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哲学精神

论中国哲学精神

论中国哲学精神

何谓“中国哲学精神”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回答。问题

不只是在于哲学家们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而是看他们如何给出答案的。冯友兰、牟宗三、张岱年、冯契、萧纇父、李泽厚等人的观点都自成一家之言,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大多数是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哲学精神”的。如何从历时性、部门哲学等角度来进一步思考中国哲学精神的问题,或可以深化我们对此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哲学精神”;中国哲学特征;共时性;历

时性;部门哲学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518X(20__)02-0044-08

吴根友(1963—),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专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先秦诸子、明清哲学、中国政治哲学。(湖北武汉 430072)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谈论自己民族哲学精神或特征的话

题,都无法避免或明或暗的比较视角。没有作为“他者”存在的不同民族哲學作为参照系,任何谈论自己民族哲学精神或特点的话题都将是无意义的。考察20世纪中国哲学学科建立的

过程,绝大多数哲学家或哲学史家都是在中西(印)比较的视角下来思考中国哲学的精神或其特点的。今天,我们重新思考这样的话题时,也无法避免这一“比较的视角”。由于我们思考视角的限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们对“他者”了解的深浅度与清晰度,决定了我们对自己民族哲学认识的深浅度与清晰度。而所有人对“他者”的认知都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职此之故,我们认为在当今时代要完全真切地把握“中国哲学精神”,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一、中国哲学精神的名、言辨析

现代学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首先要厘清所讨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再由形式逻辑上升到语言学与语义学的层面,逐步揭示所使用概念的日常意义、学术意义与言外之意。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首先对精神、中国哲学精神二词的日常意义与言外之意作一个简单的辨析,从而限定本文的讨论范围。

何谓“精神”古代汉语中的“精神”二字是分开使用的,大约在战国中期出现了双音节“精神”一词。其主要意思有两层,一是指人的神志、心神,如《庄子·列御寇》篇云:“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二是指天地万物的精气,如《仪礼·聘礼》有“精神见于山川,地也”一句,注云:“精神亦为精气也。”现代汉语中的“精神”一词,大体上有两个方面的主要意思:第一是指人的意识、思维

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第二是指宗旨,主要的意义。本文所要讨论的“精神”一词当是指现代汉语中的第二项意思,即“宗旨”与“主要的意义”。根据具体语境,我们所讨论的“中国哲学精神”问题,其实是中国哲学的宗旨、主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哲学本身是一套复杂的知识系统,其中既包括知识论层面的是非对错,即真理问题,又包括了价值论层面的是非对错,即善恶问题,甚至还包括终极的价值追求,即信念与信仰内容,还包括思维方式。因此,当我们在讨论“中国哲学精神”的问题时,就是要透过不同时代的哲学家的思想现象并从中概括出一般性特征,从而寻求中国哲学的“主要宗旨”。

一般而言,“名实之辨”主要解决名词、概念与指称对象的对应关系问题,它要求名实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否则“循名”就不可能“责实”。但是,如果上升到语言与意义的关系层次,则言意之间就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因为“言”有“言外之意”是语言运用过程中常有的现象。从语用学的角度看,“中国哲学精神”短语其实可以包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文化精神等意思,甚至通俗一点说,还可以包括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与主流倾向等意思。更进一步地说,精神是与形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从语言所具有的隐喻意角度看,“中国哲学精神”短语其实还包含有中国哲学的整体风貌、神韵等直觉性的内容在其中,它所指涉的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特征

的活的样态,正如人的内在文化教养外化为一种精神风貌一样。因此,“中国哲学精神”还指涉一种中国文化在整体上所呈现出的动态的、活的灵魂。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全称判断的概念——“中国哲学精神”,在我们时代的语境中,其时间性的外延主要限定在“中国传统哲学”的范围之内,它不言自明地排斥正在形成之中和尚未形成的中国现代哲学与未来哲学的精神,但它却又指向一种中国人精神身份统一性认识的要求,希望透过对传统中国哲学精神的认识,在新的时代里寻找民族精神身份的自我认同。因此,在今日探讨“中国哲学精神”就不纯粹是一种思想史的概念贞定问题,还隐含着一种文化上的价值诉求,从而使该问题的研究表现出高度的复杂性。

经过以上从名言到语言的分析,可见“中国哲学精神”这一短语含义广泛而又深邃,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面来讨论这一问题。故而对此问题给出的解答就自然会是异彩纷呈,人言人殊。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里说:“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本文对“中国哲学精神”问题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特征”这两个方面,暂时不探讨属于“整体精神风貌”这一高难度、不易说得清楚层次的意思。而自20世纪中国哲学史学科建立以来,已经有很多重要的哲学家对此问题有所论述,故本

文先简单梳理前辈学者的主要论述,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二、现代新儒家两位代表人物有关中国哲学精神的论述

现代新儒家的兴起与西方哲学的刺激密切相关,他们都自觉地探讨、分析了中国哲学精神与西方哲学精神的差异。本文仅以冯友兰与牟宗三两位先生为例,看他们是如何贞定中国哲学精神的。

1.冯友兰的“内圣外王之道”说

对何谓“精神”,以及何为“中国哲学精神”,冯友兰先生是这样说的:“中国哲学的历史中有个主流,可以叫做中国哲学的精神。为了了解这个精神,必须首先弄清楚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1](P9-10)从这一视角出发,他认为:“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1](P11)他认为,宋儒所说的“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中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1](P11-12)将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1](P12)而能够将入世与出世结合起来的

人,就是圣人。因此,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主流传统就是讲“内圣外王之道”[1](P13)。

“由于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它不单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比这严肃得多的东西。”[1](P14)最后,他引金岳霖先生未刊稿中一段论中国哲学家的话来支持他的观点:“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其所以如此,因为道德、政治、反思的思想、知识都集于一个哲学家之身;知识和德性在他身上统一而不可分。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修养自己,连续地、一贯地保持无私无我的纯粹经验,使他能够与宇宙合一。显然这个修养过程不能中断,因为一中断就意味着自我复萌,丧失他的宇宙。因此在认识上他永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或尝试着行动。这些都不能分开,所以在他身上存在着哲学家的合命题,这正是合命题一词的本义。他像苏格拉底,他的哲学不是用来打官腔的。他更不是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关在书房里,坐在靠椅中,处于人生之外。对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有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1](P14-15)

冯友兰先生还在比较哲学的视角下考察了中国哲学的语言表达方式。与西洋哲学语言的明晰性,思考的系统性,推理的严密性相比,“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1](P16-17)“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1](P17)正因为中国哲学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这种“暗示性”特征,从而也使得中国哲学具有诗性的特质。

2.牟宗三的“生命哲学”说

牟宗三先生认为:“中国学术思想既鲜与西方相合,自不能以西方哲学为标准来定取舍。若以逻辑与知识的观点看中国哲学,那么中国哲学根本没有这些,至少可以说贫乏极了。”[2](P3)但不能以此来说中国没有哲学。那么,什么是哲学呢在牟先生看来,“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的,便是哲学。”从这一“哲学观”出发,牟先生认定,中国哲学的特质是特重“主体性(Subjectivity)与内在道德(Inner-morali ty)”。“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即儒释道三教,都重主体性,然而只有儒家思想这主流的主流,把主体性复加以特殊的规定,而成为‘内在道德性’,即成为道德的主体性。”[2](P4-5)

