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压下SF_6气体中球形金属微粒的运动及抑制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2.47 KB
- 文档页数:2
稍不均匀电场中SF_(6)气体的低温放电特性研究王远东;刘海波;孟辉;郑宇;周文俊;喻剑辉;马晨曦【期刊名称】《高压电器》【年(卷),期】2021(57)4【摘要】为掌握SF_(6)气体的低温放电特性,保证低温环境下SF_(6)气体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文中开展了-50℃至20℃温度范围内,半球头棒板电极下SF_(6)气体的工频击穿试验。
同时测量了降温过程中SF_(6)气体的气压随温度的变化。
获得了稍不均匀电场中绝对气压0.7 MPa和0.5 MPa的SF_(6)气体的放电电压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发现当温度从20℃降低到-50℃时,SF_(6)气体的放电电压和气压均呈现先缓慢降低,再迅速降低趋势,放电电压下降趋势的拐点与气压下降趋势的拐点基本一致,计算发现该拐点温度等于SF_(6)气体的液化温度。
利用气体放电理论解释了试验现象,指出SF_(6)气体液化使气体密度降低从而导致其放电电压降低。
进一步计算了SF_(6)气体的液化温度与气压的关系,为SF_(6)气体设备在低温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
【总页数】6页(P15-20)【关键词】SF_(6);电气设备;气体绝缘;低温放电;液化温度【作者】王远东;刘海波;孟辉;郑宇;周文俊;喻剑辉;马晨曦【作者单位】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相关文献】1.极不均匀电场中电晕放电紫外成像图像参量变化特性研究2.c-C4F8/N2混合气体稍不均匀电场下绝缘性能及放电分解产物的试验研究3.不均匀电场下SF6/CO2混合气体局部放电绝缘性能实验研究4.稍不均匀电场中SF6气体的工程击穿场强5.直流电压作用下极不均匀电场中SF6/N2混合气体局部放电起始特性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XeCl激光诱发SF_6气体击穿及高压开关触发特性的研究王孝君【期刊名称】《强激光与粒子束》【年(卷),期】1995(7)1【摘要】给出了XeCl激光(308nm)诱发SF_6气体击穿及高压开关触发特性的研究结果。
SF_6气体击穿所需要的XeCl激光的功率密度很强地随气体压强而变。
在SF_6气体压强为0.02MPa时,击穿功率密度为4.6GW/cm ̄2,当压强为0.048MPa时,击穿阈值达最小值为3.2GW/cm ̄2,而在高气压情况(气压大于0.02MPa),其所需功率密度趋于饱和为4GW/cm ̄2。
采用激光触发间隙开关系统(LTGS),获得良好SF_6气体开关触发特性:对自击穿电压V_(ab)≈60kV的小型开关,在充电电压为V_(ch)=0.96V_(ab)时,得开关延迟时间t_d≈20ns,抖动时间σ≈260ps。
【总页数】7页(P68-74)【关键词】激光诱发击穿;高压开关;触发特性;XeCl【作者】王孝君【作者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564.2【相关文献】1.XeCl激光诱发SF6气体击穿及高压开关触发特性的研究 [J], 王孝君;片山和久;八井净2.XeCl激光触发气体开关的实验研究 [J], 景春元;邱爱慈;王晓红;刘晶儒;王丽戈3.气体开关触发间隙与过压间隙击穿特性研究 [J], 翟戎骁;黄涛;丛培天;罗维熙;王志国;张天洋4.三元混合气体SF_6/CCl_2F_2/N_2击穿特性研究 [J], 王立新;陈永庆5.含SF_6及N_2、CO_2、CCl_2F_2、CCl_4二元三元混合气体电击穿特性的试验研究 [J], 任中毅;宫国利;曹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F_6、N_2和合成空气中绝缘子沿面闪络性能的研究
成俊奇;丁立健
【期刊名称】《绝缘材料》
【年(卷),期】2014(47)6
【摘要】对SF6、N2和合成空气中绝缘子的沿面闪络性能进行研究,设计制作了试验所需的电极系统及试样,通过前期探索性试验,制定了合理的试验方案,测试表面附着不同长度导电颗粒绝缘子在不同气体、不同气体压力下的闪络电压。
结果表明:当导电颗粒长度小于2 mm时,绝缘子的闪络电压没有显著的变化;随着气压的升高,绝缘子的闪络电压会出现饱和或下降的现象;SF6气体中绝缘子的闪络特性比N2和合成空气中更复杂,受气体压力、颗粒长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总页数】4页(P83-86)
【关键词】闪络电压;绝缘子;导电颗粒;气体压力
【作者】成俊奇;丁立健
【作者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213
【相关文献】
1.基于PIC法SF_6/N_2混合气体中绝缘子沿面放电特性研究 [J], 汪沨;肖晓林;张宪标;付婷婷;王强;张贵新
2.脉冲加载下锥角绝缘子的激光辐照沿面闪络性能 [J], 徐乐;王勐;李逢;杨尊;康军
军;任靖
3.结合合成绝缘子性能对雷击闪络问题的分析 [J], 康锐
4.导电微粒对SF_6中支撑绝缘子冲击闪络性能的影响 [J], 余存仪
5.c-C_4F_8/CO_2混合气体的绝缘子沿面闪络性能研究 [J], 满林坤;高靖;邓鑫阳;张辉;郑利川;张景旭;操卫康;谢增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压技术考试复习题与答案.第⼀章⽓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选择题1)A .碰撞游离 C .光游离 D .电荷畸变电场2) 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的出现为特征。
A .碰撞游离B .表⾯游离C .热游离D .光游离3) 电晕放电是⼀种。
