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患者管理难点及对策

呼吸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患者管理难点及对策

呼吸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患者管理难点及对策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病原菌,其产生是细菌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呼吸内科病房患者由于反复住院治疗,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低下[3],长期反复使用抗菌药物,耐药菌感染患者明显增加,普通病房由于呈开放性,患者隔离不到位,患者及陪护人员及工勤人员知识缺乏,医务人员不重视成为管理难点,提高采取教育培训、沟通协调,监督检查能加强对易感环节控制,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感染发生。

标签:多重耐药菌;管理难点;对策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病原菌,其产生是细菌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1]。不合理使用及滥用抗菌药物是微生物耐药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虽然ICU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王雪文等人[2]对ICU调查显示,ICU院感发生率高达23.8%。但呼吸科患者由于反复住院治疗,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低下[3],长期反复使用抗菌药物,普通病房呈开放性,耐药菌感染患者呈不断增加趋势。普通病房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成了医院院感管理的重点及难点。现将我科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

1存在问题

1.1患者隔离不到位,由于医疗资源匮乏,科室床位紧张,不能满足住院患者的需要,科室长期加床,出现多重耐药感染患者时,无法做到单间隔离,只能进行床旁隔离,邻床患者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1.2患者及陪护人员知识缺乏,普通病房没有条件取消陪护人员,但由于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陪护人员并不能按要求采取相应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其成了交叉感染的媒介,电梯、厕所、开水房、食堂等场所都是他们常去的地方。

1.3辅助检查部门人员防护意识不强,辅助检查部门患者多、病种杂、流动性大,无院感兼职人员,耐药患者标识不清楚,工作人员不能识别,防护措施繁杂,浪费时间及成本增加等原因是这些部门成了院感高危区域。

1.4医护人员重视程度不够,未认识耐药菌感染的危险性;程序繁琐,降低工作效率;终末处理不到位;物价无收费依据,消毒液、隔离衣、手套等很多防护用品不能收费,增加成本。

1.5工勤人员缺乏专业防护知识,认识不到位,床单元擦拭消毒,病房地面消毒,患者垃圾处理都是由工勤人员完成,这些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未经过专业培训,对知识接受能力差,不能认识防护重要性,采取防护措施会增加工作量等。

呼吸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患者管理难点及对策

呼吸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患者管理难点及对策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病原菌,其产生是细菌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呼吸内科病房患者由于反复住院治疗,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低下[3],长期反复使用抗菌药物,耐药菌感染患者明显增加,普通病房由于呈开放性,患者隔离不到位,患者及陪护人员及工勤人员知识缺乏,医务人员不重视成为管理难点,提高采取教育培训、沟通协调,监督检查能加强对易感环节控制,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感染发生。 标签:多重耐药菌;管理难点;对策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病原菌,其产生是细菌基因突变积累的结果[1]。不合理使用及滥用抗菌药物是微生物耐药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虽然ICU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王雪文等人[2]对ICU调查显示,ICU院感发生率高达23.8%。但呼吸科患者由于反复住院治疗,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低下[3],长期反复使用抗菌药物,普通病房呈开放性,耐药菌感染患者呈不断增加趋势。普通病房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成了医院院感管理的重点及难点。现将我科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 1存在问题 1.1患者隔离不到位,由于医疗资源匮乏,科室床位紧张,不能满足住院患者的需要,科室长期加床,出现多重耐药感染患者时,无法做到单间隔离,只能进行床旁隔离,邻床患者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1.2患者及陪护人员知识缺乏,普通病房没有条件取消陪护人员,但由于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陪护人员并不能按要求采取相应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其成了交叉感染的媒介,电梯、厕所、开水房、食堂等场所都是他们常去的地方。 1.3辅助检查部门人员防护意识不强,辅助检查部门患者多、病种杂、流动性大,无院感兼职人员,耐药患者标识不清楚,工作人员不能识别,防护措施繁杂,浪费时间及成本增加等原因是这些部门成了院感高危区域。 1.4医护人员重视程度不够,未认识耐药菌感染的危险性;程序繁琐,降低工作效率;终末处理不到位;物价无收费依据,消毒液、隔离衣、手套等很多防护用品不能收费,增加成本。 1.5工勤人员缺乏专业防护知识,认识不到位,床单元擦拭消毒,病房地面消毒,患者垃圾处理都是由工勤人员完成,这些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未经过专业培训,对知识接受能力差,不能认识防护重要性,采取防护措施会增加工作量等。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 第一篇: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 一、1、多重耐药感染的监测与报告 各临床科室应尽可能、尽早地对感染病人送检病源菌培养,要求送检病源菌培养率达到感染病人的70%以上。 2、送检科细菌室发现耐药病历应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和院感办。 3、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应在院内网上报告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卡(或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尽早就地隔离管理。 二、多重耐药菌患者的隔离与预防 1、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不能与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医护人员诊疗、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诊疗、护理操作完成后,应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4)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需每日清洁、消毒。 (5)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到其他科室与部门进行检查与治疗时,所在科室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做好预防隔离准备工作。 (6)接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检查的其他科室与部门应积极的实施预防隔离措施,对用后的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7)一般诊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等固定使用。(8)共用轮椅、推床在每次使用后需及时消毒。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1)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

