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通过总结本院21例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对患者实施接触性隔离、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个人防护、环境消毒等,认为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防止多重耐药菌的流行和传播。

标签:ICU; 多重耐药菌; 护理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3 类或3 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常导致肺炎、败血症、尿路感染、腹腔感染、傷口感染等。ICU 是危重患者集中的病区,因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相对较低、住院时间长、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机会较多、环境相对封闭等原因,多重耐药菌感染概率较大[2]。如何有效地干预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难点问题。

本院ICU自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21例。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入住ICU 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共21例,年龄最大的89岁,年龄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65岁; 住院时间最长的90天,最短的3天,平均住院天数22天。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排除标本污染,以微生物室检出标本中一种病原菌对至少3类抗菌药物同时耐药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医生再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排除患者细菌定植,最后确诊为感染病例。

1.2.2 调查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种类、分布及感染标本的来源作详细调查。

1. 3 结果

2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有15例患者曾接受侵袭性操作,有6例患者

存在侵入性操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5%; 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21%。所有患者发生感染前均接受抗生素治疗。治愈及好转14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5例。

2 护理

2.1.对患者实施接触隔离,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包括: 正确安置患者、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以及环境措施。避免互窜病室、不随地吐痰咳嗽或喷嚏时使用纸巾掩口鼻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于同一病室,最低要求做到床边隔离。感染患者使用单独的仪器,且使用后按标准严格消毒感染部位每周1次,连续3次行病原菌培养,均为阴性者方能撤销接触隔离。

2.2提高相关人员手卫生的观念,认真执行手卫生,对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概念,细菌培养耐药监测报告单临床意义,隔离措施及标识,标准防护措施,手卫生,用后物品处理,废物处理等知识的培训。要求医护人员在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后、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必须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即实施手卫生的“两前三后”措施。通过培训,使其能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严格执行手卫生指征。倡导用添加护肤成分的乙醇消毒液擦手。同时加强保洁员的培训对保洁员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和多重耐药菌方面的知识培训,包括消毒规范知识的培训,配制消毒液的方法及分区概念。另外做好家属的培训与教育,指导家属在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前后、在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在流动水下冲洗,专用纸巾擦干,揉搓时间大于15秒。2.3 环境消毒,加强室内空气消毒,每天进行病室空气消毒1~2次,每次30~40min,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消毒重点是频繁接触物体表面( 如床栏杆、床头桌等) 和邻近患者的仪器设备; 不能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用1000mg /L 的含氯制剂擦拭消毒。。床单、被褥等用紫外线或三氧机照射。2.4加强个人防护,护理患者时应戴手套、穿隔离衣。脱隔离衣后,应确保衣服和皮肤不接触潜在污染的环境表面,以防将病原菌传播给其他患者或环境表面。2.5 加强操作管理,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各种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口腔护理,特别进行深静脉置管、留置尿管、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等侵袭性操作时[3],应加强护理。2.6加强药物护理,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护士确保及时、准确用药,保证现配现用,确保抗菌药物效果。2.7加强人员护理人员感染培训,请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讲授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知识,科室再结合专业杂志,组织学习并考试,促使护士掌握多重耐药菌的诊断、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任南.实用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学[M].第1 版.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75.

[2]徐艳,郑金鼎,杨怀,等.重症监护病房多药耐药菌目标性监测与干

预措施的研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6( 21) : 2590 ~2591.

[3]胡必杰,宗志勇,顾克菊.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最佳实践[M].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18~220.

ICU内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及暴发的防控体会

ICU内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及暴发的防控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ICU多重耐药菌传播及暴发的有效措施及护理干预。方法:通过我科ICU对自2009年01月——2010年01月收治的401名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的研究分析。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22人,感染率为5.37%,未发生一例MDRO的暴发事件。结论:加强人员管理、重视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定完善的MDRO感染监测制度是预防和控制ICU 内多重耐药菌传播及暴发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传播及暴发;防控体会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近年来,ICU检测出来的G-菌和G+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是增加趋势、且多重耐药菌出现的频率增加[1]。据有关文献报道,ICU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传播的高危环境,并且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与ICU患者死亡率密切相关[2]。为了预防MDRO引起的医院感染的危害,防止出现其传播及暴发,我院ICU做了大量工作,防控效果满意。现对我科2009年01月至2010年01月期间收治的401例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探讨MDRO院内感染情况及防控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科ICU自2009年01月——2010年01月共收治患者401人,其中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为22人,感染率为5.37%,未发生一例MDRO的暴发事件。 1.2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ICU内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标本送往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把每天确诊的MDRO菌株情况通告ICU及院感科,ICU 院感负责人第一时间内调整护理措施,同时院感科根据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定MDRO是否属于院内感染,及时指导ICU预防护理工作。 2结果 2.1MDRO感染部位分布:呼吸道16例、泌尿道4例、血液2例 2.2MDRO感染种类及比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2例、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ER)6例、耐碳青霉稀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2例、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2例。 3原因讨论 3.1由于入住ICU的患者病情危重,各种引流管路多,多有深静脉置管,同

