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清史论文丛】明朝与八百媳妇国关系析论

【明清史论文丛】明朝与八百媳妇国关系析论

【明清史论文丛】明朝与八百媳妇国关系析论
【明清史论文丛】明朝与八百媳妇国关系析论

【数据库】文史哲全文数据库(1951-2004)

【文献号】2298

【摘要】内容提要:明初,位于现在泰国北部...纪末。洪武二十四年,明朝开始在这里设置官署...化交流。八百媳妇国向明朝朝贡,是作为一种政...保障自己的独立地位。明朝虽在这里设署授官,...平等;从经济交往看,明朝则得不偿失。明朝对八百媳妇国的睦邻...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明政府却极力保持封建主... 一明初,在今日泰国的版图...莱为中心的揽那王朝。明朝史籍将揽那王朝称为...。对于八百国的国王,明朝人称其为“刀揽那”

【分类】史学

【标题】明朝与八百媳妇国关系析论

【作者】朱亚非

【期号】199201

【总期号】208

【页码】47

【正文】

内容提要:明初,位于现在泰国北部的揽那王朝,被称为八百媳妇国。它兴起于13世纪末。洪武二十四年,明朝开始在这里设置官署,形式上确立了藩属关系,并日益加强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八百媳妇国向明朝朝贡,是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借以保障自己的独立地位。明朝虽在这里设署授官,但无统治权,两国政治上基本平等;从经济交往看,明朝则得不偿失。明朝对八百媳妇国的睦邻政策,外部原因在于北部、东部受强敌袭扰,只得稳定南邻;内因则是由于国内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明政府却极力保持封建主义经济结构。

明初,在今日泰国的版图上,并立着三个相对独立的政权,即:一、以南部阿@⑴陀耶城为中心的暹罗王朝;二、以中部城市宋加洛、彭世洛为中心的素可泰王朝;三、以北部城市清迈、清莱为中心的揽那王朝。

明朝史籍将揽那王朝称为八百媳妇国。因世传揽那部落酋长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八百媳妇⑴,又称八百国。

对于八百国的国王,明朝人称其为“刀揽那”,泰国史籍称其为“揽那泰”,可能是同音之转用。

八百国兴起于13世纪末,相当于中国的元朝。在此以前,泰国北部为强大的女王国所统治,女王国曾北御南诏,东拒真腊,保持了数百年之久的独立地位。而八百国仅是其中一个较大的部落,其jiàng@⑵界“东似乎是到湄公河,南与夫尧(泰国北部地区)接壤,北不到今日缅甸的景栋,而西与西南只能在红河东边,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都似乎不过数十公里,其幅员还不及我国的一个县”⑵。13世纪末,国王孟莱继位后,励精图治,利用北方强大的蒙元忙于西征缅甸、东征日本,无暇染指南方之际,采取远交近攻之谋略,联合南方的暹罗国(素可泰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修好,集中力量,对付女王国,终于在1292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吞并了女王国,1338年又占领了夫尧国,成为与中国南部相邻的一个强大王朝。

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八百国遣使入贡象及方物,开始与元结好。泰定四年(1327),八百国王招南通又两次遣使访问中国,表示愿意接受元朝的册封。元朝即在其地设蒙庆宣慰司都元帅府,以招南通任宣慰司都元帅。过了8年,又将其名改为八百宣慰司都元帅府,并赐给纱、钱币等以示友好。这样,八百虽仍为一个独立的政权,但在形式上已成为元朝的藩属国。自元朝皇庆元年到天厉二年(1312—1330),八百国曾8次入贡,双方一直保持着和睦友好的关系。到了明代,中国与八百的关系更为密切。据历史记载,自洪武二十一年至正德八年(1388 —1513),八百派使节到中国朝贡计有33次,明使回访4次。在《明史》中,八百被列入《云南土司》条目中,而并非列入《外国传》中,由此亦可见八百已成了明朝的“内属国”,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区域”⑶。

首先,明政府承认并维护八百统治者对所控制地区的权力。但也在此设置官署,授予八百国王以明朝的印诰、冠带、袭衣。

明朝从何时在八百设置官署,史书记载不一⑷,本人倾向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因为在3年前,八百曾派使臣向明入贡,这是明建国后首次与八百的接触,并开始初步了解了八百的情况。此时,八百也已从发展的顶峰逐渐衰落下来。它虽然仍控制着泰北,但南方强大的暹罗已对它形成了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形势,八百很希望依靠明朝为后盾,而明朝也希望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于是,始有洪武二十四年八百大甸军民宣慰司的设置。

永乐二年(1404),明曾将八百改封为二个军民宣慰司,“以土官刀招你为八百者乃宣慰司,其弟刀招散为八百大甸宣慰使,遣员外郎左洋往赐印诰,冠带,袭衣,命五年一朝贡”⑸。但明政府将八百一分为二显然是一种错误,其原因是不熟悉八百国情。当时的八百国王居清迈(即明封的八百大甸)。清迈成为八百都城始于1292年国王莱那征服女王国后。而清莱(即明封的八百者乃)只是八百的一个城市,因为它是八百王族的发祥地,1329年,八百第三个国王刀线甫曾一度将国都迁于该城。但几年以后,继位的国王福道刚又将国都迁回清迈。因为该城地位重要,永乐年间八百国王刀招散才派他哥哥留守。明初,也许朝廷中的一些官员误认为它是独立政权,才导致两分八百之议。然而,不久当弄清事实以后,明就将八百者乃宣慰司废除了。

得到明朝的封赐后,八百国王刀招散立即遣使到北京贡马及方物,表示感谢。由于八百国王接受明的封诰,也就从形式上确立了八百为明藩属国的地位。自此以后,明政府极为重视与八百的关系,如永乐二年“置云南木邦、八百大甸军民宣慰司经历,都事各一员……以云南各处土官不识中国文字,遇有奏报不谙礼体,命吏部各置首领官,择能书练于字事者兼任之”⑹。宣德时,又在会同馆内设八百馆,负责接待来中国朝贡的八百使节。在八百馆中,由八百教师蓝者歌负责讲授文字,蓝本人曾是八百使节,后为明政府所聘,留在中国⑺。八百国王不仅经常派使节入明朝贡,而且每当国内新王即位或发生其它大事,均告诉明朝,希望得到明的支持。甚至明万历十五年(1587)清迈被缅军占领,八百已分裂后,逃到清莱的一些王族仍致书明朝,要求派兵援助复国,重新恢复八百版图。这种关系一直维持到明末八百并入暹罗版图时为止。

