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心理学笔记整理之社会性发展

考研心理学笔记整理之社会性发展

考研心理学笔记整理之社会性发展

2018年考研心理学笔记整理之社会性发展

第14章社会性发展

01. 社会发展,指在人际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一生中可以预测的变化。

02. 依恋,指儿童对父母照料者形成的持续的情感联系。别离焦虑,指与依恋对象分开时的痛苦和忧伤,在不同人类文化中它出现的时间相同,在第二年达到顶峰。Harlow对猴子所做的实验表明,安全而非食物,是依恋的基础。Bowlby综合了心理动力学和进化理论,指出依恋是保证未成熟动物接近父母的一种机制。

03. 研究者用一种称为“陌生情境”的方法发现,依恋有四种不同的风格:安全,回避,矛盾和无序的。早期的依恋模式对后来的社会功能有很大的影响,是成人依恋风格的基础。婴儿形成依恋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型,或者心理表征,它们是随后亲近关系期望的基础。

04. 社会化,指个体了解他们社会的规则、信念、价值、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的过程。社会化,是转换(互动)的,持续一生,而且发生于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情景之中。

05. 父母是特别重要的社会化代理。研究者区分出独裁型、宽容型和权威型三种不同的做父母的风格。不同的父母风格倾向于使儿童具备不同的特点。为人父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父母的爱心(warmth),父母接受或拒绝孩子的程度。父母的接受,与自尊、独立和情绪稳定联系在一起。

06. 在人社会化过程中,最有作用的一个角色是性别角色(被认为适合男性或女性的'行为范围)。与生理上的性(sex)不同,心理学的性别(gender)受后天学习的影响。性别社会化在生命之初就已开始。

07. 形成友谊,是社会和情绪发展的重要方面。同胞兄弟姐妹关系有很多方面,包括既敌对又亲近。与其他孩子的友谊大致在三岁是出现。有些孩子不幸不为其他同伴所喜欢,这些被拒绝的孩子往往是替罪羊,被取笑,受排斥,而这些孩子自己也觉得自己没有朋友,无足

轻重。

08. 青春期以躯体第二性症的出现为标志,往往伴随自我统一性危机。成年初期是成家立业的时期。约会的人一般外表魅力接近;决定结婚之后摩擦开始增加;孩子是家里的“第三者”。中年是事业丰收的季节,多数人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但有些人意识到自己的目标难以实现,因而出现转折。老年人主要的问题是适应退休,他们希望依然能控制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

09. 社会认知,指人们对自己、他人和关系形成概念的方式。自我概念,指一个人有关自我的信息表征的组织方式。起初,儿童缺乏一个独立的自我概念,随后有一些具体的看法,到青春期,自我概念比较抽象,更多地依赖于情感、人格特质这样的内在心理过程。视角采纳,是一种逐步发展的重要社会认知技能,它指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10. 通过将文化信念和个人体验结合起来,儿童形成性别图式,即与男性或女性联系在一起的心理特点的心理表征。性别图式在不同文化之间有惊人的形似性,似乎反映了生物基础和社会学习的相互作用。

11. 道德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它指获得用以平衡自己和他人之间可能的利益冲突的价值观和规则。行为主义和认知-社会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有利他人的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诸如条件作用和示范作用这样的过程习得的。认知-发展模型更注意道德推理而非道德行为。Kohlberg的阶段理论,将道德推理分为三种水平:前世俗水平(为了避免惩罚或获得奖赏而遵守道德规则),世俗水平(按照习得的文化标准认定好坏),后世俗水平(应用抽象、自我定义的原理)。信息加工观点,将道德发展分解成不同的成分过程,并研究各成分在儿童期的发展变化。

12. 按照心理动力学理论,儿童将父母的价值内化,是内疚促使人们遵从自己的良知。其他理论强调“移情作用”(感受到某人正受伤害)在激励人的亲社会行为方面的作用。道德发展,无疑反映了认知和情绪发展的交互作用。