应当洗手。(2)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等分泌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洗手。(3)脱掉手套与隔离衣后应洗手。 (4)诊疗、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后,无明显污染时,每诊查一个部位应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三、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 各科室应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卫办医发(2008)48号)文件精神,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四、加强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的学习和培训 1、各科室应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交、接班。 2、在诊疗、护理查房时,应准备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内容,组织科内学习相关知识,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视。 3、加强本科室实习生、进修生管理,使之掌握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方法,共同保障医院及患者医疗安全。 五、监督与管理 1、各科室应认真落实多重耐药菌的隔离预防措施,配齐相应物品,如手套、口罩、隔离衣,快速手消毒剂,院感办将定期组织检查多重耐药隔离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并纳入院感综合质量考评。 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置管时 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带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外科手套,置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2: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3:宜采用2%氯已定乙醇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4:宜采用内层含有抗菌成分的导管。 5:还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耐甲氧西林金黄的葡萄球菌)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工作。二:插管后

多重耐药菌感染因素及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因素及控制措施 MDRO增加的原因 1、耐药菌产生增加:由于医生过多的使用抗生素,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进行了筛选。 2、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 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 1、老年人 2、免疫功能低下(包括患有糖尿病、慢阻肺、肝硬化、尿毒症的患者,长期使用免疫制剂、接受放化疗的肿瘤患者。) 3、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泌尿道插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 4、近期(三个月内)接受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治疗。 5、既往有NDRO定植或感染史。 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是医院内MDRO传播的主要途径。 2、飞沫传播:咳嗽能使口咽部及呼吸道的MDRO通过飞沫传播。

预防与控制 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医院应当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特别是在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等重点部门,同时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凝胶。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凝胶进行手消毒。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接触隔离措施。 (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2)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及时消毒。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3)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时,应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

多重耐药患者护理措施

多重耐药患者护理措施 1、多重耐药警示牌 (1)出现多重耐药菌时,护士应及时落实接触隔离,明示隔离标记。标明患者所感染耐药菌的种类,由获知患者培养结果的当天管床护士在第一时间挂在患者床头,同时配套床边隔离措施,提醒医护人员做好标准防护。待患者培养结果阴性后。仍由当天管床护士第一时间撤走警示牌。在警示牌上,还有相关耐药菌感染的基本防护知识浓缩版,方便医护人员参照进行标准隔离和防护。 (2)发现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医生需开医嘱标明“多重耐药感染隔离”。 (3)在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病历夹上显示其感染的细菌名称,起提醒和警示作用,避免将该患者的病历带入病床或房间,如带入房间,须进行消毒后方可带出。 2、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虑单间隔离。也可将一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或者定植患者安臵在同一房间。禁止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捅管、深静脉留臵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臵在同一房间。 3、加强手卫生在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保持手部清洁,严格按7部洗手法进行洗手、手清洁或手消毒。对于特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接触病人