与西方哲学重客体性、以“知识”为中心而展开的特征相反,中国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由此展开他们的教训、智慧、学问与修行。这是独立的一套,很难吞没消解于西方式的独立哲学中,亦很难吞没消解于西方式的独立宗教中。但是它有一种智慧,它可以消融西方式的宗教而不见其有碍,它亦可以消融西方式的哲学而不见其有碍”[2](P6)。“而这里所说的生命,不是生物学研究的自然生命(Natural Life),而是道德实践中的生命。”[2](P11)

牟先生认定:“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儒道两家是中国所固有的。后来加上佛教,亦还是如此。儒释道三教是讲中国哲学所必须首先注意与了解的。两千多年来的发展,中国文化生命的最高心灵,都是集中在这里表现。对于这方面没有兴趣,便不必讲中国哲学。对于以‘生命’为中心的学问没有相应的心灵,当然亦不会了解中国哲学。以西方哲学为标准,来在中国哲学里选择合乎西方哲学的题材与问题,那将是很失望的,亦是莫大的愚蠢与最大的不敬。”[2](P6-7) 牟先生非常强势地强调了中国哲学的自身特色,忽视了哲学所具有的共通性特征,这对于充分彰显中国哲学的自身特点有其理论价值,但按照这一思路走下去,则中西哲学之间的对话是否可能就会大成问题。因此,我个人认为,张岱年、冯契

二位先生在承认中西哲学具有共通性的基础上讲中国哲学的自身特色,这一思路可以弥补上述两位新儒家认识之不足。

三、张岱年、冯契先生有关中国哲学特点的分析

1.张岱年的“六大特点”说

张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在根本态度上很不同于西洋哲学或印度哲学……中国哲学之特点,重要的有三,次要的有三,共为六。”第一,合知行。“中国哲学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思想学说与生活实践,融成一片。中国哲人研究宇宙人生的大问题,常从生活实践出发,以反省自己的身心实践为入手处;最后又归于实践,将理论在实践上加以验证。即是,先在身心经验上切己体察,而得到一种了悟;了悟所至,又验之以实践。要之,学说乃以生活行动为依归。”[3](P5)第二,一天人。“中国哲学有一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的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但为私欲所昏蔽,妄分彼此。应该去此昏蔽,而得天人一体之自觉。中国大部分哲学家认为天是人的根本,又是人的理想;自然的规律,亦即当然的准则。”[3](P6-7)张先生还进一步地说道:“天人相通的观念,是中国哲学尤其宋明道学中的一个极根本的观念。不了解此观念,则许多思想都不能了解,而只觉得其可怪而已。”[3](P7)

第三,同真善。“中国哲人认为真理即是至善,求真乃即求善。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从不离开善而求真,并认为离开求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不能得真。为求知而求知的态度,在中国哲学家甚为少有。中国思想家总认为致知与修养乃不可分;宇宙真际的探求,与人生至善之达到,是一事之两面。穷理即是尽性,崇德亦即致知。”[3](P7)在中国哲学里,“闻道”、“知道”、“睹道”,是一切研究之目的,而“道兼赅真善:道是宇宙之基本大法,而亦是人生之至善准则。求道是求真,同时亦是求善。真善是不可分的”[3](P7)。

除以上三点最为突出的特征之外,还有三个重要特征。那就是:其一,重人生而不重知论。其二,重了悟而不重论证。其三,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详细论说,则可以看张先生的《中国哲学大纲》著作,此处从略。

2.冯契先生的观点

冯契先生在考察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时,主要从近现代中国哲学问题意识出发,以回溯的方式来把握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点。

冯契先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立场,他通过对中西社会历史的整体性特征比较,认定中国传统哲学从整体上看,“有着更为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和

朴素辩证法的传统,而像西方近代的机械唯物论哲学,在中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4](P37)

冯契先生对于他所处时代有关中国哲学特征的流行见解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他说:“有一种流行见解:中国哲学家着重讲做人,西方哲学家着重讲求知。由于中国人较多地讲道德实践和修养,而较少讲知识,所以中国哲学认识论不占重要地位,或者说认识论不发达。这种说法对不对值得研究。既然我们把哲学史作为人类认识史的精华来看,如果说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论不占重要地位,那么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中自然不会占重要地位了。”[4](P37-38)

冯契先生从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视角出发,将哲学史上提出的认识论问题归结为四个大的方面:第一,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第二,理念思维能否达到科学真理换一个提法,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何以可能第三,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首先是世界的統一原理、宇宙发展法则)这三个问题,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话来说,属于“感性”、“知性”、“理性”的问题。第四,人能否获得自由也可以换一个提法,自由人格或理想人格如何培养[4](P39-40)而上述四个问题,是中西哲学史上反复讨论的问题,只是相对于西方哲学而言,中国人比较多地考察了后面两个问题:“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燕尾服法则的问题,发端于先秦的‘名实’之辩;

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问题,发端于先秦的‘天人’之辩。‘天人’‘名实’之辩贯串于整个中国哲学史。所以正是在对这两个问题的考察上,显示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4](P42)从中国社会的自身发展特色来看,冯契先生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就象欧洲古代和中世纪一样,还没有分化为各部门,许多科学也还没有从哲学的母体分离出去,因此就比较朴素,但也有个优点,“那就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辩证法、逻辑学是互相联系着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美学也是相互联系着的,没有近代西方那种实证论的狭隘观点。”[4](P41-42)

第二,从逻辑学与自然观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辩证逻辑与辩证的自然观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如冯契先生说:“中国比较早地发展了辩证逻辑,也比较早地发展了辩证法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是以气一元论为基础的,认为气分为阴阳,阴阳的对立就是道,即自然发展的规律。”“原子论思想和形式逻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弱点。但是中国人却比较早地发展了朴素的辩证逻辑和朴素的辩证法自然观(气一元论),从而对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法则这个认识论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和多方面的考察,这却是一个优点。”[4](P46-47)

第三,在考察人的自由的问题上,冯契先生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从人和自然的交互作用来探讨人的德性的形成过程,比较早地考察了伦理学上的自觉原则和美学上的意境理论,从而对理想人格如何培养这个认识问题(这个问题也牵涉到真、善、美三者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富于民族特色的合理见解。”[4](P54)相对于西方哲学而言,中国传统哲学在人的自由问题上,“较多地考察了伦理学上的自觉原则和‘为学之方(道德的教育和修养),’”,“西方哲学则较多地考察了自愿原则和意志自由问题。”[4](P51)

四、萧纇父、李泽厚先生的“诗化哲学”说与“实用理性”说

1.萧纇父的“诗化哲学”说

关于中国哲学精神的问题,业师萧纇父先生晚年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中国哲学从整体上看,表现为一种“诗化哲学”的特征:“许多哲人认定哲理与诗心的合一更能达到形而上学的内在超越,因而强调哲学的诗化与诗的哲学化。……在情与理的冲突中求和谐,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斥中求互补,在诗与哲学的差异中求统一,乃是中华哲人和诗人们共同缔造的优秀传统。他们在这一心灵创造活动中实现着美和真的合一,使中国哲学走上一条独特的追求最高价值理想的形而上学思维的道路,既避免把哲学最后引向宗教迷狂,又超越了

