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九年级政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实施可延续开展战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依据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第三框的内容设计。
教学目标]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资源问题对于人类开展的影响,增强珍惜资源和可延续开展的意识,积极投身于建设漂亮中国。
能力目标:增强搜集我国资源方面的材料,并分析其特点的能力。
具有用实际行动节约资源、关爱自然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资源国情、可延续开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明实在施可延续战略的必要性,了解我国应该怎样实施可延续开展战略。
教学重难点]实施可延续开展的必要性和怎样实施可延续开展战略,既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四幅反映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图片,并显示以下文字:为了解决以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必须走什么样的开展道路?学生:可延续开展的道路。
教师: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走可延续开展之路?怎样完成可延续开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实施可延续开展发战略)。
多媒体显示:实施可延续开展战略合作探究多媒体显示:议一议:有人认为,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简述理由。
学生商量并答复上述问题。
多媒体显示:我国的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中国几项重要资源的总量在世界的排序和人均占有情况自然资源多媒体显示图片(让循环经济之“圆〞转起来),并显示以下文字: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开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应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说一说:开展循环经济有什么优点?学生:开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完成经济社会的可延续开展。
多媒体显示图片(地球不能克隆,家园只有一个),并显示文字:我们能为经济社会的可延续开展做些什么?学生商量答复上述问题。
多媒体显示:提倡5R生活方法: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Reuse──重复利用,屡次利用 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Rescue──爱护自然,万物共存坚持“五用〞生活原则:弃用:放弃使用一次性产品代用:自备购物袋,替代使用塑料袋节用:节约利用能源、资源慎用:珍惜木材,慎用纸张重用:把废物重新使用,如废物回收或把废物再做成有用的物品课堂小结教师:请大家将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
九年级政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学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资、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难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 我们共同的家园活动1:阅读P4中,思考:是否能砍这样的大树?(1) 关于是否砍这样的大树,各方面的理由是什么?你的选择是什么?(答:①主张砍大树的理由:可以直接带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②不同意砍大树的理由:导致森林资锐减,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③我的选择是:不砍大树,保护森林资,保护环境。
)(2) 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的行为?(答:滥砍滥伐和毁林开荒。
)1、我国的资现状①自然资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②我国资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2、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问题1:我国资现状的特点怎样?P4(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活动2: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1)你是如何看待教材p6中的观点?(答:都正确。
观点1、在发展的同时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注意节约资保护环境,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发展需要,否则会产生资问题,威胁子孙后代生存。
观点2,反映了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资的有限性的矛盾,不能放纵人类的贪婪,否则人类掠夺式的开发,最终将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观点3,对环境最大威胁是人类自身,保护环境关键靠人。
)(2)请你设计一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答:①“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②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③“小草与我共同成长”;④绿色深呼吸,阳光好滋味;⑤明贵在一言一行,环保重在一点一滴;⑥保护环境爱家园,健康生活每一天;⑦让地球生机勃勃,让家园绿意融融;⑧生命自然,健康自环保……)1、资问题也是发展问题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人教版初三思品实施可连续进展战略教案
《实施可连续进展战略》教学设计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1、了解当今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主动关注社会的可连续进展。
2、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沟通协调才能使社会连续进展。
(二)教材分析
资源与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无法完全的割裂开来,因此在教材上作了一个调整,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在同学学习了我国人口问题后,将环境与资源存在的问题整合到一起,让同学明确我国环境与资源问题及其带来的影响,增加同学的感性熟悉,在此基础上让同学理解走可连续进展道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样会使同学的思路更清晰,有助于同学的理解与记忆,使同学对教材有一个更清晰全面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一)认知起点
环境与资源问题始终是思品教材中的重点问题,从八班级始终讲到九班级,只是侧重点不同,同学在地理、生物、化学课堂及平日的生活中也都有所了解,因此本课教学内容对同学来说并不生疏,但对于如何解决相应的问题,怎样走可连续进展道路,什么是可连续进展,同学多少知道一些却未能清晰的理解和表达,因此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本着以同学为主,发挥同学主动性的理念,通过老师的问题设置由同学自己从所给的材料中找出相应的答案。
(二)思维特点
九班级同学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制造性思维的转型阶段,抽象思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并占有优势地位。
但这种抽象思维照旧是阅历型的,应以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供应感性阅历的支持。
同学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但是比较片面,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简洁化。
(三)情感态度
九班级同学已经具备了。
第四课第三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资源现状、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含义及要求。
2.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3.树立实施可持续续发展战略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自主学习1、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有哪些?三、合作探究材料一:美丽的渤海湾,曾是碧波荡漾,鱼虾肥美,物产丰富的海湾。
近些年来,随着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废水、废物涌入渤海,渤海湾的水浑了、黑了、鱼死了、虾没了。
专家称:再不治理,十年内渤海湾将变成死海。
去年以来,有关方面对渤海湾进行了广泛的环境调查,国务院专门召开治理渤海湾污染现场会,周边省市也采取了关停造纸、小化工企业等措施,一场治理渤海污染的行动迅速展开。
材料二:今年上半年,我国加大了节约能源治理环境的力度。
国家采取坚决措施向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开刀,关停10万千瓦以下的小火电,提高高耗能企业的电价,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能耗降低20%左右。
材料三:烟台市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在环渤海湾经济圈内占有重要地位。
