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英译本中人名翻译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红楼梦-中英对照简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
小说通过描绘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和荣辱,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虚伪。
作品以鲜明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触动而闻名。
主要人物1. 贾宝玉 (Jia Baoyu) - 故事的主角,被认为是贾家的灵魂和红楼梦的象征。
他聪明、多才多艺,但也感情起伏较大。
2. 林黛玉 (Lin Daiyu) - 贾宝玉的表妹,有着敏感和忧郁的性格。
她与贾宝玉之间有复杂的感情纠葛。
3. 薛宝钗 (Xue Baochai) - 薛家的女儿,贾宝玉的表妹。
她聪明善良,是贾宝玉的另一位红颜知己。
4. 王熙凤 (Wang Xifeng) - 贾府的女主人,具有聪明机智的头脑,善于处理家族内部的事务。
5. 贾母 (Grandmother Jia) - 贾宝玉的祖母,对贾家的财富和家族地位非常重视。
故事情节《红楼梦》以贾宝玉的命运为线索,展现了贾府的兴衰和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
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公和虚伪,对人性的复杂性展开了深刻的剖析。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涉及了爱情、亲情和友情等多种感情。
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纠葛引人关注,他们之间的爱情被社会条件所阻隔。
另一方面,贾宝玉与薛宝钗之间的感情表达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贾府的内部争斗和各种家族纷争为故事增添了紧张和戏剧性。
贾母及其权威、王熙凤的智慧和权谋以及其他许多人物的形象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论《红楼梦》是一部描绘封建社会的经典小说,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该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残酷,对现实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注:本文中的人物名称为中文名,括号内为英文对应名。
《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中人名翻译小议(武雯敏哈尔滨商业大学150028)摘要:笔者选取《红楼梦》两个全英文译本中的人名作为研究对象,在目的论指导下,探讨翻译策略中“归化”与“异化”在具体翻译问题处理时的取舍问题,以期找出翻译策略与翻译目的的实现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人名翻译、翻译策略、翻译目的对中国人来讲,人的名字是至关重要的,它并不仅仅是个代号。
好的名字可以给使用者带来一生的好运气,反之,坏名字则可能带来霉运。
因此中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在给下一代起名字时是相当谨慎的。
曹雪芹就为小说中的芸芸众生创造了众多意义非常的好名字。
诺德曾经指出(Christiane Nord)名字是文本所在文化的载体。
因此译者在处理人名的翻译时必须得下一番力气,译入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译者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在处理人名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因而呈现出迥异的风貌。
杨宪益夫妇在翻译人名时主要采用了韦德-吉尔斯系统(Wade-Giles System)中的音译法,如下面图表所示:霍克斯清楚地知道,对英语读者来说,即使是《红楼梦》中众人名的发音已经是一件难事,勿论读者能体会名字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并进而记住他们了。
并且对目的语读者来说,汉语拼音依然是陌生的。
因此霍译本别开生面地采用了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优化其人名的翻译。
一方面为了尽量保持原作的风姿,霍译本按照拼音规则,对《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以及贾家成员采用音译,例如译文中的Baoyu, Daiyu, Wang Xifeng等,另一方面对于原作中众丫鬟仆人等的人名翻译,霍译本采用意译即归化的策略,将其内在的含义在目的语中找其功能对等点,例如王熙凤的丫鬟平儿没有直接音译成"Ping'er"而是按照这一名字所蕴含的人物性格特征将其归化译为"Patience", 再如贾母的丫鬟鸳鸯在霍译中作Faithful, 宝玉的大丫鬟袭人作Aroma, 晴雯作Skybright,黛玉的丫鬟紫鹃作Nightingale,等等。