A .⾃持放电B .⾮⾃持放电C .电弧放电D .均匀场中放电 4) ⽓体内的各种粒⼦因⾼温⽽动能增加,发⽣相互碰撞⽽产⽣游离的形式称为。
A.碰撞游离B.光游离C.热游离D.表⾯游离5) ______型绝缘⼦具有损坏后“⾃爆”的特性。
A.电⼯陶瓷B.钢化玻璃C.硅橡胶D.⼄丙橡胶6) 以下哪个不是发⽣污闪最危险的⽓象条件?A.⼤雾B.⽑⽑⾬C.凝露D.⼤⾬7) 污秽等级II 的污湿特征:⼤⽓中等污染地区,轻盐碱和炉烟污秽地区,离海岸盐场3km~10km 地区,在污闪季节中潮湿多雾但⾬量较少,其线路盐密为 2/cm mg 。
A .≤0.03 B.>0.03~0.06 C.>0.06~0.10 D.>0.10~0.258)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憎⽔性?A . 硅橡胶 B.电瓷 C. 玻璃 D ⾦属⼆、填空题9) 、电晕放电、刷状放电、⽕花放电、电弧放电10) 根据巴申定律,在某⼀PS 值下,击穿电压存在极⼩值。
11)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湿度增加,空⽓间隙击穿电压提⾼。
12)13) 击穿特性。
14) ⽓体中带电质⼦的消失有扩散、复合、附着效应等⼏种形式15)16) 17) 标准参考⼤⽓条件为:温度C t 200=,压⼒=0b 101.3 kPa ,绝对湿度30/11m g h = 18)越易吸湿的固体,沿⾯闪络电压就越_低_____ 19)等值盐密法是把绝缘⼦表⾯的污秽密度按照其导电性转化为单位⾯积上___Nacl_______20) 料三、计算问答题21)简要论述汤逊放电理论。
22) 为什么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负极性时略⾼? 23)影响套管沿⾯闪络电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4) 某距离4m 的棒-极间隙。
第51卷第10期2020年10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 ol.51No.10Oct.2020直流电场对不同初始压力球形膨胀火焰的影响卢矍然,高忠权(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为研究不同初始压力下直流电场对燃烧的影响机理,在常温、初始压力为0.1~0.5MPa 条件下,在定容燃烧弹中对直流电场作用下的甲烷/空气球形膨胀火焰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初始压力下直流电场对火焰传播速度和燃烧压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施加电场后,火焰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明显形变,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大,火焰形变、火焰传播速度、压力峰值、火焰面褶皱系数均增大,在高初始压力下,这种现象更加明显,火焰不稳定性明显增强;施加电压后,电体积力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增大率、压力峰值增大率与电体积力密切相关;火焰传播速度增大率、压力峰值增大率、火焰面褶皱系数与负离子风发展程度ξ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92,0.991和0.991,说明正是由于ξ不同导致正直流电场对火焰作用不同。
关键词:正直流电场;球形膨胀火焰;电体积力;负离子风发展程度;离子风效应中图分类号:TK431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672-7207(2020)10-2959-10Effects of DC electric field on spherical expansion flame underdifferent initial pressuresLU Jueran,GAO Zhongquan(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affecting mechanism of DC electric field on combustion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rmal temperature and initial pressure of 0.1−0.5MPa,and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thane/air spherical expansion flame in the DC electric field were studied in a constant-volume combustion bomb.The effects of DC electric field on flame propagation speed and combustion pressure were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pressur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ame is mainly stretched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with the electric field.And the flame propagation velocity,pressure peak and flame surface wrinkle coefficient all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oading voltage.This phenomenon is more obvious and flame instability is obviously enhanced under high initial pressure.The electric body force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voltage,and the flame propagation velocity increase rate and pressure peak increase rat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lectric body force.