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莱芜市第四中学上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山东省莱芜市第四中学上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山东省莱芜市第四中学上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山东省莱芜市第四中学上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训练(Word版 含解析)

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是P、Q两质点运动的v-t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 )

A.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

B.零时刻P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质点的加速度

D.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错误.

B.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表示加速度,所以零时刻P质点的速度为虽然为零,但是斜率(即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即斜率逐渐减小最后接近零,所以P质点的加速度一开始大于Q的加速度,后来小于Q的加速度,故C错误.

D.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所以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C三点,已知从A到B和从B到C速度的增加量△v均为2m/s,AB间的距离x1=3m,BC间的距离x2=5m,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A.1m/s2

B.2m/s2

C.3m/s2

D.4m/s2

【答案】B

【解析】

【分析】

通过速度变化量相等得知两段过程所用的时间相等,结合平均速度推论和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

【详解】

因为A到B和从B到C速度的增加量△v均为2m/s,可知A到B的时间和B到C的时间相等,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B点的速度

12

4

2

B

x x

v

T T

+

==;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22

1

2

B A

v v ax

-=

22

442

()(2)23

T T T

--=??

解得:

T=1s

则加速度

22

2

m/s2m/s

1

v

a

T

?

===

故选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3.一列复兴号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车头经过站台上三个立柱A、B、C,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其x-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头经过立柱B的速度为0

31

2x

t t-

B.车头经过立柱A、B的平均速度为0

21

x

t t-

C.动车的加速度为

()

()()()

0321

213231

2

x t t t

t t t t t t

-+

---

D.车头通过立柱B、C过程速度的变化量为

() ()() 0

321

2131

2x t t t

t t t t

-+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车头经过站台上立柱AC段的平均速度

31

2

AC

AC

AC

x x

v

t t t

==

-

由图可知,B点是AC段的位置中点,所以B点的瞬时速度应该大于AC段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

B.车头经过立柱A、B的平均速度为

21

AB

AB

AB

x

x

v

t t t

==

-

故B正确;

C.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动车的加速度为

0213

3121312132

2(2)

()()()

22

AC AB

v v x t t t

v

a

t t t t

t t t t t t t

---

?

===

--

?---

-

故C错误;

D.车头通过立柱B、C过程速度的变化量为

0213

3121

2(2)

()()

x t t t

v a t

t t t t

--

?=?=

--

故D错误;

故选B。

4.如图所示,水平线OO'在某竖直平面内,距地面高度为h,一条长为L(L h

<)的轻绳两端分别系小球A和B,小球A在水平线OO'上,竖直向上的外力作用在A上,A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从OO'上另一点静止释放小球1,当小球1下落至与小球B等高位置时,从OO'上静止释放小球A和小球2,小球2在小球1的正上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B将与小球1同时落地

B .h 越大,小球A 与小球B 的落地时间差越大

C .从小球2释放到小球1落地前,小球1与2之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均匀增大

D .若1落地后原速率弹回,从此时开始计时,1与2相遇的时间随L 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设小球1下落到与

B 等高的位置时的速度为v ,设小球1还需要经过时间t 1落地,则:

2

1112

h L vt gt -=+

① 设B 运动的时间为t 2,则

2

212

h L gt -=

② 比较①②可知

12t t <

故A 错误;

B .设A 运动时间为t 3,则

2312

h gt =

可得

32t t -=

可知L 是一个定值时,h 越大,则小球A 与小球B 的落地时间差越小。故B 错误; C .1与2两球的距离

22

1122

L t gt gt t νν'=+

-= 可见,两球间的距离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故C 正确; D .作出小球1和小球2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t 1时刻,小球2开始运动;t 2刻,小球1落地;t 3刻,小球1和小球2相遇。图中左边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就是轻绳的长度L ,可见,若1落地后原速率弹回,从此时开始计时,1与2相遇的时间随L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D 错误。 故选C 。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与运动时间t 的关系图象。若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0时,乙物体一定在甲物体前面

B .t =1s 时,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

C .t =2s 时,乙物体速度大小为1m/s

D .t =3s 时,甲物体速度大小为3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对于甲物体有

01

2

x v a t v t =

=+甲甲甲 由题图知

21/2s 1

m a =甲 00v =甲

22m/s a =甲

对于乙物体有

01

2

x v a t v t =

=+乙乙乙 由题图知

2/2

m s 1

1a =-乙 04m/s v =乙

22m/s a =乙

由于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两物体恰不相碰,则乙物体在后,甲物体在前,故A 错误; B .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即

422t t -=

解得

1s t =

故B 正确;

C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当2s t =时,乙物体的速度大小

42m/s 0v t =-=乙()

故C 错误;

D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当3s t =时,甲物体的速度大小

26v t m/s ==甲

故D 错误。 故选B 。

6.a b 、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0t =时刻,b 车在a 车前方0S 处,在10~t 时间内,b 车的位移为s ,则( )