13. Erikson心理社会八个阶段,是最著名的毕生发展理论。这八个阶段是:基本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害羞和怀疑,主动对内疚,勤

奋对自卑(以上为儿童期);自我统一性对自我统一性模糊(青春期);亲密对孤独,产出与停滞,完整对绝望(成年期)。

考研心理学笔记整理之社会性发展

考研心理学笔记整理之社会性发展 2018年考研心理学笔记整理之社会性发展 第14章社会性发展 01. 社会发展,指在人际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一生中可以预测的变化。 02. 依恋,指儿童对父母照料者形成的持续的情感联系。别离焦虑,指与依恋对象分开时的痛苦和忧伤,在不同人类文化中它出现的时间相同,在第二年达到顶峰。Harlow对猴子所做的实验表明,安全而非食物,是依恋的基础。Bowlby综合了心理动力学和进化理论,指出依恋是保证未成熟动物接近父母的一种机制。 03. 研究者用一种称为“陌生情境”的方法发现,依恋有四种不同的风格:安全,回避,矛盾和无序的。早期的依恋模式对后来的社会功能有很大的影响,是成人依恋风格的基础。婴儿形成依恋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型,或者心理表征,它们是随后亲近关系期望的基础。 04. 社会化,指个体了解他们社会的规则、信念、价值、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的过程。社会化,是转换(互动)的,持续一生,而且发生于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情景之中。 05. 父母是特别重要的社会化代理。研究者区分出独裁型、宽容型和权威型三种不同的做父母的风格。不同的父母风格倾向于使儿童具备不同的特点。为人父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父母的爱心(warmth),父母接受或拒绝孩子的程度。父母的接受,与自尊、独立和情绪稳定联系在一起。 06. 在人社会化过程中,最有作用的一个角色是性别角色(被认为适合男性或女性的'行为范围)。与生理上的性(sex)不同,心理学的性别(gender)受后天学习的影响。性别社会化在生命之初就已开始。 07. 形成友谊,是社会和情绪发展的重要方面。同胞兄弟姐妹关系有很多方面,包括既敌对又亲近。与其他孩子的友谊大致在三岁是出现。有些孩子不幸不为其他同伴所喜欢,这些被拒绝的孩子往往是替罪羊,被取笑,受排斥,而这些孩子自己也觉得自己没有朋友,无足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考研笔记精华版

发展心理学 DeveI opmentaI psychoIogy (林崇德第二版) (Chong-de I in The second edit!on ) 第一章绪论 (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 过程。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 规律的科学。 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 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 性发展的年龄特征。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 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人的心身 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来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心理特征与个体生理发展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即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关键期:指有机体早期生命中某一短暂阶段内,对来自环境的特定刺激特别容易 接受或者掌握某一种技能的最佳时期。1937年洛伦兹曾对鸟类自然习性的观察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会追逐它首先看见的活动的有机体,这种现象称为“印刻"O这个时间很短,称为关键期。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关键期,如2-3 岁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与这个时期相联系的能力就会永远丧失。 (二)发展心理学的变迁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把对自己孩子出生后三年的观察 的纪录整理而成在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是公认的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达尔文在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后于1876写成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以及其进化论的思想都大力推动了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与近代社 会、自然科学、教育三方面的发展紧密相关。①文艺复兴后西方妇女儿童社会地位提高。②辩证自然观形成,要求科学从发展的观点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③近代教育要求在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础上进行教育 2.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 和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北师大2004研)

