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清史论文丛】明代官俸制浅析

【明清史论文丛】明代官俸制浅析

【明清史论文丛】明代官俸制浅析
【明清史论文丛】明代官俸制浅析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0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3913

【摘要】

【原文出处】史学集刊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200002

【原刊页号】82~89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200005

【标题】明代官俸制浅析

【作者】王英华

【作者简介】王英华(1971- ),女,山东烟台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北京 100007

【内容提要】明代官俸历来有“最薄”之说,而事实上明官员的生活水准并不亚于任何朝代。虽然明初官员薪俸的基准在制定时比较低,且在繁多的折色变化中,官员薪俸是越折越低,但官员职田的颁受及其变迁,迫使明代官员通过占田而谋求收入,从而使明代官员的官俸呈现出基准低、折色变化繁多等特点。

【关键词】明代/官员薪俸/基准/折色/职田

【正文】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59-8095(2000)02-0082-08

一、官员薪俸基准的确定

有关明代官员薪俸的记载最早见于洪武四年。是年,太祖命中书省、户部制定文武官员的薪俸基准。洪武十三年,又重定内外文武官员岁给禄米俸钞之制。太祖在给户部的敕书中指出:“稽古建官,略知等第,其依品级次第……朕观古之无品也,则以禄为式,是尚质也,惟魏之定品是尚文也。其与文质之道,虽华朴之有殊,亦模范之可经,守之不紊,履之不烦。今也任官烦贤,食禄法品,勒石昭示,命户曹司之,毋紊轻重之条,依期而给与之,斯至公之良哉。故兹敕谕。”[1](卷12,命户部定俸敕)由此可知,太祖制定官员薪俸的目的在于:区分等级之别,使之尊卑有序;既烦“圣者”以统理之任,便须给予相应之薪俸。其要求:薪俸定要体现官员角色的轻重差别;薪俸须按期发放;有关制度须勒石昭示。

洪武二十年九月,太祖发现前定薪俸数量如按月发放需用斗升来量,非“示朝廷忠信重禄之道”。因命户部更定百官月俸,计算单位只许用石或斗。

表1

官品时间洪武四年洪武十三年洪武二十年

米(石)米(石)钞(贯)月米(石)岁米(石)

正一品900 1000 300 87 1044

从一品750 900 300 74 888

正二品600 800 300 61 732

从二品500 700 300 48 576

正三品400 600 300 35 420

从三品300 500 300 26 312

正四品270 400 300 24 288

从四品240 300 300 21 252

正五品180 250 150 16 192

从五品160 170 150 14 168

正六品100 120 90 10 120

从六品90 110 90 8 96

正七品80 100 60 7.5 90

从七品75 90 60 7 84

正八品70 75 45 6.5 78

从八品65 70 45 6 72

正九品60 65 30 5.5 66

从九品50 60 30 5 60

资料来源:《明太祖实录》卷60,卷130,卷185。

分析上表可知,洪武十三年与洪武四年相比,无论哪一品级,其俸米数量皆有很大提高,但增长比率却高低不同。比率最高的为正、从三品官,分别为50%和67%,比率最低的从五品官仅为6%,其余品级从10%至40%不等。需要指出的是:因洪武八年大明宝钞的发行,此次定制中又增添了俸钞一项,如按洪武九年规定的“钞一贯,抵米一石”[2](卷104,洪武九年二月庚子)的钞米比价来看,大多数官员的薪俸竟然增长了一倍还多。如此考虑,洪武十三年后当为官员生活较为充裕的一个时期。洪武二十年的薪俸基准与洪武十三年相比,官员月俸的数量以石和斗来衡量,其数量大为减少,不仅俸钞没有了,而且在将岁禄折算成月俸的过程中取值偏低,以至于大多数官员的月俸如按年计算,反倒低于洪武十三年的数额。由此,洪武二十年后官员的薪俸重又降低。洪武二十五年,重新规定了官员的品级,但各级官员的薪俸数量并没有变化。此后历朝相沿,遂为定制。

除本职薪俸外,有些官员还领取兼职之俸,或二俸,或三俸,得此殊荣者多为朝廷重臣。就他们而言,与其把它看作个人经济收入的增长,莫若将之视为皇帝赐予的一种荣耀,能够得到这种显示恩宠的旨意,其心已足,因而常常有坚决辞谢者。

二俸之例于洪武年间已有,如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嫡孙允wén@①为皇太孙,“于是命冯胜、傅有德、李景隆、蓝玉、詹徽、茹@②、任亨泰、杜泽、楚樟、唐铎、杨靖皆兼东宫师傅等官,并给俸。”二十六年春正月,“以刑部尚书杨靖兼太子宾客,并给兼官之俸”。[2](卷224,洪武二十六年正月辛未)这一记载证明了两个问题:一、以上《明大政纂要》所记各人并非同时任命;二、“并给俸”的意思是“并给兼官之俸”,即以上各人俱支二俸。以后历朝俱有此种恩典,如洪熙朝的蹇义,“仁宗皇帝初嗣位,一切政议,预者三四人,而公居首,进少保兼吏部尚书,二俸俱支。”[3](卷2,蹇义墓志录)正统间的王骥,景泰易储之际的东宫公孤官等。

兼支三俸者,如永乐年间的夏原吉食太子少傅、少保及尚书三禄,以其“固辞,乃听辞太子少傅”禄。[4](卷18,成祖)洪熙朝的黄淮、杨士奇、杨荣、金幼孜俱支三俸。嘉靖年间的严嵩兼支正一品、尚书及伯爵三禄、凡此不等。

二、官员薪俸的折色及其演变

洪武二十年确定的薪俸基准成为有明一代的定制。然而,在薪俸发放过程中,表面看其数量俱遵祖制,实际上不仅折成各种物品,而且在折色时完全按照朝廷的需要任意规定其比例。如此一来,明代官员的薪俸制便显得繁琐复杂。

(一)米折钞按陈建的说法,永乐元年二月所定的官俸米钞兼支例是明代“官俸折钞之始”。其定例如下:“在京文武官一品、二品四分支米,六分支钞;三品、四品米钞中半兼支;五品、六品六分米四分钞;七品、八品八分米二分钞。每新钞二锭折米一石。该各衙门按月自赴该库关支。”[5](卷39,户部·@⑤禄·俸给)其实,早在洪武年间已有米钞兼支的事例H绾槲渚拍甓 铝睿骸拔奈涔倮糍骸⒕ 吭铝福 跃旁挛 迹 悦住⒙蟆⒊ 娓 АF渖挛鳌⑸轿鳌⒈逼礁 资 澹缓 恪⒄憬 ⒑幽稀⑸蕉 ⒔ 鳌⒏=ā⒘焦恪⑺拇 八铡⑺伞⒑ ⒊5雀 资 摺S嘞ひ郧

贾 4⒙蠖嗾撸 蛴钟诿啄诩娓 C壳 磺В 还幔 置滓皇 宦蠹趺准凼 弧!盵2](卷104,洪武九年二月庚子)至洪武二十二年正月,又“命庄浪、河州、洮州、岷州、西宁、凉州、宁夏、临洮八卫官吏月俸,每石折钞二贯五百文”。[2](卷195,洪武二十二年正月丁亥)很明显,洪武朝的米钞兼支事例是临时而不成规矩的,所实施的地区是局部的,折支比例亦损益不常。但是永乐之所以能将此划为定例,显然深受其父的启迪。而洪武朝历次米钞折支比例的不同,也成为以后各朝米钞折色比例变来变去的依据。因此,米钞兼支例虽定于永乐朝,但发端于太祖。而更令这位要求子

孙凡事俱依祖制而行的开国皇帝意想不到的是,由于他的这一要求,在以后的二百多年间,本来起点就低的大明官员的薪俸在折来折去中,低而又低,可谓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官员薪俸米钞兼支例虽已于永乐元年诏定,但其折钞之米在整个薪俸中所占的比例屡有变化。凡京官支米数额,永乐九年较永乐元年又有所提高,“九品至七品八分米二分钞,六品七分米三分钞,五品六分米四分钞,四品至一品米钞中半兼支,杂职官全支米,办事官该支半俸者,月支米二石,余折钞。”[5](卷39,户部·廪禄·俸给)到永乐十九年,以行在衙门裁革,又进一步削减了随从在京官员的支米数额,而增加了其折钞的数额。其中一品至五品三分米七分钞,六品至九品四分米六分钞,而且关支地点的变化也很大,即在北京支五斗,其余的到南京仓关支,不愿去南京的可在北京折钞。以后历朝沿袭了这一政策,结果给官员带来很大的麻烦,如在京关支,只能折钞,而在折钞之时又完全脱离市场价格,且往往相差甚远;如去南京关支,却又路途遥远,无奈只好交给那些代关之人,而等这些人扣去所谓的各项费用之后,已经所剩无几。国家所费不赀,而官员所得甚少。地方官较京官而言,其支米比例虽比京官低,如据永乐十六年的规定,浙江等处的地方官,一品至五品俱二分支米八分支钞,但是其薪俸的关支俱在本府、州、县,因而,其状况要好一些。正统年间,定“官员五品以上米二钞八,六品以下米三钞七”。官员支米之数日降。

