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函

摘要:哲学大家们用专业性很强的哲学语言对“中国哲学精神”概括与诠释,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晦涩难懂的,甚至误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都是哲学家的事情”。这与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是有出入的。文章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内在超越,自强不息,实事求是”等内容。这对哲学知识的普及与大众化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基本内涵;哲学精神;中国哲学

中国素有“哲学”之实但无“哲学”之名,“哲学”是日本学者西周1873年由希腊文“爱智”(Phi—losophia)翻译而来。哲学起源于文化没落,有志之士指点迷津,提出化解之道,哲学是文化的医生。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再加一句,哲学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准确表述“哲学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中国哲学精神是先哲们留下的精神基因、文化遗产;是我们对于先哲思想所做的一种领悟、对话、心灵的交契;是一个体悟性的话题。“中国哲学精神”有诸多答案,无论是冯友兰的“内圣外王之道”说、牟宗三的“生命哲学”说,还是张岱年的“六大特点”说、李泽厚的“实用理性”说,这些哲学大家都是用专业性很强的哲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诠释的,对于哲学素质本来就不是很高的广大群众来说是晦涩难懂的,难于理解其真谛,导致不少人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都是哲学家的事情。这与党关于理论的“普及活动”、“大众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要求是有出入的。本文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在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的比较中论述中国哲学独特的内涵。

一、人生观:以人为本

中国哲学首先是一种人生哲学。哲学的理论形态可以概括为:自然哲学;宗教哲学;人生哲学。关怀人生实际、怎样做人,是中国哲学的独到韵味、独到精神。中国哲学就是教你“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学问,它的理论关注点不是自然与彼岸,而是现实的人生,怎么样把人生过得更好、更有意义,无愧于祖宗、无愧于天地。“以人为本”的这个“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人,是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人的生命、人权和人的尊严等等;这个“人”,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能动的主体,不能把人民群众仅仅看作是被同情、关爱和扶助救济的对象,更不能仅仅看作是需要别人从上面赐予雨水、甘露和阳光的被动客体,而应看作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主体,看作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个“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被发展的客体,当今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是主张一种具体性、有条件性和有限意义上的“人类相对中心论”。“以人为本”的这个“本”不是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力量的来源,以人为本就是把重视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作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长远奋斗的目标;这个“本”既是指人的理性世界也是指人的非理性世界,是坚持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坚持二者的内在和谐统一,要在二者之间保持一个必要的张力,在人的现代性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人的欲望、情绪、情感、意志、激情、知觉、灵感、集体无意识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人生哲学具有积极性的功能,对社会群体来说也提供了渐进的原则。那就是:修身——个人独立性的完成;齐家——群体意识的温床;治国——群体生活实习之所;平天下——群体性最终目标的形成。中国哲学也谈天,是为了说明做人的道理,不是单纯地谈论天,也不是单纯谈论人,谈的是交天人之际,把天作为人生存的一个环境。中国哲学不关心纯粹的自然问题,也不关心纯粹的彼岸问题,而是非常重视人在现实人生中的意义、价值与地位。

二、价值观:内在超越

中国哲学有强烈的超越意识。超越是指一个人能够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及时空的限制,与时俱进地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掌握规律,并在正确判断事物发展趋势后做出科学决策的一种思维方式。只有能实现自我超越的人才能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才能在为社会造福的同时实现自我的价值。通俗地说,超越就是一种把现实提升到理想的层面,理想对于现实来说是超越。超越是对现状的否定,对于现状的不

安是人的普遍特性,如果人总是满足现状就不求上进,求上进就是不满足现状,就要超越,所以超越就是对现状的提升。无论哪个民族的人都是有超越的追求,但中国哲学的超越跟别的民族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内在超越”,是人对人自己的一种超越,是一种价值观的提升,就是超凡圣人,要把一个普通的人、凡夫俗子提升到圣人的层面,做一个兼善天下的圣人,圣人对于凡人来说就是超越。希腊人、印度人也讲超越,但不是人自己对自己的超越,而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对于现实等待超越的人给予拯救、提升。西方的基督教、印度的佛教使人变成比人高一点的佛、天使,它是靠外力提升拯救,是一种“外在超越”,这种价值取向是自己没有信心、没有勇气,好像只能轮回、堕落,佛一提升就进入了极乐世界,那就是超越。它把超越的动力寄托于人性之外,一种神的力量。无论这个神是主,是安拉,还是什么释迦牟尼,反正有一个神来帮忙的“外在超越”。

