胀和返流................................................2肋骨、胸骨骨折.............................................. 1局部皮肤灼伤红肿、疼痛......................................2血栓脱落引起心、肺、脑、下肢栓塞............................3心律失常...................................................4心肌损害................................................... 1药物外渗...................................................2静脉炎和静脉硬化...........................................3常见报警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