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价值和价值观
- 格式:ppt
- 大小:739.00 KB
- 文档页数:24
第十二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一、判断题1.人即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 )2.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对等关系。
( )3.价值观对人生与社会起着促进作用。
( )4.一个人的价值,主要在于赢得多少荣誉,不在于占有多少财富。
( )5.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 )二、选择题1.对价值观的理解,错误的是()A.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B.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价值观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2.西红柿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产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
这说明()①价值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②只要客观事物的属性存在,就有其价值③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④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十公分的距离”“多一分分享,对别人来说,就多一分温暖”“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悄然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从价值观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发展之中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D.价值观对人生选择有积极的指导作用4.四川地震发生后,千百万志愿者的行动似一股社会的道德清流,让爱心延续,推文明前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材料表明人生价值包括()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②个人的生命历程③个人为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④个人受到社会的尊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许多美国富人都把卡耐基的那句话“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奉为圭臬,社会也给了捐赠的富豪们应有的评价:“慈善是富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是富人洒向社会的阳光。
”这启示我们()A.人生的价值在于自己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B.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C.拥有金钱越多,价值越大D.富人都是慈善的6.歌德说“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1课时价值与价值观【学习目标】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
讨论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导学提纲】一、价值与价值观1、人的价值〔1〕价值的基本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
〔2〕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就在于,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及自己的需要。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人们在③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含义: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
②表现:第一,价值观对人们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第二,价值观对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巩固练习】一、判断题1、价值观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4、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所做的贡献5、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单项选择6、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以下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②这些花儿很漂亮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④这些水果真香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7、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一个世界〞的袁隆平获得“影响中国改革30年30人〞的荣誉称号。
这说明〔〕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②人生价值是通过荣誉表达出来的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必然成正比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8、对价值观的理解错误的是〔〕A.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B.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价值观是指人对事物的积极意义9、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培养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
(三)学法指导1.联系实际。
学习价值与价值观要从生活入手,联系实际。
学习价值概念时,学生可以首先想一想为什么要学习某些科目,学习这些科目的价值是什么?学校有许多规章制度,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国家经济政策的制订、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其价值都是什么?学习价值观概念时,学生可以从分析自己身边的人物入手,看看他们的行为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2.对比分析。
在学习人的价值时,学生可以对比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区别,进而说明人的价值的特殊性。
在学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时,学生可以选取身边人物,通过对比他们对事物评价的差异、他们行为方式的差异以及他们所走的人生道路的差异,来分析他们的价值观的差异。
3.学习楷模。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这是一切先进人物的共同特色。
学生可以观看、收听或阅读先进人物的事迹,看看他们是怎样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
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学生要立志在为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知识点拨(一)价值的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要理解价值的概念,首先要理解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关系”。
什么“关系”呢?就是事物以它自身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的一种“满足关系”。
事物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它就有价值;满足的程度大,它的价值就大;满足的程度小,它的价值就小;不能满足,甚至对主体有害,它就没有价值。
既然是一种“关系”,它就只能存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它既离不开主体也离不开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