按照中国哲学的理解,人的善根变成实际的善心还要不断修行。这种善是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在今生今世可以实现的目标,肯定了人生是可以自我完善的。孔子说,如果你不想学好,神圣也拿你没有办法,所以将超越的根据放在人性之内,所以人性善理论是中国哲学对于人是什么的一种独到判断。按照西方人的说法,人性是罪恶,人是天使的堕落,亚当与夏娃本来在天上活得好好的,干嘛偷那个禁果?印度佛教说人是苦的,所以没有一个孩子是笑着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声都是啼哭,所以超越寄托于人死之后。中国哲学使人更像人,最像人的那种人就是圣人。圣人思想境界比一般人更高,这是中国哲学的价值取向,与西方、印度不同的一种“内在超越”。

中国思想与历史哲学探析.doc

中国思想与历史哲学探析 摘要:表达的历史(重写的历史)和表达历史的观点和方法都是对历史的反思,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的历史总是今天的历史,它的最高反思形式是现代的分析历史哲学,即现实的批判的历史思想;中国历史是历史自身的同一性超越,它历史地形式化为中国文化,因此它是历史的今天,它的最高本质就是作为中国哲学的中国思想。对历史的自觉的思想是历史在人的思想中实现的历史的本质,分析的历史哲学由于最终实现了历史与史观的分析的统一,因而达到了与中国思想在历史问题上互补的境界。 历史是一门既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同于社会科学的学科,它既是它的自身,又是自身的对象,它虽然与哲学似乎完全不同,但它所具有的反思性质即它自身的超越却与哲学无异。正是这种超越性使它具有超文化性,从而为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间的比较提供一个共同的研究平台,历史的自身、历史的重写、历史研究、对重写历史与研究历史的观点和方法的反思即是性质上的同一,又是形式的同构,它暗示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间存在的共同基础,历史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所达到的深度可以把中西哲学带到了一种互补的境界。 一、历史与哲学

历史总是多重意义的: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的历史,成为了现在的历史事实这首先是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的历史,然后是指包括文化遗迹和史料中的历史,再就是由历史学家重写的历史,这就是一般意义的被表达的历史,最后是有关历史理论包括关于历史研究,史学观点和方法、关于历史的哲学思想等等,但这一切最终也是都是历史即人类自身的历史。 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的历史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过去的存在比现在的存在更令人困惑,在哲学上更加困难,比如海德格尔(1889-1976)对存在与时间的描述就给读者一种梦境中的挣扎般的印象,但是,虽然时间意义的存在问题如此困难,但至少现在的存在在理性的思想中却是确实的,笛卡儿(1596-1650)说:我思故我在。现在的存在因理性的思想而被自觉,或者说在理性的思想中因自觉而被证实,这句话是人类理性的自我意识最终从朦胧时代挣脱的句号,也是人类自身存在的理性自觉自身开始的问号,它宣告了人类从历史的觉醒进入到了思想自觉的时代。 对于历史来说,这意味着历史的真正意义不能离开历史的时间性本质,但是过去总是以被表达的重写方式成为有意义的历史,因此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相信有两种历史,基于时间的过去的历史即历史的存在和基于表达的历史即被历史学家重写的历史或称之为现在中的历史,他们留下了过去的存在问题去折磨哲学家们, 但是他们并不能逃脱历史哲学,因为基于时间的历史最终包括了现在,人们无法区别存在在历史时间之中的现在与在

论中国哲学精神

论中国哲学精神 何谓“中国哲学精神”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回答。问题 不只是在于哲学家们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而是看他们如何给出答案的。冯友兰、牟宗三、张岱年、冯契、萧纇父、李泽厚等人的观点都自成一家之言,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大多数是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哲学精神”的。如何从历时性、部门哲学等角度来进一步思考中国哲学精神的问题,或可以深化我们对此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哲学精神”;中国哲学特征;共时性;历 时性;部门哲学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518X(20__)02-0044-08 吴根友(1963—),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专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先秦诸子、明清哲学、中国政治哲学。(湖北武汉 430072)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谈论自己民族哲学精神或特征的话 题,都无法避免或明或暗的比较视角。没有作为“他者”存在的不同民族哲學作为参照系,任何谈论自己民族哲学精神或特点的话题都将是无意义的。考察20世纪中国哲学学科建立的