使哲学最后仅局促于科学实证,而是把哲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归结为一种诗化的人生境界,即审美与契真合而为一的境界。中国哲学的致思取向,从总体上乃是诗化的哲学。”[5](P508)萧先生还将中国的诗化哲学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哲学家或其他作者所创作的哲理诗,即用诗的形式及诗的语言来表达某一哲学义理或哲学境界。”如程伊川用“数点梅花天地心”来绎解他所悟得的《周易》“复卦”义理,即是显例。“另一类乃是诗人用韵语所写的对历代哲人的精神风貌、思想精华等进行述评的诗哲学,实为诗化的哲学评论。”[5](P509)像陶渊明的《咏贫士》、《读史述九章》,论及荣启期、原宪等高士和伯夷、叔齐箕子、七十二弟子、屈原、韩非、鲁二儒等哲人,着眼于诸人的人格风神,语约而意深。

在晚年,萧先生面对全球化潮流中的“文明冲突论”和中国大陆儒道两家各争中国哲学“主干地位”的学术环境,曾在很多场合反复申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多元并存、兼容并包的特征,提出了“汗漫通观儒释道,从容涵化印中西”的文化包容意识与综合创新的思想。并创作了大量哲理诗,以此体证中国哲学的诗化特征。

2.李泽厚的“实用理性”说

在有关中国哲学精神的讨论中,李泽厚的观点曾经在20

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大陆学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他

的“实用理性说”与“乐感文化说”受到广泛的关注与讨论。直到今天,其“实用理性说”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李泽厚认为:“如果说,血缘基础是中国传统思想在根基方面的本源,那么,实用理性便是中国传统在自身性格上所具有的特色。先秦各家为寻求当时社会大变动的前景出路而授徒立说,使得从商周巫史文化中解放出来的理性,没有走向闲暇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如希腊),也没有沉入厌弃人世的追求解脱之途(印度),而是执着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以氏族血缘为社会纽带,使人际关系(社会伦理和人事实际)异常突出,占据了思想考虑的首要地位,而长期农业小生产的经验论则是促使这种实用理性能顽强保存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实用理性是与中国文化、科学、艺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形成、发展和长期延续的。”[6](P303-304)这一“实用理性”,当其“着重指示伦理实践特别是有自觉意识的道德行为时”,有时又以“实践理性”一词来代替它[6](P304)。

这一“实用理性”表现在哲学方面,主要有三大方面的特征:其一,它规定了中国辩证思维的特色是“互补的辩证法,而不是否定的辩证法”。如他说:“从哲学看,中国古代辩证思想虽然非常丰富而成熟,但它是处理人生的辩证法而不是精确概念的辩证法。由于强调社会稳定、人际和谐,它们又是互补的辩证法,而不是否定的辩证法。”[6](P304)

其二,它使中国哲学“具有唯物论的某些倾向”,而且“特别执著于历史”。“历史意识的发达是中国实用理性的重要内容和特征。”[6](P305)正因为如此,中国哲学特别重视“从长远的、系统的角度来客观地考察思索和估量事事物物,而不重眼下的短暂的得失胜负成败利害,这使它区别于其他各种实用主义”[6](P305)。由此而又形成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一个特征是:“把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铸为一体,使历史观、认识论、伦理学和辩证法相合一,成为一种历史(经验)加情感(人际)的理性。”[6](P305)

其三,这种“实用理性”使得中国人在人生观与生活信仰方面,形成了一个区别于西方“罪感文化”的“乐感文化”传统①。“中国哲学无论儒墨老庄以及佛教禅宗都极端重视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并“以各种不同方式呈现了对生命、生活、人生、感性、世界的肯定和执着”,“要求为生命、生存、生活而积极活动,要求在这活动中保持人际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作为环境的外在自然的和谐与作为身体、情欲的内在自然的和谐)”,“反对放纵欲望,也反对消灭欲望,而要求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取得精神的平宁和幸福亦即‘中庸’”。“这种超越即道德又超道德,是认识又是信仰。它是知与情、亦即信仰、情感与认识的溶合统一体。实际上,它乃是一种体用不二、灵肉合一,即具有理性内容又保持感性形式

的审美境界,而不是理性与感性二分、体(神)用(现象界)割离、灵肉对立的宗教境界。审美而不是宗教,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目标,审美是积淀着理性的感性,这就是特点所

在。”[6](P306-310)

在考察了中国传统哲学核心精神——“实用理性”之后,李泽厚还更进一层表达了他的现实关怀。他认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这种“实用理性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6](P316)。“其中个体的重要性与独特性的发展,心理的丰富性、复杂性的增加,使原有的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和‘儒道互补’成了相对贫乏而低级的‘原始的圆满’”,“以佛洛伊德等理论为基础的自由放纵倾向、与之相反要求回归上帝的神秘宗教倾向,以及追求离群流浪,单独承担全部精神苦难的‘绝对’个性”,[6](P316-317)等等,可能从各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意识提出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李泽厚提出了他的“西体中用”说,并希望通过吸取西方的“崇高和悲剧精神”,使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理想“富有冲破宁静、发奋追求的内在动力”,并将这种精神追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人化自然的理论基础之上”,从而创造出“新的世界、新的人和新的

‘美’”[6](P322)。李泽厚的这些论述,其实暗含了对传统中国哲学精神的改造,对现代中国哲学精神重塑的哲学理想,值得我们认真地对待。

五、思考“中国哲学精神”问题的思维方式

我在这里借用索绪尔语言学中“共时性”与“历时

性”[7](P119)两个概念,对上述有关中国哲学特征的六家论述作一点理论的分析与综合。

1.共时性的思维方式

上述列举的有关中国哲学特征的认识,大多是从“共时性”的角度——即普遍的、具有静态特征的角度对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进行概括。他们当中的有些论述有“交迭共识”之处,如作为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的冯友兰与牟宗三的观点,大体上以儒家哲学为中国哲学的主流,因而看到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内圣外王之学”或者是“生命哲学”的一面;而张岱年、冯契、萧纇父、李泽厚四位先生更多的是从各自的哲学理论體系出发,发掘了中国哲学精神的不同面向,丰富并深化了我们对自己民族精神传统的认识。其中业师萧纇父先生的“诗化哲学”观点与李泽厚的“中国哲学是审美的而不是宗教的”说法,又有相互沟通的地方。相比较而言,张岱年、冯契二位先生的观点更具有分析性的特征,并没有从整体上对中国哲学精神给出一个概括性的说法,而是在普遍的哲学观念下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揭示了中国哲学的侧重点及其民族特色。

