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验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验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众多的环境污染中,废旧电池的污染可谓让人触目惊心,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 .镉

B .锌

C .石墨

D .二氧化锰

【答案】A

【解析】镉是致癌物质,是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 2.有如下两个反应:

①2HCl=====高温H 2↑+Cl 2↑ ②2HCl=====电解

H 2↑+Cl 2↑ 关于这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①②两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方式都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C .①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D .②反应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 项正确;反应②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 项错误,D 项正确;反应①是吸热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 项正确。

3.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火灾发生 B .防止污染面粉 C .吸烟有害健康

D .防止面粉爆炸

【答案】D

【解析】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导致氧气与面粉的接触面面积增大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爆炸。

4.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答案】B

【解析】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形式,而电子转移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而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为原电池。

5.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到了下列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 .由铜、锌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铜是正极

C .电子沿导线由锌流向铜,在铜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而放出氢气

D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溶解,所以才产生电子 【答案】A

【解析】一般构成原电池负极的是金属,而且是活泼性的金属,而正极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碳棒;但负极也不一定是金属

6.锌电池可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是2Zn +O 2===2ZnO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锌为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工作时,氧气与锌直接化合,生成氧化锌

C .正极发生的反应是:12O 2+2e -+2H +

===H 2O

D .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 -2e -

+H 2O===ZnO +2H +

【答案】B

【解析】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 -2e -+H 2O===ZnO +2H +

7.“西气东输”工程中,需要地下埋入铸铁管道。在下列情况下,铸铁管道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 )

A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B .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

C .在干燥致密的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答案】C

【解析】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钢铁发生析氢腐蚀,而在中性或者微碱性土壤中则发生吸氧腐蚀,在含有碳粒的土壤中会形成原电池,造成腐蚀。

8.“嫦娥一号”发射所用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中装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都是燃料

B .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形成原电池,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使火箭上天

C .液氢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及机械能使火箭上天

D .液氢气化,转化为动能,从而使火箭上天 【答案】C

【解析】火箭中的液氢是燃料,而四氧化二氮则是氧化剂,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使火箭产生动力。

9.分析下面表格中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判断下列分子中受热时最不稳定的是( )

化学键 H -H H -F H -Br H -I 键能(kJ/mol)

436 565

368

297 A.氢气 B .氟化氢

C .溴化氢

D .碘化氢

【答案】D

【解析】化学键的键能越大,受热分解吸收的热能越多,分解越不容易。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 .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 .燃料有足够的空气就能充分燃烧

D .化学反应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被释放出来的过程

【答案】CD

11.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H 2(g)+I 2(g)

2HI(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A .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 .反应速率v (H 2)=1

2v (HI)

D .c (H 2)∶c (I 2)∶c (HI)=1∶1∶2 【答案】B

【解析】化学平衡的本质是v (正)=v (逆)。A 项,该反应为体积不变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体系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B 项,体系的颜色由I 2决定,c (I 2)保持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C 项,没有表示出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无法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D 项,反应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与平衡无关。

12.新的替代能源主要包括( )

①核能 ②柴草 ③煤炭 ④太阳能 ⑤氢气 ⑥液化石油气 ⑦水煤气 ⑧天然气 A .②③⑥⑦ B .①④⑤ C .③⑥⑦⑧

D .①②④

【答案】B

1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答案】C

【解析】甲装置形成原电池,铜作正极,锌作负极,加快了反应速率,铜片上产生大量氢气;乙装置虽然没形成原电池,但锌能与硫酸直接反应放出氢气,两种装置中c(H+)均减小。

14.在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能量日益增多的今天,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对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释放能量

D.若新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小于旧化学键被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则反应吸收能量【答案】B

【解析】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这种能量变化除了转化为热能外,还可以转化为光能、电能等,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或新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与旧化学键被破坏时吸收的能量的相对大小,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或新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大于旧化学键被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则反应放出能量,否则吸收能量,故C、D两项均正确。

15.一种新型燃料电池,用两根金属作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为X极:CH4+10OH--8e-===CO2-3+7H2O;Y极:4H2O+2O2+8e-===8OH-。下列关于此燃料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X为负极,Y为正极

B.工作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减少

C.在标准状况下,通入5.6 L O2完全反应后,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

D.该电池工作时,X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答案】D

【解析】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可判定A项正确;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H4+2O2+2OH-===CO2-3+3H2O,可知工作时OH-的量减少,则B项正确;反应的n(O2)为0.25 mol,根据Y极的电极反应可求出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原电池负极消耗OH-,碱性减弱,D项不正确.

