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中国哲学文化的民族性

浅析中国哲学文化的民族性

浅析中国哲学文化的民族性

魏飞;孟瑞瑞

【期刊名称】《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

【摘要】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族性是指各民族具有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越长,文化积淀越厚,文化的民族性就越强。中国哲学文化的民族性就很显著,一体化的世界观、家庭为本位的伦理观、法先王的历史观、中庸的人生观、重义轻利的价值观、重经验轻论证的认识观构成了中国哲学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哲学,其中特别是儒学注重人伦,即人际关系中的伦理道德。道德作为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很鲜明地呈现出差别性和民族性。文章最后以儒家思想为例.重点论述道德哲学的民族性。【总页数】5页(P43-47)

【作者】魏飞;孟瑞瑞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

【相关文献】

1.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体现文化的时代性——建党90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经验浅析

2.浅析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以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价值理念为角度

3.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兼容并包--从蔡元培文化哲学观照

中国先进文化的特质内涵4.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哲学基础\r——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角度出发5.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基于中国先秦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差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载体,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文 化因其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引人入胜,其中哲学思想更是中国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思想从古至今,不断演化和发展,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在动力和永恒的精神支撑。本文将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三个方面,探讨中国文化中 的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哲学思想,其核心价值观是天 人合一、仁爱精神、物尽其用等。《论语》、《大学》、《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 提倡的“中庸之道”,旨在达到道德的完美境界,追求人生的最高 价值。“中庸”是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不过于偏激和过度,更 不偏执和刻板。儒家思想主张仁爱精神,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求人际关系的平等和互助,通过仁爱之心,实现天下大同,维护社会和谐。而儒家思想还强调物尽其用,认为充分利用物质 资源,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的另一重要哲学思想。道家思想的创 始人是老子,其主要思想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宇宙万物均有自己的本性和规律,人的个人意志和情感,不

能滥用。道家思想的主要精神是“无为而治”,即“不以有为贵”,倡导顺应自然,获得平和、从容和自由的境界。道家思想讲究的是“内因外举”,主张各人要发挥自身的慧根和积极性,自我调节, 自我完善,以发挥最大的潜能。 “墨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中的又一重要哲学思想。墨家学派的创 始人是墨子,其主要思想是“兼爱”和“非攻”。兼爱是指“以自己之 爱人,可以爱人之爱己者”,即要以自己的感情去代入别人的感情,走向互惠互利;非攻是指“非所欲也,勿施于人”,墨家认为守和平、反对战争才是最高的事业。墨家强调的是“实用主义”和“精益 求精”,主张以实际效果为标准,推崇持续不断地追求完美和优化。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是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具有 广泛的普适意义,对于引导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的演化和传承,更是中 国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西方哲学思想的理性, 中国哲学思想更加注重人性的温情、情感的关怀和文化的包容, 这或许才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真正独特之处。 在当今的世界中,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正不断地与世界各国和 民族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交汇和碰撞,不断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

中国文化概论

论述 一、文化的民族行与时代性 民族性:1、便涉及到一源学说和多源学说。 2、一源学说:说全部人类文化起源于同一个地方,有的说是埃及, 有的说是两河流域,有的说是希腊等等,并花了很多功夫来证明 中国文化,说《山海经》是受到印度、伊朗的刺激,道家思想源 于印度的某部古书。出于同样的思想或者说作为报复,中国也有 很多人反其道而行之,说西方的文化是从中国扩散过去的,说西 方学问无非是声光化电,这些东西早在三百、四百年前的中国《墨 经》里面就有了。 3、但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整个民族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用华 夏中心主义对付欧洲中心主义,人们很难避免自发自我中心意识, 这也许是人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4、多源学说:认为不同的生活方式,造成不同的风俗习惯,形成不 同的心理状态,产生不同的物质文明。比如,农业和畜牧业就不 一样。农业要求定居,畜牧业要求游动。定居很容易倾向于以家 庭为本位,游牧业就倾向于提高个体性。因此,不同的生活方式, 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状态,形成了种种文化心理的积淀。一个14岁 的小孩因父母责骂而离家出走,最后导致跳楼自杀,在传统中, 这好是触及道德的事,大家顶多指责父母,而在西方,则会判其 父母有过失杀人罪,因为小孩也有人权。这是族权和人权的不同。 5、传播的作用:任何文化传播到新的背景下,它所发生的反应,取 决于当地的文化特点。多源说有趋同、传播等问题,但都离不开 文化的民族性问题。 时代性:承认文化有时代性,但不能反过来用文化作为各个时代的划分依据。 既然文化有时代性,因此就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一切。不 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价值标准。不能把今天当作绝对的、唯一的标 准,用今天的标准衡量以前的一切,凡是符合今天标准的就是好, 就是真;那就错了。 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任何一个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有一个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传统问题。传统固然是一种保守的力量,但 同时,传统也是一切前进的基地;传统是一个包袱,也是一宗财富。这 应该是我们看待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体现时代化,就要求有现代化。 而现代化首先产生在西方,带有西方的色彩,因而,现代化不等于西化。 使中国文化现代化,首要的当然是政治变革。伦理、政治不过是文化诸 要素的两个要素,它们在某些时代成为核心或占统治地位,固有其必然, 而它们之从这种历史宝座上退下来,成为文化大家庭中普通一员,大概 也是现代化发展的趋势。这一点如果受到广泛注意,文化现代化的前景, 便近在眼前了。