2.历时性的思维方式

还是借用索绪尔的语言学中提出的“历时性”概念,我认为,如要进一步发掘中国哲学的特征,不妨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外哲学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发掘中国哲学发生、发展的历程、轨迹及其自身特色,并对各个时段的哲学形态的异同点进行对比性分析。如古希腊时代哲学与中国先秦时代哲学,汉唐经学与中世纪宗教哲学等的比较。这样可以深化我们对双方哲学思想的了解。一般而言,中国传统哲学中没有西方近现代哲学中的实证主义的思潮。但是,如果将“乾嘉时代”考据学的哲学思维方式也看作是一种“实证”的形式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说,中国哲学在前近代时期曾经发展出了一种“人文实证主义”的思潮这一“人文主义”的实证思潮以古典的语言学,即音韵、训诂等方式从事哲学思考,从而改变了宋明理学的思辨特征。而至于对近百年来中国人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哲学精神”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一现代中国哲学精神在多大程度上与传统中国哲学有重叠之处,又在何种程度上逸出了传统“中国哲学精神”,开出了新的精神风貌,则是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说得清楚的。

3.综合性的思维方式

如果将共时性、历时性的视角,与大写的哲学主题等多方面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我觉得在比较哲学的视野里,我们还可

以对中国哲学的特征做出更为具体的分析。比如说,通过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思想,从思维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角度入手,对中国人不同于西方的内在信仰模式可以做出认真、细致的研究。本文在此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描述。由于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历史较长,近代式的实验科学不发达,导致了中国哲学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多采用拟人化的方式,在对终极实在进行描述,并透过这种描述来论证人的终极信仰的问题时,往往采用一种“比德”说。而由这种“比德说”所形成的具有审美特征的道德信仰模式,对于中国人终极的精神关怀所产生的影响,都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如由《易传》提供的“审美式信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对自然、山、水、松柏所代表的人格美的歌颂;老子对道、天、地、水、虚空等自然现象的精神贞定,等等,共同为中国人提供了审美式的道德信仰。这种信仰相对于希伯莱的犹太教—基督教所提供的一神论的神学信仰而言,可以看作是人类信仰世界的另一朵奇葩。中国人没有中东、中世纪西欧以来的宗教信仰,却有着自己民族独特的审美式的道德信仰,这种信仰有某种宗教性,但不是宗教的人格神式的信仰,而是基于对现象之天精神抽象后的道德确信与审美观照,提供一种类似审美移情的拟构式的信仰,从而使中国人的信仰带有道德的确信与审美的观照的二重特征。因此,从信仰的角

论中国哲学精神

论中国哲学精神 何谓“中国哲学精神”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回答。问题 不只是在于哲学家们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而是看他们如何给出答案的。冯友兰、牟宗三、张岱年、冯契、萧纇父、李泽厚等人的观点都自成一家之言,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大多数是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哲学精神”的。如何从历时性、部门哲学等角度来进一步思考中国哲学精神的问题,或可以深化我们对此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哲学精神”;中国哲学特征;共时性;历 时性;部门哲学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518X(20__)02-0044-08 吴根友(1963—),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专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先秦诸子、明清哲学、中国政治哲学。(湖北武汉 430072)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谈论自己民族哲学精神或特征的话 题,都无法避免或明或暗的比较视角。没有作为“他者”存在的不同民族哲學作为参照系,任何谈论自己民族哲学精神或特点的话题都将是无意义的。考察20世纪中国哲学学科建立的

过程,绝大多数哲学家或哲学史家都是在中西(印)比较的视角下来思考中国哲学的精神或其特点的。今天,我们重新思考这样的话题时,也无法避免这一“比较的视角”。由于我们思考视角的限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们对“他者”了解的深浅度与清晰度,决定了我们对自己民族哲学认识的深浅度与清晰度。而所有人对“他者”的认知都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职此之故,我们认为在当今时代要完全真切地把握“中国哲学精神”,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一、中国哲学精神的名、言辨析 现代学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首先要厘清所讨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再由形式逻辑上升到语言学与语义学的层面,逐步揭示所使用概念的日常意义、学术意义与言外之意。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首先对精神、中国哲学精神二词的日常意义与言外之意作一个简单的辨析,从而限定本文的讨论范围。 何谓“精神”古代汉语中的“精神”二字是分开使用的,大约在战国中期出现了双音节“精神”一词。其主要意思有两层,一是指人的神志、心神,如《庄子·列御寇》篇云:“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二是指天地万物的精气,如《仪礼·聘礼》有“精神见于山川,地也”一句,注云:“精神亦为精气也。”现代汉语中的“精神”一词,大体上有两个方面的主要意思:第一是指人的意识、思维

以中国哲学之精神坚定中国文化之自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d19353149.html, 以中国哲学之精神坚定中国文化之自信 作者:康敏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33期 摘要: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通过继承和弘扬什么样的中国哲学精神可以有效实现坚定中国文化之自信,本文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明确了继承和弘扬中国哲学精神对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哲学精神应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历经沧桑,自强不息;(二)学以致用,实事求是;(三)以人为本,实现大同。 关键词: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精神;新时代 今天的中国,正在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走进一个伟大的新时代。面貌之新,在于精神之新,精神之新在于文化之自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哲学的精神韵味 纵观中国之哲学,足见其历史之悠久,学派之众多,博大之精深,时而就会给人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感觉。今天我们所要领悟和继承的“中国哲学之精神”,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人对于中国哲学精神的领悟和继承。因为“精神”二字,对于现时代的活着的人意义更为重大。对于已经作古的中国先哲们而言,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犹如一个精神的宝库,等待着我们不断地挖掘和继承。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应当珍惜这份遗产,充分利用好这份宝贵的遗产。 具体而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所需要继承的“中国哲学精神”应当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在新时代我们所需要继承的“中国哲学精神”应该是中国哲学中最积极、最进步的部分。 第二,在新时代我们所需要继承的“中国哲学精神”应该是中国哲学中在最普遍的意义上,具有最大情感共识的精神珍宝。也就是说,它应该是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也仍然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内涵

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哲学,是源自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智慧结晶,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 一、道家哲学的精神内涵 道家哲学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思想代表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追求道的境界。道家通常被描述为“虚无缥缈”,但这种描述是有误的。道并非虚无,而是包含万有的至高源泉,它超越了思维限制,包容了举世万物,在它里面一切皆可变通、皆可归一。 道家哲学对人类世界的思考通过勤劳、简朴、自然、超越,形成一种强调修身养性、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以而求得超越自我的智慧。 二、儒家哲学的精神内涵 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强调个人的努力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仁者爱人”,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者不仅要奉献给家人、朋友,更要为人民的繁荣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实现社会和谐与共荣。 儒家强调人性的本善,关注人的内心,鼓励个体通过学习、修身、行仁、做德而不断完善自己。儒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其

