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衣原型结构制图复习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3
六种常用服装原型制版展开全文一、日式男西装原型(一)、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二)、制图步骤1.以B/2 +8~9cm=54cm 和背长43cm作长方形。
2.确定袖窿深,自上平线向下量B/6 +8.5cm=23.5cm作水平线。
3.以前胸宽=B/6+4cm=19cm 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B/6+4.5cm=19.5cm作竖直线。
5.画后领口,后横领=B/12=7.5cm ,直领=后横领/3=2.5cm。
6.确定后肩线。
7.画前领口,前横领=前胸宽/2=9.5cm ,前横领明显大于后横领=9.5-7.5 =2cm ,这是男西装原型用胸劈门消除胸省量.前直领=后横领=7.5cm。
8.横背宽线,上平线与袖窿深线的平分点。
9.画顺袖窿成棉手套形,棉手套形袖窿只适合男西装和男大衣,特点前胸比较平挺,手臂只能向前活动方便,向后不方便。
二、日本文化式男衬衣原型(一)、规格设计:胸围B=90cm 背长=43cm(二)、制图步骤:1.以B/2+10cm=55cm和背长43cm作长方形。
2.作袖窿深,从上平线往下量B/6+9cm=24cm作水平线。
3.以前胸宽为B/6 +5.5=20.5cm作竖直线。
4.以后背宽为B/6 +7=22cm 作竖直线。
5.作后领圈,后横领=B/20 +3.7=8.2cm,后直领=后横领/3=2.7cm,直领抬高量0.3cm,然后画顺后领窝弧。
6.画后肩线,上平线往背宽线下量后横领/6=1.3cm ,与后领肩点连线,然后延长1.5cm. 即为后肩线长。
7.作前领圈,前横领=后横领-0.5=7.7cm,前直领=后横领=8.2cm。
8.前肩线长=后肩线长-1cm ,由上平线往胸宽线下量后横领/3+1cm。
9.画顺袖窿呈葡萄形,葡萄形袖窿手臂前后活动方便,但胸宽会有一定的松量,适合所有的女装和男西装,男大衣以外的男装。
10.前下份=后横领/6 +0.4cm=1.7cm。
衬衫结构制图第一次课女上衣原型纸样设计操作(一)一、训练目标1、掌握女上衣原型纸样设计。
二、目的分析实践女上衣原型纸样设计的方法,提高学生纸样设计的能力。
三、实施活动(一)课前准备打样纸、铅笔、橡皮、专用打样工具(二)结构制图操作(见教材图P90-91页)cm2.制图操作(1)基础线○1以人体的背长尺寸为长、B/2+5cm为宽作长方形。
其中5cm 是半身胸围的放松量,全身胸围的放松量是10cm。
○2袖窿深线:从长方形的上平线向下取B/6+7cm找点,过该点作一条水平线。
○3侧缝辅助线:在下平线,将长方形的宽二等分,过等分点作垂线至袖窿深线。
○4背宽线:在袖窿线上,距后中心线B/6+4.5cm作一条垂直线。
○5胸宽线:在袖窿线上,距前中心线B/6+3cm作一条垂直线。
(2)图2-2-3○6后横开领:在上平线上,距后中心线B/20+2.9cm找点,该点与后颈点之间的距离即为后○7○8后领口弧线:过后颈侧点和后横开领靠近后中线的等分点画一条圆顺的弧线。
注意弧线在后中心处必须与后中线成直角。
○9”的距离找点,过该点向右取定数2cm,该点就是样板的肩点,再直线连接肩点和侧颈点。
○10前横开领:在上平线,距前中线“”的位置。
通常服装的前后横开领可以相等或前横开领略小。
○11前直开领:在前中线,距上平线“+1cm”取点,该点即为样板的前颈点。
○12前领口弧线:以前横开领和前直开领的长度为长和宽,作一长方形。
在长方形的垂直线上距上平线0.5cm为样板的前颈侧点,弧线连接前颈侧点和前颈点,弧线最凹处距长方形的直角点为1/2大减0.3cm,即“”。
○13前肩线:先测出后肩线的长度,用符号“?”代替。