浅论哲学的民族性内涵

浅论哲学的民族性内涵 作者:席伟伟 摘要 从哲学历史发展的历程来看, 哲学不像科学那样具有严格的教条理论体系、相似的探讨方法论、明确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 哲学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普遍适用的体系。人类哲学是由许多不同哲学导向拼合而成的, 哲学的不同传统方向都是以民族来划分的, 哲学的发展都是因为民族性的变革而演进的。然而人们以前对哲学民族性的内涵并没有充分的认知。恩格斯曾指出: 各个民族所占的地位, 至少是在近代所占的地位, 直到今天在我们的历史哲学中都阐述得很不充分, 或者更确切些说,还根本没有加以阐述。在此, 本文将对哲学的民族性进行简单的探讨, 以引起人们对哲学民族性的关注。 关键词: 哲学民族性内涵 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模式, 从本质上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的意 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体表现形式。哲学应该首先是民族性而不是普 适性的, 因为不同民族的民族性有不同的哲学取向, 每一个民族的哲学都有自 己的范式, 具有不可通约性, 各自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我们在研究哲学时, 应 以哲学的民族性为出发点、以不可通约性为基础, 研究比较各国哲学在发展中的 差异性, 从而对各国的哲学发展有一定启示作用。 一、西方的规范与概念

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和概念框架基本上取自西方哲学。冯友兰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曾发人深思地指出: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哲学相当者,是其“ 义理之学”。我们可以按此标准,作《中国义理之学史》、《西方义理之学史》。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按此标准做呢?原因就在于,“近代学问,起于西洋,科学其尤著者。若指中国或西洋历史上各种学问之间某个部分:而谓为义理之学,则其在近代学问中之地位,与其与各种近代学问之关系,未易知。所以近来只有中国哲学史之作,而无西洋义理之学史之作”(《中国哲学史·绪论》)。冯先生这里所讲的,我想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思想和话语的问题。实际上,话语在人类文化交往中,很难避免。在所谓全球化的今天,这一点就更加突出。这是因为,如果没有目前各种形式的所谓与国际“接轨”,我们的思想学问只能在博物馆里陈列,而不能在现代学术中占有应有的地位。有的学者建议用“思想”或“思想史”来讲中国传统的学问学说。其实,孙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无论讲“哲学史”,还是“思想史”,都未逃脱西方话语霸权的圈子。现在的问题显然就在于,在西方哲学的话语霸权前提下,能否表现出中国传统思想学说的民族性的内涵。 二、哲学的民族性的内涵 首先,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哲学的不同取向。中国立国之基础, 乃在道德。 不像如今日欧洲之为自然主义那样。中国哲学总体上说是调和 , 其内容以为宇 宙空间实没有那么绝对的, 简单的、极端的、偏执的、不调和的事物; 如果有些 东西, 也一定是用自己的慧眼看不见的。凡是能看见的东西都是相对、中庸、平衡、调和的。欧洲哲学为自然的研究, 从泰勒斯到康德, 这些智者们就一直没 有放弃对世界的本源的研究。其次,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式, 在不同的方 法之下必然有着不同思维的哲学。在欧洲占主流的英国、法国和德国就有着不同 的研究方法。英国从弗朗西斯,培根建立了归纳法以后, 一直都是以归纳法为基 本方法的, 在这种方法之下英国的哲学都是经验论的;而在欧洲大陆, 法国人和 德国人采用的方法是演绎的数学方法, 其哲学都是在一个演绎体系中发展的, 所以在欧洲大陆的哲学是理性主义的。 再次, 民族特征对哲学产生重要影响。英吉利民族的特征是存在着未解决