ICU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护理

ICU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如何预防及控制ICU 病房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以及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 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严密隔离,采取合理护 理措施,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 例好转后转科,3 例自动出院,2 例家属 放弃治疗临床死亡,3 例病愈直接出院。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 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手卫生消毒制度可有 效预防及控制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保证医疗和患者安全。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已遍布全球,在社区和医院中引起散发和交叉传播,甚至爆发流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的病原菌,因多重耐药菌感染使用 常用抗菌药物后的效果大多欠佳,并伴有较高的病死率,故已成为临床治疗上棘 手的问题[1],重症监护病房(ICU)具有患者病情重,病情复杂,抗菌素使用频繁,患者住院时间长等特点,是多重耐药菌易发生的重点科室[2]。近年来,ICU分离 出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增加趋势,多重耐药菌 出现的频率增加[3]。总结我院ICU在预防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及治疗护理 措施方面取得的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总结我院综合ICU2012年1月~2012年12月以来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共20 例,男8例,女12 例,年龄30~98 岁,<60岁6 例,≥60 岁14例,基础病情 为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伤,颈椎损伤,颅脑损伤。 2.ICU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因 2.1 临床特征:ICU收治全院各科室危重症患者,患者病情复杂,基础疾病多,是医院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感染的发生率较其他科室高,MDRO感染分离出多 重耐药菌的标本以痰和血培养标本为主。对我科20 株感染病原菌调查发现,鲍 曼不动杆菌、MRSA、真菌居MDRO 前三位,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且发现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严重的耐药和多重耐药。 2.2 病因学:①患者病情危重,各种侵袭性有创操作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各种引流管,鼻饲胃管,留置尿管等增加了MDRO 感染的机会。②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有报道MDRO产生和扩散 的原因30%~40%为通过医院工作人员的手;20%~25%是抗菌药物的选择,20%~25%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20%来源不明,如环境污染和工作人员携带等。ICU病房经手引起的交叉感染可能是更常见的途径[1]。 2.3 护理方法:①一经发现立即采取隔离措施,我ICU全部选择单间隔离, 有“多重耐药感染”的鲜明标识。同类MDRO 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可安置在同一病房,禁止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 开放性伤口或者免疫力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派专人护理,进出隔离病 房穿脱隔离衣,戴帽子口罩鞋套。②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如:听诊器、体温计、便盆、尿壶等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病历夹上贴红 色感染细菌名称,起提醒和警示作用,避免将该患者的病历带入病床或房间,如 带入房间,须进行消毒后方可带出。③由于ICU病房特有的环境因素,如门窗紧闭,空气流通差,人员流动多,所以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每天应开窗通风2~3 次,每次不少于30min,室温22℃~25℃,湿度应维持在50%~60%[3]。我院ICU