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显著的 推动作用。 三、墨家哲学的精神内涵 墨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主张“兼爱、非攻、节用,让天下无忧”。墨家强调爱的普遍性与无私性,反对战争和 暴力,推崇“节用”,即勤俭节约,避免浪费,建设和谐的社会。 墨家将人的生命视为无价之宝,强调个体的人权,认为人民的 权力应该受到尊重和保障。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取向。 四、法家哲学的精神内涵 法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独特流派,强调法治、权力和信仰 的重要性。法家认为只要确立了法律和制度,就能够建立一个公正、稳定和自由的社会。 法家主张“以法制人”,掌握强有力的权力让统治者能够按照法 律和制度来行事,消除了任性、腐败和独断的影响。因此,法家 哲学对中国历史的政治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在现代法律制 度建设中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性的复杂性、社会和谐与公正 的重要性、自然和人的关系、人类意义的追寻,具有深厚的精神 内涵,并一直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启迪我们思考未来前路。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是什么?自20世纪初就不断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譬如辜鸿铭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就是孔子说的“礼”;梁漱溟认为是“调和持中”;冯友兰认为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杜国庠认为是“实事求是”,张岱年则认为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概括和说法,如把“忠恕之道”、“和合”、“天人合一”等看作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可见,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很大的意见分歧。在这里,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概括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相统一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是在《庄子·天下篇》中提出来的。内圣就是一套道德修养功夫,外王就是要让人的这套功夫发挥作用,用来治国平天下。《大学》开篇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对内圣外王之道的最好解说。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政治理想,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追求。它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道德与政治的统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 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但是,和谐不是消灭矛盾差别,而是在承认有矛盾有差别基础上的和谐,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中国传统的贵和尚中、和而不同思想,表现在中国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譬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当然,这种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毕竟是传统的和谐思想,它产生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里,它所强调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和谐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辩证思维。中国传统哲学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特征,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习惯于用整体的、对立统一的思维视角来认识世界。具体说有五大思维模式。一是整体思维,就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及其一切事物。二是阴阳思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基础。三是象数思维,就是指借助具体的象数认识,体悟外界事物,是在经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模拟、联想等方式,阐述事物的深刻道理。四是中庸思维,就是做事主张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处理问题要执两用中,考虑问题周全。五是实用理性思维,主张为人处事讲实用,务实性、功利性强。 民惟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以民为本。早在殷商时期,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成为早期民本论的代表。从此以后,重民思想就一直没有中断。可以说,从先秦一直到汉代的陆贾、贾谊、王符、仲长统,到隋唐的王通、韩愈、柳宗元,到宋元的李觏、张载、范仲淹,到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对民本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其中,黄宗羲的民本思想达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最高峰,它已经超越了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局限,触及到了民主、民治、民主监督等新层面。 总之,中国传统哲学究竟有哪些价值可以为现代所用,值得认真研究。但有一点需要指出,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并非指死的过去的东西,而是指活的现在的东西,是指对后世有价值有影响有作用有益的东西。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既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认同度,又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脉络 现在一般把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先秦子学。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先秦哲学探讨的重点侧重于政治、伦理、道德、人生等问题。可以说,先秦奠定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哲学的第一次高潮。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性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性 岭南大讲坛 宋志明 核心提示:中国哲学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等,简言之,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中国哲学的民族性也就是中国哲学区别于其他民族哲学的特质,这种特质构成中国哲学独特的精神风貌。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实事求是、辩证逻辑、以人为本、内在超越、有容乃大等六点。 1自强不息 中国哲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先哲就创立了独特的哲学思维模式,创立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哲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很早就进入了高度抽象的哲学思维阶段。与古希腊哲学相比,中国哲学不但毫不逊色,并且保持着更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哲学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而从未中断过。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哲学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等,简言之,浓缩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特有传统。中国哲学的民族性也就是中国哲学区别于其他民族哲学的特质,这种特质构成中国哲学独特的精神风貌。我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面六点。 《周易·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的积极进取意识。中国古代哲人崇尚健动,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人生。在他们看来,宇宙是生生不息、流迁不止的运动过程,不存在任何一成不变的东西。《易传·系辞》上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一个“生”字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的特有风格。古希腊哲学家从“有”(存在)开始他们的哲学思考,中国哲学家从“生”(形成)开始自己的哲学思考。由于彼此的思路不同,古希腊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是原子论;而中国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是元气论。“气”与原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是宇宙万物的质料因,又是宇宙万物的动力因。这种动态的、有机的宇宙观是中国哲学的独到之处。 中国哲学家立足于动态的宇宙观,也以“生”作为人类社会的最根本原则,他们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高扬乐观主义精神。中国哲学教导我们,尽管人生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平坦坦、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艰难险阻,但前途毕竟是光明的。按照《易传》的说法,总会有“否极泰来”的那一天。《易传》在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序时指出,易经之所以把“未济”卦放在最后,就是表明发展、生化的无限性,帮助人们燃起心中的希望之灯。这种自强不息、尚健尚动、奋发进取的意识,无疑是中国哲学的精华。 2实事求是 与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相一致,中国哲学家特别关注现实问题,使传统哲学形成注重人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自强不息”是中国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基本态度,来源于《易经》“天道健康,君子自强不息”。古人所说的天包括地和人,相当于世界的整体概念。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如果我们思考中国哲学的精神,恐怕会发现精神、精神导师、精神灵感和精神力量。 哲学家用高度专业的哲学语言概括和解读“中国哲学精神”,这种语言对大众来说晦涩难懂,甚至误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是哲学家的事”。这与党提出的“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不同。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内在超越、自强不息、实事求是”等。这将促进哲学知识的普及和普及。 关键词:基本内涵;哲学;中国哲学 中国素有“哲学”之称,却没有“哲学”之称,它是由日本学者西周于1873年用希腊文Phi-Losophia翻译的。哲学起源于文化的衰落。仁人志士指出迷宫,提出解决方案。哲学是文化的医生。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其自身时代精神的精华。”另外,哲学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准确表达“哲学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中国哲学精神是先贤留下的精神基因和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对先贤思想的一种理解、对话和精神接触。这是一个理解的话题。对“中国哲学精神”的回答有很多,无论是冯友兰的“内圣外王”论、牟宗三的“人生哲学”论、张岱年的“六性”论,还是李泽厚的“实践理性”论,

这些哲学都是用专业的哲学语言进行概括和阐释的,对于哲学素养不高的大众来说,晦涩难懂。这不同于党对“普及活动”、“普及”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本文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了中国哲学相对于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的独特内涵。 一、人生观:以人为本 中国哲学首先是一种人生哲学。哲学的理论形态可以概括为:自然哲学;哲学;人生哲学。关心生活的现实,如何做人,是中国哲学特有的魅力和精神。中国哲学是教你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学问。它的理论重点不是自然和另一面,而是现实生活。如何过上更好更有意义的生活,对得起祖先和天地。“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性的人,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包括人民的生命、人权、人的尊严等等。这个“人”不是被动对象,而是主动主体。人民不能仅仅被看作是同情、关心、援助和救济的对象,更不能被看作是需要他人从上面给予雨露阳光的被动对象,而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创造主体,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个“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对象”。科学发展观今天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是一种具体的、有条件的、有限意义上的“人的相对性”。“以人为本”的本质不是事物的本源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是力量的源泉。以人为本就是把关注、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把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作为推动* *型工业化的动力,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长期奋斗的目标。这个“本质”既指人的理性

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精神——“天人合一”思想复习过程

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精神——“天人合 一”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精神——“天人合一”思想 苏文龙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基本的宇宙观,包含着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重视生命价值,兼爱宇宙万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思想内涵。而且作为政治管理之法、理想的生存状态、超拔的道德境界及高远的审美境界而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精神。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和谐 Abstract:The thought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is the basic concept of universe in ancient china,which includes that man and nature are inseparable,value life, love all things,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And as way to political management,ideal living condition,beyond the moral realm,Lofty aesthetic realm become the important spiri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thought;harmony