其次,明接受八百朝贡,并给予大量赏赐,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往。

八百自从与明朝交往后,曾入京朝贡33次,每次使团都将八百所产的象、象牙、马匹、犀角、药材及金银器等献给明朝的皇帝,或由明朝官方收购,而明朝则以赏赐的形式给八百大量钞币、纱、棉、绢、瓷器等物品。对于八百入明的使节赐宴丰盛,还不时送给衣服、绸缎等日用品,以礼相待,优渥有加。为保证与八百联系的正常进行,明曾规定八百三年一贡,属于最优惠国待遇⑻,每次都发给八百使臣信符,勘合凭证和金字红牌,并令沿途地方官,护送使节,以免发生意外。当时,由于东南亚半岛各国经常发生战争,明政府送给这些国家做为朝贡贸易凭证的勘合与红牌经常丢失,影响了与明朝的往来。但当八百禀告明朝丢失红牌以后,明立即予以补发。在正统十年(1445)、景泰二年(1451)和成化二年(1466)就曾三次补发给八百勘合与红牌,使之顺利入明朝贡。

从上述两个方面的情况看,八百与明朝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政治关系。

在明代,周边邻国大都向中国朝贡。这种朝贡的内容与实质不尽相同。如日本入明的勘合船名为进贡,实则是载着货物来中国进行通商贸易。朝鲜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它对中国王朝依附性较强,朝鲜国王定期向明朝皇帝进贡则是以藩属国的地位履行的一种义务。

八百国向明朝朝贡当属另一种类型。14至15世纪的八百社会,刚进入封建制阶段,社会生产力相当低下。特别是一些山区部落未摆脱原始刀耕火种的落后状况。除了王族和上层贵族以外,一般人民还无法获得奢侈的外来品。从明朝赐给八百的物品中可以看出,罗纱绵绮、绒棉等纺织品数量不多,仅能满足宫廷的需要。同样,在八百朝贡的物品中,一类是当地出产的动物,如象、马、海青、兔鹘、土豺等;另一类是药材,如香药、犀角等;再就是一些装饰性的工艺品,如象牙、孔雀尾、金缕丝帽、金银器等。这些贡品的数量也不多,既不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不是战备物资,同样也不能畅销于中国市场,充其量只能作为统治阶级的玩赏物和装饰品。两国间贸易往来主要是八百用明朝赐给的金银、钞币在中国市场上购买商品。因为八百向明朝贡时,不仅获得纱、绢、绸等纺织品,还获得大量回赠的金银钞币。如洪武二十七年(1394)一次就赐给800钞480锭;永乐三年(1405)赐给白金150两。八百使节几乎每次入明,都得到钞币。这种钞币估计也流通于东南亚市场,因为朝贡各国都或多或少得到这种钞币。他们将部分钞币在中国购得商品,然后将这些商品带回国由国王分配或转卖。八百尽管在与明交往中从经济方面获得一些好处;但与当时日本、暹罗等国通过与明朝进行大宗经济贸易而获利仍是无法比拟的。我认为,八百国对明朝的朝贡,既做为

一种经济交往的形式,又作为一种加强政治联系的纽带。而后者更为重要。它既不同于日本对明的朝贡,纯粹是为了经济的目的,又区别于朝鲜向明的朝贡,带有藩属性质的义务。八百把向明朝朝贡当作一种政治手段,就是借朝贡来维持同明王朝的友好关系,并依恃明王朝对东南亚地区各国的强大影响来保障自己的独立地位免遭外来势力的侵犯。

在14—16世纪的东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争端连续不断。每个封建王朝一旦国力强盛,都力图向外扩张,以获取更大的地盘与更多的人力资源,都力图将其他民族和国家置于自己统治之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西方殖民者控制东南亚以前。

在13世纪末,八百地位巩固,不仅能对付外来威胁,还不时向外扩张。但到14世纪后期,由于周边邻国的不断强大而感到外来的威胁与日俱增。

首先对八百造成压力的是东北部的老挝。老挝并非是东南亚大国,但在其国王法安统治的年代(1350—1373),国力鼎盛并向外扩张,法安不仅威胁八百,还力图将八百并入自己的版图。这段时间,八百与老挝发生数次战争,两国“相仇杀无宁日”⑼,激战程度,可见一斑。

继老挝之后,暹罗又成为八百最强劲的对手。自1350年暹罗统一,阿瑜陀耶王朝兴起后,国力逐渐强大。不久,它就“控制了湄南河中、下游和马来亚半岛相当大的一部分,包括今日缅甸境内的丹那沙林和土瓦”⑽。八百成为暹罗向外扩张的主要目标。如1437—1439年,暹罗国王柏波隆拉差特二次率大军进攻清迈,掳走八百人民12万。1448—1488年,暹罗军队两次与八百大战,并迫使八百国王签定了与己不利的和约。1510年,暹罗借口八百与素可泰(已归顺暹罗)发生争端再次入犯并占领了清莱城,在掳走大量人口与财富后才撤军。1541年,暹罗又趁八百王位发生纠纷时出兵干预,兵临清迈城下,迫使国王效忠⑾。由于暹罗无论在经济上或军事上实力均较八百强大,所以两国之间的冲突,八百常处于劣势,损失较大,甚至连明朝赠给的金牌、信符和勘合底薄也在战乱中丢失了⑿。

进入16世纪以后,八百西部的邻国缅甸又强大起来。缅甸东吁王朝(1539 —1600)在国王莽瑞体和莽应龙统治年代,经过20多年东征西伐,最后统一了缅甸。尔后该王朝便大规模向外扩张,目标是建立一个东到湄公河、南到马来半岛的大帝国。终于在1567年攻占了八百都城清迈与重镇清莱,八百国王只得困守清线城附近一隅之地,实际上已是名存实亡了。

综上所述,八百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东、西、南部都面临着强大的敌国,可以依靠者惟有北方的中国。中国自元以来国势强盛,南方诸国纵有野心,也难以越雷池一步。明朝建立以后,对南部邻国以礼相待,极少妄启兵端,自然获得东南亚各国的信任。且中华文物丰富,经济发达,更为各国所倾慕。他们都想通过与中国的交往而获得好处。

在八百的邻国中,老挝国王也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名义上也是明的藩属国,与明王朝友谊甚厚,仅明初洪武、永乐时期就入明朝贡10余次之多。

暹罗与明朝关系也很密切,终明之世,暹罗向中国朝贡达120次之多,居南洋各国之首。由于暹罗“朝贡之使相望于道”,甚至让明廷迎接不暇,明太祖曾希望暹罗“不必频繁入贡”,成祖时也提出暹罗3至5年入贡一次即可⒀。

缅甸虽曾与明在云南边境有些小的冲突,但在明英宗时协助王@⑶平定麓川土司的叛乱,在东吁王朝又忙于统一国内和与暹罗等国交兵,也积极与明朝发展友好关系,并不时派使节入明朝贡。

八百既为明的属国,地理位置又与中国靠近,在与暹罗、缅甸等邻国发生争端之时,更需要有中国这个大国做为靠山,至少要获得大明王朝在道义上的支持。从《明实录》记载中可以看出,八百入明朝贡最频繁的年代,除了永乐时期以外,还有宣德六至九年(1431—1434),计18次。这两个时期正是八百与南方的暹罗激战方酣之时,暹罗军队屡次逼近清迈城下,攻城掠地,对八百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八百屡次向明朝贡,其目的就是希望明支持八百并迫使暹罗罢兵。

