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79.28 KB
- 文档页数:2
小儿急性阑尾炎治疗的临床探讨标签: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治疗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病率较成人低。
据文献统计[1]: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为 2.5%~10.0%,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率约为1~3.5∶1。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在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10~12岁达最高峰,12岁以后下降。
小儿急性阑尾炎在发病、诊断、病理过程和治疗上都有其特殊性,应予以重视,以免造成误诊及漏诊。
我院近年来共收治小儿急性阑尾炎5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52例中,男孩32例,女孩20例;男女比率为1.6∶1;按年龄段分,新生儿~3岁2例(3.5%);3~7岁12例(23.2%);7~12岁26例(51.1%);12~14岁12例(22.2%)。
1.2 治疗方法本组病儿中手术治疗43例,其中,阑尾切除40例;阑尾脓肿切开引流3例。
非手术治疗9例。
其中,分离麻醉14例;硬膜外麻醉29例。
1.3 手术治疗的原则对确诊的患者尽量争取手术治疗;出现腹膜炎后原则上不手术,但阑尾穿孔者应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果脓肿张力增加时,应及时行引流术。
5岁以下婴幼儿的手术指征可适当放宽。
1.4 病理检查结果40例标本中化脓性21例;坏疽性5例;梗阻性8例;卡他性6例。
2 讨论2.1 临床症状2.1.1 全身反应急性阑尾炎病初部分年龄较大的病儿全身症状不太突出,但大部分病儿比较显著。
发热:大多数病儿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左右,部分病儿在发病初期体温就高达39℃以上,一般体温升高与阑尾的病变和腹腔内感染的发展成正比。
精神异常:多数病儿表现为精神不振、无力、活动减少、喜卧、嗜睡等大脑皮层抑制现象,也有部分患儿表现为烦躁、哭闹。
2.1.2消化道症状腹痛:这是小儿急性阑尾炎最常见、最显著,而且是最早期出现的症状。
起初腹痛位于上腹部或脐周,病儿常不能确切的指出疼痛部位,数小时后,当炎症发展至阑尾浆膜层,刺激局部腹壁腹膜而引起右下腹部疼痛,即出现所谓的转移性右下腹痛,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伴有阵发性加重。
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特点,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8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8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发生切口感染6例,肠粘连2例,经治疗,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无死亡患者。
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病程发展较快,一旦确诊后应行手术治疗,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
关键词小儿急性阑尾炎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起病急、进展快且易发生坏疽穿孔、病情重,是腹部外科中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该病在临床上具有其独特的特点[1],具有典型临床表现时诊断并不难,但由于年龄、解剖生理特点等原因常造成小儿患者缺乏典型症状、体征而引起误诊误治。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儿80例,现就诊治体会进行总结,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儿80例,女32例,男48例,年龄3~14岁,其中3~7岁36例,8~13岁49例,平均年龄6.4岁;临床上的主要症状表现:腹泻、发热、腹痛、腹胀、呕心、呕吐等。
从患儿发病到进院的时间通常2~48小时,平均时间18小时。
患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症状,多数患儿在早期的时候就伴发呕吐、发热、腹泻、腹胀等。
本组中发热50例,呕吐53例,腹胀51例,腹泻48例,本组有74例患儿的中性粒细胞的比例≥75%,有76例血白细胞>10×l09/l,有8例出现贫血现象。
通过病理诊断:8例坏疽性阑尾炎。
12例单纯性的阑尾炎,34例化脓性阑尾炎,21例阑尾穿孔,5例阑尾周围脓肿。
本组80例患儿均进行了b超的检查,有39例阑尾肿胀、增粗,28例阑尾影像不清晰,边界不规则。
33例右下腹部出现炎性包块。
治疗方法:本组75例患儿均行手术切除阑尾,术中所见脓液较多,阑尾坏疽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者则先吸净腹腔内脓液,再用0.5%甲硝唑冲洗腹腔,切口旁另戳孔置腹腔胶管引流(术后3天左右拔除)。
局限性腹膜炎用纱布条抹干净腹腔内脓液,不作腹腔冲洗;5例阑尾周围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二期阑尾切除术。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作者:周大勇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果术后发生出血1例,切口感染4例;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18%(5/23);患儿住院7-14d,平均(7.9±3.1)d,痊愈22例(94.82%),好转1例(4.3%),无死亡病例发生。
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病程发展较快,认真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应行手术治疗,同时注意外伤口的感染防治。
【关键词】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感染预防阑尾炎是临床外科常见病,急性阑尾炎属于急腹症之一,是一种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外科急症。
所以做好诊断,及时手术,预防感染,是临床诊断和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重要因素。
阑尾炎手术中,其切口感染发生率可高达10%-20%,是外科手术中最容易发生感染的一种疾病,也是外科医生重点研究的课题。
本研究从阑尾炎的诊断、治疗选择、抗感染及误诊等方面,将自己的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吉林省四平市叶赫医院是一所城镇中心卫生院,本院于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急性阑尾炎小儿患者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岁-13岁,平均(6.7±3.6)岁。
病程平均为2h-2d,平均(21±1.8)h,入院至手术时间为1-4h,平均(48±5.6)min。
患儿入院体征主要表现为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这类患儿占71.63%,发生惊厥1例(4.3%),恶心20例(87%),呕吐16例(69.5%),23例患儿中出现停止排气排便1例(4.3%),腹部剧痛22例,其中有7例(22.73%),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
对患儿进行影像学B超检查,均明确显示为阑尾炎。
白细胞计数情况,患儿经过实验室检验有4例周围血WBC为11.5-21.6×100/L,平均19.7×108/L,中性粒细胞为0.8-0.83×108/L。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小儿阑尾炎应该怎么诊断呢?
