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专项训练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专项训练

l

B

A

第 讲: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专题训练

一、等腰三角形4大性质 (1)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 (2)三线合一;

(3)含有60°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等于腰上的高; 二、构造等腰三角形

二、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 (3)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4

)黄金三角形 一、模型引入

引入:如图,已知线段AB ,在过A 点的直线l 上求作点P ,使△ABP 为等腰三角形.

思维提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 (2,1),O 为坐标原点.请你在坐标轴上确定点P ,使得ΔAOP 为等腰三角形.在给出的坐标系中把所有这样的点P 都找出来,画上实心点,并在旁边标上P 1,P 2,……,

P k ,(有k 个就标到P K 为止,不必写出画法)

【答案】

二、典型分析

例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BC =4AD =24,∠B =45°.直角三角板含45°角的顶点E 在边BC 上移动,一直角边始终经过点A ,斜边与CD 交于点F .若△ABE 为等腰三角形,则CF 的长等于 . 【答案】

,2,. 例2.如图,四边形OABC 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正方形纸片.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点A 在x 轴上,点C 在y 轴上,OC =4,点E 为BC 的中点,点N 的坐标为(30),,过点N 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MN 与EB 交于点M .现将纸片折叠,使顶点C 落在MN 上,并与MN 上的点G 重合,折痕为EF ,点F 为折痕与y 轴的交点.

(1)求点G 的坐标;

(2)求折痕EF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3)设点P 为直线EF 上的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以P 、F 、G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

2

423

D

B

C

A

E

F

F

【答案】

解:(1)四边形ABCO 是正方形,4BC OA ∴==,

E 为CB 中点,2EB ∴=

MN y ∥轴,(30)N ,,MN EB ∴⊥且1MB NA ==

1EM ∴=

而2EG EC ==,1sin 2EM EGM EG ∴∠==

30EGM ∴∠=

cos303MG EG ∴==·,

(343)G ∴-,

(2)

30EGM ∠=

60MEG FEG CEF ∴∠=∠=∠=

tan 6023CF CE ∴==·

423FO ∴=-

(0423)F ∴-,,(24)E ,

设直线EF 的解析式:(0)y kx b k =+≠

24

423k b b +=⎧⎪∴⎨

=-⎪⎩ 3423

k b ⎧=⎪∴⎨=-⎪⎩ ∴折痕EF 所在直线解析式:3423y x =

+-

(3)12(3123)(143)P P ---,,,,34(3723)(343)P P -+,,, 综合训练

(2011湖南)如图(11)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xy 中,已知点A (9

4

-,0),点C (0,

3),点B 是x 轴上一点(位于点A 的右侧),以AB 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点C . (1)求∠ACB 的度数;

(2)已知抛物线y =ax 2+bx +3经过A 、B 两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线段BC 上是否存在点D ,使△BOD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则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以AB 为直径的圆恰好经过....点C ∴∠ACB =0

90

(2) ∵△AOC ∽△ABC ∴OB AO OC •=2

∵A (-9

4,0),点C (0,3), ∴4

9

=

AO 3=OC ∴OB 4

9

32

=

∴ 4=OB ∴B (4,0) 把 A 、B 、C 三点坐标代入得 312

7

3

12

++

-=x x y (3)

①OD =OB , D 在OB 的中垂线上,过D 作DH ⊥OB ,垂足是H ,则H 是OB 中点.DH =

OC 21 OB OH 21= ∴D )2

3,2( ② BD =BO 过D 作DG ⊥OB ,垂足是G ∴OG :OB =CD :CB DG :OC =1:5 ∴ OG :4=1:5 DG :3=1:5 ∴OG =54 DG =53

∴D (54,5

3)

第三模块:双动点情况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一、模型引入

x

y

C

B

A O 图11

B

A

O

二、典例分析

例3(济南)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3,DC =5,AB =24,∠B =45°.动点M 从B 点出发沿线段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动点N 同时从C 点出发沿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BC 的长.

(2)试探究:t 为何值时,△MNC 为等腰三角形. 【答案】

(1)如图①,过A 、D 分别作AK BC ⊥于K ,

DH BC ⊥于H ,则四边形ADHK 是矩形

∴3KH AD ==.

在Rt ABK △中,2

sin 454242

AK AB =•︒=•

= 2

cos 454242

BK AB =•︒=•=

在Rt CDH △中,由勾股定理得,22543HC =-= ∴43310BC BK KH HC =++=++= (2)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NC MC =时,如图②,即102t t =- ∴103

t =

O

B

A

A

D

C

B

M N

O

A

B

A

D

C

B M

N

(图②)

(题图③)

A

D C

B

M N

H E

(图①)

A D

C

B

K H

②当MN NC =时,如图③,过N 作NE MC ⊥于E 解法一: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得()11

102522

EC MC t t ==-=- 在Rt CEN △中,5cos EC t c NC t -=

=

又在Rt DHC △中,3

cos 5

CH c CD ==

∴535t t -= 解得258

t =

解法二:

∵90C C DHC NEC =∠=∠=︒∠∠, ∴NEC DHC △∽△

NC EC

DC HC =

即553t t -= ∴258

t = ③当MN MC =时,如图④,过M 作MF CN ⊥于F 点.11

22

FC NC t == 解法一:(方法同②中解法一)

1

32cos 1025t

FC C MC t ===- 解得60

17

t =

解法二:

∵90C C MFC DHC =∠=∠=︒∠∠, ∴MFC DHC △∽△

FC MC

HC DC =

即1102235

t

t -=

∴6017t = 综上所述,当103

t =、258t =或60

17t =时,MNC △为等腰三角形.

