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植物性原料成型标准

常用植物性原料成型标准

常用植物性原料成型标准
常用植物性原料成型标准

常用植物性原料成型标准

(二粗丝)规格长约7厘米,粗约0.2厘米,又称火柴棍。适用于醋烹土豆丝,炝拌青笋丝等冷菜的切配。

(二粗丝)规格长约7厘米,粗约0.3厘米,俗称帘子棍。适用于炒茄丝,肉丝青椒丝等热菜的切配。

(小方丁)规格0.8厘米见方的也称小色子丁。适用于宫保鸡丁菜中冬笋丁,什锦玉米菜中的胡萝卜丁等菜的切配。(小方丁)规格1.2厘米见方的丁,也称色子丁。适用于酱爆鸡丁菜中土豆丁,油爆豆腐等菜的切配。

(象眼片)规格一般长对角约5厘米,短对角线2.5厘米,厚0.2厘米。适用于滑炒肉片中的黄瓜片,滑溜肉片菜中的胡萝卜片等菜的切配。

(卧刀片)规格长4厘米,宽2.5厘米,厚0.4厘米。适用于醋溜白菜,肉片炒白干菜中的白干等菜的切配。

(筷子条)规格长5厘米,粗0.6厘米。适用于烧萝卜条,酸辣豆腐条等菜的切配。

(小一字条)规格长5厘米,粗1.1厘米。适用于火腿扒冬瓜,肉末烧白菜等菜的切配。

(滚刀块)规格长4厘米,宽1.5厘米的多棱体,适用于红烧肉菜中的土豆块,肉末烧胡萝卜等配料的切配。

(象眼块)规格长对角线4厘米,短对角线2.5厘米,厚2厘米。适用于肉末西葫芦,红烧牛肉菜中土豆等菜的切配。

化妆品原料采购合同标准范本

金家律师修订 本协议或合同的条款设置建立在特定项目的基础上,仅供参考。实践中,需要根据双方实际的合作方式、项目内容、权 利义务等,修改或重新拟定条款。本文为Word格式,可直接使用、编辑或修改 化妆品原料采购合同 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需双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其他有关法 律、法规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原材料的采购事宜,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产品明细。 第二条产品质量要求 1.产品质量标准,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双方约定标准中最高标准执行。(约定标准) 2.保质期限: 供方所提供的产品,保质期限不少于____个月(自产品出厂之日起计算)。 第三条产品包装 1.包装要求:在外包装上应注明产品名称、规格、配料、产品批准号、生产厂名、地址、 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贮藏要求等。

2.包装物由_______方提供,费用由__ ______方承担。 3.包装物处理按下列第_________项执行。 3.1 包装物不回收。 3.2 包装物由供方回收。 第四条交提货方式 交提货方式,按下列第_________项履行。 1.供方送货:产品运输由供方负责办理,供方送至_________,运费由供方承担。 2.供方代办运输:供方根据双方约定的协议代办运输,运费由需方承担(代办运输协议另订附件)。 3.需方自提:需方前往供方指定地点_________,自行提货、自行运输。 第五条验收方法 1.供方提供的每一批产品都须附随根据双方确认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的检验合格报告,但若有下列情况之一,必须附随计量认证合格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 1.1 供方首次向需方所销售的产品(不包括同品牌不同规格的产品); 1. 2 供方停产一个生产周期又恢复生产的产品(一个生产周期为__个月); 1.3 供方所供产品,在生产制造时工艺及原辅材料有较大改变的; 1.4 其他。 2.产品到达目的地后,需方应指定专人按双方约定的质量标准(应包括主要卫生指标、内外包装、保质期、标识感官等)及时进行抽样检验,完成验收程序。如有质量问题,需方应在收货后一个月内书面通知供方,同协商处理办法。如对产品质量认定发生异议,由需方所在地供需双方共同认可的经计量认证的机构检验报告为准。 3.需方根据合同规定或要货通知单及供方送货单做好收货工作,并及时通知质量验收员验收产品。 第六条付款方式 需方选择下述第_______种方式付款,并按该方式所定时间如期足额将货款支付给供方。 1.一次性付款方式:日支付全部货款,计人民币_______元。 2.分期付款方式: 2.1 签署本合同时,支付货款全部的_________%,计人民币_________元, 2.2 日前支付货款全部的______%,计人民币_________元。

植物性原料报告

植物性原料——花生原料调查报告 一、植物性食品原料简介 植物性原料是指植物界中可被人们作为食品原料应用的一切原料及其制品的总称。植物性原料的营养特点表现在:提供糖类、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少量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而且,其特含的纤维素、果胶质等,在维持人类肠道健康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篇调查报告是关于我们比较常见的植物性原料之一——花生的调查研究。 二、植物性原料之一——花生的简要介绍 花生又金果,长寿果、番豆、金果花生,无花果、地果、唐人豆。花生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同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可以与鸡蛋、牛奶、肉类等一些动物性食物媲美。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很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现在又有一种彩色花生,又称多彩色花生,多色花生,五彩花生。[1] 花生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落花生源于山东乳山。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我国,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花生的果实为荚果,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种皮、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种皮内为两片子叶,呈乳白色或象牙色。 以下根据调查和部分资料具体阐述花生的分类、理化、营养特性、流通情况和加工利用方法。 三、花生的分类 从植物分类上看,花生是豆科落花生属唯一的栽培种,对于栽培种内的分类各国不尽相同,我国学者孙大容等在50年代按花生荚角性状将我国花生分成四大类:其中包括普通型、龙生型、珍珠豆型和多粒型。