浅谈中国哲学精神

浅谈中国哲学精神 摘要】要谈中国哲学精神那就要将这个标题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哲学、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精神”,并且对中国哲学精神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梳理出来的中国哲学精神中所包含的六个内容,这六个内容基本就能反映出了中国哲学精神之所在。 【关键词】哲学、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精神、六个内涵 中国哲学精神这个题目它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内容从范围上来分析的话,从宽范围到具体范围来说的话就是:哲学、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精神三个部分。 对这个主题进行探讨就要从这三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中国哲学精神三个层次的概述。 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一个没有办法给出准确定义的学科,人们对哲学有着 两种认同的说法:第一种就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即关于对世界的看法、 观念的学问,是哲学家运用哲学观念来解释世界、理解世界。第二种是个模糊的 说法,那就是哲学的原初意义即“哲学是爱智慧”,从这个说法出发认为哲学家是 一个智慧的追求者,人们历代都是在追求智慧的,因此可以理解为“哲学在途中”。这两种说法都肯定了哲学是一个“复数”,没有只是哲学的哲学,哲学的前面总是 要点缀些、加一些前缀的。比如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等等。 所以要对哲学树立一种复数的哲学观的概念,只有在哲学是复数的前提下才会有 中国哲学,才可以对中国哲学进行研究和分析。 2、中国哲学。所谓中国哲学就是中国人发明的一套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中 国人爱智慧的一种独到的方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门精神现象学。中国哲学说 白了就是中国人发明的一套理论体系,它有独到的精神韵味。 3、中国哲学精神是什么?我们已经概说了中国哲学的内涵,那么中国哲学的 精神应该是我们的精神世界与古人的精神世界相交融、相沟通,利用古人给我们 留下的精神资源、精神遗产来打造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中国哲学精神其实 是一个领悟性的话题,领悟的人、时代不同,对领悟的结果也是不相同的,因此 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话题,没有固定的结果;因此这更是一个体验性的话题,体验 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二、中国哲学精神的六个内涵所在。 1自强不息---这表明了中国哲学一种基本的宇宙论态度、本体论观念。中国 古代哲人以动态的眼光看世界、看人生,他们所描述的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迁 流不止的运动过程,有如河水一样奔腾向前。世界它就是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没头也没有尾,因此中国人认为世界是自然存在的,这是中国哲学的特 色所在。中国哲学是一个描述性的话题,它建立在元气这个概念上,对世界的判 断的起点是“生”,因此中国哲学是把宇宙论和人生论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哲学 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天人合一”,他们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高扬乐观 主义精神。 2、实事求是---它表示出中国哲学家特别关注现实问题,形成了注重人生实践 这样一种品格,这是中国哲学要对知识的来源形成作出解释。这句话最早出现在《汉书》“实事求是,修学好古”,后来变成了一种传统的观念,表达出中国哲人 关于世界观的一个基本态度。“实事”就是人们的活动,人们的实践,“是”就是真理、知识、正确,“求”就是我们去探索,是一个行中求知的一种观念,它包含了行、知、行的一种观念。 3、辩证思维---这表明了一种思维工具,注重“辩证”的方法。中国哲学比较发

中国文化与哲学精神

中国文化与哲学精神 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 一、哲学是文化的思想基础 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宗教、教育、风俗等等。哲学是文化的核心,是在文化整体中起主导作用的。科学、文学、艺术、教育等等莫不受哲学思想的引导和影响。 文化有时代性(历史性),也有民族性。第一民族都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1)。 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应是在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的熏陶之下形成的。所谓“共同心理”的基本内容是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二、中国哲学主要学派的分合与消长 先秦时代,主要有六家:儒、墨、道、法、名、阴阳。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墨、道三家。名家资料散佚,法家主要是政治思想,阴阳家也仅有片断资料。儒墨并称显学。道家是隐士思想,虽非显学,而影响广远。 儒家尚仁贵中。“仁”的本主是承认别人也是人,是古代人道主义的开端。仁又是差等之爱,承认等级差别。“中”反对“过”与“不及”,承认事物的发展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中”要求维持现有制度,具有保守倾向。但在日常生活中,在一定范围内,确定“中”还是必要的。 墨家提出“兼爱”、“尚贤”等十大主张,其中最突出的是“非命”、“非乐”。墨家的特点是尚“力”贵“用”。尚力,故非命。贵用,故非乐。在阶级社会,人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非命之说很难被人接受。非乐,完全否定艺术的价值,既不符合统治者的要求,亦不能满足劳动者的愿望。虽然如此,墨家“尚力贵用”的思想,仍有一定的价值。

道家提出自然主义(自然主义一词,混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但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可用的)。对于本体论有重大贡献。但是道家的消极无为思想,虽然有批判专制制度的意义,而无助于保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独立。道家反对知识文化,宣称、文灭质、博溺心”,但事实上却比较注意探索自然规律。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诸子之学转入两汉经学。从两汉到明清,儒学虽有盛衰,但始终居于统治地位,而道家思想亦流传不绝。从两汉到明清,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形势是儒道交融、墨学中绝。墨家“尚力贵用”的精旨湮没不彰。汉末佛教输入,后来流传渐广,到隋唐时代,形成儒佛争胜、三教鼎立的形势,亦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向。中国的佛教徒接受中国固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中国佛学。儒家学者也汲取了道家、佛教的若干观点。到宋代,理学继承、宣传孔孟的基本思想,采纳了道有、佛教的若干思想资料,开辟了儒家的新阶段。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又突破了理学的局限,达到中国古典哲学的高峰。 到近代,西学输入,进步思想家开始接受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与哲学观点。顽固派则盲目守旧、拒绝新知。这样,出现了新旧对立、中西争胜的形势。大势所趋,新学终于战胜旧学。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日益深入人心。30年代也有部分学者企图建立融合中西的体系。新中国成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领导地位。现在的任务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之下,进一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三、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与基本倾向 中国哲学有一些基本观点,表现了一些基本倾向。 1.天人合一与天人交胜 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2),这是天人合一观点的开端,但孟了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

哲学-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一、中国哲学 宗教因畏惧生,科学因适用而生,哲学因探求万物存在之因而存在。中国哲学产生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最初是为了为政治国、治水平土,即最早的政治哲学。中国哲学鲜明的民族性,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社会心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等。简言之,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自然观、伦理观、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在《周易》中蕴涵着了中国诸家哲学思想。 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其哲学基本倾向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注重伦理道德,崇尚礼乐仁义,主张德治仁政,充满实践性伦理和政治哲学。道家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它的哲学倾向是崇尚自然为主的天道观,强调人们的思想行为应该符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认识上主张绝圣弃智,在人生上追求超脱和逍遥。法家以商鞅、韩非子为代表,其哲学倾向主张法制、重农抑商、以战求强,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佛家则是印度佛教哲学的中国化,即印度佛教与中国儒家,特别是与中国道家的结合,其主要代表是禅宗。 中国哲学的特点是文简而义丰,一语而多义。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做人,如何做圣人,探究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是一种现实哲学,是一种现世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中国哲学强调天地人物我的通感,整体和谐和动态圆融,就是所谓的天人和一思想和和合精神。中国哲学注重现世性的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强调学以致用。 二、中国文化精神 所谓中国文化就是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积淀。它包括自然和人文学科的各个门类,内容丰富多彩。中国文化绵延流传,通古贯今,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方面来说,中国文化既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还有儒释道的结合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才,人居于中心地位。天人之间,人为主导。在儒家学派中,一贯反对以神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的重要特征与表现体现在道德实践中。强调个体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肯定了人的价值,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 贵和尚中是指崇尚和谐,追求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是人与人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提倡重和去