导语:一般孩子都会有肚子疼的现象,很多父母在这个时候都会因为担心,所以觉得孩子有阑尾炎了,但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多余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说,阑
一般孩子都会有肚子疼的现象,很多父母在这个时候都会因为担心,所以觉得孩子有阑尾炎了,但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多余的,因为对于孩子来说,阑尾炎也并不是时常会发生的事情,所以父母对于这一方面的知识一定要有一个了解,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误导你们的判断,这样也会让你们的神经觉得非常紧张。
小儿阑尾炎的早期诊断需要家长早期发现,对腹部出现的一些反应要引起注意,当触摸右下腹部患儿出现拒压、哭闹,不让触摸腹部,要及时就诊,做出正确诊断治疗。
否则就会延误治疗时机。
小儿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体检时得到的临床症状,如:右下腹部疼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腰大肌和闭孔肌试验为阳性,化验血球升高等,对学龄前儿童阑尾炎的诊断比较容易做出。
婴幼儿阑尾炎特殊类型:3岁以下小儿无主诉能力,临床表现不典型,小儿烦燥不安的腹痛表现、原因不明的呕吐、发热、精神萎靡,均应想到此症。
蛔虫性阑尾炎,不同于一般阑尾炎,自觉症状严重,与腹部体征不一致,有阵发性剧烈绞痛,但疼痛紧张不严重,皮肤可出现过敏症状,反之腹部反而无疼痛,腹泻较为常见。
腹部体征往往弥漫全腹。
蛲虫性阑尾炎症状早期与蛔虫阑尾炎相似,主要出现皮肤过敏,但无严重疼痛,无腹肌紧张,极少见阑尾穿孔,症状持续越久,腹部症状反而越轻。
小儿阑尾炎的一般临床状和一些特殊类型的阑尾炎,只要注意观察。
小儿急性阑尾炎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2-08-13T09:35:31.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郭万标[导读]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腹部外科最多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易发生坏疽穿孔等特点郭万标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中心卫生院江苏扬州 225117)【中图分类号】R7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285-02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阑尾炎的治疗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手术治疗的43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 43例病人术后均获得痊愈,其中并发切口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
所有患儿随访3个月以上,均恢复良好。
结论小儿阑尾炎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认真询问病史,仔细反复对比查体有助于诊断,明确诊断后应及早手术治疗。
【关键词】小儿阑尾炎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是小儿腹部外科最多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易发生坏疽穿孔等特点,常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误治,2007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共采用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43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2~12(平均7.6)岁;发病时间3h~72h(平均25h)。
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4例,化脓性阑尾炎17例,坏疽性阑尾炎5例,阑尾穿孔7例。
临床表现均有脐周或右下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者38例,伴发热者26例,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14例,14例有右下腹固定压痛,19例有脐周及下腹部压痛,10例有全腹压痛、反跳痛。
均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计数升高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B 超检查部分患儿可见腹腔、盆腔积液。
1.2 治疗方法本组所有病人均采用手术治疗,对于局限性腹膜炎脓液不多者,行阑尾切除术后以纱布局限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后行纱布吸干脓液,阑尾坏疽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脓液较多者则先吸净腹腔内脓液,再用0.5%甲硝唑及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经切口旁引出体外(术后2~3d拔除)。
小儿急性阑尾炎176例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收治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176例,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结果:本组176例患儿均经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切口感染12例(6.8%)。
术前误诊10例,误诊率7.9%。
176例均痊愈,无死亡病例。
结论:小儿阑尾炎应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资料与方法1999年2月~2009年1月收治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176例,男112例,女64例,男女之比1:1.75。
年龄11个月~14岁,3岁以下21例(11.9%),3~7岁45例(25.6%),7~14岁110例(62.5%)。
发病到就诊时间4~27.5小时。
均经手术和病检证实阑尾炎诊断。
临床表现:3岁以下小儿均有现烦躁不安、哭闹、精神差、食欲不振、腹泻、活动少等症状。
3岁以上患儿有腹痛、体温升高至38.5℃以上127例(72.2%)。
有腹疼,发热伴恶心、呕吐97例(55.1%)。
腹痛伴腹泻、腹胀的44例(25%)。
有典型腹膜炎48例(27.2%)。
176例均表现阑尾区压痛。
7~14岁110例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41例(37.3%)。
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48例,腹腔穿刺液常规检查,阳性的45例,阳性率93.8%。
