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CU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

ICU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

ICU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

ICU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

1.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及从患者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应实施手卫生。医务人员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临床科室应安装完善的手卫生设施,特别是在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重点部门。

3.临床科室应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

4.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尽量选择单间隔离或是同类病原菌的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5.隔离房间、床头及病历夹上应有隔离标识。

6.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性伤口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晚期肿瘤患者、长期应有广谱抗菌药物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7.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8.限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活动范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9.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限制陪护人员人数,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10.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11.医务人员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医务人员手上有伤口时,

应戴双层手套。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1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1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浸泡;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应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14.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微量输液泵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计算机键盘。电话机等每日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3-4次。

15.应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地面和物体表面(如床头桌、凳子,床头、门把手等)保持清洁、干燥。地面和物体表面应每日湿式清扫,当被污染时,应使用50mg/l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作用30min。感染严重时,适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16.拖布应专室专用并有标识,抹布应一桌一巾,隔离病室专用。拖布及抹布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拖布应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抹布应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冲净后干燥备用。

17.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18.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要求,依据病原学药敏结果,选择合理、正确的抗菌药物。

19.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 小时)方可解除隔离。

20.医疗废物管理锐器置入锐器盒,其余医疗废物均放置在黄色垃

圾袋中,置入转运箱中,集中收集后送固废处置中心无害化处理。

21.培训宣教加强对医务人员、保洁员、患者及家属的培训宣教。

1、医务人员:专题讲座如手卫生、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知识等。

2、工人:进行面对面的现场指导与演示,主要是手卫生、消毒隔离知识。

3、病人与家属:进行耐心的说明,并告知洗手等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提供洗手设施或手消毒剂。

ICU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 [篇2]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7)。医疗机构应当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特别是在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当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2.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

擦拭消毒。

3.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医疗机构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ICU 、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预防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防护措施 1、隔离患者标识明确收治科室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细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细菌感染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病室,隔离病室不足时可考虑进行床边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住同一病室。 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2009 年 4 月 1 日颁布)的要求,设置隔离病室时,应在门上粘贴隔离标识,多重耐药菌感染为接触隔离,应为蓝色标识。隔离病室须限制、减少人员出入。 进行床旁隔离时,接触隔离标识可贴在床尾床号牌上。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护理的各项操作, 应遵循先非感染患者后感染患者的原则,避免因医护操作造成交叉感染。 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细菌培养阴性(每次间隔 >24 小时 )方可解除隔离。2、医务人员着装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 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交叉污染,减少感染 的危险因素。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在 从事可能污染 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 )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护目镜。 3、医务人员手卫生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时,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手部皮肤如有明显污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应当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皮肤无明显污染,可以使用 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做手消毒。 4、常规消毒措施隔离病室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各类医疗器械等应先行 消毒处理,然后再清洁(洗)、消毒、灭菌。 进行床旁检查(如便携式照片、心电 图、 B 超)的仪器在检查完成后须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如患者离开隔离病室到医技科室做检查,主管医师应电话通知该诊疗科室或在检查单上标 注 患者感染情况,便于检查科室作好相关准备,防止感染的传播。患者检查完毕后,其接触 过 的物体表面要及时进行消毒处 理;如感染患者转送至其他科室时,须向转诊科室说明针对患者采用的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隔离病室须固定专用的保洁工具(抹布、拖布)进行室内清洁和消毒,避免与其他病室的 保 洁工具交叉使用。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每日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使 用过的抹布、拖布用专用的水池或桶清洗、消毒处理。 5、严格医疗废物管理患者用过的所有敷料、一次性医疗器械等医疗废物须放入专用黄色 医 疗废物袋内,锐利器具用后及时放入专用利器盒 内,由专业的环卫公司统一收集,进行无害 化处理。 一、患者隔离 1、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安置在同一房 间,减少、限制人员出入。 2、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但不能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置 管、留 置导尿、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隔离时,在病历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 4、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以便其作好准备,防 止感染的扩散。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第一篇: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14年1月~12月,某医院ICU病房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病历50例,分析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ICU住院患者780例,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50例,感染率6.41%,低于同级别医院报道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其中呼吸道感染38例,泌尿道感染6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5例,腹腔感染1例。结论建筑布局合理、严格执行手卫生、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等,可以很好地控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预防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 the inducement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ICU multi-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Methods Collecting 50 cases of ICU multi-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patients from 2014.1 to 2014.12.Results Among all the 780 patients in ICU,50 cases get infected by multi-resistant bacteria,the infection rate is 6.41%,which is lower than the others.Including 38 cases of RTI,6 cases of UTI,5 cases of CRBSI and 1 case of abdominal infection.Conclusion With proper architectural composition,sterilization and isolation method,ration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and advanced medical training,the ICU multi-resistant bacteria infection could be well controlled. Key words:MDRO;Inducement;Prevention 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即可称为多重耐药菌。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多重耐药菌的高发科室。自2014年1~12月ICU共发生5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 1临床资料