日本化妆品管理规定

日本化妆品管理规定 2009年11月21日 日本化妆品管理规定 日本对化妆品进行管理的法规主要是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的《药事法》(The pharmaceutical affairs law),但是涉及化学物质管理、容器生产和销售等法律也必须遵守。2001年之前,日本对化妆品和医药部外品都实行审批制,2001年日本《药事法》进行了修订,自2001年4月1日起取消了对化妆品的审批。 厚生省负责全国的化妆品管理工作。厚生省内的医药安全局具体负责化妆品的管理,该局设有审查管理课、安全对策课、监督指导课等7个处室。地方政府的生局负责化妆品的监督执法工作,其工作任务是:①对生产经营场所监督检查:②对无证企业的管制;③进口化妆品的监管;④广告宣传的监督。全国有3500名监督员,监督员90%是药剂师,分布在地方卫生局。 1 化妆品分类 化妆品在日本被分为两类,一类叫“化妆品”(cosmetics),类似于我国所称的普通化妆品,包括香皂、洗发香波、护发素、雪花膏、化妆水、彩妆化妆品、牙膏等;另一类被称为“医药部外品”(quasi—drugs),类似于我国所称的特殊用途化妆品,包括药皂、去屑 洗发香波、药用牙膏、染发剂、烫发剂、生发剂等。 2 监督管理简介 2.1 化妆品 2.1.1 日本对化妆品不实行审批制,企业按照政府的有关规定自行规范自己的生产行为,企业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负全部责任。但企业在生产任何新产品之前,必须向当地卫生部门备案(仅备案产品名称),进口商进口新化妆品则要求进口商向当地卫生部门备案。企业对产品安全性负全部责任。 2.1.2 对于化妆品生产所使用的原料,厚生劳动省将其分为两类来管理,第一类原料是“化妆品使用的防腐剂、紫外线吸收剂和焦油色素”,另一类是“除防腐剂、紫外线吸收剂和焦油色素之外的其他化妆品原料”。对于第一类原料,厚生劳动省发布“许可原料名单”,企业生产化妆品要使用此类原料时只能使用名单之内的原料,使用名单之外的原料必须经过审批。对于第二类原料,厚生劳动省发布“化妆品禁止使用成分和限制使用成分名单”,企业生产化妆品不得使用禁用物质,选用限用物质必须符合限用标准(包括浓度、用途、规格等),

饲料原料的质量安全控制

饲料原料的质量安全控制 0引言 随着工业饲料每年超越GDP增速的高速增长,国内饲料原料相对比较紧张,价格也在不断攀升。与此同时,自2012年5月1日起,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国家进一步提高了饲料原料的使用要求和规范,并对添加剂和药物做出了许多限制。要保证饲料的安全性,首先要保证饲料原料的质量安全控制。 1通过采购程序控制 目前市场上原料掺假事例屡见不鲜,掺假造假的手段、方法越来越高明,参假的物质也越来越复杂,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户对此防不胜防,给饲料质量和畜禽及水产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一些大型的饲料企业购置气相、液相等仪器进行检验,技术要求高、费用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普及运用。探讨源头的控制程序,把好原料质量关,对于有效控制饲料质量尤为重要和必要。 1.1原料采购计划和质量控制指标的制订 企业首先根据生产计划议定原料采购计划和备选供货商,制订原料质量企业控制标准和检验项目。玉米应重点控制水分、容重、霉粒比例和杂质比例;小麦控制水分、容重;糠麸控制新鲜度和蛋白质成分;豆粕重点是粗蛋白质、蛋白溶解度、尿酶活性和掺假成分;棉、菜粕重点是粗蛋白质和掺假成分;鱼粉重点是感观、粗蛋白质、真蛋白质、盐分和掺杂成分;其他动物性饲料重点是感观、粗蛋白质和微生物。 1.2供货商资质审定 备选供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经营资质,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其生产、经营范围应包括饲料、添加剂等项目。非动物源性单一饲料应取得省级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饲料审查合格证;饲料添加剂应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应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动物源性原料产品应取得省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动物源性产品卫生合格证。 质量体系认证情况:包括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HACCP认证情况等,并提供相应证书。现场考察:对于新供货企业,采购人员应深入现场考核生产、经营条件;必要时现场取样检测。 信誉度调查:向当地饲料、工商管理部门咨询,了解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情况,索取质量抽检报告,调查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反映,评估企业及产品的市场信誉度。 综合拟供货企业各方面情况,进行审定,确定是否列入供货企业。对无证、无照、管理部门挂牌督查的企业坚决排除。对新供货企业首次必须认真审定,老供货企业一般每年进行1-2次评审。 1.3原料质量评估 对大宗原料应索取产品检测报告和合格证;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产品应索要产品批准文号的批件、产品执行标准、产品检验合格证和产品标签;首次采购非常规原料的应索取产品说明及相关资料,对产品安全、营养水平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试用;重要原料和大批量原料应进行送检。 1.4采购评议和协议 采购、品管、财务等部门对供货商资质、市场信誉、原料质量、同行价格进行综合分析,拟定采购方案,报送企业负责人批准。重要原料和大批量原料应每批进行;辅料应定期进行。签订购销协议,协议应明确质量标准、数量、价格、供货时间、供货方式、付款方式、违约