明朝既然是受到南方各小国信赖的大国,自然不愿看到对己友好的八百、老挝等属国被大国所吞并。但明朝坚守对邻国不轻启兵衅的政策,对它们之间的冲突只是利用自己的影响来加以劝谕和调解。明朝接受各国入贡,赐以金牌、勘合,也是为了扩大自己在该地区的影响。如明成祖在永乐二年(1404)曾派使传告八百国王刀招散:“朕特颁金字红牌,敕谕与诸边夷为信,以禁戢边吏生事扰害,用福尔众于无穷。”⒁景泰年间,明政府也曾劝诫暹罗与八百友好,不得征伐。成化年间,当交趾发兵侵入老挝并威胁八百时,明政府一面对交趾晓以利害,以图阻止他们入犯;一面又督促老挝、八百各饬兵备。八百积极迎战入侵的交趾军,“遣兵扼其归路,袭杀万余,交人败还”。不仅保全了国土,而且还解放了老挝。当两国合力击退入侵交趾军队后,明朝高度赞扬八百反侵略行动,

并赐给八百“银百两,@⑷币四表裹以资奖励”⒂。当八百与老挝及附近少数民族部落发生争端时,明政府也曾数次劝谕八百要“思会唇齿,勿怀二心”,“俾各守境地,睦邻保民为是”⒃。

正因为明朝的影响为东南亚国家所认识,所以八百要竭力维护并加强同明朝的友好往来,朝贡则成为八百加强与明联系,以获取明朝支持的一种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说,朝贡的主要目的在于政治需要,然而朝贡与回赐毕竟是一种商品交换和交流。八百输入中国的象牙、香药等对促进明朝工艺的进步和中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中国的纱、绢及其它商品也进入八百并为当地人民所喜爱。由于两国贡路的畅通,双方人民之间的往来也大量增加。《明实录》就曾记载:“近边地牟利之徒私载军器诸物潜入木邦、缅甸、八百、车里诸处,结交土官人等,以有易无,亦有教之兵器,贪女色,留家不归者。”⒄明代虽然颁布法令严禁人民下海通番或私自出国,但正常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并不是靠一纸法令所能完全禁止的。除了商品以外,由于明政府不时赐给朝贡使节冠服、度量衡等物,实际上也是把中国文化传播到八百地区。由于八百是中国通往暹罗的交通要道,明朝的一些商品和文化科技知识也从这里传入到暹罗及今日泰国的其它地区,如马欢的《瀛涯胜览》和巩珍的《西洋番国志》都曾提到:暹罗“西北去二百余里,有一市镇,上通云南后门。此处有番人五、六百家,诸色番货皆有卖者”⒅。这个市镇即上水镇,这里的商品,肯定有一部份是自八百而来的。

下面我们再看明朝对八百国推行外交政策的实质及意义。

在政治上,明廷虽然在八百设置官署,授予八百国王印诰和官衔,将八百作为中国的“属国”。但明朝在八百并没有统治权,对于该国的内政和外交,明廷既无意也无权干预。所授官衔,徒有虚名,因为每当八百新王继位,明廷照例授予封号,并不过问人选,完全听凭该国选定。对于八百的朝贡,明廷虽有三年一贡的规定,但也没有严格实行,何时入贡,完全听凭八百意愿,来则隆重欢迎,不来也不加指责。对于八百的要求,明朝也尽量给以满意的答复。这种宗主国与藩属国在政治上基本上是平等的,是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互有需求基础之上的,与后来西方殖民者与其殖民地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

在经济交往中,做为宗主国的明朝,亏损显然是很大的。明代一反宋代那种对外贸易征税办法,而变为广施钱财,以怀柔诸邻国。对于“诸番国遣使来朝,一皆遇之以诚,其以土物来市易者,悉听其便,或有不知避忌而误干宪条。皆宽宥之”⒆。各国朝贡使节进京后,明朝并不计较所带贡物多寡,皆给予大量赏赐。对于携带来互市的商品,大都由明官方付钞收买,极少抽税甚至完全免税。就八百朝贡而言,所进之物大都是象、马等动物,以及象牙、犀角等装饰品和药材,数量既不多,也并不为中国市场所急需。但明廷仍热情接纳,每次都回赐给许多纱罗、绵绮等丝织品和大量钞币,并让其贡使在中国市场采购商品带回国内。这些回赐,从经济上看已远远超过朝贡物品的价值。当时朝廷内部就有人提出:“外番朝贡频数,供亿浩繁,劳敝中国,亦属非计。”⒇可见时人已认识到中国与来朝贡的国家在经济交往中常常是吃亏的。

既然明王朝在政治上对八百等南洋诸国的控制徒有虚名,在经济交往中又得不偿失,那么为什么还要对八百乃至东南亚诸国推行这种政策呢?这除了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传统的以天朝自居,“以怀柔远人”外,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从外部环境看,明代始终面临着北方强敌的威胁。自元覆亡后,残余的元军仍退据大漠,不时骚扰边界。洪武年间,为对付蒙古骑兵而集中了全国最精锐的部队和最优秀的将领。永乐年间,皇帝竟不惜劳碌,数次率大军亲征,也未能彻底解除威胁。以后由蒙古族分化成的瓦剌、鞑靼部落相继犯边,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一战,竟将明英宗俘虏,直到嘉靖、隆庆年间,鞑靼军队仍不时越过长城,威胁京都,明政府不得不派出像戚继光、谭纶、李成梁等名将来防守长城。在北部蒙元残余势力咄咄逼人的同时,东南沿海地区频繁出现的倭乱,无疑又给明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洪武、永乐年间,自辽东半岛至闽浙沿海,倭寇此起彼伏,明政府为防倭寇,不得不造水城,建水军,加强沿海卫所防备,为此耗费大量精力。永乐十七年望海埚大捷,辽东总兵刘荣一举歼倭寇1000多人,沉重打击了倭寇气焰,才使沿海局势稍有好转,但并未能消除倭寇的潜在威胁。在这样一种北有强敌寇境,东有倭寇扰边的严峻形势下,对南边诸邻国只有保持睦邻友好,才能集中军事力量对付来自北方和东部沿海的威胁。明太祖朱元璋制订十六不征之国基本国策,明成祖朱棣委派郑和七下西洋,其用意亦在于此。

从中国内部情况看,明代的中国社会,虽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占统治地位的仍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这就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把生产者固定在土地上,用剥削