A .若a b 、在1t 时刻相遇,则03s s =

B .若a b 、在12t 时刻相遇,则032

s s = C .若a b 、在1

3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143

t D .若a b 、在1

4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a 车速度为13

v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根据题述,在0t =时刻,b 车在a 车前方0S 处,在10~t 时间内,b 车的位移为s ,若a b 、在1t 时刻相遇,根据v t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则有

03s s s +=

解得02s s =,故A 错误; B .若a b 、在

1

2

t 时刻相遇,根据v t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则有 0744

s s s +

= 解得032

s

s =

,故B 正确; C .若a b 、在1

3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的时刻为关于1t t =对称的153t 时刻,故C 错误; D .若a b 、在

1

4t 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174

t ,下次相遇时a 车速度 111

117244

a v t v v v t =-

?= 故D 错误。 故选B 。

7.汽车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代步工具,而车辆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则速度变化越快

C.在如图所示的a–t图象中,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在均匀减小

D.在如图所示的a–t图象中,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 m/s,则2 s末的速度大小可能为8 m/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速度变化率为0是指加速度保持不变,如果加速度为0,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加速度不为0,则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故A错误;

B.加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变化越快,选项B错误;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如图示加速度减小,则物体速度增加得变慢了,但仍是加速运动,故C错误;

D.根据v-t图象可知,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同理在a-t图象中可知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即△v,则得:

△v=1

2

×2×3m/s=3m/s

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故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5m/s,则小球在2s末的速度为8m/s,故D正确.

【点睛】

本题要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其定义方法和单位,知道在a-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能理解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由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决定而不是由加速度的大小变化决定.

8.甲、乙两质点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0时,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

B.在0~t0内,乙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在0~2t0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平均速度

D .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t 0时刻相距最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t=0时,甲的速度为正,乙的速度为负,说明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 错误.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在0~t 0内,乙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故B 错误.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则知在0~2t 0内,乙的位移小于甲的位移,则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故C 错误.若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甲一直沿正向运动,乙先沿负向运动,两者距离增大,后沿正向,在t 0时刻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者间距增大,t 0时刻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间距减小,所以t 0时刻相距最远,故D 正确.故选D 。 考点:v-t 图像

9.某同学放学准备乘坐805路公交车,到达公交站时,看见公交车已经沿平直公路驶离车站,司机听到呼喊后汽车马上以2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该同学同时以4m/s 的速度匀速追赶汽车,汽车开始刹车时速度为8m/s ,减速前距离同学12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交车刹车第1s 内位移为1m

B .公交车从开始刹车5s 内位移为15m

C .公交车刹车过程平均速度为4m/s

D .该同学追上汽车所需的时间为7s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汽车减速至停止所用时间为t ,加速度大小为a ,初速度v 0以向前为正,根据

0v at v =+可得

28m/s =4s 2m/s

o v t a =

= 由此可知汽车在第1s 内没有停止,第1s 内的位移为x 1,时间为t 1则有

210111

2

x v t at =-

解得

17m x =

故A 错;

B .由上可知,汽车减速4s 后已经停止,所以汽车5s 内的位移实际上是4s 内的位移,设此位移为x 2,则有

221

2

x v t at =-0

解得

216m x =

故B 错;

C .公交车刹车过程平均速度为

216m =4m/s 4s

x v t =

= 故C 正确;

D .设同学追上汽车所用的时间为t 2,同学的速度为v 人,在这个时间内汽车的位移x 3,同学的位移x 4,汽车刹车前与同学的距离为L ,根据题意有

2302212x v t at =-

42x v t =人 34x L x +=

解得

26s t =或22s t =-(舍去)

由于汽车刹车过程只需要4s ,所以说明人在追上汽车前汽车已经停止,则26s t =也不符合题意舍去;设人要追汽车的实际位移为x 5,人追上汽车的实际时间为t 3,整个过程有

52x L x =+

53x v t =人

解得

37s t =

故D 正确。 故选CD 。

10.如图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以初速度v 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BD =6 m ,BC =1 m ,滑块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 s 。设滑块经过C 时的速度为v C ,则( )

A .滑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 2

B .v

C =6 m/s C .DE =3 m

D .从D 到

E 所用时间为4 s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题意可知

7m AC =,5m CD =

根据2x at ?=求解加速度大小

22257m/s 0.5m/s 4

x a t -?=

== A 正确;

B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75

m/s 3m/s 24

AC CD C x x v t ++=

== B 错误;

C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逆过程为匀加速直线运动,CE 之间的距离为

2

9m 9m 21

C CE

v x a === 则

9m 5m 4m DE =-=

C 错误;

D .从D 到

E 同样采用逆过程

212

DE x at =

解得时间

224

s 4s 0.5

DE

x t a ?=

== D 正确。 故选AD 。

11.甲、乙两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a 、b 两条图线所示,其中a 图线是直线,b 图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两车在t 1时刻并排行驶。下列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t 1到t 2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

B .t 1到t 2时间内乙车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 .t 1到t 2时间内乙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 .在t 2时刻两车也可能并排行驶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v -t 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即物体的位移,由图可知t 1到t 2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选项A 正确;