社会心理学 第5章 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 考研笔记-精品

第5章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 第一节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社会助长[社会促进][一级][18M ]口8华南347名] 社会助长是指在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又称为社会促进。 (二)社会干扰[一级] 社会干扰是指个体在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的效率,又称为社会抑制。 (三)对于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简述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一级] 试述结伴效应和观众效应有时会导致社会促进,有时又导致社会干扰的原因。 (三)社会惰化[社会懈怠][社会逍遥][一级][14M ] 指的是个人与社会群体中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活动积极性 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叫社会懈怠、社会逍遥。 (四)影响社会惰化的因素及如何减少惰化[简述影响社会惰化的因素及如何减少][一级] 什么是社会懈怠?其影响因素是什么?在组织中如何减少这种影响。 群体强调协作精神,群体团队合作比较强。 工作项目增加挑战性、号召性,能够激发人们的工作动机,使得群体成员有着较高的自我卷 入水平。 注重群体集团利益,以群体集体成为目标的奖励引导。 (五)什么是社会助长与社会情化?简要比较二者的异同。 (1)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的含义: 社会助长是指在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会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又称为社会促进。社会惰化指的是个人与社会群体 中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上匕单独完成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 叫社会懈怠、社会逍遥。 (2)异同点 共同点:'法者都是指由于他人在场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 不同点:二者在评价方面的着重点不同,当评价的是个体自身表现时,易出现社会助长;而当评价的是群体的共同目标时,易出现社会情 化。 第二节从众■服从与顺从 (1)优势反应 (2)评价理论 ⑶注意转移 说 查荣克以动机?口内驱力的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 他认为,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其优势反应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应会受到抑制。 所谓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相当熟练、不加思考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 反之,批驳某种哲学观点、学习无意义音节等活动,是需要动脑筋或不熟练的,他人在场使动机增强,反而会起干扰作用, 降i 氐活动成绩。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受到他人的评价,逐渐关注他人的评价,并且争取赢得他人对自已的评价。他人在场激发了行为 者的被评价意识,从而提高了动机水平。 他人评价与动机水平之间的关系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活动者知觉评价的程度、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征。 当一个人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在场会造成他注意的分散和转移,从而对其工作效率造成影响。如果从事的是不熟悉或难 度较大的工作需要高度集中注意才能完成,此时分散注意就会干扰工作的进行。如果从事的简单或者熟练的任务,此时分 散注意不仅不会降低工作效率,甚至还起促进作用。 (1)社会惰化 的原因(拉塔 内) ⑵减少社会 惰化的有效途 径 ①社会评价的减弱 ②社会认知的偏差 ③社会作用力的分散 ①单独评价 ②提高认识 ③)空制群体规模 ④培养成员互相认同 ⑤培养成员相互信任感 在团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已并不会成为评价的焦点,自已的努力也会被埋没在人群中, 所以对自已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 在群体中的个体,往往会认为其他成员不太会努力,可能会偷懒,所以自已也就开始偷懒了, 从而使自已的努力下降。 在一个群体作业的情况下,每一个成员都是群体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接受外来的影响。 那么,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必然会被分散而减弱,因此个体 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成绩,使大家感到自已的工作是被认可, 被监控的。 帮荀或体战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已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和自已一样 努力。 不要i 等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一个大群体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使得更多的 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 群体成员之间有着亲密的交往,有着较高的互相认同。 个体对群体充分信任,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已一样努力。 ⑥增加群体凝聚力 ⑦增加工作本身的挑战性 ⑧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 奖励导向

社会心理学笔记-打印

大纲变化的部分 增加的内容内容表述调整删除的内容普通心理学社会化、社会认知、社会 关系、社会影响;人本主 义人格理论 大五人格理论 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新生儿反 射、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心理理论”的位置 婴儿、幼儿、童年 期儿童、青少年期 心理发展的一般 特征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表征和类型、陈述 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 识的学习迁移理论的要求概括化学习风格与教育、 学习动机的作用 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伦理,实验范 式、实验逻辑、实验与理 论的关系,提取诱发遗忘, 刺激反应一致性理论及其 冲突效应实验,眼动技术、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功能 核磁共振技术反应时技术具体化: 减法反应时、加法反应时、开窗技术、内隐联想测验 心理统计学协方差分析,统计功效与 效果量,一元线性回归的 曲线方程,多元线性回归、 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抽样分布具体化: t分布、F分布、样本平均数的分布 心理测量学测验标准化,心理健康量 表和发育量表项目反应理论具体化:单维性假设与项目特征曲线、单参数模型、双参数模型和三参数模型、项目信息函数与测验信息函数;概化理论具体化:方差分量的估计、概化系数与可靠性指数、G研究与D 研究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 1、定义社会化——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环境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逐步内化的过程。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比如,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不同。 2、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3、只有经过社会化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个体的成长、成熟非只是生理意义上,更重要的可能是社会意义的成长、成熟。 4、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社会化包含着灌输与强制,即个人心甘情愿被诱惑去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群体的行为方式。 *社会规范除了制定道德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之外,还有确保对道德体系的支持。凡体现、遵循了这一体系的行为被表扬、肯定;反之,受到处罚。 二、社会化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七章(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亦称初次印象。 第一印象的特征:表面性,片面性,类化,归因。 第一印象的作用(首因效应):对认知有重要作用,因此,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个体必须注意自己的外表,言语谈吐,还必须增长才能,加强个人修养等等。 信息本身对印象形成的影响:1,信息的先后顺序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当一种仅属中性的合意的信息资料与先前建立在很合意的信息基础上的评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综合评价并不会增加,甚至还可能会减少。2,消极否定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积极地信息和消极的信息,个体更注重消极否定的信息。 印象管理 含义: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很关心如何给他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印象管理。 策略: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只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的策略)a,讨好技术.b,自我宣传。 C,威慑.d,恳求 2,保护性印象策略(指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的防御性策略):a,借口和辩解。B,事先申明.C.自我设障。D,道歉。 社会认知的偏见 偏见的特征:偏见是以有限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偏见就是刻板印象,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个人偏见:与个人经验,价值观有关,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1首因与近因效应(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首次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起很大的作用,这就是首因,个体对最近获得的信息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即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光圈效应,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判断主要根据个人爱好得出,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品质,即以点概全)。3,宽大作用,4,投射作用(指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会发生认可歪曲,发生偏见) 社会偏见:即社会刻板印象,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消除社会偏见方法:1接触假说.2,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与“他们"。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归因: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归因理论:1海德的理论2维纳的理论3凯利的理论详见221页 归因偏差的原因:1观察着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2涉及个人利益与否3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 归因原则:1折扣原则2非共同性效果原则3利害关系原则 内隐社会认知:指人对各种刺激的内隐加工过程,即在社会认识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已潜在的对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内隐刻板印象:指个体对某一社会群体或阶层受过去经验的影响而形成一种概括的固定的看法,但个体并未意识到这一过去经验对自身的影响的现象。

