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章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3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血液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液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与功能,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区别动脉与静脉。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1、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血管的横切面切片或图片。
2、有关血管的录象资料。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动脉:心脏血液身体各部分
血流的管道—血管毛细血管:最小动脉最小静脉静脉:身体各部分血液心脏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方案时,注意从学生的日常输液、验血、诊脉等身边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制了各种形式的血管模型,对于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不同有一定帮助。
存在的不足,相关的中、西医知识了解有限,有些内容没能展开和涉及,使学生感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还有距离,这方面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课前自主预习】1.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1)用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包裹起来,还要不断往棉絮上,保持湿润。
目的是。
(2)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用的是倍物镜。
(3)管径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只允许红细胞通过。
(4)小鱼尾鳍中的毛细血管是由分支而来,血液经毛细血管汇入。
2.三种血管(1)三种血管的特点及功能血管管壁特点管腔血流速度功能动脉管壁,弹性把血液从静脉管壁,弹性较把血液从毛细血管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极进行物质交换的管道(2)静脉瓣:四肢静脉内存在可以防止的结构。
(3)血液在三管内流动的方向:→→。
【课后巩固提升】1.在病人的上臂部抽血化验或输生理盐水,选用的血管依次是()A.动脉、静脉 B.静脉、静脉 C.动脉、动脉 D.静脉、动脉2.血液在哪种血管中流得最慢,这有利于()A.动脉,气体交换B.静脉,物质交换C.毛细血管,气体交换D.毛细血管,物质交换3.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向是()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静脉→毛细血管→静脉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4.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A.与心脏相通B.管壁薄而弹性小C.管腔大,其内表面有静脉瓣D.与动脉伴行5.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在视野中看到血细胞通过血管的方式如下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情况),其中能判断属于静脉的是()6.在我们体表皮肤上隆起一条条“青筋”,实际上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神经7.甲图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图,乙图是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象,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湿纱布的作用是维持鱼的体温B.①是毛细血管C.③是小静脉D.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放入废物缸内8.血液在哪种血管中流动速度最慢()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淋巴管9.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血管,血管从左到右的名称分别是()A.静脉毛细血管动脉B.动脉静脉毛细血管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D.毛细血管静脉动脉10.护士在给病人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以上都可以11.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12.观察小鱼尾鳍的毛细血管的方法是寻找()A.血液流向头部的小血管B.血液流向尾部的小血管C.搏动的小血管D.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小血管13.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中含氧丰富的血管是()A.甲B.乙C.丙D.甲、乙、丙1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的一部分血管的分支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A是血管,其中流的是血。
《血流的管道——血管》课题名称《血流的管道——血管》科目生物年级初二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
2.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视频,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液的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
2.尝试从结构和功能上掌握和区分三种血管的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1.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2.难点: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教学活动11.师生互动,激趣导入1)视频引入(大屏幕):出现血液在血管和心脏中流动的画面。
学生通过视频观察并思考问题:血液在人体哪些部位流动?怎样流动?得出结论: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流动的。
2)设置疑问,引发思考:出示验血、输液、献血等照片,让学生说出取血的部位。
学生思考在这些部位取血或输液的原因。
得出结论:取血或输液部位的血管是不同的。
3)引出课题: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
血管分为哪几种?引出本节课题“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学活动2 2. 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1) 教师提出问题,讲解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①学生带着思考问题,阅读教材第73、74页,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步骤,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②学生通过观察,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的种类。
3)师生互动,归纳小结。
①设置疑问:你观察到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一样吗?你能区别几种不同的血管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②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判断血管。
教学活动3 3.自学课本P74-75,尝试总结:1)布置学习任务:仔细观察三种血管图,并比较三图的不同之处,填写比较三种血管的表格。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议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依次编排了三节内容分别介绍血液、血管与心脏,以帮助学生建立血液循环的完整概念。
本节的内容从概念、分布、结构、动能等方面阐述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该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也为下一节心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及应对措施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非常困难。
经过分析发现,教师在本节课忽略了帮助学生建构“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这一概念,而造成学生在后续学习的困难。
对此,如果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鱼血液流动方向的特点,去辨别动脉和静脉,建构“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如右图),然后再去学习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血液循环的整体这一角度认识血管。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基础:在前三章介绍的胎盘、小肠、肺泡等器官外都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学生初步认识了毛细血管的功能和特点,但不清楚毛细血管及动脉、静脉的概念。
2、生活经验:知道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但不清楚血液是按照一定方向不停地流动。
三、教学目标分析1.能说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和“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部分运回心脏的血管”;2.能说出毛细血管与动脉、静脉之间的联系;3.通过模型制作,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
4.树立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四、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概念;“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