同类训练: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为矩形,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3,0),(3,4).动点M 、N 分别从O 、B 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点M 沿OA 向终

(图④)

A

D

C

B

H N M

F

点A 运动,点N 沿BC 向终点C 运动.过点N 作NP ⊥BC ,交AC 于P ,连结MP .已知动点运动了x 秒.

1.P 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__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2.试求三角形MPA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x 的值.

3.探索:当x 为何值时,三角形MPA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你发现了几种情况?写出你的研究成果.

【答案】解:(1)由题意可知C (0,4),又A (3,0), 所以直线AC 解析式为:4

43

y x =-

+, 因为P 点的横坐标与N 点的横坐标相同为3﹣x ,代入直线AC 中得43

y x =

, 所以P 点坐标为(4

3,

3

x x -); (2)设△MP A 的面积为S ,在△MP A 中,MA =3﹣x ,MA 边上的高为4

3

x , 其中,0≤x ≤3 ∴214233

(3)()23322

S x x x =

•-•=--+ S =(3﹣x )·x =(﹣x 2+6x )=﹣(x ﹣3)2+6 ∴S 的最大值为

3

2

,此时32x =;

(3)延长NP 交x 轴于Q ,则有PQ ⊥OA ①若MP =P A

∵PQ ⊥MA ∴MQ =QA =x . ∴3x =3, ∴x =1

②若MP =MA ,则MQ =3﹣2x ,4

3

PQ x =,PM =MA =3﹣x 在Rt △PMQ 中, ∵PM 2=MQ 2+PQ 2

∴2224(3)(32)()3x x x -=-+ ∴5443

x =

③若P A=AM,

5

3

PA x

=,AM=3﹣x

∴5

3

3

x x

=-∴

9

8

x=

综上所述,x=1,或

54

43

x=或

9

8

x=.

第四模块:其它类型

例4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0,BC=16,DC=12,AD=21,动点P从D出发,沿射线DA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经线段C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P、Q分别从D、C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B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设△B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t为何值时,以B、P、Q三点为项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

解:(1)如图,过点P作PM⊥BC,垂足为M,则

四边形PDCM为矩形.

∴PM=DC=12.

∵QB=16﹣t,

∴S=1

2

×12×(16﹣t)=96﹣6t(0≤t<16);

(2)由图可知:CM=PD=2t,CQ=t.

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以分三种情况:①若PQ=BQ.

在Rt△PMQ中,PQ2=t2+122,

由PQ2=BQ2得t2+122=(16﹣t)2,

解得

7

2

t=;

②若BP=BQ.

在Rt△PMB中,BP2=(16﹣2t)2+122.由BP2=BQ2得:(16﹣2t)2+122=(16﹣t)2即3t2﹣32t+144=0.

由于△=﹣704<0,

B

A

C

Q

D

P

M

∴3t 2﹣32t +144=0无解, ∴PB ≠BQ . ③若PB =PQ .

由PB 2=PQ 2,得t 2+122=(16﹣2t )2+122 整理,得3t 2﹣64t +256=0.

解得116

3

t =,t 2=16(不合题意,舍去) 综合上面的讨论可知:当72t =秒或16

3

t =秒时,以B 、P 、Q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

腰三角形. 综合训练:

(江苏)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x +7与正比例函数y =4

3x 的图象交于点A ,且与x 轴交

于点B .

(1)求点A 和点B 的坐标;

(2)过点A 作AC ⊥y 轴于点C ,过点B 作直线l ∥y 轴.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O —C —A 的路线向点A 运动;同时直线l 从点B 出发,以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l 交x 轴于点R ,交线段BA 或线段AO 于点Q .当点P 到达点A 时,点P 和直线l 都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动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

① t 为何值时,以A 、P 、R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

② 是否存在以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根据题意,得74

3y x y x =-+⎧⎪

⎨=⎪⎩

,解得 3

4

x y =⎧⎨

=⎩,∴A (3,4) . 令y =-x +7=0,得x =7.∴B (7,0). (2)①当P 在OC 上运动时,0≤t <4.

由S △APR =S 梯形COBA -S △ACP -S △PQR -S △ARB =8,得 12(3+7)×4-12×3×(4-t )- 12t (7-t )- 12t ×4=8

整理,得t 2-8t +12=0, 解之得t 1=2,t 2=6(舍) 当P 在CA 上运动,4≤t <7.

由S △APR = 1

2

×(7-t ) ×4=8,得t =3(舍)

∴当t =2时,以A 、P 、R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 ②当P 在OC 上运动时,0≤t <4. ∴AP=(4-t )2+32,AQ=2t ,PQ =7-t 当AP =AQ 时, (4-t )2+32=2(4-t )2,

整理得,t 2-8t +7=0. ∴t =1, t =7(舍) 当AP=PQ 时,(4-t )2+32=(7-t )2, 整理得,6t =24. ∴t =4(舍去) 当AQ=PQ 时,2(4-t )2=(7-t )2 整理得,t 2-2t -17=0 ∴t =1±3 2 (舍)

当P 在CA 上运动时,4≤t <7. 过A 作AD ⊥OB 于D ,则AD =BD =4. 设直线l 交AC 于E ,则QE ⊥AC ,AE =RD =t -4,AP =7-t . 由cos ∠OAC= AE AQ = AC

AO ,得AQ = 53(t -4).

当AP=AQ 时,7-t = 53(t -4),解得t = 41

8.

当AQ=PQ 时,AE =PE ,即AE = 1

2AP

得t -4= 1

2(7-t ),解得t =5.