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linear fitting of flame propagation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0.10.027收稿日期:2020−03−13;修回日期:2020−05−09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zy032020011,bgjs2018019);西安市科技局项目(2017040CG/CG014/成-11)(Projects(xzy032020011,bgjs2018019)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Project(2017040CG/CG014/Cheng-11)supported b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of Xi'an city)通信作者:高忠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固废资源化、电场辅助燃烧等研究;E-mail :**************.cn第51卷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elocity rate,the pressure peak increase rate,the flame surface wrinkle coefficient and the negative ionic wind development degree ξare 0.992,0.991and 0.991,respectively.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positive electric field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flame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ξ.Key words:positive DC electric field;spherical expansion flame;electric body force;developing degree of negative ionic wind;ionic wind effect开发新型清洁高效燃烧技术对于改善目前环境污染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至关重要。
SF_6气体在交流叠加冲击电压下的放电特性
刘景顺;冯文粹
【期刊名称】《高压电器》
【年(卷),期】1989()3
【摘要】介绍了SF_6气体中球—球电极和同心球电极在交流叠加冲击电压下的放电特性,并给出了影响叠加波放电特性的几种因素和试验结果。
【总页数】6页(P26-31)
【关键词】六氟化硫;气体;冲击电压;放电特性
【作者】刘景顺;冯文粹
【作者单位】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213
【相关文献】
1.交流与操作冲击叠加电压下SF6气体中沿面局部放电特性 [J], 何聪; 张芊; 曹铎耀; 袁文泽; 李军浩
2.振荡雷电冲击电压下SF_6沿面模型局部放电特性研究 [J], 李智宁;张亮;王斯斯;谢剑翔;叶建斌;李军浩
3.振荡型雷电冲击电压下SF_6气体中悬浮电位缺陷的局部放电特性研究 [J], 李军浩;车斌;林敏;张亮;高原;杨景刚
4.交流叠加冲击电压下XLPE绝缘中电树起始特性 [J], 王洪新;贺景亮;李恪;李自品;
关根志;张秀阁
5.直流叠加冲击电压下极不均匀场中SF_6气体的击穿特性 [J], 周黎明;邱毓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电气高频考点训练3卷合壹(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全能考点(共100题)1.【判断题】当移动电气设备设置在岔线上时,应设防止机车车辆驶入电气设备安放区段的挡车设施。
参考答案:√2.【判断题】井下配电变压器以及金属露天矿山的采场内可以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
参考答案:×3.【判断题】隔离开关可以开合负载电路。
参考答案:×4.【单选题】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
A、不接地B、经消弧线圈接地C、直接接地参考答案:C5.【判断题】用电压表测电压时,电压表’最新解析’应与负载串联。
参考答案:×6.【判断题】SF₆气体具有优良的绝缘和灭弧性能。
参考答案:√7.【单选题】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通过同一线圈的磁通变化率(即变化快慢)成正比,这一规律就叫做()。
A、楞次定律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C、奥斯特定律参考答案:B8.【判断题】防雷引下线可使用铝线。
参考答案:×9.【单选题】用万用表测电压时,不能用电阻档进行测量,也不能用()。
A、电流档B、分贝档C、温度档参考答案:A10.【判断题】设备容量就是电气设备铭牌上表明的额定功率。
参考答案:×11.【判断题】发现电压互感器的高压熔管连续两次熔断,应予停电检修。