时戴手套,洗手或手消毒,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病室。 4、标准防护进入病房戴口罩、帽、手套、鞋套,必要时(如大换药或其它可造成血、体液溅污操作者时)直加穿隔离衣和防护面罩,即严格执行个人防护。实施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必须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用乙醇消毒液洗手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使用手套和隔离衣也可减少耐药株水平传播,对多重耐药菌株要像对待烈性传染病菌那样予以严格隔离。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护理操作后,将以上防护用品脱于病房医疗废物窗口内,不得带出病房。脱手套后严格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双手,若隔离患者有MRSA感染,接触该患者的医务人员在下班前应常规使用安尔碘消毒鼻腔。 5、气道管理 (l)卧位的管理ICU许多病人因不能正常进食而留臵胃管,留臵胃管的护理不当将导致胃液的反流、误吸,病人口咽部分泌物是进入下呼吸道的重要感染源,0.01ml,咽分泌物含有10的5次方个细菌。因此护士应掌握预防对策,重点是病人的卧位,对病人病情允许时头部可抬高300,尤其是鼻饲时,头部应抬高30,~45’并至少保持I小时。除加强卧位护理外,还采取少量多次分顿喂食,并在胃镜引导下将胃管臵入空肠,降低胃

多重耐药菌病人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病人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面对MDR感染的病人,采取以下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1.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特别是隔离病房和手术室等重点区域。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手触摸的物品,例如床头柜、门把手、电话等。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消毒。 2. 手卫生和戴手套:医护人员和访客在接触MDR病人前后应采取正确的手卫生措施,包括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医护人员需要在接触患者时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在接触不同病人前更换手套。 3. 隔离措施:将MDR感染的病人隔离在单独的病房中,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房间分隔。确保隔离病房有独立的设施,包括洗手间和洗浴设施。访客需要遵守相应的隔离措施,如佩戴防护衣物和戴口罩。 4. 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医护人员在接触MDR患者时,应根据感染

途径和风险评估情况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面罩、防护衣和手套等。 5. 感染控制教育与培训:医院应定期进行感染控制教育和培训,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和访客。教育内容应包括正确的手卫生、使用防护装备、隔离措施、正确的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6. 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医疗机构应制定合理用药政策,对抗生素使用进行监测和评估,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以减少MDR的发生。 7. 感染控制委员会和监测:建立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进行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监测MDR感染情况和耐药性模式,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播。 8. 患者筛查和追踪:对高风险患者进行MDR感染的筛查和追踪,例如入院前筛查、定期细菌群调查和潜在暴露者追踪,以便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总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需要综合的措施,从环境清洁、手卫生和防护装备的使用,到患者隔离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面都需要重视。同时,加强教育和培训,建立监测与追踪机制,采取全面而有针

多重耐药患者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

多重耐药患者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 多重耐药菌:是指同时对两类或两类以上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临床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主要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临床广泛、大量应用抗生素是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潜在因素。 护理措施: 1、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最低要求做到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在床尾做好隔离标记,设置隔离病房时,房间必须带有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病房垃圾桶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并加盖。 2、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者,严格无菌操作,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穿隔离衣。当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3、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4、减少患者的病房转换和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患者和环境表面的污染。清洁和消毒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和设备,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科室加强诊疗环境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房,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医疗用具如呼吸机、吸痰器、输氧管道、血压计、体温表、拖把、抹布等固定使用,包括病人病历夹也是专用,用后常规消毒。病室内消毒,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病房清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电话铃、床头、水龙头等,所用器械如呼吸机、雾化器等医疗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床单、被褥等用紫外线照射。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时做好感染控制措施.转科时必须由工作人员陪同,向接收方说明对该患者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5、加强基础护理,认真进行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呼吸道通畅,每1~2h为患者翻身、拍背,使痰液及时充分排出,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氧气湿化瓶及管道严格消毒,更换消毒呼吸治疗器械、波纹管、湿化器、接头等可拆除部分。使用中湿化瓶及水每天更换,湿化瓶用无菌水,用毕进行终末消毒,呼吸机螺纹管、湿化瓶、接头每24~48h更换消毒.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多重耐药患者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