在米钞兼支比例屡有变化的同时,米钞折支比例亦变化不常。洪武九年,定钞一贯折米一石,其时大明宝钞刚刚发行不久,信誉犹在。至洪武十三年五月,户部上言:“行用库收换昏钞之法,本以便民,然民多缘法为奸诈,每以堪用之钞,辄来易换者。”[2](卷131,洪武十三年五月己亥)以至钞值日跌。洪武十八年十二月,“定钞二贯五百文代米一石,充禄赐”,[6](卷4)以太祖关怀其臣民的心态推想,此次调整,很可能是以物价为根据的。终洪武一朝,这一比例再无变化,但钞法却日渐停滞,洪武二十二年,“两浙市民有以钞一贯折钱二百五十文者。”[2](卷205,洪武二十三年十月戊辰)至二十七年,有以钱百六十文折钞一贯者。短短五年,钞值贬低如此,官员薪俸所受影响可想而知。

永乐元年定米钞兼支例时,户部拟定米钞折支比例为钞五贯抵米一石,永乐将之提到钞十贯抵米一石。无疑,这等于承认洪武末年官方米钞比价与当时物价已经脱节了,而且其相差程度至少为二倍,很可能已达甚至超过四倍。虽有如此规定,但整个永乐朝仍然遵循洪武朝的比例,在洪熙元年正月十五日发布的《郊恩诏》中有如下谕令:“天下诸司文武官吏俸给,每石折支钞二贯五百文,近年米价腾涌,日用不给,除原本色米外,其余俸米每石折钞二十五贯,候年丰粮积,再行定夺。”[7](卷7,郊恩诏)在此诏令发布前,官员俸米每石折钞二贯五百文,而非永乐初年规定的石米折钞十贯;在此之前,官员费用已渐趋不支,原因在于米价日涨,而官员折米比例却不变;考虑及此,遂令官员俸米每石折钞二十五贯。而据洪熙元年闰七月尹松的上书,当时“四方米价贵贱不同,每石四五十贯者有之,六七十贯者有之”。[8](卷12,俸禄)官员俸米所折之钞仅能买其所折数目的一半。

宣德初年,“米一石用钞五十贯”。宣德八年,掌户部事礼部尚书胡@③议欲每石减作十贯,少师蹇义力争曰:“仁宗皇帝在春宫久,深知官员折俸之薄,故即位特赐数倍,此仁政也,岂可违?”[9]胡@③乃减作十五贯。此后,卑职小官日用不足者多矣。

正统年间,钞价日贱。如正统元年,“银一两当钞千余贯。”[10](卷15,正统元年三月戊子)与洪武年间相比,钞之贬值不啻百千倍。因而,正统六年,将地方官员薪俸米钞比价增为米每石折钞二十五贯。但在第二年的皇帝谕令中,却命受灾地区的税粮,百姓如愿折钞者,每石折钞一百贯解京缴纳[10](卷93,正统七年六月壬寅)。两相比较,差异悬殊,况后者乃是针对受灾地区而言的,如此想来,令人咋舌。然而即便这种情况也维持不了多久,正统十二年,户部尚书王佐“以费钞颇多,奏仍减为十五贯”。[10](卷152,正统十二年四月丙辰)钞已贬值如此,犹吝啬不肯加发,何况此时,用银之禁已弛,于是“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钞壅不行。”[11](卷81,食货五·俸给)即便加发,亦是废纸一堆,于官员之生活并无多大裨益,而王尚书竟以“费钞颇多”为藉口,未免勉强。无疑,官员之宦囊日益羞涩。

成化十二年,户部尚书马昂又奏请减省五贯,即石米抵钞十贯。至是,连实录的纂修者也感叹不已:“时钞法久不行,新钞一贯,时估不过十钱,旧钞仅一二钱,甚至积之市肆,过者不顾。以十贯钞折俸一石,则是斗米一钱也:小吏俸薄无以养廉,莫甚于此。”[12](卷27,成化二年三月辛亥)此后,官员亦很少去关支其所折之钞。

弘治六年后,各关税收大多改征银两,钞法名存实亡。宝钞“惟官府行之,然一贯仅值银三厘钱二文。民间得之,置之无用。”[13]至弘治十六年,“令两京文武官折色俸,每米一石折钞二十贯。”

表面上米钞比价提高了,然而这一记录无疑在向世人宣示:在民皆弃钞不用的情况下,朝廷仍在用以米折钞的办法掩饰其对官员薪俸的克扣。

(二)折支胡椒与苏木胡椒是一种调味品,苏木是一种染色品。中国虽产有胡椒与苏木,但明初产量极低,其使用或由朝贡贸易而得,或直接从东南亚各国购得。因而,在明人眼中,胡椒与苏木始终是一种奢侈品。以胡椒与苏木折支官员薪俸始于永乐二十二年。是年,令在京文武官员折俸钞俱给胡椒、苏木,胡椒每斤准钞一十六贯,苏木每斤八贯。宣德九年,仍令两京官员俸钞以胡椒苏木折支,胡椒每斤准钞一百贯,苏木每斤五十贯。而八年的米钞比例为钞十五贯折米一石,这相当于胡椒每斤折米6.67石,苏木每斤折米3.33石。与永乐二十二年相较,椒、木与米的比例增加了三倍多。两京官员本用于养家糊口的俸米被换成一堆调味品与染料,不知其如何消费。但目前我们已知的是,这一举措使许多官员大为不满,为照顾众人情绪,朝廷不得不于正统元年诏令:在京文武官折色俸,每岁上半年折钞锭,下半年折胡椒、苏木。成化七年,以椒、木不足而甲字库绵布有余,从户部尚书杨鼎之请,将下半年的折色俸由胡椒、苏木改为绵布。

(三)折支绢布与衣服折绢之例始于宣德六年,初定每年的十一、十二月折绢;正统十四年十月,改为七、八月;天顺七年改为四、五月;弘治十三年,南京吏部等衙门题改为四月。[14](卷16,秩序本末)后为定制,即每年四月折绢。折布在每年八月,此例始于正统九年。

宣德六年的诏令中规定:以承运库中的生绢折支在京文武官员的俸给,绢每匹折米二石。七年,令官员月支本色俸中的一石,以两京赃罚库衣服布绢等物验值折给,此赃罚库抵俸之始。八年,令两京文武官员折色俸,每钞十五贯折米一石,仍以十分为率,七分折绢,三分折布,绢每匹准钞四百贯,布每匹二百贯。此即以米折钞,再以钞折绢折布。计算一下米绢、米布之间的比率,分别为绢一匹折米26.7石,布一匹折米13.3石。仅仅两年,官员所用折捐之米就比宣德六年的绢每匹折米二石增长了13倍还多。

景泰七年,以甲字库三梭布折在京文武官俸,布一匹准绢一匹,亦即将折色俸中的七分绢也按四百贯的比率折成布,本来绢布之间比例是2∶1,此时变为1∶1,官员折色俸又有减少。

成化七年,户部尚书杨鼎以京库椒、木不足,而甲字库多积棉布为由,奏请将原来的上半年折钞、下半年折椒、木改为折支棉布,令“以时值估之,阔白布一匹,可准钞二百贯。请以布折米,仍视折钞例,每十贯一石。”当时,“钞法不行,钞贯值二三钱,已是米一石仅值钱二三十文。至是,又折以布,布一匹时估不过二三百钱,而折米二十石,则米一石仅值十四五钱也。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有司朦胧奏请,遂为常例。”[12](卷97,成化七年十月丁丑)后自成化十一年至十三年,官吏折俸皆未支领。成化十六年因户部尚书陈钺奏请让官吏到甲字库领取阔白三梭布以充成化十三年的折俸,遂定文武官吏俸粮折布例,标准为布一匹抵米三十石。较成化七年,一匹布又要多费官员十石米。然而此时“三梭布一匹,极细者不过值银二两,而米价遇贵则有一石值银一两者。今布一匹折米三十石,轻重已自悬绝,后乃至以粗阔棉布值银三四钱者,亦抵米至三十石,则是粗布一匹而价银至三十两,自古所无也。”[12](卷205,成化十六年七月丙申)