ICU隔离制度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ICU隔离制度-------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Muli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应用以及侵入性操作的开展,导致多重耐药菌(MORO)的感染形势日益严峻,由于多重耐药菌存在对多种抗菌药物无效的特征,且常定植于患者体内形成潜在感染源,故一旦在医院内出现感染或传播,将十分难以控制,给治疗和防控带来很大压力。如何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阻断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已引起医学界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株 *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ESBLs)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 *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MDR/PDR-PA) 上述耐药菌的防御措施如下 1: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分布MRSA主要来源于痰,占83.19%,研究表明下呼吸道是MRSA感染的主要部位[1]。主要集中在儿科、ICU,呼吸内科最多见。MRSA感染的治疗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关

键是其对许多抗生素有多重耐药。目前最常用,也是疗效最肯定的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 (1):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早期发现,对长期住院的病人定期进行MRSA病原学检测,必要时对新入院的病人进行MRSA检测。 (2):MRSA检测阳性时,24小时内填写院感报告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3):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并在床牌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 (4):接触MRSA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必需实施手卫生后用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5):当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 第一篇: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 一、1、多重耐药感染的监测与报告 各临床科室应尽可能、尽早地对感染病人送检病源菌培养,要求送检病源菌培养率达到感染病人的70%以上。 2、送检科细菌室发现耐药病历应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和院感办。 3、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应在院内网上报告医院感染病例上报卡(或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尽早就地隔离管理。 二、多重耐药菌患者的隔离与预防 1、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不能与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医护人员诊疗、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诊疗、护理操作完成后,应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4)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需每日清洁、消毒。 (5)多重耐药感染的患者到其他科室与部门进行检查与治疗时,所在科室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做好预防隔离准备工作。 (6)接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检查的其他科室与部门应积极的实施预防隔离措施,对用后的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7)一般诊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等固定使用。(8)共用轮椅、推床在每次使用后需及时消毒。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 (1)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