多重耐药患者的注意事项及护理措施之宇文皓月创作 多重耐药菌:是指同时对两类或两类以上抗菌药物发生耐药性的细菌。临床上罕见的多重耐药菌主要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临床广泛、大量应用抗生素是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潜在因素。 护理措施: 1、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安顿在同一房间。最低要求做到床边隔离,不克不及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顿在同一房间。在床尾做好隔离标识表记标帜,设置隔离病房时,房间必须带有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病房垃圾桶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并加盖。 2、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者,严格无菌操纵,实施诊疗护理操纵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戴手套,穿隔离衣。当操纵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应戴尺度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3、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纵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纵时,

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4、减少患者的病房转换和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他患者和环境概况的污染。清洁和消毒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环境概况和设备,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科室加强诊疗环境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房,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概况、设备设施概况,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迸发时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医疗用具如呼吸机、吸痰器、输氧管道、血压计、体温表、拖把、抹布等固定使用,包含病人病历夹也是专用,用后惯例消毒。病室内消毒,定时通风换气,坚持室内空气新鲜。坚持病房清洁,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电话铃、床头、水龙头等,所用器械如呼吸机、雾化器等医疗器具应进行高水平消毒。床单、被褥等用紫外线照射。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时做好感染控制措施。转科时必须由工作人员陪同,向接收方说明对该患者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5、加强基础护理,认真进行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3次,坚持呼吸道通畅,每1~2h为患者翻身、拍背,使痰液及时充分排出,坚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氧气湿化瓶及管道严格消毒,更换消毒呼吸治疗器械、波纹管、湿化器、接头等可裁撤部分。使用中湿化瓶及水每天更换,湿化瓶用无菌

多重耐药菌实施监管与改进总结

多重耐药菌实施监管与改进总结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降低发生我院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落实执行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措施,重点加强接触防护,手卫生规范,强调医务人员要认真做好多重耐药菌的隔离防护措施,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012年1-12月多重耐药菌个案登记共()例,分别为呼吸道感染()例,表浅切口感染()例,中枢神经感染()例。其中感染例数前三名的科室分别为重症医学科,内一科,骨五区。 如表: 今年1-12月,根据多重耐药菌个案登记个案,医院感染管理科分别5次到重症医学科,骨科进行了监管督查,总结如下: 一. 存在问题 1.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诊疗。 2. 对于非急诊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未能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3. 对感染者应隔离至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大于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个别医生送检率未做到。 4. 个别病区工作人员不熟悉隔离控制措施。 5. 个别感染患者床边未配置快速消毒液。 6. 由于部分科室床位紧张,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无法实施单间隔离,

只能采取床边接触隔离措施。 二. 整改措施 1、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没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2、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3、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计算机键盘及鼠标、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等采用适宜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发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增加清洁和消毒次数。解除隔离时终末消毒病室及患者使用的器具物品。四、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知识培训 各科室加强对医务人员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二、监测诊断 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做到及时发现,早期诊断。 三、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四、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一旦检出有携带或感染耐药菌株的患者,应立即通知科室相关人员知晓,实施隔离措施: 1、在病历夹、一览牌、床头卡标注隔离标识,隔离标识为蓝色,提示接触隔离,在隔离标识上注明耐药菌名称; 2、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若无条件可床旁隔离。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实行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安排在最后;

4、做好标准预防,诊疗、护理病人时戴外科口罩,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5、减少工作人员和病人病房的流动,限制陪护和探视。 6、仪器设备用后严格清洁,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的抹布擦拭消毒;诊疗器具(体温表、听诊器等)专人专用,一用一消毒,体温计使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备用;听诊器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的抹布擦拭消毒; 7、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的抹布擦拭消毒,抹布专用; 8、送验标本用密闭容器城防运送; 9、垃圾处理:病人的血液、体液和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敷料或一次性用品及隔离病室产生的生活垃圾等所有废弃物,均按照医疗废物处理,套双层黄色垃圾袋,袋口扎紧,统一回收。病人出院时要做好终末消毒。 10、患者接触隔离、调床、转院或出院等,对病室所有物品及物体表面进行彻底消毒。 11、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均未检出耐药菌,并经主管医师同意后方可解除隔离。