B .由图象可知,乙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选项B 错误;

C .根据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乙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 正确;

D .两车在t 1时刻并排行驶,因t 1到t 2时间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可知在t 2时刻两车不可能并排行驶,选项D 错误。 故选AC 。

12.甲物体从离地面H 高空自由落下,而乙物体在地面以初速度v 0同时向上抛出,两物体在离地面

3

4

H 处相遇,如果g 、v 0为已知量,则( ) A .从自由下落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0

2v t g

= B .甲物体落到地面时,乙物体仍在上升

C .相遇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2

v D .乙上升的最大高度就是H ,且2

02v H g

=,而甲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v 0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两者相遇时,甲的位移为

14H ,乙的位移为3

4

H 。相遇时,甲乙的位移之和为H ,即 22011

22

gt v t gt H +-= 甲的位移

211

42

H gt = 乙的位移

203142

H v t gt =- 所以

2

02v H g

=,02v t g = 故A 正确;

B .乙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间

01v t g

=

物体甲的位移

22200111

()222v v h gt g H g g

==?==

甲距地面的高度为0,即甲物体落到地面时,乙物体上升到了最高点,故B 错误; C .由A 可知,两者相遇时的运动时间

2v t g =

甲的速度

2v v gt ==

甲 乙的速度

02

v v v gt =-=

乙 故C 正确;

D .乙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

202v h H g

==

甲做自由落体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可知落地速度

2

00222v v gH g v g

==?=

故D 正确。 故选ACD 。

13.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对这两质点在0~3 s 内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2 s 时,甲、乙两质点相遇

B .在甲、乙两质点相遇前,t =1s 时,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

C .甲质点的加速度比乙质点的加速度小

D .t

=3 s 时,乙质点在甲质点的前面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C .由图可知

0=2m/s v 甲,0=1m/s v 乙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

22=m/s 3a -甲,21

=m/s 2

a 乙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选项C 错误;

AD .由公式2

012

x v t at =+得1s 、2s 、3s 时两质点的位移分别为

15m 3x =甲,28

m 3

x =甲,3 3m x =甲

1 1.25m x =乙,23m x =乙,3 5.25m x =乙

因为甲、乙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可知t =2s 时,甲、乙没有相遇,t =3s 时,乙质点在甲质点的前面,故A 错误,D 正确;

B. 在甲、乙两质点相遇前,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图可知,当t =1s 时,速度相等,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选项B 正确。 故选BD 。

14.一辆客车以加速度a 1由静止驶出车站并沿着平直的公路加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车后方有一名乘客还没有上车,司机紧接着刹车,做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停车时客车共行驶距离为s ,则( )

A .加速行驶的距离为2

12

a s a a + B 122()s a a + C 1

2122()

sa a a a +

D 1212

2()

s a a a a +【答案】AD 【解析】 【详解】

B .设加速结束时的速度为v ,则

22

12

22v v s a a += 解得

v =

选项B 错误; A .加速的距离:

2

11212

2a v x a s a a ==+

选项A 正确; C .加速时间为

11

v t a =

=选项C 错误; D .减速的时间:

22

v t a =

=则客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21t t t =+=

选项D 正确;

15.物体以速度v 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 、B 两点间需时为t ,现在物体由A 点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大小为a 1)至某一最大速度v m 后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至B 点停下,历时仍为t ,则物体的

A .v m 可能为2v ,与a 1、a 2的大小有关

B .v m 只能为2v ,无论a 1、a 2为何值

C .a 1、a 2必须满足1212a a a a + =2v

t

D .a 1、a 2值必须是一定的

【答案】BC 【解析】

由于物体先做匀加速,后做匀减速,所以通过的路程

221122212211111

22222

m m m m m s a t v t a t v t v t v t v t vt =

+-=+-==,所以v m =2v 与加速度无关.选项A 错误,B 正确;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之和t =

12

m m

v v a a +,而v m =2v ,代入得

1212a a a a + =2v

t

,选项C 正确,D 错误;综上本题选BC.

山东省莱芜莱城区主要经济指标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山东省莱芜莱城区主要经济指标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针对莱芜莱城区主要经济指标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莱芜莱城区主要经济指标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莱芜莱城区主要经济指标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莱芜莱城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年末总人口,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莱芜莱城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莱芜莱城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莱芜莱城区主要经济指标现状 (1) 第二节莱芜莱城区年末总人口指标分析 (3) 一、莱芜莱城区年末总人口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年末总人口现状统计 (3) 三、莱芜莱城区年末总人口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比重统计 (3) 四、莱芜莱城区年末总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莱芜莱城区年末总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年末总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年末总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莱芜莱城区年末总人口同全省年末总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莱芜莱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 (7) 一、莱芜莱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莱芜莱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莱芜莱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莱芜莱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9)