食品原料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食品原料学? 2、食品原料的分类及其概念 1、来源分类: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农产品:指在土地上对农作物进行栽培、收获得到的食物原料。1 2、按生产方式分:)畜产品:指人工在陆上饲养、养殖、放养各种动物所得到的食品原料。2)水产品:指在江、河、湖、海中捕捞的产品和人工水中养殖得到的产品。3)林产品:主要指取自林木的产品。4)其他食品原料:还包括:水、调味料、香辛料、油脂、嗜好饮料、食品添加剂等。5同时热能较高的谷类、淀320%,、按食品的营养特点分类:1)能量原料:能量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小于 粉质根茎类、油脂类及糖类等。的豆类、花生瓜子20%2)蛋白质原料:蛋白质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不小于类、畜禽肉类、畜乳类、蛋类、鱼类、虾蟹类、软体动物类、菌藻类及其他类等。矿物质和维生素,3)矿质维生素原料:矿质维生素原料是指热能和蛋白质含量均较低含量相对较高的瓜果类、蔬菜类、茶类和木耳海带类等。,特种原料:特种原料是指营养素含量全面、合理或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的食品4) 包括全营养食品类和药食两用食品类。向食品中加入的起特殊作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加工或食用过程中5)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合成氨基酸、调味剂、防腐剂、,的少量物质发色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乳化剂、疏松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着色剂、漂白剂、消泡剂、抗结块剂、香精香料单体及其它等。热能源:指可提供热能的食品材料,也称为黄色食品,它包括:粮谷类、坚果类、薯类、晤、三群分类法:(1)4 舫和砂糖等。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的食物.亦称红色食品,包括:动物性( (2)成长源:即提供身体血、肉、骨) 食品、植物蛋白等。建康维持源:即维持身体健康、增进免疫、防止疾病的食物.亦称绿色食品,指:水果、蔬(3) 菜、海藻类等。、四群分类法:①乳酪类;②肉、鱼、蛋类;③果蔬类; ④粮谷类。第②层的果蔬类和第③层的动物性食品、5坚果花生类,还可再分为:水果群和蔬菜群,及乳制品群和肉、鱼、坚果制品群。因此总共可细分为六小群。 3、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内容(一)食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流通 (二)食品原料的性状、成分和利用价值 (三)食品原料的品质、规格和鉴定 (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处理及其可加工的主要产品 4、食品的品质构成营养特征:热量,脂肪,蛋白质,糖等基本特征食品品质 安全卫生性:霉变,变质,农药残留商品特性流通性:鲜度,性状,贮藏性,运输性嗜好性:色,香,味,形加工性:加工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加工工艺的影响、食品的品质标准5 制定的国家标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保证品质的方法①法律保证:依据《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SN LZBQBSCNY”””和行业标准。比如“GB、GB/T、、、、、Y、②商标保证:生产企业或生产者的商标是确保其品质的重要依据。因为商标作为证明产品的制造者或销售者的标志,除了要向消费者保证产品质量责任外,还可以此取得消费者的信任,而使自己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联系。. 6、HACCP管理 HACCP卫生管理步骤:(1)成立HACCP管理机构;(2)制定产品说明书;(3)设定消费者可能的使用方法; (4)构建工艺流程图,分析潜在的危害物 第二章粮谷类原料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

( . . , [ '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答题页 (本卷共10页) 三、填空(每空分,共26分)

1.( ) ( ) ( ) 2.( ) 3.( ) ( ) 4.( ) 5.( ) < ( )6.( ) ( )7.( ) ( )8.( ) ( )9.( ) 10.( )11.( )12.( ) ( ) 13.( ) ( )14.( )15.( ) 16.( ) ( )17.( ) ( ) 18.( )19.( )20.( ) ( ) 21.( ) ( )22.( )23.( ) 24.( )25.( ) ( )26.( ) — ( )27.( ) ( )28.( ) 29.( ) ( )30.( )31.( ) ( ) ( )32.( ) ( ) 四、综合题(20分) 1、绘制图5的铸造工艺图(6分) 修 2、绘制图6的自由锻件图,并按顺 序选择自由锻基本工序。(6分) ·

自由锻基本工序: 3、请修改图7--图10的焊接结构,并写出修改原因。 、 图7手弧焊钢板焊接结构(2分)图8手弧焊不同厚度钢板结构(2分) 修改原因:焊缝集中修改原因:不便于操作 ~ 图9钢管与圆钢的电阻对焊(2分)图10管子的钎焊(2分)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 (本卷共10页) 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判断题(16分,每空分。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 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2.过热度相同时,

金流动性好。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F 3.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T 4.HT100、HT150、HT200均为普通灰口铸铁,随着牌号的提高,C、Si含量增多,以减少片状石墨的数量,增加珠光体的数量。 5.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T 6.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T 7.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F 8.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T 9.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