16.对于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两极变化是()

①锌片溶解了32.5 g②锌片增重32.5 g③铜片上析出1 g H2④铜片上析出1 mol H2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

则计算关系式为:

Zn~2e-~H2

1 mol

2 mol 1 mol

0.5 mol 1 mol 0.5 mol

m(Zn)=0.5 mol×65 g/mol=32.5 g,m(H2)=0.5 mol×2 g/mol=1 g。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在一定条件下m A+n B===p C的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A)=a

mol/(L·s),v(B)=a

2mol/(L·s),v(C)=a mol/(L·s),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10 L密闭容器里发生4NH3+5O24NO+6H2O(气)反应。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则v(H2O)=__________。

【答案】(1)2A+B===2C(2)0.09 mol/(L·min)或0.0015 mol/(L·s)

18.对于反应:2SO2+O22SO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下表空格内(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9.某课外兴趣小组对双氧水(H 2O 2水溶液)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MnO 2分别加入5 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试之。测定结果如下:

22②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取三份含有等量H 2O 2,但质量分数不同的双氧水,分别向其中加入1 g MnO 2粉末。测定结果如下:

①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后液体温度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③收集到气体体积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2H 2O 2=====MnO 2

2H 2O +O 2↑ ②催化剂的表面积

(2)①溶液质量分数不同,液体温度不同 ②反应放热相同,但液体的量不同

③液体的量不同,液体温度不同(影响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量)

20.把0.1 molMnO2粉末加入50 mL过氧化氢的溶液里(密度为1.1 g·mL-1),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V和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的时间约为____________。

(3)A、B、C、D各点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曲线形状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计算反应前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

【答案】(1)60 mL(2)2 min(3)D、C、B、A

(4)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5)0.11 mol·L-1

21.给你提供纯锌、纯铜片和500 mL 0.2 mol·L-1的H2SO4溶液、导线、1 000 mL量筒。试用下图装置来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且1 000 mL量筒中已充满了水,则开始实验时,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电极材料为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b电极材料为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当量筒中收集到672 mL气体时(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下),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答案】(1)用导线把a、b两电极连接起来

(2)纯锌片Zn-2e-===Zn2+纯铜片2H++2e-===H2↑(3)0.06 mol

22.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

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作用吸收CO2,通过____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

2CO2+6H2===()+4H2O

(3)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答案】(1)光合呼吸(2)C2H4(3)AC

【解析】本题将生物、化学、温室效应、燃料循环使用的新构想和新能源的开发等知识融为一体,考查对课本知识的深入理解。

23.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以便完成下列反应。

Cu+2AgNO3===2Ag+Cu(NO3)2

(1)请指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写化学式)正极: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__________。

(2)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Ag+向__________极移动,电子从__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__极。

【答案】(1)C(Au、Ag、Pt等均可)Cu AgNO3溶液

(2)2Ag++2e-===2Ag Cu-2e-===Cu2+

(3)正负正

【解析】根据反应,Cu失电子,被氧化,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Ag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Ag++2e-===2Ag,正极电极材料为C或Pt,Ag+向正极移动,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24.400 ℃时,将一定量的SO2和14 mol O2压入一个盛有催化剂的10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SO2+O22SO3

已知2 min后,容器中剩余2 mol SO2和12 mol O2。试计算:

(1)生成SO3的物质的量。

(2)SO2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

(3)2 min内SO2和SO3的反应速率。

【答案】(1)4 mol(2)0.6 mol/L

(3)v(SO2)=v(SO3)=0.2 mol/(L·min)

【解析】消耗O2 2 mol,则生成SO3和消耗SO2均为4 mol,因此,反应开始时SO2为6 mol。

2020年2月高2022届高2019级高一高中化学步步高必修2课件学案第二章章末检测试卷(二)