过程,绝大多数哲学家或哲学史家都是在中西(印)比较的视角下来思考中国哲学的精神或其特点的。今天,我们重新思考这样的话题时,也无法避免这一“比较的视角”。由于我们思考视角的限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们对“他者”了解的深浅度与清晰度,决定了我们对自己民族哲学认识的深浅度与清晰度。而所有人对“他者”的认知都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职此之故,我们认为在当今时代要完全真切地把握“中国哲学精神”,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一、中国哲学精神的名、言辨析 现代学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首先要厘清所讨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再由形式逻辑上升到语言学与语义学的层面,逐步揭示所使用概念的日常意义、学术意义与言外之意。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首先对精神、中国哲学精神二词的日常意义与言外之意作一个简单的辨析,从而限定本文的讨论范围。 何谓“精神”古代汉语中的“精神”二字是分开使用的,大约在战国中期出现了双音节“精神”一词。其主要意思有两层,一是指人的神志、心神,如《庄子·列御寇》篇云:“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二是指天地万物的精气,如《仪礼·聘礼》有“精神见于山川,地也”一句,注云:“精神亦为精气也。”现代汉语中的“精神”一词,大体上有两个方面的主要意思:第一是指人的意识、思维

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内涵

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哲学,是源自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智慧结晶,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 一、道家哲学的精神内涵 道家哲学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思想代表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追求道的境界。道家通常被描述为“虚无缥缈”,但这种描述是有误的。道并非虚无,而是包含万有的至高源泉,它超越了思维限制,包容了举世万物,在它里面一切皆可变通、皆可归一。 道家哲学对人类世界的思考通过勤劳、简朴、自然、超越,形成一种强调修身养性、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以而求得超越自我的智慧。 二、儒家哲学的精神内涵 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强调个人的努力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仁者爱人”,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者不仅要奉献给家人、朋友,更要为人民的繁荣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实现社会和谐与共荣。 儒家强调人性的本善,关注人的内心,鼓励个体通过学习、修身、行仁、做德而不断完善自己。儒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其

深远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显著的 推动作用。 三、墨家哲学的精神内涵 墨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主张“兼爱、非攻、节用,让天下无忧”。墨家强调爱的普遍性与无私性,反对战争和 暴力,推崇“节用”,即勤俭节约,避免浪费,建设和谐的社会。 墨家将人的生命视为无价之宝,强调个体的人权,认为人民的 权力应该受到尊重和保障。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取向。 四、法家哲学的精神内涵 法家哲学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独特流派,强调法治、权力和信仰 的重要性。法家认为只要确立了法律和制度,就能够建立一个公正、稳定和自由的社会。 法家主张“以法制人”,掌握强有力的权力让统治者能够按照法 律和制度来行事,消除了任性、腐败和独断的影响。因此,法家 哲学对中国历史的政治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在现代法律制 度建设中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性的复杂性、社会和谐与公正 的重要性、自然和人的关系、人类意义的追寻,具有深厚的精神 内涵,并一直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启迪我们思考未来前路。

复兴中国大学精神

复兴中国大学精神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有着世界上最灿烂辉煌的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复兴的宏伟计划中,大学的复兴是首当其冲的,而复兴大学应当首先复兴大学精神。本文回顾了中国古代、近 代、现当代的大学和大学精神的发展史,为中国大学的复兴,找寻一些失落的精神。 关键词大学精神独立自由复兴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的大学古已有之,而且无论是在古代、近代都曾经跻身世界的前列。而现今中国大学经过三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可说是正彷徨于发展的十字路口,应该何去何从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而我以为大学的复兴,应当首先实现的是大学精神的复兴,尤其是民族的大学精神的复兴。回顾中国大学精神的发展史,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寻失落的精神。 一、中国古代的大学精神 传说中中国早自尧舜时期就已经有了专门主管教育的学官,不过由于年代久远难以考证,且不论。西周时代则是确切可说是有了类似官学的教育机构,主要对象是贵族子弟而教授的内容即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当然更为广泛接受的被认为是中国大学之始的应属战国时的稷下学宫了。据《盐铁论·论儒》记载,稷下学宫鼎盛时“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当时最著名的学者,如孟子、荀子、邹衍、淳于髡、慎到、环渊、接予、田骈等都曾在稷下著书、讲学和论争。如果再加上学生,学宫在当时就是拥有数千人规模的高等学府,是名副其实的“齐国国立大学”了。据说稷下学宫有着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和人文氛围,因此可谓“百家争鸣”。与之同时期的还有以孔子为代表的私学。总的来说,先秦时代可算是中国学术的一个极盛的时期,而究其原因,正是得益于宽容的文化精神。 两汉自汉武帝听从董仲舒建议,罢百家尊儒术后,创立了太学这一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官办高等教育机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也正是起源于此,而太学的精神董仲舒说的很明白,《汉书·董仲舒传》载,太学为“教化之本原”,“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也就是说太学有教化引导民众和培养人材两大作用,这也就给了后世的官学定了调,以后历代的官学都扮演着同样的角色。 到唐宋出现了如医学、军事、天文、历法等专科学校和书院这种私学。书院对后世同样有着深

