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健康教育对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290.80 KB
- 文档页数:3
PDCA循环提高鼻咽癌病人放射性口腔黏膜疼痛缓解率的应用效果研究进展摘要:鼻咽癌是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部位为鼻咽腔侧壁或顶部,表现为头痛、鼻塞、听力下降、复视、耳闷堵感等。
鼻咽癌患者多采用放疗,伴随口腔黏膜等并发症,产生不同程度疼痛,给患者带来痛苦。
PDCA循环是一个反复循环的管理系统,由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组成,在临床广泛使用,取得显著效果。
本文将重点分析PDCA循环提高鼻咽癌病人放射性口腔黏膜疼痛缓解率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PDCA循环;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疼痛;前言鼻咽癌属于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且存在地域差异,如南方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北方。
研究数据表明[1],在全球鼻咽癌患者中,我国占比47.12%。
鼻咽癌患者常用治疗方法为放射性治疗,然而,治疗中放射性电离辐射极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约为100%,III级-IV级约占70%。
放射性口腔炎表现为咽痛、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脓性物质分泌等,部分患者疼痛难忍,影响治疗。
因此,鼻咽癌患者的疼痛管理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1、PDCA循环概述PDCA循环管理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结合客观规律所总结出的一个循环体系,又称戴明环,是戴明博士在八十年代提出来用在生产质量管理的一种管理理论,主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生产的质量管理问题,具有科学化、标准化[2]。
“Plan”就是工作计划和人员安排。
PDCA循环护理的优势体现于以下几方面:(1)医院设计与环境布置以患者作为核心,通过对医院内部环境和各个细节的设计,让患者在医院感到像在家里一样。
如,医院PDCA循环护理中在医院大厅中使用鲜花味布置,患者在位进入医院后不会由于医院特有的味道感到恐惧;部分医院采用为患者提供患者和家属专用厨房,条件允许的患者可以自己去厨房烹饪。
(2)患者和家属的感受患者感受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医生对患者的倾听和接触。
持续质量改进对鼻咽癌住院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发表时间:2016-07-20T15:15:43.41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作者:侯再花易莎宋玉锦钟珊[导读] 病人住院期间,往往忽视张口锻炼的重要性,没有进行行之有效的锻炼,一旦出现张口困难,就失去了最佳锻炼时机。
侯再花易莎宋玉锦钟珊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长沙 410013 【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对鼻咽癌住院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通过对鼻咽癌住院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低的原因从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疾病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制定了质量改进的质控体系,做到负责护士一级质控,科室护理组长二级互控。
由护士长担任三级监控的管理体系,针对依从性低的原因逐一制定改进措施,不断修正实施过程中不完善的部分【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观察组中,张口锻炼完全依从率71%,不依从率4%,对照组中完全依从率12%,不依从率50%,P<0.01,两组比较鼻咽癌住院患者的张口锻炼的依从性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提高鼻咽癌住院患者张口锻炼的依从性,从而达到了降低放疗后张口困难后遗症发生的可能。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鼻咽癌;张口锻炼;依从性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鼻咽癌首选治疗方法[1]。
张口困难是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2]。
早期系统的功能锻炼,可有效降低放疗所致的张口困难 [3]。
病人住院期间,往往忽视张口锻炼的重要性,没有进行行之有效的锻炼,一旦出现张口困难,就失去了最佳锻炼时机。
因此,如何提高鼻咽癌住院患者张口锻炼的依从性,降低张口困难发生率就成了放疗科护士应该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由美国卫生保健组织鉴定联合委员会(JCAHO)提出的质量管理的概念,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强调了在监督照顾的全过程中,不断改进结果[4]。
张口锻炼自我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并发症及依从性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张口锻炼自我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间于本院就诊的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张口锻炼自我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依存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90.0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
实验组患者的总依存率为28(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依存率为22(73.33%),实验组总依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张口锻炼自我管理可显著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依存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咽癌;张口锻炼自我管理;并发症;依从性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南方地区更为普遍。
患者主要表现为鼻塞、鼻涕带血、耳闷堵塞、听见下降、重影及头痛等症状,早期往往不易察觉。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然而放射治疗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如头颈部皮肤红肿、倦怠乏力、呕吐等,并且还可能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导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后遗症[1]。
在应对鼻咽癌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和后遗症时,张口锻炼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张口锻炼可以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促进涎水的分泌,改善音色和声音清晰度。
