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红楼梦_人名翻译艺术欣赏_林克难

_红楼梦_人名翻译艺术欣赏_林克难

_红楼梦_人名翻译艺术欣赏_林克难
_红楼梦_人名翻译艺术欣赏_林克难

《红楼梦》人名翻译艺术欣赏

《红楼梦》人名翻译艺术欣赏

林克难

摘 要 本文分析了David Ha wkes与John Minford合译的《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文章认为,译者采取了使用不同的称谓、译音译义、使用法语与拉丁语以及增词等各种手法,将《红楼梦》中众多人物的长幼、主仆、尊卑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得一清二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名 翻译

A 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ways David Hawkes and John Minford used in translating names in their version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Hawkes and his co-translator succesfully straightened out the very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 based on age,blood,seniority in the novel by means of using differ ent ti-tles,transliteration and employing French and Latin words.

Key words The Story of the Stone,appellation,translation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人物众多,据统计,小说里荣国府、宁国府以及贾、王、史、薛四大家族里有名有姓的就有好几百位。莫说外国人,就是中国人,要把这些人物的姓名全部记住并把他们之间的关系理顺,也决非易事。笔者十岁左右就通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但《红楼梦》几次下定决心还是看不到头。回想起来,原因之一恐怕就是人物太多,人物关系盘根错节、太过复杂。中国人读《红楼梦》尚且如此,要翻译《红楼梦》给外国人看,如何处理这些人名无疑更是对译者的一个考验。

近来,终于从头至尾读了一遍《红楼梦》。读的是英译本,是由霍克斯(David Ha wkes)与闵福德(John Minford)翁婿翻译的那个版本,觉得他们在翻译人名上下了不少功夫,极大地方便了读者,连我这个中国读者也感到受益非浅。不管怎么说,这是我第一次有始有终看完了这部名著,没想到的是,竟是英译本帮我理顺了人物的关系,引起了我读完《红楼梦》的兴趣。

《红楼梦》里的人物是以荣国府的贾政为轴心衍生开去的。贾政译名为Master Jia,有时也译做Sir Zheng,贾政的妻子王夫人译名为Her Ladyship,有时也称Lady Wang,显然Master与La-dy处于同一个层次上,想必英语读者不会混淆。比贾政夫妇长一辈的贾母,在王夫人的译名Her ladyship之上叠加一个Old成Her Old Ladyship,以示区别。贾府内凡是与贾政、王夫人平辈的则均以Lady命名,如邢夫人为Lady Xing。薛姨妈是从外边来的客人,尽管与贾政平辈,却从小辈称其为Aunt Xue,以示区别,表明不是贾家的媳妇,也同中文原文的称呼薛姨妈接近。贾政之子贾宝玉则直译其名,同理,与宝玉同辈的大部分情况下也都直译其名。贾宝玉有时也被称作Master Bao(不是Master Jia),以显示他的身份,同时以避免与老子贾政Master Jia混淆。宝玉同辈的女性则有时亦称为Miss,如林黛玉Miss Lin,这样就可以与她们上一辈的称呼Lady 区分开来。凡是已经完婚的则以丈夫的名字前冠以Mrs,如王熙凤就被叫做Mrs.Lian。无论是Miss还是Mrs,都可以与他们的上辈Lady做到长幼分明。王熙凤系贾琏之妻,按英美习惯,应以Mrs Jia称呼,但如这样去译,不但会同贾珍的妻子尤氏混为一谈,而且会同长她一辈的王夫人,甚至与长她两辈的贾母难辨你我。可以称为“歪打正着”的是,西人姓氏后置,他们读到

1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

贾琏(Jia Lian)的妻子被称为Mrs.Lian不但不会感到别扭,而且会感到顺理成章。这也为将贾宝玉译成Master Bao,将薛宝钗译成Miss Bao或Miss Chai提供了依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宝钗的译法:Miss Bao。将薛宝钗译成Miss Chai不失为一种可能。据笔者的分析,最后在大部分场合译成Miss Bao,一是为了同Master Bao形成对照,帮助读者记忆,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影射宝玉与宝钗的悲剧结合,后来两人成婚后,正好一个Master Bao,一个Mrs Bao,有点命里注定的寓意。这样一来,主人这方面的三个辈份便通过姓名的翻译,分得清清楚楚。英语中有一种修辞手法叫“求雅替换词”(elegant variation),就是一个名词第二次提到时便用另外一个名词加以复指,以避免重复。比如rose,第二次可以叫它做the flo wer,第三次可以叫做the plant等等。这种修辞手法在霍译《红楼梦》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霍克斯、闵福德对人名的翻译,不是从一而终,而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灵活处理,比如贾政,在一般情况下直译其名,在仆人面前,译成Sir Zheng,而在小辈面前又成了Master Jia或Master Zheng,等等。这一来可活跃文字,二来更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地提醒读者书中人物的相互关系。比如,第93回中贾琏对贾政说的一席话,原文是这样的:

“贾琏走上去说道:`赖大是饭后出去的,水月庵离城二十来里,就赶进城,也得二更天。今日又是老爷的帮班,请老爷只管去……'”(1)

闵福德的译文:“Jian Lian came in.`Lai Da didn't leave until after lunch,Uncle,and the Temple is over eight miles fr om town.He won't be back till eleven o'clock at the earliest.As you are`on call' for this evening I think you should go...'”(2)

Uncle这个称谓原文中是没有的,是译者有意加上去的,加在这儿,不露任何破绽,却巧妙地点出了贾琏与贾政之间的叔侄关系。同时,这个添加也不是绝对地无中生有,可以看作是对“老爷”的灵活译法。这处“老爷”若忠实地照原文译成sir,很可能让读者以为贾琏成了贾政的奴仆,因为在英语里头,凡是下级对上级,奴仆对主子,一个耳熟能详的口头禅就是“yes,sir!”下面抄录另一种译文,请读者比较:

“Chia Lien stepped up to him:`Lai Ta left after lunch,and the convent is some twenty li from town;so even if he hurries he can't get back till the second watch,'he said.`If you are needed at the yamen,sir,you can go with an easy mind...'”(3)

又如,第110回,王熙凤接手操办贾母的丧事后,手头紧,办事有点儿闪失,向邢夫人解释。邢夫人听完解释,跟熙凤说:“论理,该是我们做媳妇的操心,本不是孙子媳妇的事,但是我们动不得身,所以托你。你是打不得撒手的!”(4)

本来这儿没有称谓翻译的问题。即使在这样的行文中,闵福德还是抓紧时机,把人物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一遍。且看闵福德是如何翻译的。

`Strictly speaking,'said Lady Xing,who was standing to one side,`your Aunt Wang and I,as Lady Jia's daughters-in-la w,should be taking care of the reception,not a member of the junior generation; but we're very tired up with the mourning,and that is why we delegated the responsibility to you.You mustn't think you can be slack.'(5)

这个译文点明了“媳妇”是谁(当时,王夫人也在场):王夫人与邢夫人;是谁的媳妇:是贾母的媳妇;以及王夫人与凤姐的关系:王夫人是凤姐的婶婶。这样的译文,从《红楼梦》原文的角度衡量,可以说添油加醋增加了不少东西,懂英文的中国译评家甚至会说这是画蛇添足,破坏了原作简洁的特点。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对生活在以核心家庭为主的社会里的英美当代读2

《红楼梦》人名翻译艺术欣赏

者,如果不是这样随时随地提醒他书中人物的关系,怎么能指望他记住大观园里头那错综复杂的血亲、姻亲关系,如果连人物关系都弄不清楚,又怎么能指望他兴致盎然地把这部中国名著看到头呢?我们把《红楼梦》的另一种英文全译本的译法抄录如下,请读者比较。

Lady Hsing put in from the side,“by rights we daughters-in-la w,not you young people,should see to these things.But as we can't leave the coffin we entrusted them to you.You mustn't trifle with your task.”(6)

《红楼梦》中的人物,除了亲戚之间的的长幼关系之外,还有主人奴婢之间的尊卑关系。为了区别这两种不同身份的人,霍克斯的做法是凡奴婢一律译意而不译音。比如袭人译成了Aroma,紫鹃译成了Nightingale,晴雯译成了Skybright,平儿译成了Patience,香菱译成了Caltrop 等等。当然这样翻译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所有丫鬟的名字都是绰号,本来就是有意思的,如袭人本来就有香气袭人的含义。不过,中国人起名字都是有寓意在里边的,霍克斯如此处理,更多地是考虑为了做到尊卑有序,方便读者辨认。《红楼梦》里头还有贾家豢养的一批戏子,由于贾进去世,举族服丧而无法演戏,作者从此开始叙述他们的命运,她们的名字这才在小说中出现。霍克斯用法语翻译他们的名字,比如芳官译成了Parfumeé。其他的如Altheé, Artemisie,Auber gine等等。法国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用法语去翻译艺术工作者的名字,十分贴切,另一个好处是,法语有阴性阳性之分,这些名字,一看即知她们是女性的名字。《红楼梦》当中还有一批神通广大却又来无踪、去无影的神仙,道士、和尚、尼姑。他们出场不多,但每次出场都在关键时刻,对于推动情节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突出这些人物,暗示他们的超凡神力,并给他们带上一点神秘色彩,霍克斯别出心裁地用拉丁语来翻译这些神仙的名字。空空道人Vanitas,茫茫大士Impervioso,渺渺真人Mysterioso,散花寺姑子大了Perfecta,栊翠庵的妙玉Adamantina。其他的如,Benevolentia等等,一眼看上去,就可以知道他们的非“凡”身份了。

综上所述,《红楼梦》的人名、称谓翻译,通过音译、意译、翻译头衔、尊称、利用法语、拉丁语等种种办法,将人物之间的长幼关系、尊卑关系立体地加以表现,并在行文过程中,不失时机地通过对话、叙述、描写、增词的翻译技巧,一再点明小说中人物的相互关系。除此以外,还在每集(霍译《红楼梦》共分五集)最后,将本集出场人物按英语首词字母顺序排列,并用简单的文字说明此人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列出树形图,将贾、王两大家族的家谱清楚展现。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国外的英语读者,也包括我这个中国读者在内。

霍克斯/闵福德翻译《红楼梦》中人名、称谓的做法,给我们以一定的启示。简而言之是应该根据具体的文体,根据修辞以及传达内容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处理方法,而大可不必采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有段历史时期,我们曾采取过“归化”的译法,比如,将Stalin译成史太林,将B ethune译成白求恩,等等。现在译者们好象达成了默契,一律用音译,以保留“洋味”。笔者的意思不是说我们都应该重新回到归化法去翻译外国人名,而是想提醒译者,外国文学作品各种各样,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决定翻译人名的方法。试想,如果霍克斯他们翻译《红楼梦》的时候也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所有人名必须一律音译,他们还能把红楼梦里的人名译的那么丰富多彩吗?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3