然后再胸宽线上,距上平线两倍”的距离找点,过该点作一条短的水平线,最后以前颈侧点为圆心,“?-1.8cm”的尺寸为半径在短的水平线上取“●+0.5cm”定点,该点作为画后袖窿弧线的辅助点;在前胸宽线与袖窿深线组成直角的角平分线上取“●”定点,该直线即为前肩线。
版型丨衣身、袖子的结构变化衣身结构变化案例第一步:转移袖窿省,使胸围线以上的区域形成平面的状态,为分割的造型提供一个良好的绘制环境。
第二步:剪切腰节线,还原成二围的结构状态。
第三步:将腰部到臀部的省道进行合并,使上胸、前中、臀部三个区域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图形。
第四步:根据款式进行分割线的绘制,(注意分割线要经过腰省靠近前中线的省根点)。
第五步:将前侧片的形状还原。
第六步:合并腰省,将省道量转移到分割线当中。
第七步:修顺弧线。
第八步:合并腋下省,还原袖窿省。
前片的省道全部转移到分割线当中,没有更改面积,只是发生了位移。
袖子结构变化案例袖山的1/2的位置设置一根剪切线,按照图示进行剪开。
根据款式特征抬高袖山修正袖山用省道将袖山增加的量进行消除分散合并省道合并肘省修顺结构线1什么是原型“原型”,有的国家也称之为“基本纸样”或“样板”,就是以测量实际的人体尺寸为基础,建立的服装基础纸样。
来,我们顾名思义一下。
原,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原,水泉本也。
意通“源”,可以解释为最初的、本来的;型,本义是铸造器物用的模子。
合在一起,用于服装结构语境,我们可以把“原型”理解为制作服装所用的最根本的模型,且服装原型是服装版型的基础。
类比于学武,那就是万变不离其宗,从小练起的基本功——扎马步站桩~原型学得好,人体的三维立体造型和细部尺寸烂熟于心,再去打一些变化款式so easy!2几大原型的介绍与比较日本新文化式原型日本新文化式原型结构制图去除标注后:日本新文化式原型结构制图(简化版)东华原型东华原型的结构制图如下:▲东华原型结构制图刘瑞璞新女装原型(北京服装学院)刘瑞璞新女装原型的结构制图如下:刘瑞璞原型结构制图三种原型的比较相同点差异点为体现直观可比性,以160/84A为例,胸围放松量均为12cm,背长均为37.5cm,推算出3种原型各部位尺寸。
三种原型各部位尺寸比较若将160/84A规格的3种原型制作成样衣,进行观察分析。
版型女上衣原型基础绘制(我刚学打板的时候,老师为了方便教学,我们都是拿本子打的1:5的略缩版。
如果手边没有大开纸或者没有宽敞桌子的也可以先打略缩版试一试。
)•制版用纸其他工具我就先不介绍了,因为尺子种类很多,大家还是先实践一下才能发现自己需要种尺子。
以后我会介绍一下我的组合搭配和用法。
这里先介绍一下纸。
根据制版的不同过程和用途,分为描图纸、白纸、牛皮纸、板纸、卡纸等。
(1)描图纸:这是一种半透明的白纸,用于描图和作纸样展开。
(2)白纸:分40~80克厚度,用于最初的服装结构纸样制图。
(3)牛皮纸:呈黄色,厚度与用途同白纸。
牛皮纸虽然颜色要暗一些,但强度大于白纸。
(4)板纸:厚度在200—300克,单面压光,用于制作工业用裁剪(排版)样板。
(5)卡纸:厚度在400—600克,双面压光,用于制作需反复使用的缝制工艺样板。
•服装原型的定义•服装原型,是指以人体参考尺寸为依据,加上适度的松量制作出的一个服装平面结构的基本型。
它并不是一款具体的服装造型,而只是一个具有了一定人体机能性要求的服装结构的基本型。
服装原型是制作各种服装结构纸样的基础。
而且,通过对服装原型的应用,可以进行各种服装结构纸样的制作及原理设计与变化。
1.立体构成法这是指在服装专用人体模型(人台)上采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制作出服装原型。
它是应用面料披在人台上先进行立体造型并加入一定的松量,然后剪下来再展开,最后取得平面的原型。