此外,张口锻炼还可以减轻放射治疗对唇部、颈部和下颌骨等组织的损伤,促进其恢复和修复。
但在患者锻炼过程中通常依存性较差[2]。
因此,本次研究选取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张口锻炼自我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并发症及依从性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间于本院就诊的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6.31±7.89)岁。
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张口锻炼自我管理的护理效果作者:吴盖珍邓丽芳黄春柳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7期【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张口锻炼自我管理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鼻咽癌放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着自愿原则将纳入的80例患者通过摸球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张口锻炼自我管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张口锻炼自我管理联合常规护理有利于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张口锻炼;自我管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8.07.033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在国内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好发于广东、福建等地,位于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1]。
鼻咽癌对放射治疗具有敏感性,故临床中常用放射治疗作为其治疗方法[2]。
及早发现并进行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0%[3]。
但由于放疗中高剂量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其周围的皮肤、腺体等,患者易留下后遗症,使其生活质量受影响。
其中,张口困难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无法经口进食或拒食。
经研究证实[4],张口锻炼可有效预防鼻咽癌术后张口困难。
现将张口功能锻炼运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鼻咽癌放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摸球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9~69岁,平均(59.34±10.82)岁;鼻咽癌临床分期:Ⅰ期10例,Ⅱ期13例,Ⅲ期10例,Ⅳ期7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例,初中22例,高中及以上8例。
1042018 年第 5 卷第 12 期2018 Vol.5 No.12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率的调查研究牛筱婷,陈秀玲,杨 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广东 广州 510260)【摘要】目的 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的情况,研究并解决影响其锻炼依从性的因素,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率。
方法 通过组建品管圈小组,以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率为主题,在活动前对对照组患者张口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不依从张口锻炼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并落实,活动后调查了解观察组患者张口锻炼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张口锻炼的依从率。
结果 对照组张口锻炼的依从率为65.63%,观察组患者张口锻炼的依从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大幅度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的依从率,而且提高了科室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团队协助能力,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品管圈;鼻咽癌;放疗;张口锻炼;依从率【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2.104.02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案,但放疗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张口困难是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生率可达12%~58.5%,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进食和社会交际等,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
早期即进行张口锻炼是预防放疗后并发张口困难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因为患者的不重视、关注于疾病的治疗等原因,导致患者行张口锻炼的依从性很差,极大的影响了锻炼效果。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张口锻炼的依从性已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2]。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是一种查找到工作中的问题后,在循证的基础上通过集思广益、团队协作和流程管理来解决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方案[3]。
PDCA循环护理在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吞咽障碍作为脑血管疾病后常见并发症,在临床护理期间应当做好护理计划,分析护理计划是否切实可行。
PDCA循环护理中含有计划、执行、检查及总结阶段,系统性较强,为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PDCA循环护理模式可提升护理质量,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PDCA循环护理;吞咽障碍;临床护理吞咽障碍是脑卒中、脑出血等疾病的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显示,60%的老年人受到疾病影响发生吞咽功能障碍的概率高,总体发病率在38%左右。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神经损伤引发,属于局限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中老年群体发病率及死亡率高,患者的治愈率,对患者的机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1]。
