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衣原型结构制图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13
六种常用服装原型制版展开全文一、日式男西装原型(一)、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二)、制图步骤1.以B/2 +8~9cm=54cm 和背长43cm作长方形。
2.确定袖窿深,自上平线向下量B/6 +8.5cm=23.5cm作水平线。
3.以前胸宽=B/6+4cm=19cm 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B/6+4.5cm=19.5cm作竖直线。
5.画后领口,后横领=B/12=7.5cm ,直领=后横领/3=2.5cm。
6.确定后肩线。
7.画前领口,前横领=前胸宽/2=9.5cm ,前横领明显大于后横领=9.5-7.5 =2cm ,这是男西装原型用胸劈门消除胸省量.前直领=后横领=7.5cm。
8.横背宽线,上平线与袖窿深线的平分点。
9.画顺袖窿成棉手套形,棉手套形袖窿只适合男西装和男大衣,特点前胸比较平挺,手臂只能向前活动方便,向后不方便。
二、日本文化式男衬衣原型(一)、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二)、制图步骤:1.以B/2+10cm=55cm和背长43cm作长方形。
2.作袖窿深,从上平线往下量B/6+9cm=24cm作水平线。
3.以前胸宽为B/6 +5.5=20.5cm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为B/6 +7=22cm 作竖直线。
5.作后领圈,后横领=B/20 +3.7=8.2cm,后直领=后横领/3=2.7cm,直领抬高量0.3cm,然后画顺后领窝弧。
6.画后肩线,上平线往背宽线下量后横领/6=1.3cm ,与后领肩点连线,然后延长1.5cm. 即为后肩线长。
7.作前领圈,前横领=后横领-0.5=7.7cm,前直领=后横领=8.2cm。
8.前肩线长=后肩线长-1cm ,由上平线往胸宽线下量后横领/3+1cm。
9.画顺袖窿呈葡萄形,葡萄形袖窿手臂前后活动方便,但胸宽会有一定的松量,适合所有的女装和男西装,男大衣以外的男装。
10.前下份=后横领/6 +0.4cm=1.7cm。
8款女士大衣的制版裁剪图(附:合体版与宽松版大衣原型)人体测量服装是以人为本的,量体是服装纸样设计的基础。
如右图所示,为160/84A标准人体测量图。
原型概述原型的“原”的涵义为最根本最基本,是服装款式设计最基础的纸样。
通过原型的应用,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制作新的结构。
原型的特点:1、结构最简单(通常只包括背长、净胸围、肩宽、前胸宽、后背宽)2、制图公式形式:简单与人体控制部位(身高、净胸围)成回归关系。
3、具有良好适合度,覆盖大多数青年女性的体型。
4、结构变化自由度大,易于变形成结构复杂的纸样。
新旧文化式原型制图比较第七代文化式原型第八代文化式原型第七代文化式原型收腰前第七代文化式原型收腰后第八代文化式原型收腰前第八代文化式原型收腰后新旧文化式原型分析结果由上述制图原理和实物对比可以发现:1、两代原型的设计重点区别明显: 第七代原型较宽松; 第八代原型则较合体。
2、第八代原型更加吻合人体曲面变化,同时制图也趋向繁复。
3、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第七代原型更适合大衣的制图。
胸围放松量的确定服装空隙量的公式为:服装空隙量=基本空隙量+内部服装厚度+装饰性空隙量。
大衣的分类按衣长变化分类按廓形变化分类基本款大衣粗呢大衣(渔夫装)以兜头帽和栓扣为特征的中长大衣。
原来是渔夫穿的大衣,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英国海军的采用而扩大了穿着范围。
公主线大衣英国的爱德华七世王后Alexandra女王在公主时代非常爱穿,并由此得名。
竖着有两条缝线来修饰腰部的线条,并且逐渐向下摆张开并呈喇叭形。
立式折领大衣立式折领大衣的第一个纽扣可以系上也可以解开。
此外还有双层门襟和插肩式袖子也是其特征。
双排扣厚呢短大衣(水手装)用藏青和黑色的厚羊绒做成的双排扣的短大衣。
英国海军军舰上用的大衣。