论中国哲学的意义

论中国哲学的意义 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其核心是中国哲学,这是文明发展的事实。中国文化实质上是人本位的,反映在生活中即是注重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本身。中国哲学思想都包括在“老子”、“礼记”、“易经”等书里面,其独特的思想价值观远远走在历史的前沿。 中国哲学除了修身外,在现代社会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推动社会与时代发展。现以“百家争鸣”为例:百家争鸣处于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矛盾关系复杂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学者们纷纷创说立派,提出自己的观点,给各国提供治国方略,进一步促进了生产,促进改革。在这之中特别是儒家和法家两派,它们互为表里(儒家为表,法家为里)巩固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法家还促进了中国的统一,对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建立有着重大意义,影响远远超过当时的时代。除此,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范畴内,中国哲学于人类社会发展可资借鉴意义也是深刻的。我们知道,物质文明的前提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提高的前提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哲学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先进的思维形式,是正确发展生产力、正确积累社会物质财富的理论基础。 中国哲学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理论资源,具有塑造民族风貌的意义。孔子曰:“政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这个“归于正”的“正”,就是孔子的理想政治,即所谓“德政”。“德政”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这种学说提出了一种理想价值,这就是为政者必须有

德,以诚实与信誉对待百姓,爱护百姓,“使民如承大祭”,敬而慎之。如果在法治社会,如果执行者无德,或者只有冷酷无情的法律而无德性与良知,也会产生很多问题。 同时,道家的“无为而治”,具有一种深刻的人性根据。“无为而治”有丰富的内含和意蕴,可以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其不同作用。之所以有生命力,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能顺应人的自然之性。这既不是无政府主义,也不是“无序化”,而是一种更有人情味的有序化,可以使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各展其业,各安其乐。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如果赋予这种“无为而治”以新的时代的内容,那么,它不仅不会抑制社会的发展,而且会使竞争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中国哲学在人际关系的描述上是完美的,以至于历经千年仍成为人们在交际中的准则。例如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式的换位思考原则;子帅正之,孰敢不正式的以身作则原则。孔子讲礼,何谓礼,我以为是社会秩序。孔子用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种关系概括社会关系,并为其制定一定的规范。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是在很大程度上遵循着礼。倘或这么说吧,君臣实质就是上下级关系,尽管现在上级不会像君一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下级仍然要尊重甚至是服从上级。 中国哲学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不仅提升个人自身素质,对现代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宁可累死在路上,也不能闲死在家里!宁可去碰壁,也不能面壁。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什么是奋斗?奋斗就是每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能干的人,不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无能的人!不在做事上认真,只在情绪上计较。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早安!—————献给所有努力的人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自强不息”是中国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基本态度,来源于《易经》“天道健康,君子自强不息”。古人所说的天包括地和人,相当于世界的整体概念。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如果我们思考中国哲学的精神,恐怕会发现精神、精神导师、精神灵感和精神力量。 哲学家用高度专业的哲学语言概括和解读“中国哲学精神”,这种语言对大众来说晦涩难懂,甚至误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是哲学家的事”。这与党提出的“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不同。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内在超越、自强不息、实事求是”等。这将促进哲学知识的普及和普及。 关键词:基本内涵;哲学;中国哲学 中国素有“哲学”之称,却没有“哲学”之称,它是由日本学者西周于1873年用希腊文Phi-Losophia翻译的。哲学起源于文化的衰落。仁人志士指出迷宫,提出解决方案。哲学是文化的医生。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其自身时代精神的精华。”另外,哲学是民族精神的精髓。准确表达“哲学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中国哲学精神是先贤留下的精神基因和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对先贤思想的一种理解、对话和精神接触。这是一个理解的话题。对“中国哲学精神”的回答有很多,无论是冯友兰的“内圣外王”论、牟宗三的“人生哲学”论、张岱年的“六性”论,还是李泽厚的“实践理性”论,