农民劳动果实来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而不会像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到海外占领殖民地、加速海盗贸易来进行资本和财富积累。如果明政府鼓励大批农民脱离土地,组织军队远涉千山万水,去对邻国加以征服或控制,就势必超出当时经济承受能力,导致封建统治的危机。明政府也充分吸取了元代东征西伐,得不偿失的教训,认为“西南远夷之地,重山复岭,陡涧深林……地为偏僻无用之地,人皆顽愚无知之人,取之不足以为利,不取不足以为害”(21)。所以极少对外用兵,即使偶有用兵也多为防御性的。由于经济上自给自足的状况,明王朝无需靠发展与邻国的贸易来充实自己,况且当时八百、暹罗、缅甸等南方邻国生产力水平远远低于中国,所输入中国的物品,多为香料珠宝和奇珍异兽,除满足统治阶级享受以外,并非为中国市场所急需,因而明政府也并不倚重这类贸易。但是明代皇帝同历代封建帝王一样,好大喜功,总想扬威于海外,让各邻国诚心悦服,做天下的共王。特别是在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财政经济许可的条件下,统治者更是不惜拿出大量商品去结好外国,以树立自己的威望。郑和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传谕亚洲、非洲数十国,对他们大加赏赐,并吸引各国来明朝贡,正是明朝统治者好大喜功、以天朝自居的典型表现。

综上所述,明朝既要对付蒙古和倭寇的威胁,又没有力量去完全控制周围邻国,但又必须要维护南方边境的安定和统治者对周边国家的威信,这正是明朝对南方诸国所采取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明朝对八百的交往,也正是体现了这种宗旨。

明代中后期,也是西方殖民势力进入东南亚地区之时。早期殖民主义将东南亚地区作为自己的殖民地,进行了赤裸裸的掠夺和剥削。无论是葡萄牙人占领的马来群岛,还是荷兰人占据的爪哇,西班牙人控制的菲律宾及后来英法殖民者进入缅甸、暹罗和安南,都给这些地方带来血与火的灾难。正如马克思对殖民主义愤怒痛斥的那样:“荷兰殖民经济的历史展示了一幅背信弃义、贿赂、杀戮和卑鄙行为的无法比拟的图画……他们的足迹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变成一片荒野,杳无人烟了。”(22)当地人民都把这些入侵的殖民者看做是不共戴天的敌人,曾不断与他们展开激烈斗争。相反,八百、暹罗、老挝、缅甸等东南亚诸国则都是自愿要求入明朝贡,接受明王朝册封,他们对明朝派去的使节都由国王“遣官远接,有司于国门外公馆设幄结彩,设龙亭于馆之正中,备金鼓仪仗鼓吹于馆所,以伺迎侯”(23),或由国王亲自“乘马出郊迎接诏赏,下象膝行,匍匐感恩”(24)。这与东南亚国家对西方殖民者的态度有天壤之别。明代与八百等属国之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平等关系,明代对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大体上应该是肯定的。

正文注释:

⑴《明史·云南土司》。

⑵⑶陈序经《掸泰古国初稿》(八百)。

⑷明代在八百设置宣慰使司的时间,《明史》说法前后矛盾,《明史·八百传》记载是洪武二十一年,《明史·地理志》记载为洪武二十四年。

⑸⑿⒁⒂《明史·八百传》。

⑹⒀《明实录·永乐实录》卷三十一、卷一二○。

⑺吕维祺《四夷馆增订馆则》卷一。收于《玄览堂丛书》卷三。《明史·职官志》将此事记载为正德年间。

⑻明初,对朝贡国家在入贡年限上有不同规定,有两年一贡、三年一贡、五年一贡、十年一贡之别,一般认为入贡间隔时间越短,则两国之间关系越密切。

⑼《明实录·洪武实录》卷二一○。

⑽霍尔《东南亚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24页。

⑾棠花《古今泰国史》第20页。

⒃⒇《明实录·宣德实录》卷二一六、卷三。

⒄《明实录·正统实录》卷一五二。

⒅马欢《瀛涯胜览·暹罗国》;巩珍《西洋番国志·暹罗国》。

⒆谭春霖《欧人东渐前明代海外关系》,载《燕京大学政治学丛刊》第二十七号,民国二十六年版,第21页。

(21)《元史·陈天祥传》。

(2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3)《明会典·礼部》十六《蕃国礼》。

(24)《殊域周咨录》卷七《占城》。

【责任编辑】商庆夫

【外字】字库未存字注释:

@⑴原字为队的左半部右加俞

@⑵原字为弓右加僵的右半部

@⑶原字为马右加翼的下半部

@⑷原字为经的左半部右加采

【明清史论文丛】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新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1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2060 【摘要】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200005 【原刊页号】153~159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200103 【标题】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新 【作者】田澍 【作者简介】田澍1964年出生,甘肃通渭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朱元璋研究会理事,甘肃省历史学会理事。出版《朱元璋传》(合著)、《宦官》等3部专著,并在《文史》、《光明日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并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奖。 作者单位:西北师大 【正文】 祖制与革新是中国古代社会里长期存在着的一对矛盾,处理不好必将引起政治的混乱乃至王朝的崩解;处理得当将对革新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嘉靖前期革新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比较全面地认识祖制与革新的利弊关系,纠正将祖制与革新完全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 一 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一提起“祖制”,多数人将其视为僵化和陈腐的代名词,并把祖制与革新简单地对立起来,把抨击祖制者誉为改革者,把维护祖制者斥为保守者。事实上,祖制的内容非常广泛,它既包括某一王朝立国的根本制度,又包含各项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规。显然,不可能在全盘否定祖制的前提下来顺利地推进任何改革。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的改革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王朝更替时的因革,二是某一王朝内部的鼎新。两者之中,以王朝更替时的因革较为剧烈,其显著表现就是对文物典章的重大变革,但是,这种变革绝不是与前朝体制的断然决裂,而是继承与革新的统一。史籍中所谓“汉承秦制”、“唐承隋制”、“金承宋制”、“明承元制”、“清承明制”等等,就是此意。改朝换代时的变革如此,王朝内部的变革更不例外。换言之,任何革新都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写字,而是与继承形成了矛盾的统一体。离开了继承,就不可能有革新。 在正德、嘉靖之际,明代上层人事更迭,时政因此发生巨变。世宗与“大礼新贵”张璁、桂萼、霍韬等人对洪武祖制在政治变革中的作用给予新的诠释和认识,并以其为利器,将有违祖制的重大弊政尽可能地予以革除,在中国古代改革史上写下了特殊的一页。 长期以来,学界一味地推崇杨廷和在武宗暴卒之后所推行的所谓“嘉靖新政”,把杨廷和等人在匆忙中拟定的世宗即位诏书视为其推行新政的纲领性文件。其实,这种以即位诏书来确定革新的作法并不具有说服力。因为从明成祖开始,明代诸帝皆有革除前朝部分弊政的即位诏书,以示更新。如果把世宗即位诏书视为革新纲领的话,那么,其他诸帝的即位诏书皆可如此对待了。与大多数君主的即位诏书一样,世宗即位诏书的除弊对象仅仅局限于正德元年正月至十六年四月之间的部分败政(不包括弘治十八年五月至十二月间的武宗乱政),弊政款数虽多,但其结构与内容并无特殊之处。所不同的是,杨廷和等人是打着恢复孝宗政治的旗号来推行所谓嘉靖新政,把纠正武宗的部分乱政当作其最高的政治理想,故不愿也不敢追溯正德弊政的源流。更甚者,他们公然割裂孝宗弊政与武帝弊政之间的联系,敦促世宗效法孝宗而革除武宗弊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将孝宗与明太祖相提并论,并为此而引发了“大礼议”。李洵先生曾精辟地论道: 杨廷和一派所提出的议礼方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不使世宗以藩王独立系统继承皇位,而必须纳入孝宗以来的统系,在政治上必须继承孝宗的政策,执行孝宗的制度。这在杨廷和一派炮制的即