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

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 摘要】分析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控制的护理策略,减少多重耐药菌在监护病房内的暴发流行。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5-0058-02 多重耐药菌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 素同时耐药。近年来,ICU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逐年递增,多重耐药菌的感 染不仅增加了ICU患者的治疗时间和费用,而且与患者的死亡率关系密切[1]。因 此了解危重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其预防控制的策略显得尤为关键。现就我院ICU患者细菌感染两年多的前瞻性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并其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0年8月ICU住院病例989例,男性578例,女性411例,其中气管插管613例,伴机械通气499例,基础疾病:颅脑外 伤301例;脑血管意外256例;COPD129例;重症肺炎98例;心肌梗塞伴心衰 93例;CPR术后32例;多发创伤80例。住院时间14~165天,平均17.5天。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前瞻性监测该期ICU患者细菌感染情况。采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液、中心静脉导管前端、脓液等,采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按照《全国 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进行鉴定。将接受常用抗生素治疗72小时后有 培养结果的菌株纳入统计。 2.2 结果共调查989例,使用抗生素989例,抗生素使用率100%,感染率29.1%;其中尿路感染15%,动静脉血路感染10%;肺部感染50%;呼吸机相关感染19%;导管相关感染5%。 2.3 病原菌菌株分布(表1) 表1 病原菌菌株分布 3 感染因素 3.1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差①ICU患者基础疾病重,机体处于高 代谢负氮平衡状态,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差,易致感染病原菌。 ②创伤患者因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免疫功能异常[2],另外皮肤天然屏障破坏,病原菌直接接触伤口而致感染。③呼吸道感染多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组织受损,缺血缺氧,加之有创性操作如气管插管导致气道纤毛屏障受损。⑤ICU患者 常用激素来冲击治疗,以减轻危重患者的应激状态,降低死亡率。激素治疗抑制 了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破坏参与免疫活动的淋巴细胞及阻碍了免疫球蛋白的产 生[3],从而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容易并发感染。 3.2各种侵入性操作ICU患者常需进行各种介入性治疗,如:中心静脉置管、有创动脉置管、各种引流管、胃肠减压、导尿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增加 了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机率,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死亡率高达24%~ 71%[4]。 3.3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 ICU患者病情的危重性导致了抗生素,特别是高档 次抗生素使用的高频率性,大大地促进了耐药菌株的产生。这些耐药菌株大都表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通过总结本院21例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对患者实施接触性隔离、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个人防护、环境消毒等,认为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防止多重耐药菌的流行和传播。 标签:ICU; 多重耐药菌; 护理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3 类或3 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常导致肺炎、败血症、尿路感染、腹腔感染、傷口感染等。ICU 是危重患者集中的病区,因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相对较低、住院时间长、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机会较多、环境相对封闭等原因,多重耐药菌感染概率较大[2]。如何有效地干预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难点问题。 本院ICU自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21例。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入住ICU 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共21例,年龄最大的89岁,年龄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65岁; 住院时间最长的90天,最短的3天,平均住院天数22天。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排除标本污染,以微生物室检出标本中一种病原菌对至少3类抗菌药物同时耐药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医生再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排除患者细菌定植,最后确诊为感染病例。 1.2.2 调查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菌种类、分布及感染标本的来源作详细调查。 1. 3 结果 2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有15例患者曾接受侵袭性操作,有6例患者

1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策略

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MDRO S)的特点,并探讨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策略,为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例综合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MDRO S感染类型及部位等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效果。结果22例患者中,MDRO S感染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5例,铜绿假单胞菌6例,肺炎克雷伯菌5例,醋酸不动杆菌2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感染部位:呼吸道12例,血液4例,泌尿道5例,伤口1例。以上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均康愈,未发生MDRO S暴发。结论MDRO S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多重耐药菌(简称MDRO S)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综合ICU 是医院收治病情危重患者的场所,患者多为免疫力低下、容易受病菌入侵的患者,是多重耐药菌产生和传播的场所,因而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给临床治疗带来严峻威胁,需要医院加强感染的控制[1],本文选取22例综合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MDRO S感染类型及部位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6月本院综合ICU患者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62~88岁。样本主要来源于患者痰液、

血液、尿液及伤口分泌物。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多重耐药警示牌 1.2.1.1 出现多重耐药菌时,护士应及时落实接触隔离,明示隔离标记,我科采用多重耐药警示牌挂在病人床头,标明患者为多重耐药,由获知患者培养结果的当天管床护士在第一时间挂在病人床头,同时配备床边隔离措施,提醒医护人员做好标准预防,待患者连续3次培养结果阴性后,仍由当天管床护士第一时间撤走警示牌。 1.2.1.2 发现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医生需开医嘱标明“床旁隔离”。 1.2.1.3 在发生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病历夹上应注明“接触隔离”,起提醒和警示作用,避免将该患者病历带入病房或房间,若带入房间,需消毒后方可带出。 1.2.1.4 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应单间隔离,也可将同种多重耐药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禁止将其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有开放性伤口及免疫力低下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2]。 1.2.2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让医务人员掌握MDRO S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处理措施,提高防范意识;其次医院要实现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考核,并定期对医院的环境进行清理,尽可能避免MDRO S不必要的产生和传播。 1.2.3 重视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有研究显示,综合ICU医务人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特点 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共计1800份,对其中多重耐药菌数量、分布等情况,并对多重耐药菌感染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结果:检测标本中培养出致病菌共有513株,其中多重耐药菌占比91.42%(469/513),最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感染,也会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诱因,临床护理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对策 多重耐药菌是指微生物对三类及以上的抗生素可同时具备耐药性,目前,临床ICU检出病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均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1]。近年来,临床MDR菌株的频繁检出,主要是由于外科手术治疗后频繁使用抗生素,使得多重耐药菌增多,导致药物作用效果减弱,患者极易感染,导致病情恶化,这也提示着人们应该抗生素药物的时代即将结束。因此,本文就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护理对策。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213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105例,年龄22~84岁,平均年龄(65.47±3.45)岁,疾病类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3例,重症颅脑外伤43例,重症肺炎36例,脑出血43例,高血压危象23例,MODS3