2.平面构成法根据人体的参考尺寸加上适度的松量,再以平面制图的方法做出。
这种平面构成的服装原型也是根据服装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标准进行设定的,它们的效果是一致的。
因此,这种方法无论是在初学者还是在专业设计人员中都被普遍采用。
•女装原型制作•人体是以前中心线为中心左右对称的,所以,原型制图只需按半边人体制作。
由于女性按着装习惯是右门襟压在左门襟上的,所以制图是以右边人体为准,即前中心线在右边,这样可以完整地展示露在外面的门襟结构。
跟张哥学裁剪—女装上衣原型今天来讲上衣原型,好多人对原型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后期张哥专门针对原型与大家探讨,让大家对原型有个清楚的、正确的认识。
好了,现在说说上衣原型。
因为后面要专门分析,所以就不过多赘述,直接进入正题。
女装上衣原型的制图步骤及说明制图的参考尺寸以人体160/84A号型规格为标准胸围84cm 背长38cm1、做基础线以背长为纵线,以胸围的一半加5cm(B/2+5)为横向线做矩形。
2、袖窿深线(胸围线)由上平线往下以B/6+7=21cm画水平线3、背宽线由后中心线向右18.5cm(B/6+4.5=18.5cm)画垂直于胸围线的垂线4、胸宽线由前中心线向左17cm(B/6+3=17cm)画垂直于胸围线的垂线5、侧缝线在胸围线的中点向下做垂线至腰线处6、后领窝线和后肩斜线后领窝线以后中心线与上平线交叉点向右7cm(B/12=7)定出后领窝宽,并以其1/3宽往上定出后领窝高,再按图画顺后领窝弧线。
后肩斜线背宽线与上平线交叉点往下一个后领窝高,再向右2cm 画出,此为肩宽点。
连接侧劲点与肩宽点,即为后肩斜线。
7、前领窝线和前肩斜线前领窝线以前中心线和上平线交叉点向左画出6.8cm(后领窝宽-0.2=6.8cm),并向下画出8cm(后领窝宽+1=8cm),做辅助线。
两等分前领窝宽,并以其1/2-0.3做角平分线。
前侧劲点下落0.5cm,并按图画顺前领窝线。
前肩斜线在胸宽线和上平线交叉点向下2个后领窝宽再向左画水平线,然后从前侧劲点以(后肩斜线-1.8cm)为尺寸与水平线相交,即为前肩斜线。
8、袖窿弧线后袖窿弧线分别两等分后袖窿深和后袖窿宽,并以后袖窿宽的1/2+0.5cm做角分线,按图所示画顺后袖窿线前袖窿弧线两等分前袖笼深线,并以后袖窿宽的1/2做角分线,按图所示画顺前袖窿线9、侧缝线修正把侧缝线与腰线交叉点向后偏2cm,按图画出。
10、胸高点(BP)由前胸宽的中点向左移0.7cm,并以此点向下垂直4cm,即为胸高点,如图所示。
日本文化式女装旧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BAL·(B*/2+5)=38·462、作基础分割线袖窿深线B*/6+7=13.7+7=20.7 背宽线B*/6+4.5=18.2胸宽线B*/6+3=16.7 前后分界点46/2=23 3、作后领窝弧线后领宽B*/20+2.9=7 ◎;后领深1/3后领宽=(B*/20+2.9)/3=23 ●4、作后肩线后落肩=后领深●;后冲肩量=25、作前领窝线前领宽(B*/20+2.9)-0.2=6.8 前领深(B*/20+2.9)+1=86、作前肩线前落肩=2/3后领宽=2/3·7 ◎=4.7 前小肩宽=后小肩宽-1.87、作轮廓曲线前后领弧线;前后袖窿弧线。