《红楼梦》六译本人名英译量化比较研究《红楼梦》六译本人名英译量化比较研究《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它描绘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底层阶级生活和精神世界。
由于该作品的语言复杂而丰富,不同的翻译者在翻译人名时往往会有不同的选择和方法。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红楼梦》六个英文译本中人名的比较研究,探讨不同翻译版本在人名翻译上的特点和取舍。
首先,我们梳理了纳兰性德、高鹗、王国维、杨宪益、程伟元和高希坚这六个英文译者在人名翻译上的选择。
我们发现,他们的翻译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直译法:纳兰性德采用的是直译法,即将人名直接翻译为音译的形式。
例如,贾宝玉(Jia Baoyu)、史湘云(Shi Xiangyun)、王熙凤(Wang Xifeng)等。
这种方法更能保留原作中的意味和韵味,但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读者可能较难理解。
2. 音译法:高鹗则主要采用音译法,即根据人名的读音来翻译。
例如,贾宝玉(Chia Pao-yu)、史湘云(HsüehPao-chai)、王熙凤(Wang Hsi-feng)等。
这种方法更符合英语读者的习惯,但可能会失去原作中一些深刻的文化内涵。
3. 义译法:王国维采用的是义译法,即根据人名的意义来翻译。
例如,贾宝玉翻译为Precious Gem、史湘云翻译为Dai-yu、王熙凤翻译为Phoenix。
这种方法注重传递人物的特点和寓意,但可能与原作略有偏差。
4. 综合法:杨宪益和程伟元采用了综合法,即综合考虑音义译进行翻译。
例如,贾宝玉翻译为Jia Baoyu、史湘云翻译为Shi Xiangyun、王熙凤翻译为Wang Xifeng等。
这种方法在准确性和可读性上做出了权衡,成为较为中庸的选择。
在对这六个翻译版本进行比较后,我们发现不同的翻译方法和选择会给人名的英译带来不同的特点。
直译法在保留原作文化特色上更胜一筹,但可能让读者不易理解;音译法较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但可能失去一些文化内涵;义译法强调特点和寓意,但有可能与原作有些偏差;而综合法则在准确性和可读性上做出了权衡。
论《红楼梦》人名的英译 1、贾宝玉:Jia Baoyu
4、贾母:Grandmother Jia
5、王熙凤:Wang Xifeng
6、贾琏:Jia Lian
7、史湘云:Shi Xiangyun
9、冷子兴:Leng Zixing
10、花袭人:Hua Xiren
12、贾政:Jia Zheng
13、王夫人:Lady Wang
14、探春:Tanchun
15、秦可卿:Qin Keqing
17、尤二姐:You Erjie
19、傅试药:Fu Shiyao
21、赵姨娘:Aunt Zhao
22、叶芦花:Ye Luhua
23、史妈:Shi Mama
24、李纨:Li Wan
27、王善保:Wang Shanbao
28、蒋玉菡:Jiang Yuhuan
30、金荣:Jin Rong
32、平儿:Ping Er
43、荣府上人:Master Rong
45、李贵:Li Gui
47、雨村:Yu Cun
49、茗烟:Ming Yan
52、诸家妓女:Courtesans of Different Families
54、李嬷嬷:Li Mammer
56、赵嘉惜:Zhao Jiaxi
57、乌头鸦:Wutou Ya
59、葫芦僧:Hulu Monk
61、茜雪道人:Qian Xuedao Ren
64、尤三姐的老婆子:You Sanjie's Old Woman
《红楼梦》中的这些人物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记符号,而是隐含了非常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希望大家在欣赏《红楼梦》的同时,也能够深刻理解这些人名的意义。
《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比较[摘要]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本文通过对杨宪益和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两个《红楼梦》英译本中人名翻译的研究来探讨汉英翻译技巧,旨在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翻译,以真正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 《红楼梦》人名英译1. 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优秀作品,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涵盖量成为中国小说史上一座至今无人能超越的丰碑,被公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对《红楼梦》翻译的研究,也就是对中国文化翻译的研究。