应当洗手。(2)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等分泌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应洗手。(3)脱掉手套与隔离衣后应洗手。 (4)诊疗、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后,无明显污染时,每诊查一个部位应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三、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 各科室应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卫办医发(2008)48号)文件精神,正确、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四、加强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的学习和培训 1、各科室应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交、接班。 2、在诊疗、护理查房时,应准备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内容,组织科内学习相关知识,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视。 3、加强本科室实习生、进修生管理,使之掌握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方法,共同保障医院及患者医疗安全。 五、监督与管理 1、各科室应认真落实多重耐药菌的隔离预防措施,配齐相应物品,如手套、口罩、隔离衣,快速手消毒剂,院感办将定期组织检查多重耐药隔离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并纳入院感综合质量考评。 ICU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置管时 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带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外科手套,置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2: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3:宜采用2%氯已定乙醇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4:宜采用内层含有抗菌成分的导管。 5:还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耐甲氧西林金黄的葡萄球菌)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工作。二:插管后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一、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医务人员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摘除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严格遵循 WS/T31—200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二、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1)首选单间或同病原同室隔离,隔离病房不足时,才可实施床边隔离。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在隔离病房门口放置一警示牌,限制、减少无关人员进入,并提醒进入者应注意预防隔离,出病房前洗手。 (3)必须进行接触隔离,在床头和病历卡上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 (4)必须尽量减少与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每班诊疗患者为一个护士、一个医生,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5)与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接触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吸痰时采用密闭式吸痰器;离开病房前脱去手套和隔离衣等置黄色垃圾袋中,洗手。 (6)对于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仪器设备),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经过清洗及消毒(1000mg/L含氯消毒剂)。 (7)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换气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30min,持续动态空气消毒。 (8)病室环境和医疗器械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一次,床头柜、床单元、监护仪等物体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试。出现或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加强清洁和消毒次数。抹布、拖把专用,并有隔离标志,使用过的抹布、拖把必须消毒处理。 (9)限制探视人群,家属应穿隔离衣,戴一次性口罩、帽子,并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10)连续2个标本(每次间隔>24h)均未培养出多重耐药菌,方可解除隔离。 (11)如患者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应先电话通知相关诊疗单位,以便做好隔离准备,防止感染扩散。患者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交班应采取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12项措施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本机构实际工作,制订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科室里要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作用,从思想上重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认识,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MDRO医院感染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严格执行手卫生 实施手卫生管理的5个时刻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 2、实施清洁无菌操作前 3、接触患者后 4、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做好手卫生可使医院感染降低30%。 医务人员:严格按照WHO五大洗手指征进行手卫生。 保洁人员、工勤人员:进行面对面现场指导与演示,主要是手卫生、消毒隔离知识。 患者及家属:加强健康教育,进行耐心的说明,并告知洗手等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提供洗手设施或手消毒剂。 手卫生的方式:洗手和手消毒 洗手:手部有肉眼可见的污染物时,应立即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手消毒:手部无可见污染物时推荐使用含醇类的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擦手(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MD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单间安置),无单间时,可将相同MDRO感染/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应将MDRO感染/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主动筛查发现的MDRO定植患者也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隔离房间或隔离区域应有隔离标识,并有注意事项提示。

多重耐药菌病人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病人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面对MDR感染的病人,采取以下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1.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特别是隔离病房和手术室等重点区域。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手触摸的物品,例如床头柜、门把手、电话等。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消毒。 2. 手卫生和戴手套:医护人员和访客在接触MDR病人前后应采取正确的手卫生措施,包括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医护人员需要在接触患者时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在接触不同病人前更换手套。 3. 隔离措施:将MDR感染的病人隔离在单独的病房中,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房间分隔。确保隔离病房有独立的设施,包括洗手间和洗浴设施。访客需要遵守相应的隔离措施,如佩戴防护衣物和戴口罩。 4. 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医护人员在接触MDR患者时,应根据感染

途径和风险评估情况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面罩、防护衣和手套等。 5. 感染控制教育与培训:医院应定期进行感染控制教育和培训,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和访客。教育内容应包括正确的手卫生、使用防护装备、隔离措施、正确的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6. 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医疗机构应制定合理用药政策,对抗生素使用进行监测和评估,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以减少MDR的发生。 7. 感染控制委员会和监测:建立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进行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监测MDR感染情况和耐药性模式,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播。 8. 患者筛查和追踪:对高风险患者进行MDR感染的筛查和追踪,例如入院前筛查、定期细菌群调查和潜在暴露者追踪,以便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总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需要综合的措施,从环境清洁、手卫生和防护装备的使用,到患者隔离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面都需要重视。同时,加强教育和培训,建立监测与追踪机制,采取全面而有针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1.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行诊疗护理操纵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渗出物后.摘失落手套后.接触患者运用过的物品后及从患者污染部位转到干净部位实行操纵时,应实行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上有显著污染时,应该洗手;无显著污染时,可以运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临床科室应装配完美的手卫生举措措施,特殊是在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重点部分. 3.临床科室应对所有患者实行尺度预防措施,对肯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沾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在尺度预防措施的基本上,实行接触隔离措施. 4.对多重耐药菌沾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尽量选择单距离离或是同类病原菌的沾染或定植患者安顿在统一病房. 5.隔离房间.床头及病历夹上应有隔离标识. 6.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沾染患者或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类管道.有凋谢性伤口及运用免疫克制剂.晚期肿瘤患者.长期应有广谱抗菌药物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安顿在统一病房. 7.没有前提实行单距离离时,应该进行床旁隔离. 8.限制多重耐药菌沾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运动规模.多重耐药菌沾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该通知接诊的科室,采纳响应的隔离措施. 9.尽量限制.削减人员出入,限制陪护人员人数,医护人员相对固定,

