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疲劳S-N曲线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34
不锈钢疲劳s—n曲线
不锈钢的S-N曲线是指在不同应力水平下,不锈钢材料的应
力循环次数(N)和材料的疲劳寿命(S)之间的关系曲线。
S-N曲线通常是以对数坐标绘制的,横坐标为循环次数(logN),纵坐标为应力幅值(logS)。
S-N曲线可以用来评
估不锈钢在疲劳载荷下的寿命和强度。
S-N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取决于不锈钢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
热处理条件等因素。
不同的不锈钢材料具有不同的S-N曲线,其中包括抗疲劳极限(endurance limit)、循环硬化(cyclic hardening)和屈服疲劳(yield fatigue)等特性。
抗疲劳极限是S-N曲线的水平部分,表示在该水平以下的应
力循环次数,材料不发生疲劳破坏。
循环硬化是指应力循环次数增加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逐渐变陡,即材料对应力的抗性增强。
屈服疲劳是指应力水平高于抗疲劳极限、低于屈服强度时,材料出现塑性变形并最终疲劳破坏。
通过分析S-N曲线,可以确定不锈钢材料的寿命和疲劳极限,对于设计和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S-N
曲线也可以用于评估不锈钢材料的表面处理、热处理等工艺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
金属的S-N曲线是指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这个曲线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
金属的S-N曲线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等机构制定。
ISO标准中,金属的S-N曲线通常采用对数-对数坐标系绘制,横轴表示应力的对数值(log(σ)),纵轴表示相应的疲劳寿命对数值(log(N))。
在这个坐标系中,S-N曲线通常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称为“主曲线”(master curve)。
主曲线是通过对大量试样进行疲劳试验得到的,可以反映出材料的疲劳性能和疲劳寿命的规律性。
除了主曲线,S-N曲线还包括一些辅助曲线,如“疲劳极限曲线”(fatigue limit curve)和“疲劳裂纹扩展曲线”(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curve)。
疲劳极限曲线是指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水平,当应力超过这个水平时,材料就会发生断裂;疲劳裂纹扩展曲线则是指材料在一定应力水平下,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裂纹扩展的规律性。
总之,金属的S-N曲线标准是材料疲劳性能研究的基础,对于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古德曼曲线和s–n曲线
古德曼曲线和S-N曲线都是材料工程领域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用于描述材料的疲劳特性和强度特性。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古德曼曲线。
古德曼曲线是用来描述材料在受到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的一种曲线。
它是通过将静载强度和动载强度以及材料的疲劳极限结合起来得到的。
古德曼曲线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材料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从而在设计中考虑到疲劳失效的风险。
接下来是S-N曲线,它也被称为疲劳曲线。
S-N曲线是一种描述材料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的曲线。
它将应力幅值(S)和循环次数(N)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工程师预测材料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
S-N曲线通常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疲劳性能。
总的来说,古德曼曲线和S-N曲线都是用来描述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性能特点,其中古德曼曲线主要用于疲劳寿命的预测,而S-N曲线则用于描述材料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
这两种曲线
在材料工程和结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准确地评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s-n曲线是什么意思
1、定义
S-N曲线又称应力—寿命曲线,是以材料标准试件疲劳强度为纵坐标,以疲劳寿命的对数值lgN为横坐标,表示疲劳过程中所施加的应力水平与至破坏的循环次数即寿命之间的关系曲线。
2、字母含义
S代表应力水平,可以是循环过程中的最大应力、应力幅等;N表示寿命,可以用线性寿命,也可以用对数寿命。
3、注意事项
(1)原材料做要成圆棒形;
(2)是指定的加工精度和热处理的标准试件;
(3)绘制一条S-N曲线一般至少需要14根试样;
(4)S-N曲线中、短寿命区(104-106之间)采用成组法进行测试,一般取4-6级应力水平进行试验,至少需要8件试样;
(5)长寿命区(条件疲劳极限)的测试采用升降法,至少需要6件试样。
材料的S-N曲线与基本术语一般情况下,材料所承受的循环载荷的应力幅越小,到发生疲劳破断时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次数越长。
S-N曲线就是材料所承受的应力幅水平与该应力幅下发生疲劳破坏时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次数的关系曲线。
S-N曲线一般是使用标准试样进行疲劳试验获得的。