(四)折支盐茶与其它按《明会典》记载:折盐之例始于景泰元年。是年,因龙江盐仓检校批验所积盐较多,遂令以此折支南京文武官员本色俸,每盐五十斤折米一石。《明史·盐法》认为:“景泰三年始以盐折给官吏俸粮,以百四十斤当米一石。”《南雍志》附会前说。同时认为九月折盐,二八兼支,亦始于此。盖二者所指范围不同,前指首次折盐之例,后指多数官员折盐之始。嘉靖二年,南京户部题准:每青盐一百斤及米二石,俱折铜钱一百六十文,四六兼支。六年,南京户部奏准照旧二八兼支。至隆庆元年令:南京大小文武衙门自隆庆元年起,至隆庆三年止,每年九月,官员俸粮折盐,俱以四六兼支,照依时估扣放,以后年份照旧二八兼支。并盐斤续收数多,临期再行议处。[5](卷42,南京户部·官吏俸给)

折茶。明代多用茶与周边民族交换马匹,边省多设仓储茶,积茶既多,便需处理,因有折茶之举。洪熙元年,谕令将四川积茶照依当地时价折与官员,以充俸给。正统六年,以甘肃积茶折官俸,茶一斤折米一斗。八年,改令茶一斤折米一斗五升。石米仅得茶六斤余。

折麦。开折麦之端者当为太祖,洪武九年令官吏月粮以米麦钞兼支,米麦价格之比为10∶8,然是时太祖之折,究非定例。宣德四年首定折麦之例,凡十一月折麦,三七兼支,即七分米,三分麦,每麦一斗折银四分。

(五)折支银两据《明会典》载,官俸折银始于正统元年,最先始于武职官员。是年,“议准在京军官本色俸米,与南京关支不便,令每石折银二银五分解部,转送内库缴纳,以便支给。武职

俸折给定例始此。”《廿二史札记》认为:“成祖迁都北京,以漕运不便,百官俸米,皆令赴南京关支,惟英国公张辅,以功大许北京支领。其百官俸米,领票后卖于商人赴领,每十石止值银一二两。周忱以江南正苦粮重,建议量折银,每石银四钱,以充百官俸。折银之例始此。”《明史·食货志》亦有相似记载,时副都御史周铨上言:“幸在各(卫)官俸支米南京,道远费多,辄以米易货,贵买贱售,十不及一。朝廷虚糜廪禄,各官不得实惠。请于南畿、浙江、江西、湖广不通舟楫地,折收布绢白金,解京充俸。”[11](卷78,赋役)后江西巡抚赵新、户部尚书黄福相继请。遂定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凡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共四百余万石,折银百万余两,入内承运库,谓之金花银。此处应注意的是:《明会典》中的折银是指官俸折银,《廿二史札记》与《明史》指的是百姓交纳的充当官俸的那部分税粮折成银两。因而,俸粮折银的根源在于漕运困难,此时的朝廷已渐渐认识到了银作为一种货币,具有体积少,便于携带的特点。

景泰元年,在京文官支俸南京者亦照武官例折银,但愿与不愿,任随其意。三年,令京官折色俸于太仓库收贮的折草银内照行使价值支领,每钞五百贯折银一两。如按前定石米十五贯的比例计算,银一两当抵米三十余石。七年,令钞七百贯折银一两,如许,银一两当抵米四十余石。回过头来,再与所收金花银比例相对照:每米四石抵银一两。取之于民与发之与官的比例,相差几许,了然入目。

据《明会典》载:成化二十年,令五府六部等衙门官员三分、四分本色俸,每石暂折银七钱,以后如旧例。至孝宗即位,重令上述衙门官员的本色俸折银关支。至此,银占据了在京官员本色俸中的大部分。弘治四年,折银官员的范围又扩至在京各卫经历等该支南京本色俸者,米一石折银七钱。至九年,题准:官员薪俸粮米每石折银七钱,起解两京户部交纳支给。此处无任何定语修饰,盖指两京大多官员之多数本色米。折银官员之范围渐渐扩大。此时物价何如?据马文升于弘治八年所言:“丰年用粮八九石,方得易银一两。”[15](卷8,陈灾异疏)即是平常年景,石米至多用银二钱。如此,官员俸米所折之银,能买其俸米数量的三四倍,甚至更多一些。银作为货币,其所具有的价值稳定的特点渐渐显示出来了。

嘉靖七年,各处交纳的官员折俸中的绢与布,亦折银解部,以便支给,绢一匹折银七钱,布一匹折银三钱。绢布之间的比例仍约维持在2∶1上,但绢一匹与米一石皆折银七钱,即为绢米之值相等,这样,俸米折绢时又是如何一个比例?仍按绢一匹折米三十石?不得而知。但这一举动的意义很大,将官员折色俸中下半年的绢布亦折成银两,如此,银在整个薪俸中所占比例日增。之后,又陆续将一些京城郊区之卫,如通州右等卫官员,以及锦衣卫乌龙潭等仓官的薪俸转折银两。

隆庆六年,除本色米外,令在京文官的折色俸银、钱兼支,其中九分支银,一分支钱。银钱比价为:金背钱六厘,每八文折银一分;火漆钱二厘,嘉靖镟边钱二厘,俱每十文折银一分。官员之折色俸几乎已全折为银,明官员薪俸折银正逐渐走向成熟。

至万历年间,官方典章中已不称薪俸或俸粮、俸米之名,而称其为俸银。如《明会典》所记:“万历九年题准,行在京各府卫掌印官查将各官关支俸银,如有事故等项,即行截日扣送太仓库。”明官员的薪俸在百般折腾之后似乎终于找到了其最后的归宿,并一直为清所沿袭。

(六)明中后期官员俸给的折色规范明代官员薪俸经历了前期的折色变化后,至明中后期渐趋规范。其中,“凡官员俸给,有本色,有折色。本色三:曰月米,每月一石;曰折绢米,岁两月;曰折银米,岁十月。后定绢一匹折银七钱。折色二:曰本色钞,曰绢布。折钞后又分上下半年之例,上半年支本色钞锭,下半年以胡椒、苏木折钞关支,后又以棉布折支。每俸一石,该钞二十贯;每钞二百贯折布一匹,后又定布一匹折银三钱。其本色钞锭不敷,或将赃罚、广盈等库附余绫罗绢布衣物等件折支。”[5](卷39,户部二十六·廪禄二·俸给)

表2

官品岁俸本色俸本色俸内折色俸折色俸内

(石) (石) 实支米(石) 折银数(两) (石) 折银(两) 折钞(贯)

正一品 1044 331.2 12 204.82 712.8 10.69 7128

从一品888 284.4 12 174.79 603.6 9.05 6036

正二品732 237.6 12 144.76 494.4 7.41 4944

从二品576 190.8 12 114.73 385.2 5.77 3852

正三品420 144.0 12 84.70 276.0 4.14 2760

从三品312 111.6 12 63.91 200.4 3.00 2004

正四品288 104.4 12 59.29 183.6 2.75 1836

从四品252 93.6 12 52.36 158.4 2.37 1584

正五品192 75.6 12 40.81 116.4 1.74 1164

从五品168 68.4 12 36.19 99.6 1.49 996

正六品120 66.0 12 34.65 54.0 0.81 540

从六品 96 56.4 12 28.49 39.6 0.59 396

正七品 90 54.0 12 26.95 36.0 0.54 360

从七品 84 51.6 12 25.41 32.4 0.48 324

正八品 78 49.2 12 23.87 28.8 0.43 88

从八品 72 46.8 12 22.33 25.2 0.37 252

正九品 66 44.4 12 20.79 21.6 0.32 216

从九品 60 42.0 12 19.25 18.0 0.27 180

资料来源:《明会典》卷39,《户部二十六·廪禄二·俸给》。

分析上文及上表可以看出,明中后期官员的本折色有如下变化:一、官员无论品级高低、俸粮多少,每人每月关支之米皆为一石,一年仅十二石。其余皆为折色。二、官员本色俸中除岁支米十二石外,其余之米,原来每年有两个月折支绢,十个月折银;后来,又将绢改折银,每绢一匹折银七钱。如此,本色俸中除岁米十二石外,其余之米皆折支银两。三、官员折色俸中的本色钞,分上下半年关支:上半年支钞锭;下半年开始支胡椒、苏木,后被棉布代替,再后又由布改折银。其折色比例:米一石折钞二十贯,钞二百贯折布一匹,布一匹折银三钱。到最后,官员薪俸基本由三部分构成:米、钞、银。其中银所占比例最大,米最少,钞锭所占比例虽不少,但因其本身的极度贬值,多数官员已不再关支,薪俸中的这一部分收入已经微不足道。至于折色俸中的绢布,是在钞锭不足或赃罚、广盈等库有余之时,方才折支,并非常例。这样,银最终占据了薪俸中的统治地位。