专人诊疗护理,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含标本的收集. 10.医务人员对患者实行诊疗护理操纵时,应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沾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插在最落后行. 11.医务人员接触多重耐药菌沾染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渗出物.渗出物时,应该戴手套.分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医务人员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当可能产朝气溶胶的操纵(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尺度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1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纵时,应穿隔离衣;分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请求吊挂,天天改换清洗与消毒;或运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料治理请求进行处置. 1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干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实时运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浸泡;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克不及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运用后运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14.医务人员频仍接触的物体概况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微量输液泵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概况.盘算机键盘.德律风机等每日运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3-4次. 15.应增强多重耐药菌沾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情况的干净消毒工作,地面和物体概况(如床头桌.凳子,床头.门把手等)保持干净.湿润.地面和物体概况应每日湿式清扫,当被污染时,应运用5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感化30min.沾染轻微时,恰当增长干净.

ICU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

ICU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 1.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及从患者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应实施手卫生。医务人员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2.临床科室应安装完善的手卫生设施,特别是在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重点部门。 3.临床科室应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 4.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尽量选择单间隔离或是同类 病原菌的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5.隔离房间、床头及病历夹上应有隔离标识。 6.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性伤口及应用免疫抑制剂、晚期肿瘤患者、长期应有广谱抗菌药物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7.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8.限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活动范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9.尽量限制、减少人员出入,限制陪护人员人数,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10.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11.医务人员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医务人员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1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1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浸泡;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应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 14.医务人员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微量输液泵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计算机键盘。电话机等每日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3-4次。 15.应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地面和物体表面(如床头桌、凳子,床头、门把手等)保持清洁、干燥。地面和物体表面应每日湿式清扫,当被污染时,应使用50mg/l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的诊断: 多重耐药菌株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细菌。 二、预防与控制措施: (1)护士接到多重耐药菌的危急值报告后,立即通知医生开“接触隔离”医嘱,护士在床头放置“接触隔离”标识(蓝色)。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或床头应当有隔离标识(蓝色)。 (4)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5)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7)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ICU 、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实施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应在病人一览表、病历夹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心电监护仪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医务人员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5、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手艺操纵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纵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手艺操纵和标准操纵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防备多重耐药菌感染。

6、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实施分组诊疗护理。实施床旁换药,使用后器械置于双层包装袋内,缚于警示标识,由消毒供应室单独回收处理。 7、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8、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要使用专用的抹布、拖布对室内物体表面、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听诊器、计较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雕栏和床头柜、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每天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2-3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刻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大概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9、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弃置于医疗废物包装袋内,缚于警示标识,由专人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10、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实在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办理,根据临床微生物监测成效,公道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防备性使用的相干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妥招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预防措施

多重耐药菌沾染患者防护措施 1.隔离患者标识明白收治科室应对多重耐药菌沾染患者和细 菌定植患者实行隔离措施,首选单距离离,也可以将同类细菌沾染或定植者安顿在同一病室,隔离病室缺少时可斟酌进行床边隔离. 多重耐药菌沾染患者或定植患者不克不及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 导管.有凋谢伤口或者免疫功效克制的患者住同一病室. 按照病院隔离技巧规范(2009年4月1日颁布)的请求,设置隔离病室时,应在门上粘贴隔离标识,多重耐药菌沾染为接触隔离,应为蓝色标识.隔离病室须限制.削减人员出入.进行床旁隔离时,接触隔离标识可贴在床尾床号牌上.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护理的各项操纵,应遵守先非沾染患者后沾染患者的原则,防止因医护操纵造成 交叉沾染. 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持续两次细菌造就阴性(每次距离>24小时)方可解除隔离. 2.医务人员着装医务人员应该严厉遵照无菌技巧操纵规程,特殊是实行中间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纵时,应该防止交叉污染,削减沾染的安全身分.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渗出物.渗出物等物资时,应戴手套.在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纵时,应穿隔离衣. 进行可能产朝气溶胶的操纵(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尺度外科口罩和护目镜. 3.医务人员手卫生医务人员实行诊疗护理时,须严厉履行手卫生 规范.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行诊疗护理操纵前后;接触患