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5例;获取患者痰液、血液、分泌物、尿液等标本开展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1. 1. 方法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开展临床检验与鉴定,药敏试验时选择K-B纸片扩散法,根据检测仪器与试剂说明书开展操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判读。细菌培养将患者同一部位获取的标本中检出的同类细菌,认定为同一株细菌,仅计为1个,其他不计数。统计细菌培养结果,对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2结果 2.1 重症监护室细菌培养情况 重症监护病房细菌培养标本共计1800份,检测标本中培养出致病菌共有513株,多重耐药菌占比91.42%(469/513),最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 表1重症监护病房细菌及耐药菌情况 细菌总株数多重耐药菌 株数(株) 多重耐药菌例数(%) 鲍曼不动杆 菌 18517494.05%肺炎克雷伯14212886.48%

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护理要求(内容参考)

多重耐药菌护理 1、多重耐药警示牌 (1)出现多重耐药菌时,护士应及时落实接触隔离,明示隔离标记。标明患者所感染耐药菌的种类,由获知患者培养结果的当天管床护士在第一时间挂在患者床头,同时配套床边隔离措施,提醒医护人员做好标准防护。待患者培养结果阴性后。仍由当天管床护士第一时间撤走警示牌。在警示牌上,还有相关耐药菌感染的基本防护知识浓缩版,方便医护人员参照进行标准隔离和防护。 (2)发现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医生需开医嘱标明“多重耐药感染隔离”。 (3)在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病历夹上显示其感染的细菌名称,起提醒和警示作用,避免将该患者的病历带入病床或房间,如带入房间,须进行消毒后方可带出。 2、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虑单间隔离。也可将一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或者定植患者安臵在同一房间。禁止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捅管、深静脉留臵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臵在同一房间。 3、加强手卫生 在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保持手部清洁,严格按7部洗手法进行洗手、手清洁或手消毒。对于特殊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接触病人时戴手套,洗手或手消毒,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病室。 4、标准防护 进入病房戴口罩、帽、手套、鞋套,必要时(如大换药或其它可造成血、体液溅污操作者时)直加穿隔离衣和防护面罩,即严格执行个人防护。实施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必须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用乙醇消毒液洗手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使用手套和隔离衣也可减少耐药株水平传播,对多重耐药菌株要像对待烈性传染病菌那样予以严格隔离。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护理操作后,将以上防护用品脱于病房医疗废物窗口内,不得带出病房。脱手套后严格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双手,若隔离患者有MRSA感染,接触该患者的医务人员在下班前应常规使用安尔碘消毒鼻腔。 5、气道管理 (l)卧位的管理 ICU许多病人因不能正常进食而留臵胃管,留臵胃管的护理不当将导致胃液的反流、误吸,病人口咽部分泌物是进入下呼吸道的重要感染源,0.01ml,咽分泌物含有10的5次方个细菌。因此护士应掌握预防对策,重点是病人的卧位,对病人病情允许时头部可抬高300,尤其是鼻饲时,头部应抬高30,~45’并至少保持I小时。除加强卧位护理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感染呈逐渐上升 趋势,主要表现多重耐药及泛耐药,前者已成为了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加重 了患者的病情,影响了患者的恢复效果,临床处了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外,还需 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基于此,本文就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 会进行了阐述,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体会 1. 患者基本资料 患者,男,68岁,汉族,已婚。因“咳嗽咳痰伴呼吸困难1+ 天”。于2019 年06月15日 16:10急诊入院。入院诊断:1.呼吸衰竭2、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 加重期;3、重度营养不良;4、支气管狭窄5、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右肺下叶 不张7、左肺下叶合气不张患者神志清楚,气管切开术后,胸廓对称,略呈桶状。 6.18痰培养示: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同日下接触隔离; 7.2示铜绿假单胞菌, 7.8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因患者痰粘咳不出,感头痛、呼吸困难明显,复 查血气分析(快速)2019-07-15 PH:7.32 PO2:157mmHg,SO2:99.1%,PCO2: 84mmHg,经家属同意后转ICU继续治疗。但患者病情反复,多次痰培养出耐药菌,病情危重,存在脱机困难,经商量后一致要求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1. 护理体会 2.1严格隔离 当患者被确定为多重耐药感染后,就需及时通知医院感染科,将患者的情况 进行说明,之后感染科的医务人员就需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将患者安排至专门 的房间里,如若医院条件无法满足,则可开展床旁隔离措施。同时,还需将隔离