章末检测试卷(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 每小题3分, 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8·厦门双十中学期中)达康书记又追问环保局长:“那么垃圾处理中, 能随便焚烧吗?焚烧垃圾会降低GDP的。”在焚烧垃圾过程中发生了() A. 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B. 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C. 放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D. 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D 解析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因此垃圾处理中不能随便焚烧, 在焚烧垃圾过程中发生了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选D。 2. 化学反应中必然伴随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溶于水共价键断裂并放出大量的热, 所以该过程是放热反应 B. 吸热反应一定要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 C. 上图可表示放热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D. 焰色反应有能量变化, 所以焰色反应是化学反应 答案 C 解析浓硫酸溶于水共价键断裂并放出大量的热, 没有产生新物质, 不是化学变化, 不能称为放热反应, A项错误;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 例如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晶体之间的反应, B项错误;图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因此可表示放热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C项正确;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D项错误。 3. 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片为负极, 其附近的溶液变蓝, 溶液中有Cu2+产生 B. 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 C. 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 D. 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 LED灯将不会发光 答案 C 解析锌片作负极, 发生氧化反应, 铜片作正极, 发生还原反应,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故A错误;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 铁片依然作负极,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故B错误;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 故C正确;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 由于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 溶液呈酸性, LED灯也会发光, 故D错误。 4. (2019·南昌一中月考)如图所示, 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 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 然后小心地向水槽中滴入浓CuSO4溶液, 一段时间后, 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中, 不考虑两球的浮力变化)() A. 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 均为A端高B端低 B. 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 均为A端低B端高 C. 当杠杆为导体时, A端高B端低;杠杆为绝缘体时, A端低B端高 D. 当杠杆为导体时, A端低B端高;杠杆为绝缘体时, A端高B端低 答案 D 解析若杠杆是导体, 则滴入硫酸铜后, 装置构成原电池, 铁是负极, 失去电子, 被氧化, 铜是正极, 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 析出铜, 附着在铜电极表面, 所以A端低, B端高;若杠杆是绝缘体, 不能构成原电池, 此时铁直接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生成的铜附着在铁表面, 质量增加, 因此A端高, B端低, 故D正确。 5.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 分别加入两支相同的试管中, 然后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且均过量的稀硫酸, 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 则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用图像表示如图, 其中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的焓变习题(含答案)

物质贮藏的能量 化学反应的焓变 班级 姓名 学号 【A 组】 1.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 A .分子个数 B .原子个数 C .物质的质量 D .物质的量 2.下列过程中△H 小于零的是 A.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B. 氯化铵加热制备氨气 C. 氢气还原氧化铜 D. 实验室制备氢气 3.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 的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B .反应物量的多少 C .反应物的性质 D. 反应热的单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够发生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决定了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 5.分析右图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2A+B==2C ;△H0 D .2A(g)+B(g)==2C(g);△H<0 6.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物质分别与H 2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H 2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A.氯气 B.溴 C.碘 D.硫 7.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 2(g)===CO 2(g);△H 1 C(s)+1/2O 2(g)===CO(g);△H 2 ②S(s)+O 2(g)===SO 2(g);△H 3 S(g)+O 2(g)===SO 2(g);△H 4 ③H 2(g)+1/2O 2(g)===H 2O(l);△H 5 2H 2(g)+O 2(g)===2H 2O(l);△H 6 ④CaCO 3(s)===CaO(s)+CO 2(g);△H 7 CaO(s)+H 2O(l)===Ca(OH)2(s);△H 8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9.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 热量,△H 0; 反之,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 热 量,△H 0。 10.如右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 放入几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班别 姓名 评分_____ ___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面的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 A .电能、蒸汽 B .电能、风能 C .蒸汽、风能 D .煤、石油 2.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3.已知反应X+Y =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4.现在电池的种类非常多,且由电池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下列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 A .锂电池 B .锌锰电池 C .氢氧燃料电池 D .镍镉电池 5 ( ) A 、 、 C 、 D 、 6、20mL L 的盐酸与一块大理石反应,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 ) A 、加入10mL 1mol/L 的盐酸 B 、加入30mL 10mol/L 的盐酸 ~ C 、所用的大理石研磨成粉末 D 、加入10mL H 2O 7、已知反应A + 3B = 2C + D 在某段时间内以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1mol ·L -1·min -1,则此段时间内以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 A 、·L -1·min -1 B 、1 mol ·L -1·min -1 C 、2 mol ·L -1·min -1 D 、3 mol ·L -1·min -1 8、下列装置中,电流计G 中有电流通过的是 ( ) 9、合成氨的反应为:3H 2 + N 2 2NH 3,其反应的速率可分别表示为v(H 2)、v(N 2)、v(NH 3)(单 位为mol ·L -1·s -1),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v(H 2)=v(N 2)= v(NH 3) B 、v(H 2)=3 v(N 2) C 、v(N 2)=2 v(NH 3) D 、v(NH 3)=3/2v(H 2) 10.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 .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Fe C Fe ]Fe Cu Fe Zn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测试及单元测试习题集(含解析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测试及单元测试习题集 (含解析答案) 目录 1.1.1 元素周期表 1.1.2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1.3 核素 1.2.1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3 化学键 2.2 化学能与电能 2.3.1 化学反应的速率 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以及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3.1.1 甲烷的性质 3.1.2 烷烃 3.2.1 乙烯 3.2.2 苯 3.3.1 乙醇 3.3.2 乙酸 3.4.1 糖类 3.4.2 油脂和蛋白质 4.1.1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4.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4.2 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模块综合测试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测试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综合测试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章末综合测试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综合测试阶段性检测