三、官员的职田及变化

明代官俸最薄的另一表现是停止了颁授职田。“前代官吏,皆有职田,故其禄重。禄重则吏多勉而为廉。如陶潜之种秫,阮长之之芒种前一日去官,皆公田之证也。……《太祖实录》:洪武十年十月辛酉制,赐百官公田,以其租入充俸禄之数。是国初此制未废,不知何年收职田以归之上,而但折俸钞,其数复视前代为轻,始无以责吏之廉矣”[8](卷12,俸禄)。《谷山笔@④》亦言:“唐时,百官皆有职田。……宋时犹有职田。惟本朝官仰俸薪,别无给赐,郡邑所在,田皆起科,亦不闻有公田之名。惟边方大将有养廉地土,颇收其入,以代公费,有职田遗也。”[16](卷9,月俸)可知,明初确有公田之授。先是,“增尚书行省参政公田禄各百石”。[17](卷63·禄秩)至洪武十年十月,“赐百官公田,以其租入充禄,指挥没于阵者,皆赐公田。”盖此时天下甫定,人口较少,土地有余,而各级官员又在太祖一统天下的斗争中立有汗马功劳。“制赐百官公田,以其租入充俸禄之数,公、侯、省、府、台、部、都司、内外衙官七百六十人,凡田四千六百八十八顷九十三亩,岁入米二十六万七千七百八十石。”[2](卷115,洪武十年十月辛酉)

官员公田于何时因何缘由收归于上,诚如《日知录》所言,不得而知。公侯之授田与归田,俱有详尽之记录。百官授田之说,一般典籍亦俱有记录。废田一举,影响如此重大,有关典章却不记载,不知为何。是时人漠然于此,抑或有难言之隐?有关史料尚待发现。

(一)养廉田《谷山笔@④》所提之养廉田,是颁给各边镇守等官的田地。顾名思义,为求官员养廉而赐予之田。明初,边将并无此类田地。后来边防将领或令军士开垦荒地,据为己有,或向朝廷多所奏讨,并渐至侵吞官田或屯田,益发不可收拾,且重役军士,索掠不已。因其所有多寡不均,又有竞相攀比、加倍猎取的嫌疑,朝廷遂于正统四年对其私占之田加以承认。同时清查其占田数额,规定其占田标准:“镇守给水旱田各十顷,副总兵各半之;分守并监枪、游击各旱田十顷,守备半之;原无者,各给水田一顷;永为养廉定例。余听给舍余人等承种纳税,毋得数外滥给、侵占。”[18](卷58,正统四年十二月癸卯)朝廷本意无可厚非,原为体恤将官与士兵,使官有养廉之

地而无苛兵之举。定例实施初期,亦有一定效果,然人之贪性究不可治,此后总有假借养廉之名,而行侵贪膏腴田地之实者。

(二)优免田边将既因侵占而得“养廉”之田,而文武百官薪俸之低,侵贪之举势所必然。对官员日益增多的土地如何处理,渐渐亦被提上日程。正德十六年二月,户部定优免则例:“京官三品以上免田四顷,五品以上三顷,七品以上二顷,九品以上一顷,外官递减至无田者准田免丁等。”[19](附录)明代官员无职田,哪得如此之多的土地可以优免?这一则例给人一种提示,即最晚至正德年间,官方已经默认官员占有至少上述规定数目的土地。可知,明中后期,如同对待边将一般,亦对文武官员所占之田加以承认并规定其数量。这样,本已极为盛行的诡寄、飞洒、花分、投托、影射、冒匿之弊日甚一日,许多有识之士对此大为不满,上书评击者纷纭而至。呼吁尽快“申明旧制,以苏民困。”[20](卷21,嘉靖元年十二月癸巳)

此种情况下,朝廷分别于嘉靖十年与嘉靖二十四年重新制定了优免则例。

表3

品级嘉靖十年的优免则例嘉靖二十四年的优免则例

优免粮额(石)优免定额(丁)优免粮额(石)优免定额(丁)

一品20 20 30 30

二品18 18 24 24

三品16 16 20 20

四品14 14 16 16

五品12 12 14 14

六品10 10 12 12

七品8 8 10 10

八品 6 6 8 8

九品 4 4 6 6

资料来源:《明会典》卷20,《户部·赋役·优免》。

此时的优免则例以粮食数量而非田亩数量作为标准,单位不同,似无法与正德之制比较其升降。但在何师曾的《均赋论》中有如此议论:“议粮一石准田十亩,则京官一品免田二顷,九品四十亩耳。”[21](卷95,均赋论)盖当时之标准以多数地区的石粮准田十亩的状况而定,而何师曾所论当指嘉靖十年之例。嘉靖十年定例中虽增加了人丁的优免,免田数量却大为缩减,以至众说纷纭,又皆认为此例太严,尤其江南地区,因其亩产粮食普遍较高,细算下来“京官一品仅免田五十三亩有奇,下逮九品则十亩有奇耳”,更是人情沸沸,群起反对。由此,嘉靖二十四年重定优免则例。重定之例无论在免田之额还是在免丁之额上,较前皆有大幅度增长。可以想见,嘉靖之时,官员拥有的土地数量之多,拥有土地的官员数量之多,已达左右朝廷的程度,朝廷不得不有所妥协,承认其部分私占之地为合法拥有。

四、官员薪俸的特点

太祖出身农民,对各阶层的人情世故了解很深,即位后,他制定的许多规章制度便带有明显的经验之谈,薪俸制度亦不例外。明初各级官员的薪俸数量“视前代差已薄”。[22](卷35,官俸)盖太祖在施政过程中,与前代经验相比较,对自己的阅历更为相信一些。而且,在他的观念中,官员是为民做事、为民服务的,是作为民众的仆人而存在的,因而,官员的薪俸只要达到足够养廉用度后略有剩余的程度即可。太祖制定的薪俸低基准正是出于这一目的。

明代官员薪俸的最大特色便是它的折色变化。洪武时期,官员薪俸基本全支本色俸米。永乐年间,因漕运困难,开始改支折色。官员关支之俸除月米外,有钞、胡椒、苏木等,后来,又有绫罗绢布、衣物、盐、茶、钱等,最后趋向于银。而且,折色及其比例的制定悉按朝廷的需要。如永乐年间,由于对外贸易中大量输入胡椒、苏木,使仓库积压严重,因有折俸钞俱给胡椒、苏木的举措。折绢、折布以及赃罚库衣物也是起因于仓库中的绢布多年积压,恐年长日久,腐烂损坏,因折与官

员。折支盐与茶的原因亦与此大同小异。可以看出,明代官员折色俸的性质有些类似于朝廷直接向臣下推销其剩余产品。无论何物,只要朝廷消费不完,有损毁之忧时,便高价“抛售”给官员,而且,以朝廷的威力,丝毫不问此物是否为其臣子们的所需之物,更不给其臣子们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此外,因朝廷规定的折色比例远远低于市场物价,官员用薪俸所折之物在市场只能换回极少的必需品,高者为原来的几分之一,低者仅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更有甚者,有些物品乃严禁私贩之物,如盐、茶等,竟不知官员对之如何处理。如此,清廉官员竟有人不敷出者。如正统元年,副都御史吴讷上言曰:“洪武间,京官俸全支。后因营造减省,遂为例。近小官多不能赡,如御史刘准由进士授官,月支俸米一石五斗,不能养其母妻子女,贷同道御史王裕等、刑部主事廖谟等俸米三十余石。去年病死,竟负无还。”[22](卷35,官俸)奉行廉洁的结果竟是贫穷潦倒,有鉴于此,多数官员便走上了贪取之路。如成化元年,国子监助教李伸在其所上奏疏中指出:“今有司俱无全俸,类多折钞,衣食不足,未免苟取于民。”[22](卷35,官俸)明官员薪俸之折色亦使其官员之品质大打折扣。

明官俸制的另一特点便是它的折银趋势。其变化历程,上文已有论述。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代,俸给折银只是一个趋势,它并没能达到完全折银的程度,直至明中后期,官员薪俸仍然是货币与实物同时关给,其主要构成仍为银、钞、米、绢、布等,只不过银在其中所占比例日增,最后达到占据主导地位而已。总之,整个明代,银始终没能完全排挤掉其它所有成分而完全垄断薪俸的构成。

收稿日期:1999-03-18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火加文

@②原字王加常

@③原字滢的繁体去玉加火

@④原字尘的繁体土加一横

@⑤原字广里加禀下

【参考文献】

[1]陈仁锡.皇明世法录[M].明崇祯年间刻本.