(后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0.5 、前弧外对角线:1/2(后胸围-背宽) 、袖窿最低点:1/2胸围(前后分界点)前偏0.5)8、作胸高点BP点 1/2胸宽侧偏0.7,袖窿线下4cm9、作腰线、摆缝线胸省量=1/2前领宽=3.4日本文化式女装新原型制图步骤:1、作基础长方形背长38,胸围B*/2+6=472、作后袖窿深线B*/12+13.7=20.5 ;背宽线B*/8+7.4=17.73、作后省尖点位置后颈点下落8cm,背宽线2等份侧偏1cm4、作G线1/2(袖窿深-8)-0.5,定胸省位置5、作前袖窿深线B*/5+8.3=24.7 胸宽B*/8+6.2=16.56、找胸高点BP 1/2胸宽侧偏0.7cm7、定胸省位置胸宽线侧移B*/32=2.68、侧缝线剩下的量2等份,即1/2袖窿门9、画轮廓线 A. 前领口:前领宽B*/24+3.4=6.8◎;前领深=前领宽+0.5=◎+0.5=7.3B.后领口:后领宽=前领宽+0.2=◎+0.2=7;后领深:1/3后领宽=2.3C.前肩线:肩斜角=22°(8:3.2)冲肩量肩线往外延长1.8;前小肩宽记为△D.后肩线:肩斜角18°(8:2.6)后小肩宽=前小肩宽+B*/32-0.8=△+1.8E.后肩省:省尖点垂直向上延肩线侧偏1.5cm,后肩省量=1.8F.胸省:胸省量(B*/4-2.5)°=18°G.作袖窿弧线:前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5;后弧外对角线=袖窿门/6+0.8日本文化式原型参考尺寸背长B* SL 胸围臀围裤长股长S 37 76 50 62~64 88 85 25 M 38 82 52 66~68 90 91 26 ML 39 88 53 70~72 94 95 27 L 40 94 54 74~76 98 97 28 LL 41 100 55 78~80 102 99 29腰省:各省量大小按(B*/2+6)-(W/2+3)为总省量,省道分配如下所示:总省量 a b c d e f10 1.40 1.50 1.10 3.50 1.80 0.701、a省:BP点垂直向下2~3cm2、b省:在BL上从F点向前中心线方向量取1.5cm3、c省:侧缝线上4、d省:背宽线上G线交点偏后中心线方向量取1cm处作WL之垂线5、e省:E点在G线上偏后中心线取0.5cm,垂直向下交至WL6、f省:后中心线上量取。
第四章、上衣原型一、女上衣原型立体裁剪
女上衣原型款式图
女上衣原型平面纸板图
1、衣片布料用量的计算
2、女上衣原型的立体裁剪制作
原则:胸线水平
3、上衣原型立体裁剪的制板原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⒈展平布料裁片,画顺领围、袖窿在内的所有部位弧线。
⒉对齐前后片弧线交接部位,尽量保证弧线顺滑,并对齐合缝部位。
⒊将座缝压烫平整。
⒋假缝衣片。
⒌在模台上进行试穿,观察整体结构,修整细节。
⒍将原型从模台上取下,熨烫平整。
⒎将烫平后的裁片放于纸板上并将布样仔细地拓于纸板上,标记好所有的结构线和预留的缝量。
二、原型前片的省道转移
省道转移示图。
女上衣原型制图制图步骤一、前片制图(一)框架线:1、前中线:划一条约60cm长的垂线。
2、上平线:在前中线上端划一条垂直于前中线的水平线,长约55cm(大于B/2)。
3、下平线(腰节线WL):距上平线40cm(前腰节长为40cm,或号/4)划上平线的平行线。
4、胸围线BL(胸高线):距上平线24cm(胸高24cm,或B/4)划上平线的平行线。
5、侧缝直线(胸围大线):距前中线B/4 +0.5=24.5cm做前中线的平行线至下平线。
6、前领深线NL:距上平线N/5 +0.3=7.5cm做上平线的平行线。
7、前领宽线:距前中线N/5 -0.3=6.9cm做前中线的平行线。
8、肩斜线:在上平线上由领宽线向左量15cm,再向下量6cm定一点,连接领宽点,即为肩斜线。
(即按15:6的比值确定前肩斜度)9、前肩宽:由前中线向左量S/2 -0.7=19.3cm,交肩斜线,即为前肩宽。
10、前胸宽线:由前中线向左量3B/16 -1=17.4cm,做前中线的平行线。
11、袖窿深线:侧线处BL向上2—4cm做水平线(胸省量)。
(二)结构线:12、划领口弧线:如图做对角线,把对角线三等分,距下一等分0.2左右划弧。
13、划袖窿弧线:定前腋点,即袖窿深的1/2向下2.5cm为前腋点,如图做线,画顺袖窿弧线。