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竭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鼓励企业科技创新、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今年又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发展战略,一个海蓝山绿、和谐富庶的新烟台呈现在我们面前。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2)材料三中市委、市政府在实施什么战略?它的内涵是什么?分析说明确立实施此战略的依据和要求。
(3)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四、达标训练1、目前,国家将一次性木质筷子和实木地板作为单独的税目征收消费税,主要是为了()A、禁止木材消费,保护耕地资源B、解决资源分布的不平衡问题C、扩大人们对木制品的消费需要D、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2、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5年。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教学目标:1.知识掌握目标: 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知道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求和必要性。
2.能力发展目标: 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学科书面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目标:资源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应在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必要性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重,难点: 我国的资源现状;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要性。
三.教学过程:导入: 课题中的关键词和“纸笔对话”43页。
(一)知识讲解1.我国的资源现状是: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质上都是问题。
(这是三个国情)3.我们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3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3必要性: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二)学生自由识记 (5-6分钟) (三)活动探究,小组讨论讨论一:P59页 ; 讨论二:P60页; 讨论三:P61页;讨论四:P62页;(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四、练习巩固:Ⅰ.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下列做法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是()A.为了控制有限的耕地不再减少,某城市出台了禁止以何形势占用耕地的地方性法规;B. 某城市市民积极投入到发展经济的大潮中去;C.农业发展与生态农业是没有什么关系的;D.为了改变城乡的落后面貌,一些城乡不顾人力和财力的有限性,大兴土木建筑工程.2.为创建节水型城市,某市倡导居民使用节水器,这一提议引起了大家的争论。
第四课第3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学习目标:了解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中的地位;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明确我国的资源国情。
理解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含义、要求。
理解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中学生要自觉树立人口、资源、环境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
重点:我国的资源国情。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要求。
难点: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说到底就是发展问题。
基本问题:1、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中的地位。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实。
4、我国的资源国情。
5、人与自然的关系。
6、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7、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8、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9、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知识梳理:1、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中的地位: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P54N1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自然资源大、多,但占有量少,难度大。
P54N13、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现实: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不够,由此造成的、十分严重。
P54N1 4、我国的资源国情:(1)自然资源大、多,但占有量少,难度大。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不够,由此造成的、十分严重。
P54N15、人与自然的关系。
P55N16、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说到底就是问题。
P55N2(2)人口的、资源的、环境的、生态的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
P55N27、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又不损害。
P56N18、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求人类与自然,认识到自己对、和应负的责任。
P56N19、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推动整个社会走、、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文明建设。
P56N2自主检测:1、为了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我国从2008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一是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二是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
4.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说出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体会环境与资源问题对我国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影响。
2.概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和必要性。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难点:树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念,从自身做起。
1.我国的资源形势(1)自然资源、,但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及要求是什么?3.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活动一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联合国环境署确定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1)看图悟理:图片中的森林被人们称为地球的“肺”。
地球的“肺”受到破坏会引起什么后果?后果:会引起物种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等,最终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完成造林3.7亿亩,完成了中幼林的抚育任务4.7亿亩,义务植树117.2亿株。
全国森林面积达29.3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20.36%,活立木蓄积量达149.13亿立方米。
(2)数据分析:这一成就的取得是因为我国实施了什么国策和战略的结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5000亿吨储存在湿地生态系统中。
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3)行为启迪:为此,我们青少年学生能做些什么?青少年学生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养成每年植树造林的好习惯,积极同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守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言之有理即可)◆活动二保护水资源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我国水资源总量大,是水资源大国;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又是水资源小国;“十一五”以来,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表明我国的水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及其对我国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影响,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依据2、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含义和必要性3、掌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环境与资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念,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敢于批评不符合可持续的言论和行为。