[2]明太祖实录[M].台北:史语所校勘印本,1968.

[3]黄训.名臣经济录[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夏燮.明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申时行.明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9.

[6]朱国祯.皇明大政记[M].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7]傅凤翔.皇明诏令[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8]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9]余继登.典故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3.

[10]明英宗实录[M].台北:史语所校勘印本,1968.

[11]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2]明宪宗实录[M].台北:史语所校勘印本,1968.

[13]陆容.菽园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3.

[14]黄佐.南雍志[M].南京: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影印本,1931.

[15]御选明臣奏议[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于慎行.谷山笔@④[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7]钦定续文献通考[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明武宗实录[M].台北:史语所校勘印本,1968.

[19]涂山.皇明制书[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

[20]明世宗实录[M].台北:史语所校勘印本,1968.

[21]黄宗羲.明文海[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2]徐学聚.国朝典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明清史论文丛】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新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1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2060 【摘要】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200005 【原刊页号】153~159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200103 【标题】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新 【作者】田澍 【作者简介】田澍1964年出生,甘肃通渭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朱元璋研究会理事,甘肃省历史学会理事。出版《朱元璋传》(合著)、《宦官》等3部专著,并在《文史》、《光明日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并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奖。 作者单位:西北师大 【正文】 祖制与革新是中国古代社会里长期存在着的一对矛盾,处理不好必将引起政治的混乱乃至王朝的崩解;处理得当将对革新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嘉靖前期革新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比较全面地认识祖制与革新的利弊关系,纠正将祖制与革新完全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 一 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一提起“祖制”,多数人将其视为僵化和陈腐的代名词,并把祖制与革新简单地对立起来,把抨击祖制者誉为改革者,把维护祖制者斥为保守者。事实上,祖制的内容非常广泛,它既包括某一王朝立国的根本制度,又包含各项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规。显然,不可能在全盘否定祖制的前提下来顺利地推进任何改革。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的改革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王朝更替时的因革,二是某一王朝内部的鼎新。两者之中,以王朝更替时的因革较为剧烈,其显著表现就是对文物典章的重大变革,但是,这种变革绝不是与前朝体制的断然决裂,而是继承与革新的统一。史籍中所谓“汉承秦制”、“唐承隋制”、“金承宋制”、“明承元制”、“清承明制”等等,就是此意。改朝换代时的变革如此,王朝内部的变革更不例外。换言之,任何革新都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写字,而是与继承形成了矛盾的统一体。离开了继承,就不可能有革新。 在正德、嘉靖之际,明代上层人事更迭,时政因此发生巨变。世宗与“大礼新贵”张璁、桂萼、霍韬等人对洪武祖制在政治变革中的作用给予新的诠释和认识,并以其为利器,将有违祖制的重大弊政尽可能地予以革除,在中国古代改革史上写下了特殊的一页。 长期以来,学界一味地推崇杨廷和在武宗暴卒之后所推行的所谓“嘉靖新政”,把杨廷和等人在匆忙中拟定的世宗即位诏书视为其推行新政的纲领性文件。其实,这种以即位诏书来确定革新的作法并不具有说服力。因为从明成祖开始,明代诸帝皆有革除前朝部分弊政的即位诏书,以示更新。如果把世宗即位诏书视为革新纲领的话,那么,其他诸帝的即位诏书皆可如此对待了。与大多数君主的即位诏书一样,世宗即位诏书的除弊对象仅仅局限于正德元年正月至十六年四月之间的部分败政(不包括弘治十八年五月至十二月间的武宗乱政),弊政款数虽多,但其结构与内容并无特殊之处。所不同的是,杨廷和等人是打着恢复孝宗政治的旗号来推行所谓嘉靖新政,把纠正武宗的部分乱政当作其最高的政治理想,故不愿也不敢追溯正德弊政的源流。更甚者,他们公然割裂孝宗弊政与武帝弊政之间的联系,敦促世宗效法孝宗而革除武宗弊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将孝宗与明太祖相提并论,并为此而引发了“大礼议”。李洵先生曾精辟地论道: 杨廷和一派所提出的议礼方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不使世宗以藩王独立系统继承皇位,而必须纳入孝宗以来的统系,在政治上必须继承孝宗的政策,执行孝宗的制度。这在杨廷和一派炮制的即

美国两党制的利与弊

美国两党制的利与弊 一、美国两党制的由来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两党制国家。长期以来,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共同维系着美国政治的稳定与发展。在美国建国之初并没有政党之争,那么,美国的两党制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美国的政党产生于联邦政府建立之后。从第一届国会开始,围绕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经济政策,在国会形成了支持与反对的两个稳定的投票集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和以杰斐逊为首的共和党,后者于1794年改称为民主共和党。后来,这两个派别几经分化、改组,直至南北战争前正式建立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后它们轮流执政,正式形成了两党制度。 由于汤姆斯·纳斯特绘制的一幅政治漫画,用“象”代表共和党,用“驴”代表民主党,大象稳重,毛驴倔强。从此象和驴成了两党的标志。每逢大选之年,两党的支持者也常常举着“象”、“驴”的标牌来进行竞选宣传,故被世人称为“驴象之争”。 这种党派之争有何利弊呢? 二、美国两党制的弊端 两党因竞争而互相诽谤、两党竞选均要花巨额资金、两党内外政策有时不连续。 8党制两党制各党派执掌政权往往彼制衡导致政策难确定、贯彻、执行造政治行政效率党制带政府更迭频繁 三、美国两党制的益处 两党制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强化了竞争,迫使两党不断地调整对策以适应民众与社会需求;同时也迫使其不断选出杰出的人才,从而推动政治的清明、有效。 竞选中各党激烈的角逐,你争我夺,竞选后,执政的和在野的也相互对峙,不断攻讦,看起来势不两立,实际上它们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不管哪个党或哪些党上台,都是代表资产阶级执政,轮流执政正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长期统治。 两党制的两个党互相制约、监督,形成了对权力的一种制约机制,确保了政局的稳定,具有进步意义。 党制对协调美国社会矛盾与利益冲突、维系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运作有重大作用。

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论文发表

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论文发表 当今时代,人类正在走向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新世纪。科学技术革命的进程,正以亘古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并给人类带来无可估量的价值。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论文发表篇1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而,社会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人类得到了实质的进步;但另一方而,人类社会在前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非线性关系 1.社会发展概念的现代诊释 社会发展是一个在理解上歧义颇多的概念。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往往使用着不同的标准。 在一般的理解中,社会发展通常指的是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富足,也就是说,偏重于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在这里,用以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的最高的标准,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在这种理解中,生产力标准之所以是最高标准,是因为人们相信,它与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道德风尚、文化水准等标准相比,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它还是

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反思人类历史,我们发现,这种理解将社会发展与主体发展绝对对立起来,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富有、经济增长直接等同起来,必然忽视社会发展概念内含的生命内核和情感价值,使得社会发展概念成为没有主体、没有主体丰富实践内容的空壳,出现生体的空场,导致社会发展价值向度的偏离即重物的尺度重事实判断轻价值判断。为此,我们在阐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这个论题之前,特别需要对传统的理解进行清理,对社会发展概念作出现代诊释。 2.科技进步的负而效应 历史上,许多学者往往形而上学地将社会发展理解为绝对地向文明、道德、理性、自由、平等迈进。这是一种机械的社会发展进化模式论,它回避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对抗性,对人类前景充满了盲目的乐观情绪,对社会发展问题缺少辩证态度。 黑格尔认为,历史进步是社会矛盾的内在发生及其解决,恶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否定性是肯定性固有的环节。他说:队不完美的东西进展到比较完美的东西,便是进步;但是不完美的东西绝不能被抽象地看做只是不完美的东西,而应该看做是牵连着或者包含着和它自身恰好相反的东西。这些思想家在社会发展问题上都表达了非凡的辩证智慧。只有从这种辩证智慧而不是机械论的观点出发,才能客观地去而对科技进步所导致的负而效应。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具有多方而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是破除旧

