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 格式:ppt
- 大小:434.00 KB
- 文档页数:24
苏教版五年级下《资源与评价》参考答案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四、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2、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5、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五、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 只捡儿童多处行三、1、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2、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3 早二、1、虽然……但是2、经过老师的耐心指导,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3、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上奥运会难道不是一件美好的事?四、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以梅花开得早来衬托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古诗两首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作者叶绍翁3、描写了红杏旺盛的生命力第一单元测试题二、匹幅栋趟位种个个四、甚问遇交弱报获其七、修改病句⒈劳动开始了,男的女的都参加,年轻的干重活,年老的干轻活。
⒉这篇作文层次分明语句通顺。
八、按原文填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九、1、欢乐的鸟儿 2、喷薄欲出的朝阳3、暴雨压弯的花草2、鸟儿朝阳花草5 梦圆飞天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画去(祥班渡)2、江面和江两岸两处景色,后面略。
3、按要求摘抄语句(1)月亮的“静态美”:月亮出来了,安祥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2)月亮的“动态美”: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3)月亮的“朦胧美”:江两岸,芦苇,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陷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
(4)月亮的“色彩美”:月光为它们(镀渡)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4、略6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五、⒈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奇迹:创造了技术等各方面的最佳表现。
史无前例: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
形容独一无二的成就或不平常的盛况。
7克隆之迷五、修改病句⒈删去“壮年”。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案(精选15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案篇1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二)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用提供的词语写一段反映荒山植树后美好景象的话。
(三)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2.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激起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二、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认识本课9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
2.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完成课后练习题。
【预习内容】1.我会读歌谣裸露寂寞枝繁叶茂咆哮茂密拥抱荒山野岭2.我会填gēyáo luǒlùjìmòpáo xiào mào mìyōng bào zhī fán yè mào ( ) ( ) ( ) ( ) ( ) ()()mò ( )不关心()逆之交沉()寂()yáo歌()()役3.我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___ 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___ 。
4.我不解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三、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读课文,理解题意,把握诗歌内容【小组合作探究深入探究】1.找一找课本写得好的句子在哪些地方?画出来。
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2.植树的场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你的植树经历,这样的场景,如言:提着水桶,扛着树苗,走向旷野——满怀激情。
挖坑,放苗,回土,浇水——一脸欢笑。
这样的情感作者表达出来了吗?3.品赏体会:“踏”春风?意韵:春风是轻柔的,脚步是轻盈的。
4.有关于植树的意义课文中写了几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优秀8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篇一一、背景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国标本第10册第1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2、文本解读:苏教版的教材从中年级开始,每一册的开始都是以一首现代诗歌打头,非常有新意。
第十册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首现代诗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这首诗轻快而又充满激qing,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但和以往的诗歌也存在着不同点:它的意象比较明确,语言的跳跃性不大,没有使用一些比较深奥的修辞手法,这就为理解带来了方便。
3、设计理念:把读贯穿课堂始终:朗读——读中感悟;诵读——读中生情;品读——读中积累。
4、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2)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二、实施学习活动一:读出诗韵师:同学们,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
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教材。
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
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
(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师巡行个别指导。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好吗?……一生读第2节。
生:他没有把诗歌的那种节奏感给读出来。
师:那你来读读看。
生读,读得摇头晃脑,重音、节奏的处理都不错。
……一生读第3-7节,读得比较平淡。
师: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的画面?你能想象出来吗?生沉思。
师: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到茂密的树林,听——(放轻音乐)深吸一口气,嗅到了什么?(生陶醉样,七嘴八舌说开了)生1:空气很清新!生2:还有泥土香!生3:真是沁人心脾!师:印入你眼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音乐渐止)生1:远望群山,印入我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世界。
一山青,一山绿,一山浓,一山淡,仿佛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生2: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每一片绿叶都在向我们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诗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反思(1篇)诗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反思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反思范文一《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现代诗歌,文字优美。
通过学生植树场面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孩子们植树的豪情。
但是我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发现,文章是围绕“染绿”一词而进行的。
文中的“染绿”第一层意思是绿化荒山,第二层意思是植树给人们带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第三层意思在植树中抒发的是孩子们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
学生理解了后两层意思,才是充分感受到文中蕴含的情感。
但在教学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范读课文,用自己优美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写的美好情境中。
读后,学生给予了我热烈的掌声,深深地沉醉于美好的春光中。
接着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各有一个“染绿”,读一读诗中这两个“染绿”各是什么意思。
第一节的“染绿”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明媚的春光照在准备到荒山植树的孩子们身上。
第二个“染绿”学生大多没有回答出来。
这时我引导学生读课文,比较前后两节中的句子。
学生们很快发现,后一个“染绿”是学生绿化了荒山后的喜悦心情。
课文进行到这儿,说明孩子们对诗中的美好情感有了一定的领悟,与作者的视域有了一定的融合。
假如紧紧停留在此处,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读课文完事也未尝不可。
但是文本的视域并没有完全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下面的提问学生似乎可以感受到什么:绿化了荒山后的喜悦心情来自哪里。
学生继续读诗,找到了课文的第2、3、4节。
通过第2小节两个象声词“__当当、哗哗流淌“,让学生边读边体会孩子们植树的愉快心情,很自然地进入火热的植树场面中。
接下来学生比较3、4自然段哪一个词用得好,在关注诗的语言中,抓住了诗的细节、语言的质地、色泽和纹理,体会到孩子们的植树给大自然带来的可喜变化。
此时再朗读,诗蕴含的意境美自然就在其中了。
我们常说任何阅读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诗的5、6、7三节语言跳跃富有童趣。
在朗读前,我笑着问学生,孩子们的植树给大自然带来了可喜变化,读一读5、6、7三节,你还能发现什么。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3、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品文析句,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进行朗读指导。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法教具准备:挂图、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学课文,学习生字,生词。
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理请课文脉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进程:一、谈话导人同学们,下星期学校要组织我们参加什么活动?(植树节活动)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了这个节日―植树节、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
出示课题: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齐读课题)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
二、初读指导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牛字,会读绿线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晤的意思:锨镐彩翼荒山野岭裸露咆哮枝繁叶茂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指劳动工具。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裸露:没有东西遮盖,: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交流: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二部分(第8节):写“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应:三、指导写字。
布置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课时目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教学进程:一、精读训练1、出示第一部分。
2023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四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
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教学理念:把读贯穿课堂始终:朗读——读中感悟;诵读——读中生情;诗歌朗诵——以诵立志。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2.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用提供的词语写一段反映荒山植树后美好景象的话。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2)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激起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教学生字,练读课文,理解题意,把握诗歌内容。
一、谈话导人冰雪融化,春天的脚步又近了。
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
今天就来读一首春风扑面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谁来读题。
从他的声音里你听出什么?还可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么来读。
(陶醉或发问)二、尽情朗读诗文,读出心情,读出感受1、情绪渲染: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
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教材。
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
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
2、这一课中有许多生字,通过预习认识它们了吗?(1)出示本课生字(包括二类字)认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一想怎样读能读得出彩出色。
4、师:读了以后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吗?5、师:下面想请同学们尽情地表演或表现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好吗?学生朗读水平不一,是一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学生的朗读过程可以这样进行:1、指名学生逐节朗读。
2、群体评议高低,个体介绍朗读理解。
3、再作新的朗读体验。
教师的欣赏、评点、引导有机结合在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