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欢迎阅读。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一) 真正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源于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这部书的引导下,系统读过了《论语》,《庄子》,《老子》,《周易》金刚经,心经,坛经,分别是杨伯峻,安德义先生译注论语,陈鼓应先生译注老庄,黄寿祺,张善文先生译注周易,至于佛教经典,皆是大德作注。书并不多,从中体悟万千,很难讲是正解正念,但跟随先贤,总不至于过于偏颇。我所理解的中国文化,总体上可用两个字概括“通达”。儒家入世与出世的徘徊,道家遁世离世的执着,佛家则是在永远的淡定和超脱中寻求心的宁静,不用假以外道,仅以明心见性之大智慧便可以求得大快乐。总体三教,都是在内心上做功夫,至高境界都是万法圆融的通达和寂静。 后代儒学,发至微末,本已式微,总体是为了便于统治者控制民众,因此,礼法和教条越来越严格和繁复,相反,离圆融通达的本源越来越远。先秦儒学,是我比较推崇的,仅观论语,便可知,孔子原也是位本性率真,可爱好玩的老先生,一点也不见酸腐,一点不见呆板。老先生不如意时,会自谑说自己“累累若丧家之犬”,看到别的小伙子优秀时,会说“可以妻焉”(把自己女儿许配给他),先生正经时候的言论,也大都中正平实。先生陶醉于周礼的完美之中,一生企盼克己复礼,把社会回复到周朝时“天下归仁”的状态,先生一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追求大都以失败告终,然即使如此,老人家还高唱,“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能有这样气度的人,怎会是一个整日唠唠叨叨,教导我们什么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性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性 岭南大讲坛 宋志明 核心提示:中国哲学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等,简言之,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中国哲学的民族性也就是中国哲学区别于其他民族哲学的特质,这种特质构成中国哲学独特的精神风貌。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实事求是、辩证逻辑、以人为本、内在超越、有容乃大等六点。 1自强不息 中国哲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先哲就创立了独特的哲学思维模式,创立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哲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很早就进入了高度抽象的哲学思维阶段。与古希腊哲学相比,中国哲学不但毫不逊色,并且保持着更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哲学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而从未中断过。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哲学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等,简言之,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中国哲学的民族性也就是中国哲学区别于其他民族哲学的特质,这种特质构成中国哲学独特的精神风貌。我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面六点。 《周易·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的积极进取意识。中国古代哲人崇尚健动,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人生。在他们看来,宇宙是生生不息、流迁不止的运动过程,不存在任何一成不变的东西。《易传·系辞》上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一个“生”字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的特有风格。古希腊哲学家从“有”(存在)开始他们的哲学思考,中国哲学家从“生”(形成)开始自己的哲学思考。由于彼此的思路不同,古希腊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是原子论;而中国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是元气论。“气”与原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是宇宙万物的质料因,又是宇宙万物的动力因。这种动态的、有机的宇宙观是中国哲学的独到之处。 中国哲学家立足于动态的宇宙观,也以“生”作为人类社会的最根本原则,他们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高扬乐观主义精神。中国哲学教导我们,尽管人生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平坦坦、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艰难险阻,但前途毕竟是光明的。按照《易传》的说法,总会有“否极泰来”的那一天。《易传》在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序时指出,易经之所以把“未济”卦放在最后,就是表明发展、生化的无限性,帮助人们燃起心中的希望之灯。这种自强不息、尚健尚动、奋发进取的意识,无疑是中国哲学的精华。 2实事求是 与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相一致,中国哲学家特别关注现实问题,使传统哲学形成注重人

中西文化与哲学

中西文化与哲学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属于文化的不同类型。这所谓文化类型,是就文化的民族性而言的。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就其特殊性而言,既有时代性,也有民族性。简单概括来说,西方文化重智,东方文化惟情。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间进入文明社会,这深深刻划出该民族的文化特色。中国和中国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国文化的特殊性由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那个年代所决定,也受其自始至终的延续性所影响。各个民族进入文明的时间有相同的、接近的,也有差异较大的。但各个民族文化,特别是进入文明社会后的文化却呈现着千差万别。 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可以从与其它民族文化的比较中凸显出来。例如从中西文化比较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两种文化在不同方面不同领域的不同特点。 哲学和文化是一体的,哲学的发展是文

