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上衣结构原型画法
- 格式:ppt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33
文化式女装原型制图方法原型裁剪法可以说是平面化的立体裁剪法,它先把人体的主要部位进行尺寸测量,然后再根据比例构建出符合人体形态的基本样板。
尔后所有的服装样式就可以以这个原型为基础进行制图。
服装原型的流派有很多,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日本的“文化式原型裁剪法”。
获取人体尺寸文化式上装原型只需量取人体的4个重要部位(量的是净体尺寸):胸围——在胸部最丰满处水平量一周背长——在人体的后背正中,从后颈点(第七颈椎点)垂直测量至腰部腰围——在腰部最细处水平量一周袖长——从肩点量至腕关节尺寸齐了,现在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开始绘制原型纸样了。
绘制衣身原型1. 绘制前后衣片总框架。
首先以背长为高,胸围(B)/2+5cm 为宽绘制一个矩形。
所加的5cm为放松量,整个胸围的放松量是10厘米,这里我们将绘制的是半个后衣身加半个前衣身,所以加上5cm:2. 定位胸围线BL。
矩形框的左侧将用来绘制后衣身,所以左边的垂直线我们称之为后中心线,在后中心线从上往下量取胸围B/6+7cm的距离画一条水平线做为胸围线3. 绘制背宽线和胸宽线。
在胸围线上从左到右量取B/6+4.5做为背宽,向上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再在胸围线上从右到左量取B/6+3.5做为胸宽做垂直线和顶边相交:4. 绘制侧缝线。
把胸围线分为二等分,在中心点往后中心线方向0.5cm的位置做一条垂直线和底边(腰围线)相交:5. 绘制后领口。
在顶边上,从左往右量取B/20+2.9CM做为后领宽,记住这个后领宽尺寸,然后垂直向上画一条长度为后领宽/3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即为后领深,同样需记住这个后领深,因为后面制图我们需要用到这个数据。
这条垂线的顶点我们称之为后肩颈点,弧线划顺后领口线;6. 绘制后肩斜线。
在背宽线上从上到下量取后领宽/3的距离,向右画一条长度为2cm的水平线,连接肩颈点和这条线的右端,这条连接线即为后肩斜线:7. 绘制前领口。
在矩形框的右上角做一个高度等于后领宽+1cm(前领深)、宽度为后领宽-0.2cm(前领宽)的矩形框;在该矩形框的左侧垂直线从上往下量取0.5cm做为前肩颈点,以前领宽/2-0.3cm长度在对角线上取一点,弧线连接肩颈点和该点,还有矩形框的右下角点,形成前领口弧线;8. 绘制前肩斜线。
版型丨衣身、袖子的结构变化衣身结构变化案例第一步:转移袖窿省,使胸围线以上的区域形成平面的状态,为分割的造型提供一个良好的绘制环境。
第二步:剪切腰节线,还原成二围的结构状态。
第三步:将腰部到臀部的省道进行合并,使上胸、前中、臀部三个区域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图形。
第四步:根据款式进行分割线的绘制,(注意分割线要经过腰省靠近前中线的省根点)。
第五步:将前侧片的形状还原。
第六步:合并腰省,将省道量转移到分割线当中。
第七步:修顺弧线。
第八步:合并腋下省,还原袖窿省。
前片的省道全部转移到分割线当中,没有更改面积,只是发生了位移。
袖子结构变化案例袖山的1/2的位置设置一根剪切线,按照图示进行剪开。
根据款式特征抬高袖山修正袖山用省道将袖山增加的量进行消除分散合并省道合并肘省修顺结构线1什么是原型“原型”,有的国家也称之为“基本纸样”或“样板”,就是以测量实际的人体尺寸为基础,建立的服装基础纸样。
来,我们顾名思义一下。
原,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原,水泉本也。
意通“源”,可以解释为最初的、本来的;型,本义是铸造器物用的模子。
合在一起,用于服装结构语境,我们可以把“原型”理解为制作服装所用的最根本的模型,且服装原型是服装版型的基础。
类比于学武,那就是万变不离其宗,从小练起的基本功——扎马步站桩~原型学得好,人体的三维立体造型和细部尺寸烂熟于心,再去打一些变化款式so easy!2几大原型的介绍与比较日本新文化式原型日本新文化式原型结构制图去除标注后:日本新文化式原型结构制图(简化版)东华原型东华原型的结构制图如下:▲东华原型结构制图刘瑞璞新女装原型(北京服装学院)刘瑞璞新女装原型的结构制图如下:刘瑞璞原型结构制图三种原型的比较相同点差异点为体现直观可比性,以160/84A为例,胸围放松量均为12cm,背长均为37.5cm,推算出3种原型各部位尺寸。
三种原型各部位尺寸比较若将160/84A规格的3种原型制作成样衣,进行观察分析。
跟张哥学裁剪—女装上衣原型今天来讲上衣原型,好多人对原型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后期张哥专门针对原型与大家探讨,让大家对原型有个清楚的、正确的认识。
好了,现在说说上衣原型。
因为后面要专门分析,所以就不过多赘述,直接进入正题。