议论文典型课文

谈骨气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

中国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经济发展 通过十周的学习,这门通识课让我获益不浅,在老师的讲解和同学小组的合作讨论下,我了解并知道了许多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以及东西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在学习中,我重点了解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与前景。在这里我谈谈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的了解以及对其背后的不足的一些看法。 一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把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启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形成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综合国力也显着增强。 二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放的世界需要中国必须开放,它符合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规律,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我国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既对所有国家,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开放。开放不是依赖别人,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所利用。政权在人民手中,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巨大的发展。开放市场,引进外资,在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市场。邓小平就说道:开放也是改革,不仅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当中国的经济体制前进一步,就会遇到旧开始朝经营权不断向地方和部门分散,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段扩大、管理手段更加接近国际通行做法。尤其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迅速发展与转型,通过融入国际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生产体系与价值链创造,中国已经演变为全球的制造与贸易中心,并在2009年成为世界出口与贸易盈余的第一大国。在这一期间,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继续在总体上保持了开放与自由化的趋势,不但履行了中国加入WTO所做的非歧视待遇与市场准入的承诺,而且在实施区域经济与贸易合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三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坚持公

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论文发表

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论文发表 当今时代,人类正在走向一个高度科技化的新世纪。科学技术革命的进程,正以亘古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并给人类带来无可估量的价值。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论文发表篇1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方而,社会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人类得到了实质的进步;但另一方而,人类社会在前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非线性关系 1.社会发展概念的现代诊释 社会发展是一个在理解上歧义颇多的概念。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往往使用着不同的标准。 在一般的理解中,社会发展通常指的是经济的发展、物质的富足,也就是说,偏重于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在这里,用以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的最高的标准,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在这种理解中,生产力标准之所以是最高标准,是因为人们相信,它与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道德风尚、文化水准等标准相比,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它还是

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反思人类历史,我们发现,这种理解将社会发展与主体发展绝对对立起来,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富有、经济增长直接等同起来,必然忽视社会发展概念内含的生命内核和情感价值,使得社会发展概念成为没有主体、没有主体丰富实践内容的空壳,出现生体的空场,导致社会发展价值向度的偏离即重物的尺度重事实判断轻价值判断。为此,我们在阐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这个论题之前,特别需要对传统的理解进行清理,对社会发展概念作出现代诊释。 2.科技进步的负而效应 历史上,许多学者往往形而上学地将社会发展理解为绝对地向文明、道德、理性、自由、平等迈进。这是一种机械的社会发展进化模式论,它回避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对抗性,对人类前景充满了盲目的乐观情绪,对社会发展问题缺少辩证态度。 黑格尔认为,历史进步是社会矛盾的内在发生及其解决,恶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否定性是肯定性固有的环节。他说:队不完美的东西进展到比较完美的东西,便是进步;但是不完美的东西绝不能被抽象地看做只是不完美的东西,而应该看做是牵连着或者包含着和它自身恰好相反的东西。这些思想家在社会发展问题上都表达了非凡的辩证智慧。只有从这种辩证智慧而不是机械论的观点出发,才能客观地去而对科技进步所导致的负而效应。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具有多方而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是破除旧

【明清史论文丛】明代的中日勘合贸易与倭寇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2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3540 【摘要】 【原文出处】文史哲 【原刊地名】济南 【原刊期号】200204 【原刊页号】141~145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200206 【标题】明代的中日勘合贸易与倭寇 【英文标题】China-Japan Kan-He Trade and Japanese Pirates in the Ming Dynasty SHI Xiao-hong (Editorial Department, Journal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 Shando ng, Jinan) 【文章日期】2001-12-10 【作者】时晓红 【作者简介】时晓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山东济南250014 时晓红(1963-),女,山东沂源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 【内容提要】明代中日勘合贸易的兴始和断绝,都与倭寇问题相关联。永乐年间,明廷希国以勘合 贸易换取日本政府对倭寇的抑制,然而,由于日本政局的变化,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并导致了 勘合贸易的断绝。宣德八年以后,以消弭倭寇为切入点,中日勘合贸易再度恢复,由于在勘合贸易 中日本实际上占据着主动地位,使勘合贸易成为明朝沉重的包袱,并最终因倭寇问题导致了嘉靖年 间勘合贸易的再一次断绝。 【英文摘要】The commencement and discontinuity of the China-Japan Kan-He Trade in th eMin Dynasty are all related with Japanese pirates. During the YONGLE peri od, Kan-Hetrade method was adopted with a view to getting support from Jap anese government torestrain Japanese pirates. Due to the political changes in Japan, the kind of trademethod ended up with no good results, which ca used the first breaking off of the Kan-Hetrade. In order to completely des troy Japanese pirates, China-Japan Kan-He trade wasrestored from the eight h year of the XUANDE period. In respect that Japan was in thesuperior posi tion in the Kan-He trade, which made a heavy burden on the Ming Dynasty, t ogether with the problems of Japanese pirates, Kan-He trade was cut off ag ain duringthe JIAJING period. 【关键词】明代/勘合贸易/倭寇 Ming Dynasty/Kan-He trade/Japanese pirates 【正文】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2)04-0141-05 一 明朝建立之初,为了争取日本纳贡称臣和抑制倭寇,对日贸易的限制并不严厉,但日本拒不奉 表称臣,反而支持胡惟庸作乱。明太祖遂决定彻底断绝与日本的往来,将日本列入不廷之国,永远 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变夺取了皇位,他希望通过加强对外关系,“招徕绝域”,使万国来朝, 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并企图借此消弭人们对他以非正当手段夺取帝位的不满心理,为此,即位不久 就改变了明太祖的对外政策,一时间,“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1](《成祖本纪》) 当时,日本与中国断绝交往已逾15年。从洪武十六年(1383)以后,明廷的海防力量有所加强,倭寇骚扰较洪武前期有所收敛。但日本九州南部和对马等岛屿的倭寇仍不时在中国沿海为患。明成 祖认为,消极防御只能减少倭患,却不能杜绝倭患,应当恢复中日邦交关系,开展两国贸易,通过 贸易使日本获取厚利,日本政府为了维护贸易利益,必然要主动抑制倭寇。明成祖这一借日抑倭的 认识,是中日勘合贸易动议的基础。