论明清科举制度

太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中文题目贡院规制对明清科举制度的影响 英文题目 The regul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开题报告内容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从隋唐创立至清末废止,对于科举制度的研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然而对于科场之上针对舞弊与反舞弊的斗争所形成的贡院规制的研究却很少。研究贡院的一系列规制意义重大,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是古代考试中最完善最成熟的,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典范,而定型在明清的贡院以及规制有着自己本身的一套严格的考试程序,指定的考试法规和严厉的惩罚制度从法律上也保证了科举考试的正常进行。科举制度在贡院规制的引导之下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目前学术界在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以及刘海峰的《贡院——千年科举的背影》中提到了贡院及其规制的形成,在冯海清的《河南贡院与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结》中讲述了贡院的终结。通过刘海峰的《中国科举史》一书了解到贡院通过对报考人员资格的审查、考场地点的设置、考试评卷的标准、录取任用等各个环节,逐渐建立起一系列的比较严密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惩罚措施,来保证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选拔优秀的人才。但是大多数的文章只是在讲述贡院,而对贡院规制的研究除了刘海峰的《中国科举史》有所体现外,其他的仅体现在对待舞弊现象的防治手段上。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贡院与科举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了贡院规制对明清科举的积极意义,这个部分又是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分别是贡院规制促进科举向公平公正方向发展,促进了科举考试的法制化,确保了科举的严密化以及权威性。第三部分是是从贡院规制对明清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方面来分析的,作为衰落的封建制度的一部分,其死板僵化和对人性的扭曲也非常突出 三、研究步骤与进度 2011年 11月——搜集资料,确定选题 2011年11月—2012年2月:进行文章材料搜集并到当地文联进行访问 2011年11月——2012年3月初:撰写开题报告 2012年3月15日——4月20日: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 2012年4月25日——5月20日:修改论文,完成论文二稿 2012年5月21日——5月28日:完成论文三稿,定稿 2012年6月2日——答辩

【明清史论文丛】明代的中日勘合贸易与倭寇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2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3540 【摘要】 【原文出处】文史哲 【原刊地名】济南 【原刊期号】200204 【原刊页号】141~145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200206 【标题】明代的中日勘合贸易与倭寇 【英文标题】China-Japan Kan-He Trade and Japanese Pirates in the Ming Dynasty SHI Xiao-hong (Editorial Department, Journal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 Shando ng, Jinan) 【文章日期】2001-12-10 【作者】时晓红 【作者简介】时晓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山东济南250014 时晓红(1963-),女,山东沂源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 【内容提要】明代中日勘合贸易的兴始和断绝,都与倭寇问题相关联。永乐年间,明廷希国以勘合 贸易换取日本政府对倭寇的抑制,然而,由于日本政局的变化,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并导致了 勘合贸易的断绝。宣德八年以后,以消弭倭寇为切入点,中日勘合贸易再度恢复,由于在勘合贸易 中日本实际上占据着主动地位,使勘合贸易成为明朝沉重的包袱,并最终因倭寇问题导致了嘉靖年 间勘合贸易的再一次断绝。 【英文摘要】The commencement and discontinuity of the China-Japan Kan-He Trade in th eMin Dynasty are all related with Japanese pirates. During the YONGLE peri od, Kan-Hetrade method was adopted with a view to getting support from Jap anese government torestrain Japanese pirates. Due to the political changes in Japan, the kind of trademethod ended up with no good results, which ca used the first breaking off of the Kan-Hetrade. In order to completely des troy Japanese pirates, China-Japan Kan-He trade wasrestored from the eight h year of the XUANDE period. In respect that Japan was in thesuperior posi tion in the Kan-He trade, which made a heavy burden on the Ming Dynasty, t ogether with the problems of Japanese pirates, Kan-He trade was cut off ag ain duringthe JIAJING period. 【关键词】明代/勘合贸易/倭寇 Ming Dynasty/Kan-He trade/Japanese pirates 【正文】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2)04-0141-05 一 明朝建立之初,为了争取日本纳贡称臣和抑制倭寇,对日贸易的限制并不严厉,但日本拒不奉 表称臣,反而支持胡惟庸作乱。明太祖遂决定彻底断绝与日本的往来,将日本列入不廷之国,永远 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变夺取了皇位,他希望通过加强对外关系,“招徕绝域”,使万国来朝, 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并企图借此消弭人们对他以非正当手段夺取帝位的不满心理,为此,即位不久 就改变了明太祖的对外政策,一时间,“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1](《成祖本纪》) 当时,日本与中国断绝交往已逾15年。从洪武十六年(1383)以后,明廷的海防力量有所加强,倭寇骚扰较洪武前期有所收敛。但日本九州南部和对马等岛屿的倭寇仍不时在中国沿海为患。明成 祖认为,消极防御只能减少倭患,却不能杜绝倭患,应当恢复中日邦交关系,开展两国贸易,通过 贸易使日本获取厚利,日本政府为了维护贸易利益,必然要主动抑制倭寇。明成祖这一借日抑倭的 认识,是中日勘合贸易动议的基础。

英美两党制概论

两党制概述 李攀 一、两党制的历史演进 两党制最初产生于十七世纪的“英国”,当时在议会中有两个政党:一个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辉格党(后改称自由党);一个是代表地主阶级和封建贵族利益的托利党(后改称保守党)。两党交替执掌政权,后来逐渐形成一种制度,被美国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采用。至今仍流行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英国是老牌的两党制国家,采取内阁制,君主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不掌握行政权。两大党靠竞选争夺下议院议员席位,获多数席位的政党为执政党,其领袖担任内阁首相,组织对议会负责的内阁,另一大党作为法定的反对党而存在。 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1)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A:辉格党与托利党先后交替执政时期;B:托利党和辉格党演变成保守党和自由党;C:工党取代自由党的地位; (2)英国议会内阁制中两党制的特点:A: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执政党不仅掌握行政权,也掌握立法权;B:两党采取集中制。 1847年美国著名画家汤姆斯?纳斯特绘制的一幅象与驴压跷跷板游戏的漫画,“象”代表共和党,“驴”代表民主党。这幅漫画的寓意是美国由两个政党一上一下轮流执政,共和党和民主党人看了这幅画,不但没反对,相反还赞赏。他们解释说,大象稳重,毛驴倔强。从此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党徽便分别为象和驴。每逢大选之年,两党的支持者也常常举着“象”、“驴”的标牌来进行竞选宣传,“象驴之争”便由此而来。美国是总统制国家,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选举上,竞选获胜的政党为执政党,失败者为在野党。 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它是到了19世纪50年代,才形成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对立。美国总统制下的两党制的特点: (1)两党制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A: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掌握行政实权。B:两党在议会中席位的多少与执政党和非执政党的地位无关。 (2)美国的两党制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 二、两党制的基本特点 两党制的主要特点包括: 第一,两党轮流执政。一个党在竞选中获取,成为执政党,通过政府工作来实现党的纲领和政策;另一个落选的党作为在野党和反对党监督政府的工作,挑剔政府工作的错误,并伺机取代其执政地位。这就使执政党必须在执政过程中既要推行本党的政策,又要照顾多方面的利益,考虑各方面的意见。 第二,在两党制情况下,一党在竞选中获胜就能全部掌握行政权,以本党的名义向选民负责。这样,执政党就能在行政机构中比较一致地推党和政府的政策,使政府明显地体现出执政党的意志。 第三,由于两党体制下是一党单独执政,政府一旦组成便比较稳定,不易出现内部意见不一致而破裂的情况。此外,由于一党独揽执政权,政策成败责任比