如,脑卒中患者中,70%患者经治疗后会出现偏瘫、吞咽障碍等,导致液体、食物无法进入胃部,出现营养不良、呛咳等问题,为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发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吞咽功能障碍作为导致脑卒中预后不良的因素,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需投入大量的精力,为此,加强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一、吞咽功能障碍发生机制吞咽障碍常见表现是进食困难、进食缓慢、饮食呛咳,一般情况下,也会出现发音不清晰及费力等情况。
人体的吞咽神经较为复杂,常见吞咽中枢、高级中枢、吞咽肌群病变。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饮水及饮食均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发病不清晰及发音困难等问题,导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
人体的吞咽动作是机体脑干反馈及咽食反射相关,大脑皮质反应下完成吞咽中枢反应,常见脑干、大脑皮质反应,最终出现误吸或者吸入性肺炎,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威胁较大,不利于预后康复。
对此,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二、PDCA循环护理在吞咽障碍护理中的应用(一)计划阶段吞咽障碍在筛查及评估期间,国内外并无统一的标准,对此,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期间,PDCA循环护理自计划阶段实施护理措施。
成人鼻咽癌放疗病人张口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及与自我管理效能的关系成人鼻咽癌放疗病人张口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及与自我管理效能的关系引言:鼻咽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放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放疗对口腔黏膜的直接性损伤,放疗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咽部功能障碍,其中张口活动受限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于是,针对这一症状,针对成年鼻咽癌放疗病人的张口锻炼成为了现代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患者对于张口锻炼的依从性往往较低,影响了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影响成人鼻咽癌放疗病人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因素,并探究其与自我管理效能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选取100名成人鼻咽癌放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对张口锻炼的依从性、自我管理效能的评估。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成人鼻咽癌放疗病人张口锻炼的依从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个人因素是影响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等都与依从性有关。
其中,女性病人和年轻病人的依从性较高,而受教育程度较低、未婚的病人的依从性较低。
其次,治疗相关因素也对张口锻炼的依从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放疗时的剂量、持续时间、口腔黏膜炎症程度等都与依从性相关。
最后,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效能也是影响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患者获得适当的社会支持以及对自我管理效能的信心会提高张口锻炼的依从性。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成人鼻咽癌放疗病人的张口锻炼依从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既包括个人因素,也包括治疗相关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
另外,自我管理效能与依从性也存在一定关系。
因此,在提高成人鼻咽癌放疗病人张口锻炼依从性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通过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和加强自我管理效能的培养,以提高依从性水平,最终改善治疗效果。
结论:成人鼻咽癌放疗病人的张口锻炼依从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
PDCA循环法对提高喉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应用效果作者:郑丽张萍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提高喉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82例喉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PDCA循环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满意度及焦虑抑郁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在三个阶段,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PDCA循环法;喉癌;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230-02PDCA循环法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提出的一种基本管理方法。
在进行护理之前先进行设想,制定计划,根据制定的计划来一步步完成和实现,并进行检查和总结,以实现良性的循环[1]。
喉癌是常见于耳鼻喉科的恶性肿瘤,由于恶性肿瘤治疗周期长、治愈率低且治疗费用高昂,对患者的满意度及生存状况有一定的影响[2]。
本文使用PDCA循环法应用于喉癌患者护理中,探讨对满意度及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耳鼻喉科于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82例喉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比( ±s)项目对照组观察组 P例数 41 41性别(男) 39 38 >0.05性别(女) 2 3全喉切除术 17 18 >0.05部分喉切除术 24 23公务员 7 8 >0.05工人 13 12 >0.05教师 10 11 >0.05农民 11 10 >0.051.2 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PDCA循环法护理。
PDCA循环法具体如下:(1)plan。
对患者的焦虑因素进行评估,患者进入本院这一陌生环境会产生焦虑情绪,担心术后影响进食及发音;并评估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
循证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张口锻炼的依从性影响分析作者:李素霞邓伟英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4年第19期【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循证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按就诊顺序编号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指导患者实施张口锻炼,观察组按循证护理方法指导患者实施张口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张口锻炼的依从性及其锻炼效果。