2021年高考物理专题练习:匀变速直线运动

2021 年高考物理专题练习:匀变速直线运动 1、如图所示是几个质点的运动图象,其中做匀变速运动的是 ( ) A.甲、乙、丙 C.甲、丙、丁2、关于匀变速直线运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B.位移总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C.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方向一致 D.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并不一定都相同 3、(双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保持不变 B.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一定相等 C.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一定相等 D.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与时间成正比 4、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A.质量大的下落得快 B.质量小的下落得快 C.两球下落的时间相同 D.两球下落的加速度不同 5、(多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 ) A.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1.2 m/s2 B.甲、乙、丁 D.乙 甲丁

C.前 3 s内的位移大小是 6 m D.第 3 s末的速度大小是 3.6 m/s 6、一物体做加速度为a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的速度为2v0.在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 3v20 B.2a v 20 a 7、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 一片梧桐叶从高为 5 m 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g取10 m/s2)( ) B .0.5 s C.1 s D.3 s 8、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 A.加速度大小恒为 1 m/s2 B.在0~2 s内的位移大小为1 m C.2 s末的速度大小是 4 m/s D.第 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 9、一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危险情况,汽车 必须紧急刹车.刹车时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刹车后汽车滑行的距离是() A .40 m B.20 m C.10 m D.5 m 10、(双选)伽利略曾经假设了两种匀变速运动:第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第二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那么,关于自由落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 B.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的变化不等 C.经过相同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 D.经过相同的位移,速度的变化不等11、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2v2 0 A . a D. v2a20 A 0.1 s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是P、Q两质点运动的v-t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 ) A.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 B.零时刻P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质点的加速度 D.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大,故A错误. B.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切线表示加速度,所以零时刻P质点的速度为虽然为零,但是斜率(即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即斜率逐渐减小最后接近零,所以P质点的加速度一开始大于Q的加速度,后来小于Q的加速度,故C错误. D.由于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所以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故D正确. 故选D。 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设该物体运动的时间为t,位移为x,其 21 x t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t=0时,物体的速度为ab C.0~b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2ab2 D.0~b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2b时间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D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201 2 x v t a t =+ 加得 02112 x v a t t =+加 即 2 1 x t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所以由图象可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b 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2b 时间内物体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A 错误,D 正确; B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 0221a v k ab b == = 选项B 错误; C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 1 -2 a a =加 解得 -2a a =加 将t =b 代入201 2 x v t a t =+ 加得 ()222011 2222 x v t a t ab b a b ab =+=?+?-?=加 选项C 错误。 故选D 。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与运动时间t 的关系图象。若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0时,乙物体一定在甲物体前面 B .t =1s 时,甲、乙两物体恰不相碰 C .t =2s 时,乙物体速度大小为1m/s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12题;共96分) 1. (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A . 淡(dàn)泊宁静致远 B . 淫(yín)慢无以成学 C . 枯(kū)落年与时驰 D . 险躁(zào)悲守穹庐 2. (2分)下面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B .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C .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D .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3. (2分) (2016七上·邹平期末)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我校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师生创文在路上”的志愿服务活动。 B . 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 .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 . 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的结果。 4. (2分)下面几句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②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③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④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⑤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④③①⑤ C . ②①⑤③④ D . ①③⑤②④ 5. (16分)阅读《曹刿论战》,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高一物理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练习(word版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 1.某人驾驶一辆汽车甲正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突然发现前方50m 处停着一辆乙车,立即刹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刹车后第1个2s 内的位移是24m ,第4个2s 内的位移是1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甲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2 B .汽车甲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3 12 m/s 2 C .汽车甲刹车后停止前,可能撞上乙车 D .汽车甲刹车前的速度为13.9m/s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D .假设汽车甲8s 内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2 41-=3x x aT 得 22 412 12423m/s m/s 33412 x x a T --= ==-? 根据2 101112 x v t at =+ 得初速度为 2 0123242212m/s 13.9m/s 2 v +??=≈ 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00013.9 s 7.3s 2312 v t a --= ==- 可知汽车甲在8s 前速度减为零。 设汽车甲的加速度为a ,根据2 101112 x v t at =+ 得 02422v a =+ 汽车甲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0000--v v t a a = = 采用逆向思维,最后2s 内的位移为 201 61m 2v x a a '=--=-()() 联立解得 a =-2m/s 2 v 0=14m/s