这些哲学都是用专业的哲学语言进行概括和阐释的,对于哲学素养不高的大众来说,晦涩难懂。这不同于党对“普及活动”、“普及”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本文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了中国哲学相对于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的独特内涵。 一、人生观:以人为本 中国哲学首先是一种人生哲学。哲学的理论形态可以概括为:自然哲学;哲学;人生哲学。关心生活的现实,如何做人,是中国哲学特有的魅力和精神。中国哲学是教你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学问。它的理论重点不是自然和另一面,而是现实生活。如何过上更好更有意义的生活,对得起祖先和天地。“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性的人,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包括人民的生命、人权、人的尊严等等。这个“人”不是被动对象,而是主动主体。人民不能仅仅被看作是同情、关心、援助和救济的对象,更不能被看作是需要他人从上面给予雨露阳光的被动对象,而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创造主体,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个“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对象”。科学发展观今天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是一种具体的、有条件的、有限意义上的“人的相对性”。“以人为本”的本质不是事物的本源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是力量的源泉。以人为本就是把关注、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把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作为推动* *型工业化的动力,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长期奋斗的目标。这个“本质”既指人的理性

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资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要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再生,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充分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求教于各位同行。 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还有作为社会生活基础形态的宗法关系、血缘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使之形成了把世间伦常、现实政治作为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目标的主导性价值取向,成为以政治伦理文化为主体、以等级制度亦即礼制为框架的封建专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复杂体系,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也有消极的因素;既有精华, 也有糟粕,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必须对之进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 张岱年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四个方面。他认为, 《易传》中提出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两个命题, 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自强不息”就是“努力向上, 决不停止”,中华民族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精神的写照;“厚德载物”指君子应以大地一样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这些特点, 概括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哲学家主张清静、无为, 但从总体上讲, 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一直居主导地位。 二 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的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儒家的价值学说,可以称为内在价值论或道德至上论,它认为道德不是来自上天的意志,而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而产生的。孔子主张“义以为上”(《论语·阳货》) ,即道德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具有内在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主导;道德不但可以衍生出知识价值,而且可以决定政治价值和物质利益价值。这种重视道德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对中国古代价值观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儒家并非不看重生命的价值,但更强调道德价值,在他们看来,生命对一个人固然重要,但人的道德操守和气节更重要。在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道德观念重内在价值与修养,认为道德不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尤其不是用来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它是一种精神的自律,人加强内在修养,就是要提高道德的自觉性。 中国思想家从人类生活本身探求道德的根据,体现了人本的观点。像孟子把道德的根源

论中国心理学传统的思想与发展

论中国心理学传统的思想与发展中国心理学传统的思想与发展 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许多关于人的 思想,比如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庄子的“彼亦一是非而已矣,乐与怒、 富与贫、贵与贱、乃是相生相克之类也”。这些思想对后来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化和社会方面,中国心理学的传统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1.思维方式 中国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不同。中国人倾向于看到事物的整体,而不是把它们分 成部分来研究。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组合和调整我们的思维,以适应不同的人和情况。这种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人的天赋,同时也影响了今天中国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儒家荀子学说 荀子学说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个人修养和振兴精神。荀子提出 了许多关于个人的思想,他说“心非木石,感也动摇”,并正式提出了“爱心”这个概念。中国文化和社会则强调家庭、亲情和情感。这是我们今天心理学研究中重要的主题。 3.道家哲学 道家哲学相信自然和自然秩序中存在一个自然的、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 塑造世界,并能帮助我们获得更高的精神和道德境界。道家哲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贡献是,在精神和道德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概念。 4.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影响了我们的文化,使我们更加注重内心体验和冥想。佛教的核心概念是“解脱”,人们通过出离世俗生活,消除自己不必要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 这些传统思想都有对当今心理学发展的启示作用,它们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在现代,中国的心理学研究成为了中外学者的兴趣所在,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国内心理学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在理论、研究、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尤其在心理咨询、社会调查、养老护理等领域,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正努力与国际接轨。 要进一步发展中国心理学,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逐步深化文化的理解,同样也需要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吸取一些精髓,传承和发扬下去。