化妆品配料间操作规范

化妆品配料间操作规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配料操作规程 1. 目的 对配料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 2.范围 此规程适合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配料工作。 3.权责 生产技术部:及时通知配料人员相应的配方,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 生产人员:按照该工作规范操作。 4.工作规程 4.1 卫生清洁、准备工作。 4.1.1 物料清场,不得有上批次生产产品及所用原料。 4.1.2去污溶液清洁操作台、地面、配料设备、配料用具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4.1.3用75%的酒精消毒配料设备、配料用具、干燥备用。 4.1.4检查配料设备是否正常,校正好计量器具。 4.1.5空间空气消毒、开紫外灯照射0.5-1个小时,关紫外灯20-30分钟后可进行配料操作。 4.2领料 4.2.1生产技术部发布生产指令后,配料主操作人员按着需配制产品的配方要求及配料量计算出所需各种原料量,并填制原料领料单。 4.2.2领料单经技术员校对所需原料名称,并进行审核确认后,凭领料单到原料仓库提领出所需原料。 4.2.3提取原料时,配料操作人员与仓库人员共同复核各种原料的重量,并记录在领料单上。 4.2.4原料外包装拆除后,由物流通道进入配料室。 4.3配料 4.3.1配料操作人员按要求更衣、帽、鞋,清洁消毒手,戴口罩进入配料室。 4.3.2严格按配料产品工艺流程要求,进行配料操作,并及时记录每一工艺操作。产品配制过程的称量由主操作人员执行,副操作人员复核。 4.3.3配料原始记录填写要求及时准确,并如实记录。配料过程的设备操作要严格按设备操作说明书进行。配料员根据配方工艺要求投料生产,按工艺要求填写相应的生产工艺表,完成一道工序立即作好记录。 4.3.4配料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技术员。在技术员指导下正确处理异常情况,并及时记录。 4.3.5达到工艺操作要求后,操作完成后,用经过清洗的半成品贮存桶(用75%的酒精擦洗),消毒后装半成品。填写送检单,通知品质部取样检测。 4.3.6在拉入贮料间前要灌装组长、配料组长共同监秤称重制品重量,并填写《半成品入库单》。 4.4配料结束 4.4.1配料完毕,通知质检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料并贮存于储料罐中,并作好记录。 4.4.2操作完毕后需清洗机器设备。 4.4.3配料量交至生产负责人,并转交至灌装装工序。 4.4.4剩余原料办理退库手续,操作人员与仓管人员共同复核每个原料的重量,并记录在原始配料单上。 4.4.5物料及包装清场,操作现场卫生整洁。 4.4.6下班前关掉电源,打扫车间内卫生。

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说明 为适应饲料原料市场质量不断变化、品种不断增加的需求,为规范公司饲料原料的采购、验收,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政府有关规定,重新修订了这套《饲料原料验收标准》。现对编制与使用作如下说明。 一、编制依据 1、相关的饲料工业标准 2、市场饲料原料的供应情况 3、公司的产品标准 二、使用说明 1、指标分营养指标、非营养指标及物理性状指标三大类。 其中:★★为安全指标等,必须检测;★为推荐检测指标; 无标示者为参考指标;大部分物理指标为验收原料时必须检测但不需借助仪器,用眼、舌、鼻、口、手等可直接检测的指标,故不再列为必须检测指标; 2、本标准规定的安全指标等必须全部检验。 3、本文件规定的指标为可以直接使用指标,因市场原因确不能保证时,应及时报告技术部或片区配方师,经配方验算可以调整使用者,方可采购,否则不予采购及验收。 4、原料验收工作要尽量前移,查看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通过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信誉评估,从源头控制不合格原料进厂。 5、根据实际操作编制检验单或报告单,如实记录检验结果,并经品管员审核签字后保存3年。

目录 一、谷物与块根类 1.1玉米 (1) 1.2小麦 (2) 1.3皮大麦 (3) 1.4裸大麦 (4) 1.5燕麦 (5) 1.6稻谷 (6) 1.7高粱 (7) 1.8木薯干 (8) 1.9甘薯干 (9) 二、谷物加工副产品 2.1全脂米糠 (10) 2.2脱脂米糠粕 (11) 2.3粗糠 (12) 2.4碎米 (13) 2.5次粉 (14) 2.6麸皮 (15) 2.7大麸皮 (16) 2.8小麸皮 (17) 2.9粉头 (18) 2.10小麦胚芽粉 (19)

实用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玉米 1.产品描述:谷物的一种,其含量大部分是玉米淀粉,具有能量高,纤维和蛋白含量低,且 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的特点,黄玉米含有较多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及丰富的 叶黄素,对蛋黄、脚色及肤色的着色有很好的效果,适口性好,易消化,是 畜类的一种主要能量来源。 2.质量标准 2.1感观性状:色泽:呈淡黄色或金黄色 目测;无鼠类污染及金属杂质,无肉眼可看见的菌体 粒度:籽粒整齐均匀 杂质:≤0.5%(非玉米物质) 气味;香甜 2.2化学指标:水分≤14.0% 粗蛋白质≥8.7% 粗纤维≤2.0% 粗灰分≤2.6% 2.3卫生指标:黄曲霉素B1≤50ppb(霉菌生长条件:水分>14.0%。温度>20℃。相对湿度:70%-80%) 霉菌总数(1000个/g)<40 3. 验收标准 3.1水分 4-10月份标准≤1 4.0% 14.0%≤水分≤14.5% 按照超出部分的从重量上扣除。>14. 5.0%拒收 11-3月份标准≤14.5% 14.5%≤水分≤15% 按照超出部分的从重量上扣除。≥15%拒收 3.2杂质:视杂质多少从重量上扣除,>2.0%拒收。 3.3霉变:黄曲霉素B1不符合标准或发现2%的颗粒霉变拒收。 膨化玉米 1.产品描述:玉米粉碎后经快速挤压,剪切后瞬间喷出而成,其富含油脂,能量高,适口性 好。 2.质量标准 2.1感观性状:色泽:呈金黄色 粒度:均匀整齐 杂质:≤0.5%(非玉米物质) 2.2化学指标:水分≤10.0% 粗蛋白≥8.5% 粗纤维≤4.0% 粗灰分≤1.5% 3. 验收标准 3.1水分≤10.0% 10.0%≤水分≤11.0% 按超出部分从重量上扣除,>11.0%拒收 3.2杂质视杂质多少从重量上扣除,≥1.0%拒收。