选项A 正确,BD 错误。 C .汽车甲刹车到停止的距离 22 000014 m 49m 50m 22(2) v x a --===?-< 可知甲不能撞上乙车,选项C 错误。 故选A 。 2.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相距x =6m ,从此刻开始计时,乙做匀减速运动,两车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12s 内关于两车位置关系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4s 时两车相遇 B .t =4s 时两车间的距离为4m C .0~12s 内两车有两次相遇 D .0~12s 内两车有三次相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题中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表示位移,0~4s ,甲车的位移为48m ,乙车的位移为40m ,因在t =0时,甲车在乙车后面6m ,故当t =4s 时,甲车会在前,乙车会在后,且相距2m ,所以t =4s 前两车第一次相遇,t =4s 时两车间的距离为2m ,故AB 错误; CD .0~6s ,甲的位移为60m ,乙的位移为54m ,两车第二次相遇,6s 后,由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又跑在前面,8s 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两车还会有第三次相遇,当t =12s 时,甲的位移为84m ,乙的位移为72m ,甲在乙的前面,所以第三次相遇发生在t =12s 之前,所以在0~12s 内两车有三次相遇,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3.一列复兴号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车头经过站台上三个立柱A 、B 、C ,对应时刻分别为t 1、t 2、t 3,其x -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测试试题及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测试 说明:本测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多选题)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下列哪些方法是他在这个实验中采用过的( ) A.用水钟计时 B.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 C.改变斜面倾角,比较各种倾角得到的x/t2的比值的大小 D.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伽利略时代采用的计时方法是水钟计时,A对,B错.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伽利略利用数学推理得出结论,若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则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C正确.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D正确. 答案ACD 2. 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减速,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则汽车在最后2 s所通过的距离为( ) A. 10 m B. 5 m C. 4 m D. 8 m

解析 求汽车最后两秒所通过的路程,可以将汽车的减速运动看做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 s 内的位移,根据x =12at 2=12 ×2×22 m =4 m. 答案 C 3.如图所示是某运动物体的x -t 图象,则它的运动情况是( ) A .开始静止,然后向x 轴的负方向运动 B .开始静止,然后沿斜面向下滚动 C .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然后逐渐变慢 D .先沿一个平面滚动,然后沿斜面向下滚动 解析 起初x -t 图象是水平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后来是斜向下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反方向的匀速运动,A 项正确,C 项错误;x -t 图象不是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B 、D 错误. 答案 A 4. (多选题)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智能太阳能百叶窗的叶片表面搭载了含有晶体硅的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有光照时发的电可供给电动机自动调节 窗帘的开合和伸展。构成百叶窗叶片发电的材料是() A. 半导体材料 B. 超导材料 C. 纳米材料 D. 磁性材料 2.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 缝衣针和磁铁接触几次,缝衣针就能吸起铁屑 B. 电风扇扇叶的周边部分,容易积攒更多的灰尘 C. 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D. 用干抹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上粘有细小的绒毛 3.甲、乙为两个条形磁铁的两个磁极,根据如图所示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和磁感线的 分布可知() A. 根据磁感线的分布可判定甲乙是异名磁极 B. 两个磁铁周围的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C. 甲、乙都是S极 D. 甲、乙都是N极 4.两只不同规格的灯泡按如图方式连接,将开关S1和S2闭合,两灯都发光,则() A. 两灯泡是串联的 B. 电流表A2测灯泡L2的电流 C. 电流表A1的示数比A2的示数大 D. 将S2打开,两灯都会熄灭 5.R1、R2、R3是三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分别将它们串联起来(如图甲所示)和并联起来(如图乙所示)接入电路, 闭合开关后,已知通过乙图中每个电阻的电流大小关系为I1U2>U3 C. U1U1>U3 6.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上,安全用电常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 若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则一定是电路中某处发生了短路 B. 用电器的三脚插头也可以插入两孔插座中使用 C. 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手指须接触笔尖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专题(新编)

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像专题 图象与 图象的比较: 图象与 图象 图象 速度示加速度 1.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右 图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 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 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2. 某同学从学校匀速向东去邮局,邮寄信后返回学校,在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s-t 图像应是图应是( )

3.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s-t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t1前,P 在Q 的前面 B. 0~t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 0~t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4.物体A 、B 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右图可知 ( ) A.从第3s 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 比B 迟3s 才开始运动 C.在5s 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 末A 、B 相遇 D.5s 内A 、B 的加速度相等 5. A 、 B 、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 .质点 C 的平均速度最小 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不相等 6.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4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0t