元素周期表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 B.元素周期表有16个纵行,也就是16个族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 D.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其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 解析: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16个族,其中第Ⅷ族占三个纵行;Be和H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但不属于同一族;Ne和Na+的电子层数都是2,但不属于同一周期。 答案:A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解析:F的最高价为0,但不等于族序数,A错。周期与元素种类数关系为:一周期2种元素;二、三周期均为8种元素;四、五周期均为18种元素;六周期为32种元素;七周期目前为26种元素。故B错。由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看出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第ⅠA族中包含H、Li、Na、K、Rb、Cs、Fr元素,而H不属于碱金属,故D错。 答案: C 3.(2012·冀州高一检测)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已列出112种元素,其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 A.第四周期B.第五周期 C.第六周期D.第七周期 解析:现行元素周期表中,第六、七周期第ⅢB族为镧系和锕系元素,各有15种元素,由于第七周期未排满,故第六周期元素种类最多。 答案: C 4.下图各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B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B 卷)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A .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 .硫在氧气中燃烧 D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2.对于反应2SO 2(g)+O 2(g) 2SO 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 .增大容器容积 B .移去部分SO 3 C .通入大量O 2 D .降低体系温度 3.在2L 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 2(g)+O 2(g)2SO 3(g),在10秒内反应物SO 2的物质的量由 1mol 降到0.6mol ,则反应速率ν(SO 2)为 A .0.02mol/(L·s) B .0.04mol/((L·s) C .0.2mol/((L·s) D .0.4mol/((L·s) 4.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 .锌锰电池 B .氢氧燃料电池 C .镍镉电池 D .铅蓄电池 5.A 、B 、C 三种金属片,把A 、B 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 是负极;把B 、C 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 发生还原反应。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A > B > C B .C >B >A C .A >C >B D .B >A >C 6.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7.下列关于物质及其变化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A .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B .不少的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 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键的断裂和生成都要释放能量 G 铜 铜 稀硫酸 A G 铜 锌 稀硫酸 C G 银 稀硫酸 B G 铜 锌 乙醇 D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含答案解析版)