学前心理学之第十三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之第十三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首先,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在这个阶段开始显著提高。孩子们开始理解并感知他人的情感和意图,他们能够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并从中推测别人的感受和意图。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言语来学习和理解社会规范和社会交往技巧。这种社会认知的发展为儿童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基础。 其次,情感及人格发展在学前阶段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情感经验和自我意识逐渐成熟。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能够体会别人的情感。这样的情感发展为儿童在与他人交往中建立积极关系提供了基础。 接下来,同伴关系也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更愿意与同龄人进行交往,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需求和意见。同伴关系的发展对于儿童的社会技能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儿童学会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 此外,学前儿童的性别认同也开始在这个阶段形成。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身份,并开始培养相应的性别角色和特征。这个过程主要通过模仿和源于家庭和社会的性别角色期望来实现。性别认同的发展为儿童在与同性和异性交往中产生适当的行为和期望提供了指导。 最后,儿童在学前阶段的道德发展也值得关注。他们逐渐理解和接受社会规范,并开始从内心生成道德判断。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主要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影响。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并逐渐发展出合作、公平和友善的行为。

总之,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社会认知、情感及人格发展、同伴关系、性别认同和道德发展。这些方面互相关联和互相促进,共同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技能、社交能力和道德意识的发展。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关注儿童在这些方面的发展,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以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2023心理学考研常考知识点31个汇总

2023心理学考研常考知识点31个汇总1500字2023心理学考研常考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考研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在备考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考的知识点对于取得好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汇总了2023心理学考研常考的31个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一、认知心理学 1. 感知的过程和特性 2. 注意力的作用和调节 3. 记忆的类型和特点 4. 思维和问题解决 5. 智力的结构和测量 6. 智力发展和智力教育 7. 语言的认知和脑机制 8. 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智力的相互关系 二、发展心理学 1. 儿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2. 儿童认知的发展 3. 社会情感的发展 4. 青少年发展的问题和特点 5. 成人个体心理发展和社会心理发展 6. 正常和异常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7. 心理发展形成的特点和机制 三、教育心理学 1. 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2. 学习的条件和方法 3. 教育的心理基础理论和方法 4. 教育心理诊断和个体化教育 5. 学习和记忆策略 6. 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相互影响 7. 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 四、社会心理学 1. 个体认知、情感和动机的社会性 2. 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3. 人格、性格和社会行为 4. 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设计 5. 群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6.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问题的解释和应用 7. 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五、人格心理学 1. 人格的定义和评价 2. 人格发展的理论和模型 3.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 个体差异与人格

5. 人格与行为的关系 6. 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六、临床心理学 1. 心理测量和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和分类 3. 心理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4. 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 5. 应激与适应的心理机制和干预 6. 心理健康教育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 以上是2023心理学考研常考的31个知识点的汇总。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在这些知识点上多下功夫,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要注意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充分准备考试。希望这些知识点的汇总对考生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取得好成绩!