物理必修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归纳与推导

物理必修第二章匀变速直 线运动公式归纳与推导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归纳及推导证明导学案2018年9月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速度公式:at v v +=0 (2)位移公式:2021 at t v x += (3)位移速度公式:ax v v 22 02=- (4)平均速度公式:①t x v = (普适)②2 0v v v += (5)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公式:20 2 v v v v t +== 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6)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22 2 02v v v x += 可以证明:无论加速还是减速,都有:2 2 x t v v < (7)任意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恒量,且有:2aT x =?(相邻) ※此式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推广:2)(aT N M x x N M -=-(间隔) 二、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at v =221at x =ax v 22=2v v =……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用逆向思维(逆过程)可看 做初速度为0的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关系式: (1)等分时间:取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t =0时刻v 0=0。(见第2页图示) ①第1T 末、第2T 末、第3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1:2:3:…:n ②前1T 内、前2T 内、前3T 内……位移之比为1:4:9:…:n 2 ③第1T 内、第2T 内、第3T 内……位移之比为1:3:5:…:(2n -1) (2)等分位移:取连续相等的位移x ,t =0时刻v 0=0。(见第2页图示) ①第1x 末、第2x 末、第3x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3:2:1…: ②前1x 内、前2x 内、前3x 内…所用时间之比为:3:2:1…: ※③第1x 内、第2x 内、第3x 内…所用时间之比:)23(:)12(:1-- …:(-) 基本公式主要涉及五个物理量:位移x 、加速度a 、初速度v 0、末速度v 、时间t 。除时间t 外,x 、a 、v 0、v 均为矢量,一般以初速度v 0的方向为正方向。 由打点计时器可以精确.. 算出匀变速运动中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及运动的加速度,公式分别为: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绮.丽(qí)恬.静(tián)头衔.(xián)阴霾.(mái) B.祈.祷(qǐ)虐.杀(nüè)孪.生(luán)悚.峙(sǒng) C.黄晕.(yùn)丫杈.(chà)颠簸.(bǒ)卷帙.(zhì) D.徘徊.(huái)称.职(chèng)枯涸.(hé)滑稽.(jī)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擎天憾地兴高采烈骇人听闻恍然大悟 B.踉踉跄跄猝不及防苦心孤诣一劳永逸 C.心不在焉浑身解数销声匿迹琬言谢绝 D.淳淳诱导屏息聆听碌碌无为天真无邪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被当作异想天开 ....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 B.学校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参加活动,各得其所 .... C.我们班的师生关系非常融洽,老师非常尊重学生,对学生的意见总是随声附和 .... D.面对烈士墓,想起那些人民英雄,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 4.(2分)下列选项中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毕、岱、忘、鲨”以上全是下形上声的形声字 B.“卑鄙、见利忘义、贪生怕死”都是贬义词 C.《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 D.《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脍炙人口的童话作品 5.(2分)对下列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检测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 1.(2018·上海杨浦区高一检测)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B.匀减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先减小再增大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A 2.(2018·浙江省选考模拟)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从滑道最高端的同一位置先后滑下,到达低端的同一位置,对于整个下滑过程,两同学的 A.位移一定相同 B.时间一定相同 C.末速度一定相同 D.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解析】下滑过程中的始末位置相同,即位移相同,由于两者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所以导致运动情况不同,即运动时间,以及到达末端的速度不一定相同,A正确BC错误;位移大小相同,而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所以两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D错误。 【答案】A

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2 3152 x t t =-(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知,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A .5 s B .10 s C .15 s D .24 s 【解析】根据位移公式2201(3 122 m)5x v t at t t =+ =-,可得初速度015 m/s v =,加速度23 m/s a =-,则物体速度减为零的时间0 00 5 s v t a -==,选A 。 【答案】A 4.(2018·云南省高一检测)一物体做加速度为21m/s -的直线运动,0t =时速度为5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初速度为5m/s -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 B .加速度为21m/s -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 C .t=1s 时物体的速度为4m/s - D .初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解析】当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公式0v v at =+,得 5v t =--,经过1 s ,速度为15m/s 1m/s 6m/s v =--=-,故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 。 【答案】D 5.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物体在前2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t =5 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 2 C.第3 s 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 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