标示放置在患者的床头,将消毒剂置于置于明显且方便拿取的位置,针对听诊器、体温计等一些可重复使用的物品,需要予以专人专用处理,不可将多重耐药 菌感染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拿出病房,亦或是与其他患者共用,将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器械等严格予以消毒处理。另外,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也需做好 防护措施,需穿戴好隔离服、手套,进行护理操作时要保持动作轻柔,避免对患 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注意对患者安全的防护,操作完成后,离开病房将隔离衣、手套脱掉,并及时进行手卫生消毒处理,在患者连续3次接受病原菌培养后,其 结果提示转阴,就可接触隔离[1]。 2.2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有相关研究指出,院内感染患者大部分都是有接触性传播而感染上,特别是 患者在接受侵入性检查及治疗时,如若医务人员灭有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就极 易造成患者感染,故为进一步降低或规避院内交叉感染的出现,医护人员就需将 手卫生规范贯穿于整个诊治护理中[2]。具体内容如下:在接触患者的前后均有 实施手卫生处理,如若手上有污染物,需立即洗手并使用消毒剂消毒,如若污染 物不明显,可直接通过对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来完成消毒。同时,还需将速干手 消毒剂治愈患者病床旁的柜子上和病房门口,以促使医护人员,亦或是陪护人员 能够及时的予以手卫生处理。 2.3环境卫生消毒 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而言,需将其接触过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等实 施严格的清洁、消毒处理,且所用的清洁工具也需专人专用,在使用后将清洁工 具置于含氯消毒剂里浸泡,之后在晒干备用。同时,患者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需统 一的进行收集,给予无害化处理,在患者接触隔离,亦或是出院后,消毒供应中 心的医务人员要立即对其使用过的病房实施终末消毒,然后感染科医务人员就需 给予采样检测处理,之后检测合格后才可让新患者转入使用。 2.4严格控制探视次数及人数 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中,相关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 教力度,为其讲解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危害性等,积极正确患者家属的支持,

多重耐药菌的护理(共5则)

多重耐药菌的护理(共5则) 第一篇:多重耐药菌的护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的预防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 目前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起了一定的扩散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多重耐药菌菌株。 二、早期检出带菌者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早明确病原学诊断,及州发现多重耐药菌,并做好消毒隔离与治疗等工作,以防止多重耐药菌传播与流行。 三、检验科细菌室检出多重耐药菌时,须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以便能及时指导临床开展预防控制工作;细菌室每季度负责对检出的多重耐药菌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分析,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整理审核后,将结果公布,供临床参考。 四、各病区主管医师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或定植病例,须及时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同时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控医生应在《医院感染病例管理》的相应栏目内进行登记。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院《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规定的时限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五、各临床科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时,应通知全科人员积极采取如下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措施:(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1.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医院《手卫生制度》和《手卫生实施规范》。 2.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3.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将患者隔离于单间,

多重耐药菌的护理措施

多重耐药患者护理措施【1】 1、多重耐药警示牌 (1)出现多重耐药菌时,护士应及时落实接触隔离,明示隔离标记。标明患者所感染耐药菌的种类,由获知患者培养结果的当天管床护士在第一时间挂在患者床头,同时配套床边隔离措施,提醒医护人员做好标准防护。待患者培养结果阴性后。仍由当天管床护士第一时间撤走警示牌。在警示牌上,还有相关耐药菌感染的基本防护知识浓缩版,方便医护人员参照进行标准隔离和防护。 (2)发现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医生需开医嘱标明“多重耐药感染隔离”。 (3)在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病历夹上显示其感染的细菌名称,起提醒和警示作用,避免将该患者的病历带入病床或房间,如带入房间,须进行消毒后方可带出。 2、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应给予单间隔离。也可将一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或者定植患者安臵在同一房间。禁止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至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至在同一房间。 3、加强手卫生在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保持手部清洁,严格按7部洗手法进行洗手、手清洁或手消毒。对于特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接触病人时戴手套,洗手或手消毒,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病室。 4、标准防护进入病房戴口罩、帽、手套、鞋套,必要时(如大换药或其它可造成血、体液溅污操作者时)直加穿隔离衣和防护面罩,即严格执行个人防护。实施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必须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用乙醇消毒液洗手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使用手套和隔离衣也可减少耐药株水平传播,对多重耐药菌株要像对待烈性传染病菌那样予以严格隔离。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护理操作后,将以上防护用品脱于病房医疗废物窗口内,不得带出病房。脱手套后严格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双手,若隔离患者有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接触该患者的医务人员在下班前应常规使用安尔碘消毒鼻腔。 5、气道管理 (l)卧位的管理 ICU许多病人因不能正常进食而留臵胃管,留臵胃管的护理不当将导致胃液的反流、误吸,病人口咽部分泌物是进入下呼吸道的重要感染源,0.01ml,咽分泌物含有10的5次方个细菌。因此护士应掌握预防对策,重点是病人的卧位,对病人病情允许时头部可抬高30度,尤其是鼻饲时,头部应抬高30,~45’并至少保持I小时。除加强卧位护理外,还采取少量多次分顿喂食,并在胃镜引导下将胃管臵入空肠,降低胃容量,减少胃内容物的反流达到降低肺部感染机会。 (2)吸痰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降低医源性气道感染。吸痰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生飞沫播散,护士操作开放式吸痰法时必须洗手、戴手套、戴口罩、防止污染和医源性肺部感染。 (3)呼吸机管道管理呼吸机的管路系统(螺旋管、附件)消毒不彻底易引起外源性感染,在呼吸机管道上标明开始时间,每7天更换1次。管路中的冷凝水易引起细菌的寄

