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思路要清晰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课题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思路要清晰》写作指导教案设计课型写作授课对象初一学生授课教师目标确立依据:课标分析:一、课标对记叙文写作的要求: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注重写作过程中收集材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
3.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二、课标分析:1.要有真情实感就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列纲起草是使思路清晰地必要渠道。
3.围绕表达中心合理安排内容先后和详略,是要求作文必须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4.内容具体充实就需要文中有叙事,有细节。
教学内容分析:《思路要清晰》是新版语文七上第四次作文习作内容。
在一单元激发初一学生写作欲望、二单元学会记事、三单元学会写人之后,必要对文章结构有一整体规划,文章框架有一整体布局。
这样才能立足整体、满盘皆赢。
单元习作目标是循序渐进的,符合写作客观规律,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而且《思路要清晰》是记叙文写作避不开的技法。
掌握它就掌握了记叙文章法。
文好的首要要素就是章法好。
学情分析:学生小学时有记事的基础,进入的初一已经有了三次作文训练,所以思路要清晰势在必行,而且这正是他们写作的需要和困惑,所以学生很感兴趣。
学习目标1.通过预习老师的导示资料,学会自我提炼提纲。
2.通过阅读、体会思路的概念。
3.通过阅读、品析明确使记叙文思路清晰的一种模式。
4.通过赏析、讨论明确分的部分拓展思路的角度。
5.通过写作、交流学会起草提纲。
6.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依据提纲成文。
评价任务:1.能主动完成预习作业,即自我提炼提纲。
2.课上能积极分析例文思路的特点,说出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3.能够理解、识记老师展示的拓展思路的角度。
4.能够选填出例文拓展思路的角度。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思路要清晰》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是与第四单元阅读重点训练要求“理清作者思路”相配套的写作训练要求,又是在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特别是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更高的写作要求。
围绕目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将写作问题化、情景化,体现语文生活化,培养学生写作整体构思列提纲的良好习惯,体现深度学习。
“思路要清晰”是七年级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本篇写作指导重点是思维的训练,思维条理性和想象力的训练。
1.结合所学课文,了解一般叙事性文章的基本结构及行文顺序。
2.设计提纲,学会根据中心取舍材料、安排详略,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3.写作实践,在写作中注意行文顺序,追求条理清楚。
教学重点:结合所学课文,了解一般叙事性文章的基本结构及行文顺序。
教学难点:写作实践,在写作中注意行文顺序,追求条理清楚。
同学们,想象一下,我们正在进行一场旅行。
如果没有明确的路线规划,是不是可能会迷路,错过美丽的风景,甚至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写作文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就像是在文字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
今天这堂作文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让我们的作文思路清晰,就像拥有一张精准的旅行地图,引领读者顺畅地领略我们想要表达的精彩。
任务一:自学探究整体感知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教材第四单元写作内容,画下来你认为有启发性的句子。
2.个别发言,谈感悟。
明确:思路就是写作时作者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体现为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
思路清晰就是在谋篇布局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主要在说什么。
如果没有布局谋篇的意识,习惯于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行文便会杂乱无章、颠三倒四,令人不知所云。
所以,作文只有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才能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任务二:回顾课文,理清思路回顾了莫怀戚的《散步》,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本文写了一件“散步”的小事,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大主题。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写作思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明确写作目标,构思清晰、有条理的文章。
3. 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技巧,使写作内容更加丰富、有深度。
二、教学内容1. 写作思路的含义与作用2. 常见写作思路不清的原因及解决方法3. 明确写作目标,立意新颖4. 如何进行构思与规划5. 写作中的逻辑思维与表达技巧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写作思路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写作思路的含义、作用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文章的写作思路,让学生直观感受清晰写作思路的魅力。
4. 实践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思路。
5.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写作思路的概念、作用及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文章,让学生从中学习。
3.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作思路。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心得,促进师生互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在练习中的写作思路是否清晰,内容是否丰富。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提供有关写作思路的书籍,如《写作思维》、《清晰写作》等,供学生课后阅读。
2. 在线资源:推荐一些优秀的写作网站和博客,如“简书”、“知乎”等,供学生学习参考。
3. 写作练习素材:提供一些写作练习素材,如话题、人物、情节等,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教学实践1.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写作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短文,重点考察学生的写作思路是否清晰。