植物性原料

通过对烹饪原料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原料的来源可将其分为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调辅原料,这些原料在烹饪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其中植物性原料的运用尤为广泛。植物性原料能为人体提供糖类、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素,而且,其特含的的纤维素、果胶质等,在维持人类肠道健康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分类可分为粮食(谷类、豆类、薯类)和果蔬类(蔬菜类、果品类),种类繁多,复杂多样。 粮食是制作各种主食的原料的通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在烹调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制作主食;可以制作各种菜肴,如锅巴肉片、松仁玉米、麻婆豆腐等;也可以制作糕点和小吃,如蛋糕,潮州传统小食鸭母捻和各种粿等。 蔬菜是指可作副食品的草本植物的总称,按照食用部位的不同,将种子植物蔬菜品种分为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花菜类和果菜类五大类。此外,还有少数由孢子植物提供的蔬菜,如食用藻类、食用菌类、食用地衣类和食用蕨类。蔬菜在人类的饮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主料,单独成菜,如青椒土豆丝、红烧茄子等;可作为配料,如回锅肉;可制作主食、小吃;可作为调味料;可作为雕刻、装饰原料;也可通过腌制、发酵、干制等加工…… 在商品经营中,果品通常分为鲜果、干果和果品制品三大类,除直接供食外,在烹饪中的应用也较广,主要有:可作为菜肴的主料、配料、点缀和装饰;可作为面点馅心、馅料的制作;可榨果汁等。 万物相生相克,食物搭配得好的话,安全又健康,搭配错误的话,会导致腹胀、腹痛等,甚至食物中毒,更甚者可能会要人命,所以说,学习烹饪原料,了解各种原料的习性是非常必要的! 附:潮汕饮食中关于植物性原料的俗语: 九月鱼菜齐 五月荔枝树尾红,六月蕹菜存个空 九月蕹菜蕊,食赢鲜鸡腿 七样羹,食后变后生

2020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27号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已经2020年1月3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 2020年6月16日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化妆品监督管理,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化妆品产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第四条国家按照风险程度对化妆品、化妆品原料实行分类管理。 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国家对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实行备案管理。 化妆品原料分为新原料和已使用的原料。国家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化妆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化妆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 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加强管理,诚信自律,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 第七条化妆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督促引导化妆品生产经营者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推动行业诚信建设。 第八条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 第九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化妆品研究、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推进化妆品品牌建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国家保护单位和个人开展化妆品研究、创新的合法权益。 国家鼓励和支持化妆品生产经营者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提高化妆品质量安全水平;鼓励和支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品。 第十条国家加强化妆品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在线政务服务水平,为办理化妆品行政许可、备案提供便利,推进监督管理信息共享。 第二章原料与产品 第十一条在我国境内首次使用于化妆品的天然或者人工原料为化妆品新原料。具有防腐、防晒、着色、染发、祛斑美白功能的化妆品新原料,经国务院药品监

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饲料原料验收 标准 二零零六年

说明 一、编制依据: 1.行业通用标准GB10647-89 2.价值评估原则 3.产品标准 4.市场供应状况 二、指标说明 1.指标分营养指标、非营养指标及物理性状指标三大类。 2.本指标为可以直接使用指标,因市场原因确不能保证时,应及时报告技术部,经配方验算可以调整使用者,方可采购,否则不予采购及验收。 3.水分指标必须严格控制,确因市场原因不能满足时,由技术部确定允收标准,但必须经过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后方可使用。 4.玉米霉变粒必须按标准要求操作,不允许放宽。 三、检验方法 1.加大对原料的抽样检验力度,特别是对中间商及零星玉米客户、零星辅助原料客户的抽样必须进行30%、100%抽样检验。 2.对本标准规定的指标项目在检验能力内全部检验。 3.制定检验单或报告单,填满检验项目与数据由检验员签字。

目录(CONTENT) 原料名称页次玉米 (1) 小麦 (2) 大豆粕 (3) 脱皮大豆粕 (4) 鱼粉 (5) 国产鱼粉 (6) 肉骨粉 (7) 葵花粕 (8) 棉籽粕 (9) 菜籽粕 (10) 花生粕 (11) 芝麻粕 (12) 麸皮 (13) 次粉 (14) 玉米蛋白粉 (15) 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 (16) 玉米胚芽饼 (17) 全脂米糠 (18) 脱脂米糠 (19) 碎米 (20) 乳清粉 (21) 乳糖 (22) 麦芽根 (23) 磷酸氢钙 (24) 磷酸二氢钙 (25) 石粉 (26) 贝壳粉 (27) 食盐 (28) 玉米油 (29) 精炼鱼油 (30) 动物油脂 (31)