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之我见

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之我见 中国传统哲学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思想。以下是我个人对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一些见解: 1. 和谐与平衡:中国传统哲学注重追求和谐与平衡。这种追求体现在各个层面,包括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阴阳平衡等。通过保持平衡和谐,人们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宁与社会的稳定。 2.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强调的是适度和均衡。它主张人们应该避免过分的极端和偏激,追求适度和平衡的境界。中庸之道要求我们在思想、行为和处世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以达到和谐和持久的发展。 3. 人本主义: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儒家思想中的“仁”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观念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的关注,强调个体的内在修养和品德的培养。 4. 自然观念: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着深厚的自然观念。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顺应自然的道德原则。儒家思想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些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

5. 孔孟之道: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提倡“仁”和“礼”,注重道德伦理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孟子则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主张人人都有道德上的天赋权利。他们的思想贯穿着对人性的关注和个人修养的重视。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哲学精神是一种注重和谐、平衡、人本主义和自然观念的思想体系。它们对于人的个体修养、社会和谐以及生活意义的追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价值观。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汲取营养,借鉴其智慧,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新 浅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精品

浅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的心物关系,实际上就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那么,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 中国的传统哲学,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传承与结晶。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以其深邃的智慧与博大的胸怀,思索、探求,而又吸收、融合,外观乾坤,内省自身,形成了其融会贯通几千年的哲学思想,而正是这传承了几千年的精华,引领着中华民族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延续至今。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之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已在地球上消失,只留下了些许的历史痕迹。而中华文化不仅能够延续至今,而且能在当今群葩争艳的文明花园中盛放出更加绚烂瑰丽的花朵,贯穿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哲学思想功不可没。 一、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宇宙观:天人合一 这是中国哲学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都是自此延伸扩展开来。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由庄子阐述,后来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所谓天人合一,通俗的说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中国哲学里,“天人合一”这个概念,“天”不仅仅是指自然,更包括了天命、天理的范畴。“天人合一”的“天”,是神、是自然,更是世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盛衰成败、循环往复、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因此,只有人与天和谐统一,才能够存在、发展。“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产物。 人与自然和谐,是天人合一的一方面,除此之外,还包括社会关系和谐和个体自身的和谐。 二、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世界观:心物一体 中国哲学中的心物关系,实际上就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对待心物关系的态度是:心物一体论。 中国人不习惯把万事万物都一定要划分出两方面来,在对待世界观的问题上,也是一样。心物关系,在中国人看来,其实是全息对应的关系。全息对应,就是指在心对应着物,物对应着心。也就是说,精神世界中存在的必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物质世界中存在的必然也会反映在精神世界中,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是一一对应的。这和唯物论其实是一致的。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心物一体论,是唯物思想的体现。 三、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真理观:一元多元互补论

浅析中国哲学之精神

浅析中国哲学之精神 浅析中国哲学之精神 中国哲学,自古至今,绵延不绝;中国哲学之精神,见仁见智,历代学者皆有不同之高见。中国哲学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精神亦非我之拙笔寥寥数言所能绘之。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仅从一个侧面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很多大家都有这样一个观点:中国哲学精神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重视道德的作用,注重内心的修养,修身养性。中国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哲学。中国哲学的使命之一就是培养人的高尚品格,为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奠定雄厚的基础。中国哲学既是人世的,又是出世的。所以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在西方,对道德的追寻绵绵不绝。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认为:世界存在着一个先验的绝对不变的善本体,它是一种绝对的本质。这个善贯穿在一切具体的德行之中,各种德行都是由于具有这个普遍的善本身,才成其为德行。这个善是道德的本源和本质。因此,道德就是人们应当去追求的一种完善状态即善本身。幸福论伦理学的著名代表、古罗马时代的伊壁鸠鲁则认为,道德就是达到幸福和快乐的手段。他明确宣称,一切善的开端和根源都在于肚子的快乐,连智慧和修养也必须归因于它。中世纪的基督则认为,道德就是上帝的命令和训诫,是上帝意志的体现,人们只有听从上帝的命令,遵守道德,才能最后得救,死后升入天堂。 而在古老的中国,道德则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周易·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的君子一般指道德高尚之人,德才兼备之人,往往与小人相对。这两句话是用乾坤二卦的全阳全阴之气来描述君子之品行。天之德刚健,周而复始,永不止息。君子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而坤之德是“顺承”,“厚载”,以助天之生物也。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君子的品格是多方面的,既有刚强坚韧,又有博大精深。“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意思是说,《易经》正是圣人用来修养心性,提高道德和光大扩展自己事业的,圣人的智慧是崇高的,它的礼节是卑谦的,要崇高就要仿效天象,要谦卑就

中国哲学思想精髓【思想哲学】

中国哲学思想精髓【思想哲学】 第一部分:关于物质的定义和各家之见 哲学应当证明和推论一切,而不应当局限于下定义。尽管如此,为了弄清楚问题,为了解决心中的疑惑,我不得不参考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希望从中得到启发。(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是针对俄国马赫主义者的。全部自然科学只能描写我们通常称为感觉的那些要素的复合。这里明显的露出了马赫主义者的马脚,他们宣称物理世界即自然科学描写的对象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客观性是在主体性之下的,客观性依赖于主体性。正如列宁所说,这(马赫主义者们的要素说怪论)是一种陈词滥调,早在1710年就已经被(贝克莱)发现了。列宁的物质定义很好地摆脱了唯心主义的窠臼,首先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而不是意识,不是意识的创造物,对于意识,物质保持着它的独立性,不再以主体的尺度作为衡量客体是否存在的标准。其次,这个定义克服了不可知论,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感觉作为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实现了主客体统一。

古往今来,哲学界始终在本体论上争论着,世界是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成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家们分成了两大阵营,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者则持相反观点。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它的存在到底要不要意识的证明呢?这个问题反复纠缠着我。列宁在《唯批》中有两次讲到物质定义,以上所提是列宁的第一次论述,从字面上看,三次提到感觉,感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感觉确证物质的存在,感觉是主体认识客体的媒介。但我总觉得这个定义中包含着过于浓厚的人本主义或感觉主义色彩,主体的感觉掩盖了物质的客观,直观的感觉掩盖了能动的反映,孰重孰轻,似乎有点模糊。物质作为客观存在,即使主体感觉不到它,它仍然是存在的,它存在的客观性、可靠性仍然是不容怀疑的,物质存在于感觉之外。唯心主义者就是因为不相信感觉之外,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过于强调主观意识和感觉,认为存在即是被感知,心外无物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等等才陷入错误的泥潭而背离了真理的道路的。让我们来看看相关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笛卡尔认为,现有的知识都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们建立在不可靠的基础之上。笛卡尔是个怀疑论者,他的怀疑是普遍的,被怀疑的对象与梦境事物有关,连不可怀疑的确定性也在被怀疑之列,包括:周围世界,我的身体,数学的观念。笛卡尔认为,首先,周围世界是感知到的现象;既然我们有被感觉欺骗的经历,感觉之不可靠是显而易见的;这里笛卡尔并没有明确提到客观实在与感觉之间的关系问题,只是表明了他的怀疑,但他明确指出感觉的不确定性