学前心理学之婴儿社会性发展

学前心理学之婴儿社会性发展婴儿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探讨 了婴儿从出生到2岁期间在社会互动中逐步形成的意识、认知和情感 表现。本文将从婴儿的早期亲子互动、视觉认知发展以及语言和情感 双向交流三个方面来探讨婴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早期亲子互动 婴儿的社会性发展最早开始于与父母的亲子互动。在婴儿出生后的 几个月内,父母与婴儿的互动对于婴儿的情感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的面部表情和声音对于婴儿的注意力和情感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例如,婴儿会对于母亲的笑容和关注表现出兴奋和积极的回应。这种亲子互动不仅能够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还可以促进婴儿的 社交认知能力的培养。 父母的陪伴和关注也有助于婴儿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新的行为和技能。当父母与婴儿一起玩耍时,婴儿会观察和模仿父母的动作,从而 学会使用手指拨弄玩具或者发出简单的语音。这种模仿行为在社会性 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婴儿建立起与父母和其他人之间的交 流和理解。 二、视觉认知发展 在婴儿的社会性发展中,视觉认知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婴 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他们会逐渐学会关注人脸,并辨别人脸特征,

例如眼睛、鼻子和嘴巴。这种对人脸的关注和辨别能力对于婴儿与人 进行视觉交流和表情理解至关重要。 研究显示,3至6个月的婴儿会通过注视和模仿人脸表情来表达自 己的情感和需求。当婴儿看到有人向他们微笑时,他们会回以相似的 微笑表情。这种视觉交流对于婴儿建立起与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之间 的情感联系非常重要,并且对于婴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具 有积极影响。 三、语言和情感双向交流 随着婴儿的成长,语言和情感的双向交流开始渐渐显现。在6个月 以后,婴儿会开始发出“ba ba”、“da da”等类似的音节,并且逐渐能够 理解和使用一些简单的词语。这种语言能力的发展对于婴儿的社会性 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他们更加能够与父母和其他人进行有 效的交流和沟通。 同时,婴儿的情感表达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他们会通过不同 的面部表情、手势和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需求,例如高兴、悲伤、恐惧等等。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对于婴儿的情感表达给予积极的回应 和反馈,能够帮助婴儿建立起情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进一步促进他 们的社会性发展。 综上所述,婴儿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心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涉及到婴儿与父母和其他人的社会互动、视觉认知和语言情感交流等 方面。逐步建立起与他人的情感联系、理解和交流是婴儿社会性发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4章 社会性发展概述

【第四章社会性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其特点 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包括了情绪发展、亲子依恋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发展、道德发展、性心理和性别角色发展、自我的发展等。 特点:1、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 2、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的。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过程是一个与环境,特别是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3、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 二、文化决定理论由鲁斯•本尼迪克特首创。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经验由个体所处的特定文化所提供的期望、资源和挑战塑造。 三、作为影响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和大众传媒等方面。 母亲的教养方式分为专断型、权威型和纵容型。 四、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的主观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绪由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三部分构成。 青少年的情绪情感表现出一系列矛盾性特点。 五、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 1、青春期的同伴关系是真正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亲密的感情基础上。 2、青春期也是同伴群体普遍形成的时期。性意识开始广泛影响青少年的同伴关系。 六、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随个体的生理成熟,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飞跃的时期 原因有三:一是生理上的原因:青春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青少年的体型逐渐变得像成年人,这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子,出现了成人感;二是心理上的原因:青少年的思维在改变,能对自己的心理过程、内心活动加以分析、评定,具有了反省思维,即青少年可以把自己作为思考对象,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显现在思维的屏幕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考研333专用

教育心理学: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组成。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认知发展:(1)认知是个体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加工信息的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 (2)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是指人脑接受外界信息以后,经过头脑加工处理,转换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 (3)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心理上表征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发展。 人格:是指人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也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来说,人格体现在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情绪、性格、意志力、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 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社会性发展的的实质就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 图式:是指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同化:是指个体把新的刺激纳入已经形成的图式中的认知过程。 顺应:儿童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 最近发展区:在论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时,维果茨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最近发展区,并将其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个体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包含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同伴关系。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指个体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包括助人行为、安慰、分享、合作等,个体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过程就是他们道德认知水平提高、道德情感丰富的过程。