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3篇

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3篇 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1 1: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1):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早期发现,对长期住院的病人定期进行MRSA病原学检测,必要时对新入院的病人进行MRSA检测。 (2):MRSA检测阳性时,24小时内填写院感报告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3):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并在床牌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 (4):接触MRSA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必需实施手卫生后用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5):当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6):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

与消毒。 (7):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微量输液泵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计算机键盘。电话机等每日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3-4次。 (8):对收治MRSA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9):病人衣物先消毒后清洗,医用被服用双层防渗垃圾袋包裹,并送洗衣房先消毒后清洗单独处理。 (10):出现或者疑似有MRSA感染暴发时,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避免交叉感染。 (11):完成诊疗护理操作,离开房间前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中。 (12):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时作好感染控制措施。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1):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患者,早期发现,对长期住院的病人定期进行VRE病原学检测,必要时对新入院的病人进行VRE检测。 (2):实施隔离措施,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没有条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3):限制陪护人员人数,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防控措施 1.细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时按“危急值”管理程序处理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2.住院医生下接触隔离长期医嘱并根据患者症状和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如有疑问咨询细菌室。 3.感染管理科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软件和细菌室对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进行监测发现阳性菌株,应鉴别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指导科室做好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并监督落实,科室收到消息时应及时处理并落实。 4.护士执行长期医嘱并遵照管理要求在病例夹、一览表、床头卡、上做多重耐药菌(MDR)隔离标记。 5.病房内医务人员按以下要求做好消毒隔离: (1)进行床边隔离(有条件进单独病室),该患者的所有诊疗活动放在最后执行或单独执行,主要用具单独使用; (2)加强洗手和手消毒,包括医生、护士、保洁员、家属等所有接触患者的人员。处理患者伤、导管、被血液、体液严重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手套,必要时戴罩、防护镜、穿隔离衣; (3)诊疗物品固定使用,使用后的诊疗物品认真清洁、消毒:体温计用后清洗并以5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以上,流动水冲净擦干备用。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用5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洁干燥备用;

(4 )病室空气消毒每天两次,每次一小时;每天物体表面(桌、 椅、柜、门把手等)及地面用1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如发现污染应随时消毒; (5)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擦床头桌的抹布应一桌一抹布且固定使用,用后均须消毒; (6)进入病房的治疗车上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接触病人前后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应洗手或手消毒; (7)病人的被服每周更换1〜2次,应在患者床边密闭收集。用专用收集袋注明“感染性织物”标志,由清洗公司根据《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清洗;枕芯、被褥、床垫终末消毒,被体液、血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消毒。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的衣物; (8)病人产生的垃圾全部按医疗废物处理; (9)患者解除隔离、转床或出院后对环境、设备仪器等物体表面做终末消毒,具体方法根据(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必要时采样监测; (10)注意防控会诊及床边检查操作时的交叉感染,减少科室间耐药菌传播。 6.检出耐药菌部位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方可解除接触隔离措施。 7.同一病区不同病人短时间内出现3例或以上同种同源耐药菌时,在加强消毒隔离同时立即报本部门负责人,由本部门负责人核

多重耐药菌管理和改进措施[合集]