化发展的自觉形式,而文化发展则是哲学发展的必然归宿与现实成果,作为人类文化的灵魂与内核的哲学,反映和支配和人类文化的走向。西方哲学这个具有严谨性,并且体系庞大,体现了西方人对于自然科学的直接观点。中国哲学则追求简易性,它与社会、人生、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崇尚天人合一。 首先从礼节习俗的角度来分析。由于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教育的影响,便养成了谦虚谨慎的秉性。中国式礼貌最大的特点“卑己尊人”,中国人把这看作与人交际一种美德,这也算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但在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多元性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多元性 中华文化是一个悠久的历史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民族 性和多元性。这些独特的特点为中华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永恒的力量,也为我们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一、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华文明,这个文明的标志是 独特的汉字和中国式的风俗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这意味着中华文化有强烈的民族性。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人的语言是汉语,中华文 化以汉字为代表,这背后蕴含着独特的意识形态、美学观念、哲学思想和道德标准。其次,中国人有追溯自己历史和文化的强烈意愿,不仅是为了了解自己民族的根源,也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地位。最后,中国的节日和传统文化习俗也充满了民族特色,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其实,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还体现在中华饮食中。中国菜系丰富多样,各地菜系 各具特色,如四川的麻辣火锅、北京的烤鸭、广东的早茶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代表。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是中华文化能够传承和发扬光大的 支撑和源泉。 二、中华文化的多元性 一方面,在中国的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文化承载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民间文化和官方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多元性。 另一方面,中国的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在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吸收了不少外来文化,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

教等。这些外来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体系。例如,佛教在中国流传了千年,与中国文化融合后,形成了中国佛教文化。 此外,中华文化中诸如文学、艺术等方面也呈现出了多元性。中国文学的流派 虽然古老,包括诗、歌、曲、小说等,但也表现出了多样化、变化和开放性的特征。如唐代诗歌汇集了多种语言、风格、主题和表现手法,这使得唐诗成为一种多声部音乐,表现了当时的各种文化风格和优雅的艺术感。 艺术方面也表现出多元性。中国的昆曲和京剧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形式, 它 们各具特色, 形式和表现都是相互独立的。京剧和昆曲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表演 方式和表现形式,从而表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 总之,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多元性,为中国赢得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 民族能够在悠久的历史中屹立不倒的原因,并为世界文化的多样化提供了独特的贡献。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8课第一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8课第一框《文化的民 族性与多样性》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8课第一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第三单元讲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其中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如何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正确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八课分三框题,本框是第一框,主要讲解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3.2 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框主要讲述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文化的民族性体现、文化多样性等问题

步步深入地思考。包括“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具有多样性”两目内容。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民族文化的核心及体现方面。 2.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明白我们如何做。 (二)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相信学习本课关于文化的民族性、多样性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科学精神】 探究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公共参与】 努力学习、借签世界各国有益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发展。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明白我们如何做。 2.教学难点: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五、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在学习世界各国文化知识,但对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认识不够。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理解观点,力戒枯燥乏味的教学。因此,教师应穷尽一切手段设计教学。同时,学生的分析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进一步耐心培养。 六、说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强调仁爱、孝顺、诚实、谦虚等美德,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道德修养。儒家的核心观点是“仁”,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共同发展。这种关注他人与亲和 力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观念和亲戚关系,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被视为美德。 儒家思想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教育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社 会责任感,强调学习和修养的重要性。至今,中国的教育体系仍然受到儒 家思想的影响,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其次,道家哲学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道家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法则,追求 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这种思想在中国的艺术、文学和建筑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的画家、诗人和建筑师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赞美。此外,道家哲学还对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无为而治”和“顺其自然”等思想,都是源于道家哲学的思想精髓。 最后,墨家的思想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墨家强调兼爱、非攻和公平正义。墨子被称为中国古代“尊亲害财”,主张均贫富和平等 正义的哲学家。墨家的“兼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德心和社会公 平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政治家为了实现社会公正、减轻贫 困和废除残酷的刑罚,也借鉴了墨子的思想。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儒家强调人与人 之间的和谐和道德修养;道家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追求内心的平静;墨 家主张公平正义和兼爱。这些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中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