心理学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学习。为大家整理了“2019心理学考研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婴儿社会性的发展”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1、婴儿情绪的发展:其中重要的就是社会性微笑的发展。 其发展过程:从出生之日起就会的微笑是内源性的微笑; 从第5周开始,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能区别人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 从5周到3.5个月,婴儿对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即无差别的社会性微笑; 从3.5个月或4个月开始,婴儿对不同的人微笑不同,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2、婴儿的依恋 (1)依恋的概念 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体寻求并企图与另一个体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亲联系的倾向;个体与主要抚养者发展出的一种特殊的、积极的情感纽带。是个体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2)依恋的标志 ①婴儿试图维持与依恋对象的接触 ②当依恋对象不再时,婴儿会表现出烦恼 ③婴儿和依恋对象在一起会更加轻松快乐,而与他人时则会更加焦躁不安 (3)与母亲的依恋 婴儿通常依恋的对象是母亲,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以及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行为、人格特征和与人交往基本态度的形成。之所以大多以母亲为依恋对象主要是因为四点: ①照顾婴儿时间长 ②母亲照顾的反应性强 ③在婴儿身上情感投入多,与婴儿亲 ④经常出现在如进食、排便等关键时间段

(4)依恋的阶段 鲍尔比、艾斯沃斯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大特点即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 ②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对母亲、婴儿熟悉的人、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 ③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 此阶段婴儿与母亲的依恋基本形成,与母亲的关系符合依恋的标志,而对陌生人则更加排斥 (5)依恋的类型 艾斯沃斯等“陌生情境”研究法,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 ①安型 这类婴儿在与母亲一起时,能安逸的立游戏,并不是总以为在母亲身旁,只偶尔的靠近或眼神注视与母亲交流,母亲在场时,婴儿感到足够的安;当母亲离开时,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但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接触,很容易被安抚; ②回避型 这类婴儿,母亲在与不在无所谓,自己自游戏,也叫“无依恋婴儿”; ③反抗型(矛盾型) 这类婴儿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而当母亲来时,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其中,回避型与反抗型都属于不安型依恋。 (6)陌生情景实验 陌生情景法是由艾斯沃斯和其同事创立的,用于测量依恋的实验工具;

社会心理学笔记整理复习

社会心理学笔记终极版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种种社会性心理活动的学科。 学科性质: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先驱人物米德、发展人物林顿、海曼、戈夫曼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过程、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作用的理论。 主要观点:符号特别是言语是心智、自我、社会三者形成、变化及相互作用的工具,社会与个人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互相影响和制约,社会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塑造个人影响个人的心智和自我的发展,而个人又是通过符号相互作用来维持和改造社会。 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人们把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1)海德将归因分为两种类型: 内部原因:与个体自身有关,如人格、态度与个性 外部原因:与所处的环境有关,并假设大多数人在同样的 情境下也会做出同样的反应 (2)凯利的三维理论:他认为,人们在归因的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所处的关系或情 境,三维理论遵循的原则是:协变性原则。对上述三个因 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个变量:区别

性、一贯性、一致性。 (3)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取决于三个维度: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 稳定不稳定 内在能力努力 外在任务的难度运气、 态度:①态度的定义:是个人对特定的对象以一定的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②态度的形成因素:环境(社会、家庭、同辈)、个体学习(观察-社会学习、强化、联想学习) ③态度的心理成分:瑟斯顿单成分说:感情 罗森伯格双成分说:感情、认知 瓦格纳三成分说:感情、认知、行为 脑激励法:奥斯本提出:群体一起来解决问题,具有个人所没有的“脑激励作用”,促使人们找到更多更新颖、更独创的问题解决方案。 社会惰化:指群体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会比单独完成时减少的现象。 从众:①从众的定义: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②从众的类型:真从众:外显行为与内心看法都与群体保持一致 权宜从众:暂时在外显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