翻译难,尤其是翻译《红楼梦》这样的名著更难。
这不仅是由于《红楼梦》本身因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要求译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力,更由于牵涉到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作为介于原作与译本读者之间的中间人,翻译工作者除了必须忠实地传递原著的语言、文化等各种信息外,同时还要兼顾读者的心理,使读者尽量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
《红楼梦》内涵博大精深,其翻译难度是其他小说难以比拟的。
翻译界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杨宪益夫妇都完整地翻译了《红楼梦》,但由于他们的出发点不同,所处的文化背景也不同,因此他们英译的《红楼梦》在风格上各具特色,给读者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杨宪益夫妇译本书名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以下简称杨本),大卫·霍克斯译本书名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 (以下简称霍本)。
本文将对这两个译本中人名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对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进行探讨。
2. 《红楼梦》两个译本中人名的翻译《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要想记住众多人名并理清楚其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是比较困难的,对外国读者来说那更是件复杂繁琐的事情,如何准确而又清楚地翻译众多人物的姓名,使外国读者可以简单明了地区分,并不是项简单的工作。
红楼梦人名大全(二)二木头二丫头卜氏卜世仁卜固修入画入画之叔入画之婶(三)于老爷大了大姐大姐儿万儿万虚山子野小红小霞小螺小蝉小鹊小厮小丫头小幺儿小内监小舍儿小蝉儿小鸠儿小道士小吉祥儿川宁侯门子义忠亲王卫若兰女尼女先儿马尚马魁马道婆(四)丰儿王仁王氏王公王成王兴王忠王荣王信王一贴王大人王大夫王大妈王大爷王子胜王子腾王夫人王太医王尔调王奶奶王奶妈王老爷王作梅王住儿王君效王希献王和荣王济仁王青儿王板儿王狗儿王家的王短腿王善保王道士王熙凤王嬷嬷王成之父王兴媳妇王信家的王子腾夫人王住儿媳妇王善保家的云儿云光云老爷五儿五嫂子元春木居士太妃太上皇太祖皇帝尤氏尤二姐尤三姐尤老娘尤婆子尤氏母亲尤老安人少妃牛清牛继宗毛半仙乌进孝乌庄?长府官长安守备长安府知府长安守备之子仇都尉凤姐凤哥凤丫头凤哥儿凤辣子文化文官文清文妙真人方杏方椿引泉引愁金女双寿双瑞孔继宗书吏水溶水仙庵姑子(五)玉官玉桂玉爱玉桂儿玉钏儿玉钏儿娘玉桂儿家的玉桂儿媳妇玉柱儿媳妇巧姐艾官可人可儿可卿石头石光珠石呆子石头呆子平儿平安节度东平郡王世荣田妈叶生叶妈史公史鼎史鼐史太君史湘云史鼎夫人史鼐夫人史湘云夫史湘云父史湘云母四儿四姐四姐儿北静王北静郡王北静王妃包勇白玉钏白老媳妇白老媳妇儿乐善郡王外藩王爷宁国公冯仆冯唐冯渊冯胖子冯紫英司棋司棋妈(六)邢氏邢忠邢大舅邢夫人邢岫烟邢嫂子邢德全老三老赵老僧老太妃老苍头老田妈老宋妈老祝妈老张妈老叶妈老王家的老王道士西平王爷西宁郡王灰待者毕大人毕知庵扫红扫花豆官同贵同喜朱大娘朱嫂子多官儿多姑娘多浑虫多姑娘儿色空邬将军庆儿庆国公刘四刘氏刘妈刘大夫刘姥姥刘铁嘴兴儿安国公许氏守备之子阴阳生孙大人孙绍祖(七)寿儿寿山伯芸香芳官花母花自芳花姐姐花袭人花大姐姐严老爷杏奴李二李氏李妈李纨李孝李纹李贵李祥李绮李德李十儿李少爷李奶子李奶奶李守忠李先儿李店主李宫裁李员外李御史李婶子李婶娘李衙内李嬷嬷杨氏杨待郎杨提督来升来兴来旺来喜来旺儿来升媳妇来旺之子来旺家的来旺媳妇来喜家的来喜媳妇吴良吴贵吴兴吴大人吴大娘吴天佑吴巡抚吴贵儿吴贵妃吴贵妻吴新登吴兴登吴兴家的吴贵媳妇吴新登媳妇吴巡抚大人时觉时福呆霸王何三何妈何婆住儿伴鹤余信余信家的迎春迎春妈冷子兴冷子兴家的沁香沈世兄沈嬷嬷宋妈宋妈妈宋嬷嬷忘仁良儿妙玉张二张大张三张公张华张材张暂张大夫张王氏张太医张友士张先生张老爷张奶妈张如圭张法官张若锦张金哥张财主张家的张真人张道士张德辉张爷爷张大老爷张材家的陈翼陈也俊陈瑞文坠儿坠儿娘(八)青儿英莲茄官林三林海林妈林大娘林之孝林如海林红玉林黛玉林之孝妇林之孝家的玫瑰花儿板儿枕霞旧友拐子抱琴旺儿旺儿家的旺儿嫂子旺儿媳妇忠靖侯忠义亲王忠顺王爷忠顺亲王贤德妃佳蕙侍书佩凤金氏金荣金星金钏金哥金彩金文翔金钏儿金寡妇金鸳鸯金文翔妇金文翔家的金文翔的媳妇金彩妻舍儿狗儿周氏周琼周瑞周二爷周大娘周大妈周太监周公子周奶妈周妈妈周贵妃周姐姐周家的周姨娘周嫂子周财主周瑞家的周瑞媳妇郑华郑好时郑华家的郑好时媳妇郑好时家的怡红公子单大良单大娘单聘仁炒豆儿净虚宝玉宝官宝珠宝钗宝蟾定儿定城侯空空道人(九)春纤春燕珍珠珍大奶奶珍大嫂子玻璃封氏封肃赵全赵天栋赵天梁赵太监赵亦华赵老爷赵奶妈赵堂官赵国基赵侍郎赵姨娘赵嬷嬷赵姨奶奶茜雪茗烟药官茫茫大士荣国公胡氏胡太医胡老爷胡君荣胡斯来胡道长胡庸医胡山子野胡老名公南安王南安郡王南安王太妃栓儿柳氏柳芳柳