论中国精神心得体会

论中国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精神是一种融合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理念的综合体,它代表了 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和民族气质。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普通人,我 对中国精神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心得。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将分享我对 中国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第一,中国精神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中国有着悠久的 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文化等等。这些传统文化对于塑造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精神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我深深地感到,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是中国精神的重 要组成部分。 第二,中国精神强调了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中国是一个人口众 多的国家,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紧密而复杂。与个人主义相对,中国 精神强调了集体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这种集体主义意识体现在很多 方面,比如家庭观念、友情、助人为乐等等。中国人注重团结合作, 尊重他人的利益,同时也对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感。在我身边,我经 常看到人们互帮互助,共同面对困难,这正是中国精神的体现。 第三,中国精神蕴含了坚韧不拔和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是一个发 展中国家,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中国人民从不言败。中国精神 中蕴含着对困难的勇敢面对和迎难而上的勇气。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 社会,中国人都有着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精神。这种奋斗精神成为 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四,中国精神弘扬了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是一个多民 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众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和民 族血脉深处有一份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中国精神倡导了对国家的 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在我看来,中国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 诚不仅仅停留在口头表达上,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中国人民积极参 与国家建设,为国家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而言之,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结晶,承载着中 国人民的信仰和理想。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普通人,我深深感受到 中国精神的独特魅力。传承了悠久的中华文明,注重集体主义和社会 责任感,坚韧不拔和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传承和发 扬中国精神,中国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论文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论文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需要人们的继承和发展,传承这一伟大的文化。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欢迎阅读!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一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更多的去继承下去,传承这一伟大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还有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良好的传承。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历史,是世界上传承时间较长的一种文化。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 三、文化的要素①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

论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病态美

论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病态美 从中国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无论是病意酽酽的西施、弱不禁风的黛玉,还是面色苍白、身体孱弱的曾文清、曾文彩一类的北京人。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弱女秀才病,还是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知识病、文明病以及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都市病,都可以看出,在中国众多文学作品中,都呈现出一种病态。而中国人民对于这种病态现象的认同就产生了文学欣赏的病态美。病态美也是一种美,是中国众多文人对美的一种现象的理解与感受,隐喻着中国人含蓄的民族性格和独特的审美心理。 本文将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病态美进行探讨,分析中国文学作品中隐含的病态美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具体隐含的类型和表现,探讨病态作为一种生命体验而被文学家象征化、隐喻化、符号化的现象,挖掘其中隐含的社会背景、民族性格以及文化道德内涵。 一、病态美——深刻的历史渊源 从制度上来论,中国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历史上没有形成议会方式的民主决策机构。绝对专制、绝对王权,使得中国人缺少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缺乏反抗,沉沦于压制的环境中,丧失了斗争牺牲的精神。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常常表现出精神苦闷,甚至萎靡不振,以至于在文学作品中折射出无数的迷茫失望的病态现象。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病态美论及思想,就要从中国历代的哲学思想来入手探讨。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国哲学》中说:“孔子是一

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儒家强调“仁义”和修身养性,不提倡对自然的探求和索取。并且,宋以来的理学思想,“存天理、灭任性”,不提倡尊重个性的表现,使得中国人性格多含蓄内敛,文笔隐晦多虑。再加上历代以来,中国信仰系统百变怪异,没有形成统一的神学思想。而中国历来的神的居所多为高山云涧,这都体现了中国人思想上的回避与遁世。这些回避思想又比较多的关注着对人性的探索,而病态正是文人在一定程度上对生命的怜悯,怜人且自怜。 此外,中国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病态美大多蕴含在阴性文化中。而阴性文化美的代表即为女性美。传统的女性美偏爱于柔弱、逆来顺受、依附、单调的性格、无欲无求的女性形象。长久以来,中国的女性按照男性中心主义的标准扮演着一个“三从四德”和“相夫教子”的角色。中国人对于病态美的特殊嗜好只不过是中国男权强权的恶性膨胀。病态美只不过是在男权强势压制下所塑造的扭曲形象的变态欣赏。 二、病态美——深沉的隐喻与启蒙 中国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病态形象。如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丁玲笔下的莎菲女士,曹禺笔下那些忧郁而热情的北京少妇,以及孱弱多病的泪美人黛玉、多愁多病的秀才张生等,往往都是以哀怨愁苦,弱不禁风的病态形象出现。可以说,中国文学作品呈现的病态美的首要层次是用来形容纤弱,顺从,伤感忧郁的弱女秀才、才子佳人形象。病态美是中国文人墨客对社会病态现象的感受和理解,反映着作家