者体液或者渗出物后;摘失落手套后;接触患者运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干净部位实行操纵时;手部皮肤若有显著 污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渗出物),应该用皂液和流淌水洗手,手部皮肤无显著污染,可以运用含酒精的快速手消毒剂做手消毒. 4.通例消毒措施隔离病室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各类医疗器械等应先行消毒处理,然后再干净(洗).消毒.灭菌. 进行床旁检讨(如便携式照片.心电图.B超)的仪器在检讨完成 后须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如患者分开隔离病室到医技科室做检讨,主管医师应德律风通知该诊疗科室或在检讨单上标注患者沾染情形,便于检讨科室作好相干预备,防止沾染的传播.患者检讨完毕后,其接触过的物体概况要实时进行消毒处理;如沾染患者转送至其他科室时,须向转诊科室解释针对患者采取的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隔离病室须固定专用的保洁对象(抹布.拖布)进行室内干净和消 毒,防止与其他病室的保洁对象交叉运用.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概 况.装备举措措施概况,每日进行干净和擦拭消毒,运用过的抹布.拖布用专用的水池或桶清洗.消毒处理. 5、严厉医疗废料治理患者用过的所有敷料.一次性医疗器械等医疗废料须放入专用黄色医疗废料袋内,锋利器具用后实时放入专用利器盒内,由专业的环卫公司同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一.患者隔离 1.首选单距离离,也可以将同种多重耐药菌沾染者安顿在同一房间削减.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知识培训 各科室加强对医务人员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二、监测诊断 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做到及时发现,早期诊断。 三、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四、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一旦检出有携带或感染耐药菌株的患者,应立即通知科室相关人员知晓,实施隔离措施: 1、在病历夹、一览牌、床头卡标注隔离标识,隔离标识为蓝色,提示接触隔离,在隔离标识上注明耐药菌名称; 2、单间隔离、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若无条件可床旁隔离。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实行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安排在最后;

4、做好标准预防,诊疗、护理病人时戴外科口罩,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接触污物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5、减少工作人员和病人病房的流动,限制陪护和探视。 6、仪器设备用后严格清洁,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的抹布擦拭消毒;诊疗器具(体温表、听诊器等)专人专用,一用一消毒,体温计使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备用;听诊器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的抹布擦拭消毒; 7、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的抹布擦拭消毒,抹布专用; 8、送验标本用密闭容器城防运送; 9、垃圾处理:病人的血液、体液和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敷料或一次性用品及隔离病室产生的生活垃圾等所有废弃物,均按照医疗废物处理,套双层黄色垃圾袋,袋口扎紧,统一回收。病人出院时要做好终末消毒。 10、患者接触隔离、调床、转院或出院等,对病室所有物品及物体表面进行彻底消毒。 11、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均未检出耐药菌,并经主管医师同意后方可解除隔离。