彪柳妈柳五儿柳家的柳湘莲柳嫂子柳婶子柳二媳妇柳家媳妇柱儿挑雪临安伯临昌伯临安伯诰命临昌伯诰命临安伯老太太昭儿昭容钟情大士秋纹秋桐秋菱秋爽居士香怜香菱皇上皇帝皇太后侯孝康侯晓明保宁侯俞禄度恨菩提娄氏祝妈神瑛侍者送玉人费大娘娇红娇杏绛珠草绛珠仙草绛珠仙子绛花洞主(十)秦氏秦显秦钟秦可卿秦邦业秦鲸卿秦显之妻秦显家的素云莲花儿莺儿莺儿娘栓儿桂儿家的贾化贾氏贾兰贾母贾芝贾芸贾芷贾芹贾芬贾芳贾环贾法贾范贾珍贾政贾荇贾复贾珖贾珠贾珩贾效贾琏贾赦贾敕贾菱贾(王扁)贾茵贾菌贾萍贾敏贾婆贾琼贾琮贾琛贾蓝贾敬贾敦贾瑞贾菖贾蓁贾蓉贾源贾蔷贾演贾璜贾璎贾璘贾敷贾蘅贾藻贾天祥贾元春贾代化贾代修贾代善贾代儒贾存周贾雨村贾宝玉贾时飞贾恩侯贾巧姐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喜鸾贾四姐儿贾蓉媳妇贾琼之母贾(王扁)之母夏三夏忠夏妈夏太太夏太监夏奶奶夏金桂夏守忠夏秉忠夏婆子圆信钱升钱华钱槐倪二鸳鸯兼美通事官绣凤绣桔绣鸾(十一)琏二奶奶黄莺黄莺儿曹雪芹梅翰林梅翰林之子戚建辉菱洲袭人聋子老妈妈雪雁探春惜春紫云紫绡紫鹃银姐银蝶儿偕鸾偕鸳彩儿彩云彩凤彩屏彩明彩哥彩鸾彩嫔彩霞彩儿娘彩霞妈隆儿绮霞(十二)琪官琪官儿琥珀靓儿喜儿喜鸾葫芦僧蒋子宁蒋玉函韩奇葵官黑儿晴雯景田侯锄药智通智能智善智能儿嵇好古程日兴傅试傅秋芳焦大粤海将军焙茗善姐善姐儿谢鲲跛足道人渺渺真人娲皇媚人缕儿(十三)瑞珠瑞大奶奶甄母甄费甄士隐甄夫人甄友忠甄英莲甄宝玉甄应嘉甄家娘子甄应嘉夫人蓉哥儿蓉哥儿媳妇赖二赖大赖升赖尚荣赖嫂子赖嬷嬷赖二家的赖大家的赖大奶奶赖升家的赖大的媳妇裘良裘世安裘太监龄官畸人傻大姐傻大舅傻大姐妈锦乡侯锦乡侯诰命詹光詹会詹子亮鲍二鲍音鲍太医鲍二家的鲍二媳妇痴梦仙姑(十四)碧月碧痕翡翠静虚槛外人算命先生潇湘妃子嫣红翠云翠缕翠墨(十五)璜嫂子璜大奶奶蕙香蕉下客蕊官蕊珠醉金刚墨雨篆儿稻香老农潘又安潘三保鹤仙缮国公(十六)靛儿薛父薛公薛蟠薛蝌薛文起薛宝钗薛宝琴薛姨妈霍启臻儿鹦哥鹦鹉穆莳(十七)及以上戴权戴良檀云襄阳侯藕官藕榭癞头僧蘅芜君警幻仙子警幻仙姑麝月颦儿颦卿杨译霍译人名对比•晴雯Skybright天晴•袭人Aroma 芳香,香味•麝月Musk 麝香•秋纹Ripple 波浪,涟漪•茜雪Snowpink•芸香/蕙香/四儿Soldanella/Citronella/Number Four 高山钟花/亚香茅/四号•碧痕Emerald 祖母绿,翠绿色•小红Crimson 深红色(乍一看还以为和crime什么的相关)•佳蕙Melilot草木樨•坠儿Trinket 小装饰物•春燕Swallow•柳五儿Fivey老五?•茗烟Tealeaf 茶叶?•雪雁Snowgoose雪雁,雪鹅•紫鹃Nightingale 夜莺,歌鸲•香菱Caltrop 蒺藜,矢车菊•莺儿Oriole 黄鹂,金莺•宝蟾Moonbeam 月光•靛儿Prettikins?•翠缕Kingfisher 翠鸟•素云Candida (英语词典中找不到对应的。
《红楼梦》杨宪益和霍克斯翻译对照–321. 前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由于其篇幅庞大,情节复杂,多人物多线索的特点,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红楼梦》的两个著名翻译版本进行对照分析,分别为杨宪益和霍克斯的版本。
2. 杨宪益版本杨宪益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曾翻译多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
他对《红楼梦》的翻译非常注重原汁原味的传达,力求忠实于原文的风格和意境。
2.1 优点•忠实于原文:杨宪益对《红楼梦》的翻译非常忠实,力求原汁原味地传达清代文人的写作风格和意境。
他不仅翻译了文本的内容,还注重了古代汉语的特点和美感。
•语言优美:杨宪益的翻译语言流畅优美,读起来自然而舒适。
他善于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短语,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2.2 缺点•翻译不准确:尽管杨宪益的翻译力求忠实于原文,但有时他的翻译并不准确。
这可能是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差异以及特定词语的意义变化导致的。
•难于理解:由于杨宪益忠实于原文,遵循了清代文人的写作风格,他的翻译有时候过于晦涩和复杂,不易理解。
一些读者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他的翻译。
3. 霍克斯版本霍克斯是翻译学领域的权威,他对《红楼梦》的翻译注重通俗易懂,注重读者的理解和阅读体验。
3.1 优点•通俗易懂:霍克斯的翻译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他避免了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短语,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注重阅读体验: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他的翻译通常更加流畅和轻松。
他把重点放在了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形象上,使读者更容易投入其中。