译者主体性与古典诗歌修辞翻译——以《红楼梦·金陵判词》四种英译为例

译者主体性与古典诗歌修辞翻译——以《红楼梦·金陵判词》 四种英译为例-汉语言文学 译者主体性与古典诗歌修辞翻译——以《红楼梦·金陵判词》四种英译为例马风华 摘要:古典诗歌中修辞格的翻译历来是汉诗英译中的一大难题。特别是那些基于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表达方式的修辞手段,更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契机。本文以《红楼梦?金陵判词》的修辞翻译为例,就四种英译里译者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展开探讨,以期对古典诗歌中修辞格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古典诗歌《金陵判词》修辞翻译译者主体性 一、引言 修辞格是组成诗歌的重要部分。在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使语言鲜活或曲折达意,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段。如何在古诗英译中形神兼备地将这些修辞传达出来,是对译者的一大挑战。作为小说的谶语,《红楼梦》中的《金陵判词》通过多种修辞格的运用,隐晦地对小说人物的未来命运做了总结性的预叙,其翻译难度更是非同寻常。本文将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下简称“杨译”)[1]、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思(David Hawkes)、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翁婿(以下简称“霍译”)[2]、邦索尔神父(B. Seaton Bonsall)(以下简称“邦译”)[3]和英国驻澳门领事馆副领事乔利(H. Bencraft Joly)(以下简称“乔译”)[4]的判词英译为研究对象,就各位译者在修辞翻译中主体性的表现展开探讨。二、译者主体性的定义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译者的身份一直存在争论。译者到底是“隐形人”还是

“有形人”,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20世纪70到8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成为译学研究的一大重要命题。屠国元和朱献珑把“译者主体性”定义为:”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5](P9)我们也认为,在文学翻译中,译者身兼双重身份:原作的读者和译作的创造者。首先,译者对原作的理解或多或少会受到本人价值评判标准、语言水平、文化修养、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对原作主观的、历史性的理解;其次,译者在按照此种理解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又可能会受到自身翻译观和翻译目标的左右。 [6] 三、《金陵判词》的修辞特征 《红楼梦》第五回中,宝玉在景幻仙姑陪同下梦游太虚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共十四首附有插画的判词,但不懂它们究竟意为何指。而根据曹雪芹的创作意图,这些判词是对小说中至关重要的十五位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结局的暗示性预叙。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作者含蓄地向读者表述了关于小说情节发展走向的总体构思。据笔者粗略统计,十四首诗中约有修辞手法10余种、40余处,包括反问、比喻、婉词、夸张、双关、析字、藏字、回文、借代、用典等。 四、译者主体性在《金陵判词》四种英译里的体现 《金陵判词》的谶语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修辞手段的运用而实现的,而这些修辞手段无疑增强了作品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它们在给译者带来困难的同时,也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因为“审美信息、文化内涵

《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中人名翻译小议

《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中人名翻译小议 (武雯敏哈尔滨商业大学150028) 摘要:笔者选取《红楼梦》两个全英文译本中的人名作为研究对象,在目的论指导下,探讨翻译策略中“归化”与“异化”在具体翻译问题处理时的取舍问题,以期找出翻译策略与翻译目的的实现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人名翻译、翻译策略、翻译目的 对中国人来讲,人的名字是至关重要的,它并不仅仅是个代号。好的名字可以给使用者带来一生的好运气,反之,坏名字则可能带来霉运。因此中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在给下一代起名字时是相当谨慎的。曹雪芹就为小说中的芸芸众生创造了众多意义非常的好名字。诺德曾经指出(Christiane Nord)名字是文本所在文化的载体。因此译者在处理人名的翻译时必须得下一番力气,译入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译者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在处理人名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因而呈现出迥异的风貌。 杨宪益夫妇在翻译人名时主要采用了韦德-吉尔斯系统(Wade-Giles System)中的音译法,如下面图表所示: 霍克斯清楚地知道,对英语读者来说,即使是《红楼梦》中众人名的发音已经是一件难事,勿论读者能体会名字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并进而记住他们了。并且对目的语读者来说,汉语拼音依然是陌生的。因此霍译本别开生面地采用了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优化其人名的翻译。一方面为了尽量保持原作的风姿,霍译本按照拼音规则,对《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以及贾家成员采用音译,例如译文中的Baoyu, Daiyu, Wang Xifeng等,另一方面对于原作中众丫鬟仆人等的人名翻译,霍译本采用意译即归化的策略,将其内在的含义在目的语中找其功能对等点,例如王熙凤的丫鬟平儿没有直接音译成"Ping'er"而是按照这一名字所蕴含的人物性格特征将其归化译为"Patience", 再如贾母的丫鬟鸳鸯在霍译中作