2.教学难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区别动脉和静脉五、教学策略1.情景导入——公路交通导入,激发兴趣出示以立交桥为背景的公路运输网,联系实际生活引入。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 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1.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2.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教学难点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教学方法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 (1)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2) 三种血管的课件(3)每个实验组至少准备一条小鱼。
2.学生准备:网上查阅血管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总结血液之所以能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并完成物质运输的任务,与这些血管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血液循环的动力是什么,它为什么就能周而复始的循环呢?这将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1.红细胞并排时,不能通过下列哪个管道(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毛细淋巴管2.下图中所示的血管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较粗的一端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3.人体手背上一条条“青筋”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毛细淋巴管4.静脉瓣的作用是()A保护静脉血管壁 B.防止血液倒流C.加速血液的流动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板书设计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一.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二.三种血管:1.动脉2.静脉3.毛细血管32609 7F61 罡L25634 6422 搢+30823 7867 硧eU21084 525C 剜+26804 68B4 梴=33586 8332 茲27251 6A73 橳。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比较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并找到三种血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游戏活动和对比学习的方法区分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提高实践动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三种血管及功能的知识,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2)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并找到三种血管。
【教学方法】师生互问互答完成课堂问题、多媒体教学、视听结合法、情境体验法、实验观察法、合作探索法、多感官参与法和动手实验法等。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泥鳅),动、静脉血管的横切面切片;在小黑板上先列出三种血管的比较表格;制作多媒体课件;三种血管模型。
2.学生准备:阅读教材;了解关于血管的一般常识知识;预习显微镜使用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知道,人体因创伤出血时,有时血液只是少量地渗出,有时是缓慢地流出暗红色的血液,最为严重的则是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出血情况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有关血管的知识。
二、新课讲解教师讲述:不同的创伤,伤及的血管不同,出血状况也不同。
这与不同血管中血流状况不同有关,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观察不同的血管及其中血流的状况。
【实验观察】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目的要求:(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的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材料用具: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纱布)。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通过课本里的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血液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液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
难点: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导学过程】
【情景引入】
1.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
是否注意到验血或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中医诊疗时,切脉的时候是在什么部位?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血液来完成的。
血液在人体哪些部位流动?怎样流动?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流动的。
人体内血管的总长度(约100000千米,可绕地球赤道两周半)。
【学习提纲】
1.人体内的血管有哪几种类型?
2.不同的血管有什么特点与功能?
【新知探究】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吗?
2、在你观察看到的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呈单行移动的吗?这说明毛细血管具有什么特点?
3、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用浸湿的棉絮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目的是为了保证小鱼的,在低倍镜下看到尾鳍中最小的血管是,只允许红细
胞通过它。
一、动脉
动脉是将血液从输送到的血管,从心脏射出的血液压力较高,因此动脉的管壁较、弹性,管内血流的速度。
二、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与之间的血管,由于毛细血管的内径很小,只能允许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与
充分进行。
三、静脉
静脉是将血液从送回的血管,血液经过毛细血管汇入静脉时的压力较,因此静脉的管壁较、弹性,管内血流的速度,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_。
总结三种血管的特点
血流方向
结构特点
管壁弹性管腔
血流速
度
动脉
从心脏送往
全身
静脉
从全身送回
心脏
毛细血管从最小的动
脉到最小的
静脉
极薄(仅由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
极小(只允
许红细胞
单行通过)
拓展:1.回忆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并回答:氧气至少通过几层细胞到达组织细胞?氧气至少通过几层膜到达组织细胞?
2.有哪些方法区别动脉和静脉?
一是看血液流动方向:
动脉:离心或由主干流向分支、血流快
静脉:向心或由分支流向主干、血流慢
二是从结构上进行区分:
动脉:管壁厚、管腔小、弹性大
静脉: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我们身体内有三种不同的血管:、
和。
【课堂小结】1. 什么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 动脉、静脉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如何?
3.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有何不同?
4.. 毛细血管的特点是什么?
5.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交换物质的过程是怎样的?
血管分为三种: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种类功能结构特点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
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最快
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
心脏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
之间的血管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巩固练习】
1.下面是关于毛细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人体内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血管
②它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③它是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
④它是连通最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
A.①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在显微镜下观察活金鱼尾部的毛细血管时,最好的方法是寻找( ) A.血液流向头部的血管 B.血液流向尾部的血管
C.有搏动的微小血管 D.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缓慢的血管
3.血管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下面对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A.运输静脉血的血管
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C.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