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浅论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历史演义小说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的小说。
而英雄传奇小说虽也是取材于史实,但与历史演义小说不同,它不局限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英雄人物为主,塑造典型的理想的英雄人物形象。
虽然两者在写作意图上都是通过演绎历史,从中揭示朝代兴亡的义理,但两者在创作形式、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则试图从三个方面来浅析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的区别。
一、历史演义小说以记述一代兴废为主体,英雄传奇小说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
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从写作背景上看,历史演义小说一般描写的时间背景跨度比较大,一般以一个朝代的兴衰贯穿全文,有的甚至横跨两个或以上表现历史朝代的更替,揭示隐含的历史规律。
如《东西传演义》由西晋起自晋武帝太康元年王濬王浑争降吴之功,终于大兴元年晋王司马睿即帝位建立东晋,写到建武元年司马睿即位后大赦天下,终于宋武帝永初元年刘裕受晋恭帝辞让即位,东晋灭亡,时间跨度甚大。
而英雄传奇小说往往只是抓住某个历史片段某个特殊时期甚至是仅仅一场战役等等来刻画英雄,英雄传奇小说着眼的是塑造理想化的英雄,历史背景只是它的衬托。
如在《北宋志传》中,写杨家将抗辽事迹,从北汉主刘钧摒逐忠臣,呼延赞出世写起,到杨业归宋,雄,谴责奸佞卖国的主题。
二、历史演义小说主要事件和人物基本依据史实,英雄传奇小说主要人物和事件多为虚构。
历史演义小说最大特点是以史为本,在真实再现历史本色的基础上,适当穿插一些虚构的情节或者传说,此即所谓的“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如《隋炀帝艳史》的具体细节系作者虚构,但主要材料与史实相符。
全书以东都游乐、开河南巡、江都淫乐为内容主干,穿插开市巡边、陈百戏、修长城等情节,基本上是按《通鉴》编年叙事的。
一些具体情节往往是在史事的基础上生发想象而成,如蒸宣华,建十六院,剪彩为花,殿脚女挽船等都有史实根据。
中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中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1.《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2.《水浒传》是英雄传奇的经典之篇3.《三国演义》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书中的“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其中的诸葛亮、曹操、关羽被称为“三绝”。
4.《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其内容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反映当时黑暗的、混乱的主流社会;一个是歌颂敢于追逐自己利益的起义农民。
5.在梁山义军内部,始终存在着反对招安的力量,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李逵。
6.《水浒传》的结构很有特点,很多情节有如独立的故事。
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醉打山门、倒拔垂杨柳、。
林冲的故事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的故事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7.中国古代的神鬼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以《搜神记》为代表的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另一类是以《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为代表的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
“志怪小说”发展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清代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使这种题材的作品达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
8.由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来源共有三类。
第一类取材于里巷所流传;第二类是根据同人之籍录;第三类是随笔撰次。
9. 明清时期是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时期。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形成了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大传统。
《西游记》开创了神魔小说的空间,《红楼梦》描写凡人的故事。
10.有明一代的“四大奇书”指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11.“三言”指的是《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喻世明言》,其作者是明朝的冯梦龙。
其作品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另一类是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
12.可以代表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的《红楼梦》又称《石头记》,作者是曹雪芹。
故事中的主线有以下几条:一是荣国府为中心的“四大家族”的兴衰;二是宝玉与众女儿的聚散。
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教学目标一、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
二、把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三、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色。
四、欣赏所选片段的人物刻画和精彩描写。
单元介绍一、两类小说的发展史中国小说产生以来,演绎历史与谱写英雄一直是绵延不衰的两个主题,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本单元所选的两部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这两个主题有共性,主要表现为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在叙史的同时关照英雄人物,如《三国演义》;也有各自的特点,像《水浒传》基本上是群雄谱,当然小说一开始也写宋朝廷乐极生悲,京师流行瘟疫,请人祈禳天灾,结果却放出一百零八个魔君,这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演绎着历史,但总的说是以歌颂英雄为主。
1.历史演义系列小说《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后,模仿它的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一个最重要的流派。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后产生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主要有《新列国志》(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志传》等,其中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中的《隋唐演义》(褚人获)是影响最大的一部。