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核聚变是人类未来获取能源的理想方式之一。人类从受控热核聚变反应中可得到无穷尽的 清洁能源,相当于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个小太阳。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2.下列各组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最快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3.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浓度都为1.0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反应生成气体Z。10 min后,测得X2、Z的浓度分别为0.4 mol·L-1、0.6 mol·L-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 为( ) A. X 2+2Y22XY2 B. 3X2+Y22X3Y C. 2X 2+Y22X2Y D. X2+3Y22XY3 4.下列金属性质的比较中,能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的是( ) ①甲与水反应比乙与水反应剧烈 ②单质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乙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 ④以甲、乙金属为电极构成原电池,甲作负极 A.①④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5.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 2H2O===2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此反应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储存起来C.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D.在这一反应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6.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Li作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 B. Li作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 C.该电池可以选用硫酸为电解质 D.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补充蒸馏水来补偿散失的水分 7.下列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的加快对人类有益的是( ) A.金属的腐蚀 B.食物的腐败 C.塑料的老化 D.氨的合成 8.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Mg===Mg2++2Ag+2Cl-。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Mg为电池的正极 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 C.不能被KCl溶液激活 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9.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 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中最先变浑浊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10.一定条件下,在容积固定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g)+3H2(g)2NH3(g)。在10 s 内氮气的浓度由5 mol·L-1降至4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氨气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 l·L-1·s-1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C.增加氢气的浓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D.反应足够长时间,氮气、氢气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浓度降为零

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同步人教版必修二章末质量检测:(二) 化学反应与能量含答案

章末质量检测(二)化学反应与能量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b中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C.图a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 D.图a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解析:选B A项,图a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表示的是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错误;B项,图b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则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正确;C项,图a表示的是放热反应,而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错误;D 项,反应条件与反应放热还是吸热没有关系,错误。 2.实验室用100 mL 1 mol·L-1盐酸与锌粉反应制备氢气,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改用300 mL 1 mol·L-1盐酸 B.降低温度 C.用锌粒代替锌粉 D.滴加少量CuCl2溶液 解析:选D A项,盐酸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错误;B项,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错误;C项,用等量锌粒代替锌粉,固体的表面积减小,反应速率减小,错误;D项,滴加少量CuCl2溶液,锌置换出的铜与锌构成了原电池,反应速率增大,正确。 3.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 解析:选B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①为负极;①③相连时,①为负极; 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说明④为负极;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说明③为负极。综上所述可知,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③④②,选项B正确。 4.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16 C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 2B.Na 2 O C.NaClO D.FeSO 4 2.根据我省中心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 3.能用H++OH-=H 2 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 2 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4.下列反应中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进行的是 A.Cl 2→Cl-B.Zn→Zn2+C.H 2 →H 2 O D.CuO→CuCl 2 5.将饱和FeCl 3 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B.沸水C.NaOH溶液D.NaCl溶液6.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MnO 4-、Na+、Cl-B.K+、Na+、NO 3 -、CO 3 2- C.Na+、H+、NO 3-、SO 4 2-D.Fe3+、Na+、Cl-、SO 4 2- 7.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下列说法:①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只能是复分解反应; ③可能是置换反应;④不能有分子参加;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C.①②D.③④ 8.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 3+2HCl=CaCl 2 +CO 2 ↑+H 2 OB.CaO+H 2 O=CaOH 2 C.2H 2O 2 2H 2 O+O 2 ↑D.CaCO 3 CaO+CO 2 ↑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 B.稀H 2SO 4 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 2 ↑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 2SO 4 反应:Ba2++SO 4 2-=BaSO 4 ↓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32-+2H+=H 2 O+CO 2 ↑ 10.下列物质属于钠盐的是 A.Na 2O B.CH 3 COONa C.NaHSO 4 D.Na 2 O 2 11.在下列反应中,HCl作氧化剂的是A.NaOH+HCl=NaCl+H 2 O B.Zn+2HCl=ZnCl 2+H 2 ↑ C.MnO 2+4HCl浓MnCl 2 +2H 2 O+Cl 2 ↑ D.CuO+2HCl=CuCl 2+H 2 O 12、2013·试题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测验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众多的环境污染中,废旧电池的污染可谓让人触目惊心,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 A .镉 B .锌 C .石墨 D .二氧化锰 【答案】A 【解析】镉是致癌物质,是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 2.有如下两个反应: ①2HCl=====高温H 2↑+Cl 2↑ ②2HCl=====电解 H 2↑+Cl 2↑ 关于这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①②两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方式都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C .①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D .②反应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答案】B 【解析】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 项正确;反应②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 项错误,D 项正确;反应①是吸热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C 项正确。 3.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火灾发生 B .防止污染面粉 C .吸烟有害健康 D .防止面粉爆炸 【答案】D 【解析】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导致氧气与面粉的接触面面积增大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爆炸。 4.化学电池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池的本质是( ) A .化合价的升降 B .电子的转移 C .氧化还原反应 D .电能的储存 【答案】B 【解析】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现形式,而电子转移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而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为原电池。