多重耐药菌管理和改进措施[合集] 第一篇:多重耐药菌管理和改进措施 2010年内三科多重耐药菌管理和改进措施 2010年我科共收住多重耐药患者共2例,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例,大肠埃希菌1例。 管理: 1、对多重耐药患者严格按照标准预防进行管理(标准预防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要有主动搜索多重耐药菌的意识,及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多重耐药菌的培养。 改进措施:对医护人员进行多重耐药知识的培训及学习,加强对多重耐药患者进行标准预防。 2011年内三科多重耐药菌管理和改进措施 2011年我科共收住多重耐药患者共4例,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例,大肠埃希菌1例。 管理: 1、严格实施消毒、灭菌检测,对多重耐药患者实行单间隔离,条件不足时行床旁隔离,避免多重耐药患者交叉感染。 2、接到检验科多重耐药通知后,应立即将该病人转到单独房间或同类病人房间。并挂隔离标识,隔离病房或医疗条件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3、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4、对于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或器械(如轮椅、担架、摄片机、心电图等),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立即消毒处理才可给其他病人使用;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消毒。 改进措施:加强医护人员多重耐药知识的培训及学习,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多重耐药防护宣教,对多重耐药患者使用物品进行严格管理及消毒,加强手卫生意识,增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2012年内三科多重耐药菌管理和改进措施 2012年我科共收住多重耐药患者共22例,其中肠杆菌1例,鲍氏不动杆菌2例,大肠杆菌1例,腐生均球菌1例,肺炎克雷伯菌肺炎5例,大肠埃希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奇异变型杆菌1例,β-内酰胺细菌1例,肺炎链球菌1例。 管理: 1、严格执行抗生素分级制度管理,按照抗生素分级管理进行使用抗生素,预防多重耐药。 2、做好抗菌药物选择,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时刻关注该病人的治疗效果。 改进措施:严格抗生素的管理与应用,根据我院2011年及2012上半年耐药检测情况慎重经验用药,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由“经验性治疗”转变为“目标性治疗”。 2013年内三科多重耐药菌管理和改进措施 2013年1月至4月我科共收住多重耐药患者共8列,杨氏柠檬酸杆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产吲哚金黄杆菌1例,肺炎链球菌1例,屎肠球菌1例,奇异变型杆菌1例,恶臭假单胞菌1例,大肠埃希菌1例。 管理: 1、利用晨会进行院感知识强化,增强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的防控

医院多重耐药菌整改措施

医院多重耐药菌整改措施 引言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MDROs)是指对多种常用抗生 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这些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往往导致临床治疗的困难和治疗效果不佳。医院是多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医院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止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和患者治疗质量。 本文将重点介绍医院应采取的多重耐药菌整改措施,并为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 员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1. 加强卫生消毒管理 有效的卫生消毒管理是防止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基础。医院应制定严格的卫生消 毒管理制度,并培训医务人员熟悉并遵守相关规定。以下是医院应采取的一些卫生消毒措施: •定期消毒:对医院内的各种设备、仪器和病房进行定期的彻底消毒,以确保无菌环境。 •洗手消毒:医务人员应遵守正确的手卫生操作规范,经常洗手或使用消毒剂,特别是在与多重耐药菌患者接触后。 •建立感染控制台账:定期对各个科室的消毒操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建立相关的统计表格和管理台账,用于监控和整改。 2. 强化患者隔离和接触控制 对于已经感染或携带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医院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和接触控 制措施,以阻断传播链的延续。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患者隔离和接触控制措施: •严格的手部卫生要求:所有进入患者隔离区域的医务人员、患者家属和访客都应遵守正确的手卫生要求,洗手并使用消毒剂。 •单人房间或定点区域隔离:将多重耐药菌患者分配到单人房间或专门的感染隔离区域,并确保患者之间有足够的空间隔离。 •个人防护装备:医院应为医务人员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保护他们免受感染的风险。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管理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管 理措施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南充市顺庆区人民医院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管理措施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传播,现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株,立即电话通知所在科室,并及 时发出书面报告,并在报告单上盖上“多重耐药菌株,请隔离”的红 章;同时电话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微生物实验室的报告后,及时进行流行病学 调查,督促临床科室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三、临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株”的报告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 士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诊断为医院感染的,填写“医院感 染病例报告卡”,报感染管理科。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和定植患者,按“接触传播”隔离预防。

1、病人的隔离: (1)病人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无条件时,可将同种病原体感染的病人安置于一室,(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与气管插管、 深静脉置管、有开放伤口或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2)限制病人的活动范围。(3)减少转运,如必须转运时,应尽量减少对其它病人和环境物表的污染。 2、防护隔离: (1)进入隔离病房,接触病人包括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2)严格执行“手卫生”,离开隔离病房前,接触污染物品后,摘除 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 (3)进入病房,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 废物处理。

(4)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记,限制人员的出入。 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隔离病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一般的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等专人专用;不能专人专 用的器械,每次用后,应进行高水平消毒。保持病室清洁,患者经常 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家具、门把手、栏杆等),每 天清洁,擦拭消毒。 六、注意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 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渐少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MRSA VRE,CRE,CRABA,CRPAE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 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 消毒剂进行手消毒。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A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B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C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 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3.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4.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5.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2.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临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建设,积极开展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要进行监测,及时采集有关标本送检,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及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临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多重耐药菌的护理措施