《隋唐演义》共20卷100回,叙述的内容始于隋文帝伐陈,终于唐玄宗还都而死,历时170余年。
小说所涉事件多,时间跨度长,头绪庞杂,但作者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宫廷故事,一是以秦琼、单雄信、程咬金为中心人物的“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一是以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唐代宫廷故事。
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写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这些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
有人评说《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又有一些新意,它既有真实的历史线索可寻,又塑造了一群草莽英雄的形象,而且还能看到才子佳人小说的踪影。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中,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一直是两个受欢迎的主题。
代表作包括《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这两个主题有共性,都以历史为题材,关注英雄人物。
但也有各自的特点,例如《水浒传》更像是一部群雄谱,虽然开始也涉及到宋朝的历史,但总体来说更注重歌颂英雄。
一、历史演义系列小说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来,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涌现,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随后出现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
其中,《隋唐演义》(___)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共20卷100回,涵盖了170余年的历史事件,描绘了众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但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隋末宫廷故事,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唐代宫廷故事。
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绘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
《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也有一些新意。
二、英雄传奇系列小说水浒传》的问世,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此后的英雄传奇创作中,以说唐、说岳与杨家将系列最为突出,各自影响最大的作品分别为《隋史遗文》(___)、《说岳全传》(___、___,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和《杨家府演义》(___,又名《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传》)。
说岳全传》是明代以来各种___故事的集大成者,共20卷80回。
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掳走___和___的历史事件。
___等宋朝将领力主抗金,屡建奇功,但被以___为首的___陷害忠良,最终___在___遭害。
小说对人物的塑造过于概念化,但也有一些个性化描写,如“___,___之奸,兀朮之横”。
与《说岳全传》不同,按照小说类型,《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主要按历史顺序展开故事,构成情节;而《水浒传》则属于英雄传奇,更关注人物的命运,通过各路英雄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的异同(以《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为例)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相同之处在于都来源于“说话”艺术中的讲史,在民间流传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而成,都有一定的历史因素,也都表现出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思想倾向。
它们的成书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传说和演变的过程。
两者又有相异点:前者一般是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而后者是从宋元小说话本中的“说公案”或“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前者着眼于全面地描写一代兴废,而后者以塑造一个或几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前者比较注重依傍史实,后者的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
历史演义小说是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的小说。
“演义”一词很好地概括了历史演义小说的特点,这就是既有史实的依据,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的成分,又有艺术的想象和虚构。
如《三国志演义》就是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内容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既不同于历史著作,也不同于纯出于虚构的一般的小说。
《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描写的是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其基本的历史发展轮廓,重大的历史事件,主要人物的重要活动,都符合历史的真实面貌。
只是在具体的情节、细节、人物的思想性格方面,有较多的加工和虚构。
英雄传奇小说以历史英雄人物为讲说对象,更多来自历史传说,虚构的成分比较大,如《水浒传》描写的时期并不长,它是横向扩展,不注重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不拘泥于历史事件本身,而广泛地反映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这类小说,可称之为“英雄传奇”。
其特点是由历史上的一时故事生发开来,反映的生活内容,从纵向看不如历史演义那么长,但从横向来看,却比历史演义反映的生活面要广阔得多,几乎涉及到各个阶层的人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描写了市井细民的生活,在描写中又有较多的艺术创造和虚构。