3.2 缺点•翻译失去原味:霍克斯的翻译虽然通俗易懂,但有时候可能失去了原文的一些细微之处。
他为了追求通俗易懂,可能省略了一些原文中的文化和历史细节,导致翻译的内容不够丰富。
•缺乏古代汉语特色:霍克斯的翻译通常使用现代英语,并较少运用古代汉语的特色表达方式。
人物:旁白、鸳鸯、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刘姥姥、夫人、薛姨妈、丫鬟、贾母鸳鸯: Here's another set. On the left 'two aces' combine史: The sun and moon on earth and heaven shine.鸳鸯:On the right 'double aces' are found.史: The idle flowers fall, noiseless, to the ground.鸳鸯: In the middle, a 'four and a one.史: Red apricot leans on clouds beside the sun.鸳鸯: Together: The cherries ripen nine times in all.史: Birds in the Palace orchard make them fall.钗: Bravo史:Thanks, I can make it myself鸳鸯: it’s your turn, Miss Lin.The sign of 'heaven' on the left.林:A fair season, a season bereft.鸳鸯:In the middle a 'screen' finely wrought.林:No maid a message to the gauze window has brought.旁:For fear of a penalty ,Daiyu has been careless to quote lines from The Peony Pavilion and The Western Chamber. Bai Chai is the only one who knows it.林: On her fairy wand she carries peonies宝玉:Bravo, it’s fantastic! What do you think, Sister Bao?鸳鸯: it comes to your turn, Granny凤:yeah, it’s granny’s turn, right?众人:finally, it’s granny’s turn. Let’s listen to her.刘:We country folk sometimes get together and play this when we've nothing better to do.夫人:really?that’s great.Please just go ahead, granny薛姨妈:that’s right.please go ahead.众人:please go ahead quickly, granny刘:only the way we do it, it doesn’t sound so pretty as this众人:it’s ok丫鬟:It's easy, Just go ahead, it doesn't matter.薛姨妈:that’s right, please just go ahead.刘:well,then , I suppose I must try.鸳鸯:well, let’ begin then. 1、2、3、4、5、6、7.Here’s a set.On the left, 'four and four' make a man.刘: A man?Is it a farmer?众人:A farmer?贾母:Good, That's the style.薛姨妈:That’s right. Even madam is praising you.众人:yeah, go ahead刘:We country people can only talk about the things we know,You mustn't make fun of me."众人:no laughing薛姨妈:nobody makes fun of you.鸳鸯: 'Three and four,'green and red, in the centre.刘:green and red,green and red ……A big fire burns the hairy caterpillar.贾母:That right. Go on in your own way.夫人:go on, go on.鸳鸯: On the right a really fine 'double ace. '刘:A turnip and head of garlic in one place.鸳鸯: They make up 'flowers' in all.刘:flower? A huge pumpkin forms when the flower fall.薛姨妈:it's good,really good. It's in rhyme.凤:well said, granny. Let me help you to the wine.。
浅析藿克斯对《红楼梦》人物姓名的翻译英文版《红楼梦》对人名的翻译人物简介来自百度: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s),英国人,生于1923年,1945至1947年间于牛津大学研读中文,1948至1951年间为北京大学研究生,1959至1971年间于牛津大学担任中文教授,1973至1983年间成为牛津大学all souls学院的研究员。