一、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原始意识及哲学起源的探讨 探研中国少数民族原始意识、原始思维问题,是我国学术界十多年来颇为关注的一大问题,。有论文,有发言。有的学者认为,哲学萌芽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原始意识;原始意识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的范畴,它包括原始崇拜、原始神话、原始宗教、史诗、原始道德、原始艺术、原始占卜和原始科学等,其中包涵宇宙本原、人类起源等潜在思想,哲学思想的萌芽即孕育于混沌未开的原始意识,哲学直接萌芽于原始宗教。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研究中国哲学思维方式、思维内容,必须研究早期人类的原始意识。而这一方面,中国少数民族的原始意识则颇具代表性。因此,中国少数民族保有或流传下来的原始思维的思想资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对说明宇宙形成、人类起源、意识的发生等哲学问题,是极为有意义的。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少数民族的宇宙起源论与汉族的宇宙起源论,是“大同而小异”,并通过各民族的神话资料,从“开天辟地说”、“盘古开天地”、“修天补地说”三方面,较详细地分析、比较了这两种宇宙起源论的“相似处,相通处,相即处”,从而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既有共同的智慧和想像力,又在很早的历史上就紧紧相连,融为一体——既有民族的融合,又有文化的融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伟大国家。 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的特点 有的学者将哲学分为宗教哲学(宗教中的哲学思想)、应用哲学(各具体学科中的哲学思想)、民间哲学(民间作品中的哲学思想)、理论哲学(哲学专著中表达的哲学思想)等四种形式,并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将哲学史分为“广义哲学史”和“狭义哲学史”,前者“以应用哲学、宗教哲学、民间哲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后者是“以哲学家和哲学著作为研究对象的”。据此,他提出蒙古族哲学思想的特点是:(一)“属于广义哲学史的范畴”,自然哲学内容贫乏,历史哲学大放异彩;(二)哲学、伦理、政治观点熔于一炉而成一政治伦理哲学,是其突出的传统特点;(三)毕力克箴言是蒙古族哲学思想的颇具特色的表述方式(“毕力克”,意即“训言”、“知识”、“圣旨”、“嘉言”等);(四)蒙古族古代哲学思想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早期是身体与灵魂的关系,蒙古帝国时期是天人关系,十六世纪后是天佛与自然、有与无等的关系,其中,既有唯物主义传统,又有唯心主义传统;在唯心主义传统中,主观唯心主义比较薄弱,而客观唯心主义内容虽较为丰富,但也未达到理论化高度。(五)提出了一些有特点的范畴、概念,其哲理内容清楚明白,但概括性不高,界限不规范。(六)吸收了匈奴、突厥、藏、汉等民族的文化和哲学,融合到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独立而初步地建构了哲学体系的框架。有的学者认为,满族在哲学上虽没有突破儒学的樊篱,其理论思维于清朝时期已接近汉族水平,但有其本身许多特异的地方,这就是:满族及其祖先的哲学思想始终带有神道性;其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三次大飞跃,都是以满汉文化碰撞为其哲学发展的契机;以政权建构为哲学发展的动力;带有浓厚的经世致用特色;强烈的开放性;入关后全面接受汉文化,以理学思想为其生活准则。有的学者认为,壮族哲学思想的特点是:在神话传统的外衣下微露出哲学思想的曙光;歌海中蕴含着大量的哲理思想、哲学观念;宗教、伦理道德、巫术合而为一;文人的哲学思想虽受汉文化影响深,但也“壮化”,富有地域色彩、民族风格和气派。有的学者认为,傣族哲学思想的特点是:始终受到以南传佛教为代表的东南亚文化和中国各民族的影响,而从元明以后,与内地兄弟民族关系更紧密,所受影响更深沉;在整个封建领主时期,南传佛教在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繁荣而又发达的叙事长诗,不仅是傣族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也是傣族人民表达人生理想、道德观念和世界观的方式。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苗族“生成哲学”的中心思想是“三位一体”论,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搜媚若”(事物生成的“能量”)、“各薄港搜”(事物生成的“物质基础”)、“玛汝务翠”(事物生成的“良好结构”)这三大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缺少任何一个要素,事物都无法生成,这是有别于其他哲学理论的。

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中华文化的 民族性) 今天给各位分享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高中政治文化,此处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中的民族指的是世界各个民族还是56个民族中的各个民族? 2、传统文化民族性和中华文化民族性的区别 3、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性? 4、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怎么理解 5、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 6、传统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什么?有什么表现! 高中政治文化,此处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中的民族指的是世界各个民族还是56个民族中的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点,主要是指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民族性。不是指中华文化的多民族特色。

传统文化民族性和中华文化民族性的区别传统的是相对中国本 国文化来说的,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民族性是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来说的,中华文化自身具有的特点! 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性?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怎么理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本位、宗法意识、等级观念、礼治主义。