14、BP点确定:BL上,前胸宽二等分,向左0.7—1cm定点即为BP点。
15、胸省:BP点与侧线和袖窿深的交点连线。
16、腰省:由BP点向下做垂线,WL线上垂足左右各1.5cm(省量3cm)定点,为省根位,省尖距BP点4—5cm,如图连线。
17、前腰大:WL线上由前中线向左量W/4+0.5+省量(3)为腰大点。
18、侧缝线:连接胸围大和腰大点。
二、后片制图(一)框架图1.、后中线:在上平线的左端做垂线。
2、上平线、下平线、BL、与前片相同。
3、后侧缝直线(后胸围大线):距后中线B/4 -0.5=23.5cm做后中线的平行线。
任务三衬衫款式结构制图二一、训练目标1、掌握变化款女式皮衬衫结构制图。
二、目的分析实践变化款式女衬衫结构制图的方法,提高学生结构制图的能力。
三、实施活动(一)课前准备:打样纸、铅笔、橡皮、专用打样工具(二)复习导入:1、女上衣部位代号复习。
复习部位代号:长度:L 、领围:N 、胸围:B 、肩宽:S 、袖长:SL 、袖窿:AH2、1:5基本款女式皮衬衫结构制图。
(三)结构制图操作:1.款式概述此款为关门领女式衬衫,衣身前后片都是刀背缝分割,衣身片后中分割,前中设4粒纽扣衣身片,长袖,两片袖,下摆略带弧形。
衣身前片、后片、袖片都由皮革材料拼接,体现时尚潮流的着装风格。
面料主要为皮革,袖子部分用普通面料(非皮革),皮革面料的衬衫受材料限制,分割线会比普通款式更多,有利于面料的利用。
(图5-25)图5-17 衬衫款式图3.制图操作制图步骤:(1)后衣片:1.后中线:基础直线2、上平线:垂直于后中。
3、后领宽线:按0.07B,由后中量进,做后中的平行线。
4、后领深线:取2-2.5cm,由上平线量下,做上平线的平行线。
5、下平线(衣长线):从后直领深点往下量后中长尺寸,做上平线的平行线。
6、后腰节线:从后直领深点往下量背长规格,做上平线的平行线。
7、袖窿深线(胸围线):从上往下量0.17B+0.1Bcm。
8、后肩斜线:从横领宽点按15:4.3的比值确定肩斜度,做后肩斜线。
9、后背宽线:按0.19Bcm,由后中线量进,做后中线的平行线。
10、侧缝直线(后胸围大):后中线与胸围线处相交点往右量B/4cm,做下平线的垂直线。
(2)前衣片:1、上平线:延长后片的上平线。
2、前中线:垂直相交于上平线和衣长线。
3、前领宽线:按0.07Bcm,由前中量进,做前中的平行线。
4、前肩斜线:按15:5.2的比值确定肩斜度,做前肩斜线。
5、前小肩长:取后小肩长-0.3cm。
6、前胸宽线:按按0.18Bcm,由前中线量进,做前中线的平行线。
无省上衣原型的制版步骤与基本公式,原型的...
无省上衣原型的制版步骤与基本公式,原型的打版方法,新手必备!
前腰节:40厘米(身高的四分之一)
后腰节:41厘米
领围:33 4(加放量)
肩宽:37厘米
胸围:84 6=90厘米
上衣原型(无省)制图步骤
前片制图步骤:
1.前腰节:画前腰节长40厘米。
2.前中线:离右边纸边5至8厘米左右定前中线(根据排版情况)。
3.前领宽:2N/10-0.5=6.9厘米
4.前领深:2N/10 0.5=7.9厘米
5.领围线:画领围线,经过对角线的三分之一。
6.前肩斜:15 / 6
7.袖笼深:2B/10 3=21
8.肩宽:由前中线垂直往左在肩斜线上量S/2=18.5厘米
9.胸围大:在袖笼深线上,由前中线往左量B/4=22.5
10.前胸宽:在袖笼深线上,由前中线往左量2B/10-2=16
11.画袖笼弧线,腋下凹度2.3厘米。
后片制图步骤:
1.延长腰节线,由后腰节线向上量41厘米为后腰节长,延长袖笼深线。
2.后中线:根据具体排版美观情况自定后中线。
3.后领宽:在上平线上,由后中线往右量2N/10-0.3
4.后领深:0.55N/10=2
5.后肩斜:15/5
6.后小肩宽:前小肩 0.5
7.后胸围:B/4
8.后宽:2B/10-1=17
9.画后袖笼弧线,腋下凹度2.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