5.某同学做完铜、锌原电池的实验后得到了下列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 .由铜、锌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铜是正极 C .电子沿导线由锌流向铜,在铜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而放出氢气 D .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溶解,所以才产生电子 【答案】A 【解析】一般构成原电池负极的是金属,而且是活泼性的金属,而正极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碳棒;但负极也不一定是金属 6.锌电池可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是2Zn +O 2===2ZnO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锌为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电池工作时,氧气与锌直接化合,生成氧化锌 C .正极发生的反应是:12O 2+2e -+2H + ===H 2O D .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 -2e - +H 2O===ZnO +2H + 【答案】B 【解析】负极发生的反应是:Zn -2e -+H 2O===ZnO +2H + 7.“西气东输”工程中,需要地下埋入铸铁管道。在下列情况下,铸铁管道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 ) A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B .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 C .在干燥致密的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答案】C 【解析】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钢铁发生析氢腐蚀,而在中性或者微碱性土壤中则发生吸氧腐蚀,在含有碳粒的土壤中会形成原电池,造成腐蚀。 8.“嫦娥一号”发射所用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中装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都是燃料 B .火箭中装入的液氢和四氧化二氮形成原电池,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使火箭上天 C .液氢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及机械能使火箭上天 D .液氢气化,转化为动能,从而使火箭上天 【答案】C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解析、答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氢气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2.直接提供电能的反应一般是放热反应,下列反应中能提供电能的是(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H2与Cl2燃烧反应 3.(2012·温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锌锰干电池是二次电池 B.铜片、锌片、导线和高橙组成的水果电池,负极是铜片 C.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从能量转换形式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 4.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正反应速率判断,生成NH3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H2)=0.3 mol·L-1·min-1 B.v(N2)=0.2 mol·L-1·min-1 C.v(NH3)=0.3 mol·L-1·min-1 D.v(H2)=0.005 mol·L-1·s-1 5.已知2SO2+O2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 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6.(2012·南阳高一检测)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4个实验,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将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两者反应速率一样大 B.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大理石粉末反应快 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照射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 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 7.有关零排放车载燃料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通入H 2,发生还原反应 B.负极通入H2,发生还原反应 C.导电离子为质子,且在电池内部由正极定向移向负极 D.总反应式为:2H2+O2====2H2O 8.(2012·温州高一检测)已知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压可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 B.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 C.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进行反应,反应完成时放出的热量为92 kJ 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N2,同时消耗3 mol H2,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 9.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是() A .天然气燃烧 B .中和反应 C .冰的熔化 D .Ba(OH)2·8H 2O 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2.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 .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氧化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3.电子计算机所用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其电极反应式:Zn +2OH --2e -===ZnO +H 2OAg 2O +H 2O +2e -===2Ag +2OH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锌为正极,Ag 2O 为负极 B .锌为负极,Ag 2O 为正极 C .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 减小 D .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4.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 C .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D .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5.2SO 2(g)+O 2(g)2SO 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催化剂V 2O 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 .在t 1、t 2时刻,SO 3(g)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SO 3(g)生成的 平均速率为v =c 2-c 1t 2-t 1 6.在铜—锌—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 mol 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 ①锌片溶解32.5 g ②锌片增重32.5 g ③铜片上析出1 g H 2④铜片上析出1 mol H 2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在一定条件下,N 2和H 2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合成NH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 C .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 D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 8.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A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 .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 V 2O 5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2章 第3节 第2课时