文学翻译视角下的《红楼梦》赏析

文学翻译视角下的《红楼梦》赏析 本文从文学视角赏析了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的《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英文译本,对其译本中语言的运用,诗词、歌曲和酒令的翻译及文化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解析,提出作者的观点:译文不仅必须具有与原创作品一样的文学功能,而且要全面再现原文的审美意义,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充分领略原文的思想情感,这就是文学翻译的内在要求,因此文学翻译不仅需要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意境,还要尽可能彻底地保留原作的美学价值。 标签:文学翻译;艺术意境;审美意义;美学价值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由于其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成就,成为我国文学领域的经典作品,享有崇高的地位。它对于研究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文化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这部著作现在已经有各种文字的译本。就《红楼梦》的英文译本来看,现在主流的译本有共有7种,本文笔者就霍克斯对于《红楼梦》的第二十八回的翻译,管窥蠡测,略探其翻译风格。 一、译者简介及《红楼梦》英译概况 大卫?霍克斯是英国著名汉学家亚瑟?韦利(ArthurWaley)的学生,1948年至1951年曾在北京大学做过研究工作。1955年以论文《楚辞的年代及作者考》获得博士学位。曾任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研究员,中国文学教授。霍克斯在进行《红楼梦》的英译翻译的时候把《红楼梦》的一百二十回分为五卷。第一卷出版于1973年,名为“黄金时代”,共二十六回;第二卷名为“海棠社”,包括了从二十七回到五十三回;第三卷是从五十四回到八十回,名为“预兆”;标题为“泪债”的第四卷包括十八回。最后的二十二回构成了霍译本的第五卷,标题为“梦醒了”。 二、赏析霍克斯的翻译(下简称霍译本) 1、霍译本中语言的运用 在语言运用这个层面上,古今中外的译家们都提出过各自的见解,如严复先生的“信、达、雅”,刘重德先生的“信、达、切”,鲁迅先生的“兼顾两面”论,钱钟书先生的“化境”,以及英国学者泰特勒的三原则和美国学者奈达博士的“对等”原则。但对于文学翻译来说,仅仅忠实与通顺是不够的,其目标是全面再现原文的审美意义。这样的目标决定了译者的翻译过程也是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霍克斯在对《红楼梦》进行翻译的时候特别注重细节方面的理解和把握,在选词上能够通过使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书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在本回的翻译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典型的例子。如:在“Meditation on the fate of the flo wers had had led her to a contemplation of her own sad and orphaned lot,…”一句中,通过运用“orphaned”,译者形象真实地向读者展示了黛玉的身世及其当时的心境。又如:在“ ‘Pshaw!’She said crossly to herself.‘I thought it was another girl,but all the time it was that cruel,hate——hateful…’”,在本句“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中的“短命”译者并没有翻译为”short-lived”或者在别的译文中出现的”wretched”,而是使用了” hateful”一词,在展示林黛玉对贾宝玉怨恨的同时又很清晰的反映出其内心世界中对于贾宝玉的爱意。同时为了使读者更容易理顺,了解文章中的人物关系,在一些人称代词的处理上,霍克斯直接的把他们翻译为被指代的名字。如:文中的“宝玉向黛玉说道:‘你听见了没有,难道二姐姐也跟着我撒谎不成?’”中的“二姐姐”直接被翻译为“Feng”;“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中的“太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考试大纲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码: 0305020130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时: 72 学分:4(2+2) 开课学期:第6、7学期先修课程:基础英语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一、考试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了翻译理论与实践,输入与输出的实用性课程,其考试目的在于:一方面,检验学生对翻译理论和技巧掌握的程度,包括翻译的本质和定义,翻译的原则与标准,翻译的过程,英汉异同,词、句、段、篇章各层次及各种文体的翻译策略与技巧,译者的素养及翻译史基本知识;另一方面,检验学生将翻译理论与技巧运用于译文优劣判断,特别是英汉互译实践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 (二)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 (三)第二章翻译的标准、过程以及对译作的要求 1.翻译的标准 2.翻译的过程 3.对翻译工作者的要求 (四)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 1.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2.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五)第四章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上) 1.词义的选择、引伸和褒贬 2.词类转译法 3.增词法 4.重复法 5.省略法 6.正反、反正表达法 (六)第五章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中) 1.分句、合句法 2.被动语态的译法 3.名词从句的译法 4.定语从句的译法 5.状语从句的译法 6.长句的译法 (七)第六章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下) 1.习语的译法

2.拟声词的译法 3.外来词的译法 依据课程大纲之要求,学生应在学习本课程后具备相关的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技巧,并将其应用于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活动,能够借助于词典忠实通顺地完整翻译中级英文读物。本课程考试形式为笔试,其中翻译理论部分占30%,翻译实践部分占70%。教材所学内容占60%,教材外内容(即翻译实践部分)占40%。根据课程特点,考试主要题型可以是关于翻译理论的填空题,是非题,简述题,和翻译实践的英汉互译题等。翻译实践题可根据教学进程,按一定比例出句子翻译,段落翻译,和篇章翻译。 三、考试方法、考试时间及试题类型 1.考试方法:笔试(闭卷)。 2. 计分方式:满分100分。 3. 考试时间:考试用时按学院统一要求。 4. 试题类型:由教研室根据实际要求制定。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 1. 教材: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修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 主要参考资料: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范仲英.《实用英语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连淑能.《英译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陈宏薇,李亚丹.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五、样题 I. 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0%) 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思想。 A. 鸠摩罗什 B. 玄奘 C.安世高D。释道安 2. 严复说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躇”是指---------------------。 A. 翻译一部书要化一个月时间作准备 B 翻译一个术语往往要考虑很久 C. 只有化苦功才能翻译成一部名著 D. 书名的翻译颇费思量 3. 下列四句,----句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 鲁迅提出过“宁信而不顺”的翻译观点。 B. 马建忠主张“善译”的翻译标准。 C. 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D. 傅雷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形似”。 4. 下列四位翻译家中,英译《红楼梦》的是------。 A. 林语堂 B. 杨宪益 C. 杨必 D. 鲁迅 5.英国语言学家M.A.K.Halliday提出的构成语境三要素中,fields of discourse指---------------------------。

林妹妹说英语:《红楼梦》精彩译文赏析-翻译文化.doc

伦敦大学教授英译《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的旷世巨著,大陆、香港、台湾都曾改编拍成电影,家喻户晓。50年代大陆拍摄的《红楼梦》在香港创下了连映二百多天的纪录,至今仍未有一部电影可以打破该纪录。 五四运动后不少白话文作家都歌颂过《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小说。红学专家,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红学佳作,淙淙汩汩,源源不绝。 五六十年代多位中外学者就曾经把《红楼梦》英译,介绍到西方国家去,但由于种种问题,都只是节译而已。 直至70年代有一位牛津大学的讲座教授霍克思(David Hawks),竟然不惜辞去职务,专心埋首于全部《红楼梦》的英译。他的译笔功力深邃,英文写得非常流畅。 请先欣赏霍克斯在《红楼梦》英译本自序中的最后一段感人的话: "My one abiding principle has been to translate everything-even puns. For although this is ,in the sense I have already indicated, an 'unfinished' novel, it was written (and written) by a great artist with his very life blood. I have therefore assumed that whatever I find in

it is there for a purpose and must be dealt with somehow or other, I cannot pretend always to have done so successfully, but if I can convey to the reader even a fraction of the pleasure this Chinese novel given me , I shall not have lived in vain." 中国曹雪芹英国霍克思 撰写《红楼梦》这部旷世巨著的曹雪芹,堪称中国文学史的奇才,数十年来无数作家学者都把这部经典名作奉为圭臬,推崇备至。 70年代著名学者胡菊人先生在其专栏里就写过这样一段话:“在技巧上我们可以说自清末至'五.四'直至今天,在中国而言,无人能与曹雪芹并肩。他的技巧,尤其在肌理上,细心研究,令人惊骇,以为是神鬼写下的文墨。” 曹雪芹如果九泉下有知,欣悉二百余年后西洋竟然出了另一位奇才,连大学教授的高职也辞去,在家中孜孜不倦十五载,把他的作品全部译成蟹形文字,介绍到西方国家,必定会含笑引为同调! 这位西洋奇才就是前英国伦敦大学的教授霍克思(David Hawks.) 这里介绍霍克思译红楼梦,是希望大学翻译系的同学能观摩