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丁绍光,著名现代艺术家,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后任教于云南艺术学院,现旅居美国。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画展1500多次,作品被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藏,现任中外十余所大学名誉和客座教授,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美国世界美术家联盟首任主席。画作个人风格鲜明,融合东西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特色,强调感染力,是当今画坛具有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 核心提示 ●对传统进行破坏不是现代化,现代化应该是传统的延续。 ●在全球我们看到很多雷同的东西,但真正感染人们的却是那些不同。在全球化中要保护民族特色,要尊重人民大众对自己民族文化血肉相连的情怀。 ●世界上已经没有一个民族、一个文化是纯粹的,一定会受到各种文化之间的影响。如果没有包容心,采取一种抵制的态度就没办法在世界建立自己的文化。 ●西方在艺术上主张“相对差”,非常强调“矛盾”,而中国人讲“和谐”。 ●现代人紧张得很,但是艺术终究还是要静下心来。 今天我要讲的话题是,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以后,如何保持民族风格和民族性。 中国的有识之士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就在想中国怎么崛起,过去的100多年有很多中华英烈是慷慨歌燕市, 从容做楚囚,所以过去100多年来中国的经历是充满血泪的一段历史。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除了经济,西方形形色色的一些势力也进入中国,大家都知道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民族文化的保存,这一点我们有很多教训。

大家都很清楚,全球化后会看到很多非常雷同的东西,比如城市规划,我们所看到的摩天大楼、商贸中心、体育馆等等,在全世界走到哪里都是大同小异。但是你再仔细地看看,就会发现在这种相同当中有许多的不同,这种不同就是民族文化的特殊魅力,比如在北京长大的人,就非常怀念过去的四合院,但这些东西现在基本上都消失了。 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强大以后,包括国外一些政策研究会都在研讨“中国强大了会怎么样”,讨论中华民族崛起后会不会民族主义也高涨,民族主义高涨后,这个民族要往哪里走? 对传统进行破坏不是现代化,现代化应该是传统的延续 “现代化”是西方提出来的,但在保护文化传统方面西方是非常注意的。我们中国人可能觉得自己有5000年的文明,脚底下的宝贝太多了,就不当一回事。在宁夏,有一个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固原,它的双层城墙,在中国仅有,在世界上也是仅有,被称为“天下第一城”,大家知道是什么时候毁的么?就是在现代文明的光环下消失的,一个官员的一句话就让它毁了。 民族性是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文字、风俗习惯以及衣食住行的细小环节里体现出来的,这是老百姓对文化载体的一种情怀。我刚才说世界上有很多相同的东西比如摩天大楼、体育馆等等,这是现代化,但民族化并不影响现代化,特别是有些古老的、有价值的东西应该保留。你可以去城市的外围发展,可以建造城外城,世界上这种例子也很多。也有人建议旧瓶装新酒,外面不变,改装里面,不能让老百姓享受不到现代文明。但是作为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一个民族留下的所有文化载体,都代表这个民族的喜怒哀乐,代表这个民族的爱好,应该很好地保护。对传统进行破坏不是现代化,现代化应该是传统的延续。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9)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 第三单元第八课 第一框题《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二、设计理念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指出: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本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本课程针对高中学生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可塑性,着力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力争以生活化为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小组合作、课堂参与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框题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在第二单元中,它是承上启下的。在第三单元第八课中,第一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主要讲述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第二框“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主要讲述文化交流、文化交融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第

三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主要讲述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本课三框的内容形成递进关系,首先我们要承认文化具有民族性;其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世界文化的大园,这样就导入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最后论述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本课逻辑线索比较清晰,由于文化具有民族性,世界文化必然呈现多样性特点,因此,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内在的要求进行文化交流,在文化交流中实现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在全书的地位中,理解文化民族性与多样性,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处理我们今天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诸多现象,才能更好地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总的来说,本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文化民族性和多样性的表现可以由学生自主学习展示成果,提升认知能力。 四、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完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一方面,学生在此前学习阶段的基础上有着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对于身边社会生活的现象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一定的过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探究其内在的本质,具备了较为成熟的自学和判断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一些现象的分析还是缺乏本质上的认识。因此,需要教师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知行统一地进行践行。 五、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明确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阐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的原因,文化多样性的意义,阐明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懂得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人学,语义,中国]浅谈中国古代哲学精神价值的人学语义