玉米的质量标准及验收指标 1

化妆品原料内控指标

白油 1. 本指标为我公司验收白油的标准。 2. 各项指标应符合验收的要求。 3. 验收项目: 外观,气味,酸碱性。 4. 验收要求: 外观: 无色、无荧光、透明的油状液体。 气味:无异味。 酸碱性:中性(相关技术指标参考供方单位提供的数据)5. 白油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严防受热、受潮。 制订时间:制订部门:批准人:

日用香精 1. 本指标为我公司验收日用香精的标准。参考标准:QB/T 1507-2006 2. 各项指标应符合验收的要求。 3. 验收项目: 色泽,香气,相对密度(25/25℃),PH值。 4. 验收要求: 色泽:符合同一型号标样。 香气:符合同一型号标样的特征香气。 相对密度(25/25℃):D标样±0.008。 (相关技术指标参考供方单位提供的数据)PH值:≤8。(相关技术指标参考供方单位提供的数据) 5. 日用香精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严防受热、受潮。 制订时间:制订部门:批准人: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尼泊金丙酯) 1. 本指标为我公司验收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尼泊金丙酯)的标准。 2. 各项指标应符合验收的要求。 3. 验收项目: 外观, 气味。 4. 验收要求: 外观:白色结晶粉末。 气味:有轻微的特殊香气。 (其他相关技术指标参考供方单位提供的数据) 5.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尼泊金丙酯)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 严防受热、受潮。 制订时间:制订部门:批准人:

盒子 1. 本指标为我公司验收盒子(彩盒)的标准。 2. 各项指标应符合以下的要求: 3. 盒面光滑、端正,不得有明显露底划痕、毛刺,色泽均匀。 4. 开启松紧要适宜。 制订时间:制订部门:批准人:

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

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

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 为规范化妆品原料技术要求,提高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根据我国化妆品监管相关规定,编写《化妆品用甘油原料要求》,本要求针对性地规定了甘油的安全性要求及检验方法,其他相关要求及检验方法按相应规定执行。 1. 基本信息 1.1 名称 甘油 1.1.1 INCI名称及其ID号 GLYCERIN ID:1077 1.1.2 INCI标准中文译名 甘油 1.1.3 化学名称 1,2,3-丙三醇(Propane-1,2,3-triol) 1.1.4 《中国药典》中名称 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名称:甘油 1.1.5 常见别名 丙三醇 1.2 登记号 1.2.1 CAS登记号 56-81-5 1.2.2 EINECS登记号 200-289-5

1.3 分子式、结构式及分子量 分子式:C3H8O3 结构式: CH2CH CH2OH H O OH 分子量:92.09 1.4 性状及理化指标 无色、澄清的黏稠液体;味甜,有引湿性,水溶液(1→10)显中性反应;本品与水或乙醇能任意混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均不溶;相对密度在25℃时不小于1.2569。 2. 技术要求 2.1 原料使用目的 甘油在化妆品产品中可作保湿剂、降粘剂、变性剂等使用。 2.2 原料适用范围 甘油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2.3 限量要求 2.3.1 甘油含量要求 甘油含量(w/%)≥95.0 2.3.2甘油中相关组分限量要求 甘油中二甘醇含量(w/%)≤0.1 3. 检验方法 3.1 甘油鉴别试验方法 甘油样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77图)一致。 3.2 甘油含量测定方法 参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甘油含量的测定方法(见附1)。

化妆品原料名称对照及用途

原料名称核对及INCI 原料通俗名原料名字标准中文标准INCI 用途用量 (%) 限制用量 (%) 红酒多酚葡萄酒提取 物WINE EXTRACT 皮肤调理 剂 1,3-丁二醇;丁二醇丁二醇BUTYLENE GL YCOL 保湿剂 1,2-丙二醇;丙二醇丙二醇PROPYLEN E GL YCOL 保湿剂 氨基酸保湿剂甜菜碱 BETAINE 保湿剂 纤维素HEC 羟乙基纤维 素HYDROXY ETHYLCEL LULOSE 增稠剂 玻尿酸透明质酸HYALURO NIC ACID 保湿剂 玻尿酸钠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 NATE 保湿剂 香精香精AROMA/PA RFUM 赋香剂仅供参考 绿仙草粉蒲公英 (TARAXAC UM MONGOLIC UM)提取物TARAXAC UM MONGOLIC UM EXTRACT 皮肤调理 剂 芸香苷RUTIN 果胶PECTIN 十六醇鲸蜡醇CETYL ALCOHOL 增稠剂 十八醇硬脂醇STEARYL ALCOHOL 十六十八醇鲸蜡硬脂醇CETEARYL ALCOHOL A165 单硬脂酸甘 油酯甘油硬脂酸 酯 GL YCERYL STEARA TE 乳化剂 PEG-100 硬 脂酸酯 PEG-100 STEARA TE 乳化剂 壬二酸光双甘氨酸钾壬二酰二甘 氨酸钾 POTASSIU M AZELOYL DIGL YCINA TE 皮肤调理 剂