如《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位领袖人物,就绝大多数是虚构的,只有宋江、杨志等十几个人物能找到历史的依据,而且活动也不尽相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二十五章清代小说079 清代小说家的文体意识和主体意识(★三级考点,一般为单选)从章回小说的题材而言,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有《说岳全传》、《水浒后传》、《隋唐演义》,世情小说有《醒世姻缘传》、《红楼梦》、《歧路灯》,儒林小说有《儒林外史》,才学小说有《镜花缘》,才子佳人小说有《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侠义公案小说有《三侠五义》、《施公案》,狭邪小说有《品花宝鉴》、《海上花列传》,神怪小说有《西游补》、《绿野仙踪》。
话本小说有李渔的《无声戏》和《十二楼》。
文言小说,长篇有《燕山外史》、《蟫史》,短篇小说集有《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谐铎》、《萤窗异草》、《夜雨秋灯录》等。
080 清代小说创作的繁荣(★★二级考点,一般为单选)一、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富有英雄传奇色彩的历史小说。
这些作品多具有时代意识,主要有《水浒后传》(作者陈忱)、《说岳全传》(钱采、金丰)、《祷杌闲评》(阉党魏忠贤的事迹)、《隋唐演义》(褚人获)。
二、世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世情小说,较早有《醒世姻缘传》(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乾隆以后有《歧路灯》、《蜃楼志》等。
而《红楼梦》的出现,将世情小说的创作推向高潮。
才子佳人小说:世情小说的一种。
清前朝主要有《平山冷燕》、《玉娇梨》和《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
前两部同署“荑秋散人”。
三、才学小说:清代中叶,考据学风对小说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
如夏敬渠的《野叟曝言》、屠绅的《蟫史》、陈球的《燕山外史》,将小说看做炫耀学问的工具。
这些作品思想平庸,芜杂堆砌。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李汝珍的《镜花缘》。
四、神怪小说:《西游补》:清初神怪小说的代表作是董说的《西游补》。
小说写唐僧师徒经过火焰山之后,孙悟空被鲭鱼精所迷,到了梦幻世界所经历的种种奇遇,最后被虚空尊者唤醒,杀死鲭鱼精而悟道的故事。
小说旨在借“鲭鱼扰乱,迷惑心猿”,表达“世是情缘,多是浮云梦幻”的思想。
历史演义小说: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代表作《三国演义》。
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多吸收民间传说故事,主要人物和事件多为虚构,虚多实少。
创作方式多“因文生事”。
一部分由“说话”中的“小说”发展,后期从历史小说中分化而来。
多写草莽英雄;如写帝王将相,也着重表现发迹的历程;着重写英雄人物小传,较多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除了重大政治军事斗争外,较多涉及市井小民的生活;语言生活气息较浓厚。
台阁体:以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思想情感“雅正平和”,有浓厚的道学气,内容多反映上层官僚的生活。
应制、唱和之作数量多,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
代表作杨荣《随驾幸南海子》。
茶陵派:明朝前期的诗派,以湖广茶陵李东阳为主要代表。
此外,还有谢铎、张泰、绍宝、鲁铎等人。
他们主张诗学汉唐,重视诗歌语言的艺术,体现了台阁到前后七子的过渡。
代表作李东阳《寄彭民望》。
前七子: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
皆为弘治进士,少年新进,多以才气自负。
在京任职,常相聚倡和,研讨艺文,倡导复古。
对国运危机感受敏锐、对官场腐败和士风苟且的现状深刻不满,以挑战的姿态面对政治和生活。
代表作李梦阳《空同集》、何景明《大复集》。
后七子:明代嘉靖中期文学复古群体,有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七人。
他们的复古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承接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思想。
但是比起前七子,他们在学古过程中特别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李攀龙《沧溟集》、王世贞《艺苑卮言》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的散文流派,以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等为主要代表。
他们主张师法唐宋古文。
维护道学立场,呼吁宋儒以来“文道合一”论。
贬斥文学,认为文学本身是有害于道的东西。
代表作品归有光(对文学复古的主张不满,斥责模拟的文风。
明代的长篇小说按题材和思想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类:1、历史演义小说。
它是由宋元说话艺术中的讲史一类发展而来的。
历史演义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敷演扩大而成。
“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是其特点。
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最典型的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代表了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
在它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大量出现,内容差不多从远古传说时代到汉晋唐宋都有所作。
较著名的有《列国志传》、《全汉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其中以冯梦龙改编的《新列国志》成就较高,影响也较大。
2、英雄传奇小说。
它也是在宋元讲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历史演义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拘泥于一朝一代的历史事件的演变,而是以描写理想化的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主,虚构的成分较多。
明初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是它的代表作品,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趋于成熟。
明中叶以后,产生了不少英雄传奇小说,较著名的是万历年间熊大木所著的《北宋志传》和无名氏所作的《杨家府演义》。
此外,郭勋的《皇明英烈传》和袁于令的《隋史遗文》也是明后期影响较大的英雄传奇作品。
3、神魔小说。
这类小说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满奇异的幻想。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
《西游记》也是在宋元说话艺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由文人作家加工创作而成的。
此外,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影响较大的一部。
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董说的《西游补》等也流传较广。
4、世情小说。
它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