曾为此学院的荣誉研究员。
霍克斯,1923年7月6日——2009年7月31日,享年86岁。
1970年代开始翻译《红楼梦》。
霍克斯用了10年的时间,翻译了前80回,分别在1973、1977、1980年出版了英文版《红楼梦》分册,最后四十回,由霍克斯的女婿汉学家闵福德完成。
由此,西方世界第一部全本120回的《红楼梦》便诞生了。
霍克斯对非地主阶级名称的翻译是意译,颇有意思。
以下摘录供评论。
译名的效果警幻仙姑 the fairy disenchantment disenchantment觉醒晴雯 skybright 天晴袭人 aroma 芳香,香味麝月 musk 麝香(让我联想到风湿膏之类的东西)秋纹 ripple 波浪,涟漪茜雪 snowpink 芸香/蕙香/四儿soldanella/citronella/number four 高山钟花/亚香茅/四号碧痕 emerald 祖母绿,翠绿色小红 crimson 深红色(乍一看还以为和crime什么的相关)佳蕙 melilot 草木樨坠儿trinket 小装饰物春燕 swallow 柳五儿 fivey 老五?茗烟tealeaf 茶叶?雪雁 snowgoose 雪雁,雪鹅紫鹃 nightingale 夜莺,歌鸲香菱 caltrop 蒺藜,矢车菊莺儿 oriole 黄鹂,金莺宝蟾moonbeam 月光靛儿 prettikins ?翠缕 kingfisher 翠鸟素云 candida (英语词典中找不到对应的。
拉丁语candidus 白,纯洁)妙玉 adamantina 金刚(妙姐就是与众不同)鸳鸯 faithful 忠诚的琥珀 amber 琥珀傻大姐 simple 愚蠢的?平儿 patience 容忍,耐心(夹缝中生存)丰儿 felicity 巨大幸福兴儿 joker (的确很逗乐)旺儿 brightie ?彩明sunshine 秋桐 autumn 善姐 mercy 彩云 suncloud 太阳云?彩霞 sunset 日落,晚霞金钏 golden 金的玉钏 silver 银的(为什么不是玉的)抱琴 lutany ?(lute鲁特琴)司棋 chess 侍书 scribe抄写员入画 picture 绣桔 tangerine 柑橘翠墨 ebony 乌黑色琪官 bijou 珠宝首饰(这些x官的名字好像都是法语词)文官 elegante 优雅宝官trésor ?(和英语的treasure相似)玉官 topaze 黄玉龄官 charmante 迷人芳官/耶律雄奴/温都里纳/玻璃parfumée/yelu hunni/aventurin/glassy or glass-eyes 香/耶律匈奴/金星玻璃/玻璃蕊官 etamine 纱罗藕官 nenuphar 睡莲葵官/大英 althee/valiant 蜀葵属?/英勇的荳官 cardamome 豆蔻艾官 artemisie 蒿属植物?茄官 aubergine 紫茄子菂官 pivoine 牡丹?(“菂”是莲子的意思)卍儿 swastika 卍字符(会不会让西方人联想到ss)瑞珠gem 宝石宝珠 jewel 宝石云儿 nuageuse 云(法语)娇杏lucky 侥幸智能 sapientia 智慧?多浑虫 "droopy duo" 萎靡多?多姑娘 "the mattress" 床垫(这个真邪恶)其他只露脸没台词的就不收录了宝玉给袭人改名的一节中英对比: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
《红楼梦》德英译本人名翻译特色比较《红楼梦》的人物命名极具特色。
本文选取大卫·霍克斯所译英文版和弗兰兹·库恩所译德文版中一些典型人名,从归化、异化角度对其翻译特色进行分析、比较。
为了作品在目标语者中的传播和普及,译者应该更多地采用归化翻译。
标签:《红楼梦》人名归化异化一、引言《红楼梦》是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极为璀璨的明珠,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其各种译本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向全世界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了一个窗口。
如此一部彪炳史册的巨著,加之中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红楼梦》的翻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两位汉学家——《红楼梦》英文版译者大卫·霍克斯和德文版译者弗兰兹·库恩克服了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
笔者将从一个小的切入点——人名翻译,对德英译本不同的翻译风格和技巧做一简要分析。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起名字十分重视。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除了极具重要性之外,中国人取名字还是一种艺术。
张爱玲在《必也正名乎》中说道:“为人取名字是一个轻便的,小规模的创造。
”相比之下,西方人取名则更像是一种程序:在神话传说或宗教经典中挑选一个现成的即可。