名(%)(%)甘油甘油GL YCERIN 保湿剂 维生素原B5 泛醇PANTHENO L 皮肤调理剂 金缕梅提取物 北美金缕梅 (HAMAME LIS VIRGINIAN A)提取物 HAMAMEL IS VIRGINIAN A EXTRACT 皮肤调理 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二钠DISODIUM EDTA 螯合剂 茶树油互生叶白千 层 (MELALEU CA ALTERNIFO LIA)叶油MELALEU CA ALTERNIF OLIA (TEA TREE) LEAF OIL 皮肤调理 剂 洋甘菊精油白花春黄菊 (ANTHEMI S NOBILIS) 花油ANTHEMIS NOBILIS FLOWER OIL 皮肤调理 剂 葵基硅油癸基硅油环己硅氧烷CYCLOHE XASILOXA NE 润肤剂 2EHP 棕榈酸异辛 酯棕榈酸乙基 己酯 ETHYLHEX YL PALMITATE 润肤剂 杰马A 双(羟甲基) 咪唑烷基脲DIAZOLIDI NYL UREA 防腐剂0.3 0.5 杰马115 咪唑烷基脲IMIDAZOLI DINYL UREA 防腐剂0.6 杰马B,杰马BE 双(羟甲基) 咪唑烷基脲 DIAZOLIDI NYL UREA 防腐剂0.3 0.5用量仅 供参考 尼泊金甲酯羟苯甲酯METHYLPA RABEN 防腐剂0.2 0.4用量仅 供参考 尼泊金丙酯羟苯丙酯PROPYLPA RABEN 防腐剂0.1 0.4用量仅 供参考 苯氧乙醇PHENOXYE THANOL 防腐剂0.3 1.0用量仅 供参考 卡波系列卡波姆CARBOME R 增稠剂

饲料原料验收标准(新)

原料验收标准 山东天普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零零六年十一月

说明 为了使公司产品质量稳定、创优质名牌,树立公司及产品形象,在总结过去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政府有关规定,特重新修订了这套《原料验收标准》,为使本标准顺利执行,现对编制与使用作如下说明。 一、编制依据: 1.行业通用标准GB10647-89 2.价值评估原则 3.产品标准 4.市场供应状况 二、指标说明 1.指标分营养指标、非营养指标及物理性状指标三大类。 2.本指标为可以直接使用指标,因市场原因确不能保证时,应及时报告技术部,经配方验算可以调整使用者,方可采购,否则不予采购及验收。 3.水分指标必须严格控制,确因市场原因不能满足时,由技术部确定允收标准,但必须经过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后方可使用。 4.玉米霉变粒必须按标准要求操作,不允许放宽。 三、检验方法 1.加大对原料的抽样检验力度,特别是对中间商及零星玉米客户、零星辅助原料客户的抽样必须进行30%、100%抽样检验。 2.对本标准规定的指标项目在检验能力内全部检验。 3.制定检验单或报告单,填满检验项目与数据由检验员签字。 本标准由技术部主编并负责解释,由总公司颁布实施。 山东天普阳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CONTENT) 原料名称页次玉米 (1) 小麦 (2) 大豆粕 (3) 脱皮大豆粕 (4) 鱼粉 (5) 国产鱼粉 (6) 肉骨粉 (7) 葵花粕 (8) 棉籽粕 (9) 菜籽粕 (10) 花生粕 (11) 芝麻粕 (12) 麸皮 (13) 次粉 (14) 玉米蛋白粉 (15) 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 (16) 玉米胚芽饼 (17) 全脂米糠 (18) 脱脂米糠 (19) 碎米 (20) 乳清粉 (21) 乳糖 (22) 麦芽根 (23) 磷酸氢钙 (24) 磷酸二氢钙 (25) 石粉 (26) 贝壳粉 (27) 食盐 (28) 玉米油 (29) 精炼鱼油 (30) 动物油脂 (31)

食品原料学论文:植物性食品原料中不安全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性食品原料中不安 全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摘要:食品安全是一项从“农田到餐桌”,从食品原料到终端产品的全程质量控制的系统工程,而植物性食品的安全保证了食品安全的第一步。粮食蔬菜水果是人类主要的植物性食品,也是畜禽饲养和饲料的来源,植物种类有 3 0 多万种,但用作人类食品的不过数百种,用作饲料的也不过数千种了解食品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治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植物性食品安全防治 1.食品污染 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因、废水、污水各种食品添加剂及病虫害和所引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和多氯联苯、苯并芘所造成的污染的总称。 食品是构成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类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们吃的各种食品,如粮食,水果等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物质或者病菌.食物污染可分为生物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主要原因。 食品污染分为分为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污染三类。 1.1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属于微生物的细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蔬菜烂掉,主要是细菌、真菌在起作用。细菌有许多种类,有些细菌如变形杆菌、黄色杆菌、肠杆菌可以直接污染动物性食品,也能通过工具、容器、洗涤水等途径污染动物性食品,使食品腐败变质。真菌的种类很多,有5万多种。最早为人类服务的霉菌,就是真菌的一种。现在,人们吃的腐乳、酱制品都离不开霉菌。但其中百余种菌株会产生毒素,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食品被这种毒素污染以后,会引起动物原发性肝癌。据调查,食物中黄曲霉素较高的地区,肝癌发病率比其他地区高几十倍。英国科学家认为,乳腺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有关。我国华东、中南地区气候温湿,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虫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模板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模 板 1 2020年4月19日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答题页 ( 本卷共10页) 一、判断题( 每题0.5分, 共16分, 正确的画”○”, 错误的打” ×”) 二、选择题( 每空1分, 共38分) 三、填空( 每空0.5分, 共26分) 1.( ) ( ) ( ) 2.( ) 3.( ) ( ) 4.( ) 5.( ) ( )6.( ) ( )7.( ) ( )8.( ) ( )9.( ) 10.( )11.( )12.( ) ( ) 2 2020年4月19日