专题二:直线运动考点例析 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本章涉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多个物理量,基本公式也较多,同时还有描述运动规律的s-t图象、V-t图象等知识。从历年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看,本章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单独考查的命题并不多,更多的是体现在综合问题中,甚至与力、电场中带电粒子、磁场中的通电导体、电磁感应现象等结合起来,作为综合试题中的一个知识点加以体现。为适应综合考试的要求,提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复习本章时要在扎实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以及在实际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经常用物理视角观察自然、社会中的各类问题,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本章多与公路、铁路、航海、航空等交通方面知识或电磁学知识综合。 一、夯实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作为质点。) 2.速度——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3.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4.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5.注意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at V V t +=0,2021 at t V s +=,as V V t 2202=- t V V s t 2 0+= ⑴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s 、t 、a 、V 0、V t ,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 ⑵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 外,s 、V 0、V t 、a 均为矢量。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 =0时刻的位移为零,这时s 、V t 和a 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①Δs=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 m - s n =(m-n)aT 2 ②2 02 t t V V V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 度。 22 202 t s V V V +=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 移内的平均速度)。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2 2 s t V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 章末提高 精选练习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精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均做匀减速运动, 甲经3s 停止,共前进了36m ,乙经1.5s 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 () (A)9m(B)18m(C)36m(D)27m 2. 质量都是m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则在下图所示的运动图 像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 ) 3. 物体运动时,若其加速度恒定,则物体 () (A)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直线运动; (C)可能做曲线运动; (D)可能做圆周运动。 4. 皮球从3m 高处落下, 被地板弹回, 在距地面1m 高处被接住, 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 4m 、4m (B) 3m 、1m (C) 3m 、2m (D) 4m 、2m 5. 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到达地面, 把 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 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 1.2m (B) 3.6m (C) 6.0m (D) 10.8m 6. 5 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S=4t+2t2(m), 则它运 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 0、4m/s 2(B) 4m/s 、2m/s 2 (C) 4m/s 、1m/s 2 (D) 4m/s 、4m/s 2 7. 6 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 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1时刻() (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8. 如图所示, 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 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 高点 e. 已知ab=bd=6m, bc=1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b 、vc, 则( ) (A) ms v b 10= (B) v c =3m/s (C) de=3m (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s 9.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m, 第四秒内的 位移是2.5m, 那么可以知道( ) (A) 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2.25m/s (B) 第三秒末即时速度是2.25m/s (C) 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 2 (D) 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 2 10. 物体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 向东运动t s 后, 加速度变 为向西, 大小不变, 再经过t s 时, 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 物体位于出发点以东, 速度为零 (B) 物体位于出发点以东, 继续向东运动 (C) 物体回到出发点, 速度为零 (D) 物体回到出发点, 运动方向向西 11.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 车尾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v2, 则列车在中点经过该路标时的速度是:( ) (A) 2 21v v + (B) 21v v (C) 2 2 22 1 v v + (D) 2 1212v v v v + 12. 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 第一个100m 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m/s ,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 时,速度的增加量是:() (A)4.1m/s (B)8.2m/s (C)10m/s (D)20m/s 13.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当经过S 位移的速度 是v 时, 那么经过位移为2S 时的速度是: ( ) (A) 2v (B) 4v (C) v 2 (D) v 22 14.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 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 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 g 取10m/s 2,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 (A) 5m (B) 11.25m (C) 20m (D) 31.25m 15. 对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A)加速度减小,其速度必然随之减少 (B)加速度增大,其速度未必随之增大 (C)位移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D)在某段时间内位移可能为零 16.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 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在此过程中, 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 ) (A) v/2 (B) v/(2g) (C) ) 2/(2g v (D) )2/()22(g v - 1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n 秒内的位移为S n , 第n+1秒内的 位移是S n+1, 则物体在第n 秒末的速度是(n 为自然数) ( ) (A) 2 1n n S S -+ (B) 2 1++n n S S (C) n S Sn n 2 12 ++ (D) n S S n n 1 +?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如果速度大小不变,其加速度为零; (B)如不计空气阻力,任何抛体运动都属匀变速运动;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角速度很大,其线速度也一定大; (D)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合力必然时刻与其运动方向垂直。 19、图是A 、B 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则( ). (A)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总比B 质点快

莱芜市百强企业名录

莱芜市百强企业名录 企业名称邮编企业地址 1莱芜鲁能开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71100 莱芜市经济开发区电力综合楼 2莱芜鲁峰钢铁有限公司271219 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物资供销有限责任公司 3莱芜联峰工贸有限公司271100莱芜市莱城区凤翔路22号 4莱芜连云水泥有限公司271122莱芜市高庄办事处鄂庄村 5莱芜利达物流有限公司271104莱芜市九龙大街 6莱芜莱新铁矿有限责任公司271100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车牛泉 7莱芜京华制管有限公司271126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铁铜路 8莱芜金雷重型锻压有限公司271104山东莱芜市山东莱钢 9莱芜金丰型钢股份有限公司271104山东省莱芜市钢城经济开发区鸣翔大街西首 10莱芜金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71104 莱芜市南岭大街西首 11莱芜汇锋汽车轴齿有限公司271103 ..莱芜市钢城区颜庄民营经济园 12山东莱芜广厦集团有限公司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汶阳大街12号 13莱芜供电公司271100 莱芜市莱城区鲁中西大街21 14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71104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府前大街99号 15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271104 莱芜市钢城区双泉路 16莱芜钢铁集团新泰铜业有限公司271200 山东省新泰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云山路 17莱芜钢铁集团泰东实业有限公司271104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 18莱芜钢铁集团鲁南矿业有限公司 276401 山东沂水市诸葛镇韩莱路1号 19莱芜钢铁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271100 中国山东省莱芜市鲁中西大街71号 20莱芜钢铁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71104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钢都大街2号 21莱芜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271105 中国山东莱芜市钢城区双泉路 22莱芜方兴置业有限公司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高新区)汇源大街108号23莱芜锻压有限公司271121 山东省莱芜市寨里镇(271121) 24莱芜程故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271100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顺河东大街189号 25莱芜昌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凤城东大街166号 26汇融集团莱芜市酒业有限公司271100 山东莱芜市莱城区西秀大街99号 27山东莱芜信发钢铁有限公司271104 莱芜市钢城区颜镇民营经济园 28莱芜长龙钢铁有限公司271100 莱芜市莱城区张家洼街道办事处外环路以北 29莱芜市雪银供水有限公司271100 莱芜市莱城区经济开发区孝义河3号橡胶坝左岸30山东省莱芜市第一中学271100 莱芜市莱城区 31莱芜市洁城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苗山镇铜山村 32莱芜天元气体有限公司271104 莱芜市棋山大街 33莱芜市莱城区润钢白云石厂271104 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五龙村 34莱芜雅鲁生化有限公司271104中国山东莱芜市钢城区银山路陶家岭工业园 35莱芜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271105中国山东莱芜市钢城区双泉路 36莱芜市宏远复合材料有限公司271129中国山东莱芜市钢城经济开发区(小上峪) 37莱芜市颂丰肥料有限公司271100中国山东莱芜市莱城区莱芜市北外环戴花园 38山东富伦钢铁有限公司271118中国山东莱芜市莱城区山东莱芜羊里 39山东黑旋风锯业有限公司271100中国山东莱芜市莱城区高新区凤凰路2-9号 40莱芜市泰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71100中国山东莱芜市莱城区山东省莱芜市泰钢工业园 41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力创电工产业部)271100中国山东莱芜市莱城区高新区凤凰路009号 42莱芜市双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271114 中国山东莱芜市莱城区山东莱城工业区(口镇)莱芜市双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43山东省莱芜松林绿化有限公司271100中国山东莱芜市钢城区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44莱芜市常青藤苗圃271109中国山东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石湾子村 45山东华冠智能卡有限公司271100中国山东莱芜市山东莱芜原山南路005号