当AP=PQ 时,过P 作PF ⊥AQ 于F AF = 12AQ = 12×5

3(t -4).

在Rt△APF中,由cos∠P AF=AF

AP=

3

5,得AF=

3

5AP

即1

5

3(t-4)=

3

5×(7-t),解得t=

226

43.

∴综上所述,t=1或41

8或5或

226

43时,△APQ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和动点问题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 一、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 分类一、几何动点中等腰三角形存在性 如图,在梯形ABCD 中,3545AD BC AD DC AB B ====︒∥,,,.动点M 从B 点出发沿线段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动点N 同时从C 点出发沿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BC 的长.(2)当MN AB ∥时,求t 的值. (3)试探究:t 为何值时,MNC △为等腰三角形. 过关练习1 (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是等腰梯形,BC OA ∥, 7460OA AB COA ===,,∠,点P 为x 轴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不与点O 、点A 重合.连结 CP ,过点P 作PD 交AB 于点D . (1)求点B 的坐标; (2)当点P 运动什么位置时,OCP △为等腰三角形,求这时点P 的坐标; (3)当点P 运动什么位置时,使得CPD OAB =∠∠,且5 8 BD AB =,求这时点 P 的坐标. C (第23题

过关练习2 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三角形AOB 的顶点A 、B 分别落在坐标轴上.O 为原点,点A 的坐标为(6,0),点B 的坐标为(0,8).动点M 从点O 出发.沿OA 向终点A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A 出发,沿AB 向终点B 以每秒 3 5 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动点M 、N 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 (1)当t=3秒时.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并求出经过O 、A 、N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此运动的过程中,△MNA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t 为何值时,△MNA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分类二、抛物线中的等腰三角形存在性 例、抛物线y =-x 2 +bx +c 与x 轴交于A(1,0),B(-3,0)两点. 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K ,使得BKC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 K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同样是分三种情况讨论,方法和结合当中的等腰三角形存在性类似 碰到的问题总结: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一、解题策略 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AC,②BA=BC,③CA=CB三种情况. 已知腰长画等腰三角形用圆规画圆,已知底边画等腰三角形画垂直平分线. 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把几何法和代数法相结合,可以使得解题又好又快.几何法:分类、画图、计算. 代数法:罗列三边长,分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二、课前练习: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D的坐标为(3, 4),点P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如果△DOP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 三、典例精析 例:(2014?邵阳第26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m+n)x+mn(m>n)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位于点B的右侧),与y轴相交于点C. (3)若m=2,△ABC是等腰三角形,求n的值.(《冲刺》P92页第5题)

四、变式训练 (长郡双语月考压轴题改编)26、 如图,直线394 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C ,抛物线214 y x bx c =-++经过B ,C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A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B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 运动,运动时间为t (0<t <5)秒. (3)在点P 从点A 出发的同时,动点Q 从点B 出发沿BC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 运动,动点 N 从点C 出发沿CA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运动,运动时间与点P 相同.①记△BPQ 的面积为S ,当t 为何值时,S 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②是否存在△NCQ 为等腰三角形的情形,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解题策略及方法选择 2、作业: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带标准答案)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两圆一线) 类型一、格点中的等腰三角形 1、在如图所示的5×5方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是格点三角形(即顶点恰好是正方形的顶点),则与△ABC有一条公共边且全等的所有格点三角形的个数是() 2、.如图,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即最小正方形的顶点)中找一点C, 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B为其中一腰.这样的C点有( )个. 3、如图,A、B是网格中的两个格点,点C也是网格中的一个格点,连接AB、BC、AC,当△ABC为等腰三角形时,格点C的不同位置有处,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所有满足题意的等腰三角形ABC的面积之和等于. 4、如图,在图中能画出与△ABC全等的格点三角形有几个?

类型二、定边几何法讨论:两圆一线 5、以线段AB为一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个,请在下列图中画出来 6、(1)如图所示,线段OD的一个端点O在直线AB上,以OD为一边的等腰三角形ODP,并且使点P也在AB 上,这样的等腰三角形能画个(在图中作出点P)

(2)若△DOB=60°,其它条件不变,则这样的等腰三角形能画个,(只写出结果) (3)若改变(2)中△DOB的度数,其他条件不变,则等腰三角形ODP的个数和(2)中的结果相同,则改变后△DOB=. 7、如图,南北向的公路上有一点A,东西向的公路上有一点B,若要在南北向的公路上确定点P,使得△PAB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P最多能确定()个. 8、线段AB和直线l在同一平面上.则下列判断可能成立的有个 直线l上恰好只有个1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 直线l上恰好只有个2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 直线l上恰好只有个3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 直线l上恰好只有个4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 直线l上恰好只有个5点P,使△ABP为等腰三角形

一、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一、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6,BC=8,动点P 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对角线AC 向C 移动,同时动点Q 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从C 点出发,沿CB 向点B 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CPQ 的面积S 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以P 为圆心,PA 为半径的圆与以Q 为圆心,QC 为半径的圆相切时,求出t 的值; (3)在P 、Q 移动的过程中,当△CPQ 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t 的值. 2.如图,在△ABC 中,AB=AC=10cm ,BC=16cm ,DE=4cm .动线段DE (端点D 从点B 开始)沿BC 边以1cm/s 的速度向点C 运动,当端点E 到达点C 时运动停止.过点E 作EF ∥AC 交AB 于点F (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EF 与CA 重合),连接DF ,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 (1)直接写出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E 、EF 的长; (2)在这个运动过程中,△DEF 能否为等腰三角形?若能,请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已知: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5,AD= 3 20,AE 垂直于BD,垂足是E.点F 是点E 关于AB 的对称点,连接AF,BF. (1)求AE 和BE 的长;