环境变化与社会发展论文

我国环境现况以及对其的保护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不可能的”梦想已经或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这确实很令人欢欣鼓舞,但残酷的现实却摆在我们面前: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沙漠化迅速蔓延、水土流失加剧、环境变化有增无减等。幸好,在20世纪中叶,人们终于觉醒了,认识到了他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享受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换取得来的。 正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正、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的结果。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下面是一些环境方面具体的表现: 一、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安全造成危害。全球气温迅速变暖,且在地球上这种变化是不均匀的,这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和雨量分布的变化,最终使干旱地区因地表蒸发量增大更加缺少降水,导致沙漠化范围扩大,农业萎缩,而潮湿地区气候变化也会造成水旱灾害频繁。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 由于热带雨林的破坏,每年约有近5万种无脊椎动物受到威胁,而趋于灭绝;高等植物每年至少消失一种。种类遗传变种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消失速度比物种灭绝速度更快。全球热带森林,80年代初,每年毁林114万h㎡,80年代末,每年毁林上升到1700—2000万h㎡,90年代已超过2000万h㎡,拥有全球50﹪物种的栖息地热带雨林面积比原有面积减少一半,生态系统多样性受到很大破坏。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20年,热带森林物种的损失非洲可达6﹪—14﹪,亚洲达7﹪—17﹪,拉丁美洲4﹪—9﹪。如果毁林速度加倍,物种消失将增加2—2.5倍。 三、土地沙化迅速蔓延 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已由六七十年代的1560k㎡/a,增加到80年代的2100 k ㎡/a,全国在80年代的沙漠(沙漠荒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53.3万k㎡,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9﹪有11个省区200多个县的3500多万人口、2000多㎞铁路、393万k㎡农田、493.3万k㎡草场受到沙漠化威胁。现在我国沙漠化的总面积为109万k㎡,占国土面积的11.4﹪;潜在沙漠化土地为15.8万k㎡。 ………… 针对这些问题,人们也做出了补偿,就拿对我国西部的开发来说,这次开发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了起来: 一、将生态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生态建设的重点在植被恢复。西部地区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可以减轻长江、黄河流域的洪水灾害。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中央确定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不用水浇灌植被就能成活的办法。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山上种树、山腰种果、山脚种作物”的经济沟,把以粮食换林草同生物多样性保护、扶贫脱困结合起来,使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在西部大开发中,要结

《谈骨气》教案.

《谈骨气》教案 黄冈中学高级教师广德鸿 一、教学目的 1、理解骨气的内涵及其社会性、阶级性,学习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立志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 2、学习课文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的写作方法。 3、理解议论文中记叙和议论的关系;注意积累有关词语。 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省义乌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 这篇文章写于1961年,跟时代背景是有关系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吴晗将无产阶级的骨气,阐述为“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就与时代背景有关,是根据当时面临的困难来说的。如果在革命斗争年代,民族战争年代,无产阶级的骨气的含义就不能只限于同困难作斗争了。 2、疏通字词 丞.相(chéng) 嗟.来之食(jiē) 挑.拨(tiǎo) 离间.(jiàn)吓.倒(xià) 捶.击(chuí) 诬蔑.(miè) 高官厚禄.(lù) 拘囚.(qiú)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使之迷惑。淫,诱惑。 【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使之动摇(改变志向)。移,动摇。 【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使之屈服。 【高官厚禄】官位高贵,俸禄优厚。 【汗青】古代用来记事的竹简,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后用来泛指书籍史册。 【拍案而起】拍着桌子站起来,形容非常激愤。 【嗟来之食】指一种带侮辱性或不怀好意的施舍。 【拘囚】逮捕或拘留。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大声疾呼】大声呼喊,引起人们注意。 3、理清结构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提出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作解释和分析。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个角度分别论证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 4、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①阅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 明确:这篇课文的论点是开头的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很显然,课文开宗明义,这个论点是直接提出来的。

明清史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2008-11-11冯尔康《明清史》2008年第3期点击: 698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冯尔康 《明清史》2008年第3期 摘要: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关键词:断代史/清史/意识形态/满汉关系 我对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及当前纂修《清史》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已撰写过《清史研究与政治》[1]和《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2]两文,如今再次进行简单地回顾,主要谈五点感想,不知当否,敬请清史研究同仁指教。 一、在断代史研究中清史研究改变了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清朝灭亡至今不到百年,在此以前,有清朝官修的专题式本朝史,这当然是属于传统的史学编纂类史书,而不是近代意义的史学著述;到了清朝末年,出现了体制外的民间对清史的局部研讨,而真正近代意义的清史研究,是在清朝灭亡之后。这种研究的起步,比起其他断代史,来得晚一些,特别是原始资料的整理方面,不同于清代以前的历代历史——史料整理早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所以清史的研究,无疑处于后进状态。我在20世纪50年代读大学本科时,喜爱隋唐史,获知隋唐史研究有陈寅恪、岑仲勉和唐长孺等大家,且陈氏、岑氏著述流传广,容易找到。及至五六十年代之际上研究生班,攻读中国古代史之明清史方向,发现明史方面有傅衣凌、吴晗、黄云眉、

议论文

一、议论文主要考查的内容有: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看出文章的论证方式,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2、理清文章论述的层次,把握文章的论点,能从文中找出或概括论点,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3、了解文章的论据,会分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并了解它们在阐明观点方面的作用。 4、了解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四种论证方法和反驳的方法。 5、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词语的感情色彩。 二、熟悉议论文特点和知识 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说理性文章。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例如"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基本类型。事实论据包括现实材料、历史事实、确凿的统计数字等等。道理论据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义、公式、规律、法则,引用社会科学的经典论述、格言、警句等。需要注意的是,引证的内容能够为证明论点服务的,才称得道理论据,并不是文章中所引的话都是"引证法",阅读时要认真辨析清楚。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依据论题,找出论点。 初读全文,弄清了作者究竟要议论什么问题之后,就可以精读各段,理清文章

论述的层次,从文中找出中心论点,了解作者的观点和主张是什么。中心论点有的是在文章中明确提出,有的是贯串于全文内容的始终,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概括。但它都与论题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阅读时便可依据论题尽快地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谈骨气》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论题。依据它,从文章的第一段就可以找到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3、分析论据,理解论点。 阅读议论文时,分析论据,是准确地把握论点的不可忽视的基础,也是对所找论点是否准确的最好验证。 如《谈骨气》,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选用的三个事实论据包含了中华民族从古到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三个人物形象代表了从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从古代官吏到现代知识分子不同类型的典型。他们都是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充分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4、了解论证方法。 例证法是根据需要列举一定的事实来论证观点正确的方法。事实胜于雄辩,举出确凿而典型的事实,观点就得到有力的证明。 引证法是根据正确公认的科学原理,根据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论断或名人名言来论证观点的方法。这种方法体现着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可使论述带有权威性,很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法是把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论证观点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为明确,给人以更鲜明

