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流的管道——血管》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36
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教学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仿照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进行生活中的小设计。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特点与功能。
2.教学难点仿照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进行生活中的小设计。
三、教学策略通过“肺活量大比拼”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关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先让同学们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然后小组讨论完善表格中的内容,并且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介绍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最后,教师展示挂图,用贴卡片的方式检验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效果。
根据生活中抽血后输液时扎橡皮管的现象,引出两个讨论题,讲解静脉瓣的作用以及毛细血管的适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
根据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让同学们利用类比的思想去设计净化污水或净化空气的装置。
四、教学过程1、导入:肺活量大比拼分别让两个同学表演吹气球。
结果一个同学的气球吹得大,一个同学的气球吹不大。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尝试分析原因。
老师提示:其实这与我们人体血管中的某个结构有关系。
引入课题,看看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不能自己从中找到答案?埋下伏笔,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活动一:阅读教材57—59页的内容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表格。
活动二:小组讨论,完善表格中的内容。
小组成员相互介绍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活动三:学习成果检测,分别请三位同学粘贴表格中的内容。
其他同学检查是否存在错误。
活动四:根据表格中的图示,总结出动脉是离心血管,静脉是回心血管,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从动脉到毛细血管再到静脉。
毛细血管的图示表示红细胞单行通过。
活动五:根据三种血管的关系图以及挂图中的血流方向示意图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反向是动脉到毛细血管再到静脉。
3、合作探究观察自己的手臂,你会发现上面有一条条的“青筋”,平常输液或者抽血的时候扎的就是这种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