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论文

我国环境现况以及对其的保护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不可能的”梦想已经或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这确实很令人欢欣鼓舞,但残酷的现实却摆在我们面前: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沙漠化迅速蔓延、水土流失加剧、环境变化有增无减等。幸好,在20世纪中叶,人们终于觉醒了,认识到了他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享受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换取得来的。 正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正、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的结果。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下面是一些环境方面具体的表现: 一、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安全造成危害。全球气温迅速变暖,且在地球上这种变化是不均匀的,这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和雨量分布的变化,最终使干旱地区因地表蒸发量增大更加缺少降水,导致沙漠化范围扩大,农业萎缩,而潮湿地区气候变化也会造成水旱灾害频繁。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 由于热带雨林的破坏,每年约有近5万种无脊椎动物受到威胁,而趋于灭绝;高等植物每年至少消失一种。种类遗传变种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消失速度比物种灭绝速度更快。全球热带森林,80年代初,每年毁林114万h㎡,80年代末,每年毁林上升到1700—2000万h㎡,90年代已超过2000万h㎡,拥有全球50﹪物种的栖息地热带雨林面积比原有面积减少一半,生态系统多样性受到很大破坏。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20年,热带森林物种的损失非洲可达6﹪—14﹪,亚洲达7﹪—17﹪,拉丁美洲4﹪—9﹪。如果毁林速度加倍,物种消失将增加2—2.5倍。 三、土地沙化迅速蔓延 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已由六七十年代的1560k㎡/a,增加到80年代的2100 k ㎡/a,全国在80年代的沙漠(沙漠荒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53.3万k㎡,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9﹪有11个省区200多个县的3500多万人口、2000多㎞铁路、393万k㎡农田、493.3万k㎡草场受到沙漠化威胁。现在我国沙漠化的总面积为109万k㎡,占国土面积的11.4﹪;潜在沙漠化土地为15.8万k㎡。 ………… 针对这些问题,人们也做出了补偿,就拿对我国西部的开发来说,这次开发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了起来: 一、将生态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生态建设的重点在植被恢复。西部地区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可以减轻长江、黄河流域的洪水灾害。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中央确定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不用水浇灌植被就能成活的办法。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山上种树、山腰种果、山脚种作物”的经济沟,把以粮食换林草同生物多样性保护、扶贫脱困结合起来,使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在西部大开发中,要结

明清科举制度之名词..

明清科举制度简介与相关名词解释 一、一般情况 我国的科举制度历史悠久,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隋唐以来,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 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简单的叙述。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或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凡正式考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 童试要经过三次考试:县考(考官为知县),府试(考官为知府),院考(考官为学政也称学院,俗称学台)。童试参加者称儒生或童生(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学的称秀才,也叫生员,还叫进学(取得入学资格的意思)、入泮、游泮(周代诸侯的学校门前有半圆形的水池,称泮水,学校称泮宫)。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正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⑴乡试,⑵会试,⑶殿试。 (1)乡试 乡试是考取举人的考试。乡试一词是:乡里举士之意。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乡试有主考官(又分正副主考)和同考官。主考官由皇帝钦命。乡试共举行三场,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闱。参加考试的是秀才(廪生、增生、附生)、贡生、监生等。 但是在参加考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考试,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2)会试 会试,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春闱。会试的正副考官称为总裁,以大学及翰林出身的一、二品官充任。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贴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词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会试共试三场,每场三日,参加考试的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3)殿试 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公布进士之榜谓之“金榜”(甲榜)。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诗赋的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需经过候选,后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由特设的教习官(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内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各

明清史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2008-11-11冯尔康《明清史》2008年第3期点击: 698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冯尔康 《明清史》2008年第3期 摘要: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关键词:断代史/清史/意识形态/满汉关系 我对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及当前纂修《清史》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已撰写过《清史研究与政治》[1]和《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2]两文,如今再次进行简单地回顾,主要谈五点感想,不知当否,敬请清史研究同仁指教。 一、在断代史研究中清史研究改变了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清朝灭亡至今不到百年,在此以前,有清朝官修的专题式本朝史,这当然是属于传统的史学编纂类史书,而不是近代意义的史学著述;到了清朝末年,出现了体制外的民间对清史的局部研讨,而真正近代意义的清史研究,是在清朝灭亡之后。这种研究的起步,比起其他断代史,来得晚一些,特别是原始资料的整理方面,不同于清代以前的历代历史——史料整理早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所以清史的研究,无疑处于后进状态。我在20世纪50年代读大学本科时,喜爱隋唐史,获知隋唐史研究有陈寅恪、岑仲勉和唐长孺等大家,且陈氏、岑氏著述流传广,容易找到。及至五六十年代之际上研究生班,攻读中国古代史之明清史方向,发现明史方面有傅衣凌、吴晗、黄云眉、

高二政治美国的两党制2

《美国的两党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美国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发展比较完备的国家。政党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对行政管理制度、司法制度等都产生很大影响。美国每四年举行一次总统大选,人们将之称为“驴象之争”。驴,代表民主党;象,代表共和党。所谓驴象之争,就是指两党角逐总统宝座,轮流坐庄。实行两党制,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本课共三目。首先介绍了美国两党竞争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又从主要职能、组织结构和党纲、党纪等方面介绍了美国两党的特征。通过对两党的考察,指出了两党的实质。 全面认识美国的两党制,有助于学生把握美国的政治体制,认识其实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认识美国政党的特征。 2.了解两党制在美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3.认识美国两党制的实质。 (二)能力 1.运用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分析美国政治生活基本现象的能力。 2.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的观点和原理分析美国两党制的实质,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有关美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知识,对比中美两国政党体制的差异,使学生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心。 【教学重点】 美国两党制的特点和实质。 【教学难点】 美国两党制的实质 【教学提纲】 【教法学法】 (一)教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二)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3.2 美国的两党制 一、驴象之争的焦点 导入新课: 展示漫画:“驴象之争——四年大战一场,两年小战一次” 思考:(1)这幅漫画有何寓意? (2)列举自己知道的美国历史上的某位总统属于哪一个政党。 学生根据知识积累自主回答: 美国实行的是两党制,民主党、共和党每四年进行一次总统竞选,被称为“大选”;每两年进行一次国会竞选,两次“大选”之间的国会选举被称为“中期选举”。 展示资料: ①一百年来历届美国总统

科举制度: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 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有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举人一词,在元代以前,是指各地举荐进京参加会试的秀才;到明代,成了乡试合格秀才的专称。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读书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

【明清史论文丛】明初耕地数额考察

【数据库】人大全文1998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2576 【摘要】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805 【原刊页号】124~135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199806 【标题】明初耕地数额考察 【作者】田培栋 【作者简介】作者田培栋,1927年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正文】 据目前的明史研究,洪武时期有两个土地数字,一个是《明太祖实录》卷二一四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天下官民田地三百八十七万四千七百四十六顷七十三亩”;另一数字是《诸司职掌》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十二布政司并直隶府州田土总计八百四十九万六千五百二十三顷零”。究竟哪一个数字代表当时的实际耕地数字,学界多年来争论不休。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三月《诸司职掌》一书完稿,朱元璋遂诏令“颁布中外”。从此,该书记载的田土8496523 顷便成为最权威的田土数字,正德刊本《大明会典》及正德至嘉靖后修订的《后湖志》、万历重修的《大明会典》及清初编写的《明史》等书,都采用这个数字。再加上景泰六年户部尚书张凤奏疏:“洪武年间,天下征纳粮草田地山塘共八百四十万余顷”(注:《英宗实录》卷二五四。),嘉靖八年(1529年)詹事霍韬奏疏:“洪武初,天下田土八百四十九万六千顷有奇”(注:《霍文敏公文集》卷三《修书疏》。),进一步肯定了800 余万顷的记载,更增加了《诸司职掌》的可信度。 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和中国的学者曾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最近十几年,明史界又开展了讨论,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看法是“定位错误”观点。有人认为洪武时期湖广布政司在统计时,极可能在该地区耕地数字202175.95顷之前,多写了一个“二”字,这一笔误使耕地虚增了2亿亩。河南的耕地也极可能是在449469.82顷前多抄了一个“一”字,虚增了1亿亩。按此推理,《诸司职掌》记载的数字多写了3亿亩。对这一种观点,顾诚先生曾进行论驳,他说:“《诸司职掌》是遵照朱元璋的指示编纂的重要法典,成书之后又由他下令颁行中外,朱元璋并不是个昏庸的皇帝……如果出现这样明显的重大错误,他不能不发现或漠然处之。”又说:“当时造册书写数字的表达方式是‘几百几十万……’,不用阿拉伯数字,也就不可能出现多写‘一’字头、‘二’字头的问题。”(注:顾诚:《明前期耕地数新探》,《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顾文发表之后,仍有人坚持此种观点,只是另换说法,认为当时计算数字是用珠算,而珠算错位是完全有可能的。我认为,在明初严刑峻法之下,湖广、河南布政司的官员在统计田土时,怎能会出现相差10倍的定位错误呢?而且《诸司职掌》一书是由吏部尚书负责编撰,又由许多学识渊博的翰林儒臣集体参与,决不会出现这样重大的错误。 明初政府对田土总数的登记有两个系统:一是由户部负责根据全国黄册统计的数字,亦即《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的3874746顷,这一部分土地明朝称为“额田”或“赋田”,系实际纳税的土地。另一个系统是由吏部负责编纂的《诸司职掌》所记载洪武二十六年的8496523顷,即“额田”和全国可垦荒地的合计。本文拟就《诸司职掌》所记载数字的内涵、来源以及它与明代耕地扩大的关系作初步探讨,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宋元明初时期田土的内涵及其统计方法 根据史书记载,宋元明初时期田土的内涵十分庞杂,例如金华府属兰溪县仍保存了南宋时登记的土地种类:水田39 545亩,山陆地29 064亩,平田178 145亩,竹脚8 288亩,山桑17 933亩,竹xiāo@①8322亩,平陆35 705亩,屋基15 222亩,塘28 393亩,坟地8 013亩,杂木53 385亩,茶地146亩,桐果木15 699亩,石灰山280亩,柴山508 935亩,坊墩基地20 825丈,白地24 685亩。(注:万历《金华府志》卷六。)该县土地之中只有前五项应属农田,其他都是非农业土地。这种非农业的项目到明代更为繁杂,以浙江省为例,田土之中包括田、地、基、山、塘、荡、池、濠、