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专题训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专题训练 1、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0s速度达到20m/s,求: (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2)10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 2、某高速公路最大限速为40m/s,一辆小车以30m/s的速度在该路段紧急刹车,滑行距离 为60m.(汽车刹车过程可认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求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 (2)若该小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3s,求该车的安全距离为 多少?(安全距离即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至停止,车运动的距离) 18. 解:(1)由静止加速到20m/s,根据v=at得: (2)由静止加速到20m/s,根据得: 答:(1)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2)10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00m 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s,第7秒内的位移比第5秒内的位移多4m。求:(1)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5s内的位移。

4、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经2s速度变为6m/s,求:(1)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刹车后前进9m所用时间;(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25.【答案】(1)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公式得出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为: x= = t= ×2=16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v=v0+at得:a= m/s2=﹣2m/s2 (2)解: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 根据x=v0t+ 得:9=10t﹣ 解得:t=1s (3)解:根据(2)可知汽车经10s停下,所以刹车后12s前进的距离即汽车刹车10s前进的距离, 由逆向思维法可得:x= = =50m 5、如图所示,小球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向下滑,在 到达底端的前1s内,所滑过的距离为 7 15 L,其中L为斜面长,则 (1)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斜面的长度L是多少? 14:3s 15m

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检测

必修1第2章章末测试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18·上海市静安区高考二模)如图,拿一个长约1.5 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由静止释放。观察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筒内充满空气时,两者下落一样快 B.筒内充满空气时,两者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筒内抽出空气后,两者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D.筒内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2.(2018·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试验伽利略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小球分别由A、B、C滚下,如图所示。设A、B、C与斜面底端的 距离分别为x1、x2、x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 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 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B.C.D. 3.(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某质点从O点出发并开始计时,其直线运动的υ–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 s内质点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B.质点在5 s末的速度大小为2 m/s,方向向右 C.1 s末质点改变运动方向 D.3 s末质点离O点最远 4.(2018·百校联盟猜题保温金卷)平直的公路上有a、b两辆汽车同向行驶,t=0时刻b车在前a车在后,且辆车相距s0。已知a、b两车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在0~t1时间内,b车的位移为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t1时间内a车的位移为3s B.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s0=s C.若a、b在时刻相遇,则 D.若a、b在时刻相遇,它们将在时刻再次相遇 5.(2018·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视为匀变速),若从t=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与速度的平方v2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刹车过程中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3 s C.汽车刹车后经过3 s的位移为10 m D.t=0.05 s时汽车的速度为7.5 m/s 学/科网 6.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下图为甲、乙、丙三辆汽车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定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C卷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9八上·永吉期末)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脸颊(jiá)猝(cù)死炽(chì)热锃(zèng)亮 B . 荫(yìn)蔽鲜腴(yú)紊(w?n)乱匀称(chèng) C . 狼藉(jí)雕镂(lóu)不逊(xùn)蹒(pán)跚 D . 匿(nì)名濒(bīng)临滞(zhì)留篱(lí)笆 2. (2分)选出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 祈愿:请求,希望。留滞:停滞,不流通。 B . 污秽:肮脏,不干净。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C .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忍冬:即凌冬之意。 D . 街衢:宽阔的街道。衢,大路。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3. (2分)(2011·潍坊)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引发悲剧事件的暴力拆迁,是对公民尊严的毁灭性打击,那些被强拆的主人公缺失了财产权利,丢掉了尊严。 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是中国“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主旋律电视连续剧,“两弹元勋”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③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染已危害到当地海洋生物的生存,如不加以有效控制,最终受到危害的是人类。因为整个食物链,而人类则处在食物链的最高端。 A . ①不是…而是②反应③环环相扣 B . ①与其说…不如说②反应③盘根错节 C . ①与其说…不如说②反映③环环相扣 D . ①不是…而是②反映③盘根错节 4. (2分)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 . 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 . 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 . 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5. (2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 . 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