多重耐药患者护理措施

多重耐药患者护理措施 1、多重耐药警示牌 (1)出现多重耐药菌时,护士应及时落实接触隔离,明示隔离标记。标明患者所感染耐药菌的种类,由获知患者培养结果的当天管床护士在第一时间挂 待患者 , (2)。 (3),起提醒2 3、加强手卫生在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保持手部清洁,严格按7部洗手法进行洗手、手清洁或手消毒。对于特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接触病人时戴手套,洗手或手消毒,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病室。 4、标准防护进入病房戴口罩、帽、手套、鞋套,必要时(如大换药或其它可

造成血、体液溅污操作者时)直加穿隔离衣和防护面罩,即严格执行个人防护。实施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必须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用乙醇消毒液洗手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使用手套和隔离衣也可减少耐药株水平传播,对多重耐药菌株要像对待烈性传染病菌那样予以严格隔离。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 房。, 5 (l) 染源 策,, 物的反流达到降低肺部感染机会。 (2)吸痰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降低医源性气道感染。吸痰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发生飞沫播散,护士操作开放式吸痰法时必须洗手、戴手套、戴口罩、防止污染和医源性肺部感染。 (3)呼吸机管道管理呼吸机的管路系统(螺旋管、附件)消毒不彻底易引起外

源性感染,在呼吸机管道上标明开始时间,每7天更换1次。管路中的冷凝水易引起细菌的寄植,应定时清除呼吸机管道内积水,勿倒流回湿化器中。也不能灌人患者气道,否则,将导致大量菌误吸。因此,应将收集瓶臵于管路的最低位臵,并定时清除收集瓶中的冷凝水。在离断管道、变换患者体位及处理冷凝水时注意勿使冷凝水倒流引起患者误吸。接触或处理冷凝水原液之前应戴手套,之后应换手套并消毒手。 6 (1) (2) ,为 7 (1) 专用, (2)

多重耐药菌的护理措施

多重耐药患者护理措施 1、多重耐药警示牌 (1)出现多重耐药菌时,护士应及时落实接触隔离,明示隔离标记。标明患者所感染耐药菌的种类,由获知患者培养结果的当天管床护士在第一时间挂在患者床头,同时配套床边隔离措施,提醒医护人员做好标准防护。待患者培养结果阴性后。仍由当天管床护士第一时间撤走警示牌。在警示牌上,还有相关耐药菌感染的基本防护知识浓缩版,方便医护人员参照进行标准隔离和防护。 (2)发现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医生需开医嘱标明“多重耐药感染隔离”。 (3)在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病历夹上显示其感染的细菌名称,起提醒和警示作用,避免将该患者的病历带入病床或房间,如带入房间,须进行消毒后方可带出。 2、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应给予单间隔离。也可将一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或者定植患者安臵在同一房间。禁止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至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至在同一房间。 3、加强手卫生在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保持手部清洁,严格按7部洗手法进行洗手、手清洁或手消毒。对于特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接触病人时戴手套,洗手或手消毒,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病室。 4、标准防护进入病房戴口罩、帽、手套、鞋套,必要时(如大换药或其它可造 成血、体液溅污操作者时)直加穿隔离衣和防护面罩,即严格执行个人防护。实 施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必须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用乙醇消毒液洗手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使用手套和隔离衣也可减少耐药株水平传播,对多重耐药菌株要像对待烈性传染病菌那样予以严格隔离。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护理操作后,将以上防护用品脱于病房医疗废物窗口内,不得带出病房。脱手套后严格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双手,若隔离患者有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接触该患者的医务人员在下班前应常规使用安尔碘消毒鼻腔。

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临床护 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病情,探讨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参考数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比干预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交叉感染发生率很显然比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值,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满意度很显然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值,可以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在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有利于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针对性护理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诸多科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需要接受气管插管与留置导尿管,增加了病菌入侵的机会[1]。多重耐药菌具有具有多重耐药性,一旦发生多重耐药感染问题,则增加ICU患者死亡率。此外,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有利于提高康复效果[2]。为此,本研究探讨针对性护理在ICU多重耐药感染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参考数表法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女性31例,男性21例;年龄区间24~67岁,平均数(45.32±2.48)岁。观察组女性32例,男性20例;年龄区间25~68岁,平均数(46.46±2.74)岁。两组资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可对比。