结果:经护理后,对照组张口锻炼的依从率为34.67%(26/75),观察组为65.33%(49/75),观察组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循证护理;张口困难;依从性中图分类号 R473.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9-0082-02鼻咽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湖南、江西、福建和两广等南方地区的发病率高达25/10万~30/10万人[1]。
目前,放射疗法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在放疗过程中由于放射线的作用导致颞颌关节和张口肌群组织遭受创伤,颞颌关节出现关节僵硬,张口肌群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最后患者因关节功能障碍出现张口困难[2]。
因此,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开展张口锻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提高患者参加张口锻炼的依从性。
循证护理是一种科研结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模式,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较广。
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初治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循证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收集的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初治鼻咽癌放疗患者,共150例,均经病理确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病理[3]分类,非角化性未分化癌59例,已分化癌81例,角化型未分化癌3例,角化型已分化癌7例。
鼻咽癌分期:有9例为Ⅰ期,35例为Ⅱ期,91例为Ⅲ期,15例为Ⅳ期。
PDCA 循环营养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摘要:鼻咽癌治疗较为复杂,且患者常会出现咽喉疼痛无法食用食品的情况。
而食品中蕴含着人类日常生活所需的营养,所以鼻咽癌放疗患者于治疗过程中伴随着营养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反应。
而PDCA循环营养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起到一定作用,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本文对PDCA 循环营养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PDCA循环营养护理;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效果引言:鼻咽癌的常见临床表现为:鼻塞、鼻涕流血等,但其发病率较高、治疗周期较长,所以各大医院会借助化疗进行治疗。
但在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营养不良现象,可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所以医院会采用一些手段进行营养护理干预。
为选择最佳的营养护理干预方法,有效降低营养风险,下列选择了运用最为广泛的常规营养护理法与PDCA循环营养护理法进行深入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将2020年9月~2021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鼻咽癌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8人,组名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
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1人,女性患者17人,年龄在23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岁;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20人,女性患者18人,年龄在22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6岁。
在研究开始前,我院已向患者阐述研究情况,且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签署了知情书。
此外,两组患者病历信息具有较高相似性,P>0.05,具有研究意义。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方法。
即:患者无明显疼痛时正常进食;患者疼痛较为严重且进食量明显减少时需提供葡萄糖,以为患者补充营养。
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营养护理法进行护理。
即:①成立PDCA护理干预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了解每位患者的情况,如:患者的病情、身高、体重。
②计划:在掌握患者具体情况后,护理人员需基于此计算出患者每日需摄入的能量,根据其设计饮食方案。
PDCA循环管理在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围绕70名肺癌患者进行,从2019年1月-2022年1月研究期内纳入观察,入组后对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观察组,n=35),一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35),对比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每日排痰量、痰鸣音评分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SpO2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肺不张、心律失常、锁骨下静脉血栓以及乳糜胸)发生率指标5.71%(2/35)低于对照组22.86%(8/35),(p<0.05)。
结论:PDCA 循环管理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肺癌;术后呼吸功能锻炼;应用效果肺癌是临床中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军均居全球恶性肿瘤首位。
在临床中,针对肺癌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方案治疗,而呼吸功能的锻炼,在被认为是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与护理的主要任务,通过呼吸功能锻炼,可有效帮助患者咳嗽、咳痰,改善肺部通气,促进肺复张,改善患者的预后[1]。
因此,针对肺癌患者的护理管理十分重要。
PDCA护理管理是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的护理管理模式,其属于标准化、科学循环系统,在管理活动中应用性显著[2]。