红楼梦经典语句英译

《红楼梦》熟语英译三十例 1. 至午后,金桂故意出去,让个空与他二人,薛蟠便拉拉扯扯起来。宝蝉心里也知八九了,也就半推半就。 译文:After lunch, Chin-kuei deliberately went out to clear the coast for them both, and Hsueh Pan started making advances to Pao-chan. Well aware of that he wanted, she only made a show of resisting. 2. 咱们家没人,俗话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晓华(六十七回) 译文:Our family’s short-handed and, as the proverb says, “A slow sparrow should make an early start.”We don’t want to find, when the time comes, that we’ve forgotten this, that and the other, so that people laugh at us. 3. 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义新奇,别开生面了。(六十四回) 译文:And these five Cousin Lin has written today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s fresh and original, but goes as slowly as unraveling a concoon?” 4.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译文:Haven’t you heard the saying:“Illness comes as fast as a wall falling down, but goes as slowly as unraveling a concoon?” 5. 姐姐博古通今,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儿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一套。这叫做“负荆请罪”。(三十四) 译文:Why, cousin, surely you are sufficiently well versed in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to know the title of that opera. Why do you have to describe it? It ‘s called “Abject Apologies”. 5. 虽才干优长,未免贪酷,且侍才侮上,那同寅皆侧目而视。(十五回) 译文:But although his intelligence and ability were outstanding, these qualities were unfortunately offset by a certain cupidity and harshness and a tendency to use his intelligence in order to outwit his superiors; all of which caused his fellow officials to cast envious glances in his direction. 7. 说着,就自己举手,左右开弓,自己打了一顿嘴巴子。(六十八回) 译文:He raised his hands and slapped himself on both cheeks. 8. 我们没事评论起来,你们这几个,都是百里跳不出一个来的。妙在个人有个人的好处。

2019优秀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精选

2019优秀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精选 本文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128条优秀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在写作英语论文过程中的一些参考,论文题目的定位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 1、航海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 2、医学检验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 3、“微时代”下的军事医学英语微课教学研究 4、浅析中医五行学说一些术语的英译 5、传统美学视角下的散文翻译中情感美的传递 6、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为例 7、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翻译研究价值——以《穆斯林的葬礼》为例 8、《长恨歌》中认知隐喻的翻译 9、高罗佩《武则天四大奇案》英译之诗学探析 10、诗歌翻译中的“意、音、形”之美——唐诗《江雪》四种英译的对比分析 11、《红楼梦》角色姓名“归化”译法探究 12、论戏剧翻译的可表演性原则 13、《越人歌》的审美再现——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 14、早期西方汉学家英译《聊斋志异》中的跨文化操纵 15、“西语哲”视域下的英汉句子形态的差异及启示

16、中英文日常交际用语的差异探析 17、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18、基于图式理论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听力作业设计研究 19、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研究 20、高校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渗透和本族语文化的回归研究 21、新课改下高校教育硕士(英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反思 22、中小学英语衔接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3、信息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整合研究 24、探究基于计算机辅助模式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因素 25、开元数字化平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26、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互动特征分析——以实习教师课堂为例 27、西部农村中学英语写作在线同伴反馈和教师反馈的对比研究 28、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生态化研究'))));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生态化研究 29、小学英语课堂激励方法的应用策略研究 30、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31、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语体特征多维度对比分析 32、MOOC下的中国职业英语教育改革探索与应对

《红楼梦》中人名隐喻的翻译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分析 2 足球评论员的评论语气对球迷看球的影响 3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Joy Luck Club 4 汉英礼貌原则对比浅析 5 浅谈英语广告的特点及翻译 6 浅论创造性叛逆—以《一朵红红的玫瑰》三个译本为例 7 从《南方公园》看美国的宗教文化 8 中西方快餐的文化差异 9 写作中学生语言的石化现象分析 10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11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2 法律英语中情态动词的语用功能及翻译技巧 13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14 超验主义思想和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 15 《苔丝》中的圣经和神话典故 16 英语导游词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17 从《虎妈战歌》看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 18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中天气描写的作用 19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20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1 跨文化视角下研究英汉民俗词语的不等值翻译 22 《诗经》与《圣经?雅歌》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 23 “小红帽”符号的跨文化解读—《小红帽》的文本旅行与接收 24 从文化角度浅议电影名翻译技巧 25 对盖茨比的美国梦幻灭的分析 26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27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 28 从《热爱生命》和《马丁?伊登》中透视杰克?伦敦心中对生命的执爱 29 浅析艾伦坡小说《黑猫》中的哥特式风格 30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English Film Titles:A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31 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 32 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3 论《苏菲的选择》中的悲剧性冲突 34 Feminism in Eileen Chang's works 35 从目的论看《长腿叔叔》的中译 36 论隐喻的本质与功能 37 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之叙事结构的比较研究 38 从《都柏林人》看乔伊斯的美学思想 39 探讨法国葡萄酒营销与中国白酒营销中的民族特色 40 提高高中生英语听力的策略和技巧 41 英语非作格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属性研究 42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大学英语翻译全教程(完美版)第14讲