术前b超检查:146例进行b超检查,115例阑尾显影,检出率78.8%。
术前诊断:术前误诊10例,误诊肠炎6例,肠套叠2例,其他2例。
误诊率7.9%。
临床分型:单纯性阑尾炎103例(58.5%)。
化脓性阑尾炎46例(26.1%)。
阑尾穿孔22例(12.5%)。
坏疽性阑尾炎5例(2.8%)。
结果本组176例患儿均经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切口感染12例(6.8%)。
176例均痊愈,无死亡病例。
讨论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①症状体征多不典型。
小儿急性阑尾炎病程发展较快,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患儿查体时多不合作,对腹疼表述及压痛点定位欠准确,诊断较困难。
另一方面,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阑尾穿孔后合并症增多,往往给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6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手术诊治体会目的总结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体会。
方法对66例小儿阑尾炎手术患儿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66例手术病例中,行单纯阑尾切除术47例,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术16例,阑尾脓肿只作腹腔引流术2例,腹腔残余感染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6%。
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手术,术后积极综合治疗,大多能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标签: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2001年3月~200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82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手术治疗66例(80.5%),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6例患儿,男37例,女29例,男女比例1.28:1;年龄4~16岁,平均10.6岁;发病至入院手术时间6.5~32 h,平均13.5 h;住院时间5~12 d,平均7.2 d。
1.2临床表现本组患儿均有腹痛表现,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38例,发热54例,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49例;麦氏点固定性压痛53例,局部腹膜刺激征14例,右下腹包块2例;外周血象升高51例,腹部透视有肠腔积气16例。
1.3治疗方法一旦确诊或高度疑诊,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力争早期手术。
麻醉采用硬膜外或基础麻醉,麦氏切口57例,右下腹直肌右旁切口9例;术中尽量一期切除阑尾,必要时适当腹腔冲洗和放置引流;术后合理、联合使用抗生素,早期采取半卧位和下床活动,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并发症。
2结果本组资料中,小儿急性阑尾炎病程在12 h以内的以单纯性和化脓性为多,且大多可以作单纯阑尾切除;在12~24 h内的坏疽性、穿孔增高,需引流者增多;超过24 h的穿孔和周围脓肿发病率显著增高,需要行腹腔引流者明显增多,且术后有发生腹腔残余脓肿的可能。
详见表1。
3讨论3.1疾病特点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5岁以下幼儿较少见,6~12岁为发病高峰;发病和季节有关,初春和夏季较多见;发病率虽较成人低,但病情常较成人严重。
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体会作者:龙青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0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提高疗效及减少误诊率。
方法回顾分析住院收治9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 81例采用手术治疗, 9例采用保守治疗,其中6例保守治疗无效,转手术治疗,全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8.24 d,术后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1例,腹腔内出血l例,痊愈84例,好转6例,无死亡病例发生。
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病程发展快,一旦确诊需积极手术治疗,同时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小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儿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部分病例早期出现坏疽穿孔,早期不容易明确诊断,造成不良后果,严重者可以危及患儿的生命[1]。
回顾分析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中心卫生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9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90例,其中女36例,男54例, 1岁以下3例;1~3岁9例;4~6岁32例, 7~12岁46例。
其中47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以右下腹为主; 80例患者合并有发热,以中度发热为主;69例患者表现为多伴厌食、恶心、呕吐或腹胀;46例患者体格检查右下腹有固定压痛伴肌紧张, 46例患者腹透示肠腔积气或少许液平面, 90例患者血分析WBC>10×109/L。
1. 2 治疗方法本组87例采用手术治疗,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采用以连续硬膜外辅加氯胺酮进行静脉强化麻醉,根据患儿的超声诊断结果以及临床症状,分别采取剖腹探查口41例,麦氏切口49例。
手术方式行阑尾切除并腹腔引流术46例,单纯阑尾切除术44例,腹部切开后,分离结扎患儿阑尾系膜及阑尾血管,于根部进行阑尾切除,残端使用7号丝线结扎,并迅速逐层关闭腹腔。
对于阑尾局部脓液较多的患儿,在手术中取脓液标本术后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术后针对性的应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合并有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作者采用阑尾切除并脓肿切开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