这种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也给翻译造成了很大挑战。
《红楼梦》人物姓名尤其复杂。
全书人物近千,关系纷繁复杂。
作者给这些人物的命名手法极具艺术性,倾注了作者的个人感情,个中滋味若非母语者很难体会。
例如采用大量谐音等双关语: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卜世仁(不是人)、甄英莲(真应怜)等,既突出了人物性格,又暗示了人物命运。
这些名字体现了汉语语境下丰富的文化内涵,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脱离了原有语境后难免会出现信息缺损。
译者在“达”和“雅”之间难免会顾此失彼。
二、翻译理论目前学界比较通行的翻译理论即为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翻译的归化和异化是由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提出的。
《红楼梦》英译本中的人名翻译艺术段瑞芳(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巩义451200)摘要:《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书中人物众多,单单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三百多人。
这些人物名称有的引经据典,有的借用谐音手法等,且这些人名具有暗示人物背景、身份、性格以及命运的功能。
在人物起名上曹雪芹可谓独树一帜,科学掌握其命名技巧对于理解整部作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背景差异,使得译者往往很难精准的翻译出人名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含义。
基于此,该文拟从人名的重要价值出发,分析《红楼梦》中的人名特点,探讨英译本《红楼梦》的人名翻译艺术。
关键词:《红楼梦》;人名翻译;音译法;意译法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6)15-0101-02《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语言和创作艺术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最高峰。
《红楼梦》英译本的存在,一方面给西方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提及文学作品,首先想到的便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作者曹雪芹以独具匠心的命名技巧给以人物鲜明的特色,有的引用古诗词,有的借助谐音,从所取的名字上就能够看出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甚至整个人生与命运。
深刻理解人物名字的深层含义,对于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及让英语语言读者了解我国封建社会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
1人名的重要价值1)人名的文化内涵人名作为文化载体的重要形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人名的语源十分广泛,所涉及的典故也居多,文化容量比较庞大,且变化多端,针对人名文化与人名翻译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比较重视“起名”,在我国春秋时期,学者孔子就极其强调“名”,比较著名的学说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等。
浅谈《红楼梦》英译本中的人名翻译
摘要:《红楼梦》中出现的人物众多,曹雪芹在对人物塑造时,首先在起名上就已经显示出其苦心,书中人物命名极其巧妙,这对于整部巨作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探究《红楼梦》英译本中的人名翻译,在艺术赏析的同时并对人名翻译手法进行归纳。
关键词:《红楼梦》人名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578(2011)02-0031-01
1 引言
每每提到成功的文学作品,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书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多达三四百众。
曹雪芹的对于书中人物的命名可谓独具匠心,极其巧妙,有的运用谐音,有的引自古诗,所取人名能够看出人物的身份,性格甚至命。
《红楼梦》开篇即点出此乃“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之事,四大家族之“贾”(假),贾政(假正),贾琏(假廉),贾宝玉(假宝玉)。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则理解为“原应叹息”,四位贾府千金的命运也着实令人叹息。