多重耐药菌感控预防与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控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确定MDR()监测范围:临床各科室、微生物实验室要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1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I型新德里金属B-内酰胺酶[NDMT)、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f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等实施目标性监测。 (二)确定MDRo监测重点人群:重症医学科、新生儿室、血液科病区、呼吸科病房、内分泌科、泌尿外科病区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确定为MDR监测重点人群。 (三)MDRO发现与报告:微生物实验室对感染患者和可疑感染患者做到有样必采,及时做细菌培养、鉴定并对其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进行监测,对鉴定为多重耐药菌(MDRO)按危急值向临床科室和感控管理科报告。 二、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正确实施手卫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种同源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有隔离标识。不应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外出检查、转科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单元隔离。 2、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3、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 、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精心整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的预防首先是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先用窄谱后用宽谱,先用低级后用高级的原则,根据药物敏感实验,正确、合理地选择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 行。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1,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各科室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当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3,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将患者隔离于单间,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病人床头卡、病历夹及患者一览表粘贴接触隔离标识。不能将多重耐药菌 2 3. 4. 5 6. ( (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消毒管理 1、严格执行医院《消毒灭菌隔离制度》,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各科室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措施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措施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措施》 一、提高临床医疗人员的意识水平: 1、加强医疗人员对耐药菌及其传播途径的认识。认识和了解多重耐药菌的危害和传播机制,以及预防控制的措施。 2、加强医疗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准确按照标准的操作步骤进行日常的医护工作,对多重耐药菌及其传播途径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护,而不是随意或马虎的操作,特别是消毒操作非常重要,应按照相关的标准来执行。 3、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水平。定期召开对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机制、及其防控措施的知识宣讲会,使医疗人员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提高临床医疗质量。 二、完善医疗服务制度: 1、加强对患者的管理,根据患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实施实施隔离等,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2、加强消毒清洁工作。严格按照标准的消毒清洁流程,提高消毒清洁效果,并加强对消毒清洁质量的检查。 3、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每次使用医疗器械、容器等都要完成消毒处理,以消除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4、加强患者的教育。教育患者,让他们知晓多重耐药菌的危害,增强他们在使用药物时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三、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管:

1、规定耐药性病原体的使用。严格监管耐药性病原体的分类、监管及使用,以有效防止多重耐药性病原体的产生和传播。 2、加强对消毒药物的管理。严格控制对消毒药物的使用,合理用药,以有效防止多重耐药病原体的出现。 3、加强病原体检测与监测。定期对多重耐药病原体进行完整的检测及监测,及时查明病原体的传播情况,以有效防止和控制多重耐药病原体的传播。 四、强化科学研究: 1、开展多重耐药菌的拓展研究。加速多重耐药菌的分类及形态拓展研究,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识别水平,以有效控制其传播。 2、开展耐药机制研究。加强对多重耐药病原体的耐药机制研究,以掌握多重耐药病原体的变异性,为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提供依据。 3、开展新型抗药物的研发。加强对新型抗药物的研发,以有效用于治疗多重耐药菌,增强人们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护意识。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多重耐药菌(MDR)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由于 MDR细菌的出现,治疗感染变得更加困难,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预防和控制MDR细菌的传播至关重要。 1. 加强卫生措施 MDR细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因此加强卫生措施是预防和控制MDR 细菌传播的关键。医院和养老院等医疗机构应该加强清洁和消毒,特 别是对于高风险区域和设备。同时,医护人员和患者应该勤洗手,避 免接触患者的伤口和分泌物等。 2. 合理使用抗生素 MDR细菌的出现与滥用抗生素有很大关系。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MDR细菌的重要措施。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 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遵循抗生素使用的指南。同时,患者 也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抗生素,不要随意停药或过量使用。 3. 加强监测和诊断

MDR细菌的监测和诊断是预防和控制MDR细菌传播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应该建立MDR细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MDR细菌感染病例。同时,医生应该加强对MDR细菌的诊断和治疗,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病情。 4. 加强宣传教育 MDR细菌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加强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控制MDR细菌传播的重要手段。政府和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MDR细菌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和医护人员的认识和意识。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抗生素滥用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正确使用抗生素。 总之,预防和控制MDR细菌的传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卫生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监测和诊断、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都是预防和控制MDR细菌传播的重要手段。只有全面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遏制MDR细菌的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防控措施 一、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2、监测范围: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DR-AB)、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MDR-PA)。 3、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认识,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促使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4、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5、严格执行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SOP,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6、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7、临床医生应尽早送检合格的病原学标本,以及时、早期发现多重耐药菌患者。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监测,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同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并监督落实。 8、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 9、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多重耐药菌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处置并集中无害化处理。 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2、监测与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