参考答案:√12.【单选题】一个灯泡上标有“220V100W”,则该灯泡额定电压的有效值为()V。
A、180B、220C、311参考答案:B13.【单选题】永久避难硐室应设有向外开启的隔离门,硐室内净高不低于()m。
A、2B、3C、4参考答案:A14.【单选题】对架空线路灭火时,人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超过()°。
A、0B、45C、70参考答案:B15.【单选题】电、气喇叭发出声响,用来()行人、车辆注意保证行车安全。
A、超过B、避开C、消除D、提醒参考答案:D16.【单选题】过流保护的最低灵敏度系数为()。
填充颗粒尺寸对介质阻挡放电降解SF_(6)的影响张晓星;周畅;崔兆仑;张国治;伍云健【期刊名称】《电工技术学报》【年(卷),期】2022(37)18【摘要】六氟化硫(SF_(6))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优良绝缘气体,但其具有强温室效应,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巨大的潜在危害。
采用填充床式介质阻挡放电(DBD)降解SF_(6)是一种有潜力的治理手段,但目前填充介质尺寸等诸多参数影响尚且未知。
该文基于填充床式介质阻挡放电研究直径为1mm、2mm和4mm的γ-Al_(2)O_(3)颗粒对降解SF_(6)的影响。
发现小尺寸颗粒会缩减反应区域的气隙空间,使DBD体系趋于产生丝状放电;2mm填充体系的降解率及能效均优于1mm和4mm体系,主要原因可能是2mm填充颗粒兼顾较大的活性接触面积和较长的气体停留时间这两个重要因素;相比于2mm和4mm体系,1mm体系能够促进SO_(2)气体产生,抑制SO_(2)F_(2)、SOF_(2)和SOF_(4)气体的产生。
该研究结果为SF_(6)工业无害化降解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总页数】11页(P4766-4776)【作者】张晓星;周畅;崔兆仑;张国治;伍云健【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新能源及电网装备安全监测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539【相关文献】1.填充床介质阻挡放电协同催化降解气态苯的研究2.颗粒填充对介质阻挡放电制臭氧性能的影响3.环境介质对介质阻挡放电降解SF6影响的实验4.不同填充材料对介质阻挡放电降解SF6的实验研究5.电源频率对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放电特性与苯降解效率影响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流电压下SF_6气体中球形金属微粒的运动及抑制研究
GIS/GIL在生产、运输、安装、运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产生金属微粒,由于电场力的作用,金属微粒会在GIS/GIL腔体内部运动,甚至粘附在绝缘子表面,使得场强发生畸变,引发气体间隙击穿或绝缘子沿面闪络,降低了 GIS/GIL的绝缘性能。
相对于交流电压,金属微粒在直流电压下从电极浮起后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不发生改变,微粒运动会更加剧烈,金属微粒污染问题也更为严重。
论文针对GIS/GIL中金属微粒污染问题,以机理研究为主,对实际工程中的金属微粒形状进行了一定理想化,研究直流电压下SF6气体中球形金属微粒的运动及抑制,主要内容如下:搭建了微粒运动实验平台,提出了微粒运动关键参数获取方法。
以SF6气体封闭罐体为主体,配置了高速相机、超声传感器、特高频传感器等设备,分别采集微粒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图像、超声信号和特高频信号。
对超声信号和特高频信号联合分析,表明超声信号主要由微粒与电极碰撞引起,实验过程中微粒与电极间的微放电对超声信号的影响可忽略。
提出了微粒运动图像处理方法,能够精确得到微粒运动的瞬时位移。
提出了微粒与电极碰撞时恢复系数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恢复系数的具体取值。
研究了微粒在同轴圆柱电极中运动时微粒表面的电场畸变特性。
计算了微粒在同轴圆柱电极中的电场分布,分析了微粒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微粒运动的力学方程。
将微粒运动当作有限元网格运动,在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中实现了微粒运动的电学、力学多物理场耦合求解,得到了微粒运动过程中表面的电场畸变。
探究了电压、微粒位置对电场畸变的影响规律。
在得到电场畸变的基础上,基于流注起始判据、气体间隙击穿判据,揭示了微粒运动引发的微放电和间隙击穿机理。
研究了微粒在同轴圆柱电极中与外腔体碰撞时的超声特性。
基于弹塑性碰撞理论,分析了微粒与外腔体碰撞时的3个物理阶段:弹性压缩、弹塑性压缩和恢复阶段,建立了微粒与电极碰撞时的接触力模型,计算了碰撞过程中的接触力变化,得到了接触力最大值。
采用相关系数方法分析了接触力最大值与实验得到的超声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接触力最大值与碰撞速度、微粒直径的拟合公式。
对拟合公式进一步进行无量纲分析,揭示了电压、微粒直径对超声信号幅值的影响规律。
研究了低压电极涂覆电介质薄膜(覆膜)提高微粒起举场强的原因。
实验得到了不同SF6气体压力、薄膜材质及厚度下1mm铝微粒的起举场强,以及微粒起举后的运动图像。
提出了覆膜后微粒起举时带电量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微粒起举时的带电量。
分析了 Parekh起举场强计算模型的不足并进行改进,从微粒带电量和受力的角度揭示了低压电极覆膜提高微粒起举场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