美国的两党制 教案

美国的两党制教案 第二框题 美国的两党制 一、【程标准】: 36 评述“驴象之争”的典故,结合实例,揭示美国两党制的实质。 二、【新教学】: (一)、政坛上的“驴象之争” 在美国,每四年要举行一次总统选举,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驴象之争”。1874年,美国一位画家创作了一幅漫画,画上有一个翘翘板,一边坐着一头驴,代表民主党;另一边坐着一头大象,代表共和党。这幅画的原意是讽刺两党轮流坐庄的美国政治现实,后来却为两党欣然接受。民主党认为驴子诚实、倔强、信守诺言,共和党则认为大象稳重、务实。所以,直到今天,驴仍是民主党的象征,象也一直是共和党的标志。“驴象之争”就是指两党角逐总统宝座,轮流坐庄。 、美国的政党制度——典型的资产阶级两党制 (1)、“驴象之争”的典故 (2)、美国两个主要政党

①民主党——驴 ②共和党——象 美国是实行资产阶级两党制的典型国家。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民主党、共和党在美国轮流执政,从未有过例外。目前活跃在美国政治舞台上的还有绿党、进步党等近三十个小党,但是这些政党从未执政,也没有对两党制构成过真正的威胁。 补充:说美国是典型的两党制国家,并不意味着在美国只有两个政党,事实上除了民主党和共和党之外还有其它几十个小党活跃在美国政治舞台上,只不过这些小党没有左右美国政局罢了。 相关链接: 第三党无力问鼎白宫,却可能对总统选举结果造成一定影响。XX年总统选举中,绿党候选人拉夫尔•纳德只得到2.7%的选票,但由于民主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得票差距非常微弱,有人认为正是纳德使民主党候选人戈尔无缘白宫。因为绿党以主张环保著名,吸引的主要是民主党的票源。 2、美国两党制的影响及其表现: (1)、影响: 美国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以及司法制度,都与两党制有着密切联系。

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论文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促进各个领域发展,加快了社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参与下,资本的分配形式发生改变,不是以工作量与工作时间进行计算,而是以知识技术的参与度进行资产的分配,重视知识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总体促进了社会发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从不同方面阐述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希望为研究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社会发展;影响 计算机技术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关系,计算机技术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同时社会发展为计算机技术发展提供了条件。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快速发展,拉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需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 1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1.1提高文化的传播程度 计算机技术对提高文化传播程度主要有三方面:首先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图片、视频、音频、课件等教学辅助工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符合现代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需要,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次计算机有超强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教师在科研研究阶段,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科技文化传播。最后,网络是现在宣传的主要阵地,通过网络可以进行民族文化传播,还可以与国外人士进行文化交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传播程度的改变,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 1.2促进经济发展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尤其管理信息系统在相应企业中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现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工具,现在企业内部办公基本都依靠计算机,改变传统办公方式,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都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进行初步了解,达成共识,谋求合作发展,实现企业之间双赢力度。企业与同行业在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在竞争过程寻求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利润最大化支持,企业发展核心因素就是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计算机技术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加快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 1.3计算机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计算机发展促进其它产业发展,比如电子商务、现代生物技术等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与创新,计算机技术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技术核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依靠计算机技术提高企业发展速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企业转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计算机企业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及决策起到重要作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计算机技术应用在社会发展过程存在的弊端 2.1计算机技术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Internet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现在人们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网络完成,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化,缺少直接沟通的亲切感,经常发展下去,容易促使人们之间产生隔阂,人与人之间更加陌生、冷漠,人的感情更加淡化,容易造成一些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出现对社会的恐惧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社会,但人们应该积极面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但还是要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工作中的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习入门的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习入门的参考书目 今天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网站上找着的,希望对于有益于想查找资料的吧友。我准备有时间看看这里的推荐书目。(也不知道国内北大是不是清史领域的NO.ONE,书目的入门参考价值还是有的。) 明清史研习入门 课程号:02132400 课程名称:明清史研习入门 周学时:2 学分:2 先修课程:中国通史(古代史) 基本目的 本课讲授明清史的基本线索、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七个专题,使高年级学生学生阅读部分基础文献,进行科研基本训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由基础课学习向断代史研习转变,提高分析能力,为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共32学时) 第1-2周: 一、研习明清史初步 1、认真阅读明清史名著,掌握明清史的基本框架――精读孟森《明清史讲义》等。 2、阅读明清史的主干文献,熟悉基本史料――《明史》、《明史记事本末》,《清史稿》、《圣武记》等。 3、学习作专题研究的学术史,关注中外学术前沿动态。 4、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3-4周: 二、明清史的基本线索 1、政治与政治制度 2、赋役制度与商品货币经济 3、社会动荡与转型 4、“心学”、理学与汉学、宋学 5、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 6、“封贡”外交体制与中西文化交融 实践活动:任选《明史》或《清史稿》中的一篇“本纪”,与相应一朝的《明实录》或《清实录》对照,编写一份某帝王简表。

第5-6周: 三、如何利用明清史研究的工具书 1、纸本工具书的种类。 2、纸本工具书的利用。 3、网络信息的查找。 实践活动:选择一部自己家乡所在县(或府)明清时期的一部方志,概述该方志的主要内容和纂修特点。 第7-9周(8周运动会): 四、明清制度史研习 什么是制度?内容包括政治制度(中央至地方机构、军事、法律)、经济制度(包括赋役、水利、钱法、商税、海关等),以及民族、宗教、边疆、宫廷、外交等。 制度研究的基本文献,以具体制度说研究方法。 实践活动:任选《大明会典》(万历)或《大清会典》(乾隆)中之一种,与《明史·职官志》或《清史稿·职官志》的一部分对比,条陈其异同。 第11-12周(10周为黄金周): 五、明清政治事件研习 研习政治事件的主要资料(明清《实录》、《起居注》、《方略》等官书,《上谕》、《朱批奏折》、题本等档案,文集、笔记等) 政治事件的分类(宫廷、军事、民族、民变、外交),以事例谈研究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始末、影响)。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 通过十周的学习,这门通识课让我获益不浅,在老师的讲解和同学小组的合作讨论下,我了解并知道了许多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以及东西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在学习中,我重点了解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与前景。在这里我谈谈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的了解以及对其背后的不足的一些看法。 一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把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启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形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 二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放的世界需要中国必须开放,它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规律,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我国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既对所有国家,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开放。开放不是依赖别人,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所利用。政权在人民手中,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巨大的发展。开放市场,引进外资,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市场。邓小平就说道:开放也是改革,不仅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当中国的经济体制前进一步,就会遇到旧开始朝经营权不断向地方和部门分散,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段扩大、管理手段更加接近国际通行做法。尤其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与转型,通过融入国际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生产体系与价值链创造,中国已经演变为全球的制造与贸易中心,并在2009年成为世界出口与贸易盈余的第一大国。在这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