大衣的原型合体版二次原型成品胸围=净胸围+原型松量+加放量=84+10+8= 102cm 后片胸围 : 前片胸围 : 前中心线=2 : 1.5 : 0.5衣长:从原型腰节加长60cm肩部厚度:追加0.5cm前后肩斜:前片0.5cm,后片1cm,垫肩1.5cm前后肩宽:前肩:前胸围追加/2 = 0.75cm;后肩:前肩+0.7 领窝:加宽加深袖窿:后袖窿按胸围追加下落2cm,前袖窿下降3cm前胸宽按肩宽加0.75后背宽按后胸围追加/2=1cm后中缝:腰线下摆处收进1.5cm前后侧缝:收腰,臀围下摆放量春秋合体基本大衣这是适合在春秋季节穿用的稍合体的大衣基本纸样。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BAL·(B*/2+5)=38·462、作基础分割线袖窿深线B*/6+7=13.7+7=20.7 背宽线B*/6+4.5=18.2胸宽线B*/6+3=16.7 前后分界点46/2=23 3、作后领窝弧线后领宽B*/20+2.9=7 ◎;后领深1/3后领宽=(B*/20+2.9)/3=23 ●4、作后肩线后落肩=后领深●;后冲肩量=25、作前领窝线前领宽(B*/20+2.9)-0.2=6.8 前领深(B*/20+2.9)+1=86、作前肩线前落肩=2/3后领宽=2/3·7 ◎=4.7 前小肩宽=后小肩宽-1.87、作轮廓曲线前后领弧线;前后袖窿弧线。
(后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0.5 、前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 、袖窿最低点:1/2胸围(前后分界点)前偏0.5)8、作胸高点BP点 1/2胸宽侧偏0.7,袖窿线下4cm9、作腰线、摆缝线胸省量=1/2前领宽=3.4日本文化式女装新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38,胸围B*/2+6=472、作后袖窿深线B*/12+13.7=20.5 ;背宽线B*/8+7.4=17.73、作后省尖点位置后颈点下落8cm,背宽线2等份侧偏1cm4、作G线1/2(袖窿深-8)-0.5,定胸省位置5、作前袖窿深线B*/5+8.3=24.7 胸宽B*/8+6.2=16.56、找胸高点BP 1/2胸宽侧偏0.7cm7、定胸省位置胸宽线侧移B*/32=2.68、侧缝线剩下的量2等份,即1/2袖窿门9、画轮廓线 A. 前领口:前领宽B*/24+3.4=6.8◎;前领深=前领宽+0.5=◎+0.5=7.3B.后领口:后领宽=前领宽+0.2=◎+0.2=7;后领深:1/3后领宽=2.3C.前肩线:肩斜角=22°(8:3.2)冲肩量肩线往外延长1.8;前小肩宽记为△D.后肩线:肩斜角18°(8:2.6)后小肩宽=前小肩宽+B*/32-0.8=△+1.8E.后肩省:省尖点垂直向上延肩线侧偏1.5cm,后肩省量=1.8F.胸省:胸省量(B*/4-2.5)°=18°G.作袖窿弧线:前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5;后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8日本文化式原型参考尺寸背长B* SL 胸围臀围裤长股长S 37 76 50 62~64 88 85 25 M 38 82 52 66~68 90 91 26 ML 39 88 53 70~72 94 95 27 L 40 94 54 74~76 98 97 28 LL 41 100 55 78~80 102 99 29腰省:各省量大小按(B*/2+6)-(W/2+3)为总省量,省道分配如下所示:总省量 a b c d e f10 1.40 1.50 1.10 3.50 1.80 0.701、a省:BP点垂直向下2~3cm2、b省:在BL上从F点向前中心线方向量取1.5cm3、c省:侧缝线上4、d省:背宽线上G线交点偏后中心线方向量取1cm处作WL之垂线5、e省:E点在G线上偏后中心线取0.5cm,垂直向下交至WL6、f省:后中心线上量取。
(女上衣原型)实践指导书课程名称服装结构制图指导教师
款式图:
外形描述:
文化式女上衣原型,基础领圈,基本袖
窿,基本袖山,圆装袖,衣长到腰围线。
测体要求:
1、胸围:净胸围加放松量10CM,
(净胸围依据直接测量而得,软尺依胸
围最丰满处围绕一周再加入两指松
量)。
2、背长:直接测量而得(后颈点
量到腰围线)。
3、腰围:净腰围加放松量4CM。
制图规格:(单位:cm)
号/型胸围腰围
160/84A 94 72
背长
38
用料量:
110CM幅100CM;
一、制图步骤(如图示:)
1、上衣各部位结构线名称
2、原型前后衣片结构制图
3、原型袖片结构制图
4、原型省道结构制图
5、原型省道转移
(1)、胸腰省转移到侧缝省。
(2)、胸腰省转移到肩省。
前、后衣片
袖片
前、后衣片结构制图
袖片结构制图
原型省道结构制图
省道转移
胸腰省转到侧缝
胸腰省转到肩缝
二、原型坯布小样制作
1、前、后领圈及门襟留净缝。
2、前、后衣片下摆及袖口下摆留净缝。
3、肩缝、侧缝、绱袖缝均内缝1CM。
4、原型坯布小样的人台试穿:
(1)横开领;
(2)前、后直开领;
(3)前、后肩斜角度和肩部造型效果;
(4)胸省大小、位置和造型效果;
(5)绱袖吃势和装袖效果;
(6)衣身下摆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