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法的三种运算定律公式

加法的三种运算定律公式

加法的三种运算定律公式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它有很多重要的运算定律公式。本文将分别介绍加法的三种运算定律公式,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律。

一、交换律

交换律是指加法中两个数的顺序可以交换而不影响结果。具体表达为: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有a + b = b + a。

交换律的直观解释是,将两个数进行相加,无论先加哪个数,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例如,3 + 5 = 5 + 3 = 8。这是因为加法运算中,数的顺序并不影响最终的和值。

二、结合律

结合律是指加法中三个数相加时,可以先将任意两个数相加,然后再与第三个数相加,结果不会改变。具体表达为: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有(a + b) + c = a + (b + c)。

结合律的解释是,无论是先将a和b相加还是先将b和c相加,最终的和值都是相同的。例如,(2 + 3) + 4 = 2 + (3 + 4) = 9。这是因为加法运算中,无论是先加哪两个数,最终的和值都是相同的。

三、零元素律

零元素律是指任何数与零相加,结果仍然等于原数。具体表达为:

对于任意的实数a,有a + 0 = 0 + a = a。

零元素律的解释是,任何数与零相加都不会改变这个数本身。例如,5 + 0 = 0 + 5 = 5。这是因为加法运算中,零的特殊性质使得与零相加的结果与原数保持不变。

这三种运算定律公式在加法运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能够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同时,这些定律也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的运算定律公式,加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性质和特点。例如,加法满足唯一性,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和b,只存在唯一的一个和值。加法还满足可逆性,即对于任意的实数a,都存在一个相反数-b,使得a + b = 0。

在实际应用中,加法运算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加法来计算购物总金额、统计人数等。在科学研究中,加法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领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中。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零元素律等重要的运算定律公式。这些定律不仅能够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还对于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加法的运算定律公式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定律,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知识点总结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b÷c=a÷(b×c) 5、有关简算的拓展: 102×38-38×2 125×25×32 37×96+37×3+37 125×88 3.25+1.98 10.32-1.98 易错的情况: 0.6+0.4-0.6+0.4 38×99+99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所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如: 0.5表示(十分之五), 0.05表示(百分之五), 0.25表示(百分之二十五), 0.005表示(千分之五), 0.025表示千分之二十五)。 2、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数叫小数的(小数)部分, 3、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1; 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1; 小数点后面第三位是(千)分位,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又可以写作0.001……如:20.375,十分位上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百分位上的7,表示7个(百分之一);千分位上的5,表示5个(千分之一)。 4、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10个千分之一是1个百分之一,10个百分之一是1个十分之一,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或10个0.001是1个0.01 ,10个0.01是1个0.1, 10个0.1是整数1…… 5、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如:31.031读作:三十一点零三一 6、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如:一百二十点零零九八 写作:120.0098 7、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性质。 如: 0.2= 0.20 = 0.200 =0.2000 =…… 1.05=1.050 =0.0500 =0.0500=…… 1.080=1.08 10.0800=10.08 100.080000= 100.08 8、小数大小的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也相同,就比较千分位……

小学数学7个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7个运算定律,孩子一定要牢记! 一、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a+b = b+a 二、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c = (a+b)+c = a+(b+c) 三、减法性质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a-b = (a+c)-(b+c) a-b = (a-c)-(b-c) 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a - b - c = a - (b + c) 四、乘法交换律 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a×b = b×a 或写成:ab=ba

五、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c = a×(b×c) 六、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 b)×c = a×c + b×c (a - b)×c = a×c - b×c 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 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 a×b = (a×c) ×( b÷c) 七、除法的运算性质 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a÷b=(a×c)÷(b×c) a÷b=(a÷c)÷(b÷c )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a÷b÷c = a÷(b×c) 或写成:a/b/c=a/(bc)

四年级运算定律公式12个

四年级运算定律公式12个 1.加法的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的交换律。 公式:a+b=b+a 2.加法的结合律 定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结合律。 公式(a+b)+c=a+(b+c) 3.减法的性质 定义: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或者交换后两个减数的位置,差不变。公式:a-b-c=a-(b+c) a-b-c=a-c-b 4.乘法的交换律 定义: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公式:a×b=b×a 5.乘法的结合律 定义: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结合律。公式:(a×b)×c=a×(b×c) 6.乘法的分配律 定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公式:(a+b)×c=a×c+b×c 定义: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减。 公式:(a-b)×c=a×c-b×c 7.连除的性质 定义: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或者交换后面两个除数的位置,商不变。 公式:a÷b÷c=a÷(b×c) a÷b÷c=a÷c÷b 8.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9.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10.乘法各部分间关系: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1.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12.余数各部分间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加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的运算定律是数学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规定了数字相加时满足哪些性质和规则。这些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和实数,也适用于其他数域,如有理数、复数等。下面是常见的加法运算定律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一、交换律(Commutative Law) 交换律是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律,它指出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与它们的顺序无关。换言之,a + b = b + a。例如,2 + 3 = 3 + 2 = 5。这个定律可以在数学教材中找到,如小学数学课本或高中数学教材。 二、结合律(Associative Law) 结合律是指在连续三个或多个数相加时,无论怎么加括号,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即,(a + b) + c = a + (b + c)。例如,(2 + 3) + 4 = 2 + (3 + 4) = 9。这个运算定律也可以在多种数学教材中 找到,如初中数学教材或大学数学教材。 三、加法单位元(Additive Identity) 加法单位元是指存在一个特殊的数0,任何数加0都等于原数。即,a + 0 = a。这个特性在数学中非常重要,在小学数学课本、初中数学课本和高中数学课本中都有涉及。 四、加法逆元(Additive Inverse) 加法逆元是指对于任意数a,必然存在一个数-b,使得a + (-b) = 0。也就是说,加法的逆元就是将原来的数取相反数再相加。这个定律在小学数学课本和初中数学课本中有解释。