(2)若将三角形 ABF沿着射线BD方向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m(平移距离指点B沿BD方向所经过的线段长度).当点F分别平移到线段AB,AD上时,直接写出相应的m的值. (3)如图2,将三角形 ABF绕点B顺时针旋转一个角α(0度<α<180度),记旋转中的三角形ABF为三角形A‘BF',在旋转过程中,设A'F’所在的直线与直线AD交于点P,与直线BD交于点Q.是否存在这样的P,Q两点,使三角形DP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DQ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OA,OC在坐标轴上,点B的坐标为(-4,4).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向点O运动;点Q从点O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规定点P到达点O时,点Q也停止运动.连接BP,过P点作BP的垂线,与过点Q平行于y轴的直线l相交于点D.BD与y 轴交于点E,连接PE.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 (1)∠PBD的度数为_____,点D的坐标为_____(用t表示); (2)当t为何值时,△PBE为等腰三角形? (3)探索△POE周长是否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试求这个定值. 5.如图,在△ABC中,AB=AC=6,BC=8,点P为B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E在AC边上,,∠ADE=∠B.设BD的长为x,CE的长为y. (1)当D为BC的中点时,求CE的长;

专题: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专题:探索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1、如果△ABC 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 =AC ,②BA =BC ,③CA =CB 三种情况. 2、已知腰长画等腰三角形用圆规画圆,已知底边画等腰三角形用刻度尺画垂直平分线. 3、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把几何法和代数法相结合,可以使得解题又好又快. 几何法:一般分三步:分类、画图、计算. 代数法:一般也分三步:罗列三边长,分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类型一:格点中的等腰三角形 1.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 、B 是两格点,如果C 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 ?为等腰三角形..... ,则点C 的个数是( ) C .8 D .9 练习:1、.A 、B 是网格中的两个点如果C 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 ?为等腰三角形,...... 满足题意的所有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 2、以AB 为腰的ABC ?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C 有几个?

类型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等腰三角形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D 在坐标为(3,4),点P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如果△DOP 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 2、如图,点A 的坐标为(1,1)在坐标轴上.... 是否存在点P ,使△AO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A(1,2) ,B(3,0),点P 为X 轴上一点,使△ABP 为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P 的坐标。

4 、 类型三:动点问题中的等腰三角形 1、 在长方形ABCD 中,AB=4,AD=10,点Q 为BC 的中点,点P 在AD 上运动,若△BPQ 是腰长 为5的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有几个? 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BC =8,动点P 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从点A 出发,沿AC 向点C 移动,同时动点Q 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从点C 出发,沿CB 向点B 移动,当P 、Q 两点中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则停止运动.在P 、Q 两点移动过程中,当△PQC 为等腰三角形 时,求t 的值. 3、已知正方形ABCD 边长为6, P 为正方形内部一点,B P=4,∠PBC=60°,Q 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若三角形PBQ 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Q 有几个? A D C B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2解:(1)当t=4时,B(4,0),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把A(0,6),B(4,0)代入得: ,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 x+6. (2)过点C作CE⊥x轴于点E, 由∠AOB=∠CEB=90°,∠ABO=∠BCE,得△AOB∽△BEC.

∴= = = , ∴BE= AO=3,CE= OB= , ∴点C的坐标为(t+3,). 方法一: S梯形AOEC= OE•(AO+EC)= (t+3)(6+ )= t2+ t+9,S△AOB= AO•OB= ×6•t=3t, S△BEC= BE•CE= ×3× = t, ∴S△ABC=S梯形AOEC-S△AOB-S△BEC = t2+ t+9-3t- t = t2+9. 方法二: ∵AB⊥BC,AB=2BC,∴S△ABC= AB•BC=BC2. 在Rt△ABC中,BC2=CE2+BE2= t2+9, 即S△ABC= t2+9. (3)存在,理由如下: ①当t≥0时, Ⅰ.若AD=BD, 又∵BD‖y轴, ∴∠OAB=∠ABD,∠BAD=∠ABD, ∴∠OAB=∠BAD, 又∵∠AOB=∠ABC, ∴△ABO∽△ACB, ∴= = , ∴= , ∴t=3,即B(3,0). Ⅱ.若AB=AD. 延长AB与CE交于点G, 又∵BD‖CG, ∴AG=AC, 过点A画AH⊥CG于H. ∴CH=HG= CG, 由△AOB∽△GEB, 得= , ∴GE= . 又∵HE=AO=6,CE= +6= ×(+ ), ∴t2-24t-36=0,

解得:t=12±6 .因为t≥0, 所以t=12+6 ,即B(12+6 ,0). Ⅲ.由已知条件可知,当0≤t<12时,∠ADB为钝角,故BD≠AB. 当t≥12时,BD≤CE<BC<AB. ∴当t≥0时,不存在BD=AB的情况. ②当-3≤t<0时,如图,∠DAB是钝角.设AD=AB 过点C分别作CE⊥x轴,CF⊥y轴于点E,点F. 可求得点C的坐标为(t+3,), ∴CF=OE=t+3,AF=6- , 由BD‖y轴,AB=AD得, ∠BAO=∠ABD,∠FAC=∠BDA,∠ABD=∠ADB, ∴∠BAO=∠FAC, 又∵∠AOB=∠AFC=90°, ∴△AOB∽△AFC, ∴= , ∴= ,∴t2-24t-36=0, 解得:t=12±6 .因为-3≤t<0, 所以t=12-6 ,即B(12-6 ,0). ③当t<-3时,如图,∠ABD是钝角.设AB=BD, 过点C分别作CE⊥x轴,CF⊥y轴于点E,点F, 可求得点C的坐标为(t+3,), ∴CF=-(t+3),AF=6- , ∵AB=BD, ∴∠D=∠BAD. 又∵BD‖y轴, ∴∠D=∠CAF, ∴∠BAC=∠CAF. 又∵∠ABC=∠AFC=90°,AC=AC, ∴△ABC≌△AFC, ∴AF=AB,CF=BC, ∴AF=2CF,即6- =-2(t+3), 解得:t=-8,即B(-8,0). 综上所述,存在点B使△ABD为等腰三角形, 此时点B坐标为:B1(3,0),B2(12+6 ,0),B3(12-6 ,0),B4(-8,0).