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一篇有一定难度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写作心得,互相提出改进意见。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路清晰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组织文章结构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过渡词语和连接词,使文章连贯流畅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讨论生活中需要清晰思路的场景,引起学生对思路清晰的重视2. 讲解:讲解思路清晰的概念和作用,分析常见的思维混乱的原因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文章的思路结构,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4.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编写一篇短文,注意文章结构的条理性和连贯性5. 总结:评价学生的练习成果,强调思路清晰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思路清晰的概念和作用,分析常见的思维混乱的原因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文章的思路结构,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3. 实践练习法:学生分组讨论,编写一篇短文,注意文章结构的条理性和连贯性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四、教学准备1. 案例文章:准备一些具有清晰思路的优秀文章,用于教学案例分析2. 练习纸:为学生准备写作练习用的纸张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文章和讲解内容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练习成果:评价学生编写短文的思路清晰度和文章结构,给予肯定和指导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生活中需要清晰思路的场景,如做计划、解决问题等,引起学生对思路清晰的重视。
2. 讲解概念:讲解思路清晰的概念和作用,解释清晰思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3. 分析原因:分析常见的思维混乱的原因,如缺乏规划、表达不准确等。
4.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具有清晰思路的优秀文章,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编写一篇短文,注意文章结构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6. 小组交流:学生之间互相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7.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强调思路清晰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路清晰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写作思路和组织结构。
1.2 教学内容介绍思路清晰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分析优秀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组织结构。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思路清晰的概念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组织结构。
1.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思路清晰。
分析几个优秀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组织结构。
第二章:基本写作思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三种基本写作思路。
2.2 教学内容介绍三种基本写作思路:线性思路、放射性思路和网络型思路。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三种基本写作思路。
2.4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三种基本写作思路。
第三章:组织结构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章组织结构。
3.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文章组织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常见的文章组织结构。
3.4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析几个文章的组织结构,并尝试创作一篇结构清晰的文章。
第四章:如何保持思路清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持写作过程中的思路清晰。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通过制定写作计划、整理素材、分段写作等方法保持思路清晰。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保持思路清晰的方法。
4.4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如何保持写作过程中的思路清晰的方法。
第五章:练习与反馈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思路清晰的理解。
提供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5.3 教学方法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5.4 教学活动让学生完成一篇写作练习,教师进行反馈。
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理解思路清晰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分析、讨论和评价文章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提供几个不同类型的文章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写作思路和组织结构。
6.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其优点和不足。
《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提供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以及行文顺序。
2 设计提纲,让学生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3 写作实践,让学生在作文中注意行文线索,追求调理清楚。
教学重点
取舍材料,确定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
修改提纲,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小试笔】
师:这一上课,老师就要来考一考你们。
假如现在要写一篇题目为《我的二三事》的作文,你会选取人物怎样的两三件事或生活片段来写呢?文字总比头脑中的思路清晰,所以请根据你的思考,完成这幅图表,列出提纲。
生写
师:下面请同学来展示一下他的提纲,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请提出不足之处以及修改意见。
预设:取材过于陈旧;选取的事件没有突出人物的特点;看不出文章的重点等
【二重温经典,理解思路】
师:为什么我们的提纲会有这些问题呢?因为,我们的思想迷路了。
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所以写作要做到思路清晰。
那就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好文章《再塑生命的人》,梳理一下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
“我”与莎莉文小姐第一次见面
第二天早晨:给我一个洋娃娃并教我拼写单词
有一天:莎莉文老师给我一个更大的洋娃娃
这天上午:莎莉文老师和我为“杯”“水”两个字发生争执
后来井房的经历:使我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我们不难发现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作的。
而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要做到思路清晰有几个步骤?
【明确】
1.首先,要厘清事情发展的大体经过,把这件事分成几个阶段;
2.然后,找出每个阶段最重要的关键词,按顺序排好,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3.最后,围绕关键词确定详略,并对主要过程展开生动具体的描述。
【三修改提升】
师:下面请同学们借鉴这些步骤,修改自己的提纲。
再展示。
【四写作实践】
师: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本88页的提示,圈出对你有启发的词句,等会儿与同学分享。
预设:
生:为什么回家晚了。
这告诉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生:顺序、插叙
师: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不少于500字。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