本次研究由此展开,综合PDCA循环管理的临床应用优势,以对比模型的形式,入组案例对象(肺癌患者)70例,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围绕70名肺癌患者进行,从2019年1月-2022年1月研究期内纳入观察,入组后对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观察组,n=35),一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35),,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54-85岁,平均(67.56±3.44)岁,单纯肺叶切除术患者12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患者23例;对照组中(常规护理,n=35),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55-85岁,平均(67.62±3.41)岁,单纯肺叶切除术患者15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患者20例,输入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表明,组间差异无意义,统计学结果可比较(p>0.05)。
工作单位:430000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头颈肿瘤二病区刘红玲:女,本科,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8-08-22PDCA程序在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防治管理中的应用刘红玲 陶利琼摘要 目的 探讨PDCA程序在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防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头颈肿瘤科室近2年收治的120例鼻咽癌行头颈部放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运用常规干预及PDCA四步法,即计划(plan)-实施(do)-检验(check)-应用(action),对照组使用常规干预的方法,观察2组患者在接受放射剂量达40Gy、60Gy、70Gy时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
结果 放射剂量达40Gy时、放射剂量达60Gy以及放射剂量达70Gy时干预组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防治管理中运用PDCA程序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轻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提高患者医疗满意度,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优效管理。
关键词:PDCA程序;鼻咽癌;放射治疗;放射性皮炎;防治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9)29-0076-03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1],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病理学的特点,放射治疗仍然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最主要方法[2],但放射线除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外,还会损伤正常组织,而且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患者照射野皮肤会引起放射性反应,受照剂量达5Gy时,颈部放疗区皮肤就可能形成红斑,20~40Gy就可能形成脱皮及溃疡[3],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患者常因此而中断放疗,影响肿瘤的局部控制和治愈率[4],近年来由于网络信息的发展,人们对疾病治疗、预防和健康教育等等需求明显增加,为了减轻患者的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本院在头颈肿瘤科在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预防管理中对患者采用PDCA程序[5]进行全面干预,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探究张口锻炼自我管理联合全程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12-01T08:17:51.792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2期作者:陆霞[导读]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放疗治疗过程中,陆霞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目的探讨在鼻咽癌放疗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进行张口锻炼自我管理联合全程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
方法节选本院从2021年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放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共计7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始终遵循患者自愿原则的前提下,将之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病患入院接受放疗治疗的先后时间顺序均匀分为普通组、对比组。
普通组在鼻咽癌放疗治疗之后依旧使用常规的护理工作方法,对比组病患则是实施张口自我锻炼管理与全程护理干预。
在研究中,护理人员分别针对两组研究病患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搜集、对比。
结果对比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都有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
结论在患者接受鼻咽癌放疗治疗的过程中,张口锻炼自我管理和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以及疾病治疗中的依从性,值得在今后鼻咽癌临床放疗治疗过程中逐渐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张口锻炼自我管理;全程护理干预;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依从性作为一种常见于鼻炎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鼻咽癌在我国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高发病区域是广东和福建等地。
在临床治疗鼻咽癌的过程中,放疗治疗有着最为良好的效果。
结合相关的医学研究证明,及早发现并进行放疗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90%[1]。
但实际上,放疗使用的射线剂量较高,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对附近的健康机体也会带来明显损伤,张口困难作为常见的放疗治疗后的并发症,在发展严重时将会导致病患无法进食。
故此,本文研究张口锻炼自我管理联合全程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放疗治疗过程中应用的具体价值。
