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4.2 血流的管道——血管 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2.53 MB
- 文档页数:45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4.2 血流的管道——血管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护士给病人进行“点滴”输液时,针头要刺入病人的什么部位()A.动脉B.静脉C.肌肉D.毛细血管2.人体内的三种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的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动脉和静脉3.下列对动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运输静脉血的血管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C.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D.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4.护士给患者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管扎紧上臂,不一会前臂靠肘关节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A.动脉B.静脉C.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5.某同学在一次意外中受了伤,并引起出血,血液为鲜红色且成喷射状,出血血管可能是A.静脉B.动脉C.毛细血管D.所有血管6.血液与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下列A.毛细血管B.静脉C.动脉D.所有动脉7.血液在何处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心脏8.人体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其中有关动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送含二氧化碳等废物多的血液的血管B.输送含氧和营养物质多的血液的血管C.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D.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运输回心脏的血管9.下列描述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是()A.鼻腔黏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温暖进入肺内的气体B.四肢静脉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C.肺由大量的肺泡构成,增加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D.动脉的弹性大,能将血液送回心房10.下列哪个例证不能体现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这一观点()A.鼻腔中的鼻毛和鼻粘膜,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且湿润B.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利于消化食物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性纤维,适宜气体交换D.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数目多、分布广,适宜物质交换11.关于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B.把血液从心脏送往身体各部分的血管叫做动脉C.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D.动脉中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12.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尾鳍作为观察部位,是因为尾鳍有薄而透明的特点B.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C.若观察到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则该血管是小静脉D.若观察到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则该血管是小动脉13.我国提倡无偿献血。
《血流的管道--- 血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1.通过对血管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管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观察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
难点:三种血管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特点。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法: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板书课题):1、你知道生活中的水、天然气是靠什么来运输的吗?(管道)那么,我们人体内丰富的血液又是靠什么来运输的呢?(血管)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血管,它们的总长度加起来约十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两周半。
2、你见过出血现象吗?(展示不同出血的图片:少量渗出、缓缓流出、喷射出)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学生猜想,师:主要是伤及了不同的血管。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还会知道:到医院验血时,医生为什么是在你的指尖或耳垂取血,输液时,为什么会用胶带扎紧你的胳膊,然后再刺入,以及出现了不同的创伤出血,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板书课题:血流的管道—血管)二、新课(一)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说明:由于条件原因,今天我们不能亲自做这个实验,但老师会将显微镜看到的图片展示给大家。
请同学们先看书64、65页,然后同桌的同学讨论:(展示图片)1、指导学生自学看书,明确实验目的。
2、学生探究:布置学生实验前讨论:①、如何选择试验材料?应该在什么部位观察?②、要想使实验顺利进行我们必须注意些什么?③、如何用显微镜观察?(简笔画画出小鱼尾鳍上的载玻片)通过观察⑴、血管的粗细是一样的吗?⑵、血液流动有没有方向性?⑶血液的流动速度是一样的吗?强调:同学们小鱼很可爱,对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命,我们都要关爱,所以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应将小鱼迅速放回鱼缸或放回适合它生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