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上衣结构原型画法[1]
- 格式:ppt
- 大小:3.48 MB
- 文档页数:33
文化式女装原型制图方法原型裁剪法可以说是平面化的立体裁剪法,它先把人体的主要部位进行尺寸测量,然后再根据比例构建出符合人体形态的基本样板。
尔后所有的服装样式就可以以这个原型为基础进行制图。
服装原型的流派有很多,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日本的“文化式原型裁剪法”。
获取人体尺寸文化式上装原型只需量取人体的4个重要部位(量的是净体尺寸):胸围——在胸部最丰满处水平量一周背长——在人体的后背正中,从后颈点(第七颈椎点)垂直测量至腰部腰围——在腰部最细处水平量一周袖长——从肩点量至腕关节尺寸齐了,现在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开始绘制原型纸样了。
绘制衣身原型1. 绘制前后衣片总框架。
首先以背长为高,胸围(B)/2+5cm 为宽绘制一个矩形。
所加的5cm为放松量,整个胸围的放松量是10厘米,这里我们将绘制的是半个后衣身加半个前衣身,所以加上5cm:2. 定位胸围线BL。
矩形框的左侧将用来绘制后衣身,所以左边的垂直线我们称之为后中心线,在后中心线从上往下量取胸围B/6+7cm的距离画一条水平线做为胸围线3. 绘制背宽线和胸宽线。
在胸围线上从左到右量取B/6+4.5做为背宽,向上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再在胸围线上从右到左量取B/6+3.5做为胸宽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4. 绘制侧缝线。
把胸围线分为二等分,在中心点往后中心线方向0.5cm的位置做一条垂直线和底边(腰围线)相交:5. 绘制后领口。
在顶边上,从左往右量取B/20+2.9CM做为后领宽,记住这个后领宽尺寸,然后垂直向上画一条长度为后领宽/3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即为后领深,同样需记住这个后领深,因为后面制图我们需要用到这个数据。
这条垂线的顶点我们称之为后肩颈点,弧线划顺后领口线;6. 绘制后肩斜线。
在背宽线上从上到下量取后领宽/3的距离,向右画一条长度为2cm的水平线,连接肩颈点和这条线的右端,这条连接线即为后肩斜线:7. 绘制前领口。
在矩形框的右上角做一个高度等于后领宽+1cm(前领深)、宽度为后领宽-0.2cm(前领宽)的矩形框;在该矩形框的左侧垂直线从上往下量取0.5cm做为前肩颈点,以前领宽/2-0.3cm长度在对角线上取一点,弧线连接肩颈点和该点,还有矩形框的右下角点,形成前领口弧线;8. 绘制前肩斜线。
女装实用原型衣片结构图解女装实用原型衣片结构图解男装实用原型结构设计袖窿深制图公式的取舍白嘉良郝爽姚兰如今,人们在保证服装服用功能(包括御寒和保护功能)的同时,还不断追求着视觉上的审美效果。
作为服装结构设计人员,仅仅具备审美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服装结构制图中正确认识各部位之间的相关性,合理安排比例,才能产生舒适、美观的视觉效果。
这就需要服装结构设计人员经历充分的理性思维过程。
过去,我国的服装结构制图长期沿用含有修正值的线性公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例裁剪法。
但是,由于传统比例公式过于依赖经验和缺乏变化,使之越发不能适应现代服装造型的需要。
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国外形式直观、变化灵活的原型方法乘虚而入,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一部分人甚至开始迷信原型。
实际上,原型方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部位的调整仍无法摆脱对经验的依赖。
也就是说,原型方法在服装各部位之间关系方面,依旧没有达到真正的理性认识。
尤其是对于袖窿深变化的问题,原型更是没有很好地解决。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思维方式的调整。
让我们暂时抛开原型这个思维模式,运用真比例工具来寻找可以使服装结构设计更加简便、灵活和高效,而且可以使服装结构更加合理的方法。