专题3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专题3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一)考点分析 “两圆一线”模型 已知线段AB ,在平面内找一点C ,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 (1) AB =AC 时,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圆,此圆上所有的点均满足条件; (2) BA =BC 时,以B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圆,此圆上所有的点均满足条件; (3) CA =CB 时,作AB 的垂直平分线,此直线上所有的点均满足条件. “两圆一中垂”上所有的点C 均满足△ABC 为等腰三角形,即满足“等腰”条件的点C 有无数个.因此,题目会对点C 再加上另外一个限定条件——例如还限定点C 在坐标轴上或抛物线上,这样,点C 的个数就只有几个. (二)典型例题 例:已知点A (2,1),B (6,4),若在x 轴上取点C ,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求满足条件的点C 的坐标. 解法1:“两圆一线”模型 由题可知:AB =5 (1)如图,AB =AC 时,由勾股定理可得:DC 1=DC 2=2√6,则C 1(2−2√6,0),C 2(2+2√6,0) (2)如图, BA =BC 时,由勾股定理可得:EC 3=EC 4=3,则C 3(3,0),C 4(9,0) (3)如图,CA =CB 时,设FC 5=x ,则HC 5=4−x ,由AC 5=BC 5得:x 2+1=(4−x)2+42 图(3) 图(2) 图(1) 图(3) 图(2) 图(1)

解得:x = 31 8 ,则C 5(47 8,0) 综上所述:C 1(2−2√6,0),C 2(2+2√6,0),C 3(3,0),C 4(9,0),C 5(478 ,0) 如果学生掌握了中点公式和两条垂直直线k 的关系,第(3)种情况CA =CB 也可以通过代数方法解决,具体过程如下: 由A (2,1),B (6,4)可知:M (4,5 2),k AB =3 4,则k MC 5=−4 3 ∴直线MC 5的解析式为y =−4 3x +47 6 ,则C 5(47 8,0) 解法2:两点间距离公式——暴力解法 设点C (x ,0),则AB 2=(2−6)2+(1−4)2=25,AC 2=(2−x)2+(1−0)2=x 2−4x +5, BC 2=(6−x)2+(4−0)2=x 2−12x +52 (1) AB =AC 时,25=x 2−4x +5 解得:x 1=2−2√6,x 2=2+2√6,则C 1(2−2√6,0),C 2(2+2√6,0) (2) BA =BC 时,25=x 2−12x +52 解得:x 1=3,x 2=9,则C 3(3,0),C 4(9,0) (3) CA =CB 时,x 2−4x +5=x 2−12x +52 解得:x = 47 8 ,则C 5(47 8,0) 综上所述:C 1(2−2√6,0),C 2(2+2√6,0),C 3(3,0),C 4(9,0),C 5(47 8,0) 小结: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解题的基本思路是:列点、列线、列式. ① 列点:列出构建所求等腰三角形的三个点,定点找到后,动点用参数表示其坐标; ② 列线:列出构建所求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并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表示其长度; ③ 列式:采用分类讨论思想,列出三组方程并求解.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两圆一线)(人教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已知线段AB是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则对应两圆一线中的“两圆”与“一线”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问题2:两圆一线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分别对应什么操作?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两圆一线)(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6道,每道14分) 1.已知:如图,线段AB的端点A在直线上,AB与的夹角为60°,请在直线上另找一点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解题思路: 要使△ABC是等腰三角形,先分析点,定点是A,B,动点是C, 那么AB是定线段,AB可以当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 也可以当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 ①当AB为腰时,此时作两圆,如图,

②当AB为底时,此时作一线,如图, 综上,使△ABC是等腰三角形的上的点C有2个.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 2.如图,已知直线PQ⊥MN于点O,点A,B分别在MN,PQ上,OA=1,OB=2,在直线MN或 直线PQ上找一点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C有( )个. A.3 B.4 C.7 D.8 答案:D 解题思路:

如图所示,当AB为等腰三角形的腰时,分别以A,B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圆; 当AB为等腰三角形的底时,作AB的垂直平分线; 综上,满足条件的点C共有8个.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两圆一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已知A(2,-1),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如果以P,O,A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符合条件的动点P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题思路: 已知O,A两个定点,再寻找点P使得△OAP为等腰三角形,需要利用“两圆一线”解题,即:分别以O,A为圆心,以OA长为半径作圆;作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的交点即为所求. 如图所示,