从中西哲学比较论中国哲学精神的艺术性

从中西哲学比较论中国哲学精神的艺术性 作者:李天一 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1期 摘要:单观而论,易失偏颇,合而论之,客观公道。从中西哲学角度阐述中国哲学之精神,以人生关怀与心觉超越、天人合一的自然归宿、娓娓道来的隐隐玄机三个关键角度论述中国哲学精神的艺术性所在。 关键词:哲学;儒家;逻辑;诗意 一般来说,在认识论上,西方哲学以纯粹理性的客观态度来阐释世界,在世界观上以主观态度的信神来看待整个人生,但是中国稀缺所谓哲学认识论的兴趣和宗教信仰的戒条,相比而然在人的理性张扬上走得更远,侧重于体认宇宙与人生的契合,在出世和人世之间的平衡上发展了直觉智慧,进而有一种“艺术性”的旨趣。这种独特的、传统的、地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生关怀与心觉超越 中西方哲学在艺术表现上所展示的不同,首先是在寻找和确立人生终极意义价值和超越精神上,艺术终究是为人的艺术,在人的角度,西方哲学的人生浸染着深深的宗教情怀,富有理性信仰,而中国哲学的人生况味则是浓厚活泼,充满情趣。 西方哲学把人生放入社会圈中,认为人的生活过程是痛苦的(叔本华),在遥远的未知地域存在“理想国”和“天堂”,人在现世只有刻苦修行赎罪才能到达上帝的乐土。在这种宗教意识的光环下,人生只应该是灵魂不断趋向上帝,接近上帝的过程,唯有如此人生才能获得终极意义,否则人生便是虚无。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说:“人若从虚无的深渊中奋发跃起,那么就必须皈依上帝,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魂,给人以永恒解脱。”以此来看,这种广大深沉的虚无意识生长出虔诚的宗教意识,所以便衍生出西方式的超越精神——将超越的对象(譬如上帝)归之于外在的客观的人格化的神,并把它作为超越现实生活的另外一个精神家园。 中国人世界观不是宗教的,而是哲学的,甚至是艺术的。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虽然否定了神的客观存在,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超越精神。中国哲学主要包括儒释道哲学,他们在人生智慧上有着共同的追求:看重内在的心性超越而非外在的超越,所以他们反而更注重人生的存在与安享,儒家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重“礼”、塑“教”、存“人伦”,杨朱的“且趣当生,奚遑死后”都是对人生超越之时对现实生存的追求持续。从哲学角度,我们可以把这种人生超越称之为现世的超越,融出世于人世的超越,如果非得有二元论的表述,有彼岸天国和人间的话,那么彼岸就在此岸,天国就在人间,心中自有天堂,大隐隐于朝市,心远地自偏。这就是中国哲学式心觉的超越,也是冯友兰说的“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王光祈治学精神的启示-最新年精选文档

王光祈治学精神的启示 较完整搜集了王光祈生平著述、全面反映王光祈治学思想,历经20余年,由四川音乐学院编撰、巴蜀出版社出版的《王光祈文集》,在王光祈研究学者、中国音乐史学家们的期盼和等待中,终于在四川音乐学院举行建校70周年校庆期间,与广大读者见 面了!同时也为建国60周年献出了一份厚礼。这是迄今为止,搜集王光祈文献最全的一套文集。捧着洋洋洒洒300余万字,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厚厚3卷5册装潢精美的文集,令人爱不释手,急切地认真通读,以探究王光祈的历史功绩。文集搜集了王光祈各类文献130余部(篇),诗词及歌词近40首,从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在各个领域的学术成就,以激励今天的人们学习、研究。 王光祈1892年出生于四川省温江县,即现今成都市温江区。在五四运动前后,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在五四运动时期和李大钊等人发起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社团,并介绍了毛泽东、恽代英、张闻天等加入该会。1920年,他以《晨报》、《申报》等特约记者的身份赴德国研习政治经济。王光祈到德国法兰克福后,一方面学习德文和攻读政治经济学,一方面为国内的报 刊写通讯稿,考察德国社会经济的复兴,为中国的发展寻找借鉴 之路。王光祈从小喜欢弄笛吹箫,哼川戏昆曲,加之处于德国这样一个音乐艺术极为发达的国家,于是利用工读之余重操旧日之好,跟德国私人音乐教师学习小提琴,遂放弃了经济学的研究。在这