1、研究一般资料和方法1.1研究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从2021年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共计70例接受鼻咽癌放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入选本次研究的病患经过影像学和病理学的检查之后被确诊为鼻咽癌。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效果观察作者:戴安娜高庆王艳华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7期戴安娜高庆王艳华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活动主题,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实施前后患者依从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增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对功能锻炼重要性的认知,从而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鼻咽癌功能锻炼;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17.013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损伤颞颌关节,如果功能锻炼不到位,则会导致张口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
由于患者不重视、理解能力差、经济差等原因,以及护士对鼻咽癌放疗后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导致健康教育不到位,加上宣传方法单一、不够生活化等因素,导致患者依从性较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科于2012年7月成立品管圈,以“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为主题,通过近半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男40例,女16例。
年龄20~56岁,平均(40.14±3.78)岁。
住院天数为30~50 d。
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25例,高中及以上23例。
1.2 品管圈活动开展方法1.2.1 组圈经过慎重思考和考虑,共选择8名护士成为圈员,选出圈长1名,护士长为辅导员,经圈员讨论将“乐福圈”定为圈名,确定口号、圈徽、圈歌、圈舞等,定出活动课题和活动时间,由圈长召集并开展活动,每周举行圈会1次,每次1 h。
1.2.2 选定活动课题通过圈员的头脑风暴法选出几个课题,并根据主题是否符合院方政策、重要性、可行性及圈能力几个方面来进行评分,最后将总分最高的课题“提高鼻咽癌放疗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定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但是由于腮腺、唾液腺等也在射线照射范围内,故腺体正常分泌受到抑制,口腔自洁功能降低,引发口腔黏膜损伤[1]。
作为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口腔黏膜损伤会严重影响患者进食,降低其生活质量及后续治疗的依从性,是导致患者中途放弃治疗的重要原因[2]。
但是,目前鼻咽癌的根治性措施依然是放射治疗,因此,预防口腔黏膜损伤,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本研究以7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采用PDCA 护理干预模式预防口腔黏膜损伤,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以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鼻咽癌放射治疗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35~68岁,平均(51.62±10.48)岁;鼻咽癌肿瘤分期(参照《肿瘤放射治疗学》[3]):Ⅰ期10例,Ⅱ期12例,Ⅲ期8例,Ⅳ期6例。
对照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34~67岁,平均(50.96±10.07)岁;鼻咽癌肿瘤分期:Ⅰ期8例,Ⅱ期12例,Ⅲ期10例,Ⅳ期6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鼻咽癌肿瘤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前口腔黏膜完整且为首次接受放射治疗;(2)年龄34~68岁;(3)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出现肿瘤转移或病情恶化;(2)合并其他躯体疾病;(3)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理解和自理能力差;(4)临床资料不全者。
1.3方法1.3.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模拟机下定位射野,采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放射治疗(6MV-X ),1次/日,2GY/次,5次/周,总照射剂量(DT )为65~70GY/34~38次/7周。
1.3.2干预方法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1)治疗前:对患者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口腔卫生状况进行评估,有问题者给予相应处理。
项目管理成果报告书圈名:笑口常开圈改善主题:QCC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训练的规范率活动单位:活动时间:2圈名意义:笑着张口训练,张口训练要持之以恒,规律坚持,提高生活质量。
3圈徽意义:五朵向日葵代表希望,为患者撑起康复希望,中间的张大嘴巴,代表张口训练的力度,让患者快乐张大口,坚持锻炼,保证张口功能正常,提高生命质量。
4圈活动特点:熟悉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作法,能把品管圈带好,能领导整个活动,拟定并执行活动计划,能创造全员参加、全员发言的气氛,关心圈员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后继圈长,能做好辅导员与圈员间的沟通桥梁。
二、主题选定1选题过程所有圈员根据工作经验列出主题,依据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9人参与选题过程。
根据1、3、5进行评分,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分数排名第一顺位为本期活动主题(见表1)。
表1 主题评价表通过评分排名,确定本期活动主题为: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训练的规范率2选题理由2.1回顾统计2018年6月-2019年2月我科鼻咽癌放疗患者4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训练的不规范问题反复出现,以及科室组长、护长日常检查中发现我科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训练的不规范情况较为普遍。
2.2据资料表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吞咽困难、咀嚼困难,张口受限,其中张口受限也是常见放疗后并发症,放射治疗过程中,射线会损伤颞颌关节,如果在放疗过程中没有进行功能锻炼,会导致患者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张口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3名词定义:张口训练:是针对张口受限(指开口小于正常或完全不能开口)而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功能运动训练,以加强口腔肌肉、关节的活动。
2.4衡量指标张口训练规范率=张口训练规范患者例数/同期住院鼻咽癌放疗患者总例数×100%三、活动计划拟定表2活动计划表四、现况把握1.现状流程教资料及宣教并将其标记出来,就是此次活动的改善重点,再依改善重点制作查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