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要清晰
- 格式:ppt
- 大小:8.11 MB
- 文档页数:16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思路清晰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组织文章结构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过渡词语和连接词,使文章连贯流畅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讨论生活中需要清晰思路的场景,引起学生对思路清晰的重视2. 讲解:讲解思路清晰的概念和作用,分析常见的思维混乱的原因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文章的思路结构,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4.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编写一篇短文,注意文章结构的条理性和连贯性5. 总结:评价学生的练习成果,强调思路清晰在写作中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思路清晰的概念和作用,分析常见的思维混乱的原因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文章的思路结构,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3. 实践练习法:学生分组讨论,编写一篇短文,注意文章结构的条理性和连贯性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四、教学准备1. 案例文章:准备一些具有清晰思路的优秀文章,用于教学案例分析2. 练习纸:为学生准备写作练习用的纸张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文章和讲解内容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练习成果:评价学生编写短文的思路清晰度和文章结构,给予肯定和指导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生活中需要清晰思路的场景,如做计划、解决问题等,引起学生对思路清晰的重视。
2. 讲解概念:讲解思路清晰的概念和作用,解释清晰思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3. 分析原因:分析常见的思维混乱的原因,如缺乏规划、表达不准确等。
4.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具有清晰思路的优秀文章,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编写一篇短文,注意文章结构的条理性和连贯性。
6. 小组交流:学生之间互相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7.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强调思路清晰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思路要清晰反思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思路要清晰反思第【1】篇〗《思路要清晰》教学反思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于是我想到以自己行走的路线作为情境导入,以此来说明思路清晰的重要性。
思路就好比你从起点沿着路线去你想到达的终点。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通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节选段和学生的作文正反对比说明写作时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使文章的思路清晰。
紧接着通过出示三幅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从而引出对写作内容的整体构思的五个步骤——这是宏观上如何使文章思路清晰,中观上就是确定好写作顺序,微观也就是落实到写作上,需要列提纲,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最后写作实践的环节设计也是按照整体构思的步骤来的,通过几位同学不同的写作顺序可以让《这天,我回家晚了》这篇作文有不同的思路,再将思路写下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提纲了,提纲列好,文章自然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文并不是无话可说,只是他们无法用清晰的思路、分明的层次把想要说的话表达出来。
因此,让七年级的学生认识到写文章思路清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我而言,通过这节课,我也清楚了解这堂写作课的思路:首先要明确思路的概念,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写作思路;其次要有写作方法的指导,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描述任何一幅时都能做到思路清晰;最后以练笔作结,巩固写作方法。
不足之处:由于自己对教材的把握不是很准确,不能理清教材中关于写作方法三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导致在写作方法指导上不能很清楚的传授给学生。
可见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还应该深入研究文本,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使教学思路更清晰。
另外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后半节课语速稍快,也不便于学生理解。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思路要清晰》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是与第四单元阅读重点训练要求“理清作者思路”相配套的写作训练要求,又是在第一单元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特别是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更高的写作要求。
围绕目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将写作问题化、情景化,体现语文生活化,培养学生写作整体构思列提纲的良好习惯,体现深度学习。
“思路要清晰”是七年级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本篇写作指导重点是思维的训练,思维条理性和想象力的训练。
1.结合所学课文,了解一般叙事性文章的基本结构及行文顺序。
2.设计提纲,学会根据中心取舍材料、安排详略,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3.写作实践,在写作中注意行文顺序,追求条理清楚。
教学重点:结合所学课文,了解一般叙事性文章的基本结构及行文顺序。
教学难点:写作实践,在写作中注意行文顺序,追求条理清楚。
同学们,想象一下,我们正在进行一场旅行。
如果没有明确的路线规划,是不是可能会迷路,错过美丽的风景,甚至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写作文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就像是在文字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
今天这堂作文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让我们的作文思路清晰,就像拥有一张精准的旅行地图,引领读者顺畅地领略我们想要表达的精彩。
任务一:自学探究整体感知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教材第四单元写作内容,画下来你认为有启发性的句子。
2.个别发言,谈感悟。
明确:思路就是写作时作者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体现为各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
思路清晰就是在谋篇布局中做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让读者明白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主要在说什么。
如果没有布局谋篇的意识,习惯于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行文便会杂乱无章、颠三倒四,令人不知所云。
所以,作文只有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才能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任务二:回顾课文,理清思路回顾了莫怀戚的《散步》,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本文写了一件“散步”的小事,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大主题。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1.1 写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1.1.1 写作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1.1.2 写作能够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1.3 优秀的写作能够影响他人,甚至改变世界。
二、知识点讲解2.1 思路清晰的概念2.1.1 思路清晰指的是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清晰。
2.1.2 思路清晰能够使文章更加有条理、易懂。
2.1.3 思路清晰能够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方法3.1.1 讲解法:讲解思路清晰的概念和重要性。
3.1.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文章,讲解其思路清晰的特点。
3.1.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培养自己的思路清晰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了解写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4.1.2 掌握思路清晰的概念和重要性。
4.1.3 学习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2 能力目标4.2.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2.2 培养学生写出思路清晰的文章。
4.2.3 培养学生通过写作进行自我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理解思路清晰的概念和重要性。
5.1.2 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5.1.3 写出思路清晰的文章。
5.2 教学重点5.2.1 讲解思路清晰的概念和重要性。
5.2.2 分析优秀的文章,讲解其思路清晰的特点。
5.2.3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培养自己的思路清晰能力。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投影仪:用于展示优秀的文章案例。
6.1.2 电脑:用于展示和分析优秀的文章。
6.1.3 笔记本:用于记录重要的知识点和思路。
6.2.1 笔记本:用于记录重要的知识点和思路。
6.2.2 练习本:用于练习写作。
6.2.3 参考书籍:用于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7.1.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7.1.2 利用投影仪展示优秀的文章,让学生初步了解思路清晰的文章特点。
7.1.3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思路要清晰”。
思路要清晰教案教案标题:思路要清晰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思路要清晰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整理思维、提炼重点的能力;3. 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时,运用清晰的思路。
教学内容:1. 思路要清晰的概念解释和重要性讲解;2. 梳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3. 构建清晰思路的技巧和策略;4. 实践运用清晰思路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引入:1. 创造一个引人注意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思路要清晰的重要性的思考。
例如,通过一个故事、图片或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导入:2. 介绍思路要清晰的概念,并解释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
强调思路要清晰对于解决问题、提高效率以及避免混乱的重要性。
讲解:3. 介绍梳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如制作思维导图、总结提纲等。
解释这些方法如何帮助学生整理思维,提取重点。
4. 分析构建清晰思路的技巧和策略,如明确目标、分步规划、逻辑推理等。
通过示范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
实践:5. 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学习或解决问题的任务,要求他们运用清晰思路进行思考和行动。
例如,让学生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等。
6. 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讨论和反思。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过程和使用的思路,以及思路是否清晰、有效的体验。
总结:7. 总结思路要清晰的重要性和学习到的方法、技巧。
强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时刻保持清晰的思路。
拓展:8. 鼓励学生在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运用清晰思路,提高解决问题和学习的效果。
评估:9. 设计一个简单的评估活动,检查学生对于思路要清晰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可以是一份小测验或者一个小组讨论的形式。
教学资源:1. 板书或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示例;2. 学习材料,如故事、图片、问题等;3. 学习任务的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于思路要清晰的重要性的认识。
2. 示范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梳理信息和构建思路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