时,他发现了音乐艺术所具有的社会性,觉得“欲使中国人能自觉其为中华民族,则宜以音乐为前导。……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灿然涌现于吾人之前。”[1]1923年,王光祈在柏林一所音乐专科学校攻读音乐理论。1927年,他考入柏林大学攻读音乐学。自从改学音乐以来,他一方面学习音乐、乐器知识,一方面也向国内介绍德国音乐、欧洲音乐,向德国介绍中国古典音乐,进行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整个求学期间,王光祈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求实的作风,潜心学术研究,其成就赢得了国内音乐界的瞩目。1934年,他以论文《论中国古典歌剧》获得博士学位。 王光祈先生一生著述甚丰,除了大量音乐著述外,王光祈的论著还涉猎国防、外交、政治、经济、艺术等领域,以及散见于中外报刊的文章、通信多篇。为全面评价王光祈的一生,肯定他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应有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音乐家协会、四川音乐学院、温江人民政府等单位于1984年起,先后举办了3次王光祈学术研讨会:首次是1984年6月的“首届王光祈研究学术研讨会”,其次是1992年8月的“纪念王光祈先生诞生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三次是2002年12月王光祈先生诞生110周年之际的“纪念王光祈先生社会活动暨学术交流会”和“首届王光祈音乐节”。在这3次会议上,许多专家学者都呼吁,为全面反映王光祈先生真实的一生,提供更为翔实的研究资料,

论中国儒家“志意”心理思想对塑造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启示

论中国儒家“志意”心理思想对塑造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启示 摘要:中国古代儒家“志意”心理思想以其独特的心理和哲学角度阐释了“志意”的本质和功能,并从其本身出发,扩展到实现意志的过程和提高意志的品质层面,这一思想对塑造大学生人格乃至加强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参考和借鉴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儒家;志意;大学生人格;启示 一、中国儒家“志意”思想的概述 我国古代多是“志”和“意”分论,一般指目的与动机;也有“志”和“意”合论,构成的“志意”一词,一般与今天的意志相当。儒家“志意”思想的代表主要是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对“志”讲得较多,而明确论“意”的文字几乎没有,更无“志意”的术语。虽是如此,在《论语》以及从孔子的一生的实践中看他的志意心理思想却非常丰富,特别蕴涵在《论语》的字里行间。孟子虽然没有提到“志意”或“意志”一词,但他有不少言论涉及了这方面的问题,如他的尚志论、志气观以及“大丈夫”精神,以及由此要求人们必须加强意志锻炼的精神等等。而荀子是我国古代志意合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值得珍视的是,他的志意合论不是一种偶然的只言片语,而是形成自己的一系列见解。 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悖)乱提僈(弛缓怠情)。(《修身》)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修身》) 志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荣辱》) 志意修,德行厚,智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荣(内在荣誉)。(《正论》) 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儒效》) 荀子在以上五段话中,对志意至少有以下贡献。一是他一以贯之地将志意合称,并与现代心理学中意志的含义不谋而合。二是他首次在中国历史上提出了心理“三分法”,即将志意与气血、知虑并列,其中知虑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认知(知),气血相当于情感(情),志意相当于意志(意)。更重要的是,他确定了志意在人的心理生活中的独特地位。三是他经常将志气与德行、道义、礼节相提并论。认为一个人的志意可以“骄富贵”、“轻王公”,甚至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的必备素质。由此可见,荀子对志意在人的心理生活和事业中的价值定位是相当高的。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旨在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基础文本。为了编辑这部文集,经中共中央批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点著作译文审核和修订课题组,由中央编译局组织实施。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编为十卷,精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各个时期写的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文集的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法学、史学、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所收的著作按编年和重要专著单独设卷相结合的方式编排:第一卷收入马克思 批判大纲》中,恩格斯评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和影响,分析和批判了它的主要范畴,强调只有消灭私有制、全面变革现存的社会关系,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端。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批判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观点。他用异化劳动的理论批判资本主义,指出工人阶级必须采取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打碎私有制的桎梏,使本阶级和整个社会获得解放。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初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指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的物质生产而不是自我意识,论证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阐述了资

本主义私有制必然瓦解的历史趋势,强调无产阶级必须而且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惨遭剥削和压迫的情景及其社会根源,指出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必然会促使他们奋起抗争,推翻资本主义统治。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而且同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他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论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强调哲学家们过去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阐明了唯物史观和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总结了德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强调必须建立独立的工人政党并坚持无产阶级独立的革命策略;无产阶级要不断革命,直到彻底消灭有产阶级的统治。 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是总结德国革命经验的一部重要史学著作,将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同德国1848年革命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两次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恩格斯的《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条件与前景》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证明新的军事科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