第十四讲关于翻译批评(一):翻译批评基础知识 一、翻译批评的概念界定 翻译批评(translation criticism)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某一译作所做的具体探讨、解析和评价。 翻译批评不应该是专挑毛病,为纠错而纠错,对译作的评价应做到“客观、公正”。要做到“客观”必须用科学的测量评价方法对译文作分析;要做到“公正”必须从语言的多个层次出发,运用一定的法则从语篇入手,自下而上地去研究原作和译文。因此,翻译批评需要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来指导。 二、翻译批评的目的和功能 1、目的 桂乾元在《译事繁荣需评论》一文中提出翻译批评的六个目的: (1)帮助—帮助译者提高翻译水平,甚至可以帮助具体译者提高某些基本功,帮助译者提高翻译理论修养。 (2)限制—限制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译作泛滥,限制其出版问世。 (3)扩大—扩大优秀译作的影响,促进译事的繁荣。 (4)鼓励—鼓励译者不断努力,译出优秀的作品。 (5)监督—监督译者的工作,促进他们认真负责地工作。 (6)促进—促进翻译事业健康迅速发展。 2、功能 (1)判断功能 判断是批评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功能。俄国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从批评的词源学出发,确定批评的意思就是“做出判断”。在翻译批评中,就是通过翻译批评发掘译作的优点和缺点,并分析其原因,从而揭示出一部译作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最终对译作的质量做出判断。这就要求批评者要进行理性的、客观的分析,而不是从个人的好恶出发。 (2)构建协调功能 纽马克在《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1988)一书中指出:“翻译批评是联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一条必不可少的纽带”。 理论是通过批评制约实践的,实践也是通过批评来校正翻译理论的内容。理论的价值和实践的价值都是通过批评来实现的。 翻译批评在翻译活动中, 一方面起着协调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的作用, 另一方面还起着矫正、推动实践和丰富、完善乃至修正理论的作用。在翻译实践、翻译批评和翻译理论的关系中, 丰富多彩的翻译实践活动是翻译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源泉, 而作为翻译实践经验总结和理性升华的翻译理论, 其建构和发展又需要翻译批评这一中介。翻译批评依据翻译理论所提供的基本原理对翻译实践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在分析、判断和评价翻译实践的过程中, 翻译理论本身也受到翻译实践的检验,并得到及时的调整和匡正。同时, 动态变化着的翻译实践为翻译批评不断提供新的对象和内容, 使翻译批评不断发现和揭示其中的规律, 这无疑又会丰富和完善原有的理论,

红楼梦人名翻译文化缺损

《红楼梦》人名英译的文化缺损 摘要:汉语人名负载着凝重的汉语言文化信息,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英译的一大难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场面浩大,涉及人物数百,翻译起来难度很大。小说的两个著名英译版本在翻译这些人名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缺损。针对此问题,在介绍汉语姓名系统的基础上,对杨、霍两个译本中人名的翻译进行分析,找出人名英译时的文化缺损,并探析这些文化缺损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红楼梦;姓名;文化缺损;音译;意译;谐音 三、《红楼梦》英译本中人名的译法 四、人名英译时的文化缺损 从杨霍各自的译本中人名的翻译不难看出,他们为翻译 这些人名破费心血,或多处增加注释,或在每卷卷尾为该卷中 出场的人物列表。但也能看出译者许多的无奈。薛姨妈与赵 姨娘,周姨娘译得没有区别了。实际上,前者足薛家的主母, 后者是贾家的小老婆,二者不可同日而语。焦大译成了BIG JIAO。实际上,焦是姓;大虽然不是个正儿八经的名字,实际 上具有名字的功能,只不过这类名字多为劳动人民所用。卜 固修,卜世仁,霍启乃是不顾羞,不是人和祸起的谐音,与故事 情节紧密相关,译成BU GU—XIU,BU SHI—REN和CALAM. rrY也是得少失多,又无可奈何。 这些英泽后的人名,就中文读者或懂蝗英语的中文读者 而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损。对英语读者尤其是对不懂汉语 的英语读者而言,获得的肯定是另一番感受。对他们来说,缺 损是不存在的。他们或将翻译过的人物姓名看成纯粹的符 号,或者从部分意译的姓名或注释中了解它们之问的系统性 与对称性,了解这些姓名与全书的其他部分的关系。虽然这 些关系都是些用洋文或其他手段表达的新关系,然而无伤大 雅,因为他们是阅读译文的凄者,不是将译文与原文对照阅读 的读者。 我们仔细对比译文与原文后,可以把卜述的“无奈”伞部 认定为人名英译时造成的文化缺损。纵览两个译本中所有人 名的翻译,文化缺损或多或少都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 面: 1.谐音所隐含的意义顿然消失。《红楼梦》中的人名大 量地使用了谐音,译文语言无法谐音,导致其隐含的意义消 失。例如甄士隐和贾雨村可以理解成“真事隐(去)”“假语村 (言)”。贾政是“假正(经)”,是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 而贾宗玉则是“假宝玉”,是一块具有反叛精神的“真顽石”。 贾链的名字则更直接暴露了其本质“假廉”,是个不知廉耻的 荒淫之徒。王熙风是“枉”为(言语、秉性)“犀”利“锋”快的 女人。另外,有人将“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的首字 理解成“原应Ⅱ义息”,感叹四人短暂的青春年华,也有人将这 四个字理解成“原因探析”,大概是探析封建社会衰败直至灭 亡的原因吧!至于上文中提到的“妙玉”是庙中的玉石,表明 了她的身份,原是出家人。秦可卿则是“情町钦(亲)”,冯渊