服装制图公式决定着服装的外观形态,代表着服装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反映着影响服装部位的相关因素。
因为服装是立体的,影响其变化的决不仅仅是某一个因素。
但是要研究服装的变化规律,还得排除干扰,把握一些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公式的准确、合理。
例如,“袖窿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位(如图),它不象“胸围”、“背宽”等可以直接测量的部位一样直观。
这个部位的公式是根据普遍的测量结果,结合视觉上的美观比例所设定的。
对袖窿深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但只有“胸围”和“身高”是主要因素,诸如“面料厚度”、“肩斜角度”等次要的干扰因素可以姑且不做考虑。
为了清楚地理解认识服装的变化规律,从而更好的进行服装结构设计工作,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袖窿深制图公式加以分析。
⼥⼠上⾐制图步骤和各部位线的名称图解这是我按⾃⼰的⽅法画出的⼥⼠上⾐图。
单位:厘⽶制图尺⼨:L⾐长 62S肩宽 40W腰68+8松量B胸围88+8松量=96H臀围肥90+8松量=98背长37袖长56后⽚1. 为上平线2. 按长L62画下平线3. 线为后中线,也是⾐长线4. 线为背长线375. 线为臀围线,背长线往下20cm6. 线为胸围线,按袖笼深公式2B/10+2画出7. 线为后领宽,半B/10+2.58. 线为领深,是领宽的1/3,画顺后领⼝弧线9. 线为肩宽线,1/2肩10. 为肩缝线11. 按冲肩量2cm画背宽线12. 按B/4找胸围肥点,B点13. 背宽线向上6cm与胸围肥点连接14. 画顺袖笼弧线15. 按W/4+省找腰围肥点,W点16. 按H/4找臀围肥点,H点17. 连接侧缝线18. 腰围肥中点画省2.5cm前⽚1. 延长上平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下平线,⽐后⽚长2.5省量2. 按半B/10+2 画领宽和领深,画顺领⼝弧线3. 按半B/10画落肩深4. 为肩缝线,同后肩缝线5. 按冲肩量2.5画前宽线6. 按B/4找胸围肥点,B点7. 前宽线上去5cm与胸围肥点连接,画顺前袖笼弧线8. 按W/4+2.5省找腰围肥点,W点9. 按H/4找臀围肥,H点10. 胸B点下来5cm画腋下省11. 按腰节1/2找腰省12. 连接侧缝线袖⼦1. 画⼀条袖⼭线2. 按照袖长画袖⼝线3. 按B/10+5画袖⼭深4. 按前AH弧线画前袖斜线5. 按后AH弧线画后袖斜线6. 线为袖中线7. 前袖斜线分为2等份,画出袖⼭弧线8. 后袖斜线分为3等份,画出后袖⼭弧线9. 画袖⼝,连接袖缝线有什么不明⽩的地⽅,我会⼀⼀回复,感谢⼤家的关注。
第四章、上衣原型一、女上衣原型立体裁剪
女上衣原型款式图
女上衣原型平面纸板图
1、衣片布料用量的计算
2、女上衣原型的立体裁剪制作
原则:胸线水平
3、上衣原型立体裁剪的制板原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⒈展平布料裁片,画顺领围、袖窿在内的所有部位弧线。
⒉对齐前后片弧线交接部位,尽量保证弧线顺滑,并对齐合缝部位。
⒊将座缝压烫平整。
⒋假缝衣片。
⒌在模台上进行试穿,观察整体结构,修整细节。
⒍将原型从模台上取下,熨烫平整。
⒎将烫平后的裁片放于纸板上并将布样仔细地拓于纸板上,标记好所有的结构线和预留的缝量。
二、原型前片的省道转移
省道转移示图。
女上衣原型制图制图步骤一、前片制图(一)框架线:1、前中线:划一条约60cm长的垂线。
2、上平线:在前中线上端划一条垂直于前中线的水平线,长约55cm(大于B/2)。
3、下平线(腰节线WL):距上平线40cm(前腰节长为40cm,或号/4)划上平线的平行线。
4、胸围线BL(胸高线):距上平线24cm(胸高24cm,或B/4)划上平线的平行线。
5、侧缝直线(胸围大线):距前中线B/4 +0.5=24.5cm做前中线的平行线至下平线。
6、前领深线NL:距上平线N/5 +0.3=7.5cm做上平线的平行线。
7、前领宽线:距前中线N/5 -0.3=6.9cm做前中线的平行线。
8、肩斜线:在上平线上由领宽线向左量15cm,再向下量6cm定一点,连接领宽点,即为肩斜线。
(即按15:6的比值确定前肩斜度)9、前肩宽:由前中线向左量S/2 -0.7=19.3cm,交肩斜线,即为前肩宽。