浅谈中国古代哲学精神价值的人学语义 一般地,哲学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是内在统一、息息相关的。哲学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既是时代文明的活的灵魂,也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活的灵魂。哲学是文化系统的核心,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主要标志,而哲学认同则是民族认同的关键环节。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思之流,可谓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早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传统和精神风貌,英中包括自己特有的民族风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今之莘莘学子,唯有穷年累月地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才能尽究其意、体察三味并领略其独特之处。相比之下,科学则没有这个特点,譬如数理化就不分国籍,正所谓科学无国界。中国哲学、四方哲学、印度哲学差别甚大,既有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英根本精神的三种路向之分,又有罪感苦感耻感的文化之别。耻感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精斷之一,强调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将礼义廉耻称为四徳,当作为人处世之根本、人生价值之尺度。孟子认为,君子应仰不愧于天,俯不柞于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宋理学家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龚自珍将个人的知耻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根据古人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的思想,指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以耻感文化为精髓的中国古代哲学,并非专注于形上玄想或者抽象思辨,亦非推崇超验本体或神圣教义,而是主张道不远人,天道人道乃一个道,天下一理皆从性起,万化一源皆是自生;并认为哲学研究的根本旨趣就在于确立人人必须恪守的价值原则和做人标杆。概言之,中国古代哲学实质上就是一种最大意义上的人学。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哲学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中的人学语义,对于强化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突显当代人的主体地位和担当情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哲学之基本精神中的人学语义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重点是现实的人及其价值理想,始终把其目光投向人类自身理想价值的实现。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人的意义、人的尊严是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阐发英中蕴含的人学语义就成为后人从事哲学研究的根本支点。即使是在不得不涉及到自在的自然、遥远的彼岸、神秘的天道、抽象的理性时,中国古代哲人也总是结合人事而论之就人事而论自然、就人道而论天道、就人本而论上天、就人伦而论鬼神,如此等等。与人生世事相联系、与社会伦理相牵挂、与日常生活相羁绊,这是中国哲人研究问题的岀发点和落脚点,其根本旨趣在于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之基本精神中的人学语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1. 节用爱人、博施与民之人本精神 以人为本或者以民为本的精神,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最古老的人文精神之一。儒家向来不问宗教神灵存在与否,也不关心与人无缘的纯粹自然,它把人道、人事作为中心问题来考察,仅就人事谈问题,彰显了一种强烈的人本、民本情怀。如,当子路问鬼如何时,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当子路问死如何时,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对人生彼岸的事总是避而不谈、讳莫如深,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舌L,神。他关心的是教人如何积极地做事、如何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他教人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于律己,认为人不知而不愠乃入徳之门、积徳之基。他要人知孝悌、讲诚信,认为孝悌乃为仁之本,君子要务本,本立而道生。

哲学-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一、中国哲学 宗教因畏惧生,科学因适用而生,哲学因探求万物存在之因而存在。中国哲学产生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最初是为了为政治国、治水平土,即最早的政治哲学。中国哲学鲜明的民族性,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社会心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等。简言之,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自然观、伦理观、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在《周易》中蕴涵着了中国诸家哲学思想。 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其哲学基本倾向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注重伦理道德,崇尚礼乐仁义,主张德治仁政,充满实践性伦理和政治哲学。道家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它的哲学倾向是崇尚自然为主的天道观,强调人们的思想行为应该符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认识上主张绝圣弃智,在人生上追求超脱和逍遥。法家以商鞅、韩非子为代表,其哲学倾向主张法制、重农抑商、以战求强,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佛家则是印度佛教哲学的中国化,即印度佛教与中国儒家,特别是与中国道家的结合,其主要代表是禅宗。 中国哲学的特点是文简而义丰,一语而多义。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做人,如何做圣人,探究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是一种现实哲学,是一种现世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中国哲学强调天地人物我的通感,整体和谐和动态圆融,就是所谓的天人和一思想和和合精神。中国哲学注重现世性的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强调学以致用。 二、中国文化精神 所谓中国文化就是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积淀。它包括自然和人文学科的各个门类,内容丰富多彩。中国文化绵延流传,通古贯今,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方面来说,中国文化既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还有儒释道的结合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才,人居于中心地位。天人之间,人为主导。在儒家学派中,一贯反对以神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的重要特征与表现体现在道德实践中。强调个体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肯定了人的价值,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 贵和尚中是指崇尚和谐,追求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是人与人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提倡重和去