如图1所示,纵坐标表示试样承受的应力幅,有时也表示为最大应力,但二者一般都用σ表示;横坐标表示应力循环次数,常用Nf表示。
为使用方便,在双对数坐标系下S-N曲线被近似简化成两条直线。
但也有很多情况只对横坐标取对数,此时也常把S-N曲线近似简化成两条直线。
S-N曲线中的水平直线部分对应的应力水平就是材料的疲劳极限,其原意为材料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都不发生破坏的应力极限,对钢铁材料此“无限”的定义一般为107次应力循环。
但现代高速疲劳试验机的研究成果表明,即使应力循环次数超过107材料仍然有可能发生疲劳断裂。
不过107次的应力循环次数,对于实际的工程中的疲劳强度设计已经完全能够满足需要。
疲劳极限又称持久极限,对于无缺口的光滑试样,多用σw0表示,而应力比R=-1时的疲劳极限常用σ-1来表示。
某些不锈钢和有色金属的S-N中没有水平直线部分,此时的疲劳极限都一般定义为108次应力循环下对应的应力幅水平。
疲劳极限是材料抗疲劳能力的重要性能指标,也是进行疲劳强度的无限寿命设计的主要依据。
斜线部分给出了试样承受的应力幅水平与发生疲劳破断时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多用如幂函数的形式表示。
式中σ为应力幅或最大应力,N为达到疲劳破断时的应力循环次数,m,C材料常数。
如果给定一个应力循环次数,便可由上式求出或由斜线量出材料在该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幅水平。
反之,也可以由一定的工作应力幅求出对应的疲劳寿命。
因为此时试样或材料所能承受的应力幅水平是与给定的应力循环次数相关联的,所以称之为条件疲劳极限,或称为疲劳强度。
斜线部分是零部件疲劳强度的有限寿命设计或疲劳寿命计算的主要依据。
典型疲劳曲线
疲劳曲线,也称为S-N曲线,是描述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性能的一种曲线。
其中,S代表应力水平,N代表在该应力水平下材料发生疲劳破坏的循环次数。
典型的疲劳曲线通常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即随着应力水平的降低,材料发生疲劳破坏所需的循环次数逐渐增加。
疲劳曲线是材料疲劳性能研究的基础,对于工程设计和疲劳寿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疲劳曲线,可以确定材料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极限,即材料在该应力水平下可以经受无限次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的最大应力值。
此外,疲劳曲线还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疲劳寿命,即在特定应力水平下材料发生疲劳破坏的循环次数。
需要注意的是,疲劳曲线通常是通过实验测定获得的,因此其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试样的几何形状、加载方式、环境温度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疲劳曲线进行修正和调整,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疲劳破坏是一种累积损伤过程,其发生与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缺陷密切相关。
在疲劳设计和寿命预测中,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制造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s-n曲线示例及关键参数
关键参数包括:
应力水平:表示材料或零件所承受的应力大小。
在S-N曲线上,不同的应力水平对应不同的寿命值。
疲劳寿命:表示材料或零件在某一应力水平下发生疲劳破坏所需的时间或循环次数。
疲劳寿命可以是对数值或实际寿命值,具体取决于曲线的坐标轴。
斜率:表示S-N曲线的斜率,它反映了材料或零件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性能变化。
斜率越大,表示疲劳性能越差;斜率越小,表示疲劳性能越好。
转折点:表示S-N曲线上的转折点,通常对应于疲劳极限或门槛值。
在转折点之前,曲线是水平的;在转折点之后,曲线是垂直的。
线性段和曲线段:S-N曲线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即线性段和曲线段。
线性段表示低应力水平下的疲劳性能,曲线段表示高应力水平下的疲劳性能。
通过分析S-N曲线,可以评估材料或零件的疲劳性能和可靠性,并确定其安全工作范围和使用寿命。
这对于机械设计、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至关重要,因为这些领域中的许多关键部件都需要承受循环载荷并保持高可靠性。
s-n曲线计算弯曲疲劳极限
S-N曲线是描述材料在不同应力幅值下的循环弯曲疲劳寿命的
曲线。
计算S-N曲线的弯曲疲劳极限需要以下步骤:
1. 收集材料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一系列弯曲疲劳试验,测量不同应力幅值下的疲劳寿命。
2. 统计数据:将试验数据整理成应力幅值和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
3. 对数转换:通常情况下,对于大范围的应力幅值和疲劳寿命,采用对数转换可以更好地拟合数据。
可以对应力幅值和疲劳寿命取对数,然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4. 拟合曲线: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对数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S-N曲线方程。
5. 预测疲劳寿命:利用得到的S-N曲线方程,可以根据任意
给定的应力幅值,预测材料在该应力幅值下的循环弯曲疲劳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S-N曲线的计算是一种经验性方法,它是通过
试验数据拟合得到的,因此计算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
此外,材料的疲劳寿命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应力比、环境温度等,这些因素也应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