《红楼梦》翻译研究综述

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已经被翻译成了英、法、德、日、韩、俄、泰、西班牙等多种译本。随着外语研究及翻译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对《红楼梦》各种版本的语言翻译、文化翻译、译本对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对目前国内《红楼梦》翻译研究做了大体回顾,从语用学、修辞学、文化等方面对翻译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了目前《红楼梦》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红楼梦》翻译研究可能的领域与途径。 关键词:《红楼梦》翻译语用学修辞学文化 《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已经被翻译成了英、法、德、日、韩、俄、泰、西班牙等多种译本。海外的《红楼梦》译本有摘译、节译、全译三种形式。虽然《红楼梦》已有多种语言的全译本,但是从目前国内的翻译研究来看,却只涉及到三种语言的版本。英译本的研究最多,占所有研究的90%以上,俄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版本的研究虽有涉及,但都总计不过十余篇。主要有成蕾的《“潇湘馆”里的“潇湘妃子”――〈红楼梦〉两个法译本中建筑专名的语义层级分析及其翻译策略选择》(《译林(学术版)》2011年第3期);郭玉梅的《〈红楼梦〉法译本传统文化内涵的翻译策略》(《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5月)、《从〈红楼梦〉法译本看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法语学习》2011年第3 期);森中美树的《简述日译〈红楼梦〉之难点――以平冈龙城〈国译红楼梦〉为例》(《红楼梦学刊》2011年第3辑);苏德昌的《从红楼梦的日译看“そんな”的感叹词性用法》(《日语学习与研究》1993年第3期);史华慈与姚军玲的《〈红楼梦〉德译书名推敲》(《红楼梦学刊》2010年第6辑)等。 一、《红楼梦》翻译研究现状评述 (一)《红楼梦》翻译研究总体概述 在进行《红楼梦》翻译研究的内容前,有必要从数量和质量上对其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宏观概述,为下面研究内容的归纳和分析提供相关数据。笔者通过CNKI中国知网,输入“红楼梦”及“译”两个关键字,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选择“题名”检索条件,进行模糊检索,得到以下数据。 表1 ■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红楼梦》翻译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更多的相关博士论文及专著的出版,《红楼梦》翻译的研究的范围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二)《红楼梦》翻译研究状况 1.语用学视觉下的《红楼梦》翻译研究李蓓在《〈红楼梦〉语言学研究综述》(《红楼梦学刊》2011年第4辑)中认为汉语版《红楼梦》中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的性质、构成、词汇、词汇系统及对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熟语方面的研究。而目前的翻译研究来看还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涉及到词汇、委婉语、习语、典故等方面。《红楼梦》中词汇的翻译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词汇的翻译研究主要涉及某一类词的翻译。 (1)人名的翻译。王静在《〈红楼梦〉姓名翻译与注释译法》(《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4月)中分析了杨、霍两英译本《红楼梦》的人物命名艺术,提出要忠实地再现《红楼梦》的文化内涵,就必须利用音译法和意译法、运用双关语法和借用法语、拉丁语等方法译出其中姓名的含义。赵丽娟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人物姓名的英译本解读――浅谈霍克斯〈红楼梦〉版本主要人物命名》(《语文建设》2013年第6期)中以霍克斯对《红楼梦》译本中人名的翻译为蓝本,以金陵十二钗判词中所暗含的人名含义为研究对象进行阐

转态译法

转态译法 一、定义 所谓转态译法是指在翻译中把原文中的被动语态转换成译文中的主动语态,或把原文中的主动语态转换成译文中的被动语态。这里说的语态是指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这两种语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是很不相同的:英语大量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则很少使用,即便使用, 也不像英语那样有固定或比较统-的构成形式。比如说,汉语的被动不是只用一“被”字表示。因此在英汉互译中,要经常变换语态,以使译文符合习惯用法。显得地道而自然。 二、翻译方法 (一)、被动句翻译成主动句 (1)The novel A Dream of Red Mansion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foreign languages.小说红楼梦已译成许多外国文字. (2) During the world cup the streets were filled with football fans. 世界杯期间,接上挤满了球迷. (二). 被动句翻译成汉语的判断句。 1.The poetry was chanted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the lyre. 诗歌吟唱是用七弦琴伴奏的。 2.The credit system in America was first adop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in 1872.美国的学分制是1872年在哈佛大学首先实行的。 (三)、被动句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1.In many countries, authority is seldom, if ever, questioned. 在很多国家,很少向权威提出质疑。 2.Wrong must be righted when they are discovered. 发现了错误一定要纠正。 (四)、被动句译成被动句。 1.用“被、受、得”等字 (1). I hope that the resolution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will at last be respected by member states and by Israel in particular. 我希望大会的各项决议终将得到各会员国,尤其是以色列的尊重。 (2). I was possessed by the very novelty of what I did. 我被 自己所干的事的新鲜劲迷住了。 (3)The Wright brothers were highly praised for having made the first flight in the world.

_红楼梦_诗词曲赋两种英译文的对比和赏折

《红楼梦》诗词曲赋两种 英译文的对比和赏折 朱 晓 茜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我国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传世之作,曹雪芹把复杂的生活现象成功地描绘下来,组成了一幅广阔的时代画卷。《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在我国广为流传,在世界文坛上也颇受瞩目。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四种文字的53种不同译文在世界各地发行。仅英文就有两种全译本,一种是英国大卫?霍克思(译前八十回)和其婿明菲尔德(译后四十回)的T he Story of the Stone;另一种是我国杨宪益及夫人戴乃迭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 ansions。 霍克思在译《红楼梦》之前曾译有屈原、杜甫等人的作品。他的中文修养相当好,不但能用中文写文章,而且还能写中国旧体诗。为了潜心翻译《红楼梦》,他辞去了牛津大学讲座教授的职务,并且仔细研读过许多红学专家如俞平伯、吴世昌和赵冈等的著述。 杨宪益夫妇是我们所熟悉的老翻译家,他们学贯中西,几十年如一日,密切合作,辛勤劳动。除《红楼梦》外,还翻译过《阿Q正传》、《老残游记》等著作,共有上千万字的译著。 因此,霍克思、杨宪益这两个译坛高手的《红楼梦》英译本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兴趣和重视,并且受到一致称赞。他们的译文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本文拟从两位译者对《红楼梦》