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如清洁与消毒病房,规范重症医学科护理操作。观察 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内容如下: (1)隔离管理:隔离多重耐药感染者,比如同室隔离同一种类患者。在患 者床头与病房统一设置隔离标志,明确需要注意的问题;护理人员开展各项工作 都应该遵守医院的洗手制度,按照要求佩戴口罩、穿戴隔离服、手套等,确保患 者治疗期间使用的医疗器械、传单被套、生活用品等专人专用,使用后及时消毒;限制患者家属探访次数,及时开展健康宣教,加强消毒管理;对于死亡、转院与 出院患者,应彻底消毒其使用过的物品与病房。 (2)抗生素管理的加强:因为本科室患者需要使用大量抗生素,但受到抗 生素种类与用量影响,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比较常见,由此产生了耐药菌株。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抗生素的审批与分级管理,提高抗生素使用的针对性。其次,合 理利用抗生素。规范抗生素药物剂量使用的剂型、时间与用量,加强配伍禁忌管理,现配现用。最后,定期培养细菌。若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护理人员应每 周培养患者痰液细菌并涂片镜检,以结果为依据提高用药合理性。 (3)个性化护理:因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危重,患者负面心理严重。护理 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尤其要了解患者身心变化,主动和患者沟通,给 患者更多鼓励与安慰。同时,询问患者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鼓励患者提出建议 并对照改正。若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护理人员可以告知患者积极的心态与配合治 疗对预后效果的影响,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交叉感染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3]。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对本研究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若两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则P<0.05。

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

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 摘要:总结了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规范流程,环 境和设备的消毒隔离,正确执行手卫生和处置医疗废物,良好的沟通,多重耐药 菌的监测及合理使用抗菌素等。认为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能预防多重耐药菌感 染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 多重耐药菌(MDROs)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不敏感(中介或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物鲍曼不动杆菌(CR_AB),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_PA)等[1]。 老年患者因为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几率高,疗程长,临床上出现耐药病例不断增加,导 致多重耐药菌成为重要的病原菌。广谱抗菌药的大量使用引起菌群失调而导致内源性感染增 加和耐药菌的产生。现将本科对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老年病科2014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2例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76-92岁。其中有9例为长期留置尿管。均为高龄,长期住院,卧床,慢性病反复发作,多重基础疾病,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多,时间长。经过精心护理,以上病例 均好转或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或发生爆发流行。 2 护理 2.1规范流程 2.1.1 检验科发现MDROs菌株后,实行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第一时间通知送检科室,并及时发出书面报告,同时报告院感办。保证监控管理的时效性和严密性。 2.1.2警示标识及病房安置 临床科室接到报告后,医生开“MDROs感染,接触隔离”的长期医嘱。护士将患者安置于 单间隔离,同类MDROs感染或定植者可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病房不足时进行床边隔离。 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性伤口,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床 头及病历牌粘贴“接触隔离”标识。病历牌内面粘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管理登记卡”。医护 人员按照登记卡上的项目逐条落实隔离措施。院感办要下达“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监控通知单”,并指导临床科室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对每例MDROs患者或定植者进行跟踪监控,直到 解除隔离。 2.1.3环境消毒,物品专用及消毒管理 有研究显示:在MRSA感染者与非感染者的病房中,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71.4%和 33.3%,感染者病房环境的污染程度明显高于非感染者【2】。因此,非急诊用的仪器,如: 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应备于床旁专用,每天两次用消毒液清洁擦拭。心电图机,轮椅,担架等不能专用的物品,每次使用后必须消毒。外出检查和治疗,必须在申请单上注 明“MDROs感染,接触隔离”,并提前与相关科室联系,让对方提前安排好相应隔离措施。并 有医务人员陪同,与相关人员履行交接手续,包括接触隔离措施,医护人员防护,仪器消毒。每天最后打扫MDROs感染患者病房,物体表面用含氯消毒液清洁擦拭两次。保洁用具专用,并清洁和消毒。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产生的垃圾和患者自身产生的垃圾,应用双层黄色垃圾 袋密闭,贴上“感染性垃圾”标识。患者使用过的被服应单独洗涤。 2.1.4严格执行手卫生 正确洗手是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医护人员手的清洁消毒,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3]强化医护人员严格遵循洗手及卫生手消毒管理制度。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 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脱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移 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严格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MDROs感染或 定植者的诊疗护理应安排在最后进行。可能接触病人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 2.1.5良好的沟通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心理护理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工作是世界范围内一个日益严重的 临床难题。在护理多重耐药菌患者的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对待多重耐药菌零 宽容的态度,取得患者的配合是很重要的。方法:针对多重耐药菌患者实行一系 列护理措施后,提高了感染控制效果。结论:在整个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过 程中,对待患者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充分沟通、倾听、陪伴、尊重患者,掌握原则,做到零宽容,取的了较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情绪稳定,治疗顺利完成,提 高了治疗效果。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心理护理 1.概述 多重耐药菌,是指在临床上应用三类或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并且能够同时耐药的细菌。目前,广谱抗菌药物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使得细菌耐药性也在逐渐增强,这种感染目前已全 世界普遍存在,尤其是社区或医院,由于病菌较多,交叉感染,更易发生。现站在护理的方 向上来探讨危险因素,由于已经发生病变的患者身体抗病能力较弱,为了避免患者受到外部 细菌感染而引起身体上的疼痛,保持周围良好的环境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日 益增多,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重威胁,是当前医院感染控制的一个难点问题。因此, 我们采取多方面措施,如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等。 2.采用对策 1.1床边悬挂“接触隔离”标志,病历首页明显标记,腕带粘贴标识。 1.2病室门口和床尾均放置快速手消毒液。 1.3物品专用,不能专用的物品此类患者最后一个使用,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1.4尽量减少探视人员,并嘱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制度。每天定时通风,每 次通风大约1 h。隔离病室使用专门的清洁工具,包括拖布,减少交叉感染。 1.5对隔离病室要每日进行打扫,消毒,尤其是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拖布用专用的水池或桶清洗,并也进行消毒。 1.6对于患者用过的物品以及一些医疗废物采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专用袋鹅颈式固定并 回收处理,由专业的物业公司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3.心理护理 患者因多重耐药菌感染,身体和心理上均处于疲劳和痛苦状态。针对患者特殊情况,由 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组成医疗团队进行心理疏导,在治疗过程中多与患者沟通,及时判断患 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心理关怀和支持,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现将护 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3.1护理人员多沟通 得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消息,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为了防止多重耐药菌的 传播,要对患者进行适当隔离。有些患者不理解隔离的目的和意义,觉得医护人员害怕他们、嫌弃他们,患者感到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与护患的配合。护士首先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的言行要使患者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敬,注意 讲清楚目的和意义,我们是隔离病原菌而不是隔离患者,尽量消除患者的顾虑和猜疑。用通 俗易懂的、温和的语言与患者讲解,讲清患多重耐药菌感染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是可以转阴的;要讲清暂时隔离的意义,并耐心指导他们如何适应这暂时被隔离的生活。同时运用相关宣教 手册让患者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让患者充分知情,减轻心理压力,发生 病原菌传播的根源不在患者而在医护人员,要切断耐药菌在医院和病室内的传播。 3.2 创造合适环境 对被隔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期间与亲人朋友交往少,患者会产生情绪低落或 失落感。他们害怕受到歧视,所以敏感多疑,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敏感,经常揣摩医师、护士 谈话的含义。格外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十分重视各项化验检查。我们更应重视建立密