2022考研专业课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考研重点复习笔记及真题汇编

2022考研专业课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考研重点 复习笔记及真题汇编 节选自识库学习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1.1 复习笔记 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1)心理活动与心理现象 ①心理活动 人的心理活动,或称心理,是指人在实践活动和生活活动中,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必然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 ②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 a.人的心理过程 第一,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第二,情感过程: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惧等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体验。 第三,意志过程:根据既定目的,克服困难,做出努力,并通过行为去处理和变革客观的现实。 b.人格 人格(personality),又称个性,是指对待某个事件,不同的人在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和价值观等方面会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既与个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后天的经验和学习有关。 (2)心理科学的特殊性 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它不具形体,不能直接观察得到。心理活动通过人的外部行为,主要是动作和言语表现出来。

①人的行为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和调节。外部行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心理过程和人格对行为有很大影响。 ②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因此根据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分析某种心理活动时,必须非常谨慎。 ③人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意味着无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动。通过较长的时间、全面系统地观察或借助于仪器分析,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有所了解。 2发展心理学 发展,一般泛指某种事物的增长、变化和进步。人的发展指的是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其中,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 (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部分:a.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是动物心理学的内容,研究动物的心理与行为的实质。 b.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研究的是民族心理学(主要是原始人类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②狭义 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2)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的科学。具体而言,其研究范围应包括以下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方面: ①两个主要部分

《幼儿教育心理学》笔记北师大版-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

幼J Ltt会性学习与教育 社会性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研究者视野是在20世纪30年代 幼社会能力是影响其认知、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节社会性概述 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不同学者有不同解读 社会性包括儿童学习社会性情绪、对父母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 社会性指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理解掌握遵守社会行为准则以及人们控制自身行为的心里特性。 二、社会性分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类 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 社会品质、社会行为 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概念、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社会性情绪 第二节幼JLtt会能力与学习 一、社会能力及其构成 社会能力主要有三个维度:社会交往能力(交往主动性、交往策略)、亲社会行为能力(助人、合作、分享等)、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幼儿发起、维持和调整社会交往和关系的基本能力(前提、条件) 亲社会行为能力——幼Jia社会交往中给予对他人或群体利益的利他态度和行为能力

(带动发展) 社会适应能力——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二、社会能力的价值 1.有助于幼儿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 2.良好的社会能力有助于幼儿情绪情感、人格的积极发展和心理健康 3.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社会能力的影响因素 1.幼儿自身因素对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 •幼儿的人格、个性特征是影响其社会交往主动性的重要因素 被拒绝和被忽视型幼儿比受欢迎型幼在人格、个性品质上表现出更多的内向、 冲动等特征 培养幼儿形成积极的人格、个性品质;特别关注内向、自卑、情绪低落、易激惹 的幼儿 •观点采择能力是影响幼JLtt会能力,特别是亲社会能力的重要因素观点采择-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发现不同观点间关系的能力 站在他人角度,感知、判断他人情绪状态,理解他人需求 •社会信息加工机能是影响幼JLtt会能力的重要认知因素 幼儿的社会行为是一系列信息编码的过程,包括社会线索编码,对社会线索的解 程理解、目标澄清、达成反应建构、反应决定,及实施行为等过程 影响社会能力的认知因素主要有两种社会加工模式,认知理解归因模式-儿童如 何理解、解释他人的行为;心理理论的反应决定模式,即幼儿根据社会情境的线索、

社会心理学笔记(侯玉波)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二)认识他人:“大五”人格理论、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三)认识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价值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 3、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脉络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2、行为主义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阶段(1895-1934) 2、起步阶段(1935-1945)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危机阶段(70年代) 5、繁荣阶段(80年代之后)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社会层面 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 (一)如何提出问题

(二)如何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相关研究 2、实验研究 (四)收集数据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实验法 4、档案研究法 5、元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二)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2、学习理论的特点 (三)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2、交换理论 3、需求满足论 (四)认知理论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五)角色理论 第三章自我概念 一、关于自我研究的历史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自我图式、自我觉知、自尊、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自我效能、自我表演、自我障碍、自我检控、自证预言、体像 三、自我偏差 (一)焦点效应

【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笔记——吴庆麟

【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笔记——吴庆麟 第一讲_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1.4 内容框架 1.4.1 学生心理 1.何谓能力? 2.人的能力如何发展的(是阶段性还是突变性)? 3.教育与智慧发展的关系(教育先于发展或发展先于教育)? 4.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5. 人的个性如何发展? 6. 人的道德从何而来? 7. 人与人之间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1.4.2 学习心理 1.4.3 教学心理 ●20世纪60年代起,随认知心理学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不断深入,教学心 理学应运而生。 ●主要内容: 1,对学与教的干预条件及干预活动做出探索。 2,总结教学理论。 3,提出有效教学方法。 4,提出有效教学技术。 1.4.4 教师心理 ●主要内容包括: 1. 新教师的特征; 2. 教师的专业成长; 3. 专家型教师; 4. 教学专长; 5. 教师的心理健康。