红楼梦学刊?一九九七年第三辑 经验与教训,供翻译工作者参考。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他小说也有把诗词组织在故事情节中的,比如小说中某人物所写的与某事件有关的诗等等,但在多数情况下,则是可有可无的闲文。这些无关紧要的附加文字,删去后并不影响内容的表达,有时倒反而使小说文字更加紧凑、干净。有些夹入小说的诗词曲赋,虽然在形容人物、景象、事件和渲染环境气氛上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总不如正文重要,有些读者不耐烦看,碰到就跳过去,似乎也没有多大影响。《红楼梦》则不然。它的绝大多数诗词曲赋都是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的。如果略去不看,常常不能把前后文意弄明白,或者等于没有看到那部分的情节。以《十二钗图册判词》为例,判词中作者预先隐写了小说人物的未来命运,暗中预示了一些故事情节并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态度。如果我们跳过去不看,那么我们顶多知道宝玉做了一个荒唐的梦,甚至自己亦如置身梦中。《红楼梦》判词的这一特点,要求译者将原文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译文读者。我们来看霍克思和杨宪益的翻译。 例一 副册判词之一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第五回) 霍译:Seldom the moo n shines in a cloudless sky, And days o f brig 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 A no ble and aspir ing mind, In a base-born frame confined, Your charm and w it did only hatred gain, And in the end you w ere by slanders slain,

10大翻译技巧+专业翻译必看书籍

10大翻译技巧+专业翻译必看书籍 梦游的松鼠2013-11-29 00:11:07 ※网站推荐 1.中国翻译协会https://www.doczj.com/doc/ba18561992.html,/tran/index.htm 2.中国科技翻译https://www.doczj.com/doc/ba18561992.html,/2002/magazine/index.asp?MagID=1917 3.译路网https://www.doczj.com/doc/ba18561992.html,/html/e/2006-11/10/12_47_12_73 4.html 4.译商网https://www.doczj.com/doc/ba18561992.html,/Resourcehtml/Resource413.html 5.词汇术语网https://www.doczj.com/doc/ba18561992.html,/news/a1/1.htm 6.英语之声https://www.doczj.com/doc/ba18561992.html,/englishstudy/ch/jgmc/index2.html 7.舍生取译网https://www.doczj.com/doc/ba18561992.html,/ 5 ※参考书目 翻译杂志类: 中国翻译,2003(6). 王占斌,《上海翻译》2005( 1), 32-35. 王方路,《中国科技翻译》2005(1),45-47. 陈恪清,《中国科技翻译》2004(2),39-40. 苏淑惠, 《外国语》1996: (2) “广告英语的文体功能与翻译标准”, 魏彩霞, 浅谈国际贸易中商标的翻译. 中国翻译, 1997, (3) 教程类: 张培基等,1980.《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范仲英, 1994.《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冯庆华,2002.《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梅德明,2000,高级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厦门大学外文系,1999.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编著.新编英语口译教程(学生用 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厦门大学外文系, 1999.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编著.新编英语口译教程(教师用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吕瑞昌喻云根等,1983.《汉英翻译教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杨莉黎,1993.《英汉互译教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吴冰,2004.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练习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曾诚,2002.实用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陈宏薇.李亚丹,2004.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翻译技巧类: 钱歌川,1980.《翻译漫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刘重德编著,1991.《文学翻译十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金圣华、黄国彬主编,1998.《困难见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古今明,1997.《英汉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译作赏析类: 刘士聪,2002.《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译林出版社. 崔永禄,2001.《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南开大学出版社. 喻云根,1996.《英美名著翻译比较》.湖北教育出版社.

《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比较

《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比较 [摘要]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本文通过对杨宪益和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两个《红楼梦》英译本中人名翻译的研究来探讨汉英翻译技巧,旨在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翻译,以真正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 《红楼梦》人名英译 1. 引言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涵盖量成为中国小说史上一座至今无人能超越的丰碑,被公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对《红楼梦》翻译的研究,也就是对中国文化翻译的研究。 翻译难,尤其是翻译《红楼梦》这样的名著更难。这不仅是由于《红楼梦》本身因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要求译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力,更由于牵涉到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作为介于原作与译本读者之间的中间人,翻译工作者除了必须忠实地传递原著的语言、文化等各种信息外,同时还要兼顾读者的心理,使读者尽量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红楼梦》内涵博大精深,其翻译难度是其他小说难以比拟的。翻译界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杨宪益夫妇都完整地翻译了《红楼梦》,但由于他们的出发点不同,所处的文化背景也不同,因此他们英译的《红楼梦》在风格上各具特色,给读者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杨宪益夫妇译本书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以下简称杨本),大卫·霍克斯译本书名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 (以下简称霍本)。本文将对这两个译本中人名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对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进行探讨。 2. 《红楼梦》两个译本中人名的翻译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要想记住众多人名并理清楚其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是比较困难的,对外国读者来说那更是件复杂繁琐的事情,如何准确而又清楚地翻译众多人物的姓名,使外国读者可以简单明了地区分,并不是项简单的工作。 翻译过程中人名的翻译有多种方法,如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等。《红楼梦》的两位译者因接受不同文化的洗礼,文化归属感各不相同,翻译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杨宪益主要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去翻译名字,他的目的在于保持国际上对名字翻译的习惯。然而,霍克斯主要采用的是意译的方法,他的目的是把中国文化归化为西方文化,他在译文中使用了一些西方人比较熟悉的词汇,然而这些词汇又不失原来中文的意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霍本对人名的翻译要比杨本来的好。杨本采用了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威妥玛-贾尔斯(Wade-Giles)系统。在笔者看来,这种方法会失去一些语言上的美感并且不能够把名字中的内涵给翻译出来。所以对于不同的名字我们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者的写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