环境与社会发展论文

环境与社会发展 Xxx xxx xxx 摘要: 关键词: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规划 1 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 1.1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自然灾害问题(第一环境题) 人为环境问题(第二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2)生态破坏 1.2环境问题的产生 人口的增加,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导致生态问题开始出现。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导致环境污染的出现。 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森林锐减;草场退化、土地退化;湖泊的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生态平衡的破坏往往出自人类的贪欲与无知,过分地向自然索取,或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机理知之甚少而贸然采取行动。 2 人口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是: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指数增长:指在一段时期内,人口 数量以固定百分率增长。 倍增期:表示在固定增长率下,人口增长一倍所需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Td=0.7/r 其中:Td —倍增期; r—年增长率 2.1人口发展状况

图一:近200年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 图二: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 表一:近1000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每年平均人口增长率 由上面的图和表格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1)年龄结构两极分化; (2)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3)我国人口发展特点:人口增长速度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男女性比比偏高、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4)我国人口发展趋势:自然增长率趋于稳定、死亡率继续下降、农村人口比重大、生育率较高。 2.2人口问题对资源的压力 图三: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 从图表可以看出,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资源的的压力来自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 2.2.1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 我国水资源总量: (1)年降水量约为60000m3相当于全球降水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27225×108 m3; (3)多年地下水资源量8288 m3。 以上三项合计,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124×108 m3,居世界第六位。然而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700 m3,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4。 2.2.2人口对矿产资源的压力

【明清史论文丛】明初耕地数额考察

【数据库】人大全文1998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2576 【摘要】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805 【原刊页号】124~135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199806 【标题】明初耕地数额考察 【作者】田培栋 【作者简介】作者田培栋,1927年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正文】 据目前的明史研究,洪武时期有两个土地数字,一个是《明太祖实录》卷二一四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天下官民田地三百八十七万四千七百四十六顷七十三亩”;另一数字是《诸司职掌》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十二布政司并直隶府州田土总计八百四十九万六千五百二十三顷零”。究竟哪一个数字代表当时的实际耕地数字,学界多年来争论不休。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三月《诸司职掌》一书完稿,朱元璋遂诏令“颁布中外”。从此,该书记载的田土8496523 顷便成为最权威的田土数字,正德刊本《大明会典》及正德至嘉靖后修订的《后湖志》、万历重修的《大明会典》及清初编写的《明史》等书,都采用这个数字。再加上景泰六年户部尚书张凤奏疏:“洪武年间,天下征纳粮草田地山塘共八百四十万余顷”(注:《英宗实录》卷二五四。),嘉靖八年(1529年)詹事霍韬奏疏:“洪武初,天下田土八百四十九万六千顷有奇”(注:《霍文敏公文集》卷三《修书疏》。),进一步肯定了800 余万顷的记载,更增加了《诸司职掌》的可信度。 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和中国的学者曾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最近十几年,明史界又开展了讨论,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看法是“定位错误”观点。有人认为洪武时期湖广布政司在统计时,极可能在该地区耕地数字202175.95顷之前,多写了一个“二”字,这一笔误使耕地虚增了2亿亩。河南的耕地也极可能是在449469.82顷前多抄了一个“一”字,虚增了1亿亩。按此推理,《诸司职掌》记载的数字多写了3亿亩。对这一种观点,顾诚先生曾进行论驳,他说:“《诸司职掌》是遵照朱元璋的指示编纂的重要法典,成书之后又由他下令颁行中外,朱元璋并不是个昏庸的皇帝……如果出现这样明显的重大错误,他不能不发现或漠然处之。”又说:“当时造册书写数字的表达方式是‘几百几十万……’,不用阿拉伯数字,也就不可能出现多写‘一’字头、‘二’字头的问题。”(注:顾诚:《明前期耕地数新探》,《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顾文发表之后,仍有人坚持此种观点,只是另换说法,认为当时计算数字是用珠算,而珠算错位是完全有可能的。我认为,在明初严刑峻法之下,湖广、河南布政司的官员在统计田土时,怎能会出现相差10倍的定位错误呢?而且《诸司职掌》一书是由吏部尚书负责编撰,又由许多学识渊博的翰林儒臣集体参与,决不会出现这样重大的错误。 明初政府对田土总数的登记有两个系统:一是由户部负责根据全国黄册统计的数字,亦即《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的3874746顷,这一部分土地明朝称为“额田”或“赋田”,系实际纳税的土地。另一个系统是由吏部负责编纂的《诸司职掌》所记载洪武二十六年的8496523顷,即“额田”和全国可垦荒地的合计。本文拟就《诸司职掌》所记载数字的内涵、来源以及它与明代耕地扩大的关系作初步探讨,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宋元明初时期田土的内涵及其统计方法 根据史书记载,宋元明初时期田土的内涵十分庞杂,例如金华府属兰溪县仍保存了南宋时登记的土地种类:水田39 545亩,山陆地29 064亩,平田178 145亩,竹脚8 288亩,山桑17 933亩,竹xiāo@①8322亩,平陆35 705亩,屋基15 222亩,塘28 393亩,坟地8 013亩,杂木53 385亩,茶地146亩,桐果木15 699亩,石灰山280亩,柴山508 935亩,坊墩基地20 825丈,白地24 685亩。(注:万历《金华府志》卷六。)该县土地之中只有前五项应属农田,其他都是非农业土地。这种非农业的项目到明代更为繁杂,以浙江省为例,田土之中包括田、地、基、山、塘、荡、池、濠、