中国的哲学思想与实践精神

中国的哲学思想与实践精神 为什么中国的哲学思想与实践精神如此重要?一个简单的答案是:因为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国一直以来都是重视哲 学的国度。数千年来,祖先们留下了大量有关生命、人性、道德、社会秩序和宇宙等哲学思考的经典。这些经典奠定了中国人的思 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一、中华哲学简介 中华哲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按照时间顺序来看,中华哲学可以分为先秦哲学、汉代哲学、唐宋明清时期的哲 学和现代哲学等四个时期。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流派纷纷出现。汉代时期,新学、老庄、佛教等哲 学思想开始兴起。唐宋明清时期,诸如气学、程朱理学、阳明心 学等学派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现代哲学则是在西方文化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中产生的。 二、儒家思想与实践

儒家学说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之一。它的核心理念是“仁爱”和“道德”。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倡和谐相处和互相尊重。儒家思想在对待人际关系和家庭价值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父母之爱、亲朋之情、教育的重要性等都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家庭在儒家思想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单位。归根结底,推崇家庭教育、对家庭价值的重视是儒家思想对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一种实践。 三、道家思想与实践 道家思想与中国的宗教信仰、武术、养生等都是有关联的。道家学派提倡自然,认为万物皆有自然规律,不能人为干预。在实践中,许多道家的养生、保健、医疗方法都是基于对人体自然规律的悉心观察和应用。例如,禅修和太极功夫的练习就是道家实践的表现之一。 四、唐宋明清时期哲学的精髓

唐宋明清时期是中国哲学史的高峰期。正是由于古代哲学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才使精深的中华文化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此时期的学派中,气学、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等闻名于世。 气学的代表人物为王阳明,他认为“我心即是道”,把人的心灵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强调“知行合一”和“以心为体”。程朱理学则主张以至理、至善、至美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品质。阳明心学则注重人的个体意识,提倡“致良知”,即通过爱和思考达到“君子”境地。这些哲学思想与实践都是基于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得出的。 五、现代哲学的创新 现代哲学是互联网、科技、文化等步入快速发展的时代而新兴的一种深化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延续,现代哲学也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特有品质,推陈出新,为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 例如,通过中西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形成了中国式的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理论。同时,在践行中,也有了诸如开

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读后感3篇

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读后感篇1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周游列国时有大批学生跟随着。 “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毫无道理,这不是耽误时间么? 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有个学生问他,若要您治理国家,先做什么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天下熙熙攘攘名利来往。有什么好提倡呢。大多名不符实徒有虚名。 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 道家讲“无为”的学说。而儒家讲“无所为而为”的学说。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儒家就不像一个独立的人而是一个嗷嗷待哺婴儿,所以嗷嗷哭哭的哇哇大,让别人替他做事,他就逼逼赖赖还逼逼赖赖出优越感。 要做儒家所说的君子,知命是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所以孔子说: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分内之事和分外之事本身就有待商议,知命有没有强加的意志?又当又立。 在汉朝的中叶,儒家的确可以称做宗教。多少有些宗教的影子。 虽然从历史上说,他当初不过是普通教师,但是后来有些时代认为他是“至圣先师”,也许是不无道理的-人类热衷于造神运动,借由神的存在完成某些不可告人的真是目的。儒家尤如此,满口仁义道德实际道貌岸然。 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读后感篇2 ”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许多事情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所以哲学给人带来的魅力是无穷的。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

中国哲学精神 (2)

一、中国哲学精神 人见人殊,百人百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观念来解释,理解世界。观者与观法,哲学是复数不是单数。哲学是爱智慧。智慧的追求者,哲学在途中。世界上没有只是哲学的哲学。“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做后薪”。中国哲学的独到的精神与韵味。精神是对话的话语。古人与今人精神相交融,相沟通。领悟性的话题。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一种变量,我们要不断开发,是一个体验性的话题。各有所悟,阅读古人的书籍,形成自己的中国哲学精神的理解。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德的形而上学。 一、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的天是对世界总体的称谓,是广义的。健就是动的意思,宇宙的特征。中国哲学把世界总体不是作为一个判断的对象。健、动、变、化、生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宇宙观。生生不息,迂流不止的运动过程。“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西方的世界观是建立对万物在分析的基础上,质料因即原子、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中国哲学是一个描述性的话题。中国哲学不是建立在原子论上,是建立在元气概念上,元气即是质料因与动力因的统一。西方人从“有”上思考,中国是从“生”上思考。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立足于动态的宇宙原则,他们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高扬乐观主义精神。认知方式不同,自强不息精神,精神动力学,中国哲学的第一原理(自强不息)。 二、实事求是 知识论,中国特别关注现实问题,形成了注重人生实践这样一种品格。”实事求是,修学好古”《汉书》,实事指人的活动、实践;“是”是真理、知识,即行中求知的一种概念。知来源于行,行、知、行过程。知识论与实践论两者合一(知行观),实事是行,"是“是知。主张为实事而求知,求那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中国哲学重行的传统而不是重知。西方的哲学家是把简单的东西说复杂了。通过古人留给我们的思想碎片来琢磨他们的思想实质的系统。(要有想象力)。 三、辩证思维 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我们利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认知这个世界。形式逻辑是一个表述的逻辑,辩证逻辑是一种认知的逻辑。辩证逻辑不是建立在一点论之上,是建立在二点论,正和反,两点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的观念。 四、以人为本(人生的哲学) 自然为本,自然哲学,宗教哲学、以彼岸为本”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为人提供了基本的做人准则,那就是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荀子,人要制天命而用之。未知生,焉知死,搁置起来,存而不论,未知人,焉知鬼。有生之年,实现人生自我完善。 五、内在超越 不断自我提升(否定现状,提升高一层现状,人要不断地提升自己)。1、外在超越(宗教超越方式)2、内在超越(哲学的超越方式)自我超越,内在超越可能性(超凡入圣),对人性的肯定(人性善)我欲仁斯仁至矣,内在超越是靠人自身的努力实现的。圣人,无乎其类,拔乎其萃,完人,典范。 六、有容乃大 兼容性,开放性,没有排他性,中国哲学有助于人格的完善,信什么都可以,有助于人格的提升的思想,我们都吸纳。异质文化(深邃的思考,独到的哲学思考能力)中国哲学有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开放性、包容性的精神(活的精神世界)一、自强不息,二、实事求是,三、辩证思维,四、以人为本,五、内在超越,六、有容乃大,新的中国哲学的生长点。我们把我们有的哲学资源,作为我们的精神材料来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