10、前胸宽线:由前中线向左量3B/16 -1=17.4cm,做前中线的平行线。
11、袖窿深线:侧线处BL向上2—4cm做水平线(胸省量)。
(二)结构线:12、划领口弧线:如图做对角线,把对角线三等分,距下一等分0.2左右划弧。
13、划袖窿弧线:定前腋点,即袖窿深的1/2向下2.5cm为前腋点,如图做线,画顺袖窿弧线。
14、BP点确定:BL上,前胸宽二等分,向左0.7—1cm定点即为BP点。
15、胸省:BP点与侧线和袖窿深的交点连线。
16、腰省:由BP点向下做垂线,WL线上垂足左右各1.5cm(省量3cm)定点,为省根位,省尖距BP点4—5cm,如图连线。
17、前腰大:WL线上由前中线向左量W/4+0.5+省量(3)为腰大点。
18、侧缝线:连接胸围大和腰大点。
二、后片制图(一)框架图1.、后中线:在上平线的左端做垂线。
2、上平线、下平线、BL、与前片相同。
3、后侧缝直线(后胸围大线):距后中线B/4 -0.5=23.5cm做后中线的平行线。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BAL·(B*/2+5)=38·462、作基础分割线袖窿深线B*/6+7=13.7+7=20.7 背宽线B*/6+4.5=18.2胸宽线B*/6+3=16.7 前后分界点46/2=23 3、作后领窝弧线后领宽B*/20+2.9=7 ◎;后领深1/3后领宽=(B*/20+2.9)/3=23 ●4、作后肩线后落肩=后领深●;后冲肩量=25、作前领窝线前领宽(B*/20+2.9)-0.2=6.8 前领深(B*/20+2.9)+1=86、作前肩线前落肩=2/3后领宽=2/3·7 ◎=4.7 前小肩宽=后小肩宽-1.87、作轮廓曲线前后领弧线;前后袖窿弧线。
(后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0.5 、前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 、袖窿最低点:1/2胸围(前后分界点)前偏0.5)8、作胸高点BP点 1/2胸宽侧偏0.7,袖窿线下4cm9、作腰线、摆缝线胸省量=1/2前领宽=3.4日本文化式女装新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38,胸围B*/2+6=472、作后袖窿深线B*/12+13.7=20.5 ;背宽线B*/8+7.4=17.73、作后省尖点位置后颈点下落8cm,背宽线2等份侧偏1cm4、作G线1/2(袖窿深-8)-0.5,定胸省位置5、作前袖窿深线B*/5+8.3=24.7 胸宽B*/8+6.2=16.56、找胸高点BP 1/2胸宽侧偏0.7cm7、定胸省位置胸宽线侧移B*/32=2.68、侧缝线剩下的量2等份,即1/2袖窿门9、画轮廓线 A. 前领口:前领宽B*/24+3.4=6.8◎;前领深=前领宽+0.5=◎+0.5=7.3B.后领口:后领宽=前领宽+0.2=◎+0.2=7;后领深:1/3后领宽=2.3C.前肩线:肩斜角=22°(8:3.2)冲肩量肩线往外延长1.8;前小肩宽记为△D.后肩线:肩斜角18°(8:2.6)后小肩宽=前小肩宽+B*/32-0.8=△+1.8E.后肩省:省尖点垂直向上延肩线侧偏1.5cm,后肩省量=1.8F.胸省:胸省量(B*/4-2.5)°=18°G.作袖窿弧线:前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5;后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8日本文化式原型参考尺寸背长B* SL 胸围臀围裤长股长S 37 76 50 62~64 88 85 25 M 38 82 52 66~68 90 91 26 ML 39 88 53 70~72 94 95 27 L 40 94 54 74~76 98 97 28 LL 41 100 55 78~80 102 99 29腰省:各省量大小按(B*/2+6)-(W/2+3)为总省量,省道分配如下所示:总省量 a b c d e f10 1.40 1.50 1.10 3.50 1.80 0.701、a省:BP点垂直向下2~3cm2、b省:在BL上从F点向前中心线方向量取1.5cm3、c省:侧缝线上4、d省:背宽线上G线交点偏后中心线方向量取1cm处作WL之垂线5、e省:E点在G线上偏后中心线取0.5cm,垂直向下交至WL6、f省:后中心线上量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