多重耐药细菌感染护理体会

多重耐药细菌感染护理体会 摘要】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之一,为进一 步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工 作尤为重要。通过我们的精心的护理有效的预防及控制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扩散 及传播。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 ICU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菌 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 素肠球(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 细菌(CRE)、耐碳青霉素烯类抗菌药物饱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菌/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ICU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发地区。ICU是危重病人的集中地,患者病情重、 病程长、加之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侵入性操作多,据有关资料统计,约60-70%的 气管切开病人,都有耐药菌感染,因此,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极为重要,也迫在眉急。通过我们有效的预防隔离护理措施。耐药菌的感染得到了有效 的控制,没有进一步的扩散、传播,让感染率控制到最低。 1 加强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管理制度 1.1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本科室制定一套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及 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制度,让人人知晓,人人按照规定处理。 1.2 加强人员培训力度,每月对本科室的医务人员及实习生及物业人员进行医 院感染预防知识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知识的教育和培训,让人人过关,并进行理论 及操作考核,确保各类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2 强化预防与控制 2.1 加强医务人员及工人的手卫生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每个床单元都备有手快速消毒液,同时 加强实习生及工人的手卫生也至关重要,要让人人掌握洗手的指征,更要注重操 作前的洗手。 2.2 严格遵守和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严 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2.3 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2.3.1 要做好ICU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耐药菌感染的病人要用专用的抹布、清洁用品。 2.3.2 对于频繁接触的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 定期消毒。 2.3.3 空气消毒每日用空气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每日4次,每次1小时,每班次进行开窗通风,每次20-30分钟。 2.3.4 耐药菌感染的病人最好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雾化器、呼吸机管道等,标本送检时,用防渗漏密闭容器,外包装污染时加套袋。 2.3.5 疑有医院感染暴发或耐药菌流行时,应增加清洁、消毒的频次。 2.3.6 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和与患者 接触过的物品,弃去时都应放入黄色垃圾袋,按有关规定处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