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存在性问题的处理思路 ①分析特征:分析背景图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结合图形形成因素(判定等)考虑分类. ②画图求解:分析各种状态的可能性,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通常先尝试画出其中一种情形,分析解决后,再类比解决其他情形. ③结果验证:回归________________,画图或推理,验证结果. 问题2: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根据什么分类?如何确定点的位置? 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 一、单选题(共4道,每道25分) 1.如图,抛物线342+-=x x y 交x 轴于A ,C 两点(点A 在点C 的右侧),交y 轴于点B .点D 的坐标为(-1,0),若在直线AB 上存在点P ,使得以A ,D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为( ) A. B.(-1,3)或(1,2) C.(-1,4)或(1,2) D.(-1,4),(1,2)或(5,-2)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 2.如图,抛物线23 432-2++=x x y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P 是线段A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C 重合),过点P 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BC 于点Q ,若在x 轴上存在点R ,使得△PQR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R 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 3.如图,二次函数2 3-212x x y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以 AB 为边在x 轴上方作正方形ABCD ,P 是x 轴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重合),连接DP ,过点P 作PE ⊥DP 交y 轴于点E .当△PE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点P 的横坐标为( ) A.-4 B.-3 C.-3或-4 D.-4或4 答案:D 解题思路:

专题一:二次函数中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专题:二次函数中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类型一、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以(,)A A A x y 、(,)B B B x y 为三角形的边,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得△PAB 为等腰三角形(二定一动) 一.找法:画圆和作垂直平分线 ①以A 为圆心,线段AB 为半径画圆,与x 轴交点即为1P 、2P 点;(AB=AP ) ②以B 为圆心,线段AB 为半径画圆,与x 轴交点即为3P 、4P 点;(AB=BP ) ③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交点即为5P 点;(AP=BP ) 二、算法:利用两点距离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22()()A B A B AB x x y y =-+- ,设(,)p p P x y ,分三种情况: ①AB=AP 时 2222()()()()A B A B A P A P x x y y x x y y -+-=-+- 可得1P 、2P ,(特殊情况可能是一个点,例如2P 与B 重合) ②AB=BP 时 2222()()()()A B A B B P B P x x y y x x y y -+-=-+- 可得3P 、4P ,(特殊情况可能是一个点,例如3P 与A 重合) ③AP=BP 时 2222()()()()A P A P B P B P x x y y x x y y -+-=-+- 可得5P 、

例题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 y x bx c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 、B 两点,其中A 点坐标为(-3,0),与y 轴交于点C ,点D (-2,-3)在抛物线上.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动点Q ,使得△BC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 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2021·云南九年级一模)如图所示,抛物线()240y ax bx a =++≠经过点()1,0A -,点()4,0B ,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BC .点M 是线段OB 上不与点O 、B 重合的点,过点M 作DM x ⊥轴,交抛物线于点D ,交BC 于点E .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过点D 作DF BC ⊥,垂足为点F .设M 点的坐标为(),0M m ,请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DF 的长,并求出当m 为何值时DF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3)试探究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 ,使得以A ,C ,E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存在性问题

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存在性问题 x+m与x、y轴的正半例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直线l:y=−1 2 轴分别相交于点A、B,过点C(﹣4,﹣4)画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直线AB于点D,CD=10.(1)求点D的坐标和直线l的解析式; (2)求证:△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如图2,将直线l沿y轴负方向平移,当平移适当的距离时,直线l与x、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在直线CD上存在点P,使得△A′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不必书写解题过程)

例2、如图,直线AB 经过点B(0, -2) ,并与反比例函数y=k 交于点A(3, -1) . x (1)求直线AB 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点C 是点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 为线段AC(不含端点)上一动点,过点Q 作QP∥y 轴交反比例函数于点P,点D 为线段QP 的中点,点E 为x 轴上一点,点F 为平面内一点,当D,C,E,F 四点构成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时,求点Q 的坐标.

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把抛物线y=x2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x−ℎ)2+k,所得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M; (1)写出h、k的值以及点A、B的坐标; (2)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AP,以AP为一边作正方形APFG,随着点P的运动,正方形的大小、位置也随之改变.当顶点F或G恰好落在y轴上时,请直接写出对应的点P 的坐标.(不写过程)