2 认知发展 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1.1 发生认识论 ●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如何逐渐发展的; ●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反驳; ●人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积极理性的学习者; ●认识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即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2.1.2 建构知识 ●皮亚杰关于儿童如何获得新知识的观点,通常被称为认知建构主义。 ●儿童是在自身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 ●为何儿童会自己去发现知识呢? --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与达尔文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相一致。 ●想一想:认知建构主义的教学隐意? 2.1.3 认知发展 2.1.4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成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物理环境:物理经验与数理-逻辑经验。 ●社会环境: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认知结构。 ●平衡化:具有自我调节作用,动力性。 2.1.5 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语言和表象尚未出现,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 建构感知动作图式。 ●两大成就: (1)主体和客体的分化;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与现代社会 社会心理学史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 一、本章主要讨论问题 1、研究对象与逻辑框架 ①吴江霖:(提出较早,被人广泛引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②沙莲香:所谓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题反应。其实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 ③王康:(最具有特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产生什么影的学科。后孙晔、李等人简化:社会心理学额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的一门科学。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非是两个独立存在的成分,而是一种从内隐到外显的“连续统”。 ④周晓虹: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放映,他研究人的社会后文化ing为U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2、影响社会行为及制约因素的若干因素 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用了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因素及相应的主要概念有:社会、文化和人格。 社会:是通过人们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实现的; 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P10 人格:(个人的面具) 人格是在个人的社会化或曰文化濡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各种生理、心理及其他具有社会意义的内在特征在内的完整、统一的系统; 人格这个网站同意的内在系统为人们在社会文化情景中的行为提供了稳固、一致的放映模式,或者说,社会或曰文化行为是在具体的社会人格结构中形成的; 具体的人格既包含了独特的社会成分,也包含了由个人体现但又为某一群体的成员所有的成分,前者是规定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内在因素,后者这是规定一群体区别于他群体的内在因素。 3、学科性质 行为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天然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不仅决定了社会心理学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事实上也决定了社会心理学的研对象本身就属于可以从各个方向探索的“边缘问题”。 4、研究取向 从20实际出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它就分为以罗斯和麦独孤的著作分别代表的两支: 罗斯: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始:19实际下半叶到20世纪初,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篇: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科学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3、个体社会心理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化、态度及其形成。 4、社会心理学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史前思想积累阶段):追溯到古希腊时期19世纪上半叶,其特点是用 权威思想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经验描述”阶段(社会心理学的初创阶段):强调根据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 “迅速发展”阶段(科学实验):20世纪20年代后。 5、罗斯第一次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对待,并专门讨论了这门学科的本质与 范围。 7、系统的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的标志: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1924年出版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学》。 8、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联结、强化、模仿。 9、社会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10、社会交换理论本质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 11、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取向:是用人的认知过程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把社会现象置于心理意识现象中考察,强调人的内部心理积极性和主动性。 12、社会认知的核心:是人们对他人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认知。 13、费斯廷格指出,认知失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①逻辑的违背;②文化价值的冲突;③观念层次的冲突;④新旧经验的矛盾。

14、塔吉菲尔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是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根源。 15、社会同一性理论首次将社会比较区分为人际社会比较和群际社会比较两种不同过程,并且明确将同一性区分为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两种自我知觉水平。 16、社会类化:是指个体在产生社会知觉时,主观上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的过程。 17、角色冲突:是指个人不能同时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出现的矛盾心态。 18、角色创造:是指行为超出一般角色模式,拓展既有角色行为范围的过程。 19、角色偏常:是指一个人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与自己社会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和心态结构。 20、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路径有三种类型:①现象揭示研究; ②关系解释研究;③因果 联系证实研究。 2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②分析与综合原则; ③交互作用分析原则;④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原则;⑤伦理性原则。 22、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地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学-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23、角色:是指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以及理解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24、社会比较: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 25、亚社会:是指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 社会背景。 不同的亚社会生活经验,是人们在获得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个性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