中国文化与哲学精神

中国文化与哲学精神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 一、哲学是文化的思想基础 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宗教、教育、风俗等等。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是在文化整体中起主导作用的。科学、文学、艺术、教育等等莫不受哲学思想的引导和影响。 文化有时代性(历史性),也有民族性。第一民族都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1)。 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应是在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的熏陶之下形成的。所谓“共同心理”的基本内容是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二、中国哲学主要学派的分合与消长 先秦时代,主要有六家:儒、墨、道、法、名、阴阳。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三家。名家资料散佚,法家主要是政治思想,阴阳家也仅有片断资料。儒墨并称显学。道家是隐士思想,虽非显学,而影响广远。 儒家尚仁贵中。“仁”的本主是承认别人也是人,是古代人道主义的开端。仁又是差等之爱,承认等级差别。“中”反对“过”与“不及”,承认事物的发展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中”要求维持现有制度,具有保守倾向。但在日常生活中,在一定范围内,确定“中”还是必要的。 墨家提出“兼爱”、“尚贤”等十大主张,其中最突出的是“非命”、“非乐”。墨家的特点是尚“力”贵“用”。尚力,故非命。贵用,故非乐。在阶级社会,人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非命之说很难被人接受。非乐,完全否定艺术的价值,既不符合统治者的要求,亦不能满足劳动者的愿望。虽然如此,墨家“尚力贵用”的思想,仍有一定的价值。

道家提出自然主义(自然主义一词,混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但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可用的)。对于本体论有重大贡献。但是道家的消极无为思想,虽然有批判专制制度的意义,而无助于保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道家反对知识文化,宣称、文灭质、博溺心”,但事实上却比较注意探索自然规律。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诸子之学转入两汉经学。从两汉到明清,儒学虽有盛衰,但始终居于统治地位,而道家思想亦流传不绝。从两汉到明清,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形势是儒道交融、墨学中绝。墨家“尚力贵用”的精旨湮没不彰。汉末佛教输入,后来流传渐广,到隋唐时代,形成儒佛争胜、三教鼎立的形势,亦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向。中国的佛教徒接受中国固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中国佛学。儒家学者也汲取了道家、佛教的若干观点。到宋代,理学继承、宣传孔孟的基本思想,采纳了道有、佛教的若干思想资料,开辟了儒家的新阶段。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又突破了理学的局限,达到中国古典哲学的高峰。 到近代,西学输入,进步思想家开始接受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与哲学观点。顽固派则盲目守旧、拒绝新知。这样,出现了新旧对立、中西争胜的形势。大势所趋,新学终于战胜旧学。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日益深入人心。30年代也有部分学者企图建立融合中西的体系。新中国成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领导地位。现在的任务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之下,进一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三、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与基本倾向 中国哲学有一些基本观点,表现了一些基本倾向。 1.天人合一与天人交胜 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2),这是天人合一观点的开端,但孟了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大地上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在而言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浩大恢弘,但其内在的基本特征,即历史地表现出来的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区别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特性或气质则是清晰的。而透过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特性与气质,对我们从哲学层面上求得对中国传统文化明确理解和总体把握,无疑又是极有裨益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界定,学术界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论者将传统文化归为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有的论者以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作为解析传统文化特征的基本内核,有的论者把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视为伦理审美型或伦理的人文主义。不难发现这些论者的视角都是沿着精神方面或社会意识形态的线索去界定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的。李宗桂就说:“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特质,固然也能甚而更能广泛地反映文化的民族性,但较之精神方面的特质,它就显得不那么集中、深刻”[1]。因而他是主张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风貌”等方面考察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的。与此不同,冯天瑜认为对民族文化差异性特征的考察必须通观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方式、所建立的社会组织形态等独特而多样的复杂因素,精神特质的形成也要结合这些因素的作用去分析[2]。 比较而言,我们更倾向于后者的视野,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不能简单地用精神性或意识形态的方面去概定而缺乏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及社会形态诸特性的相应发明,或可说,这至少是不全面的因而也无法完整地揭示文化的民族性差异和独特风貌。但地理环境作为影响文化特征的因素,放到经济生产方式的文化意义中去探讨似乎更妥帖些,刻意由地理因素单独引出一类文化特征既与生产方式或社会形态视角上谈的文化特征的相关分析重叠杂糅,也易流于地理环境决定论之缺失。另外,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谈文化特征固然已涵括思想文化的层面,但若把思想文化流派的线索单独论列无疑会更见清晰,有利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