x2+4与x轴交于点A,B两例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y=−1 2 点,顶点为D(0,4),设点F(m,0)是x轴的正半轴上一点,将抛物线C绕点F旋转180°,得到新的抛物线C′。如图2,P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C上一点,它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点P在抛物线C′上的对应点为P′,设M是C上的动点,N是C′上的动点,试探究四边形PM P′N能否成为正方形,若能,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解题策略 假如△ 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AC,② BA= BC,③ CA= CB三种状况. 已知腰长画等腰三角形用圆规画圆,已知底边画等腰三角形用刻度尺画垂直均分线. 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把几何法和代数法相联合,能够使得解题又好又快. 几何法一般分三步:分类、绘图、计算. 代数法一般也分三步:排列三边长,分类列方程,解方程并查验. 例题精讲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点 D 在座标为 (3, 4),点 P 是 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假如△ DOP 是等腰三角形,求点 P 的坐标. 分析.因为 D(3, 4),所以 OD=5,cos DOP 3. ①如图 1,当 PD=PO 时,作 PE⊥ OD 于 E. 5 在 Rt△OPE中,cos DOP OE3, OE5,所以 OO25.此时点 P 的坐标为(25 ,0). OP5266 ②如图 2,当 OP= OD= 5 时,点 P 的坐标为 (5, 0). ③如图 3,当 DO= DP时,点 D 在 OP 的垂直均分线上,此时点P 的坐标为 (6, 0). 2.如图,在矩形ABCD中, AB= 6, BC= 8,动点 P 以 2 个单位 / 秒的速度从点 A 出发,沿AC向点 C 挪动,同 时动点 Q 以 1 个单位 / 秒的速度从点C出发,沿 CB 向点 B 挪动,当、 Q 两点中此中一点抵达终点时则停止运P 动.在 P、Q 两点挪动过程中,当△PQC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 的值. 分析.在 Rt△ ABC 中,ACAB 2BC 2628210 .所以 cos ACB4. 5在△ PQC中, CQ=t ,CP= 10- 2t .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10、(2016山东省临沂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10与x 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C得坐标就就是(8,4),连接AC,BC、 (1)求过O,A,C三点得抛物线得解析式,并判断△ABC得形状; (2)动点P从点O出发,沿O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得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B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得速度向点C运动、规定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PA=QA? (3)在抛物线得对称轴上,就就是否存在点M,使以A,B,M为顶点得三角形 就就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得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1、(2016山东省日照市)阅读理解: 我们把满足某种条件得所有点所组成得图形,叫做符合这个条件得点得轨迹、例如:角得平分线就就是到角得两边距离相等得点得轨迹、 问题:如图1,已知EF为△ABC得中位线,M就就是边BC上一动点,连接AM 交EF于点P,那么动点P为线段AM中点、 理由:∵线段EF为△ABC得中位线,∴EF∥BC,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得:动点P为线段AM中点、 由此您得到动点P得运动轨迹就就是:、 知识应用: 如图2,已知EF为等边△ABC边AB、AC上得动点,连结EF;若AF=BE,且等边△ABC得边长为8,求线段EF中点Q得运动轨迹得长、 拓展提高: 如图3,P为线段AB上一动点(点P不与点A、B重合),在线段AB得同侧分别作等边△APC与等边△PBD,连结AD、BC,交点为Q、 (1)求∠AQB得度数; (2)若AB=6,求动点Q运动轨迹得长、12、(2016山东省日照市)如图1,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m﹣2,0)与B(2m+3,0)(点A在点B得左侧),与y轴交于点C,连结BC、 (1)求m、n得值; (2)如图2,点N为抛物线上得一动点,且位于直线BC上方,连接CN、BN、求△NBC面积得最大值; (3)如图3,点M、P分别为线段BC与线段OB上得动点,连接PM、PC,就就是否存在这样得点P,使△PCM为等腰三角形,△PMB为直角三角形同时成立?若存在,求出点P得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3、(2016山西省)综合与探究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l经过坐标原点O,与抛物线得一个交点为D,与抛物线得对称轴交于点E,连接CE,已知点A,D得坐标分别为(﹣2,0),(6,﹣8)、 (1)求抛物线得函数表达式,并分别求出点B与点E得坐标; (2)试探究抛物线上就就是否存在点F,使△FOE≌△FCE?若存在,请直接写

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详解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三〕〔通用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00分) 1.正确答案: D.解题要点 ①研究根本图形得到△ABC是三边之比为3:4:5的直角三角形; ②分析运动状态,点P和点Q的运动状态如下列图, ∴时间t的取值围是. ③分析目标△CPQ,C是定点,点P和点Q分别在AC和BC边上运动,符合“夹角固定、两点动〞的特征,可以借助三线合一找相似来解决问题. 2.解题过程 表达动点走过的路程,AP=2t,CQ=t, ∴CP=10-2t. ①当CP=CQ时,如下列图, 如此10-2t=t,解得,符合题意. ②当PQ=CP时,如下列图,过点P作PD⊥CB于点D.

易知,△CDP∽△CBA, ∴, 即,解得,符合题意. ③当PQ=CQ时,如下列图,过点Q作QE⊥CA于点E. 如此CE=EP=5-t,△CEQ∽△CBA, ∴, 即,解得,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t的值为. 2 正确答案: D ∵, ∴A〔-3,0〕,B〔1,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D〔-3,4〕. △PED中,D为定点,P,E为动点,且始终保持∠DPE=90°, 假如要使△PED是等腰三角形,只能是DP=PE〔此时△PE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但是需要根据点P位置的不同进展分类.

设点P的横坐标为t. ①当时,如下列图, ∵∠DPE=∠DAP=∠POE=90°,DP=PE,易证△DAP≌△POE, ∴OP=AD=4, ∴. ②当时,如下列图, ∵∠DPE=∠DAP=∠POE=90°,DP=PE,易证△DAP≌△POE, ∴OP=AD=4, ∴〔不符合要求,舍〕. ③当时,如下列图,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专题训练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例1如图,在△ABC中,AB=AC=10,BC=16,点P为BC边上的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的⊙P与边AB相切于点D. (1)设⊙P的半径为x,PC的长为y,求y与x的函数 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以C为圆心,AC为半径的圆与⊙P外切,求⊙P 的半径; (3)在点P移动的过程中,△APC如果成为等腰三角 形,求⊙P的半径. 专题直击 如图,在△ABC中,AB=AC=10,BC=16,点P为BC边上的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的⊙P与边AB相切于点D.在点P移动的过程中,△APC如果成为等腰三角形,求⊙P的半径.

例2如图1,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BC=8,cos B=4 5 ,点P是边BC上的动点,以CP为半径的圆C与边AD交于点E、F(点F在点E的右侧),射线CE与射线BA交于点G. (1)当圆C经过点A时,求CP的长; (2)联结AP,当AP//CG时,求弦EF的长; (3)当△AG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圆C的半径长. 图1 备用图 专题直击 如图,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5,BC=8,cos B=4 5 ,点P是边BC上的动 点,以CP为半径的圆C与边AD交于点E、F(点F在点E的右侧),射线CE与射线BA 交于点G.当△AG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圆C的半径长.

例3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10,tan∠B=4 3 .(1)求BC的长; (2)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不重合的两动点M、N在边BC上(点M、N不与点B、C重合),且点N始终在点M 的右边,联结DN、EM交于点O.设MN=x,四边形ADOE的面积为y. ①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②当△OMN是等腰三角形且BM=1时,求MN的长. 专题直击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10,tan∠B=4 3 .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不重合的两动点M、N在边BC上(点M、N不与点B、C重合),且点N始终在点M的右边,联结DN、EM交于点O.当△OMN是等腰三角形且BM=1时,求MN的长.