13.( ) ( )14.( )15.( ) 16.( ) ( )17.( ) ( ) 18.( )19.( )20.( ) ( ) 21.( ) ( )22.( )23.( ) 24.( )25.( ) ( )26.( ) ( )27.( ) ( )28.( ) 29.( ) ( )30.( )31.( ) ( ) ( )32.( ) ( ) 四、综合题( 20分) 1、绘制图5的铸造工艺 图( 6分) 3 2020年4月19日

修 2、绘制图6的自由锻件图, 并按顺序选择自由锻基本工序。( 6分) 自由锻基本工序: 4 2020年4月19日

5 2020年4月19日 3、 请修改图7--图10的焊接结构, 并写出修改原因。 图7手弧焊钢板焊接结构( 2分) 图8手弧焊不同 厚度钢板结构( 2分) 修改原因: 焊缝集中 修改原因 : 不便于 操作 图9钢管与圆钢的电阻对焊( 2分) 图10管子的钎 焊( 2分) 修改原因: 修改原因: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 ( 本卷共10页) 注: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 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 判断题( 16分, 每空0.5分。正确的画”O ”, 错误的画”

化妆品原料要求指南

化妆品原料要求指南 (征求意见稿 2010年8月18日) 为规范化妆品原料技术要求,保证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根据化妆品监管相关规定,制定本《化妆品原料要求指南》。 化妆品原料要求原则上应包括以下内容,根据具体原料特性可作适当调整。 本《指南》仅就相关原料规定了有针对性的安全性要求及检验方法,其他相关要求及检验方法按相应规定执行。 1. 基本信息 1.1 原料名称 1.1.1 原料INCI名称及其ID号 1.1.2 原料INCI标准中文译名 1.1.3 化学系统命名法名称或《中国药典》中名称或植物拉丁学名 1.1.4 常见俗名或缩写 1.2 登记号 1.2.1 CAS登记号 1.2.2 EINECS/ELINCS登记号 1.3 原料结构式或制备信息 1.3.1 可确定结构式的,应提供分子式、结构式和分子量 1.3.2 无法确定结构式的(包括生物发酵产物)说明制备方法 1.3.3 天然来源原料(包括动物、植物、矿物来源原料)提供原料来源(含部位)和提取方法 1.4 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情况 1.4.1 使用目的 1.4.2 其他与安全性相关的情况 1.5 其他信息 2. 具体要求 2.1 适用产品范围 2.2 必要时明确该原料在化妆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 2.3 安全性限制要求 2.3.1 纯度要求

2.3.2 该原料含有的安全性相关杂质情况,需要时明确最大含量要求 2.3.2.1 现行《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的化妆品禁用组分 2.3.2.2 国际上关注度较高的安全性风险物质 2.3.2.3 天然来源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 2.3.2.4 其他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物质 2.3.3 化妆品配方中原料使用限制要求(如配伍、pH值要求等) 2.3.4 原料储存要求 2.4 含有该原料的化妆品使用条件、注意事项及标签要求 2.5 其他与安全性有关的限定条件和要求 3. 检验方法 本《指南》规定的检验方法不是唯一的检验方法,但为该原料所涉内容的仲裁方法。 3.1 鉴别试验方法 3.2 纯度测定方法(仅限对纯度有具体要求的原料) 3.3 与安全性相关杂质的测定方法 4. 其他需要制定的要求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操作规范(试行)

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 操作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根据《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待发布)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的申请、审核、批准、发证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的申请受理、考核、批准、发证和日常监管工作。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备案基地名单的上网公布。 第二章申请 第四条基地的检验检疫备案由出口植物源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向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第五条申请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的生产企业必须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资格。对可兼作食品用的植物源性中药材生产企业必须获得注册登记资格。

第六条生产企业在申请备案时,需填写《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申请表》(附件2-1),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生产企业对基地具有合法管理权限的有效证明文件; (二)生产企业对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基地管理机构设置、种植操作规范、农业化学品管理制度、采收运输管理制度、疫情监控与病虫害防治制度、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制度、产品溯源管理制度等; (三)基地负责人、植保员的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四)种植基地有关信息,如地块位置、平面图以及照片。各地块在平面图中的标示应清晰、统一、规范。照片应包括基地标识牌、基地全景、近照、药品存放点等; (五)生产企业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证书》或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 (六)基地土壤、水源和空气环境监测报告; (七)检验检疫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上述资料均需生产企业加盖本企业公章。 第三章受理和初审 第七条基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基地检验检疫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