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论文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促进各个领域发展,加快了社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参与下,资本的分配形式发生改变,不是以工作量与工作时间进行计算,而是以知识技术的参与度进行资产的分配,重视知识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总体促进了社会发展,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从不同方面阐述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希望为研究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社会发展;影响 计算机技术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关系,计算机技术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同时社会发展为计算机技术发展提供了条件。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快速发展,拉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需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 1计算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1.1提高文化的传播程度 计算机技术对提高文化传播程度主要有三方面:首先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提供图片、视频、音频、课件等教学辅助工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符合现代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需要,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其次计算机有超强的计算机处理能力,教师在科研研究阶段,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科技文化传播。最后,网络是现在宣传的主要阵地,通过网络可以进行民族文化传播,还可以与国外人士进行文化交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传播程度的改变,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 1.2促进经济发展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尤其管理信息系统在相应企业中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现在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工具,现在企业内部办公基本都依靠计算机,改变传统办公方式,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都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进行初步了解,达成共识,谋求合作发展,实现企业之间双赢力度。企业与同行业在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在竞争过程寻求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利润最大化支持,企业发展核心因素就是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计算机技术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加快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 1.3计算机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计算机发展促进其它产业发展,比如电子商务、现代生物技术等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与创新,计算机技术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技术核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依靠计算机技术提高企业发展速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企业转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过计算机企业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及决策起到重要作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计算机技术应用在社会发展过程存在的弊端 2.1计算机技术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Internet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现在人们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网络完成,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化,缺少直接沟通的亲切感,经常发展下去,容易促使人们之间产生隔阂,人与人之间更加陌生、冷漠,人的感情更加淡化,容易造成一些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出现对社会的恐惧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社会,但人们应该积极面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但还是要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工作中的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习入门的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习入门的参考书目 今天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网站上找着的,希望对于有益于想查找资料的吧友。我准备有时间看看这里的推荐书目。(也不知道国内北大是不是清史领域的NO.ONE,书目的入门参考价值还是有的。) 明清史研习入门 课程号:02132400 课程名称:明清史研习入门 周学时:2 学分:2 先修课程:中国通史(古代史) 基本目的 本课讲授明清史的基本线索、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七个专题,使高年级学生学生阅读部分基础文献,进行科研基本训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由基础课学习向断代史研习转变,提高分析能力,为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共32学时) 第1-2周: 一、研习明清史初步 1、认真阅读明清史名著,掌握明清史的基本框架――精读孟森《明清史讲义》等。 2、阅读明清史的主干文献,熟悉基本史料――《明史》、《明史记事本末》,《清史稿》、《圣武记》等。 3、学习作专题研究的学术史,关注中外学术前沿动态。 4、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3-4周: 二、明清史的基本线索 1、政治与政治制度 2、赋役制度与商品货币经济 3、社会动荡与转型 4、“心学”、理学与汉学、宋学 5、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 6、“封贡”外交体制与中西文化交融 实践活动:任选《明史》或《清史稿》中的一篇“本纪”,与相应一朝的《明实录》或《清实录》对照,编写一份某帝王简表。

第5-6周: 三、如何利用明清史研究的工具书 1、纸本工具书的种类。 2、纸本工具书的利用。 3、网络信息的查找。 实践活动:选择一部自己家乡所在县(或府)明清时期的一部方志,概述该方志的主要内容和纂修特点。 第7-9周(8周运动会): 四、明清制度史研习 什么是制度?内容包括政治制度(中央至地方机构、军事、法律)、经济制度(包括赋役、水利、钱法、商税、海关等),以及民族、宗教、边疆、宫廷、外交等。 制度研究的基本文献,以具体制度说研究方法。 实践活动:任选《大明会典》(万历)或《大清会典》(乾隆)中之一种,与《明史·职官志》或《清史稿·职官志》的一部分对比,条陈其异同。 第11-12周(10周为黄金周): 五、明清政治事件研习 研习政治事件的主要资料(明清《实录》、《起居注》、《方略》等官书,《上谕》、《朱批奏折》、题本等档案,文集、笔记等) 政治事件的分类(宫廷、军事、民族、民变、外交),以事例谈研究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始末、影响)。

议论文典型文章

谈骨气 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相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明清史论文丛】论明代的阁权

【数据库】文史哲全文数据库(1951-2004) 【文献号】2276 【摘要】内容提要:明代内阁自建立以来,有四...义皇权的统治效能。就明代的权力结构考察,内阁...都有失于片面。内阁系明代最重要的中枢权力机构,因而历来是明史研究中一个倍受关注...很具代表性,就连许多明朝人也持此说。“昔太...,非高皇帝本意⑴”。明代著名史学家王世贞也认...赫然真相矣!”⑵而《明史》则直以“宰臣”称...谓有其实乎!”⑷综考明代历史,颇感上述两种说...者掇拾有关史料,拟就明代阁权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中旨”。这类事例在明代史籍中可以说是俯拾皆 【分类】史学 【标题】论明代的阁权 【作者】李渡 【期号】199506 【总期号】231 【页码】89 【正文】 内容提要:明代内阁自建立以来,有四项制度一以贯之,法定阁权不是也不可能转化为相权。阁权完全从属于皇权,其主要政治功能是提高和强化专制主义皇权的统治效能。就明代的权力结构考察,内阁与司礼监是最重要的两个中枢机构,但二者都不是国家最高一级行政实体,而只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办事机构。因此,说阁权是相权的复活,或说其职任同于翰林学士,都有失于片面。 内阁系明代最重要的中枢权力机构,因而历来是明史研究中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课题。最近几年,一批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对内阁的组织制度、职权、作用等进行了研讨,其中争论最多而分歧又最大的问题就是阁权的权力性质及其与皇权之间的关系。综合之,不外乎两种观点:其一,阁权是传统相权的复活。这种看法颇被认同,很具代表性,就连许多明朝人也持此说。“昔太祖高皇帝罢丞相,散其权于诸司,为后世虑至深远矣。今之内阁,无宰相之名而有其实,非高皇帝本意⑴”。明代著名史学家王世贞也认为:“……迨景及宪,(内阁)大权始集。今视之,赫然真相矣!”⑵而《明史》则直以“宰臣”称之。“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夫治道得失,人才用舍,理乱兴衰,yī@⑴宰臣是系。”⑶其二,阁权不过是“司内外制而已”,其职任同于翰林学士。这种观点可以黄宗羲为代表。他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⑷综考明代历史,颇感上述两种说法都有失于片面。笔者掇拾有关史料,拟就明代阁权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 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内阁大学士究竟是否“有宰相之实”。自内阁制度建立后,其体制、职权、作用先后不尽相同,也可以说变化很大,但有四项制度却始终一以贯之,不曾变动。第一,“大学士则称近臣,不为置僚属,亡所治。”⑸第二,“不得专制诸司”⑹。第三,“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⑺。第四,“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⑻。而司礼监之“批红”,究其实,亦不过是“事皆朝廷总之”的一种间接方式而已。这四项制度决定了阁权不是也不可能转化为相权。 相权论者之所以将阁权视为相权,主要依据就是内阁大学士握有“票拟”之权。“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⑼票拟亦称拟票、票旨、条旨、调旨,其制发端于宣德中,成制于正统初年。“英宗以九岁登极,凡事启太后,太后避专,令内阁议行。此内阁票旨之所由始也。”⑽所谓票拟,即外廷章奏先经御览,皇帝阅后发交内阁,由内阁大学士以皇帝名义拟就批答文字,用小票墨书贴于章奏上,随同封进。皇帝如同意内阁票拟,则亲自或交司礼太监以朱笔照票批发各衙门执行,称为“批红”。孝宗朝大学士刘健曾言:“朝廷有命令,必传之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之太监,太监乃达于御前。”⑾由上可知,票拟制度在权力运作机制上完全受制于皇权。章奏由皇帝先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