初中数学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几何图形存在性问题是中考二次函数压轴题一大常见类型,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均有涉及,本系列从等腰三角形开始,逐一介绍各种问题及常规解法. 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 【问题描述】 如图,点A坐标为(1,1),点B坐标为(4,3),在x轴上取点C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 【几何法】“两圆一线”得坐标 (1)以点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与x轴的交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C,有AB=AC;(2)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与x轴的交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C,有BA=BC;(3)作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的交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C,有CA=CB. 【注意】若有三点共线的情况,则需排除. 作图并不难,问题是还需要把各个点坐标算出来,可通过勾股或者三角函数来求.

C 21+23,0() C 11-23,0()C 1H =C 2H =13-1=23作AH ⊥x 轴于H 点,AH =1AC 1=AB=4-1()2+3-1()2=13 34C C 、同理可求,下求5C . 显然垂直平分线这个条件并不太适合这个题目,如果A 、B 均往下移一个单位,当点A 坐标为(1,0),点B 坐标为(4,2)时,可构造直角三角形勾股解: 故C 5坐标为( 196,0) 解得:x = 136 3-x ()2+22=x 2 设AC 5=x ,则BC 5=x ,C 5H =3-x AH =3, BH =2 而对于本题的5C ,或许代数法更好用一些.

【代数法】表示线段构相等 (1)表示点:设点5C 坐标为(m ,0),又A 点坐标(1,1)、B 点坐标(4,3) , (2)表示线段:5AC = 5BC (3)分类讨论:根据 55AC BC = , (4)求解得答案:解得:236m =,故5C 坐标为23,06⎛⎫ ⎪⎝⎭ . 【小结】 几何法:(1)“两圆一线”作出点; (2)利用勾股、相似、三角函数等求线段长,由线段长得点坐标. 代数法:(1)表示出三个点坐标A 、B 、C ; (2)由点坐标表示出三条线段:AB 、AC 、BC ; (3)根据题意要求取①AB =AC 、②AB =BC 、③AC =BC ; (4)列出方程求解. 问题总结: (1)两定一动:动点可在直线上、抛物线上; (2)一定两动:两动点必有关联,可表示线段长度列方程求解; (3)三动点:分析可能存在的特殊边、角,以此为突破口.

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练习题及解析

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练习题 1.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E,以AE为对称轴折叠△AEB,得到△AEB′,点B的对称点为点B′,若AB=5,BC=3,当点B′落在射线CD上时,线段BE的长为. 2.在菱形ABCD中,∠B=60°,BC=2cm,M为AB的中点,N为BC上一动点(不与点B重合),将△BMN沿直线MN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连接DE,CE,当△CDE为等腰三角形时,线段BN的长为.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D=2AB=2,E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E,过点D作DF⊥AE于F,连接CF,当△CDF为等腰三角形时,则BE的长是.

4.在Rt△ABC中,∠CAB=90°,AC=6,AB=8,点P是射线AB上的动点,连接CP,将△ACP沿着CP翻折得到△A'CP,设AP=x(x>0). (1)如图1,当点A′在BC上时,求x的值. (2)如图2,连接AA′,BA′,当∠AA′B=90°时,求△P A′B的面积. (3)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当△AA′B是等腰三角形时,求x的值.

5.如图,在Rt△ABC中,∠C=90°,BC=2,AC=2,点D是BC的中点,点E是边AB上一动点,沿DE所在直线把△BDE翻折到△B′DE的位置,B′D交AB于点F.若△AB′F为直角三角形,则AE 的长为. 6.如图,在Rt△ABC中,∠C=90°,AC=3cm,BC=4cm,点E从C点出发向终点B运动,速度为1cm/秒,运动时间为t秒,作EF∥AB,点P是点C关于FE的对称点,连接AP,当△AFP恰好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 7.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点E,F分别为AB,AC上一个动点,连接EF,以EF为轴将△AEF折叠得到△DEF,使点D落在BC上,当△BDE为直角三角形时,BE的值为.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02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学生版+解析版)

专题二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考题研究】 近几年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中,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频频出现,这类试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题意构思精巧,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问题符合课标对学生能力提高的要求。 【解题攻略】 在讨论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时,一般都要先分类. 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AC,②BA=BC,③CA=CB三种情况. 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把几何法和代数法相结合,可以使得解题又好又快. 几何法一般分三步:分类、画图、计算.哪些题目适合用几何法呢? 如果△ABC的∠A(的余弦值)是确定的,夹∠A的两边AB和AC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那么就用几何法. ①如图1,如果AB=AC,直接列方程;②如图2,如果BA=BC,那么;③如图3,如果CA=CB,那么.代数法一般也分三步:罗列三边长,分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如果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不确定的,而三个顶点的坐标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那么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三边长(的平方)就可以罗列出来. 【解题类型及其思路】 解题类型: 动态类型:1.一动点类型问题;2.双动点或多动点类型问题 背景类型:1.几何图形背景;2.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背景 解题思路: 几何法一般分三步:分类、画图、计算;代数法一般也分三步:罗列三边长,分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如果△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存在①AB=AC,②BA=BC,③CA=CB三种情况.已知腰长画等腰三角形用圆规画圆,已知底边画等腰三角形用刻度尺画垂直平分线.解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有几何法和代数法,把几何法和代数法相结合,可以使得解题又好又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