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限度 B.当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C.当某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了反应限度 D.当某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 【答案】 B 2.(2015·河南省内黄县一中分校高一下学期月考)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2Y2(g)Z(g)的反应,X2、Y2、molL、0.3 mol/L,当反应达到其最大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的是() A.c(Z)=mol/L B.c(X2)=mol/L c L C.c(X2)=mol/L D.c(Y2)=mol/L 【解析】A.如果c(Z) molL的Y2,但Y2 mol/L,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A错误;B.如果c(X2 molL,B错误;C.如果c(X2) molL的Z,反应是可逆反应,则Z的浓度不可能为0,C错误;D.如果c(Y2) mol mol/L的Z,所以D正确,答案选D。 【答案】 D 3.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体积不变)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到3分钟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10分钟后容器中各物质浓度不再改变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3 min前v(正)>v(逆),3 min后v(正)<v(逆) 【解析】A.v(正)>v(逆),D错误,答案选B。 【答案】 B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检测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检测题 学校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和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均相同) A. 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 B. 56 g CO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能量 C. 12 g C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 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 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 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 C.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 3.在可逆反应CO(g)+H2O(g) CO2(g)+H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不能使v正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大CO浓度 4.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 A. A 2+3B 22AB 3 B. 2AB 2+B 22AB 3 C. 2A 2B+5B 2==4AB 3 D. 2AB 2+B 2="=2" AB 3 5.甲:在试管中加入1 g粉末状大理石,加入4 mol/L盐酸20 mL(过量); 乙:在试管中加入2 g颗粒状大理石,加入4 mol/L盐酸20 mL(过量); 下列CO2生成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V(CO2)同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化学必修2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人教版)

茂名市第十中学高一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关于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E A、E B、E C、E D分别代表A、 B、C、D所具有的能量)() A。E A>E B B. E A>E C+E D C. E A+E B>E C+E D D。E A+E B<E C+E D 2.原电池() A. 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B。把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C。把热能转化为电能D。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将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入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A. 阴极B。阳极C。正极D。负极 4、下列能源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是() A。生物能B。潮汐能 C。风能 D. 太阳能 5、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是() ①提高燃料的着火点②降低燃料的着火点③将固体燃料粉碎④将液体 燃料雾化⑤将煤气化处理⑥通入适量空气 A. ①③④⑤B。②③⑤⑥ C. 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 6、下列反应可能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H2SO4与Ba(OH)2溶液的反应 B. Mg与醋酸溶液的反应 C. 中和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7、1molH—H键的键能是436 kJ,1mol I-I键的键能是151kJ , 1mol H-I 的键能是299 kJ ,则对于H2(g)+I2 ==2HI(g)的反应,错误 ..的是() A. 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 C. 化合反应D。可逆反应 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旧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政府的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 A. 回收废旧电池中的石墨电极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金属元素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阶段限时检测第2章(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阶段限时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Ι(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D 【解析】CO2分子中3个原子共线,为直线形,A错误;图中为电子云肩并肩,是p-p π 键电子云模型,B错误;砷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C错误。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CS2为V形极性分子 B.SiF4与SO2-3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C.C2H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1∶1 D.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是因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答案】B 【解析】CS2为直线形非极性分子;SiF4与SO2-3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因此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C2H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3∶2;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是因O—H键的键能较大。 3.下列各组分子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相同的是() A.CO2与C6H6B.CH4与NH3 C.BeCl2与BF3D.C2H2与C2H4 【答案】B 【解析】CO2分子中C原子采取sp杂化,苯分子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CH4和NH3

分子中的C、N原子都是采取sp3杂化;BeCl2分子中Be原子采取sp杂化而BF3分子中的B 原子采取sp2杂化;C2H2分子中C原子采取sp杂化而C2H4分子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F、HCl、HBr、HI的沸点依次升高 B.H2O的熔、沸点高于H2S,是由于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C.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 D.氯的各种含氧酸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O>HClO2>HClO3>HClO4 【答案】B 【解析】HF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沸点最高,沸点高低顺序应为HF>HI>HBr>HCl,A错误;O元素的电负性较大,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故H2O的熔、沸点高于H2S,B正确;乙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C错误;Cl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对应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酸性强弱顺序应为HClO<HClO2<HClO3<HClO4,D错误。 5.徐光宪在《分子共和国》一书中介绍了许多明星分子,如H2O2、CO2、BF3、CH3COOH 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B.CO2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C.BF3分子中B原子为sp3杂化,分子为三角锥形 D.CH3COOH分子中C原子均为sp2杂化 【答案】B 【解析】H2O2分子不是直线形的,两个H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纸上,A错误;CO2分子为直线形分子,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B正确;BF3分子中B原子为sp2杂化,分子为平面三角形,C错误;CH3COOH分子中甲基C原子采取sp3杂化,羧基C原子采取sp2杂化,D错误。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且分子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 B.由酸性FCH2COOH>CH3COOH,可知酸性ClCH2COOH>CH3COOH C.共价键都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都可以绕键轴旋转 D.除HF外,其他卤化氢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是因为氢键的键能逐渐增大所致 【答案】B