以《金瓶梅》为代表。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它开始摆脱了历史故事、历史传说对小说创作的束缚,转向现实题材,开始对日常生活作细致的描写,这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金瓶梅》之后,世情小说表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在世情描绘中宣扬因果报应思想,如成书于明末西周生所著的《醒世姻缘传》等。
演讲者:XXX时间: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X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明清小说的分类及其艺术特色。
明清时期是我国小说发展的高峰期,涌现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我国文学宝库,也深刻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明清小说进行分类,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一、明清小说的分类1. 历史演义小说历史演义小说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展现历史的波澜壮阔。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都是这一类小说的代表作。
2. 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以英雄人物为中心,讲述他们的传奇故事。
这类小说通常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3. 世情小说世情小说以市井生活为背景,描绘社会风俗和人物命运。
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都是这一类小说的佳作。
4. 神魔小说神魔小说以神魔世界为背景,讲述神魔之间的斗争和奇遇。
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都是这一类小说的典型代表。
5. 才子佳人小说才子佳人小说以才子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才子们的风流倜傥和佳人们的美丽善良。
如《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是这一类小说的代表作。
二、明清小说的艺术特色1. 人物形象鲜明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具有很高的成就,人物形象鲜明,个性各异。
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和命运,令人印象深刻。
2. 情节曲折离奇明清小说的情节往往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取经等故事,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 语言生动形象明清小说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如《红楼梦》中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既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又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 哲理深刻明清小说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如《儒林外史》通过对儒林人物的刻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虚伪。
名词解析:1.历史演义小说: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的类型之一,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用通俗的语言和章回体形式,将历史演变、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础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美学思想。
因而,历史演义小说是以基本史实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想象、虚构、加工和再创造的,它在叙事中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
元末明初诞生的《三国志演义》是第一部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而后有《隋史遗文》、《隋唐演义》等。
2.英雄传奇小说: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的类型之一,由宋元小说话本中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或“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以历史上反压迫英雄的传奇故事为题材,在民间长期流传的基础上,由作家加工完成。
明代《水浒传》为后世英雄传奇小说提供了范例,而后有《杨家府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较为著名。
3.吴中四杰: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人因都是吴人而被称为“吴中四杰”。
四人中,已高启和杨基成就较大。
高启诗学汉魏晋唐,不拘一格,而以豪放为主,其反映元明之交的战乱生活和农村现实景象的诗歌以及写景抒情的七言歌行和七言律诗都是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杨基的诗风清润峭拔,写景咏物之作较有特色。
4.台阁体:台阁主要指明朝的内阁和翰林院,又称为“馆阁”。
台阁体是指明代前期以台阁重臣杨士奇、杨溥、杨荣等人的创作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
当时明朝国立渐盛,以馆阁重臣为主的作家受朝廷文化的影响,其创作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很难让人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与作者真实的个性化思想感情。
5.茶陵诗派:明初以李东阳为领袖的诗歌流派,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
李东阳继三杨之后,以台阁大臣的身份主持文坛,但创作实践又与三杨有所不同。
提出“诗学汉唐”的主张,在学古方面,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从文学本身的立场出发去探讨文学的艺术审美特征,对当时的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世情小说的比较研究——以《三国演
义》《水浒传》《金瓶梅》为例
高莉
【期刊名称】《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030)008
【摘要】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来说,世情小说都迥异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类小说.社会的发展赋予世情小说不少新的内涵,甚至出现一些雅俗共赏的完美之作,完成了中国古典小说雅俗整合的现代转型.世情小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长篇
小说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本文将通过对世情小说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类小说的比较,进一步探讨它们各自在艺术上的不同特点.