女装上衣原型的制图步骤及说明制图的参考尺寸以人体160/84A号型规格为标准胸围84cm 背长38cm1、做基础线以背长为纵线,以胸围的一半加5cm(B/2+5)为横向线做矩形。
2、袖窿深线(胸围线)由上平线往下以B/6+7=21cm画水平线3、背宽线由后中心线向右18.5cm(B/6+4.5=18.5cm)画垂直于胸围线的垂线4、胸宽线由前中心线向左17cm(B/6+3=17cm)画垂直于胸围线的垂线5、侧缝线在胸围线的中点向下做垂线至腰线处6、后领窝线和后肩斜线后领窝线以后中心线与上平线交叉点向右7cm(B/12=7)定出后领窝宽,并以其1/3宽往上定出后领窝高,再按图画顺后领窝弧线。
后肩斜线背宽线与上平线交叉点往下一个后领窝高,再向右2cm 画出,此为肩宽点。
连接侧劲点与肩宽点,即为后肩斜线。
7、前领窝线和前肩斜线前领窝线以前中心线和上平线交叉点向左画出6.8cm(后领窝宽-0.2=6.8cm),并向下画出8cm(后领窝宽+1=8cm),做辅助线。
两等分前领窝宽,并以其1/2-0.3做角平分线。
前侧劲点下落0.5cm,并按图画顺前领窝线。
前肩斜线在胸宽线和上平线交叉点向下2个后领窝宽再向左画水平线,然后从前侧劲点以(后肩斜线-1.8cm)为尺寸与水平线相交,即为前肩斜线。
8、袖窿弧线后袖窿弧线分别两等分后袖窿深和后袖窿宽,并以后袖窿宽的1/2+0.5cm做角分线,按图所示画顺后袖窿线前袖窿弧线两等分前袖笼深线,并以后袖窿宽的1/2做角分线,按图所示画顺前袖窿线9、侧缝线修正把侧缝线与腰线交叉点向后偏2cm,按图画出。
10、胸高点(BP)由前胸宽的中点向左移0.7cm,并以此点向下垂直4cm,即为胸高点,如图所示。
⼥⼠上⾐制图步骤和各部位线的名称图解这是我按⾃⼰的⽅法画出的⼥⼠上⾐图。
单位:厘⽶制图尺⼨:L⾐长 62S肩宽 40W腰68+8松量B胸围88+8松量=96H臀围肥90+8松量=98背长37袖长56后⽚1. 为上平线2. 按长L62画下平线3. 线为后中线,也是⾐长线4. 线为背长线375. 线为臀围线,背长线往下20cm6. 线为胸围线,按袖笼深公式2B/10+2画出7. 线为后领宽,半B/10+2.58. 线为领深,是领宽的1/3,画顺后领⼝弧线9. 线为肩宽线,1/2肩10. 为肩缝线11. 按冲肩量2cm画背宽线12. 按B/4找胸围肥点,B点13. 背宽线向上6cm与胸围肥点连接14. 画顺袖笼弧线15. 按W/4+省找腰围肥点,W点16. 按H/4找臀围肥点,H点17. 连接侧缝线18. 腰围肥中点画省2.5cm前⽚1. 延长上平线,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下平线,⽐后⽚长2.5省量2. 按半B/10+2 画领宽和领深,画顺领⼝弧线3. 按半B/10画落肩深4. 为肩缝线,同后肩缝线5. 按冲肩量2.5画前宽线6. 按B/4找胸围肥点,B点7. 前宽线上去5cm与胸围肥点连接,画顺前袖笼弧线8. 按W/4+2.5省找腰围肥点,W点9. 按H/4找臀围肥,H点10. 胸B点下来5cm画腋下省11. 按腰节1/2找腰省12. 连接侧缝线袖⼦1. 画⼀条袖⼭线2. 按照袖长画袖⼝线3. 按B/10+5画袖⼭深4. 按前AH弧线画前袖斜线5. 按后AH弧线画后袖斜线6. 线为袖中线7. 前袖斜线分为2等份,画出袖⼭弧线8. 后袖斜线分为3等份,画出后袖⼭弧线9. 画袖⼝,连接袖缝线有什么不明⽩的地⽅,我会⼀⼀回复,感谢⼤家的关注。
女上衣原型制图制图步骤一、前片制图(一)框架线:1、前中线:划一条约60cm长的垂线。
2、上平线:在前中线上端划一条垂直于前中线的水平线,长约55cm(大于B/2)。
3、下平线(腰节线WL):距上平线40cm(前腰节长为40cm,或号/4)划上平线的平行线。
4、胸围线BL(胸高线):距上平线24cm(胸高24cm,或B/4)划上平线的平行线。
5、侧缝直线(胸围大线):距前中线B/4 +0.5=24.5cm做前中线的平行线至下平线。
6、前领深线NL:距上平线N/5 +0.3=7.5cm做上平线的平行线。
7、前领宽线:距前中线N/5 -0.3=6.9cm做前中线的平行线。
8、肩斜线:在上平线上由领宽线向左量15cm,再向下量6cm定一点,连接领宽点,即为肩斜线。
(即按15:6的比值确定前肩斜度)9、前肩宽:由前中线向左量S/2 -0.7=19.3cm,交肩斜线,即为前肩宽。
10、前胸宽线:由前中线向左量3B/16 -1=17.4cm,做前中线的平行线。
11、袖窿深线:侧线处BL向上2—4cm做水平线(胸省量)。
(二)结构线:12、划领口弧线:如图做对角线,把对角线三等分,距下一等分0.2左右划弧。
13、划袖窿弧线:定前腋点,即袖窿深的1/2向下2.5cm为前腋点,如图做线,画顺袖窿弧线。
14、BP点确定:BL上,前胸宽二等分,向左0.7—1cm定点即为BP点。
15、胸省:BP点与侧线和袖窿深的交点连线。
16、腰省:由BP点向下做垂线,WL线上垂足左右各1.5cm(省量3cm)定点,为省根位,省尖距BP点4—5cm,如图连线。
17、前腰大:WL线上由前中线向左量W/4+0.5+省量(3)为腰大点。
18、侧缝线:连接胸围大和腰大点。
二、后片制图(一)框架图1.、后中线:在上平线的左端做垂线。
2、上平线、下平线、BL、与前片相同。
3、后侧缝直线(后胸围大线):距后中线B/4 -0.5=23.5cm做后中线的平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