【知识准备】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3、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预习思考题】(一)、我们共同的家园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1、自然资源、,但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资源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原因:人口的、资源的、环境的、生态的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
2、内涵及要求:(1)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的需求,而又不损害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要求和谐相处,认识到自己对、和应负的责任。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得到改善,效率显著提高,促进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学习内容】1、我们共同的家园【是否能砍这样的大树?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有哪些?】(1)我国的资源现状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2)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上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必须节约资源②必须发展生产力③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①②B、①③C、②③3、我国在自然资源方面的重要国情是()A、种类多,总量少,易开发B、总类多,人均占有量少,不易开发C、种类少,总量少,人均占有量少D、种类多,总量大,人均占有量较少,开发难度大4、说到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都是()A、可持续发展问题B、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C、发展问题D、社会前进的必然产物5、可持续发展要求()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②向自然界索取一切③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的责任④认识到自己对子孙后代的责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在下列选项中,对可持续发展认识错误的是()A、人口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B、坚决禁止发展有污染的产业C、要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D、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材料分析题7、科学家们认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减排”)是制止目前全球变暖趋势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动员和部署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九年级政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导
学案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难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学方法:案例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共同的家园
活动1:阅读P54中,思考:是否能砍这样的大树?
关于是否砍这样的大树,各方面的理由是什么?你的选择是什么?
(答:①主张砍大树的理由: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②不同意砍大树的理由:导致森林资源锐减,
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③我的选择是:不砍大树,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
)
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我国的资源现状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2、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问题1:我国资源现状的特点怎样?P54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活动2:设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1)你是如何看待教材p56中的观点?
(答:都正确。
观点1、在发展的同时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发展需要,否则会产生资源问题,威胁子孙后代生存。
观点2,反映了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不能放纵人类的贪婪,否则人类掠夺式的开发,最终将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
观点3,对环境最大威胁是人类自身,保护环境关键靠人。
)
(2)请你设计一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答:①“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②大地需要绿
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③“小草与我共同成长”;④绿色深呼吸,阳光好滋味;⑤文明贵在一言一行,环保重在一点一滴;⑥保护环境爱家园,健康生活每一天;⑦让地球生机勃勃,让家园绿意融融;⑧生命自然,健康来自环保……)、资源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活动3: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答:与大家合作,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牲畜的头数,使之与牧场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
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活动4:阅读p57中的材料,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答:观点一说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它总有枯竭的时候。
到那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问题应付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问题。
观点二是一种“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资金”的错误做法。
它虽然可以使我们获得暂时的经济利益,但却损害了我们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
如果自己没有资源,单纯依靠国际市场是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如果资源
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用完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就可能面临毁灭的处境。
所以,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活动5: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答: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它与学生个人也有很大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每个人树立科学发展观,需要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可持
续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活动的事例,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榜样,中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做更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
问题2:我国为什么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55-56 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各是什么?P56中
本课时小结:略
布置作业
、我国资源现状的特点怎样?P54
2、我国为什么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55-56
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要求和实施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战略:⑴含义:它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⑶实施原因: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4、见《高效速练》相应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国的资源现状
2、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资源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