秦可卿(情可情),秦钟(情种),青埂峰(情根峰),一个“情”字则是连接贾宝玉和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一根主线。
书中其他人物命名之妙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2 《红楼梦》英译本对人名翻译的处理方法
文学作品的翻译,往往会有一定的信息缺失,一是由于文化的不同。
还有就是译者本身对于原著的理解程度也会直接影响译文。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即使是中国人,没有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要理顺这么些人物关系也绝非易事。
曹雪芹对书中人物的命名做到了“一闻其名,则解其味”,英译本若要做到这一点则实属不易了。
《红楼梦》的全本英译目前只有两种,杨宪益夫妇的a dream 0f red mansions(以下简称杨译本)和霍克斯翁婿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下简称霍译本)。
两个版本各有千秋,都是将《红楼梦》推向世界读者的力作。
汉语人名翻译至今采用最多的还是音译法,杨译本和霍译本在主要人物方面都大部分采用此法。
杨译本采用韦氏音标音译,如:甄士隐chen shih-yin,贾雨村chia yu-tsun。
而霍译本则使用汉语拼音,如:甄士隐zhen shiyin,贾雨村jia yuncun。
杨译本使用韦氏音译更符合英语的发音习惯,使外国读者更容易接受。
而霍译本的汉语拼音音译则保持了原著中的原汁原味。
不过《红楼梦》不是一部普通的小说,曹雪芹在给书中人物取名字时可是下了功夫的。
如果单纯地将甄士隐,贾雨村按照上述的音译法译出来,恐怕读者难以理解到曹雪芹之“真事隐,假语存”的味道了,所以两译本都在译文后面加了标注,是为音译加注。
如杨译本之甄士隐chen shih-yin,后面又加了标注ho—mophone for ‘true facts concealed。
此法虽然将原文人名所含寓意解释清楚
了,不过试想一个外国人读chen shih-yin(homo—phone for·true facts concealed),跟国人读甄士隐(真事隐)还是不能完全对等罢。
霍译本在处理人名方面还使用了意译法。
这种译法是译者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原作者本身的命名用意结合起来,而另外选择了一个译名。
此法霍译本多用在、r鬟奴仆之辈的名字上,因为贾府丫鬟奴仆的命名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寓意,本来就不同于主要人物的命名思路。
霍译本在这方面有不少神来之笔,如鸳鸯译为faithful,有种人如其名的感觉,虽然少了贾母身边、r鬟名字花草虫名,奇珍异宝的韵味,但是却显示了这个、r鬟的性格:对贾母忠诚,誓死不嫁。
这点来看似乎译文也很有味道呢。
甄家丫鬟娇杏,译为lucky,则同样有如娇杏(侥幸)般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另有多混虫译为droopy duo,一个droopy将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还有多姑娘译为mattress,活脱脱一个轻浮的女子形象立在读者面前。
再如袭人译为aroma,晴雯译为sky—bright,平儿译为patience,香菱译为caltrop等等。
读者可细品霍译此处之妙。
另外一个让译者头疼,读者难解的就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了。
本来人物就多,加之封建社会长幼尊卑有序,一点马虎不得,前面已经说过对于国人来说理清这里面的人物脉络已属不易,那么对于译者来说,这更是一个考验。
霍译本处理人物关系方面似乎更胜一筹,前面对于主要人物和奴仆丫鬟霍译采取了两种不同译法,已经让读者可以大致分清主次。
这里我们单就看看霍译怎么样处理主要人物的长幼秩序。
主要人名的命名前面已经提过还是主要采取音译,保留了原著的原汁原昧,只是在处理辈分之时霍译在名字前面各自加了不同的称谓,以示区别。
贾政,译为master jia,那么王夫人则译为her ladyship或者lady wang,贾母高一个辈分,译为her old ladyship,到了王熙凤这一辈则是mrs,lian,未婚的姊妹们冠以miss,如miss lin(林黛玉),miss bao(薛宝钗)。
而在处理贾宝玉和贾琏这一辈的时候,为了区别贾政的master jia,则处理为master bao(贾宝玉)master lian(贾琏)。
同一个人物出现在不同场合时称谓也会发生变化,还是以贾政为例,单纯译为jia zhen,如果人物出现在子侄小辈前,可用master jia或master zheng,而如果是出现在奴仆面前则用sir zheng。
3 结论
通过前面对于《红楼梦》这部文学巨作本身命名之妙,再分析《红楼梦》英译本(杨译本和霍译本)对人名的处理,可以得出译者在处理人名翻译时并无定法。
无论是音译,音译加注,或是意译都需要译者自己去把握,译者需要基于对原作本身的理解,再加上对于不同文化产生的差异,当然还要要求译者对自己本身语言的巧妙运用,理清思路,必然得出一部上好的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