【总页数】2页(P185-186)
【作者】高莉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论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情节与风格转换——以《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和《红楼梦》为例 [J], 刘相雨
2.绿林豪杰的颂歌英雄传奇的丰碑——《水浒传》与《绿林英雄罗宾汉》之比较研究 [J], 刘清华
3.金圣叹与张竹坡评点比较研究--以《水浒传》《金瓶梅》重叠部分为例 [J], 邓雷;许勇强
4.《金瓶梅》与《水浒传》重迭部分的比较研究 [J], 周钧韬;
5.论世情小说名著《金瓶梅》对《水浒传》叙事体例的生命承传 [J], 张鹏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小说欣赏之一:历史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
一、两类小说的发展史
中国小说产生以来,演绎历史与谱写英雄一直是绵延不衰的两个主题,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本单元所选的两部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这两个主题有共性,主要表现为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在叙史的同时关照英雄人物,如《三国演义》;也有各自的特点,像《水浒传》基本上是群雄谱,当然小说一开始也写宋朝廷乐极生悲,京师流行瘟疫,请人祈禳天灾,结果却放出一百零八个魔君,这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演绎着历史,但总的说是以歌颂英雄为主。
1.历史演义系列小说
《三国演义》自明代嘉靖年间流行以后,模仿它的历史演义小说开始大量出现,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小说一个最重要的流派。
《三国演义》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后产生了列国志传系列小说、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以及宋史演义和明史演义系列小说,主要有《新列国志》(冯梦龙)、《东周列国志》(蔡元放)、《隋唐志传》等,其中隋唐志传系列小说中的《隋唐演义》(褚人获)是影响最大的一部。
《隋唐演义》共20卷100回,叙述的内容始于隋文帝伐陈,终于唐玄宗还都而死,历时170余年。
小说所涉事件多,时间跨度长,头绪庞杂,但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杂而不乱,松而不散,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小说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宫廷故事,一是以秦琼、单雄信、程咬金为中心人物的“乱世英雄”起兵反隋的故事;一是以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唐代宫廷故事。
其中瓦岗寨英雄起兵反隋部分,艺术地描写了隋末历史现实,颂扬了这些草莽英雄的侠义勇武,人物形象也较为鲜明生动。
有人评说《隋唐演义》吸收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创作特色同时又有一些新意,它既有真实的历史线索可寻,又塑造了一群草莽英雄的形象,而且还能看到才子佳人小说的踪影。
2.英雄传奇系列小说
《水浒传》的问世,也为英雄传奇小说铺平了道路。
在此后的英雄传奇创作中,以说唐、说岳与杨家将系列最为突出,各自影响最大的作品分别为《隋史遗文》(袁于令)、《说岳全传》(钱彩、金丰,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和《杨家府演义》(纪振伦,又名《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传》)。
《说岳全传》共20卷80回,是明代以来各种岳飞故事的集大成者。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
以岳飞为首的宋朝将领,力主抗金,屡建奇功。
但是以秦桧为首的权奸集团,卖国求荣,陷害忠良,最后将岳飞害死在风波亭。
小说对人物的塑造总的来说过于概念化,但也不乏一些个性化描写,因此,“岳武穆之忠,秦桧之奸,兀朮(zh)之横”等,也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两部小说比较
1.类型不同。
按小说的类型划分,《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是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虚构描写英雄人物,主要按历史顺序展开故事,构成情节;《水浒传》则属于英雄传奇,更关注人物的命运,围绕主要人物的经历与事迹来突出其性情与神采,同时通过各路英雄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
2.塑造的人物不同。
这两部小说都有生动紧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都带有理想化的传奇色彩,但其中又有本质的不同。
一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大部分带有定型化的特点,看不出他们的个性与出身遭遇、具体的生活环境等有什么关系,如诸葛亮是智慧
的化身,曹操生来就奸诈,关云长与生俱来就义薄云天等等;而《水浒传》的人物性格,则与其出身、环境、遭遇都有血肉联系,因而随着人物生活环境和遭遇的变化而变化。
二是《三国演义》塑造人物主要是进行粗线条的勾勒,细节描写比较少;而《水浒传》则有比较丰富的细节描写,人物更富于个性化,立体化。
3.语体色彩不同。
《三国演义》采用的是浅近的文言。
《水浒传》则用纯粹的白话写成,完全是人们当时使用的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