多重耐药患者护理措施 1、多重耐药警示牌 (1)出现多重耐药菌时,护士应及时落实接触隔离,明示隔 离标记。标明患者所感染耐药菌的种类,由获知患者培养结果的当天管床护士在第一时间挂在患者床头,同时配套床边隔离措施,提醒医护人员做好标准防护。待患者培养结果阴性后。仍由当天管床护士第一时间撤走警示牌。在警示牌上,还有相关耐药菌感染的基本防护知识浓缩版,方便医护人员参照进行标准隔离和防护。(2)发现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医生需开医嘱标明“多重耐药感染隔离”。 (3)在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病历夹上显示其感染的细菌名称,起提醒和警 示作用,避免将该患者的病历带入病床或房间,如带入房间,须进行消毒后方可带出。 2、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应给予单间隔离。也可将一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或者定植患者安臵在同一房间。禁止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 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至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至在同一 房间。 3、加强手卫生在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保持 手部清洁,严格按7部洗手法进行洗手、手清洁或手消毒。对于特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接触病人时戴手套,洗手或手消毒,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病室。 4、标准防护进入病房戴口罩、帽、手套、鞋套,必要时(如大换药或其它可造 成血、体液溅污操作者时)直加穿隔离衣和防护面罩,即严格执行个人防护。实 施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必须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用乙醇消毒液洗手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使用手套和隔离衣也可减少耐药株水平传播,对多重耐药菌株要像对待烈性传染病菌那样予以严格隔离。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护理操作后,将以上防护用品脱于病房医疗废物窗口内,不得带出病房。脱手套后严格按“七步洗手法”彻底

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中存在的难点与对策

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中存在的难点与对策 摘要】通过总结2年来的感染管理下科检查及督导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工作中 的重点难点,针对性制定并执行了以下一些预防控制措施,有效的改善了多重耐 药菌预防控制中的瓶颈问题,对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难点;对策 多重耐药菌的泛滥,后抗生素时代的来临,对我们临床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 考验,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增加了抗生素的使用,增加了医疗费用,增加了住 院天数,更加加剧了医患矛盾。在医患矛盾愈演愈烈的今天,多重耐药菌的预防 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存在的难点 1.1认识不足 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多重耐药菌泛滥的严峻形势估计 不足,对所引起的相应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对细菌的耐药性没有充分掌握,对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方式不熟悉,对标本采集的正确性、及时性不掌握,对细菌培 养及药敏结果心存怀疑。 1.2重视不够 仍然认为没有杀不死的细菌,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超量应用现象仍然存在, 对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未给予高度重视,未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病情不细致,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及重视,未及时采集标本,标本采集频率低。 1.3手卫生依从性低 手卫生依从性为56%,接触病人前手卫生执行率为69%,无菌操作前手卫生 执行率为89%,仍然存在多次操作、连续操作不洗手、不手消的情况。 1.4无菌操作不规范 皮肤消毒不规范,未按新版《消毒技术规范》操作,换药时未按规范戴帽子 口罩,换药操作在病房里进行,无菌溶液无开启时间,无菌器械取用不规范,操 作跨越无菌区。 1.5隔离措施不到位 床位紧张,不能达到单间隔离,手卫生执行中仍然有不到位的情况,诊疗用 品未做到一用一消毒。 1.6环境卫生管理不力 病区环境脏乱差,各类医疗表面、卫生表面未按规范进行处理,如床头柜、 治疗带未一天一清洁,甚至多天未进行清洁处理,拖把抹布未专室专用,未一用 一清洗消毒。 2.预防控制对策 2.1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意识 将多重耐药菌的培训全员化,达到人人知晓,采取多种形式重点突出宣传多 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医务人员的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 制知识,自觉自愿的执行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请微生物学检验专家授课,通俗易懂的讲授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临床指导意义,以及正确采集标本的方法,让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并应用好检验资源,有的放矢的应用抗生素,提高效率。 2.2加强督导力度,提高重视程度 感控科每天向各临床科室反馈细菌耐药情况,直接反馈到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从管理部门开始提高重视程度,带动科室给予重视。督导主管医生重视病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