2023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2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试卷及答案

第二章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C ) A.空间填充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 B.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 C.Cl—Cl的p-p σ键电子云图形: D.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解析:二氧化碳分子为直线形,不能表示其分子结构,可以表示水分子,A错误;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中,Mg原子失去电子,Cl得电子,箭头从Mg指向Cl,B错误;Cl—Cl的p-p σ键电子云图形:,C正确;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D错误。故选C。 2.下列关于共价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σ键键能一定比π键键能大,且σ键与π键电子云均为镜面对称 B.C—C键的键长比C===C键长,C===C键的键能是C—C键的两倍 C.分子中有σ键不一定有π键,有π键则一定有σ键 D.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判断,1 mol NO+离子含有π键的数目为1N A 解析:σ键为“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的,为轴对称,π键为“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的,为镜面对称,A错误;C—C键的键长比C===C键长,C===C键的键能大于C—C键的键能且小于其两倍,B错误;σ键能单独存在,而π键不能单独存在;分子中有σ键不一定有π键,有π键则一定有σ键,C正确;NO+离子与N2为等电子体,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判断,则1个离子中含有2个π键,1 mol NO+离子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 A,D错误。故选C。 3.下列实验事实与描述不相符的是( A )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章章末检测练习下学期(解析版)

第一章章末检查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内部一定会存在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内部一定全是共价键 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 D.离子化合物的内部可能存在共价键 【答案】D 【解析】本题可用举例法去做。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内部没有共价键。铵盐是只含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但属于离子化合物,既存在离子键,也存在共价键。乙烯、过氧化氢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在强碱中存在共价键如NaO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N—N键能为193kJ·mol-1,故NN的键能之和为193kJ·mol-1×3 B.H—H键能为436.0kJ·mol-1,F—F键能为157kJ·mol-1,故F2比H2稳定 C.某元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它跟卤素相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D.N—H键键能为390.8kJ·mol-1,其含义为形成1mol N—H所释放的能量为390.8kJ 【答案】D 【解析】由于NN中含有一个σ键二个π键,σ与π键键能不同,故A错;分子的键能越大越稳定,故B错;C项该元素可能为H或碱金属,故可形成共价键或离子键,故C错;只有D项符合定义。 3.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 A.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 B.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 C.CCl4与I2都是直线形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形分子 D.CCl4与I2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大 【答案】B 【解析】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规律可知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与相对分子质量、是否是直线形分子、是否含有氢元素等没有直接的关系,B正确。 4.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A.Cl2 B.CO2 C.NaCl D.CH4 【答案】C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各单元试卷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 (人教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Cl -35.5 Na -23 Li -7 K -39 Rb -85 Cs -133 Ag -108 第I 卷 (选择题 共55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提出了分子学说 C.发现了稀有气体 D.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2.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 ) A .8、8、18、32 B .8、18、18、32 C .8、18、18、18 D .8、8、18、18 3.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222 86Rn ),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A .136 B .50 C .86 D .222 4.下列表达方式错误.. 的是 ( ) A .H ∶Cl B . C .O 188 D .O =C =O 5.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 A .Na 2O B .NH 3 C .Ca(OH)2 D .CaBr 2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5分) 6.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 32,每百吨He 32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氮元素主要以He 42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e 42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 .He 32和He 42互为同位素 C .He 32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 .He 42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He 42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7.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 A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B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