五、关于加法运算的更深层次理论 在抽象代数学的理论中,更加深入地研究了加法运算定律。例如,群论中的群(Group)是一个集合,满足封闭性、结合律、单位元和逆元等特性。加法运算定律就是群论中加法群的基本性质。关于加法运算定律以及更深层次的理论,可以参考相关的抽象代数学教材,如群论教材或代数学教材。 总结起来,加法运算定律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加法单位元和加法逆元。这些定律适用于整数、实数以及其他数域。加法运算定律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在各级数学课本和抽象代数学教材中都有相关的介绍和讨论。

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数学简便运算方法归类

运算顺序:同级运算调换顺序,需要把数字前边的运算符号一起调换。 注意:1、只能在同级运算内调换顺序。 2、算式最左端的运算符号为“+”或“×”可省略,“-”或“÷”不可省略。 3、调换在算式最左端数字的位置,省略的运算符号必须重新写出来。 4、优先运算的结果可以当做一个具体数字。 括号:1、括号是用来规定运算顺序的符号 2、括号左边的运算符号是括号的运算符号。 添括号:1、添上“+()”,放入括号的数字都不改变运算符号; 2、添上“-()”,放入括号的每个数字都要改变运算符号; 3、优先运算的结果可以当做一个具体数字。 去括号:1、去掉“+()”,括号里的数字都不改变运算符号; 2、去掉“-()”,括号里的每个数字都要改变运算符号; 3、优先运算的结果可以当做一个具体数字。 添括号:1、添上“×()”,放入括号的数字都不改变运算符号; 2、添上“÷()”,放入括号的每个数字都要改变运算符号; 去括号:1、去掉“×()”,括号里的数字都不改变运算符号; 2、去掉“÷()”,括号里的每个数字都要改变运算符号; 常见算式:4×25=100 8×125=1000 5×12=60 4×15=60 等差数列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某项=首项+公差×(项数-1)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首项+末项)×项数÷2 等比数列公式:求和公式:(末项×公比-首项)÷(公比-1)

例题: 例1. (1)9999×7778+3333×6666 (2)765×64×0.5×2.5×0.125 例2.399.6×9-1998×0.8 例3.654321×123456-654322×123455 例4. 2+4+6+8……+198+200 例5. 0.9+9.9+99.9+999.9+9999.9+99999.9 例6.2008×-2009× 7.21111.07.09999.0⨯+⨯ 例7:6.375.108.245⨯+⨯ 7786.21.1152⨯+⨯

加法运算定律知识点

运算定律 知识点: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 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即:a-b-c=a-(b+c)。 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c=a-c-b。 简便运算的思想: 1、运用运算定律 2、凑整(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结合起来算) 简便运算的实例: 75+168+25 67+25+33+75 528-53-47 487-187-139-61 =(75+25)+168 =(67+33)+(25+75) =528-(53+47) =487-187-(139+61) =100+168 = 100+100 =528-100 =487-187-200 =268 =200 =428 =300-200 =100 545-167-145 672-36+64 197-(42+97) (68+37)+(63+132) =545-145-167 =672+64-36 =197-97-42 =(68+132)+(37+63) =400-167 =736-36 =100-42 =200+100 =233 =700 =58 =300 解决问题: 1、海豚馆第一天卖出452张门票,第二天上午卖出243张,下午卖出257张。这两天一共 卖出多少张门票? 452+243+257 =452+(243+257) =452+500 =952(张) 答:这两天共卖出952张门票。 2、李老师带300元给学生买奖品,买钢笔用去142元,买笔记本用去148元,应找回多少元? 300-142-148 =300-(142+148) =300-190 =110(元) 答:应找回110元。

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一一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 + b+c = (b+a)+c 题例(简算过程):6+18+4 =(6 +4)+18 = 10+18 =28 2.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 b +c = a + ( b +c) 题例(简算过程):6+18+2 =6+(1 8 +2) 二6+20 =26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一一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Xb = b Xa 题例(简算过程):1 25X12X8 =12 5 X 8 X 12 =1000X 12 二12000 2.乘法结合律一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字母公式:aXbXc = aX (bX c) 题例(简算过程):3 0X2 5 X4 =3 0X ( 2 5X 4 ) =30X100 =30 0 0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再相加. 字母公式:(a + b)Xc二a Xc+bXc 题例(简算过程):(1)1 2 X6. 2+3. 8X 1 2 =1 2 X (6o 2+3.8) =1 2 X10 =12 0 三.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字母公式:A-B -C=A— (B + C ) 题例(简算过程):2 0-8-2 =20- (8+2) =20—10 =10 1.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 字母公式:A-B—C=A- (B + C) 题例:6 一1。99 =6X1 0 0-1. 9 9X 1 0 0 =(6 0 0 -19 9 ) /100 =4. 0 1 四.除法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字母公式:a-rb4-c = a4- (bXc) 题例(简算过程):204-84-1 o 25 =204- (8X1. 2 5 ) =204-10 =2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字母公式:A4-B= ( AN)4-(BN) = (A4-N)4-(B 4-N) (NHO BHO) 题例:804-12 5 = (80X8) 4-(125X8) =64 0 4-10 0 0 二0。64 五.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